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美国佬怎么赚钱(论文文献综述)
曾子倩[1](2020)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承继与嬗变》文中认为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主体中,华裔女性作家是其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成长于中美双重文化环境中的华裔女性作家们为美国华裔文学增添了众多经典的篇章,以至于形成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并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初创期、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的发展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繁荣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母女关系”、“父子关系”、“唐人街”等独特而经典的创作主题,不同程度地涵盖了美国华人群体的移民体验与生存困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产物,具有特殊性与稳定性。其中,通过母女关系主题的书写,女作家们不断思考着华裔女性在不同时期的家庭、社区、主流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以华人母亲的故事和语言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既是她们感到危机的根源,也是对自身的启发。因此,对于华裔女性作家而言,女性身份、华人家庭出生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和争论领域。过去针对母女关系主题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某一部或多部母女关系主题小说进行独立或对比的分析,通过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族裔身份等理论为基础展开讨论,关注母女冲突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女性文本中的男性他者、后殖民视阈下的东方主义或反东方主义立场等内容。本文就将在先前的研究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聚焦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发展期和繁荣期,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运用细读的方法,具体以汤亭亭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为讨论的基础文本,继续探寻母女关系主题中未被穷尽的价值。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例举相应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总结不同时期的特点,点明母女关系主题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梳理了国内外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接下来正文第一章着重回顾、总结了自美国民权运动后,分别以“女勇士”、“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上海佳人”为代表的母女形象,透过形象的变化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华裔女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文第二章建立在吸取过去母女关系主题研究中的“男性他者”内涵的基础上,将华人移民父亲还原至华人家庭,思考父亲一角作为完整家庭的一份子是怎样影响了华人母女,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和意义;正文第三章聚焦于华裔女性自我意识的阶段性反思,由外向内地探究女作家们如何在回溯母系历史的过程中去解读自我,为自己创造一个定义。
王玉良[2](2017)在《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文中研究说明抗战结束后,随着《中美商约》的签订,好莱坞电影再次垄断了上海市场。但由于时局的突变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好莱坞电影伴着中国政权的更迭,很快又结束了这种短暂的辉煌。从1945年8月至1950年11月,这五年是好莱坞电影在上海风云突变的关键时期,它大起大落的戏剧性的变化,不仅受当时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各种政治话语掣肘。鉴于此,本论文抛开了传统的线性述史方式,而是通过对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以块状模式建构基本的论述框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审查和发行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它在上海市场中的准入环节;第二章则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放映出发,分析了战后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并以《中华万岁》和《天国之路》为例,诠释这种“流动”的影像所隐含的政治娱乐属性;第三章主要围绕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接受这一主题展开,不仅分析了上海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影迷文化,同时也探讨了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第四章以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宣传与市场竞争为核心,并通过“义映”这一个案分析,说明好莱坞电影在竞争中的妥协策略。论文第五章论述战后中美电影的交互态势,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并详述了好莱坞摄影师黄宗沾来华拍摄《骆驼祥子》的始末。本论文把战后的上海电影市场,视为一个开放的话语体系,不再以中国电影为关照核心,而是把好莱坞电影推到了前景舞台。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考察,来比较和反观中国的本土电影。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研究,以历时性为经、共时性为维,从发行、放映、接受、竞争和交互等方面,综合考察它在上海市场的具体样态。通过比较的方法重写电影史,既是当下中国电影史书写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探究中美电影交流的一个重要切口。建构早期中国电影史,有必要把好莱坞的影响纳入其中。在一种比较电影史观的引领下,探析战后中美电影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问题,对考察当下的中美电影关系,不无裨益。
叶丽华[3](2015)在《约翰·契弗小说中的男性失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约翰·契弗(John Cheever,1912-1982)以其不凡的文学创作获得多种文学奖项,并享有“美国郊外契诃夫”之誉,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在其一生的创作中,契弗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男性的道德堕落,如酗酒、吸毒、同性恋、婚外恋、自杀,甚至杀人等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失范是与规范、秩序和制度等相对应的,它所表现的是社会规范体系(或社会秩序)的机能失调,而社会规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变迁和社会空间变化的影响。社会变迁和社会空间变化是相伴而生的:一方面,社会变迁带来了新的社会空间的产生;另一方面,新的社会空间也重塑着社会成员的价值理念、主观经验和社会规范,从而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契弗认为自己所有的作品是关于男性“囚禁”的主题,这些囚禁点是古老的圣·博托尔夫斯小镇,现代化大都市纽约,城市远郊的绿阴山庄和猎鹰者监狱等。在福柯看来,地点具有空间性,空间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契弗的作品具有明显的空间化特征。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们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空间:从传统城市空间到现代都市空间,从现代都市空间到郊区空间。无限社会空间关系的交织和多重社会空间形态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断裂,导致了社会规范的解组和价值体系的崩溃,从而使男主人公们在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心理等方面中出现混乱,以至于他们采取某种失范行为来发泄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因此,从社会空间视角理解失范行为是一个不可忽视重要维度。本研究将“失范理论”作为研究的立论基础,结合“社会空间理论”,深入契弗的现实生活和文本世界,分析由社会空间变化所引发的新中产阶级男性失范行为以及此阶层男性如何重新找回尊严和生存的意义。契弗笔下男性失范行为是表象,其诉求是对权威、秩序的渴望,是对重建强有力的、能驾驭新时代的价值观的渴求。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对契弗的生平和创作做简单的回顾与梳理,分析契弗研究的现状;然后,梳理失范理论的学术之争、社会空间变化和失范行为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本研究的立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该章从郊区空间对个体的影响来分析短篇小说集《绿阴山强盗》。通过分析发现,战后的郊区化使中产阶级男性生活在多维的社会空间中。社会空间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被剥夺感和压抑感,以至于成为一系列失范行为的俘虏。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该章从都市空间的“父亲身份缺失”角度来分析“华普肖特系列”小说中的男性失范行为。通过分析发现由传统城市空间向现代都市空间转换而引发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的迷乱是导致这些男性失范行为的诱因,表达了一代人对权威和秩序的渴望。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该章从福柯的异位空间理论角度来分析《猎鹰者监狱》。通过分析发现,契弗笔下的猎鹰者监狱是现代社会的异位空间,是“一切都乱了套”的人生,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失范状态的隐喻;同时,监狱也规训着空间秩序,通过自我组织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男性能够重新在失范的社会中找回权力、秩序和尊严。第五部分为第四章,该章探讨契弗如何运用文学的力量来拯救堕落的世界。本章通过对短篇小说集《绿阴山强盗》、长篇小说《华普肖特纪事》、《华普肖特丑闻》和《猎鹰者监狱》等作品的分析,分别从恢复失衡的道德天平和男性气质以及对至善的追求等三方面指出契弗对文学的终生追求:文学是唯一能够持续而连贯地记录我们走向辉煌、实现抱负的朝圣之旅,也能使我们避免道德的滑坡。第六部分为结论,该部分概括了各章节的内容,也对契弗研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阐释,并对契弗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孙佳山,邵燕君,刘涛[4](2012)在《青年文艺论坛第十二期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文中研究表明时间:2012年5月24日(周四)下午2:30-6:00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34会议室主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孙佳山(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出席第十二期青年文艺论坛。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关于《甄嬛传》,网上有一个调侃的说法:甄嬛题材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长的宫廷剧:第一季《甄嬛前传》,又名《宫》;第二季《戏说甄嬛》,又名《步步惊心》;第三季《甄嬛秘史》,又名《宫锁珠帘》;第四
孙颙[5](2012)在《漂移者》文中认为人间,变幻无穷;人性,基本如此。——本小说孕育过程中的顿悟上篇一中国闹"文革"的年头,红卫兵最"牛",爱说牛气冲天的话,比如"脚踩太平洋,胸怀全世界"之类。其实,你脚上没有风火轮,踩了太平洋,肯定活不了。此外,这个世界尽认钱,从没摸过洋钱的红卫兵,出门连瓶水都买不成;再说,外国高速公路旁的厕所,八成要投币的,而且只
李红燕[6](2011)在《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文中认为任璧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她的小说结合身份认同,探讨了二战以来美国华人移民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美国弱势族群的关怀和对美国社会现状的思考。本文以当代文化政治批评高度关注的边缘性和社会身份关系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论述与发现,对任璧莲的几部主要小说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指出任璧莲的小说反映出的身份焦虑。任璧莲的小说从阶级、文化、基因等层面所揭示的移民个人与群体身份地位说明,在具有种族从属关系的美国社会里,移民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的身份,身份焦虑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散移民的宿命。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前言介绍任璧莲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出身背景以及她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梳理国内外任璧莲研究现状,并从美国华人移民所遭受的身份制约出发讨论华裔美国作家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坎坷,最后指出任璧莲的创作流露出的“焦虑”之情。第二章对西方学界关于身份的概念、理论和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本章首先区分有助于身份研究的两大视角:源自于社会学的个体身份理论和源自于心理学的社会群体身份理论,其次梳理身份分类的起源、框架和政治效应方面形成的研究传统,指出阶级、族裔等边缘性的社会群体身份都受到种族的制约,他们与政治的关系常常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利益矛盾。第三章以任璧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Typical American, 1991)为例,分析任璧莲对于阶级身份问题的关注。本章从阶级这一社会群体身份入手,结合二战后三十年的美国历史,集中考察作品中第一代华人移民的生活状况,他们因移居美国而造成阶级地位下移,从中国的上层阶级跌落到美国的贫民阶层,因而产生了阶级身份焦虑,为消除焦虑,他们保持流散贵族的心理定势和上层阶级身份意识,将个人的自我归类等同于上流社会西欧裔美国人,他们在经过多年打拼之后,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中间人”的身份地位。本章探究了第一代华人移民移居美国后表现出的阶级身份变化、生存方式转换和处理个体与族群以及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的政治立场,进而指出,由于美国上层阶级群体和种族身份边界的双重阻碍,第一代华人移民的个人阶级身份认同始终未能得到他们的目标群体的接受,因此,他们的阶级身份焦虑仍将继续。第四章集中讨论任璧莲对于文化身份问题的关注。本章以任璧莲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希望之乡的莫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1996)为例,结合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社会运动和思潮,考察作品中第二代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焦虑。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面对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文化压力,分别尝试了不同的文化身份定位,如“亚裔美国人”和“犹太人”,以期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本章认为,任璧莲通过上述两条道路选择,生动地刻画了第二代华人美国移民的文化身份焦虑,并指出这种焦虑的根源仍然是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压力,不论华裔个体选择加入“亚裔”这一虚构的、缺乏整体文化内涵的群体,还是以改宗的方式加入另一族裔群体,都不能改变华裔美国人的社会群体身份,因此,华裔个体的身份焦虑仍无法消除。第五章探析任璧莲对于包括性别和基因等问题的关注。本章结合任璧莲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妾》(The Love Wife, 2004)集中考察了第二代华人移民的跨族爱情和婚姻,任璧莲小说中的美国华裔因在生活中深受种族等级的影响,表现出对“白色”身体的偏爱和向往,他们为更快地融入白人社会而选择跨族婚姻,然而通婚使华裔在家庭内部产生社会性别身份错位,此外,混血儿的基因,无论是遗传深肤色多,还是复制浅肤色多,华裔都不能解决他们的种族身份问题。小说表明,华裔美国移民个体试图通过通婚重构基因,重塑族裔/种族身份,以消解因血统关系造成的心理焦虑,但是,美国的种族观念和华裔的身份地位(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并不能因为通婚和基因的融合而得到改变。第六章结论部分指出,任璧莲的“焦虑”写作充分展示了美国少数族裔生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错置和被歧视(身份焦虑之源),另一方面是选择性同化(缓解身份焦虑之方)。任璧莲的小说对于华人移民的身份焦虑进行了连续的、层层深入的探讨,小说表明,移民个体并不总是能够以改变自我角色身份的方式来赢得目标社会群体身份,个人身份的改变最终受制于种族群体身份。小说中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和基因方面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家自身的身份焦虑相契合,作家通过这些小说,叩问自我和美国社会。任璧莲认为在现代美国导致身份焦虑的根源仍无法消除,她用写作表达了对美国多元文化现状的理解和批判。
王海滨[7](2010)在《亲爱的商人,现在是世界经济垃圾时段》文中研究表明在以往的20年里,华尔街的表兄们一直嘲笑日本金融界的表弟们:你们把垃圾扫进地毯底下,假装看不见,就以为它不存在了?
向忆秋[8](2009)在《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差不多已有三十年历史。国内一批卓有成就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整合研究思路和阐述模式。在对不同国别或区域的个案研究方面,“美国华文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近些年正当热潮。研究成果主要是“文学史”描述、作家作品评述的论文集或者文学主题、母题研究等。本论文提出“旅美华人文学”范畴研究,将那些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或者因为劳务、外交、留学、旅游等目的“暂时”逗留美国的华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学界已有界定和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中“独立”出来。论文写作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历史线索式地“品味”自19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旅美华人文学”文本中所呈现、所隐含的“美国形象”,进而探讨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的历史性变迁(或变化或持续)。论文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探讨不同历史阶段“旅美华人”笔下也许殊异也许雷同的“美国形象”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就是对形成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原因进行考察。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就必然是在文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比较文学诸多学科交汇处做综合性考察;并且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不得不有选择地集中在他们书写美国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本,而非对旅美华人(作家)所有文本的综合解读和平面描述。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四章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进行阐析,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历史性变迁。“绪论”主要是三方面内容:1、提出“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旅美华人文学”指涉的是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不管是否获得法律身份),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在美国逗留过的华人,用汉语或非汉语(主要是英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不管何时、何地出版)。2、“旅美华人文学”之“美国形象”,论文解释为一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3、在整理和评述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后,陈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下“美国形象”进行较大规模和“历史线索式”的梳理,进而探讨“美国形象”的成因,这是华人文学研究中非常欠缺的研究领域。第一章《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通过对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诗歌”、梁启超“美国游记”和伍廷芳“美国随笔”等几方面文本的细读分析,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形形色色的美国形象,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以胡适为代表的旅美华人所建构的“正”话语美国形象,美国被想象为先进文明的民主国,美国人被描述为非常慈善博爱的优秀民族;以“天使岛诗人”、吴宓等为代表的旅美华人则建构了一种“反”话语美国形象,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出负面形象(或者堕落,或者凶残,或者背信弃义……);而梁启超和伍廷芳代表的旅美华人,则能够以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姿态审视美国“他者”,因此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为一种颇为复杂、立体的“他者”形象。本章并且从美国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也即“社会集体想象物”因素)以及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第二章《文明与癫狂: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对林太乙、艾山、唐德刚、林语堂、黎锦扬、董鼎山、黄运基等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部分文本进行了细读分析。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基于自身美国经验、历史背景和文化视角,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无论“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或异趣横生的“他者”美国,或富足优裕的物质美国,或光怪陆离的病态美国;还是林语堂以小说人物在“自我”和“他者”游移之间所建构的彼此差异的两类美国形象;黎锦扬《花鼓歌》和《旗袍姑娘》中自始至终保持的正面美国形象;抑或是4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版图”中两位“重量级”作家黄运基和董鼎山,他们笔下或者种族歧视、动荡不安的癫狂美国,或者复杂多面、原汁原味的立体美国——我们都可以粗略将之划分为“文明”和“颠狂”二类美国形象。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笔下美国形象并非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而呈现为文明和颠狂、光辉和阴暗等多种相反相成因素含混一体的“复合”美国形象。此外,本章从“二战”爆发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对华移民话语的转变(改“负”为“正”),“被注视者”文化空间也即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注视者”自身因素即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和身世经历三个方面,对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了考察。第三章《美国“多面体”: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关注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坛突起的“台湾文群”,对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麦高、吴崇兰等50-70年代旅美台湾作家部分文学文本进行细读,以此为依据分析他们笔下的多面美国形象。於梨华和白先勇从边缘处境出发所想象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呈现出负面性——於梨华笔下的“美国”是“丑陋的他者”: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表述为“鬼影幢幢的摩天楼”,作家文本中那种间杂着喜乐的独特死亡意象更是对以往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丰富。聂华苓和麦高等人在“自我”和“他者”的自觉意识中建构的美国形象,是一种饱含着“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而陈若曦、孟丝以及自巴黎旅美的伊犁等人则以其不同风格和创作路子建构了大致相似的“两形体”美国形象:一方面是富足、文明、自由的美国,一方面是失范(人伦失范、道德堕落、经济失控、信仰危机等)的美国。它们代表了此时期旅美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趋势、一类必然出现的文学主题。本章对形成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四点:此时期旅美作家以“台湾文群”为主体的独特“悲剧身份”,美国对亚洲移民话语的双重性,美国所建构的“美国梦”和美国现实的落差,以及不同作家人生境遇、情绪状态等主体因素的作用,都对旅美华人的美国想象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章《美国天堂、美国地狱: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涉及16位旅美华人(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纪实性”散文。这时期旅美华人文坛一个重大文学现象是俗称的“新移民作家”整体浮出历史地表。新移民作家群体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实际上隐喻了两种意象——美国天堂、美国地狱。他们笔下不管是对“黄金世界”、高科技帝国或是对多元化平等美国、自由民主世界的想象,都指向“天堂”美国意象,而指涉孤绝、癫狂、罪恶、贫穷之类意义的美国想象,则指向“地狱”美国意象。同时,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美国形象成为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的重要形象。较之以往,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强有力地突出了异域美国的“经济”因素/“经济”意义。本章对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成因的考察,主要从“被注视者”即美国社会和移民话语,“注视者”即“新移民”本身因素和华人社会地位变化几个方面论说。认为“新移民”历史背景/中国经验和他们的心态变化(“老侨”的落叶归根到“新移民”的落地生根,乃至于“太空人”心态),华人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上升和形象提升,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美国移民话语的变迁(从1965年后的相对开放到世纪末的收缩),以及中(大陆)美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经济差距,都是影响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建构的重要原因。“结语”认为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乃是双重的“想象物”。它既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被注视者)现实,也受制和反作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注视者)社会的集体想象,同时会因为形象塑造者自身因素而有所差异。旅美华人想象美国必然呈示出色彩斑驳的美国形象。同时,一代代旅美华人与美国相遇所建构的他者形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对异国的认知形成的集体想象,总会有一些流传和积淀下来,反作用于后来者(旅美华人),使其美国想象(建构的美国形象)形成一定“套话”或刻板模式。旅美华人文学就明显有一些“滞定型”美国形象不断得以赓续。早期旅美华人文学所建构的“正”话语、“反”话语和一种矛盾、歧义的美国形象,成为后来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三种模式。当然,每个人或特殊群体所建构的具体文学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物”都不太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后人“复制”。旅美华人笔下“滞定型”美国形象就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有所变形。对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历史性梳理,是我们对中美文化空间及旅美华人身份和命运的一种再理解和历史回望。而且,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将来中美文化现实的思考,有助于不同人种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黄书亭[9](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邹涛[10](2007)在《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华人商文学,是指由具有华族血统的美国华侨、华人、华裔创作的以商业或商人为主要描写内容的文学作品。本研究遵循比较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的方法,聚焦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华商形象,双向探讨他们与母族文化以及美国文化的关系,追寻他们在中美异质文化的张力中的文化变迁轨迹及其带给文明发展大趋势的启示,思考他们的悲剧性命运与现代性普遍困境的深度关联。本论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就是论文的第一章,对美国华人文学与研究以及美国华人商文学进行了概述。美国华人文学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进一步发展蓄势,到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乘着激荡的社会风云振翅高飞。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可分成两大板块,一块是沿革前些年的“华文文学研究”,另一块则是“华裔/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这两块的研究区域以语言为主要界限,而语言背后则是文化立场的偏移。现在,族裔散居研究中的流散文学研究有意把这两块研究整合到一起。美国华人商文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打工文学”、“商界传奇小说”以及职场小说。论文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一部分重在分析美国华人商文学与中美这两大异质文化的关系,探讨中美文化模式与价值体系的基本差异及其对美国华人商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模式,价值坐标是一种圣人之道。中国商文学秉承“文以载道”的传统美学观念,对圣人之道努力传承。;美国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树立的价值坐标是一种超人之道,美国华人商文学对华商身上所体现的美国式商业精神进行了诗性弘扬。第四至第五章组成论文的第三大部分,探讨华商形象与离散族群的文化走向,努力回答“文明冲突还是文化融合?”这一问题。第四章具体论述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华商形象在两种异质文化张力中的文化变迁的轨迹以及对华人现代性历程的隐喻性。美国华商从坚守传统、自我强化,到颠覆传统、倾心他者,再到东西遑顾,价值解构,最后终于跨越族裔,实现价值重构。第五章从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消解以及跨文化的情缘等角度论证文化融合的大趋势,再指出文化融合要警惕东方主义、自我东方化的误区,并探讨亦圣亦超人的中美文化融合的理想模式。第六章构成论文的第四大部分,探讨商文学的独特意义。在现代性的发展中,工具理性的衰落与价值理性的式微造成物质繁华后普遍的精神迷思。先哲们曾怀着美好的愿望,相信“先富后教”可以完美地实行。在这个标榜经济成功的时代,商文学的当下意义正在于直面物质繁华背后的精神迷思,反思物质与精神并举这一进步神话的悲剧性及可能的拯救之方。中美商文学弥漫不散的悲剧感表明作者们对于“富”后能否实现“教”的迷惘与怀疑。但是,商文学作者怀着一种不可为而为的抗争精神,努力从大自然、生命强力、公共慈善事业、艺术、宗教、传统文化中捕捉灵感、搓成纤绳,以提拔深陷现代性泥淖中的芸芸众生。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其一,填补了商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在国内外所有关于商文学的研究中,还没有关于海外华商形象的系统研究。一方面,海外华商形象涉及两种或多种文化,研究起来确实更为复杂棘手。另一方面,海外华商形象对现代性的问题与困境有更为独到的揭示。比起国内的商人,和移居国本土的商人,海外华商更显得进无由、退无路,整个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被悬置起来,无依无靠,漂浮无着,调整与重构的压力非常之重。从创作者对商业与商人的熟悉程度来看,海外华人商文学也有独到之处。中国商人的文学形象长久以来都是地道的文人所创造,这样的形象“必然会罩上文人偏见的迷雾,投上文人心理的光彩”。美国商文学也存在作者对商业本身比较隔膜的问题。Henry Nash Smith在他的文章The Search for a Capitalist Hero(1964)中指出,许多小说家经济上的无知与天真反映出他们主要靠报纸的头条新闻来了解资本主义及其运作技术。他们看到了富商们的财富光环,却不了解背后的艰辛与来之不易。①而海外华人文学中华商形象的塑造者深深懂得移民的艰辛,很多是亦文亦商的“两栖人”,其中有些还是以经商为主,文学创作只是他们的一种业余爱好;即便没有亲自参与商场,也往往是置身于、甚至成长于浓郁的商业氛围中,在家人、亲朋好友的经商历程中耳濡目染。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看,这些华商形象可算作“自塑形象”。所以,总的来看,海外华人文学作家对华商世界有着切身的体验、清醒的认识,其商人形象也自然更为生动丰满、真实可信,而不是让形象成为简单的道德载体,对真实反映身处异质文化中的华人的生存境遇、奋斗历程、预示华人的未来和出路、启迪中国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正确发展方向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那么,研究美国华人商文学自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其二,为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饶芃子先生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成果大体分为五类:一是作家论、作品论、作家传略、作家评传;二是“概论”、“导论”、“现状”、“概观”、“初探”;三是国别文论、文体论:四是论文集、辞书;五是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从这五类来看,除了单个作家作品的个例研究,基本都是介绍性的宏观的研究,缺乏整合性的研究、规律性的研究。近五年的研究则正逐渐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但多围绕文化想象、女性作家展开。本研究以一个长期被人忽视、但又广泛存在的形象群体为切入口,为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其三,对华人学研究是一个有益补充。因为近几十年来华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积极加入到华人学的研究中来。郭梁教授指出,“华侨华人问题研究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际关系、哲学、法学、地理学、人口、民族等许多学科领域,华侨历史研究一花独秀的局面不复存在,华侨华人研究已成为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综合型研究,变成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并使创建‘中国的华侨华人学’提到了议事日程。”在目前关于“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种种意见和提议中,我们还见不到文学研究的一席之地。事实上,从历史文本中我们读到的往往只是华商生活现实的某些方面,而华商的文学呈现却反映出华商生存状态的各种可能性。本研究从商人这一重要经济活动主体的文学呈现入手,展现文学作为华人的精神产品在显示现代化进程中的华人精神面貌和生活现实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传统的华人研究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着华人学的研究。其四,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促进了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发展,表明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要实现多种文化互补互动、和谐交融以缓解文明冲突这一目标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研究处于异质文化夹层中的、具有多种跨越身份的文学样态。其五,顺应了现代人希望摆脱现代性困境、实现物质与精神并举的时代诉求。身处现代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华商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历程对于张显现代文明的利弊极具典型性。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血泪与欢歌,启发着人们如何张扬现代性之利而避免其弊、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其六,对引起世界广泛焦虑的“文明冲突论”做出回应,通过分析文学文本中异质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各种现象,分析华商形象的文化变迁的轨迹,指出文明间通过平等对话走向互识互补、在文化融合中催生文明新枝的大趋势,从而帮助人们在全球化潮流中如何作好自己的文化定位提供借鉴和树立信心。
二、看美国佬怎么赚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美国佬怎么赚钱(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承继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视角和方法 |
2 母女形象的嬗变 |
2.1 “女勇士”——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形象代表 |
2.1.1 “我”与血缘之母 |
2.1.2 “我”与精神之母 |
2.2 “寻求喜福之境”——20世纪80年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形象代表 |
2.2.1 囿于创伤经验的中国母亲 |
2.2.2 陷于身份困惑的美国女儿 |
2.3 “上海佳人”——新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形象代表 |
2.3.1 秦夫人与珍珠姐妹:传统母亲与摩登女儿 |
2.3.2 珍珠姐妹与乔伊:中西混合教育背景下的母女 |
2.4 小结 |
3 父亲——母女,华人家庭生态的嬗变 |
3.1 华人家庭中被符号化的父亲形象 |
3.1.1 隐藏在言语中的父亲 |
3.1.2 父亲形象的价值对“勇士”母女的影响 |
3.2 华人家庭的“喜福”平衡 |
3.2.1 《喜福会》中多元化的父亲形象 |
3.2.2 多元化父亲形象的塑造对华人母女关系的积极意义 |
3.3 华人家庭生存状态的历史追忆 |
3.3.1 《上海女孩》中作为圆形人物的父亲形象 |
3.3.2 休戚与共的华人父亲与华人母女 |
3.4 小结 |
4 母女关系主题中华裔女性自我意识的嬗变 |
4.1 追寻独立自主的女勇士 |
4.1.1 母女镜像参照中养成的独立意识 |
4.1.2 对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的追寻 |
4.2 探索相互依存的喜福人生 |
4.2.1 华裔女儿一代对文化身份的自我困惑 |
4.2.2 在母女的有效沟通中形成相互依存的自我 |
4.3 多元身份与外部社会冲突下的自我反思 |
4.3.1 双重母女关系之下多元文化身份的自我迷失 |
4.3.2 内部自我与外部社会冲突之下的反思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跨国“通行证”:从审查到发行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概观 |
一、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历史追溯(1897-1945) |
二、《中美商约》与好莱坞电影的涌入 |
第二节 电检制度与好莱坞电影的审查 |
一、国民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检查 |
二、新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审查 |
三、电影审查与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碰撞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 |
一、“中央电影服务处”的发行垄断 |
二、好莱坞电影的独立发行 |
三、个案分析:战后米高梅公司的影片发行 |
第二章“流动”的影像: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 |
一、“流动”的影像:好莱坞电影的“跨地”属性 |
二、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 |
三、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
第二节 《中华万岁》的政治文化隐喻 |
一、主题阐释的政治性导向 |
二、叙事表达的类型性杂糅 |
三、演员选取的文化性趋同 |
第三节 交互的“场域”:《天国之路》的跨文化想象 |
一、时空建构中的交互想象 |
二、认同焦虑与身份政治 |
三、文化博弈与“现代性”启蒙 |
第三章 视觉权利:影像的接受与批评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与上海观众 |
一、好莱坞电影的“上海情结” |
二、上海观众的审美心理 |
三、摩登风情与“在地心理”的缝合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与影迷文化 |
一、好莱坞影迷的生成 |
二、影迷的凝视与“镜像”明星 |
三、《影迷传》:好莱坞影迷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 |
一、“个体式”批评 |
二、“集体式”限制 |
三、“全国性”审判 |
第四章 市场博弈:好莱坞电影的宣传与竞争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市场宣传 |
一、跨国语境中的电影宣传 |
二、杂志宣传的“在地化”策略 |
三、好莱坞电影的影院宣传 |
第二节 竞争格局中的好莱坞电影 |
一、战后上海市场中的影院格局 |
二、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竞争 |
三、欧洲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 |
第三节 竞争与妥协:好莱坞电影的冬赈“义映” |
一、冬赈“义映”:官方话语的市场介入 |
二、中美电影“义映”之比较 |
三、“义映”的意义和影响 |
第五章 镜像认知: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
第一节 战后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
一、交流与互动:战后中国影人的跨国之旅 |
二、《假凤虚凰》:从国内纠纷到美国之行 |
三、借鉴好莱坞:从故事改编到类型模仿 |
第二节 战后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元素 |
一、战后好莱坞“黑色电影”在中国 |
二、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模仿 |
三、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变异 |
第三节 眷念与反哺:黄宗沾与早期中国电影 |
一、折戟 1948:黄宗沾与电影《骆驼祥子》的创作始末 |
二、黄宗沾与变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
三、离散与怀乡:跨国影人的身份转喻 |
结语 |
附录一:战后上海电影大事记(1945-1950) |
附录二:1946-1948 年间的《电影片检查暂行标准》 |
附录三:战后放映好莱坞影片的上海电影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约翰·契弗小说中的男性失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
第二节 约翰·契弗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失范理论及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一章《绿阴山强盗》:郊区空间中的男性失范行为 |
第一节 男性空间的焦虑 |
第二节 女性空间的书写 |
第二章“华普肖特系列”小说:空间转换过程中的男性失范行为 |
第一节《华普肖特纪事》:父亲身份的空间书写 |
第二节《华普肖特丑闻》:父亲身份缺失与男性失范行为 |
第三节 父亲身份的重建 |
第三章 《猎鹰者监狱》:异位空间的新生 |
第一节 异位空间与猎鹰者监狱 |
第二节 猎鹰者监狱:社会失范状态的隐喻 |
第三节 猎鹰者监狱:现代社会的规训空间 |
第四章 契弗的文学空间力量 |
第一节《绿荫山强盗》:恢复失衡的道德天平 |
第二节《华普肖特丑闻》:重建男性气质 |
第三节《猎鹰者监狱》:至善的追求 |
第四节 约翰·契弗的新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身份政治与流散作家 |
第一节 自我身份的认同 |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政治 |
第三节 流散/移民与身份认同 |
第三章 《典型的美国人》中的移居与阶级位移 |
第一节 移民贵族的阶级位移 |
第二节 流散中的贵族心理 |
第三节 没落贵族的政治倾向 |
第四章 《希望之乡的莫娜》中的信仰与文化归属 |
第一节 世纪末的文化论争 |
第二节 归属“亚裔文化” |
第三节 皈依犹太教 |
第五章 《妾》中的跨族通婚与基因重构 |
第一节 身体的等级 |
第二节 错位的性别身份 |
第三节 基因的忧虑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8)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的提出 |
二 "美国形象"是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 |
三 相关研究成果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 |
第一节 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的美国形象 |
一 李恩富和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形象 |
二 进步或堕落:胡适和吴宓"留美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
第二节 "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一 "金山"、"蛮夷"、"虎狼"和背信弃义的种族主义国家 |
二 "没有天使的天使岛" |
第三节 梁启超、伍廷芳笔下的"他者"形象 |
一 矛盾的"民主国"和"先进国":《新大陆游记》 |
二 "异"和矛盾的"他者"形象:《美国视察记》 |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
第二章 文明与癫狂 |
第一节 "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的美国 |
一 异趣横生的"他者"和偏狭的美国人:林太乙笔下的美国形象 |
二 文明或病态:唐德刚、艾山作品中的美国形象 |
第二节 林语堂和黎锦扬笔下的美国形象 |
一 "新世界"和"旧世界":《唐人街》和《奇岛》中的美国形象 |
二 从"大熔炉"到"百衲衣":黎锦扬作品的美国形象 |
第三节 董鼎山、黄运基笔下的美国形象 |
一 知识、文化工业、迷狂和性错乱:董鼎山随笔的美国形象 |
二 癫狂的美国:黄运基的《奔流》和《狂潮》 |
第四节 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
第三章 美国"多面体" |
第一节 从边缘处境想象美国:於梨华、白先勇小说美国形象 |
一 丑陋的"他者":於梨华小说的美国形象 |
二 鬼影幢幢的摩天楼:白先勇小说的美国形象 |
第二节 "自我"视野中的"他者"形象 |
一 强权美国和奇异的"他者":聂华苓小说美国形象 |
二 麦高、吴崇兰散文的异族形象 |
第三节 美国"两形体":陈若曦、孟丝、伊犁小说美国形象 |
一 纠结在"来到"和"离去"之间:陈若曦小说的美国形象 |
二 富足的美国和失范的美国:孟丝、伊犁小说的美国形象 |
第四节 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
第四章 美国天堂、美国地狱 |
第一节 "新移民"留学生文学的多棱美国形象 |
一 孤绝、雄强、癫狂:严歌苓笔下的美国形象 |
二 "身体"的重构和解构:少君、曾晓文笔下的美国形象 |
三 天堂美国:以《华尔街职场》和《爱在无爱的硅谷》为例 |
第二节 "淘金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一 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 |
二 "梦幻仙境"和"死亡之城":《拉斯维加斯的中国女人》 |
第三节 美国浮世绘:"纪实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一 民主美国的自由和不自由 |
二 美国"天堂"的幸和不幸 |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0)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一章 美国华人文学与研究概述 |
1.1 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轨迹 |
1.2 美国华人文学研究概况 |
1.3 美国华人商文学概况 |
1.4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华人商文学与传统文化 |
2.1 “文以载道”的美学观 |
2.2 美国华人商文学对传统价值的演绎 |
2.3 圣人之道:中国文化的理念价值 |
2.4 圣人之道与华商命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华人商文学与美国商精神 |
3.1 美国商业文化与超人之道 |
3.2 自由资本主义商人精神的诗性弘扬 |
3.3 小结 |
第四章 华商形象的身份认同与华人的现代性历程 |
4.1 身份认同理论 |
4.2 坚守传统,自我强化 |
4.3 颠覆传统,倾心他者 |
4.4 东西徨顾,价值解构 |
4.5 跨越族裔,价值重构 |
4.6 小结 |
第五章 文明冲突还是文化融合? |
5.1 自我、他者的越界与流变的族裔文化属性 |
5.2 跨文化的情缘:文化间的零距离接触 |
5.3 文化融合的误区:阴魂不散的东方主义 |
5.4 中美文化融合的理想模式:亦圣亦超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商文学与现代性困境:物质繁华背后的精神迷思 |
6.1 “先富后教” |
6.2 商人的精神迷思与弥漫不散的悲剧感 |
6.3 “教”之路 |
6.4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四、看美国佬怎么赚钱(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承继与嬗变[D]. 曾子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2]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D]. 王玉良. 上海大学, 2017(02)
- [3]约翰·契弗小说中的男性失范行为研究[D]. 叶丽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7)
- [4]青年文艺论坛第十二期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A]. 孙佳山,邵燕君,刘涛. 青年文艺论坛·第十二期——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 2012
- [5]漂移者[J]. 孙颙. 小说界, 2012(01)
- [6]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D]. 李红燕. 苏州大学, 2011(06)
- [7]亲爱的商人,现在是世界经济垃圾时段[J]. 王海滨. 中国商人, 2010(04)
- [8]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 向忆秋. 山东大学, 2009(05)
- [9]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10]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D]. 邹涛. 四川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