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保息分红是扩大吸收农民入股的重要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攀[1](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姜庆丹[2](2014)在《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权是一项基本的、新型的、综合性的人权,以发展权这一母体性的权利为依托,从农民这一主体向度,循金融这一客体向度,提出农民金融发展权这一法律概念。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以金融包容理念为伦理基础,以后现代法学的实质正义观为价值归依,是发展权理论在实质正义观和金融包容理念辐照下的深化。农民金融发展权作为金融发展权项下的一项子权利,属于国民金融发展权,与国家金融发展权地位平等且互动博弈;农民金融发展权以整体金融发展权为实现方式,以个人金融发展权为实现目标;农民金融发展权以内生性的市场自我促进金融发展权为基础,以外生性的政府促进金融发展权为补充,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兼具公权和私权特征的经济法上的权利。农民金融发展权内涵深刻,包括金融发展主体权、自由融资权、公平融资权、融资合作权和金融发展救济权五个方面。其中,金融发展主体权是前提和基础,自由融资权、公平融资权和融资合作权统称为融资权,是核心和关键,金融发展救济权是保障。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研究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创新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国际社会提出的发展权“国内法保护”问题,可以为发展权内涵的“部门法”具体化和发展权实现的“部门法”保障化开创先河。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体现了金融二元化下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主体在追求自身金融权益满足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权利要求和制度供给,是对以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为引领的传统金融法学的反思和解构,有助于推动传统金融法学理念、价值、制度、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根据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实质上体现为城乡实物资本获取能力上的差异,资金成为农民经济发展的短板,更是解决农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金融环境中,农民由于抵押担保品缺失、经济收入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金融基础设施短缺、信用文化不足等原因,而成为融资弱势群体,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标准和宗旨参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必然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和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空。农村合作金融作为农民资金互助和信用联合的合作性金融组织,产权制度的属农性、管理制度的民主性、主体法律形态的社团法人性、资金运作的社区性、设立宗旨的互助性,与农民金融发展权设立目标相同、价值取向一致、实施机制互促,两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传统农村合作金融缺乏法律规制,在股份制改革的异化发展之路上离农渐远;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缺乏立法扶持而不具备设立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各种“会”为代表的非正规合作金融因为不被法律认可而处于发展的灰色地带。农村合作金融地位的特殊性、发展的长期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使得其对法制化要求迫切。梳理和分析我国现有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法规,从立法的层级上看,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合作金融法》,合作金融相关立法规范散见于部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较低,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足;从立法的模式来看,多是与商业性银行统一立法或是参照商业性银行的相关立法,没有实现专门立法;从立法的性质来看,多是金融公法性质的规制,而鲜有金融私法性质的保护;从立法的内容来看,尽管涉及到了各类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准入退出、业务运营、组织管理和金融监管等,但欠缺对社员金融发展权和合作金融组织自治权的确认和尊重;从立法的价值取向来看,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被奉为圭臬,而金融公平则被置若罔闻。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发展的制度变迁之路,这其中既有世界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也有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有轨迹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理念、模式、性质、价值和内容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相背离。论文遵循“选题论证——视角选取——对象界定——现状检视——经验借鉴——价值更新——制度创新”的逻辑,按照“合作金融是什么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合作金融为什么要走法治化发展道路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为什么偏离农民金融发展权——怎么样创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使之与农民金融发展权保护相契合”的思路,采用规范研究、价值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溯源传统、考察现实、镜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基础,以金融公平价值为引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实证研究为支撑,从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产权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以及社员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五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进行详细的制度设计和创新。
陈荣文[3](2013)在《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有着两个方面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一是在国际社会通行的合作社基本原则。前者视野超出社员个体借以获得经济状态改善的狭隘范围,将合作社作为将广大范围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实现全国的生产活动按照总的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组织形式与生产单位,并谋求合作社之间的垂直领导与管理的体系化,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社合一体制的直接理论来源。后者强调利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合作社的独立自主,形成以资格自愿开放、联合所有、民主控制、资本收益有限,按社员利用合作社的程度返还盈余为中心的合作社基本原则。建国前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的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内容由简约到详尽,虽然带有一定的革命工具性色彩,但基本遵循了国际社会通行的合作社基本原则。建国后,在对农村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化)的过程中,教条主义地照搬了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的一些结论,政社合一体制下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合作性丧失殆尽。改革开放以后,政社合一的农村经济社会体制解体,被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基础所替代。农村合作社政策、法律制度也适应这一变化,以恢复合作社的合作性质为方向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革与调整。同时以分业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为农村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符合合作社质的规定性并部分反映了合作社制度发展趋势的一些合作社法律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其中典例。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除了表现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之外,缺乏系统的合作社法律理论构建也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合作社法律理论的构建,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应是《宪法》作出的合作社经济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这一论断的解释问题。其次是以合作社的产权制度、事务管理与控制制度、盈余分配制度、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制度为核心,拾遗补缺,纠偏扶正。在此基础上,本着合作社自身特色,借鉴公司法律制度,对合作社法律制度进行多方面完善。此外,还需要因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新一代合作社”法律制度。
杨峰[4](2012)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2003年以来,按照理性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原则,农村信用合作社交给地方政府管理,以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运作的初始状态,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内外部环境。这一轮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初具成效。然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目标不明确,产权结构复杂化、法人治理结构形式化、管理系统无序化、改革模式简单化等问题凸显,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国外信用合作组织管理体制的典型经验以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提炼当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双重改革目标,由此展开对双重改革目标实现方式的探讨:微观角度探讨股份制产权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中观角度探讨管理系统优化;宏观角度探讨多元改革模式及地区差异评价。最后提出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基本的研究方法;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提出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信用合作组织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及借鉴。通过对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信用合作组织管理体制的考察,得出实践中应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与服务的角色定位,建立国家政策扶持和监管下的省域农村合作金融管理框架,着力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多样化发展等基本观点。第三章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历程。通过历史回顾,总结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府主导性。提出政府主导行为一方面来自政府汲取农村资金、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缺乏合作制经济主体的支持而生成政府主导行为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因此面临政策目标和效益目标这双重改革目标。第四章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双重改革目标分析。探讨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双重改革目标:信贷支农政策目标、可持续发展效益目标。运用VAR模型探讨信贷支农改革目标,发现支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弱,应加大信贷支农效率;理论分析可持续发展改革目标,提出应着力化解不良资产,进而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成多形式股份制商业金融机构。第五章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改革。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改革的争议,认为在制度安排上,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进化、股份合作制向股份制进化符合现代商业金融的发展路径。基于出资者行为的股份制产权改革均衡分析表明,合作制股权价值和股东出资收益的协同作用制约着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改革的结果,产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市场分离均衡。第六章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基于机构设置、权责结构和管理环境等影响因素,运用Probit模型分两阶段计量分析样本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结果显示:社员民主管理、内部人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较大,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过程中需重点理顺社员、职工、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权责关系。第七章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系统优化。通过考察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系中乡社式布局、县联社、省联社的现实,认为乡社式布局具有有效性和低效性、县联社使农村信用合作社决策核心上移、省联社管理权和职能定位不明确。而省政府管理县联社和省联社、县联社管理基层社的管理系统有序化程度最高,可供实践借鉴。最后提出需改变银监会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权无责的金融监管;应推动省联社行使行业自律职能。第八章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多元改革模式及地区差异评价。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模式方面的政策,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的“花钱买机制”预期设想往往会落空,县联社统一法人模式仍然可行。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改革路径,对陕西省样本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信用合作社三种改革模式的布局。第九章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政府管理方式、推进合作金融法规建设。
李建中[5](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认为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王俊芹[6](2009)在《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文中认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是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金融动力,但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金融主力军作用不能得到全面发挥。金融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率颇高,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累积的金融风险加剧,不能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因此,系统分析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实现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内部产权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增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满足农户金融需求的水平,对于保障农村信用社健康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产权理论、金融风险理论以及供给与需求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或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一些先进经验,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具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并分析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评价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绩效,以及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实际测算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供给能力及农户的需求能力,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运用系列指标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风险水平进行考量、评价与诊断;规范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特点及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缺陷、不足及其成因。最后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中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提炼,形成了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框架。得出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不能完全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适度干预可以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2.通过对国外一些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发达国家合作金融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德、美、日、法等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合作金融是基础,商业金融是发展手段。这对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和摆脱经营困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绩效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着的,而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弱,农村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农村信用社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应提高。4.以农民和农户的经济行为特点为分析的切入点,运用对河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供给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列联分析和Probit模型对影响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水平、供给结构不足,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不能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提出应重新按照市场化原则定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功能,农村信用社除了必须满足生产活动的贷款需求外,对其他类型的贷款可以有选择性的支持。构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内生农村金融制度,逐步形成农村金融供给的多元化格局,提高农村金融的供给水平。5.结合产权理论分析,构建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不完全契约性质的产权,具有复合产权的特点。通过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查与案例剖析,得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不明晰及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仍然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提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离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缺乏内在动力的主要制度因素,使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6.运用金融风险理论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制度风险是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考察和评价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水平。得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水平处于“正常”状态。7.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的问题,还受到政府的政策约束及不完全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与发展环境,强化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是农村信用社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刘伟[7](2006)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我国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为了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顺利转换,我们要充分发挥金融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的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自建立以来,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来看,从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棋到中局,但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从实践上看,新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尽管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至今还未找到一条适合于自己的道路;从理论上看,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难题仍未破解,坚持合作制还是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从二元经济结构及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理论分析入手,指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下多层次发展极理论的提出,为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方向上的目标定位,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极的层次性和同一县域发展极内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模式,确定相应的组织形式。文章接着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一般特征,在分析其变迁与异化、缺陷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问题略有好转但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考察了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产权制度的演变,指出其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借鉴作用。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作者然后分析了股份制改革的可行性和地域局限性、坚持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影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模式选择的因素。接下来作者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征,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性质的判别标准。文章最后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模式进行了创新,初步将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设计为短期过渡和长期目标模式,并提出了方案和实施框架,同时也指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配套措施。
范静[8](2005)在《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文中指出“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农村金融体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它对破解“三农”问题将发挥十分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仍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独木难支,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制度的特征与功能基本丧失,其制度性绩效差,其不良贷款比重增大。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焦点。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与否,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和全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败,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系统深入分析农村合作金融运行的内在矛盾,应尽快实施以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的模式与路径,这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或出发点。本文以货币金融理论、合作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为主线,探索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规律和趋势,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以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基本框架和支撑体系。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演绎分析法,对各国合作金融制度及其变迁轨迹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国际现代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运用演绎分析法,借鉴现代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一般模式,探索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运用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缺陷问题及其产生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提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所需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对国际合作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经验考察,即对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发展历程的纵向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历史阶段的合作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规律性,即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和原因。并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过程、特点及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是合作金融制度内在缺陷与外部环境变化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合作金融制度是以一种动态的、发展运动的状态存在。就某一具体合作金融组织而言,单一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轨迹应该是:由非营利合作转向营利性合作,由劳动联合转向资金联合,由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的信用合作组织转向商业性金融组织。而从全社会角度考察,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是各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共同特征。或者说,商业性金融不会取代合作金融。本文对这一规律的揭示为研究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借鉴。2、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制度需求角度论证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客观必要性及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提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是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结构和分配方式能够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特别是能够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是弥补农业本身弱质性的客观需要。本文关于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客观必然性的理论阐述是对目前理论界存在的“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没有生存的土壤”观点的澄清和修正。3、本文创见性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传统的研究模式中,一般多从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的四项原则入手进行分析。本文摒弃了这种传统研究模式,从农村信用社的契约性质入手,提出在农村信用社契约中,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应该遵循“契约性”逻辑,由信用社股东、人力资本所有者、储蓄者以及职工共同享有信用社组织租金的实际占有权和控制权。在分析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特殊性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股东治理逻辑并不适合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模式,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是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模式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该研究框架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建设性指导意义。4、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现状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规范的合作金融所要求的“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四项原则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践中未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一是入股和退社的非自愿性。入股和退社的非自愿性主要产生于政府行政性推动或政策干预所致。二是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的虚置性,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现有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和缺乏法人股、投资股股东,社员资格股实质是“存款化股金”和农村信用社集体积累产权不清等方面。而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定价机制不合理和缺少市场退出机制是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虚置性产生的内在原因。三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无效性,表现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以及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无效性产生的内在机制:即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分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而形成的利益上博弈关系,农村信用社缺乏改革治理结构的内在动力和压力。从而推进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问题的理论研究提升到制度层面高度。5、本文系统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严杈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框架。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定位是,坚持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坚持市场化的“四自”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化产权制度。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多元化产权制度。提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这种模式只适合工业化程度较高、对农业信贷要求不多而支农任务相对较轻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银行能够实现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顺应了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合作制农村信用社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社员搞好金融服务,是适合于我国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本文提出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框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构建适合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6、本文设计了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路径:建立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通过信用社内部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个产权主体的行为;通过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以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共同治理目标。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理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是通过在理事会中建立共同的决策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有平等机会参与信用社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通过利益相关者进入信用社的监事会,以改善监事会对理事会和公司经理人员的监督效率,以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共同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监督机制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三会”相互制衡机制和对代理人的激励机制。7、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必须要以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为基本保障。本文从税收政策、利率市场化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体制、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和省级信用联社职能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外部政策和体制环境的基本构架。
王文莉[9](2004)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广大农户,村办、乡(镇)办企业及大量的经济联合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等是农村经济的主体。这些农户和经济组织要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就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金融服务,而这些分散的、零星的小商品生产者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得到国家银行的支持是很困难的。它们要进入经济发达的大市场,要抵御它们因自身规模小而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增强自身在大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通过合作这种形式,特别是通过信用合作,获得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小康发展目标,必须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现行制度形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行政主导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下,反映这种经济形式本质特征的“三性”原则—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宗旨,事实上是贯彻不力的。基于这种情况,在农村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出现了要求变革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创新的强烈呼声。也有人以现行制度安排的种种弊端为根据,竭力否定合作制原则,使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论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现实供给中存在的矛盾及异化原因,结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特点,提出进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改革创新的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与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本章从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入手,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提出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就
张乐柱[10](2004)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纵向探讨与横向比较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考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第一,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许多学者在探讨中国合作金融问题时,发现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即“基点”不同,这种不同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不同?其制度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存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合伙制等都是社会化地运用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西方合作指导思想与中国合作的指导思想(即马列的合作思想)共同的基点是针对社会弱者的社会化地运用有限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第二,合作金融运行机理(内部运行规律)研究。产权(股权)决定企业的定位和性质,企业的定位和性质又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又决定了企业经营方式和模式的选择。企业的产权(股权)必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而变异。合作金融之合作,与其他合作形式不同,它是一个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联合企业。因此,其合作是资本基础上劳动的联合,它是劳动与资本两方面的共同联合与合作,其发展的过程必然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博奕过程,并且两种联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不平衡博奕——在经济欠发达时,寻求互助和服务的劳动联合占主体地位,这时,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特征充分体现“合作”特色,人文关爱、友情互助色彩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向发达经济形态的过渡,弱势群体相应缩小(期间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寻求互助的资金运用减少,寻求投资获利动机的资本联合的影响增大,合作制原则随之调整,在确保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结构必然分化,进而实现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合作金融的经营目标必然多元化。这一规律从根本上解释了现代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有限合作下的商业化经营。第三,对中国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的探讨。廓清了多年以来有关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合作制与“三性”的回归、经营方式与多元化目标、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等等。首先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发展的阶段性,首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权关系,由此决定不同的经营目标定位。第一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的转轨形态理论,系统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与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形态 I<WP=8>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经济发达程度,设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股份制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在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制度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中国合作金融“变异”实质的再审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是集体经济而非合作经济。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既不存在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生存空间,也根本不存在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交易环境。农村信用社产权是“集体化”而非“集合化”产权,集合化是指个体产权的集合,个体产权仍然是被尊重的并且是可以获益的,集合产权为个体产权服务;而集体化是指集合并统为一体,不再划分你我,不存在个体产权独立的权益,股金是形成集体的手段。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作为国家金融的基层机构,作为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工具的一部分,其积淀自然是(或者说主要是)国家财富的盈余,在不存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整个机构与人员都在国家系统之内,也就不存在“社员股金盈余积累”的结果,何况社员股金占比极小。所以,资产的积累等大多是国家财政或其他政策支持的结果,政府必然主导其制度变迁。因而中国合作金融“变异”既有合作思想指导上的差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更是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第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金融的重塑。当前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其一,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对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为社员资格股和投资股,资格股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募集,凭资格股获得农村信用社的优先、优惠服务。投资股主要面向种养业大户、个体民营业主和企业法人募集,是为获取投资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的股金。股权的设置保证了民主管理制度的实行,进而体现并保护社员的利益,并实现对社员的利润返还,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二,培育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指让民间金融合法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催生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政府应当用诱致性的经济手段发挥导引作用,但最为现实的选择是新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性、专业性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资金联合。需要强调的一点,新生的合作金融组织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充分体现互助功能。此外,在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细分原则确定合作金融的市场定位;探寻合作金融运行环境与制度变异的相
二、实行保息分红是扩大吸收农民入股的重要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行保息分红是扩大吸收农民入股的重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和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评价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价值分析法 |
1.3.3 历史分析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3.5 实证分析法 |
1.4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 |
1.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1.6.1 研究不足 |
1.6.2 研究展望 |
第2章 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农民金融发展权 |
2.1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理论探源 |
2.1.1 权利渊源:人权法中的发展权 |
2.1.2 价值归依:后现代法学的实质正义观 |
2.1.3 伦理基础:包容性增长下的金融包容理念 |
2.2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权利属性和内涵分析 |
2.2.1 权利属性界定 |
2.2.2 权利内涵分析 |
第3章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契合 |
3.1 合作金融的特殊性分析 |
3.1.1 合作金融的概念界定 |
3.1.2 合作金融的法律特征分析 |
3.2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契合 |
3.2.1 农村合作金融与金融发展主体权的契合 |
3.2.2 农村合作金融与自由融资权的契合 |
3.2.3 农村合作金融与公平融资权的契合 |
3.2.4 农村合作金融与融资合作权的契合 |
3.2.5 农村合作金融与金融发展救济权的契合 |
小结 |
第4章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现实异化及立法缺陷审视 |
4.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发展 |
4.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
4.1.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中三种代表模式对比 |
4.1.3 L省 K县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 |
4.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分析 |
4.2.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梳理 |
4.2.2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立法缺陷探讨 |
4.2.3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立法缺陷成因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域外立法经验借鉴 |
5.1 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
5.1.1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
5.1.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
5.1.3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
5.1.4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
5.2 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经验借鉴 |
5.2.1 注重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化 |
5.2.2 坚持合作制的基本法律原则 |
5.2.3 保障农民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中的产权主体地位 |
5.2.4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主体各方的的权利义务关系 |
5.2.5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法律制度 |
5.2.6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法律制度 |
小结 |
第6章 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价值更新 |
6.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价值目标选择 |
6.1.1 传统金融法二元价值目标的突破与革新 |
6.1.2 金融公平价值在合作金融立法中的引领 |
6.2 金融公平价值在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中的具体解构 |
6.2.1 平等的农民金融发展权保护制度 |
6.2.2 机会均等的农村合作金融准入法律制度 |
6.2.3 自主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营法律制度 |
6.2.4 差异性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
6.2.5 补偿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救济法律制度 |
小结 |
第7章 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
7.1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
7.1.1 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7.1.2 农村合作金融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
7.2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创新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法律制度 |
7.2.1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独立的合作社法人属性 |
7.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主体权利区分法律制度安排 |
7.2.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结构优化法律制度安排 |
7.3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
7.3.1 农村合作金融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安排 |
7.3.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法律制度安排 |
7.4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
7.4.1 确立银监会为基础的合作金融政府监管 |
7.4.2 重塑省联社为核心的合作金融行业自律监管 |
7.4.3 突出社员和监事会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内部监管 |
7.5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构建社员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
7.5.1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民主管理权法律制度安排 |
7.5.2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盈余分配权法律制度安排 |
7.5.3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股份处置权法律制度安排 |
7.5.4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监督权法律制度安排 |
7.5.5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金融服务优先和优惠权法律制度安排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第一章 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Ⅰ: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合作社思想 |
第二节 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 |
第三节 列宁的合作社思想 |
第四节 毛泽东的合作社思想 |
第五节 刘少奇的合作社思想 |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作社思想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Ⅱ:合作社质的规定性 |
第一节 合作社的概念 |
第二节 合作社的功能 |
第三节 合作社的价值 |
第四节 合作社的原则 |
一、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合作社原则 |
二、国际合作社联盟1937年“罗虚代尔原则” |
三、国际合作社联盟1966年合作社原则 |
四、国际合作社联盟1995年合作社原则 |
第五节 本章小节:合作社质的规定性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传承与嬗变:改革开放前的法制实践 |
第一节 建国前我党的合作社主张与实践 |
一、苏区合作社的主张与政策 |
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合作社主张与政策 |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合作社主张与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政策概览 |
一、宪法性规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 |
三、《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
四、1955年对合作社进行整顿、巩固还是大发展的分向及其后续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正本清源: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宏观政策法律基础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文件为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宏观政策基础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对农村合作社的性质界定 |
第二节 农村供销合作社制度 |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 |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演进 |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设计 |
第四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制度 |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制度演进 |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制度设计 |
第五节 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 |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发展的制度背景 |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村经济合作社制度 |
一、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依据 |
二、村经济合作社的制度设计 |
三、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社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制发展的阶段性代表成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研究 |
第一节 《农民专业合作法》颁布之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发展 |
一、1991年商业部《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
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 |
三、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 |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定位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特征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责任形式 |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社员的权利义务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资格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权利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义务 |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资格的终止 |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产权安排 |
一、成员出资为社员各别所有 |
二、公积金量化到合作社成员 |
三、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与他人捐赠为合作社所有 |
第五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民主控制制度 |
一、民主控制原则的一般规定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大会的表决机制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构设置 |
第六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盈余分配制度 |
一、合作社盈余的性质 |
二、合作社盈余分配的传统规则 |
三、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对象和顺序 |
第七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合作社与国家(政府)关系的定位 |
一、我国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贯政策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对政府与合作社关系的定位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
第一节 为农村合作社“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属性构建新的解释框架 |
一、合作社经济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制度渊源 |
二、“集体所有制”的政治经济学释义 |
三、“集体所有”的法学涵义 |
四、合作社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属性的应然解读 |
五、本节小结 |
第二节 完善与创新合作社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 |
一、合理界定合作社法人财产的范围及其法律属性 |
二、明确社员个人所有的股金属性 |
三、以保障合作社支配权为基础完善合作社公共积累制度 |
四、健全合作社内部账户制度 |
五、建立更加合理的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 |
第三节 完善与创新合作社民主控制制度与社员利益保障机制 |
一、更新社员民主控制的表现形式 |
二、建立健全社员权益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完善与创新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 |
一、国际劳工组织《合作社促进建议书》的要求 |
二、还合作社以本来面目 |
三、完善政府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支持政策 |
四、健全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 |
第五节 构建“新一代合作社”法律制度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着述情况 |
(4)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信用合作组织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2.1 德国信用合作组织 |
2.1.1 德国信用合作组织体系 |
2.1.2 德国信用合作经验 |
2.2 美国信用合作组织 |
2.2.1 美国信用合作组织体系 |
2.2.2 美国信用合作经验 |
2.3 法国信用合作组织 |
2.3.1 法国信用合作组织体系 |
2.3.2 法国信用合作经验 |
2.4 日本信用合作组织 |
2.4.1 日本信用合作组织体系 |
2.4.2 日本信用合作经验 |
2.5 国际经验借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3.1 建国后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3.1.1 普及发展阶段 |
3.1.2 衰退调整阶段 |
3.1.3 恢复“三性”阶段 |
3.1.4 合作制规范阶段 |
3.1.5 深化改革阶段 |
3.2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中的政府主导行为 |
3.2.1 为汲取农村资金产生政府主导行为 |
3.2.2 出于防范金融风险产生政府主导行为 |
3.2.3 农村信用合作社政府依赖产生政府主导行为 |
3.3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双重改革目标分析 |
4.1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目标:信贷支农 |
4.1.1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支农困境 |
4.1.2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支农绩效 VAR 模型分析 |
4.2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效益目标:可持续发展 |
4.2.1 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化解 |
4.2.2 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化经营选择 |
4.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双重改革目标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改革 |
5.1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问题 |
5.2 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改革路径分析 |
5.2.1 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制度变迁路径 |
5.2.2 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股权结构 |
5.2.3 股份合作制金融与股份制金融案例比较 |
5.3 基于出资者行为的股份制产权改革均衡分析 |
5.3.1 基本假设 |
5.3.2 市场均衡 |
5.3.3 分离均衡及其结果 |
5.4 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产权改革措施 |
5.4.1 明确资产归属 |
5.4.2 股东甄别 |
5.4.3 维护股东权益 |
5.4.4 多形式股份制市场均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
6.1 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 |
6.1.1 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设置及权责结构 |
6.1.2 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环境 |
6.2 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 Probit 模型分析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样本选择与模型设定 |
6.2.3 回归结果分析 |
6.3 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
6.3.1 健全“三会四权” |
6.3.2 提高股权集中度 |
6.3.3 构建约束机制 |
6.3.4 优化决策机制 |
6.3.5 强化业务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系统优化 |
7.1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系 |
7.1.1 乡社式布局 |
7.1.2 县联社 |
7.1.3 省联社 |
7.2 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系统结构效率分析 |
7.3 银监会监管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行业自律 |
7.3.1 银监会监管 |
7.3.2 农村信用合作社行业自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多元改革模式及地区差异评价 |
8.1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 |
8.1.1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动因 |
8.1.2 农村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8.1.3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选择 |
8.2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
8.2.1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动因 |
8.2.2 农村合作银行组织结构 |
8.2.3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选择 |
8.3 统一法人社模式 |
8.3.1 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体制 |
8.3.2 县联社统一法人 |
8.4 农村信用合作社多元改革模式的地区差异评价 |
8.4.1 评价方法 |
8.4.2 评价指标体系与样本选取 |
8.4.3 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子分析 |
8.4.4 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聚类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9.1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
9.2 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 |
9.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9.4 改善政府管理方式 |
9.5 推进合作金融法规建设 |
9.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6)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的创新点 |
2 金融发展理论评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结构理论 |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1.3 金融约束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2.3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理论 |
2.3 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的金融假说 |
2.4 借鉴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比较及经验借鉴 |
3.1 德国合作金融制度 |
3.1.1 德国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 |
3.1.2 德国合作银行体系的经营与管理特点 |
3.2 法国的合作金融制度 |
3.2.1 法国农业互助信贷银行(CA)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 |
3.2.2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特征 |
3.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3.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 |
3.3.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 |
3.4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3.4.1 联邦土地银行系统 |
3.4.2 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 |
3.4.3 合作银行系统 |
3.4.4 美国的农业信用合作管理体制的特点 |
3.5 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4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及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
4.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回顾 |
4.1.1 建国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早期历史 |
4.1.2 建国后,农村信用社的演变历程 |
4.1.3 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演变 |
4.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研究方法选择 |
4.2.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描述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的基本思想 |
4.3.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描述 |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与农户的金融需求分析 |
5.1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行为分析 |
5.1.1 金融供给的现状分析 |
5.1.2 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 |
5.2 农户的经济行为分析 |
5.2.1 农民经济行为理论 |
5.2.2 农民的行为特征 |
5.2.3 农户的行为特征分析 |
5.3 河北省农户金融需求的调查分析 |
5.3.1 调查的基本情况说明 |
5.3.2 农户的借贷特征 |
5.3.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借贷成本及满意度 |
5.3.4 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分析 |
5.4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求不平衡原因分析及启示 |
5.4.1 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 |
5.4.2 金融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
5.4.3 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分析 |
6.1 产权的基本理论 |
6.1.1 产权的基本内涵 |
6.1.2 产权制度 |
6.2 农村信用社的一般产权理论及分析 |
6.2.1 农村信用社一般产权理论的研究框架:不完全契约性质的产权理论 |
6.2.2 农村信用社产权的类型 |
6.2.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特征 |
6.2.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创新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及缺陷分析 |
6.3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
6.3.1 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
6.3.2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
6.4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分析 |
6.4.1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考察 |
6.4.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考察 |
6.5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
7.1 农村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 |
7.1.1 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
7.1.2 农村金融风险理论 |
7.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分析 |
7.2.1 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分析 |
7.2.2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风险分析 |
7.2.3 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问题分析 |
7.2.4 制度原因引起的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
7.3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
7.3.1 不良贷款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较低 |
7.3.2 资本充足率较低,流动性风险加剧 |
7.3.3 资金配置效率低,农村资金供给不足 |
7.4 构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7.4.1 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7.4.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深化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保障 |
8.1.1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外部条件 |
8.1.2 创新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供给 |
8.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设计 |
8.2.1 深化产权改革,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
8.2.2 加强金融风险控制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的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二元经济结构及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理论分析 |
2.1 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分析 |
2.1.1 二元经济的基础理论 |
2.1.2 二元经济结构下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 |
2.2 产权及产权制度的理论分析 |
2.2.1 产权的概念与功能 |
2.2.2 产权的类型与界定 |
2.2.3 产权制度理论 |
2.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特征分析 |
2.3.1 农村信用社的所有权制度 |
2.3.2 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制度 |
2.3.3 农村信用社的社员受益权 |
2.3.4 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转让或退股 |
第3章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异化分析 |
3.1.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 |
3.1.2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异化 |
3.2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 |
3.2.1 股份制模式 |
3.2.2 股份合作制模式 |
3.2.3 合作制模式 |
3.3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3.3.1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缺陷 |
3.3.2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演变及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 |
4.1.1 明晰的产权关系,完善的治理结构和明确的服务方向 |
4.1.2 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自身农业发展特征的合作金融体系 |
4.1.3 完备的法律,完善的监管和普遍建立的行业自律协会 |
4.1.4 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的支持和引导 |
4.2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
4.2.1 股份合作化的发展趋势 |
4.2.2 民主管理制度的削弱 |
4.2.3 分配制度的股份化趋势 |
4.2.4 自由退出机制的转变 |
4.3 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借鉴和启示 |
4.3.1 明晰产权归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明确市场定位 |
4.3.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应注意差别、分类指导 |
4.3.3 用与时俱进的观点认识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演变 |
4.3.4 加强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宏观指导与支持 |
第5章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构想 |
5.1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 |
5.1.1 短期过渡阶段方案设计 |
5.1.2 长期目标模式方案设计 |
5.2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框架 |
5.2.1 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 |
5.2.2 因地制宜选择产权制度模式和组织模式 |
5.2.3 明晰产权归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5.2.4 围绕产权改革提供连续的正向激励 |
5.2.5 构建三级农村合作银行体系 |
5.3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
5.3.1 规范民间金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
5.3.2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完善监管机制和建立行业协会 |
5.3.3 强化信用意识,培育合作精神 |
5.3.4 政府的适当支持和适时退出 |
5.3.5 提高员工素质、加快职业经理人建设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 谢 |
(8)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进展 |
1.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产权制度的内涵 |
2.1.1 产权的定义 |
2.1.2 产权的特征 |
2.2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内涵 |
2.2.1 合作经济的内涵 |
2.2.2 对合作金融的不同理解 |
2.2.3 合作金融的定义及特点 |
2.2.4 现代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构成和特征 |
2.2.5 合作金融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分配制度 |
2.3 不完全契约产权理论 |
2.3.1 产权是不完全契约 |
2.3.2 剩余索取权与财产制度 |
2.3.3 剩余控制权与财产制度 |
2.3.4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统一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外合作金融制度:历史变迁与经验考察 |
3.1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与原因 |
3.1.1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经验考察 |
3.1.2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
3.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实证分析 |
3.2.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过程 |
3.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特点 |
3.2.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原因 |
3.3 对我国合作金融性质和经营目标的再认识 |
3.3.1 对我国合作金融性质的再认识 |
3.3.2 对我国合作金融经营目标的再认识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定位 |
4.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沿革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4.1.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变过程 |
4.1.2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4.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 |
4.2.1 农村金融需求分散性、季节性和信用担保薄弱性 |
4.2.2 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替代性 |
4.2.3 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金融资产的非农性 |
4.2.4 农村金融需求地区间的差异性 |
4.2.5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缺陷性 |
4.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职能定位 |
4.3.1 农村合作金融产生必要性: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 |
4.3.2 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可能性:合作金融制度的优势 |
4.3.3 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分工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框架和问题诠释 |
5.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理论框架 |
5.1.1 农村信用社契约性质 |
5.1.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契约性逻辑 |
5.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框架 |
5.2.1 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 |
5.2.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理论基础:治理目的与特殊性 |
5.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问题缺陷及其产生机理分析 |
5.3.1 社员入股和退社的非完全自愿性 |
5.3.2 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的虚置性 |
5.3.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无效性 |
5.4 本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5.4.1 改革能否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虚置问题 |
5.4.2 能否解决信用社“三会”制度虚设和“三权制衡机制”缺失的问题 |
5.4.3 改革能否解决农村信用社实现自主经营与抑制政府行政干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一个基本框架 |
6.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
6.1.1 坚持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 |
6.1.2 坚持市场化方向以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
6.1.3 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多样化产权制度 |
6.2 现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
6.2.1 合作制产权制度 |
6.2.2 股份制产权制度 |
6.2.3 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 |
6.2.4 全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绩效 |
6.2.5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 |
6.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和实质 |
6.3.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
6.3.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
6.4 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
6.4.1 构建理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6.4.2 构建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6.4.3 建立“三会”相互制衡机制 |
6.4.4 建立代理人的长期激励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外部保障:政策和体制创新 |
7.1 政府资金扶持政策 |
7.2 税收优惠政策 |
7.3 农村利率市场化政策 |
7.4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
7.5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 |
7.6 改革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制 |
7.7 明确省农村信用联社的职能定位 |
7.8 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法规 |
7.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 |
2.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 |
2.1.1 合作经济的涵义及原则 |
2.1.2 合作金融的涵义 |
2.1.3 合作金融原则及其发展异化 |
2.2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 |
2.2.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 |
2.2.2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
2.3 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
2.3.1 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 |
2.3.2 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
2.3.3 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与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 |
3.1.1 单一型模式 |
3.1.2 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模式 |
3.1.3 多元复合型模式 |
3.1.4 与农村合作组织一体化模式 |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比较 |
3.2.1 业务范围 |
3.2.2 民主管理 |
3.2.3 组织体制 |
3.2.4 行业协会 |
3.2.5 审计监督 |
3.3 借鉴与启示 |
3.3.1 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 |
3.3.2 自下而上成立合作银行体系 |
3.3.3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服务功能和手段 |
3.3.4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 |
3.3.5 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扶持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原因 |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 |
4.2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 |
4.2.2 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
4.3.1 背离合作制原则 |
4.3.2 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
4.3.3 合作金融法律和政策不完备 |
4.3.4 外部发展环境不宽松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供求分析 |
5.1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的特点 |
5.1.1 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
5.1.2 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 |
5.2 农村合作金融的需求分析 |
5.2.1 农户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5.2.2 农村中小企业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
5.3 农村合作金融的供给分析 |
5.3.1 农村信用社 |
5.3.2 农村合作基金会 |
5.3.3 民间借贷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 |
6.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 |
6.1.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正面效应 |
6.1.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 |
6.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主要模式 |
6.2.1 合作制 |
6.2.2 股份制 |
6.2.3 股份合作制 |
6.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
6.3.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 |
6.3.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 |
7.1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和制度环境 |
7.1.1 创新的目标 |
7.1.2 创新的制度环境 |
7.2 组织体系创新 |
7.2.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总体思路 |
7.2.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
7.3 经营方式及管理体制创新 |
7.3.1 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和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 |
7.3.2 管理体制创新:央行监管和行业自律融为一体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配套措施 |
8.1 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
8.2 群众的积极参与 |
8.3 政府的适度支持 |
8.4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 言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及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研究内容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所涉及的中国合作金融组织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
2 产权与制度的有关理论 |
2.1 关于产权的不同定义及其解释 |
2.2 制度选择的主要基准是交易费用 |
2.3 市场经济存在环境分析 |
3 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 |
3.1 合作思想史概述 |
3.2 合作思想基点的透视 |
4 合作金融发展史的回顾 |
4.1 传统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 |
4.2 现代合作金融的诞生与产生的基本条件分析 |
4.3 合作金融原则发展变化历程的回顾 |
5 各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5.1 德国合作金融的发展 |
5.2 美国的合作金融概况 |
5.3 日本合作金融概况 |
5.4 独具特色的法国合作金融 |
5.5 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
6 中国合作金融发展历程回顾及异变分析 |
6.1 我国现代合作社的起源 |
6.2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历程回顾 |
6.3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异变及原因分析 |
7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以及产权问题的再探讨 |
7.1 “合作制”问题 |
7.2 产权问题 |
7.3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的重新定位 |
8 转轨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 |
8.1 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与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
8.2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争议 |
8.3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比较 |
8.4 农村信用社自身改革三种模式的比较与制度分析 |
9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
9.1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 |
9.2 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 |
9.3 深化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机制改革 |
10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10.1 新时代呼唤合作金融 |
10.2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 |
10.3 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11 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 |
11.1 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发展模式 |
11.2 落实扶持政策,化解不良资产及金融风险 |
12 研究结论与遗留问题 |
12.1 研究结论概要 |
12.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 谢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四、实行保息分红是扩大吸收农民入股的重要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D]. 姜庆丹. 辽宁大学, 2014
- [3]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传承、发展与创新[D]. 陈荣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2)
- [4]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杨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5]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6]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D]. 王俊芹. 河北农业大学, 2009(01)
- [7]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刘伟. 湖南大学, 2006(06)
- [8]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D]. 范静. 吉林农业大学, 2005(02)
- [9]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文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11)
- [10]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 张乐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