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莆田县科技发展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怡[1](2021)在《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保护实践的发展,我国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福兴古道作为千百年来移民迁徙的重要产物,沿线孕育了众多移民聚落,并共同催生出灿烂文化,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本论文以福兴古道系统的物质载体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法、地图语言表达法等,对福兴地区的移民史实和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梳理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核密度估算法、近邻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法、叠加分析法、高程配置法等6个参数化方法,从数量、聚落和高程对福兴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研究表明:①福兴古道呈现“一主道、多支路”的空间形态结构。②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萌芽于唐代及以前,发展于宋元代,成熟于明、清两代。③沿线传统聚落历代的空间分布特性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④沿线传统聚落分布演变规律为“沿古道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分布”。⑤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关系密切,当高程差、与古道的距离最小时,聚落数量越多;当高程差一定时,与古道的距离越小,聚落数量越多;当与古道的距离一定时,高程差越小,聚落数量越多。进一步对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分析,剖析出其具有时空连续性、空间尺度性、功能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等特点。并揭示了福兴古道系统是基础承载机制和诱发干预机制共同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福兴古道系统现状保护问题,提出划定福兴古道系统保护范围、建立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共同参与等策略。本文建构了分析古道系统时空演变的规律及特征的分析框架,以福兴古道系统作为区域整体,结合Arcgis对古道与聚落的空间关系进行参数化分析,在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有着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将丰富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传统聚落空间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规划及为聚落保护发展提供理论、数据上的支持。
林静静[2](2020)在《基于莆田地区地域特征研究的绶溪公园规划设计》文中认为公园是展示城市特色的窗口,在设计中应该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营造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特色空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迅速的传播,国外的各种设计思想纷至沓来。部分设计师对国外设计作品深层的精神内涵和表层形式结构缺乏深入的探索和追求,导致在实践中出现随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的现象。大规模的空间复制和移植使得设计既与当地环境毫无联系,也没有继承历史文化,造成地域特征日渐模糊,地域特色逐渐淡化消失。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公园的设计中传承地域特征、保持地域特色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选题。本文选取莆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归纳了影响莆田地区地域特征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采用图示化分析法剖析了莆田地区的山水、植被、水利、农田及聚落五大典型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而明确了莆田地区自然山水的分布特征、植被的景观风貌、水利系统的建设历史、农田空间的组织方式及传统聚落空间的营建特色。同时,从民间信仰、特色工艺及地方节令习俗等方面,研究了莆田地区的风土人情。其次,查阅相关文献和优秀规划设计案例,总结出延续区域自然特征、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场地特征三大地域特征传承与转化的原则,提炼出尊重场地的自然条件、从地域的第一自然、第二自然中提取设计语言、应用乡土植物和地方材料、保护利用历史遗迹、提取并运用文化符号及为当地人的生活而设计的六大地域特征传承与转化的策略。最后,选取绶溪公园作为实践对象,从生态规划、文化复兴及活动设计层面展开了规划设计工作,希望公园建设成为具有明显莆田地区地域特征、符合当地人现代生活方式的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
王雨岚[3](2019)在《明清福建驿站和急递铺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文中指出驿传是中国古代交通及通信体系,驿站系统和急递铺系统是驿传的组成部分之一。驿站和急递铺作为明清时期主要的交通及通信机构,共同构成整个明清帝国驿传体系的主要框架,支撑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政权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统治范围内的疆域及人民。在回顾和梳理明清驿站与急递铺(以下简称驿铺)的相关研究后,本文发现针对福建驿铺时空分布及变化的研究较少,关于福建急递铺研究的成果更是少有,而且大部分学者偏向于进行驿铺的断代史研究。根据明清驿铺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利用ArcGIS10.2软件对明清福建驿铺的时空分布及变化展开研究,研究目标有三个:一是探究明清福建驿铺分布及变化的时空特征;二是探究明清福建驿铺分布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和驿铺分布及变化对地方的影响;三是探究明清福建驿铺分布及变化的相互影响,这部分内容和结论是本文创新点之一。研究表明:福建驿站在明清时期的分布及变化主要集中在福建西北部山区、东南部沿海和中心部地区。由于明清福建急递铺数量较多,所以本文选取驿铺变化较活跃且地理位置较重要的浦城县作为急递铺研究的样本区,研究发现浦城急递铺在明清时期的分布及变化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另外,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口经济及稳定情况、驿铺规章制度、政府需求、军事历史等五类主要因素的影响,明清福建驿铺的时空分布及变化处于整体相对静止,而局部动态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地方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最后,在探究明清浦城急递铺分布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地方影响时,本文进一步发现,明清地方驿站的分布及走向会影响到急递铺的分布及变化。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发展而由强变弱,地方急递铺的分布及变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反向影响到驿站的分布和设置。当然,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对明清福建驿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所改进。
李宗霖[4](2019)在《新时期以来莆仙戏民间剧作家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莆仙戏民间剧作家编创的剧本,常年敷演于戏台上,发挥着娱乐和高台教化的作用。这些民间剧作家身份复杂,创作数量颇丰,在民间极有影响力,是一个被学界忽略但极其重要的创作群体。论文试图对新时期以来莆仙戏民间剧作家的创作进行研究。在引言部分,笔者先简略介绍研究莆仙戏民间剧作家的缘由与意义,接着介绍民间剧作家的界定范围,概述学界目前在这个领域里的研究状况,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作简单的介绍。在论文的正文部分,第一章是对新时期以来的莆仙戏民间剧作家进行概述,包括成员组成、剧本创作概况和剧本运营方式,在成员组成部分中,笔者将这个创作群体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演职人员出身的民间剧作家、接受过戏剧写作培训的民间剧作家和以教师(包括退休教师)为主体的民间业余剧作家。第二章论述民间剧作家的创作题材。民间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比较偏爱历史故事题材和家庭伦理题材,此外,乡土题材戏和现代文明小戏是在传统题材上的进一步延伸。第三章总结归纳了莆仙戏民间剧作家在具体创作中所呈现出的较为突出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奇巧诙诡的关目设计、功能多样的场面穿插、娴熟流畅的方言运用等三个方面。
赵庆华[5](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郑晓莹[6](2018)在《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特点的不同,使得各地的地域景观呈现出极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是值得珍视与维护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使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然而,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发展过程中没有对独特的地域景观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与保护,使得许多地区的地域景观特色开始逐渐消失,国土景观风貌逐渐呈现同质化,城乡自然系统逐渐趋于破碎化。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好一个地区的地域景观特色与风貌,保护区域自然系统的完整性是风景园林学科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浙闽滨海的平原地区依山面海、山峦起伏、河海交错、水网密布、人多地少,是能够体现人与自然长期互动融合关系的典型代表,也是进行地域景观研究的理想样本。莆田兴化平原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水利设施建设丰富、土地利用方式优秀等原因,是这其中值得研究的典型代表。然而,目前针对这一区域展开的研究缺乏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下进行综合调研分析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选取浙闽滨海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中的典型样本莆田兴化平原进行研究分析,作为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下完善国土景观普查性研究的一个补充部分。本论文首先对莆田兴化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基础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等长期保持稳定特征的自然环境要素,得出了其自然环境基础具有地理单元相对封闭独立、气候温暖湿润、山水资源丰富、山洪海潮多发等地域特征,这些根本特征是进行地域景观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影响。其次,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宏观视角着眼于整个动态变化的历史时期,动态地梳理了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风貌在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区域先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利用的智慧和方法。然后,将莆田兴化平原地区的地域景观拆分为自然山水、人工水系统建设、农业建设和城乡营建四大部分,分层次地挖掘和研究了各个层次要素的形成原因、组成内容及其特征,以期从一个宏观全面的视角下系统性地解读这些要素,形成对当地地域景观的完整认识,并为未来地域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基础论据和资料。最后,通过对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快速城市化发展以后的景观风貌和成熟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进行今昔对比,归纳总结了当今快速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城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借鉴当地传统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规律和方式,尝试从传统的滨海小平原营建方法中寻找历史智慧,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地域景观的保护、修复与发展策略。
陈雪萍[7](2017)在《莆田埭头方言语音研究》文中指出莆仙方言主要通行于今福建省莆田市,因所通行的莆田、仙游二县在宋代被称作兴化军,又名兴化方言。作为闽语五大次方言之一,莆仙方言在闽语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凭借着独特的语言学价值逐渐为语言学家所重视。文章以莆田埭头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方言学和接触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莆仙方言做更加全面深入的发掘。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旨在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第二章按照传统方言学语音研究方法,从静态的共时层面上详细描写了莆田埭头方言的音系,通过二字词揭示了埭头方言的连读变调规律、声母类化规律和文白异读规律,归纳了埭头方言音节配合关系和同音字汇;第三章是莆田埭头方言的历史音韵比较,介绍了埭头方言的音韵结构及其历时演变,同时将埭头方言与百年前莆田城关话做了音系上的比较,指出一百多年来莆仙方言语音的细微发展;第四章是关于莆仙方言内部语音差异的研究,将埭头方言与莆仙内部其他八个镇的方言点做了语音的共时比较,从音值上分析了莆仙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探究内部语音差异的形成原因。最后,论证了莆仙方言的性质,认为它是早期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现已发展为过渡性混合型闽方言。本文从共时和历时角度描写莆田埭头方言的语音系统和音韵特点,解释埭头方言中若干特殊的语音现象,同时通过密集采点获得大量方言语料观察莆仙方言的内部语音差异,并将莆仙、闽东、闽南三地沿海闽语语音做了系统的对比,以期能够由内而外对莆仙方言的性质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张涵之[8](2017)在《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民主从最初的理想、口号、宣言和纲领走向真正的政治实践。中国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的代议民主形式,并在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从近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项具体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效率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上的理想和优势还没有完全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设想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可以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细节规范、操作程序、合理性、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凸显出来,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本文结合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试图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看作是由众多小的制度部件如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会议制度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并按照其内在价值和原则运行的集合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并受到内在价值与工程规范的影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化和完善,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的内在价值和工程规范,在价值和规范的框架中发现其中不合理的结构和性能不良的部件,从而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升级或重建部件,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整体制度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人大制度部件的具体细节和程序设计的角度,结合代议制度的一般规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工程学、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来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问题和优化方案。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第一章,重点在于根据本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并试图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建构一个自己的“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代议制度工程学”原理是指代议制度的运行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件的性能,并受到制度体系内在价值与运行原则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中外代议制度的机构设置、职权与功能、运行原则和程序正义优先方面,阐述了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制度部件、工程规范和内在价值,以期为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分析搭建一个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至四章,重点在于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部件,具体包括代表选举制度、代表履职制度、代表监督制度、代表罢免制度、会议提案制度、审议表决制度、发言质询与列席旁听制度、财政监督制度、人事监督制度和工作监督制度等的程序和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证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这些具体的制度部件均存在程序和细节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而这些缺失与不足,正日益消解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当性与民主性的制度设计初衷。甚至可以说,正是细节规范和程序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想效能无法完全实现。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与结论,重点在于提出从细节和程序方面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优化的对策与方案。在借鉴大量制度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根据“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制度部件在程序和细节方面优化和完善的具体办法,以期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些许的理论借鉴。尽管本文作者深知,程序的正义并不必然带来制度的正义,即使完善了上述制度细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式民主”要真正运转起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白勇华[9](2016)在《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十七年“戏改”无疑是影响面极大,改革极为深入的一次文化实践。本论文将十七年“戏改”的焦点放在民间与国家的关系上面,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力图把研究拓展到“戏改”中的人、剧团组织形式乃至戏曲的地方市场建设等方面。通过研究十七年“戏改”过程中各种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试图从中剖析革命国家在介入传统戏曲过程的种种犹豫徘徊、前后冲突甚至走向彻底激进化的原因。国家话语进入民间,完成人民性对民间性的置换,但在历史戏、家庭戏和“鬼戏”的整理改编中展现出国家话语的裂痕,革命话语、启蒙个人话语、民间话语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在十七年“戏改”期间,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革命文艺理论不只是把传统的戏曲现代化、革命化,同时还应看作是把它独立化,变成一个现代的独立的艺术门类——戏剧艺术,从前者到后者,不只是在传统戏曲里面加入某些现代元素问题,而是艺术理念、艺术文本、艺术中人与人的关系都进行了结构性重组。而且,十七年“戏改”作为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分合博弈的过程,也不能看作国家话语力量对民间元素的单向规训,其中本土民间的要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寻求到自身的存在形态,福建地方戏剧种的复杂多样导致传统戏曲中的民间社会文化元素的强力自我维护动能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是系统工程,并总是在国家与民间之间不断地左右摇摆,民间的因素或代表国家意志的因素在其中不断磨合,而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革命国家与民间力量的博弈存在诸多妥协,民间力量作为隐性的在场一直影响着戏曲的机构和生态。革命意识形态在重建戏曲市场与戏曲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为了确保自身社会和文化理想能够有机地贯彻到戏曲当中去,强力的行政手段和革命样板戏的出现其实是改造精英话语如何在民间社会当中成功立足的一次逻辑延伸,是追求现代的民族国家大叙事合乎逻辑的产物,不能仅仅看作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的特例。
李霞[10](2013)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莆仙戏搬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通过口述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对当代国家和社会关系中的莆仙民间戏班搬演进行历史梳理和总结。莆仙戏搬演是维系莆仙民众日常生活的“小传统”,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传播,而且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戏班进行商业活动的凭借。从这个意义上,本文考察莆仙民间戏班这一股相对独立的民间力量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研究论证,本文认为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为国家力量的退场、戏曲艺术功能的转变以及市场主体意识的觉醒,戏曲生产机制的回归。而这种演变是在政治力量、市场机制以及戏曲现代化的三股力量的互动以及推动下的结果。这有助于对代表草根力量的民间戏班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政府在传统民间戏曲保护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
二、新时期莆田县科技发展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莆田县科技发展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学术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福兴地区 |
1.4.2 福兴古道 |
1.4.3 福兴古道系统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学下的福兴地区移民历程解读 |
2.1 福兴地区一一福潮地区的北端 |
2.1.1 福兴地区的建置概况 |
2.1.2 福兴地区的自然概况 |
2.2 文献学概念方法诠释及本文的运用 |
2.1.1 文献学的概念 |
2.1.2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 |
2.1.3 历史文献及解读方法 |
2.3 文献学下的福兴移民历程 |
2.3.1 三次大移民 |
2.3.2 福建及福兴地区的移民浪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研究 |
3.1 福兴地区的地理单元划分 |
3.2 福兴驿道的历史钩沉 |
3.2.1 闽县地理单元 |
3.2.2 福清地理单元 |
3.2.3 长乐地理单元 |
3.2.4 莆田地理单元 |
3.2.5 仙游地理单元 |
3.2.6 福兴驿道时空解读 |
3.3 福兴非驿道的历史钩沉 |
3.3.1 闽县地理单元 |
3.3.2 福清地理单元 |
3.3.3 长乐地理单元 |
3.3.4 莆田地理单元 |
3.3.5 仙游地理单元 |
3.3.6 福兴非驿道时空解读 |
3.4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地理单元划分 |
3.4.1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 |
3.4.2 福兴古道的地理单元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上) |
4.1 福兴古道的研究范围与数据库建立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数据库建立 |
4.2 研究角度及方法 |
4.2.1 研究角度的依据 |
4.2.2 研究方法 |
4.3 闽县段地理单元 |
4.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4.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4.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4.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
4.3.5 小结 |
4.4 福清段地理单元 |
4.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4.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4.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4.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
4.4.5 小结 |
第5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下) |
5.1 长乐段地理单元 |
5.1.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参数化分析 |
5.1.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1.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1.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
5.1.5 小结 |
5.2 莆田段地理单元 |
5.2.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2.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2.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2.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
5.2.5 小结 |
5.3 仙游段地理单元 |
5.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
5.3.5 小结 |
5.4 福兴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 |
5.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
5.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
5.4.5 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及保护初探 |
6.1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探究 |
6.1.1 特征一:时空连续性 |
6.1.2 特征二:空间尺度性 |
6.1.3 特征三:功能多样性 |
6.1.4 特征四:文化多元性 |
6.2 福兴古道系统的影响机制 |
6.2.1 基础承载机制 |
6.2.2 诱发干预机制 |
6.4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
6.4.1 福兴古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
6.4.2 国内外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
6.4.3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古籍方志 |
书籍论文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莆田地区地域特征研究的绶溪公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化引发地域特征日趋模糊 |
1.1.2 公园是展示城市特色的窗口 |
1.2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动态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研究动态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影响莆田地区地域特征的主导因素 |
2.1 自然因素 |
2.1.1 气候条件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状况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被类型 |
2.2 人文因素 |
2.2.1 吸纳、包容的人文机制 |
2.2.2 农田水利的兴修 |
2.2.3 独具特色的经济特征 |
2.2.4 诸神并供的民间信仰 |
3 莆田地区的地域特征 |
3.1 莆田地区的自然特征 |
3.1.1 自然山水特征 |
3.1.2 动植物特征 |
3.1.3 地方材料特征 |
3.2 莆田地区的人文特征 |
3.2.1 水利系统 |
3.2.2 农田系统 |
3.2.3 聚落特征 |
3.2.4 地域风土人情 |
3.3 小结 |
4 地域特征传承与转化的原则与策略 |
4.1 地域特征传承与转化的原则 |
4.1.1 延续区域自然特征原则 |
4.1.2 传承历史文脉原则 |
4.1.3 保留场地特征原则 |
4.2 地域特征传承与转化的策略 |
4.2.1 自然特征的传承与转化策略 |
4.2.2 人文特征的传承与转化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与研究 |
5.1 杭州湘湖保护与开发启动区块规划——地域特征的延续与再生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规划设计策略 |
5.1.3 项目评价 |
5.2 苏塞公园——再现区域景观风貌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规划设计策略 |
5.2.3 项目评价 |
5.3 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尊重场地,激发空间活力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规划设计策略 |
5.3.3 项目评价 |
5.4 深圳香蜜公园——利用现状资源构建生态公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规划设计策略 |
5.4.3 项目评价 |
5.5 成都沙河源公园——场地文化的再现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规划设计策略 |
5.5.3 项目评价 |
6 以地域特征研究为基础的绶溪公园规划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条件 |
6.1.2 上位规划解读 |
6.1.3 场地概况 |
6.1.4 区域历史风貌 |
6.1.5 区域景观资源 |
6.2 综合分析 |
6.2.1 用地分析 |
6.2.2 交通分析 |
6.2.3 现状竖向分析 |
6.2.4 现状水文分析 |
6.2.5 现状绿地分析 |
6.2.6 村落分析 |
6.2.7 历史遗迹点 |
6.2.8 居民需求分析 |
6.2.9 场地综合评价 |
6.3 规划目标及策略 |
6.3.1 规划目标及愿景 |
6.3.2 规划理念 |
6.3.3 规划策略 |
6.3.4 规划措施 |
6.4 总体规划 |
6.4.1 规划结构 |
6.4.2 规划分区 |
6.5 分区设计 |
6.5.1 湖滨游憩区 |
6.5.2 植物展示区 |
6.5.3 田园观光区 |
6.5.4 密林探索区 |
6.5.5 滨水休闲带 |
6.5.6 文化体验区 |
6.5.7 运动休闲区 |
6.5.8 荔林体验区 |
6.6 专项规划 |
6.6.1 交通规划 |
6.6.2 竖向分析 |
6.6.3 视线分析 |
6.6.4 驳岸分析 |
6.6.5 生态规划 |
6.6.6 村落更新 |
6.6.7 活动规划 |
6.6.8 标识系统规划 |
6.6.9 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 |
7.1 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清单 |
致谢 |
附件 |
(3)明清福建驿站和急递铺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概况 |
1.2.1.1 明清驿站研究概况 |
1.2.1.2 明清急递铺研究概况 |
1.2.1.3 国外明清驿站及急递铺研究概况 |
1.2.1.4 福建明清驿站及急递铺研究概况 |
1.2.2 研究评价 |
1.2.2.1 .明清驿站研究评价 |
1.2.2.2 明清急递铺研究评价 |
1.2.2.3 福建明清驿站及急递铺研究评价 |
1.3 研究对象、区域和时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区域 |
1.3.3 研究时间 |
1.4 研究数据、内容和目标、思路和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3.1 研究思路 |
1.4.3.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理论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理论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明清驿铺规章制度对其时空特征的影响 |
2.1 驿铺职能及设置制度影响 |
2.2 驿铺夫役选取及工具配置制度影响 |
2.3 驿铺管理制度影响 |
2.4 驿铺法律制度影响 |
第三章 明清福建驿站时空分布及变化 |
3.1 明清福建驿站整体概况 |
3.2 明清福建驿站分布及变化信息 |
3.2.1 位置与名称不变的驿站 |
3.2.2 位置改变而名称不变的驿站 |
3.2.3 明王朝创设和裁撤的驿站 |
3.2.3.1 明王朝创立的驿站 |
3.2.3.2 明王朝裁革的驿站 |
3.2.4 清王朝创设的驿站 |
3.2.5 以上四类驿站整体特征 |
3.3 明清福建驿站现今位置 |
3.3.1 位置与名称不变的驿站 |
3.3.2 位置改变而名称不变的驿站 |
3.3.3 明王朝创设和裁革的驿站 |
3.3.3.1 明王朝创立的驿站 |
3.3.3.2 明王朝裁革的驿站 |
3.3.4 清王朝创设的驿站 |
3.4 明清福建驿站分布及变化的时空特征 |
3.4.1 空间特征 |
3.4.2 时间特征 |
3.5 影响明清福建驿站分布及变化的因素 |
3.6 明清福建驿站分布及变化对地方的影响 |
第四章 明清福建急递铺时空分布及变化 |
4.1 明清福建急递铺整体概况 |
4.1.1 明代福建急递铺 |
4.1.2 清代福建急递铺 |
4.1.3 分析与小结 |
4.2 明清浦城急递铺分布及变化信息 |
4.3 明清浦城急递铺现今位置 |
4.3.1 浦城县县总铺 |
4.3.2 正南道急递铺 |
4.3.3 北道急递铺 |
4.3.4 偏南道急递铺 |
4.3.5 已废弃急递铺 |
4.4 明清浦城急递铺分布及变化的时空特征 |
4.5 影响明清浦城急递铺分布及变化的因素 |
4.6 明清浦城急递铺分布及变化对地方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创新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新时期以来莆仙戏民间剧作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民间剧作家成员构成及剧本运营方式 |
第一节 成员构成 |
一、演职人员出身的民间剧作家 |
二、接受过戏剧写作培训的民间剧作家 |
三、以教师(包括退休教师)为主体的民间业余剧作家 |
第二节 剧本创作与剧本运营方式 |
一、剧作素材来源 |
二、剧作创作与剧本运营方式 |
第二章 莆仙戏民间剧作家创作题材 |
第一节 历史故事剧创作 |
一、帝王戏 |
二、英雄戏 |
三、清官戏 |
第二节 乡土题材创作 |
一、乡土题材剧创作概述 |
二、《洛阳桥传奇》与历史名人题材 |
三、关于妈祖的神话故事 |
四、关于小五哥的民间传说 |
第三节 家庭伦理剧与现代文明小戏创作 |
一、家庭伦理剧创作 |
二、现代文明小戏创作 |
第三章 莆仙戏民间剧作家的创作特点 |
第一节 奇巧诙诡的关目设计 |
一、剧口名称的选择 |
二、情节结构的安排 |
三、误会巧合的运用 |
第二节 功能多样的场面穿插 |
一、热闹喜庆的场面穿插 |
二、独具特色的莆仙俚歌 |
第三节 娴熟流畅的方言运用 |
一、押韵 |
二、谐音 |
三、俗语俚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附录: 《福建省戏剧年鉴》(1983-1989)记载莆仙戏民间剧作家创作情况 |
后记 |
(5)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
一、郡城天后宫 |
二、北港朝天宫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
一、信仰风俗 |
二、祭祀仪式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
一、参与公益事业 |
二、移民精神安慰 |
三、同乡联系纽带 |
四、教育教化民众 |
五、军事战略防御 |
六、处理族群纠纷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特征鲜明、丰富多样的国土景观风貌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快速现代化建设下的地域景观特色丧失问题 |
1.2.2.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 |
1.5.2.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读 |
1.6.2. 田野调查 |
1.6.3. 图解分析 |
1.6.4. 归纳总结 |
1.7. 研究框架 |
2. 枕山面海: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特点 |
2.3. 土壤类型 |
2.4. 森林植被 |
2.5. 自然灾害 |
2.6. 小结 |
3. 沧桑之变: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景观风貌演变概述 |
3.1. 秦汉以前——海堤未筑、东沼西洋、潮汐往来、泻卤弥天 |
3.2. 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八姓入闽、地少人多、矛盾突出 |
3.3. 隋唐五代——修塘蓄水、开发土地、围塘而居、逐步拓展 |
3.4. 宋代——水利兴盛、与海争地、围海造田、始修城邑 |
3.5. 元明清时期——渐围渐垦、水网密布、沃野田畴、绿树红楼 |
3.6. 小结 |
4. 耦合发展: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分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主要山脉 |
4.1.2. 主要河流 |
4.2. 人工水系统建设 |
4.2.1. 海堤建设 |
4.2.2. 陂坝建设 |
4.2.3. 沟渠建设 |
4.2.4. 涵闸建设 |
4.2.5. 人工水系统建设小结 |
4.3. 农田建设 |
4.3.1. 农业围垦 |
4.3.2. 作物种植 |
4.3.3. 农业体系 |
4.4. 城乡营建 |
4.4.1. 城市营建 |
4.4.2. 村镇营建 |
4.4.3. 宗庙营建 |
4.4.4. 道桥营建 |
4.5. 景观意向 |
4.6. 小结 |
5. 留住乡愁: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
5.1.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风貌今昔对比 |
5.2.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山海扞卫、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沧桑巨变、逐步扩展的土地开发进程 |
6.1.3. 逐层叠加、融合发展的地域景观体系 |
6.1.4. “望山、见水、知乡愁”的保护发展策略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莆田埭头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莆田市地理、历史和人文概况 |
第二节 莆仙方言的形成、发展和分布 |
第三节 莆仙方言的研究概况 |
第四节 研究材料、方法和意义 |
第五节 音标符号和发音合作人 |
第二章 莆田埭头方言语音的共时描写 |
第一节 埭头方言语音系统及其说明 |
第二节 埭头方言语音中常见的若干问题 |
一、连读变调规律 |
二、声母类化规律 |
三、文白异读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节 埭头方言音节表 |
第三章 莆田埭头方言语音的历时比较 |
第一节 埭头方言声母的历史演变 |
一、中古音声母与今埭头方言声母的对应关系 |
二、埭头方言声母的古今演变 |
三、莆仙方言中特殊边擦清音声母的来源 |
第二节 埭头方言韵母的历史演变 |
一、中古音韵母与今埭头方言韵母的对应关系 |
二、埭头方言韵母的古今演变 |
三、莆仙方言中撮口呼韵母的来源 |
第三节 埭头方言声调的历史演变 |
一、中古声调与埭头方言声调的对应关系 |
二、埭头方言声调的古今演变 |
三、白读层入声舒化现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埭头方言与莆仙内部其他方言语音的共时比较 |
第一节 莆仙方言的内部分区和选点说明 |
第二节 莆仙方言内部各区代表方言点音系简介 |
第三节 埭头镇与莆仙内部其他镇方言语音比较 |
第四节 莆仙方言内部语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埭头话看莆仙方言的性质 |
第一节 莆田地区和闽南地区、闽东地区的关系 |
第二节 莆仙方言与闽东、闽南方言的接触与融合 |
第三节 莆仙方言的性质 |
一、前人观点和学术界主流看法 |
二、本文观点——莆仙方言为混合型方言 |
三、莆仙方言混合性质形成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宏观整体性研究 |
0.2.2 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与选举制度的研究 |
0.2.3 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的研究 |
0.2.4 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研究 |
0.2.5 对一般性的规则和程序的研究 |
0.3 核心概念界定 |
0.3.1 制度工程学 |
0.3.2 制度与政治制度 |
0.3.3 民主形式与代议制 |
0.3.4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0.3.5 议员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0.3.6 程序与程序正义 |
0.3.7 议事规则 |
0.4 基本逻辑和主要内容 |
0.4.1 基本逻辑 |
0.4.2 主要内容 |
0.5 创新点与难点 |
0.5.1 创新点 |
0.5.2 难点 |
0.6 研究方法 |
1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代议制度工程学” |
1.1 代议制度工程的原理 |
1.2 机构设置: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 |
1.2.1 代议制度结构与组织概述 |
1.2.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 |
1.2.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所属机构 |
1.2.4 中外代议机构结构与组织比较 |
1.3 职权功能:代议制度工程的制度部件 |
1.3.1 代议制度职权功能概述 |
1.3.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职权 |
1.3.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职权 |
1.3.4 中外代议机构职权比较 |
1.4 运行原则:代议制度工程的工程规范 |
1.4.1 人民主权原则 |
1.4.2 普选原则 |
1.4.3 法治原则 |
1.4.4 多数决议原则 |
1.4.5 程序原则 |
1.4.6 公开原则 |
1.5 程序正义优先:代议制度工程的内在价值 |
1.5.1 程序正义优先的内涵 |
1.5.2 程序正义优先的意义 |
1.5.3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程序正义 |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一):代表制度 |
2.1 代表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基础部件 |
2.2 代表选举制度 |
2.2.1 代表选举制度的内容 |
2.2.2 代表选举制度的细节缺失 |
2.3 代表履职制度 |
2.3.1 代表履职制度的内容 |
2.3.2 代表履职制度的细节缺失 |
2.4 代表监督制度 |
2.4.1 代表监督制度的内容 |
2.4.2 代表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2.5 代表罢免制度 |
2.5.1 代表罢免制度的内容 |
2.5.2 代表罢免制度的细节缺失 |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二):会议制度 |
3.1 会议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生产部件 |
3.1.1 民主会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
3.1.2 民主会议制度与中国人大会议制度 |
3.2 会议提案制度 |
3.2.1 会议提案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2.2 会议提案程序实例 |
3.2.3 会议提案制度的细节分析 |
3.3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 |
3.3.1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3.2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细节缺失 |
3.4 审议与表决制度 |
3.4.1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4.2 审议与表决程序实例 |
3.4.3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细节分析 |
3.5 列席与旁听制度 |
3.5.1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5.2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细节缺失 |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三):监督制度 |
4.1 监督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检验部件 |
4.1.1 代议机关监督的理论基础 |
4.1.2 中国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
4.2 财政监督制度 |
4.2.1 财政监督制度的内容 |
4.2.2 财政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4.3 人事监督制度 |
4.3.1 人事监督制度的内容 |
4.3.2 人事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4.4 工作监督制度 |
4.4.1 工作监督制度的内容 |
4.4.2 工作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5 从制度部件的细节与程序优化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5.1 政治文明与中国人大制度程序 |
5.1.1 政治文明与现代国家制度的程序立法 |
5.1.2 程序立法的原则 |
5.1.3 人大制度改革的目标 |
5.2 代表制度的细节完善 |
5.2.1 完善代表选举制度 |
5.2.2 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制度 |
5.2.3 完善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 |
5.3 会议运行制度的细节完善 |
5.3.1 建立和完善会议讨论与辩论制度 |
5.3.2 引导对抗观点的表达 |
5.3.3 完善质询制度的运行机制 |
5.3.4 规范和完善列席与旁听制度 |
5.3.5 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 |
5.4 监督制度的细节完善 |
5.4.1 将监督程序纳入人大制度运行的全过程 |
5.4.2 优化公众监督的渠道和程序 |
5.4.3 建立人大代表独立监督的工作机制 |
5.4.4 强化人大工作的独立性 |
5.4.5 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 |
5.4.6 改进人大票决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改”进程中的十七年“戏改”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改”的阶段划分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与延安“戏改” |
第三节 十七年“戏改”的过程描述 |
第四节 文革“戏改”再审视 |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戏改”的状态及其趋向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裂痕——十七年“戏改”的“剧本改编” |
第一节 人民性与民间性的置换 |
第二节 阶级、民族与个人:历史戏的选定与改编 |
第三节 反封建、个性解放与阶级对抗:家庭戏的择取与改编 |
第四节 革命国家角色的徘徊:“鬼戏”的审定与改写 |
附件 |
第三章 从“戏曲”到“戏剧艺术”——十七年“戏改”的形式改造与观念再造 |
第一节 从戏班到剧团:“新组织”决定“新形式” |
第二节 空间再造与戏曲表演决裂:舞台美术强化助推形式改造 |
第三节 戏曲的重造:“演戏”到“演人物”的转向 |
第四章 十七年“戏改”与福建地方戏剧种塑造 |
第一节 革命国家大叙事规训余绪——福建地方戏剧种改革 |
第二节 “新生活”与“新戏曲”:福建地方戏现代戏创作路径 |
第三节 梨园戏的抢救:新文艺的介入和旧传统的新生 |
第四节 革命与民间:“丑行”与“丑旦戏”改造及高甲戏剧种重塑 |
第五节 革命话语召唤下的底层艺术:闽南木偶戏题材限定与艺术转向 |
第五章 “新宠”岂是旧时“角”——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国家承诺”助推思想改造 |
第二节 教育与合作:新文艺工作者与旧艺人的相互学习 |
第三节 革命意识形态无法清除的残余:“团带班”与“戏校教育” |
第六章 政治的“召唤”:十七年“戏改”中福建城乡戏曲市场变迁 |
第一节 革命意识形态下的戏曲市场主体:新剧团与新的利益格局 |
第二节 市场与民间的活力:思想要求、艺术规约的推行与消解 |
第三节 政治需求取代社会功能:古装戏的“消沉”与现代戏的“繁荣” |
附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莆仙戏搬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莆仙戏搬演与乡村民众 |
第一节 作为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载体的莆仙戏 |
第二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莆仙戏班 |
第三节 莆仙戏班的存在形态 |
第二章 当代历史语境中的莆仙戏班社 |
第一节 民间戏曲与政策管理 |
第二节 莆仙戏: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1949-1977) |
第三节 新时期莆仙戏的恢复与繁荣(1978-2010) |
第三章 莆仙民间戏班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莆仙民间戏班与国家关系的演变 |
第二节 莆仙民间戏班与国家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新时期莆田县科技发展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D]. 张乐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莆田地区地域特征研究的绶溪公园规划设计[D]. 林静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明清福建驿站和急递铺的时空分布及变化[D]. 王雨岚.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新时期以来莆仙戏民间剧作家创作研究[D]. 李宗霖. 厦门大学, 2019(12)
- [5]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6]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郑晓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莆田埭头方言语音研究[D]. 陈雪萍. 厦门大学, 2017(05)
- [8]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张涵之. 武汉大学, 2017(06)
- [9]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D]. 白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莆仙戏搬演[D]. 李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