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方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颈脊髓受压(论文文献综述)
陈竞轩[1](2021)在《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阶段性结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后纵韧带异位骨化引起的,可产生相应节段脊髓受压的临床表现。虽然OPLL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密切相关,但目前其准确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而已经产生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多项研究表明,骨化物的大小、形态以及压迫的节段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大。手术是缓解OPLL导致的脊髓压迫唯一有效的方法,主要分为前路和后路两种术式,前者为直接减压,预期疗效肯定,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风险较大,术中脊髓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后者为间接减压,操作相对简单、手术风险较低,但存在减压不理想、骨化物后期进展可能导致脊髓再次受压,以及手术创伤大等不足。大多数学者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获得预期的神经功能改善,并且远期临床疗效未发现明显差别。但是当骨化物压迫≥3个节段时,外科医生更倾向于选择后路手术治疗。为了更好的从前方解除脊髓压迫,避免因蚕食法减压导致脊髓损伤加重,课题组设计了颈椎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anterior cervical ossified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en bloc resection,ACOE)的术式,近年来治疗百余例患者取得优良疗效。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阐明其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的疗效区别,我们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收集4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实施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total laminectomy and fusion with bone graft and internal fixation,PTLF)。对所有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功能评分、手术过程、疗效、并发症和不良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数据归档,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描述两种术式的疗效区别,证实ACOE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定两种不同术式的指征。该方案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2017SL015)。研究目的开展单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OE)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TLF)的比较来研讨ACOE技术治疗OPLL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其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的初步疗效的差别,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根据我科收治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预估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入组的OPLL患者40例左右。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填写病例报告表后,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分入ACOE手术组和PTLF手术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经过随访观察,主要对患者的基本流行病学资料、围手术期相关参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值<0.05定义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共有40例患者纳入该项临床研究,其中22例行ACOE手术治疗,18例行PTLF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定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COE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TLF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后VAS评分及降低值、术后NDI指数及改善值、术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及改善值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颈椎前凸角ACOE组要明显优于PTLF组(p<0.05),而术后SVA则是PTLF组更高(p<0.05),术后颈椎活动度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两组均未出现脊髓或神经损伤,术后总并发症及各种类型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术后临床疗效。ACO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各评价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ACOE术后能获得更好的颈椎前凸角的纠正和维持,PTLF组术后SVA值更高,而两组之间在术后颈椎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ACOE术后患者可以获得理想的神经功能改善,术中及术后的安全性可靠,是前路手术治疗OPLL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式。术后骨化物是否会出现复发或者其他节段骨化物进展,并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减退,仍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毛威[2](2021)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1月份~2019年12月份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选择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3~74岁,平均为58.1岁。其中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病8例,COPD1例,糖尿病10例,均予以药物及相应处理控制后行手术治疗。一期前后路手术分两个部分:先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椎板切除术,然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手术病人采取术后随访,统计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切口的总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状况,统计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天、3月、6月、12月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率等指标数据。结果:全部患者成功完成一期前后路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12.8±37.5min,手术出血量210.0±33.7ml;术后24h总引流量182.2±50.3ml;住院天数均值为13.7±2.1d。随访时间12~24月,平均值为19.2月。临床疗效:JOA评分术前、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月以及末次平均评分分别为6.8±1.3;10.5±0.9;12.1±1.5;12.7±0.2;13.8±0.2;14.5±1.2;VAS平均评分分别为术前(7.8±1.3)、术后1天(5.1±0.8)、术后3个月(4.1±0.6)、术后6个月(3.4±0.7)、术后12月(2.8±0.8)、末次平均分别为(1.9±0.7);全部患者在术后各个随访期间的JOA评分、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评分术后1天、3个月、6个月、12月、末次平均分别为40.7±4.3;45.7±10.4;53.6±10.5;66.8±7.8;79.6±7.4。结论: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观感受均有不同水平的改善。一期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充分,固定牢靠,不但脊髓受压的症状得到充分缓解,同时病人住院天数大大的缩短,其临床疗效不错,是种有效的手术术式,因此值得推行。
李成立[3](2021)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动物模型建立及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大鼠模型,并探讨不同压迫程度颈椎退行性病变与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组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轻度压迫组(n=30)、重度受压组(n=30),然后再按时间节点把压迫模型分为4、8、12周3小组。模型组在大鼠C5-7节段,切除椎板间的部分韧带,分别植入1.6mm×0.8mm×0.4mm和5.5mm×1.6mm×0.8mm两种尺寸的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压迫材料,建立轻度、重度压迫2组模型;对照组不置入水凝胶,同时2个模型组切除颈后肌群部分肌肉,加速颈椎退变。在术后第4、8和12周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斜板爬坡试验,处死后取C5-7节段椎间盘和脊髓部分,采用HE染色对相应节段的脊髓部分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TUNEL法对脊髓凋亡情况进行测定;然后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模型组和对照组C5-7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的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由斜板爬坡试验结果可知,4、8、12周各压迫模型组建模前与对照组术前的运动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各模型组大鼠所能承受的斜板角度均有下降,其中术后8,12周较对照组下降显着,且各组间差异明显(P<0.05)。大鼠脊髓标本HE染色发现,术后第4周,压迫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脊髓组织形态的退变程度在统计学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段的轻度压迫组出现神经元细胞变性、皱缩,重度压迫组神经元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出现明显皱缩,脱髓鞘并且空泡变性;至造模手术12周,轻度压迫组较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变性加重,出现严重脱髓鞘,轴突空泡变性;重度压迫组神经元细胞开始坏死,弥漫脱髓鞘和轴突空泡变性。同时,各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量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术后8和12周模型组小鼠椎间盘中的IL-1β等上述炎性因子的m RNA和蛋白含量均呈高表达水平,且表达水平随压迫程度和造模时间而上调。小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为压迫材料成功建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的脊髓损伤程度随造模术后时间递增,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各炎症因子逐渐增高,且表达水平依赖于退变程度和造模时间变化。第二部分经皮大通道内镜在颈椎后路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符合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和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颈后入路的经皮大通道内镜治疗,术后全部患者经同一医师进行定期随访并评估,随访期为12个月,收集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及住院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等)。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手术效果,行颈椎X线评估颈椎曲度(CSA、C2-7Cobb角)变化,CT、MRI观察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情况,JOA评分,VAS评分,颈椎曲度(CSA、C2-7Cobb角)行统计学分析,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在颈后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天、3个月和12个月)JOA和VAS评分与减压前1天评分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C2-7Cobb角术后与减压前1天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CSA角只在术后3天时与减压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45~110分钟,平均68.6±23.8分钟,术中失血量20~85ml,平均28±14.8ml,住院时间3~8天,平均4.5d。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在颈后路的临床效果,其中优良病例为29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达93.75%。术后CT和MRI显示脊髓或神经根管处压迫已解除。小结:颈后入路的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PED)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康复快的手术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第三部分颈椎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模拟经皮大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及C4-C7椎间盘应力的影响,为临床及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大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手术减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后C4-7椎间盘的活动度和最大应力。结果:术后模型中,C4-5椎间盘活动度和正常组相比较没有变化,C5-C6节段在手术模型组中前屈,背伸,左右弯曲及左右旋转上均较正常模型组活动度有所增加,其中左侧屈和右侧屈方向上活动度较正常增加最大,分别增加了4.61%和5.13%。C6-7节段在前屈背伸及侧弯上活动度较正常组略有增加,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为右侧弯曲时增加了6.07%,左旋时手术组较正常组活动度增加了0.5%,右旋时较正常组减少了0.11%。颈椎后路经椎板减压术后C5-C6节段的前屈、后伸的应力分别减少了1.64%和1.77%,左侧屈、右侧屈和左旋转最大应力较正常模型分别增加了1.64%、1.13%、1.81%,C4-5椎间盘2组应力保持不变。C6-7椎间盘应力,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除了前屈时减少,其他方向上均有增大,其中在右侧弯时最大应力增加最大为11.43%。C4-7在不同工况施加相应应力获得的两组模型整体最大应力值在前屈及后伸上分别减少了4.69%和10.08%,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右旋转上的最大应力值较正常模型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右侧屈时增加最大为9.95%。小结: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不会导致颈椎不稳的表现,但在颈椎动态活动时,相应椎间盘的应力有所增加,可能促进后期颈椎后期的退行性改变,总体来说术后各节段的活动度和最大应力能达到甚至是优于原来的正常状态。
李一鹏[4](2021)在《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失血分析和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K线对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失血及隐性失血量的意义目的:K线(K-line)是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连接从C2到C7椎管前后径的中点一条虚拟的直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后纵韧带峰值超过K线(称为K线[-]),与骨化的后纵韧带未超过K线(称为K线[+])的患者相比,他们一般在椎板成形术后不能得到充分的减压。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中K线的位置对行后路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术中出血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行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的10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被分成两组,分别为K线(+)组或K线(-)组。评估参数包括两个方面,围手术期参数包括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放射学参数包括骨化灶椎管占位率和C2-7Cobb角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统计分析K线(+)组和K线(-)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PLL分类、用药史、C2-7Cobb角、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并发症方面差异。K线(-)组骨化灶占位率(49.5±15.3%)显着高于K线(+)组(42.3±10.1%),P=0.006;K线(-)组术中出血量(286±110.5m L)也是明显高于K线(+)组(205.5±98.3ml),P=0.003。K线(-)组隐性失血量(295.5±112.6m L)高于K线(+)组(265.6±103.8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小结:颈椎后路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术中及隐性失血量可通过K线与骨赘的空间关系进行预测。这种关系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指标,可以帮助脊柱外科医生为OPLL患者制定合适的手术策略。第二部分选择不同开门侧的单开门手术治疗侧方型颈椎OPLL的失血量及其临床效果研究目的: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是治疗OPLL的常见术式,一般认为是从症状重或压迫严重的一侧作为开门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选择压迫严重侧开门及压迫较轻侧开门治疗侧方型OPLL患者时,对手术疗效及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开门手术59例,压迫严重侧开门手术30例(对照组),压迫较轻侧开门手术29例(实验组)。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我们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并计算术中失血量、隐形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对比手术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术后改善率,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椎管扩大率,脊髓横断面面积(spinal cord area,SCA),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C2-7Cobb角变化,以及神经障碍并发症,如感染,硬脊膜破裂,轴性症状,颈5神经根麻痹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总失血量(380.5±10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450.8±120.9ml),P=0.019,实验组术中失血量(120.5±80.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90.3 ml),P=0.018,两组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手术时间(90.5±30.5min)短于对照组(110.0±45.8min),P=0.060,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SCA高于对照组,P<0.001。术中硬膜破裂(1例)实验组少于对照组(2例),轴性疼痛及C5神经根麻痹每组各1例,无统计学意义。到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VAS评分、NDI指数、颈椎ROM、C2-7Cobb角变化、SCA、椎管扩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小结:压迫较轻侧开门减压治疗OPLL是可行的。该术式和常规开门是同样的操作技术,但是围手术期失血量明显减少,在改善脊髓受压上有优势,术后能够得到相同的临床效果,虽然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均值少于常规术式,可能与样本量大小有关。第三部分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与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曲度变直的颈椎OPLL的失血比较及临床效果研究目的:比较应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single–door laminoplasty)与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laminectomy with lateral mass screw fixation)手术治疗颈椎曲度变直和(或)K线阴性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失血分析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就诊,诊断为颈椎OPLL且达到入选标准的患者共59例。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组(单开门组,n=28)和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组(椎板切除组,n=31),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收集术前、术后Hb及Hct,计算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JOA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活动度(ROM)、VAS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2-7Cobb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轴(SVA)及颈椎曲度指数(CCI),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门组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椎板减压融合组。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JOA改善率、VAS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开门组VAS评分、NDI指数和轴向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椎板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ROM对比差异明显,单开门组优于椎板切除组。单开门组颈椎前凸显着降低,椎板切除组颈椎前凸显着升高,单开门组SVA显着升高,椎板切除组保持不变。末次随访时,单开门组CCI明显低于椎板切除组,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神经改善率无显着差异,但与椎板切除组相比,单开门组术后颈椎后凸发生率和颈椎后凸变化率明显高于椎板切除组。小结:针对颈椎曲度变直和(或)K线阴性的颈椎OPLL患者,两种术式术后症状缓解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椎板切除内固定相比,单开门术式围手术期失血更少、轴向疼痛较少、颈部活动度保留更多。但是在维持颈椎曲度上较差。
曾艳平[5](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朱建平[6](2020)在《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一期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与传统前后路联合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脊柱组共收治的66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资料,其中采用一期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34例(A组),采用传统的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一期后正中入路无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前后路联合术式)32例(B组)。两组患者手术由相同主刀医师完成,比较A、B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后药物化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术前、术后ASIA功能分级,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Cobb角及其矫正率及丢失率,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前及术后分别1、3、6、12个月JOA评分、JOA改善率及ODI评分,记录两组病人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均完整完成术后门诊随访记录,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6.75±5.80)个月,至末次随访时结核均治愈且无结核复发病例;通过分析A、B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得知,在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化疗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血沉和C-反应蛋白、术前和术后ASIA分级、术前和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结核复发情况等指标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A组少于B组(P<0.05);在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Cobb角的矫正及丢失方面,A组均优于B组(P<0.05);在术后1个月JOA、ODI评分和JOA改善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3、6、12个月JOA、ODI评分和JOA改善率方面,A组改善情况较B组好(P<0.05)。结论:一期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和传统前后路联合术式在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上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改良的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疗效显着,且在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
罗喻翔[7](2020)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数量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多节段颈脊髓病(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MCM),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是现时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术式之一。钛板固定较丝线悬吊固定具有明显优势,但价格偏高,间隔放置钛板能否满足临床需要,与连续放置钛板差异如何,既往对于钛板使用数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较少,尚未达成共识。研究目的比较多节段颈脊髓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2枚钛板与4枚钛板手术疗效的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2月因多节段颈脊髓病在我院行颈椎后路C3~C6单开门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钛板使用数量的不同,分为2枚钛板组和4枚钛板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耗材费用、JOA评分,观察术后是否出现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螺钉松动、再关门、颈椎后凸;影像学评估项目包括:颈椎曲度(Giovanni D值法)、C2~C7 Cobb角、C3~C6椎管矢状径以及Pavlov 比值。1.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诊断为颈脊髓病;(2)影像学检查显示≥3个颈脊髓节段受压;(3)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C3~C6);(4)随访6个月以上,且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急性外伤致病者;(2)颈椎后凸>10°者;(3)颈椎明显失稳者;(4)先行前路手术再行后路手术者;(5)随访资料不全者。2.手术方法2枚钛板组经后正中入路显露C2~C7棘突,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两侧椎板至小关节处。C3~C6棘突基底部分别打孔,用10号丝线穿棘突基底部小孔备用。以症状较轻侧为“门轴”侧,在该侧的椎板上开“V”形槽,宽约3mm。以症状较重侧为“开门”侧,开门后用10号丝线将C3和C4、C5和C6分别捆扎固定,并于门轴侧关节囊缝合悬吊固定。选择微型钛板于C3~C6之间间隔放置(以C4、C6较多,占35/49)。钛板的一端固定在“开门”侧的侧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椎板。4枚钛板组手术过程同2枚钛板组,对于开门的节段,选择微型钛板于C3~C6之间逐一放置。术后24小时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激素、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引流量<50ml/24~48小时拔除伤口引流管。然后协助患者下地活动,佩戴颈托保护3个月后开始颈后部肌群锻炼。3.统计学方法基线的计量资料,根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内前后的计量资料比较,根据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wilcoxon检验。组间比较采用studengt’s t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资料分析采用易侕统计软件(www.empowerstats.com;X&Y solutions,Inc.,Boston MA)和 R 软件,版本 3.4.3(http://www.r-project.org)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多节段颈脊髓病患者65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8.3±10.2岁,病程3天~20年,术前JOA评分平均11.3±2.9分,术后平均随访29.7±22.9个月。根据术中钛板使用数量的不同,分为2枚钛板组(n=49)和4枚钛板组(n=1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随访时间及脊髓受压原因、MRI脊髓信号改变、术前后凸及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耗材费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枚钛板较2枚钛板价格偏高。2.术后改善情况两组间术后6个月及术前差值比较除C4椎管矢状径、C4 Pavlov 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影像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及6个月随访时C3~C6椎管矢状径、Pavlov比值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椎曲度、C2~C7 Cobb角术后、6个月随访较术前均有减小的趋势,即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后凸,2枚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枚钛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JOA改善率与并发症末次随访两组JOA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再压迫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再关门现象发生。2枚钛板组颈椎后凸、轴性症状、颈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较4枚钛板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2例患者因椎板处固定螺钉较长压迫脊髓,1例患者因术中操作损伤脊髓。结论两组在椎管减压、防止再关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疗效相当。两组术后均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的趋势。两组在维持颈椎曲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着差别。2枚钛板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刘朝林[8](2020)在《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预后影响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5例,根据术中是否切除颈椎后纵韧带,分为后纵韧带切除组和后纵韧带保留组,后纵韧带切除组35例,后纵韧带保留组30例,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以及测量在MRI正中矢状位上脊髓受压最严重处术前和术后脊髓前后径(即脊髓矢状径)的数值,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定性变量进行c2检验,对普通数值变量进行独立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后纵韧带切除组术中出现1例脑脊液漏患者,因术中切除后纵韧带时硬脊膜破损所致,予术中缝合,术后引流、换药等处理后,切口一期愈合。后纵韧带保留组术后第2天出现脊髓损害加重1例,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脱水、甲强龙治疗3天后,症状逐渐恢复。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拍摄的颈椎X线片、CT扫描、颈椎MRI均显示颈椎前路钛板、螺钉、Cage位置良好,无移位松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JOA评分、术前脊髓矢状径均无显着性差异。切除组术前JOA评分(9.51±0.31)分,术后1周评分(14.74±0.30)分,平均改善率为(69.09±3.99)%,术后3个月评分(14.94±0.37)分,平均改善率为(71.66±3.54)%,术后6个月评分(15.11±0.24)分,平均改善率为(73.93±3.33)%;保留组术前JOA评分(9.70±0.38)分,术后1周评分(13.30±0.48)分,平均改善率为(50.21±5.19)%,术后3个月评分(13.67±0.42)分,平均改善率为(54.29±5.06)%,术后6个月评分(14.00±0.40)分,平均改善率为(58.83±4.92)%;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及平均JOA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切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保留组。切除组术后1周磁共振正中矢状位上脊髓受压最严重处脊髓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增加值为(3.40±0.65)mm,保留组为(1.63±0.52)mm,发现切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增加值明显大于保留组,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提示具有显着性差异。切除组术后3个月脊髓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增加值为(4.05±0.66)mm,保留组为(3.55±0.49)mm,发现切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增加值大于保留组,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提示具有显着性差异。切除组术后6个月脊髓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增加值为(4.40±0.62)mm,保留组为(4.26+0.37)mm,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提示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术中无论切除或保留后纵韧带,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所好转,且术中切除后纵韧带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医源性损害,切除后纵韧带可早期、彻底减除对脊髓的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保留后纵韧带组。
丁崇学[9](2020)在《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BI合并AAD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20例,通过自身对照研究对比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Ranawat分级评估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测量钱氏线(CL)、颅底斜坡切线(WL)、枕孔线(ML)及寰齿间距(ADI)评估患者垂直及水平脱位情况、测量颈髓角(CMA)评估脊髓受压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中出现麻醉意外,余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与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末次随访与术前JOA评分差异显着(P<0.05),术后与术前CL线、WL线、ML线、ADI、CMA影像学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不仅能够显着改善患者脊髓受压情况而且能够达到良好的复位,重建颅颈交界区结构正常序列并维持其稳定性,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相对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董亮,钱立雄,陈秀锦,许正伟,马强,王栋琪,孙宏慧,郝定均[10](2019)在《颈椎过伸位MRI评估可复型寰枢椎脱位复位后是否行减压治疗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位MRI评估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在寰枢椎复位后是否行减压手术及寰椎后弓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5月— 2017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0~74岁,平均52岁。游离齿状突14例,创伤性齿状突骨折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6例。在过伸位MRI上寰枢椎脱位达到复位的情况下,8例患者脊髓前方受压(A组),行寰椎后弓减压+寰枢椎内固定复位植骨融合术;16例患者脊髓前方未受压(B组),只行寰枢椎内固定复位植骨融合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行常规颈椎MRI评估脊髓受压指数、脊髓减压改善率,分析脊髓受压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9.3个月。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或椎动脉损伤,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A组末次随访时脊髓受压指数(0.37±0.18)较术前(0.73±0.22)减小(P<0.05),B组末次随访脊髓受压指数(0.19±0.20)较术前(0.61±0.25)减小(P<0.05)。A组平均脊髓减压改善率为67.11%,B组为70.61%。A组末次随访JOA评分[(13.29±3.68)分]较术前明显提高[(5.61±2.74)分](P<0.05),B组末次随访JOA评分[(14.13±3.4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7.32±2.90)分](P<0.05)。JOA评分改善率A组和B组分别为57.31%、59.91%。结论 颈椎过伸位MRI可有效判断寰枢椎脱位复位后脊髓前方是否受压,对于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术中是否行减压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寰椎后弓切除减压能有效缓解寰枢椎复位后脊髓受压情况。
二、前方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颈脊髓受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方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颈脊髓受压(论文提纲范文)
(1)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阶段性结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资料和方法 |
二、数据分析 |
三、典型病例介绍 |
四、讨论 |
五、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主要特点及治疗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2)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术前准备 |
2.1.4 手术方法 |
2.1.5 手术器械、耗材等 |
2.1.6 术后治疗 |
2.1.7 术后随访 |
2.2 疗效观察 |
2.2.1 手术情况 |
2.2.2 围手术期并发症 |
2.2.3 临床疗效 |
2.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手术结果 |
3.2 围手术期并发症 |
3.3 临床疗效 |
第4章 典型病例 |
第5章 讨论 |
5.1 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5.2 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 |
5.3 前路和后路手术的顺序 |
5.4 一期前后路手术与分期前后路手术的选择 |
5.5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注意事项 |
5.6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优缺点 |
5.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动物模型建立及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皮大通道内镜在颈椎病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颈椎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的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失血分析和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K线对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失血及隐性失血量的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选择不同开门侧的单开门手术治疗侧方型颈椎OPLL的失血量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与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曲度变直的颈椎OPLL的失血比较及临床效果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典型病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及步骤 |
2.3.1 术前准备 |
2.3.2 手术方法 |
2.3.3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4.1 观察指标 |
2.4.2 疗效评价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A、B组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 |
3.2 A、B两组手术前后ASIA分级情况 |
3.3 A、B组 VAS评分情况的比较 |
3.4 Cobb角纠正及丢失情况 |
3.5 A、B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对比 |
3.6 A、B组 JOA评分情况的比较 |
3.7 A、B组 ODI的比较 |
3.8 A、B组术后化疗时间及植骨融合时间比较 |
3.9 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经典病例 |
第4章 讨论 |
4.1 前后联合术式的优势、不足及适应症 |
4.2 Wiltse入路的优势 |
4.2.1 胸腰段椎旁肌的解剖及作用 |
4.2.2 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的损害 |
4.2.3 Wiltse入路保护椎旁肌、减少出血 |
4.3 结合病椎置钉的后路内固定矫形 |
4.4 彻底病灶清除与短疗程化疗问题 |
4.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经典病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数量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颈脊髓病 |
2.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式研究进展 |
3.手术原理与目的 |
4.颈脊髓病特征性症状体征 |
5.手术指征 |
6.手术入路选择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1.病人资料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2.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 |
3.一般资料收集及影像学参数观测 |
4.评价方法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临床资料总体情况分析 |
2.统计学分析结果 |
讨论 |
1.颈椎椎管矢状径与手术疗效评价 |
2.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手术疗效评价 |
3.轴性症状 |
4.C5神经根麻痹 |
5.其他并发症 |
6.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疾病相关 |
2.术式相关 |
3.评估疗效 |
4.患者管理流程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预后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BI合并AAD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内容与方法 |
3.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前方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颈脊髓受压(论文参考文献)
- [1]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阶段性结果报告[D]. 陈竞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毛威. 南昌大学, 2021(01)
- [3]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D]. 李成立.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失血分析和临床疗效研究[D]. 李一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朱建平. 南昌大学, 2020(08)
- [7]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数量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D]. 罗喻翔.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预后影响分析[D]. 刘朝林.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9]后路加压器械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BI合并AAD的研究[D]. 丁崇学.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颈椎过伸位MRI评估可复型寰枢椎脱位复位后是否行减压治疗的价值[J]. 董亮,钱立雄,陈秀锦,许正伟,马强,王栋琪,孙宏慧,郝定均. 中华创伤杂志,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