直三四神从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直三四神从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一、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泽宇[1](2021)在《针刺结合太极拳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针刺百会穴和智三针结合太极拳对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针刺疗法在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66例CSVD轻度认知障碍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太极拳进行干预,疗程为8周,每周干预3次,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和智三针结合太极拳进行干预,疗程为8周,每周干预3次。通过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中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数字划消测试(DCT)、画钟测验(CDT)及事件相关电位(ERP)中N200和P300的差异情况,进行组内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脑小血管病关键因素、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中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评分、数字划消测试(DCT)评分、画钟测验(CDT)评分及事件相关电位(ERP)中N200和P300的潜伏期等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数字划消测试(DCT)、画钟测验(CDT):两组患者治疗后AVLT、DCT、CD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事件相关电位(ERP):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2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N200潜伏期缩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2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潜伏期缩短程度不明显(P>0.05),且不能认为治疗组P300潜伏期缩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针刺疗法与太极拳均能提高C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注意力、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和视空间能力,在太极拳的基础上针刺百会穴和智三针能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娜,孙宁,王丽琼,邹璇,杨静雯,石广霞,刘存志[2](2020)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报告质量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ery)、Pub 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采用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评价RCT文献的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33篇RCTs。CONSORT声明中报告率为0%的条目共12条,如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样本量、盲法、试验注册等;报告率低于10%的条目共5条,即描述试验设计、随机方法的类型、隐蔽分组、随机分配序列的实施和受试者流程。基线资料、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报告率分别为36.36%、57.58%。针刺干预措施中,对针刺细节中进针深度、针刺反应、附加干预的细节、针灸师资历的报告率分别为21.21%、60.61%、27.27%、0%。结论:目前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RCT报告质量普遍偏低,今后研究者应按照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RCT进行规范报告。

汤艺涵[3](2020)在《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差异,通过研究了解其安全性和疗效,判断这种联合疗法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以2017年《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关于PSCIND诊断作为纳入标准,共选择6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针对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头针结合体针针剌,选取的穴位如下:(1)头针:百会、四神聪、神庭、顶颞前斜线、额旁1线;(2)体针:关元、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穴可根据辨证适当增加,头针针刺后进行快速捻转2-3分钟,频率约200次/min,捻转的角度和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留针60min,留针期间行针2到3次,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体针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治疗每日1次,一周6次为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对受试者的评估第一次在治疗前,第二次在6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人员与评估人员为不同医师。受试者入组后记录其一般个人资料,并通过MMSE量表和MoCA量表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经统计验证两组间具有可比性后开始试验,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分以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本研究最后完成全部疗程者共6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以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显示:(1)在量表评分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与MoCA评分比治疗前均提高,针刺联合认知训练与单纯的康复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疗效更好。相对单纯认知训练与药物治疗而言,针刺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基础药物治疗能改善改善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康复治疗;(2)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更为显着,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上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刺联合康复认知训练的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恢复的信心,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丰梁[4](2020)在《智七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智七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以期获取安全有效的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病例入组后,用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受试者分配至针刺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康复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七针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医症候积分量表(SDSVD)、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结束后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结果1.MMSE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2.SDSVD、ADL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3.疗效比较:(1)认知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临床不良反应:使用智七针疗法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智七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张娜,孙宁,范浩,王丽琼,杨静雯,王宇,刘存志[5](2020)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选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腧穴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穴与腧穴配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F)等8个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对腧穴归经、使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共33篇,涉及经脉前3位(总占比10%以上)依次是督脉、胆经、胃经;主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位于头面部,配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位于四肢部;单穴中百会穴出现频次最高;特定穴多选用交会穴和五输穴。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循经取穴以督脉、胆经、胃经为主;穴位多集中于头面部,以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为主,同时根据兼加证配以四肢部的腧穴,以足三里穴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

孟滕滕[6](2019)在《针刺百会穴和四神聪穴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针刺百会穴和四神聪穴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改善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试验组予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和认知训练医治,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隔天1次,每次30分钟,每周3次,认知训练每天1次,每次45分钟,每周5次,对照组予单纯认知训练医治,在医治前和医治4周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整理记录分析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医治4周后与医治前对照,两组MMSE评分、Mo CA评分均较医治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周后,两组ADL评分均较医治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有助于提高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2..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在提高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也相应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苏志生(Soh Chee Seng)[7](2019)在《针灸治疗痴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痴呆的发病情况逐年增加,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对于痴呆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改善认知的药物以及一些非药物疗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一。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学疗法,从临床中观察在治疗痴呆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目前尚缺乏对针灸治疗痴呆病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究目前的研究现状,选穴规律以及择经规律,并且缺乏对某种证型的痴呆进行辨证针灸治疗,故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究目前针灸治疗痴呆的研究现状,选穴择经规律,以为后续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运用针刺疗法,参考文献计量学分析的选穴规律,针对瘀血内阻老年痴呆进行针刺针刺治疗,观察其对认知功能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文献计量学部分: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 Medline(ovi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七大中英文数据库对针灸治疗痴呆病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进行阅读筛查符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将符合的文献进行文献特征分析(年份发表,录用期刊,期刊类型,第一作者单位,基金资助类型),临床试验研究特征分析(针刺方法,穴位选择,择经规律以及检测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文献特征以及选穴规律和择经规律。临床研究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信封法),将六十例瘀血内阻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以智三针为主穴,参考文献计量学选穴依据以及辨证取穴,一日一次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药物对照组组则服用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安理申5mg,每日一次,连续4周,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简易精神量表(MMSE),ADAS-cog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文献计量学部分:1.文献特征:从年度发文曲线图分析可发现针刺治疗痴呆的研究的大致趋势是逐年增加,从1997至2019年这二十年期间出现了两个研究高峰期,第一个时间段出现在2006-2011年这五年期间(高峰点为2007),第二个高峰时间段在2013年至2017年(高峰点为2014 年);从课题基金的分布情况看,近年来国家对于针刺的临床研究也有较多的基金资助,从资助的类型看,省市级的课题占据主要部分,其次为国家级课题,确保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从纳入分析的临床试验研究来看,被收录的期刊类型大部分为国内期刊,SCI类型的国际期刊收录的较少;从第一作者单位的信息分布,可看出目前对于针刺治疗痴呆的临床试验研究主要分布在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其中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为多;2临床试验研究特征分析从纳入的研究对象类型看,主要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其他类型的痴呆例如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针灸在这方面的研究极少涉及。从选穴规律可发现,针刺治疗痴呆的研究主要选用的高频穴位为百会穴,其次运用频率较高的依次还有四神聪穴,神庭穴,风池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三阴交穴,太溪穴和丰隆穴;从研究者选用的经络频次分布可发现,督脉的选用是目前针刺治疗痴呆病的高频选用经脉,其次为奇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针刺治疗瘀血内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部分:1.两组痴呆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的整体认知mmse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同时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的ADAS-cog评分两组比较未见明显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叫治疗前评分较低,针刺组较药物对照组ADAS-cog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中医证候学评分,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针刺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叫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组在治疗痴呆的总体有效率为66.7%,药物组为60%,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上述研究归纳了针刺在治疗痴呆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探究针刺治疗痴呆病的选穴规律和择经规律,对临床上指导针灸治疗痴呆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后续研究针灸治疗痴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选穴参考。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试验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瘀血内阻型老年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减缓认知障碍,改善中医证候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上治疗瘀血内阻型痴呆提供临床证据。

杨杨[8](2019)在《智三针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认知功能的逐渐丧失,行为改变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虽然AD是最常见的痴呆形式,但因其病因尚不清楚,严重限制了 AD的药理学治疗。人类寿命的延长,加上老年人AD的高发,加剧了全球公共卫生成本。本研究从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观察智三针对大鼠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细胞形态及其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智三针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可能机制,结合海马区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功能联系,进一步阐明智三针治疗AD的潜在机制,为智三针治疗AD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智三针组、非穴组,每组15只,用双侧脑室注射A β 1-40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AD大鼠模型。智三针组大鼠选穴为“神庭”及双侧“本神”,电针选用连续波型,频率为30Hz,电流为1mA,每次治疗留针时间为30min。非穴组选穴位于大鼠双侧肋弓下,距髂嵴10 mm,非穴位,且不属于中医理论中的任何经络,操作同治疗组。每日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日,总疗程28天。正常组及模型组同样进行抓取固定及气麻30分钟,但不做任何治疗。于第五周开始进行行为学检测,行为学检测的顺序依次为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及条件性恐惧实验,行为学检测结束后次日将所有大鼠处死并取材,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等实验研究海马区p-tau(s396)、p-tau(s404)及A β的分布形态及其相对蛋白表达,通过WB实验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GSK-3 β、β-Catenin、LRP5、LEF1及其相对蛋白表达等指标在海马区的表达。结果:1.在旷场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穴组活动距离显着增加(P<0.05),中央格时间显着增加(P<0.05),穿越中央区次数明显减少(P<0.05),直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相比,智三针组活动距离明显减少(P<0.05),中央格时间明显减少(P<0.05),穿越中央区次数明显增多(P<0.05),直立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三组修饰次数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相比,智三针组修饰次数稍有增多,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2.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四组大鼠在前5天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穴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平均逃避距离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平均逃避距离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穴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平均逃避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在第6天的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次跨越平台的时间延长(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目标象限内游泳距离百分比及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大鼠首次跨越平台的时间减少(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目标象限内游泳距离百分比及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穴组水迷宫各项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3.条件性恐惧实验结果显示,在条件恐惧记忆测试期间,正常组僵直时间有明显升高趋势,模型组与非穴组僵直时间无明显趋势,而智三针组在第4次白噪音刺激后有轻微下降,而后升高,有一定升高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其余三组僵直时间明显降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的僵直反应时间较高,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智三针对AD大鼠海马组织p-tau(s396)、p-tau(s404)和Aβ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p-tau(s396)、p-tau(s404)和Aβ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能显着下调p-tau(s396)、p-tau(s404)和Aβ蛋白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穴组海马区p-tau(s396)、p-tau(s404)和Aβ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5.智三针对AD大鼠海马组织GSK-3 β,β-Catenin、LRP5和LEF1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GSK-3 β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能显着下调GSK-3 β蛋白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穴组海马区GSK-3 β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的β-Catenin、LRP5和LEF1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β-Catenin、LRP5和LEF1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穴组海马区β-Catenin、LRP5和LEF1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智三针可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发病过程中的行为学异常,通过旷场实验发现智三针组可有效改善AD大鼠对新环境的认知能力、探索行为及兴奋性,同时可减少其的异常活动和紧张度。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智三针可有效改善AD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在条件恐惧记忆测试中,智三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恐惧记忆的获得有提高的趋势,但两者之间未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智三针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大鼠恐惧记忆能力的损伤,但仍需要加大样本量对其作用进行研究。2.智三针可以通过上调β-Catenin、LRP5和LEF1的表达,抑制GSK-3 β活化,从而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传导,达到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3.智三针可能通过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传导,从而间接下调p-tau(s396)及p-tau(s404)的表达,减少Aβ沉积,减轻神经毒性的破坏作用,达到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延缓AD的发生发展。

姜媛媛[9](2018)在《电针四神聪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及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并探讨电针改善睡眠与提高认知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失眠伴认知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即假针刺组、药物对照组、针刺组、电针组。入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假针刺组,选择四神聪旁的非穴位点,针刺后连接电针仪,但不予电刺激;药物对照组选用艾司哇仑片(surazepam),1次1mg;针刺组选取四神聪穴,针刺后留针20min;电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波,频率为2Hz;以上4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疗程共21天。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PSQI量表、睡眠日记、ESS量表及MoCA量表,分别对患者的睡眠情况、日间嗜睡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后进行睡眠相关参数与MoCA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在改善夜间睡眠质量方面,电针组有效率为90.00%,药物组有效率为82.14%,针刺组有效率为75.86%,假针刺组有效率为46.43%,四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组在改善睡眠疗效方面效果最好;四组患者睡眠质量总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电针组与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在改善夜间睡眠方面优于其他三组;四组患者睡眠日记中的TST、SE、SL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组、假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余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组在改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方面效果较好;2.在改善日间功能方面,四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电针组与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电针组在改善日间嗜睡方面优于其他三组;3.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电针组和针刺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针刺组和药物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电针组与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电针组改善认知功能上疗效显着;电针组治疗后命名、定向力较治疗前提高(P<0.01),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和针刺组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能力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组在提高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能力方面与针刺组疗效相近,优于其他两组,在改善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方面疗效最好;4.在电针改善睡眠与提高认知的相关性上,电针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差值与MoCA总分差值呈显着正相关(P<0.01),睡眠效率差值与MoCA总分差值呈正相关(P<0.05),提示电针改善睡眠与提高认知具有相关性。结论:1.电针四神聪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显着,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2.电针四神聪治疗认知障碍疗效显着,能明显改善命名、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3.随着睡眠效率的提高和总睡眠时间的增加,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显着,说明电针改善睡眠与提高认知具有相关性。

黎帅,黄桂兰,谭洁,张泓[10](2016)在《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脑组织损害而产生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痴呆类型。针刺疗法对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及社会活动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中文数据库中近五年相关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文献报道,科学评价针刺疗法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参考。

二、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结合太极拳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研究对象选择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数字分组方法
        2.3 对照方法
        2.4 盲法设计
        2.5 伦理审查
        2.6 干预方案
        2.7 质量控制
        2.8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2.9 不良事件处理
        2.10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治疗前关键因素分析
        3.3 疗效指标比较
        3.4 安全性观察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学对C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1.1 关于病名
        1.2 关于病因病机
        1.3 关于病位
    2 现代医学对C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CSVD的认识
        2.2 CSVD与轻度认知障碍
        2.3 C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评价
        2.4 现代医学治疗
    3 针刺治疗C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理论依据
    4 针刺处方的选穴依据
        4.1 百会穴和智三针“治神调神”的学术内涵
        4.2 百会穴和智三针“通督益智”的治疗本质
    5 百会穴和智三针治疗C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可行性分析
        5.1 针刺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5.2 针刺治疗的潜在机制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传统疗法改善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报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文献报告质量评价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CONSORT声明评价结果
    2.3 STRICTA标准评价结果
3 讨论

(3)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临床结果分析
讨论
    1 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选穴特点
    2 西医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识
    3 认知训练对PSCI患者的作用
    4 量表的选择
    5 疗效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识
        1 病名
        2 病位
        3 病因病机
        4 中医对PSCI的干预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量表
致谢

(4)智七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中止标准
        4. 剔除与脱落标准
二、临床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1. 基础治疗
        2. 针刺组治疗方法
        3. 对照组治疗方法
    (三) 盲法
    (四)注意事项
    (五)评估方法
        1. 疗效观察指标
        2. 疗效判定标准
    (六) 不良事件记录
    (七) 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临床研究结果
    (一) 病例脱落、中止、剔除情况
    (二)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VD评分比较
    (六)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比较
    (七)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疗效比较
    (八)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一) 中医对VD的认识
    (二) 靳三针学说
    (三) 智七针的选穴依据
    (四) 疗效分析与探讨
        1. 对MMSE、ADL量表评分及认知疗效的影响
        2. 对中医症候评分(SDSVD)及中医疗效的影响
        3. 对改善认知功能的机制探讨
    (五) 不足和展望
    (六)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选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与方法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数据提取与统计
2 结果
    2.1 针刺治疗VaD经脉分布及主配穴取穴情况分析
    2.2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腧穴部位分布情况
    2.3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特定穴分布情况
3 讨论
    第一,循经取穴规律。
    第二,选穴部位规律。
    第三,特定穴取穴规律。

(6)针刺百会穴和四神聪穴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
        1.1 病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概括
    2.研究方法
        2.1 随机方案设计
        2.2 一般处理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讨论
    1.中医就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2.西医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3.研究结果分析
    4.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对PSCI的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附录 治疗知情同意书
致谢
附件

(7)针灸治疗痴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痴呆的认识
        1.1 中医的命名
        1.2 中医的病因病机
        1.2.1 髓海空虚
        1.2.2 气血不足
        1.2.3 肾精亏损
        1.2.4 痰瘀闭阻
        1.3 中医的辨证分型
        1.3.1 髓海不足
        1.3.2 脾肾两虚
        1.3.3 痰浊蒙窍
        1.3.4 瘀血内阻
        1.4 中医药对痴呆的治疗概况
        1.4.1 中药内服法
        1.4.2 针灸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2.1 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2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2.1 痴呆的临床表现
        2.2.2 痴呆的诊断标准
        2.3 现代医学对痴呆的治疗
        2.3.1 非药物治疗
        2.3.2 药物治疗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痴呆的文献计量学以及选穴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数据提取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文献特征
        2.3 临床试验研究特征
    3 讨论
        3.1 文献特征分析
        3.2 临床试验研究特征分析
第三部分 “智三针”治疗瘀血内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脱落、中止标准
        1.1.6 安全性评价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研究设计
        1.2.2 治疗方法
        1.2.3 不良反应观察
        1.2.4 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及解决方案
        1.2.5 观察方法
        1.2.6 统计方法
    1.3 研究结果
        1.3.1 般资料分析
        1.3.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1.3.3 临床疗效比较
    1.4.不良事件观察
    1.5 讨论
        1.5.1 治疗老年痴呆的方案探讨
        1.5.2 以智三针为主的针刺治疗痴呆选穴依据
        1.5.3 研究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8)智三针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及研究进展
        一、概念及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三、现代医学治疗AD的病因病机
        四、中国古代历代医家治疗AD的病因病机
    第二节 针灸治疗AD的机制研究进展
        一、减少Aβ沉淀
        二、降低过度磷酸化tau蛋白水平
        三、减少线粒体损伤
        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五、调节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
        六、抑制炎症反应
        七、改善神经营养因子
        八、调节蛋白激酶
    第三节 针灸治疗AD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单纯针刺
        二、针药结合
        三、针刺结合非药物疗法
    第四节 智三针疗法概述
        一、智三针疗法
        二、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三、智三针的临床研究进展
        四、智三针的机制研究进展
    第五节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在AD中的研究进展
        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AD联系的研究进展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智三针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行为学观察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节 智三针对AD大鼠海马区Aβ、p-Tau(s404)及p-Tau(s396)改变的观察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节 智三针对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语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电针四神聪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及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1.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认识
        1.1.1 病因病机
        1.1.2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针灸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1.2.1 流行病学
        1.2.2 发病机制的研究
        1.2.3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西医治疗
    2.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2.1.1 病因病机
        2.1.2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
        2.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2.1 流行病学
        2.2.2 发病机制的研究
        2.2.3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西医治疗
    3.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
        3.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3.2 睡眠日记
        3.3 Epworth日间嗜睡量表
        3.4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1.6 不良事件的观察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
        2.2 随机方法及盲法实施
    3. 治疗方法
        3.1 常规治疗
        3.2 分组治疗
    4. 疗效评定
        4.1 睡眠疗效评定
        4.2 量表测评
        4.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4.2.2 睡眠日记
        4.2.3 Epworth嗜睡量表
        4.2.4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
        6.1 般资料
        6.1.1 病例完成情况
        6.1.2 一般情况比较
        6.2 疗效指标统计分析
        6.2.1 四组疗法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比较
        6.2.2 四组疗法治疗前后TST、SL、SE的比较
        6.2.3 四组疗法治疗前后睡眠疗效的比较
        6.2.4 四组疗法治疗前后日间嗜睡程度的比较
        6.2.5 四组疗法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
        6.3 电针改善睡眠与提高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脑卒中后失眠及认知障碍的特点
    2. 睡眠及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3. 选穴依据
    4. 假针刺的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一般资料的分析
        5.2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
        5.3 电针四神聪对患者认知情况的影响
        5.4 睡眠改善与认知提高的相关性研究
    6. 创新点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10)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毫针疗法
    1.1 头穴针刺
        1.1.1 头针疗法
        1.1.2 头部经穴针刺
        1.1.3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
        1.1.4 头颅CT定位围针
    1.2 体穴针刺
    1.3 头穴与体穴联合针刺
        1.3.1 靳三针
        1.3.2 醒脑开窍针法
        1.3.3 常规督脉腧穴
        1.3.4 头皮针结合体穴
    1.4 眼针
    1.5 嗅三针
2 穴位埋线
3 穴位注射
4 粗针
5 小结

四、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结合太极拳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沈泽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报告质量评价[J]. 张娜,孙宁,王丽琼,邹璇,杨静雯,石广霞,刘存志. 中国针灸, 2020(08)
  • [3]针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汤艺涵.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智七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D]. 丰梁.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选穴规律研究[J]. 张娜,孙宁,范浩,王丽琼,杨静雯,王宇,刘存志. 时珍国医国药, 2020(01)
  • [6]针刺百会穴和四神聪穴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D]. 孟滕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针灸治疗痴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临床研究[D]. 苏志生(Soh Chee Se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智三针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D]. 杨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电针四神聪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及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D]. 姜媛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 黎帅,黄桂兰,谭洁,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2)

标签:;  ;  ;  ;  ;  

直三四神从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