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校素质教育理论与运作体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彭园园[2](2020)在《放管服下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历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新时期,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社会矛盾问题,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愈发凸显。十九大以后,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强调关注民生和公共服务问题。在地方层级政府中,我们知道县级政府是最广泛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政府,是县域治理的重要主体,承担着为广大县域群众提供服务的主要责任,其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与期待,县一级政府能否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一次重要的电视电话会议上重点指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放管服改革,由此,新一轮政府改革开启了深入推进的新篇章。放管服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是一场以优化服务为目的的重要创新和变革。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更为突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深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放管服对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县级政府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个方面对照县域实际进行公共服务改革,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本文在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际情况,通过阅读文献,首先对放管服、公共服务、行政改革的相关概念做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公共服务理论、分权理论、政府监管理论的主要思想,然后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内涵进行了研究,找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方面的核心思想,接着根据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在“放权、监管、服务”三方面的问题和改革侧重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放管服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新契机和新空间,县级公共服务的放管服改革核心问题是公共服务权力配置问题,改革的重点是强化监管及创新,如何实现精细化、智能化同市场化、社会化的对接是一项长期改革目标。按照以上思路,本文共分为六章。在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和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分析框架。第二章介绍县级政府放管服改革的启动,主要是放管服的全国部署和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呼应。第三章是县域公共服务权力改革研究。先是从纵向县级公共服务权力配置分析,探讨事权与财权结构改革和公共服务权力资源在政府间的合理分化与运用,然后是横向公共服务权能转移,主要是公共服务供给权力向市场、社会的转移。第四章中,主要围绕县级政府强化监管而展开,包括公共服务放管结合和控制纠偏职能的发挥,以及强化监管需要应用的监管技术和应用困难。第五章是县级公共服务改革的平台机制,主要是优化服务的改革面向、县级公共服务平台机制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县级公共服务改革的展望。
褚楚[3](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蔡毅强[4](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罗美玲[5](2019)在《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进党内监督工作是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渠道。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颁发、落实党的监督制度,完善监督体系,明确监督主体职责,解决“一把手”等监督难题,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当然,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稳步提升党内监督水平,突出监督制度优势是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认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建设发展历程,分析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主要内容,总结其主要特征和构建原则。针对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存在“制度的体系化程度有待加强”“制度监督模式还未真正成立”“监督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系列问题,参考国外政党“深入贯彻党的政治纪律”“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紧抓高官清廉自律”等经验做法,提出完善制度的看法。一方面,要从坚定新时代党内监督新站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内监督新观点,两个角度继续深入贯彻新时代党内监督思想。另一方面,就要利用大数据网络全方位把握、发挥巡视利剑全程保驾护航功能、实现派驻机构全覆盖、明晰主体职责引导全员积极行动,从这四个维度“防”“治”兼顾提升监督实效。本文认为,党内监督法治建设是顺应发展潮流,应该继续强化监督主体的法治意识,培育与党内监督制度相协调的法治文化。
潘勇涛[6](2018)在《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共识。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国内许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借鉴其模式和做法。然而,这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创业是一种实践,既不是一个理论,也不是一个学科,更不是一个专业。创业活动是由创业者的动机、知识能力、各种资源和具体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实践过程,其结果是新价值的创造。所以,创业教育也是针对创业者动机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具体活动的指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宜不加改造地直接进行借鉴。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已深深刻在人们心中,约束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能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人是文化的人,因此教育研究也需要开辟和践行文化范式,创业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创业教育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同样的“模式”借鉴过来也就会结出不同的花、开出不同的果。本文从文化视角,系统地考察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问题。在文化视角下,审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梳理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变历史,并指出了当代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析出影响创业教育的文化因子,并深入分析之。最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为切入点的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一般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完成了针对高校创业教育,从文化审视到实现路径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不同文化和国情背景下创业教育应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规律,创业教育应当遵循国情和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注重“做实事”、注重“创业精神”的有利因子,但也存在很多不利于开展商业或开办企业的因子。因此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价值理念,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应该开展以“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广义的创业教育,而非急于求成,把目标定位于开展狭义的“创办知名企业”的教育。同时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融合。同时,应该将全社会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学校内部各部门以及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问题统一纳入到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之中。在高校内部,要建立主导创业教育的独立部门,统一调配学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和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培训、晋升体系,从根本上将创业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执行效率。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正式的大学生创业沟通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创业从校园到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深入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创业政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业的文化因子,通过持续宣传,将这些文化因子的潜在作用充分发挥,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培养社会对创业价值的认同,并最终形成一个从环境到实践的良性循环。
董宇[7](2017)在《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农业国家之一,农村中人口数量不少,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三农问题,也是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的问题之一。采取何种措施来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中最为关键问题。在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不断培育。对新型农民进行职业培训的工作基础就是农民培训体系,同时也承载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要职责。眉山市是四川省地级市,眉山现代农业发展迅猛,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运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并创新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定向培育机制,获得显着成就,但在培训农民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研情况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受访新型职业培训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及其实践实训基地等,提出目前眉山市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中存在主要问题有:不同培训反馈满意度不高、培训层次不足、培训内容尚需逐渐完善、培训时间不足、缺乏培训场所、培训方式不能满足需求、教材亟需创等。分析目前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识薄弱、监督评价机构制度落后。本文针对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及建议: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法律法规、加大新型农民投资力度、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识及其完善新型农民培训监督评价机制。眉山市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验给我国其他区域开展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经验,分析培训农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障碍也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
刘轶群[8](2017)在《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研究》文中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障,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保持党的活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培养符合与时俱进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党校在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培养理论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校在多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实践经验,从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方向,明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树立"以师为本,尊师重教"的核心理念,培育"风清气正,创新发展"的党校文化等方面加以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在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师资水平、激励机制等四方面的主要问题,理性思考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提出科学制定培训目标与任务、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加强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提高党校师资水平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拓宽、明晰省一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从而达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周定财[9](2017)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机制转换、社会快速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在这一变革洪流中,社会不断地由单向度向多向度、价值由一元向多元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日趋式微,社会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先导,西方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指导政府改革的理论。他们试图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政府再造为手段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政府改革的大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此而推动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公共空间的拓展以及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强,一方面是政府单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包括公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引导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以此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于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上规范化地推进协同治理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原有“16字”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重视“法治保障”建设,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实现为研究目标,以后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形态、协同困境、生成机理、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协同路径为叙事脉络,通过规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多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在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及协同治理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和协同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整体性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其次,阐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府际协同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属于政府治理的内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透过治理过程的协同加强沟通、提高信任并发展更为多样优质的备选治理工具。基层政府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是基层政府治理在体制内有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向性拓展,属于跨域协同,是对府际协同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当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问题。再次,阐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从主体地位不等、协同动力不足、权责关系不明、拥有权力不均四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上述困境的产生原因,其中协同惰性是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信任阙如是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机制缺失是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制度滞后是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最后,阐述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启示及我国加强基层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协同治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制度乃至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借鉴域外协同治理经验,可以从协同平台、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方式和协同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治理。
邓坚[10](2012)在《地方党政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干部信息工作是干部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录入、更新、筛选、预测和导出等,其工作的准确性和成效,直接关系到党委组织部门实施的干部调配是否符合工作需要和干部才能。随着干部工作政策规定的日趋完善和复杂,干部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处理的难度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完备、高度自动化的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各级组织部门的热切期待。清远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包括清远市在全市机关单位推广公文交换系统、英德市和阳山县开发干部管理信息系统、连州市创造性地研发了移动办公系统。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查询、输出、分析、加工等功能,可以大大减少干部信息处理的时间、人力成本,提高信息的精度,是组工干部的得力助手。清远市在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有创新和亮点,但存在问题的解决难度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推进力度不够、发展水平不一、各县市各自为政以及专业人才不足。国内贵州、广州、大连等地由专业软件开发商研发了不同的干部管理信息系统,这些数据库分类清晰,覆盖面广,集成度高,安全性好,十分值得清远市在信息化建设中借鉴,但其功能未经有机整合,自动化不够,尚有待完善提高。清远市信息化建设的热潮方兴未艾,有不少好的创意和思路,比如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实现比笔记本电脑更“完全”的移动办公新体验,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随身携带。为适应移动办公的新趋势,清远市的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在修订发展政策、采用分层级的商业开发模式以及培养人才方面切实加大力度,以干部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干部工作的水平,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扩容提质提供干部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党校素质教育理论与运作体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校素质教育理论与运作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放管服下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研究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文献研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分析框架 |
一、论文的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县级政府放管服改革的开启 |
第一节 放管服改革的全国部署 |
一、改革目标 |
二、重点领域 |
第二节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呼应 |
一、政府公共服务角色的调整 |
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改变与优化 |
三、服务民生的原则确立 |
第三章 县域公共服务的权力改革 |
第一节 纵向权力改革:县级公共服务的权力配置 |
一、事权与财权的政府结构改革分析 |
二、制度保障:构建县级公共服务清单制 |
第二节 横向权力改革:县级公共服务的权能转移 |
一、权能转移的边界 |
二、公共服务向市场、社会的转移 |
第四章 县级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政府监管强化 |
第一节 县级公共服务中的“放管结合” |
一、“大监管”理念 |
二、过程监管 |
三、公正监管 |
第二节 县域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控制与纠偏 |
一、公共服务改革“跑偏”及其表现 |
二、政府控制的策略 |
第三节 政府监管技术与应用 |
一、政府监管的技术支撑 |
二、县级政府监管技术应用的困难 |
第五章 县级公共服务改革的平台机制 |
第一节 优化服务的改革面向 |
一、“一站式”服务 |
二、主动服务 |
三、跟踪服务 |
第二节 打造县域公共服务平台 |
一、县域公共服务平台的国家倡导 |
二、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效能的提升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平台困境及其优化 |
一、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困境 |
二、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化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放管服为县级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新契机和新空间 |
第二节 放管服的核心问题是公共服务权力配置问题 |
第三节 放管服的重点是政府监管及其创新 |
第四节 精细化、智能化同市场化、社会化对接是一项长期改革目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和研究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监督 |
二、党内监督 |
三、党内监督制度 |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
一、权力监督制约理论 |
二、马克思政党建设理论 |
第三章 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初步创建阶段(1921-1949) |
一、严格监督规定的提出 |
二、设立首个党内专门监督机关 |
三、党内监督制度初具雏形 |
四、党内监督机制逐渐形成 |
第二节 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 |
一、建国前后:成立专门监察机关(1949-1956)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内监督的曲折发展(1956-1966) |
三、“文革”时期:党内监督陷入停顿状态(1966-1976) |
第三节 恢复重建阶段(1976-2012) |
一、纪检纪委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
二、领导体制的确立发展 |
三、党内监督具体制度建设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主要内容 |
一、健全党内监督体系 |
二、监察体制的“新”变革 |
三、落实“两个责任”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的构建原则 |
一、坚持党的核心领导 |
二、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 |
四、党内平等原则 |
五、党内外监督结合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监督内容突出作风建设 |
二、监督对象突出“关键少数” |
三、监督方式注重党内生活 |
四、监督问责机制再度强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制度的体系化程度有待加强 |
二、制度监督模式还在完善之中 |
三、监督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
第二节 国外党内监督制度经验 |
一、深入贯彻党的政治纪律 |
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
三、紧抓高官清廉自律 |
第三节 新时代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路径选择 |
一、深入贯彻新时代党内监督思想 |
二、防治兼顾提升监督实效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趋向 |
第一节 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 |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
二、习近平制度治党思想与实践要求 |
第二节 党内监督法治化 |
一、强化监督主体的法治意识 |
二、培育党内监督法治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
2.1 主要内容及研究难点 |
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2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3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特点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文化与创业的关系研究 |
2.1 国外的研究 |
2.2 国内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1 文化与高等教育 |
1.2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
1.3 创业教育与创业管理 |
1.4 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教育模式 |
第二节 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2.1 文化传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能 |
2.2 思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
2.3 文化创新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
第三节 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3.1 创业教育拓展了素质教育 |
3.2 创业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的启蒙阶段(19 世纪末-1949) |
1.1 近代高等教育 |
1.2 商科与实用主义 |
1.3 创业教育与民国资本主义发展 |
第二节 国家创业阶段(1949-1978) |
2.1 计划经济 |
2.2 人才配给制与专科教育 |
第三节 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1978-1998) |
3.1 恢复高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2 双轨制与国企改革 |
3.3 教育定位的转变 |
第四节 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阶段(1998-至今) |
4.1 科教兴国与创业教育的提出 |
4.2 创业教育的具体化(2002 年-2009 年) |
4.3 创业带动就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2010-至今)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一节 创业文化与创业环境的缺失 |
1.1 缺乏良好的社会创业文化 |
1.2 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
第二节 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脱节 |
2.1 创业教育如火如荼 |
2.2 自主创业寥若晨星 |
2.3 理论实践难以交融 |
第三节 主体认知与国家目标的偏离 |
3.1 狭义创业教育与广义创业教育混淆 |
3.2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错乱 |
第四节 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失调 |
4.1 政府与高校的着力点不同 |
4.2 高校与政府对创业教育客体的态度不同 |
第五节 创业教育研究与评估的缺位 |
5.1 创业教育研究阵地缺失 |
5.2 创业教育评估主体缺位 |
第五章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业因子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于创业的因子 |
1.1 中华文化之源:早期神话中的创业因子 |
1.2 《周易》中的“自强精神”与“变革思想” |
1.3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及历代“功利主义” |
1.4 历代形成的优秀商帮和创业文化 |
第二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利于创业的因子 |
2.1 我国历代商人地位不高 |
2.2 儒家伦理及义利观 |
2.3 科举制度不利于“创业技术”的传播 |
2.4 其他文化因子:高语境文化、面子文化等 |
第三节 不利文化因子对创业教育主体的影响机理 |
3.1“官本位”思想导致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弱 |
3.2 异化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弱 |
3.3“成王败寇”文化导致缺乏对创业失败者的宽容机制 |
第六章 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文化审视 |
1.1 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 |
1.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文化融入 |
第二节 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2.1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 融入高等教育育人理念 |
2.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体系构建的核心原则 |
3.1 系统性原则 |
3.2 协同性原则 |
3.3 持续性原则 |
3.4 分层次原则 |
第四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
4.2 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融合 |
4.3 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融合 |
4.4 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融合 |
第五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5.1 创业课程的设计系统 |
5.2 创业项目的孵化系统 |
5.3 创业师资的培训系统 |
5.4 创业体系的保障系统 |
5.5 创业教育的评估与研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 终身教育理论 |
2.3 农村基础教育理论 |
2.4 农村社会化服务理论 |
3.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
3.1 眉山市概况 |
3.2 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 |
3.3 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基本情况 |
3.3.1 组织管理 |
3.3.2 教育培训机构 |
3.3.3 师资队伍 |
3.3.4 实践实训基地 |
3.3.5 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具体情况 |
4.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 |
4.1.1 不同培训反馈结果满意度不高 |
4.1.2 培训内容尚需逐渐完善 |
4.1.3 培训时间不足 |
4.1.4 缺乏培训场所 |
4.1.5 培训方式不能满足需求 |
4.1.6 教材亟需创新 |
4.2 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4.2.1 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 |
4.2.2 培训资金额度投入不足 |
4.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识薄弱 |
4.2.4 监督评价机构制度落后 |
5.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法律法规 |
5.2 加大新型农民投资力度 |
5.3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识 |
5.3.1 加强农民基础教育 |
5.3.2 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 |
5.3.3 培训内容和方式应贴近农民需要 |
5.4 完善新型农民培训监督评价机制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作者简历 |
(8)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党校 |
(二) 干部 |
(三) 干部教育培训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政党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人力资本理论 |
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 |
(一) 具有角色二重性的特殊定位 |
(二) 具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干部的特殊性 |
(三) 具有主要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特定教育对象 |
(四) 具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定教育方式 |
(五) 具有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特定培养目标 |
(六) 具有增强党性锻炼的鲜明特色 |
(七) 具有教学科研交流合作的群体优势 |
第二章 内蒙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 |
一、内蒙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
(一) 班次设置坚持分类别、分层次 |
(二) 教学安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二、内蒙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做法 |
(一) 聚焦主课主业,始终突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 |
(二) 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 |
(三) 坚持人才强校,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四) 注重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实现"教"与"学"良性互动 |
(五) 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积极营造学风正、纪律严的学习氛围 |
三、内蒙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培育政治认同意识 |
(二) 修养党性,坚定信念,强化政治忠诚意识 |
(三) 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 |
第三章 内蒙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学内容与学员需求契合度不高 |
(一) 教学内容联系工作实际少 |
(二) 内容深度达不到学员要求 |
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
(一) 灌输式教学广泛存在 |
(二) 新教法应用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
(三) 教学基地重复、单一 |
(四) 教学技术手段更新速度慢 |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
(一) 教学水平停留在大众教育层面 |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广度、深度有待加强 |
(三) 教师驾驭新教法的能力不足 |
(四) 教师素质提升渠道不畅通 |
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 |
(一) 对学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 |
(二) 教师绩效考评机制不足 |
第四章 提高内蒙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的建议 |
一、科学制定培训目标与任务,实现科学管理 |
(一) 把握"目的决定目标、目标决定任务"的管理规律 |
(二) 把握"任务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的方法特征 |
(三) 把握"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重点论原理 |
(四) 把握"以学员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培训发展新特点 |
(五) 把握"导入要快、讨论要实、效果要好"的论坛式教学要求 |
(六) 把握"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实践性特征 |
二、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实现由传统培训向现代培训转变 |
(一) 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推进研究式教学 |
(二) 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实行体验式教学 |
三、加强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实现党校系统优势全面发挥 |
(一) 加强教育培训资源的横向联合 |
(二) 促进教育培训资源的纵向沟通 |
(三) 建立党校系统整合机制 |
四、提高党校师资水平,实现"人为本、师为先"的人才建设总体布局 |
(一) 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做到"走得进、留得住" |
(二) 建设教学校外专家库,做到兼职教师有效管理 |
(三) 抓好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做到品德修养与知识修养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关于主题的审视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由来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回眸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审视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点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小结 |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_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一、核心概念之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二、核心概念之二:协同治理 |
三、协同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一、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的新形势 |
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
二、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阐释 |
第一节 系统论与协同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论 |
第二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一般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网络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巧匠”理论 |
一、“巧匠”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 |
二、“巧匠理论”中的跨部门合作思想 |
第四节 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政府理论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与整体性政府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政政互助:府际协同治理 |
一、府际协同治理述要 |
二、府际间纵向协同、横向协同与斜向协同 |
三、“金寨驻吴江工作站”的协同机制及其借鉴 |
第二节 政社互动: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区 |
二、基层协同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重塑 |
三、苏州青剑湖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政企互通: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演进 |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的现实根源与方式选择 |
三、昆山政府与台商合作的策略及其成效 |
第四节 政会互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必然性及其方式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阻滞与关系重塑 |
三、张家港市“新市民共进协会”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五节 政民互连:政府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 |
二、政府与公民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系重塑 |
三、苏州市“警民恳谈”的措施及其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解析 |
一、主体地位不等动摇协同结构 |
二、协同动力不足制约协同行为 |
三、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秩序 |
四、拥有权力不均影响协同效果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困境的生成机理 |
一、协同惰性: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 |
二、信度阙如: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 |
三、机制缺失: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 |
四、制度滞后: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四节 台湾地区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基本经验 |
二、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构建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 |
一、网络整合:信息监测中心和办公平台的建立 |
二、组织架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 |
三、制度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行为的规范化平台 |
第二节 培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 |
二、改变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 |
三、提升协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
第三节 完善协同治理的相关机制 |
一、重视协同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二、建立各方治理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
三、建立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 |
四、健全治理主体间协同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创新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 |
一、完善公民参与,实现工作方式的民主化创新 |
二、变革工作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
三、综合运用治理工具,推进协同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
第五节 改善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跨部门协同和跨组织协同的文化氛围 |
二、改善基层协同治理的法治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地方党政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清远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2.1 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
2.1.1 英德市几个有代表性的信息系统 |
2.1.2 阳山县干部管理信息库 |
2.1.3 连州市移动办公的有益尝试 |
2.2 主要成效 |
2.2.1 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
2.2.2 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对提升效能的作用 |
2.3 存在问题 |
2.3.1 欠缺全局性的工作规划导致推进的力度不足 |
2.3.2 各地对信息化认识的差异导致发展水平参差 |
2.3.3 采购或研发的相关标准不统一导致各自为政 |
2.3.4 计算机人才的缺失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为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职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3.1 贵州省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
3.2 广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信息管理系统 |
3.3 大连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
3.4 北京北大组织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V2 |
3.5 民航飞行学院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
3.6 公务员信息化管理国外应用案例 |
3.7 对清远市的借鉴 |
3.8 小结 |
第四章 完善清远市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4.1 重视移动办公的作用 |
4.1.1 移动办公的新模式 |
4.1.2 英德市创建的移动版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
4.1.3 如何发挥移动办公的作用 |
4.2 因应移动办公趋势修订政策 |
4.3 引入商业竞标确定开发商 |
4.4 按照地级市和县两个层级进行研发 |
4.5 招培干部工作信息技术专才 |
4.6 小结 |
结论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党校素质教育理论与运作体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放管服下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研究[D]. 彭园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D]. 罗美玲. 华侨大学, 2019(01)
- [6]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潘勇涛. 东南大学, 2018(01)
- [7]眉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研究[D]. 董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8]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研究[D]. 刘轶群. 内蒙古大学, 2017(09)
- [9]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周定财. 苏州大学, 2017(06)
- [10]地方党政干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清远市为例[D]. 邓坚.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