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浅析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浅析

一、浅析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杜冠廷[1](2020)在《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新能源汽车在日常使用中频发起火和爆炸等严重人身安全事故,因而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热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利用热电偶开展温升测量具有快速且廉价的特点,是汽车行业开展汽车零部件评估热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方法存在人为误差大、冷端补偿误差大的固有缺点,造成测试精度不高且结果复现性不好。本文从热电偶法测温升原理着手,分析该方法在测试中引入误差的来源,并利用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对引入误差来源开展了定量表征;依据表征结果得出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热传递、热电偶老化劣化和热电信号采集是权重最高的三个误差来源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热传递热传递阻抗模型,并运用了电路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工具分析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的接触传热路径,得出现有方案中热电偶热端温度低于测温表面温度,证明了热传递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优化措施,提高了接触表面的热传递精度,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优化后的热电偶热端温度误差<0.5℃;深入分析了热电偶的热电转换原理,得出长时高温和温度循环使热电偶劣化,降低热电偶测量精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了长时高温和温度循环情况下不同热电偶规格(线径、牌号)与热电偶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归纳出热电偶的规格选用一般性经验;简要介绍了热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总结得到冷端补偿和测量噪声在热电信号转换过程中误差权重较大;通过实验表征了已有设备的冷端补偿误差和测量噪声,其误差之和可达1℃;设计了一套多通道热电信号采集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冷端补偿精度和测量噪声峰值分别为0.2℃和0.03℃。最后,对业内的不确定度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评价模型分别对现有业内操作方法和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作评价,得出在热电偶法测温升的方案中应用本文提出的一系列优化措施能有效缩小测量误差50%。

赵博文[2](2020)在《金刚石NV色心的制备以及在量子测量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量子计量学是基于量子物理学和计量学的理论框架,结合量子科学、计量科学和现代实验技术的新型实用交叉学科。量子计量学是量子科学的重要应用,也是更精准计量学的必经之路;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量子计量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真实的了解世界,更深刻的改造世界。目前,NV色心是量子测量技术一种重要的物理载体,它具有性质稳定,相干时间长,光学可读取,常温可操作等优秀的自身属性,同时可以非破坏性地测量电场、磁场、时间、应力、热能等多个基础物理量。随着测量参数的优化和实验技术的进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围将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可行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加深。本博士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系统研究了基于NV色心的固态量子体系在生成、制备、加工和检测全过程的工艺参数。通过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能量和剂量、不同退火流程等,经过系统的数据模拟和一百多批次的完整样品制备经历,总结并优化了基于CVD合成金刚石通过离子注入产生色心的实验参数。并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高效定制化得到单个(或多个)色心点阵样品和浓度可调的系综样品,可以定制化得到距离表面10nm到100nm深度可调的样品。(2)系统研究,用于色心生长、加工和检测技术流程。实现了从金刚石合成、加工(激光切割,掩膜制作)到离子注入的全流程设备的性能优化;实现了从高温退火、有机无机(酸洗)清洗到共聚焦检测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完整的金刚石生成和NV色心制备流程,解决了将来的实验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材料来源的问题。(3)系统研究离子注入对NV色心性质的改变,尤其是与量子测量相关的光学性质,电子自旋性质和材料学性质。通过电子辐照延长NV色心的荧光寿命达到1.3倍,延长电子自旋相干时间达到1.7倍,提高生成效率达到24.6倍,提高磁场测量灵敏度达到3.15倍。(4)研究了时间门控技术,利用自旋依赖的荧光寿命,在时间上对NV荧光进行滤波,提高了自旋探测中的光信号对比度达到1.8倍。优化了基于NV色心的固态传感系统在实验上的使用。

曹相[3](2020)在《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文中提出计量关系到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效益,在GNSS产品计量方面,随着各种GNSS接收机定位终端市场比重的快速增长,其规范性和合格率检测是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新兴行业(如无人车、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机等)的发展,对高精度GNSS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实时性、动态性、连续性等指标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GNSS产品的检测主要采用基线场法,常规静态基线场检测方法的弊端是不能准确地评定GNSS终端各状态下的技术指标;此外,相对于静态场景,GNSS动态定位的瞬时性和空间变化特征显着,定位误差内部产生机制与外部环境影响更加复杂。如何有效评价动态条件下的GNSS定位性能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GNSS定位终端静态和动态工作能力的准确检测是保证GNSS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需求,本文围绕高精度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的建立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涉及GNSS定位模型研究、空间检测基准的构建、网络RTK静态检测参考标准方法的研究、GNSS终端动态检测技术及系统建设、GNSS动态检测规范研制几个部分。通过相关定位模型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建立了综合多系统GNSS数据、CORS技术和INS技术的GNS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系统,提升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研究了多频多模GNSS融合定位模型相对于单系统GNSS,多系统数据能够提高模型强度,进而提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本文分别对多系统GNSS系统内差分模型(松组合模型)和系统间差分模型(紧组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两种模型定位性能进行验证。在松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阐述了多系统GNSS伪距单点定位模型和差分相对定位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GPS单系统定位,多系统GNSS定位精度显着提高。其中平面方向定位精度提高58.4%,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高46.7%。在紧组合定位模型方面,针对GPS/BDS伪距紧组合定位模型,提出了BDS-3/GPS/GALILEO三系统实时估计系统间偏差(DISB)参数的紧组合定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伪距DISB参数稳定,在紧组合定位中可以提前校正。对紧组合模型在不同观测卫星数模拟环境的定位结果显示,紧组合模型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在观测卫星数少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明显。当观测卫星数在5颗时,精度提升幅度达到25%以上。2、构建了GNSS/INS融合的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阐述了多系统GNSS的CORS基准建立方法和虚拟观测值的生成算法。分别从CORS系统建立目标、各子系统的建立方法和测试方法等部分说明用于动态基准获取的CORS系统构建过程。建成国内首个计量检测行业多系统多频CORS系统,是国内首个为GNSS定位终端提供基准数据的检测基站。对CORS系统性能测试表明,在数据连接方面,系统24小时可用性为100%,数据丢包率小于0.01%,流动站接入初始化时间小于30s,通讯平均数据延迟小于10ms。在定位精度方面,测试点内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2.96cm,平均值最大值为1.50cm,内符合中误差最大值为1.65cm。外符合定位偏差最大值为3.54cm,平均值最大值为2.40cm,中误差最大值为2.60cm。提出了INS增强GNSS技术的动态高精度空间检测基准构建方法。分别包含INS结合GNSS技术高精度基准建立过程中误差来源、误差测定和误差溯源问题,详细阐述了INS增强GNSS的基准建立方法。用户终端定位测试表明,融合系统定位内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36cm,0.51cm,1.12cm,外符合精度N、E、U三方向分别为0.80cm,0.97cm,1.51cm。3、提出了网络RTK接收机静态检测标准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基线法检测接收机的弊端,建立了完善的网络RTK接收机检测参数指标体系。一方面从单点、浮点、固定解三阶段对接收机各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定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搭建零基线测试环境,采用单差滤波模型方法固定单差模糊度,通过对固定残差的粗差分析及精度统计,实现待检接收机的粗差检测及观测值精度评定。4、研制了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导航计量检测系统并起草了检测规范在INS增强的GNSS基准建立基础上,通过CORS和高精度车载动态导航检测系统的无缝对接,集成一个车载检测基准系统、监控显示系统、GNSS信号转发系统、待检设备测量单元、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于一体的计量检测系统。该计量检测系统稳定性强、可靠度高,可实时输出位置、姿态、速度、差分龄期、卫星观测能力等检测信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各功能满足要求,在位置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平面0.4cm,高程0.8cm;在姿态精度方面,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分别为0.002°,0.002°以及0.008°;在速度精度方面,测试结果为水平0.2cm/s,高程0.3cm/s;达到毫米级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卫星失锁10s和60s时的定位精度、姿态精度和速度精度的指标,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面向高精度GNSS设备动态检测的需求,在研制高精度GNSS车载动态计量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起草了“高精度北斗/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规范(备案稿)”,该规范规定了车载高精度卫星导航动态检测系统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终端设备的动态性能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价标准等,为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动态定位计量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张长玉[4](2019)在《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H2S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硫化氢(H2S)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传导分子,分布于多种组织和器官,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醌受体氧化还原酶 Ⅰ(human NAD(P)H:quinone acceptor oxidoreductase 1,hNQO1,EC 1.6.99.2)可以催化苯醌等物质的双电子还原反应,具有多种细胞保护功能。H2S与hNQO1酶都是重要的还原性癌症生物标志物。次氯酸(HC1O)则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活性氧物质(ROS),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微生物病原体入侵。这些内源性活性分子共同参与细胞的氧化还原调控,通过检测细胞内这些分子的浓度水平,研究氧化应激下H2S与hNQO1酶的关系,探索H2S造成的还原应激下内源性HC1O的代谢水平变化,将有助于推动H2S化学生物学和细胞内氧化还原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荧光方法可以实时、原位可视化检测分析物,而且操作便捷,生物相容性好,广泛用于检测生物活性分子。但是,基于单一反应和单一淬灭效应的探针,其荧光性质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探针的荧光性质,本论文提出了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设计策略。双反应效应即利用分析物两种不同化学性质或者化学反应,在荧光基团上引入两种不同识别基团,提高探针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双淬灭效应即利用两种识别基团的双重淬灭效应以实现最大荧光淬灭效果,降低探针背景荧光,提高探针的荧光增强倍数、灵敏度和生物成像的信噪比。基于巯基的亲核性,本论文首先开发了双反应双淬灭生物巯基化合物荧光探针1。双反应效应显着提高了探针1对生物巯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和竞争选择性;而ICT-PET双淬灭效应使探针1的背景荧光明显降低,与生物疏基化合物的荧光响应超过400倍。这些结果初步证明了双反应双淬灭策略的可行性。本论文把该策略推广应用于开发H2S荧光探针。基于H2S的高亲核性,本论文开发了 ICT-FRET双淬灭H2S荧光探针4。得益于双淬灭效应,探针4表现出微弱的背景荧光,与H2S反应后荧光增强超过2000倍,是现有文献中荧光响应最大的H2S荧光探针。细胞成像研究表明,探针4生物相容性好,可以检测活细胞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H2S。但是,GSH/Cys会轻微影响探针4对H2S的选择性。为了提高探针的选择性,本论文又引入双反应策略,利用H2S的还原性和高亲核性,进一步开发了双反应双淬灭H2S荧光探针7。该探针不仅具有更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而且与单反应对照探针在荧光增强倍数和选择性方面存在近似乘积关系。探针7可以快速、高选择性的检测HEK293细胞中的H2S。这些结果证明了双反应双淬灭策略的普适性。本论文将该策略推广用于同时检测H2S和hNQO1酶两种还原性癌症生物标志物。本论文首先开发了近红外hNQO1酶荧光探针10和11,验证了三甲基苯醌丙酸(Q3PA)基是一种合适的hNQO1酶反应识别基团。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一种荧光基团上同时连接H2S和hNQO1酶的反应识别基团构建了 H2S-hNQO1酶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12和13。探针12与H2S单独反应荧光增强较小,与H2S和hNQO1酶同时反应会表现出明显荧光响应(220倍)。比较而言,探针13只有与H2S和hNQO1酶同时反应才表现出明显荧光增强(400倍),该探针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较低细胞毒性。细胞成像研究表明,探针13可以有效区分HT29、HepG2细胞与HCT116、FHC、HeLa细胞。探针13的拓展研究证明,在氧化应激下H2S和hNQO1酶具有一定协同抗氧化效应。此外,为了研究还原应激下细胞内活性氧物质HClO的代谢水平变化,本论文利用HClO与对氨基苯醚基的氧化反应开发了一个新型HClO荧光探针14,该探针与1当量HClO快速反应(t1/2<30 s)后荧光增强高达1046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极限低至0.65 nM),可以检测RAW264.7细胞和MCF-7细胞中的内源性HClO。重要的是,以探针14为工具,本论文首次观察到外源性H2S诱导活细胞代谢产生的内源性HClO,即在还原应激下细胞内HClO的代谢水平会适当升高。本论文利用双反应双淬灭H2S荧光探针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检测了细胞中的H2S。以H2S-hNQ01酶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为工具,有效区分了不同癌细胞,并揭示了氧化应激下H2S和hNQO1酶的协同抗氧化效应。利用HClO探针14则首次观察到,在H2S造成的还原应激下,细胞会代谢产生内源性HClO。本论文的研究为荧光分子探针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丰富了人们对细胞内氧化还原调控的认识,推动了 H2S化学生物学的研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5](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虞跃凌[6](2016)在《液压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液压式力标准机(以下简称力标准机HM)作为国家的计量标准设备,其准确度等级等技术性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计量标准所能达到的高度标志,它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计量院液压式力标准机为上世纪80、90年代制造,准确度等级为0.05级,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限,自动化程度不高。近年来,力标准机的电器控制系统严重老化,因此,对力标准机的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制造,完成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上海和整个华东地区的力值量值溯源的准确可靠,成为十分重要的技术改造课题。利用虚拟仪表技术,通过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液压式力标准机各级砝码以及各项工作机构的动作;并编写专用软件实现对力标准机工作过程全自动形象化监控;实现对被检测力仪器按照设定要求,自动完成加载、卸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全部工作。

王少华[7](2014)在《磁共振成像仪磁场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大量的医疗装备特别是高科技的医疗诊断设备进入医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量化数据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但与此同时,一些因为医疗诊断设备造成的误诊和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如果医院没有相应的计量检测手段,就难以对医疗诊断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和实时校准,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磁共振成像设备是大型医院常用的高科技的诊断设备,也是医院最昂贵的医疗设备之一。随着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磁共振设备的主磁场强度也不断提高,从1T、1.5T提高到3T、5T甚至7T。目前我国的磁感应强度检定系统中,弱磁场范围(10-101×10-4T)、中场范围(10-40.1T)和中强磁场范围(0.052T)都有具体的检定规程。但是,对于2T以上的强磁场的检定还处于空白阶段,尚无一个完善的溯源标准。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磁场溯源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磁场溯源性的要求。本篇论文首先列举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析了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核磁共振法测量磁场的原理,通过分析经典电路设计方案,优化了边缘振动器,设计了自动搜索式核磁共振测场仪。建立了磁场均匀性计量检测装置,包括核磁共振测场仪和场源,为建立磁共振设备磁场均匀性溯源体系提供了技术方案。核磁共振测场仪由振荡器和控制器组成,振荡器通过变容二极管反向偏压调节振荡频率,使得振荡频率可以覆盖10-82MHz。控制器能够通过单片机控制的自动搜索电路自动搜索共振信号,并在找到共振信号后将共振点锁定。针对不同被测磁场,设计了测量2T以下磁场的水探头和测量大于2T磁场的重水探头。同时,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显示系统,除了能够自动测量磁场,还可以同时显示磁场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利用研制的自动搜索式核磁共振测场仪,测量了某永磁体磁场均匀区的磁场值,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最终得到测量结果为:B0=0.73932(1±1.4×10-5)T;k=2。

姜子昂[8](2007)在《基于绩效耦合的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技术创新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天然气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及创新主体转移、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技术创新环境变化、天然气行业和企业的历史使命及其内部要求的需要和必然选择。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是根据国家和行业创新体系建设目标的要求,为构建天然气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显着提高行业和社会科技资源利用和成果转化效率,显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显着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简称“三个显着提高”)目标,提供全面、系统和有效的科学依据。同时,构筑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天然气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框架体系。研究从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需要角度,以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展开,重点讨论和研究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问题,揭示了我国天然气行业技术创新及其组织运行规律,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和相关原则,构筑了基于绩效耦合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天然气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框架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主要基于绩效耦合,多视角探索天然气业技术创新规律及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拓展了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第一,揭示了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目的及其体系的战略性,讨论了相应的战略管理问题,面对竞争环境深刻变化和网络资源的崛起,着重强调基于耦合的竞争和协作的两种战略框架体系的构建。企业和行业发展面临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化的深刻变化,科技发展呈现在整体交叉融合基础上的纵深化的快速发展态势,企业和行业外部网络资源成为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竞争和协作成为行业发展的两种基本型式。第二,基于拓展的资源论和复杂理论,揭示了天然气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复杂性和技术创新体系要素(或资源)的社会网络性,着重强调基于绩效耦合的行业网络资源体系、社会资本利用体系和系统耦合机制的构建。第三,基于组合创新理论,研究了要素组合创新的增值机制,并构筑了相应的动力模式和经济数学模型;讨论了与耦合相对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裂谷效应问题及其形成演化机制。第四,首次从资本运动的自然属性视角,揭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础性价值及作为生产要素——资源资产的价值,从而揭示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本质属性,强调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机制的构建。第五,基于现代劳动价值理论及资源价值理论,研究了科技劳动的价值创造性和智力资本能量与技术创新价值的形成和转化,揭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增值的奥秘之一,强调了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激励问题。第六,基于技术创新复杂理论,研究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创新及激励问题,结合现代劳动价值理论,着重强调了基于绩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及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揭示了影响技术创新执行质量的运行方式。2.根据“应充分考虑天然气业战略发展需要、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及其耦合机制建设、创新要素(资源)的社会关系性及其社会资本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及其增值体系构建、科技劳动和智力资本主动的价值创造性及其激励、自然与环境资源的价值性及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技术及其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及管理创新和激励、制度和系统绩效的耦合等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从战略技术创新视角,首次建立一种基于系统绩效耦合的复杂技术创新体系。它由需求导向的环境政策体系、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体系、多元耦合的动力驱动体系、蛛网能级的组织体系、增值利用的知识管理体系、项目基础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商业化运行体系(简称“项目运行体系”)、价值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与要素市场结合的技术市场体系(含公共平台体系)等八个子体系构成。该模型强调了天然气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系统性和动态性、耦合性与有效性。3.论文分别就子体系的具体设计及其内涵、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及相应的详细讨论和说明,并特别地就技术创新蛛网能级组织模式进行研究。4.立足于有利于技术创新复杂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原则,提出了关于技术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人才开发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化建设、科技激励机制完善、天然气文化体系构筑等方面的七条配套措施,供参考。

黄芳[9](2007)在《上海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公共检测体系建设是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科技支持与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波特竞争论“钻石模型”,结合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基本要素,建立研究分析框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本市在探索建设和完善公共检测体系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应体系和机构建设经验进行比较,得到了上海必须加快进行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结论,并提出了完善公共科研检测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国家公共治理模式、国家竞争力,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是各家说法之间却经常相互矛盾,更缺少放诸四海皆准的理论。在过去20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检测部门管理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放权分权、政府服务外包、政府组织的公司化运作使各国的公共检测体系建设方向呈现出不同特征,本研究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以SWOT分析方法,对研究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方向提出建议。总体而言,上海公共检测体系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政府在新治理理论指导下,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际情况,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经济部门在资源配置上进行协调,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上海市检测中心的规划建设实例,对上海的公益类检测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刘世竹[10](2007)在《四方公司计量管理方法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本人多年从事企业计量管理和质量检测控制的工作经验为基础,通过分析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工作在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结合分析本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现状、管理方法的探索,研究提出本企业计量管理工作对策措施、发展方向,核心是按照国际标准要求,为在公司新的生产经营形势下,如何做好测量过程控制的工作提供方法支持。本文通过分析现状,从企业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入手,阐明了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从国内外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方法措施方面的不同,分析了不同方面的优缺点,为提出本文的观点,企业计量管理方法改进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证和铺垫;同时直接提出适合企业计量工作的理论方法,从技术上和运用经验上对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证。本文旨在阐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传统的计量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环保和安全意识的加强,以新的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和主动的测量过程控制代替过去强硬死板的法制量值传递,是企业计量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与国际接轨的少数企业,已在探索和试行,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套支持。企业通过引入计量方面的国际标准,使计量管理方法以及量值传递方式得到完善和改进。按照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按照ISO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和完善检测技术能力水平,实现计量管理和技术与国际互认和全面接轨。

二、浅析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零部件温升研究现状
        1.2.2 界面接触传热分析的研究现状
        1.2.3 热电偶劣化研究现状
        1.2.4 热电信号转换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温升测试原理及评价模型
    2.1 温升测试原理及方法
        2.1.1 温升测试目的及原理
        2.1.2 温升测试规范及方法
    2.2 温升测试误差来源
        2.2.1 测试电流偏差
        2.2.2 热电偶与样品的接触
        2.2.3 热电偶的传递偏差
        2.2.4 测量仪器的转换误差
        2.2.5 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
        2.2.6 方法选择及数值修约
    2.3 温升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
        2.3.6 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电偶与测温面传热性能分析
    3.1 热电偶与测温面热传递模型
    3.2 接触部位热传递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元建模过程
        3.2.2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3.2.3 仿真模型和材料属性
        3.2.4 热传递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3.3 热电偶与样品接触的优化
        3.3.1 接触部位热传递效率模型优化
        3.3.2 优化模型的仿真分析
        3.3.3 优化模型的验证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电偶劣化机理及影响
    4.1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劣化
        4.1.1 热电偶感温原理
        4.1.2 热电偶劣化机理
    4.2 热电偶劣化性试验
        4.2.1 实验思路及设计
        4.2.2 热电偶劣化与高温的相关性
        4.2.3 热电偶劣化与温度循环的相关性
        4.2.4 热电偶使用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电信号转换机理及实验验证
    5.1 仪器的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
        5.1.1 仪器的测量原理
        5.1.2 仪器的测量误差分析
    5.2 仪器的测量误差的实验验证
        5.2.1 验证实验的方案
        5.2.2 验证实验的结果分析
    5.3 优化方案及验证样机设计
        5.3.1 信号连接选通模块
        5.3.2 模拟信号调理模块
        5.3.3 模数转换控制模块及功能设计
    5.4 针对优化方案的验证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升测试不确定度模型的优化
    6.1 现有模型的不足
    6.2 不确定度模型的优化
    6.3 应用模型开展评定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金刚石NV色心的制备以及在量子测量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计量学
        1.1.1 计量学发展
        1.1.2 计量学变革
    1.2 量子测量中的传感体系
        1.2.1 固态量子系统
        1.2.2 原子干涉仪系统
        1.2.3 超导量子干涉仪系统
    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刚石材料及内部色心
    2.1 金刚石
        2.1.1 金刚石的性质
        2.1.2 金刚石的分类
    2.2 金刚石样品的合成与加工
        2.2.1 金刚石的合成
        2.2.2 金刚石的加工
    2.3 金刚石内部色心
        2.3.1 NV色心
        2.3.2 SiV色心
        2.3.3 NE8色心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NV色心的量子测量技术
    3.1 磁场测量
        3.1.1 自旋哈密顿量以及能级跃迁分析
        3.1.2 静磁场测量原理及灵敏度分析
        3.1.3 交流磁场测量原理及灵敏度分析
    3.2 温度场测量
    3.3 应力的测量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V色心的制备
    4.1 掩膜制作
    4.2 离子注入
        4.2.1 技术分析
        4.2.2 实验操作
    4.3 真空退火
        4.3.1 技术分析
        4.3.2 实验操作
    4.4 清洗、检测与存放
        4.4.1 清洗
        4.4.2 检测与存放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V性质与辐照关系
    5.1 样品加工
        5.1.1 参量设定
        5.1.2 电子注入
    5.2 测量系统搭建
        5.2.1 测量系统概述
        5.2.2 光路系统
        5.2.3 探测系统
        5.2.4 微波控制系统
        5.2.5 软件系统
    5.3 NV色心性质表征
        5.3.1 光学性质
        5.3.2 电子学性质
        5.3.3 材料学性质
    5.4 灵敏度测量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测量系统优化
    6.1 利用时间门操作提高自旋信号收集效率
        6.1.1 荧光寿命
        6.1.2 实验原理及步骤
        6.1.3 结果分析
    6.2 测量优化
    6.3 离子注入模拟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定位终端计量检测的现状
        1.2.2 GNSS发展现状
        1.2.3 多系统GNSS数据融合方法
        1.2.4 动态检测基准构建方法
        1.2.5 动态定位性能评估数据处理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模GNSS定位终端计量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GNSS时空统一理论
        2.2.1 GNSS坐标系统与坐标统一
        2.2.2 GNSS时间系统与时间统一
    2.3 GNSS组合定位模型及参数估计
        2.3.1 GNSS松组合定位模型
        2.3.2 GNSS紧组合定位模型
        2.3.3 参数估计方法
    2.4 多模GNSS组合定位实验验证
        2.4.1 松组合模型定位效果分析
        2.4.2 GPS/BDS伪距DISB参数应用研究
        2.4.3 BDS-3/GPS/GALILEO重叠频率观测值紧组合定位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检测基准定位算法
        3.2.1 基于CORS精准计量的GNSS高精度算法
        3.2.2 GNSS/INS松组合原理
        3.2.3 GNSS/INS紧组合原理
    3.3 基于INS/多系统GNSS融合的空间检测基准建设
        3.3.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建设
        3.3.2 INS增强动态检测基准系统的建设
    3.4 INS/多系统GNSS融合终端空间检测基准测试
        3.4.1 基于多系统GNSS的CORS系统测试
        3.4.2 融合多系统GNSS的检测基准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高精度GNSS静态检测的参考标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GNSS接收机检测误差理论
        4.2.1 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其分类
        4.2.2 测量结果质量评定方式
    4.3 常规GNSS网络差分接收机静态检测方法
        4.3.1 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检测方法和内容
        4.3.2 导航型GPS接收机的定位误差表述
    4.4 网络差分接收机的整体检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单机状态检测(单点)
        4.4.2 联网状态检测(浮点/差分)
        4.4.3 联网状态检测(固定)
    4.5 差分接收机各单项检测量化方法
        4.5.1 单机检测方法
        4.5.2 联网检测方法
    4.6 零基线GPS/北斗快速模糊度固定及残差评测
        4.6.1 单差零基线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4.6.2 基于零基线结果的精度统计及指标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精度GNSS导航终端动态检测系统
    5.1 引言
    5.2 系统总体组成与检测流程
        5.2.1 系统总体组成
        5.2.2 数据传输和检测流程的设计
    5.3 系统测试与分析
        5.3.1 车载检测基准系统性能测试
        5.3.2 车载检测平台系统测试
        5.3.3 测试小结
    5.4 高精度BDS/GPS定位终端动态检测标准规范的研制
        5.4.1 标准研制总体设计思路
        5.4.2 各项标准具体内容
        5.4.3 技术指标的标准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H2S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巯基化合物、hNQO1酶和HClO分子的生理学意义
    1.3 荧光分子探针概述
    1.4 生物巯基化合物、hNQO1酶和HClO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1.4.1 Cys、Hcy和GSH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1.4.2 H_2S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1.4.3 hNQO1酶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1.4.4 HClO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双反应双淬灭生物巯基化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生物巯基化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2.3 生物巯基化合物荧光探针光谱研究方案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与生物巯基化合物反应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2 探针与生物巯基化合物反应的荧光光谱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双淬灭硫化氢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双淬灭H_2S探针4-6的合成与表征
        3.2.3 H_2S探针4-6光谱研究方案
        3.2.4 细胞培养与MTT assay
        3.2.5 细胞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4-6与H_2S反应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3.3.2 探针4-6与H_2S反应的荧光光谱性质
        3.3.3 双淬灭H_2S探针4用于检测HEK293细胞中的H_2S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双反应双淬灭硫化氢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双反应双淬灭H_2S探针7-9的合成与表征
        4.2.3 H_2S探针7-9光谱研究方案
        4.2.4 细胞培养与MTT assay
        4.2.5 细胞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7-9与H_2S反应机理的研究
        4.3.2 探针7-9与H_2S反应的荧光光谱性质
        4.3.3 双反应双淬灭H_2S探针7的细胞成像应用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硫化氢-hNQO1酶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5.1 引言
    5.2 近红外hNQO1酶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5.2.1 近红外hNQO1酶探针的设计原理
        5.2.2 近红外hNQO1酶探针的实验方案
        5.2.3 近红外hNQO1酶探针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4 近红外hNQO1酶探针小结
    5.3 H_2S-hNQO1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5.3.1 H_2S-hNQO1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
        5.3.2 H_2S-hNQO1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实验方案
        5.3.3 H_2S-hNQO1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3.4 H_2S-hNQO1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小结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高效HClO探针的合成及其用于硫化氢诱导的HClO成像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探针14的合成与表征
        6.2.3 探针14光谱研究方案
        6.2.4 细胞培养
        6.2.5 MTT assay与细胞成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探针14与HClO反应机理的研究
        6.3.2 探针14与HClO反应的荧光光谱
        6.3.3 探针14用于检测活细胞中的HClO
        6.3.4 探针14用于检测外源性H_2S诱导生成的内源性HClO
    6.4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目标探针表征谱图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液压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同类设备和技术的现状
    1.2 上海计量院的技术能力现状
    1.3 立项必要性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第二章 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2.1 液压式力标准机的整体情况介绍
    2.2 新型液压式力标准机的技术升级
    2.3 液压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
第三章 系统总体的设计与实现
    3.1 硬件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
    3.2 系统整体设计和程序流程示意图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4 LabView软件设计
    3.5 控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
第四章 数据考核与验收
    4.1 力标准机的整体验收指标
    4.2 重复性
    4.3 稳定性
    4.4 不确定度评定
    4.5 不确定度验证
    4.6 设备验收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磁共振成像仪磁场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
    1.3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发展和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核磁共振原理及系统设计方案
    2.1 核磁共振原理介绍
        2.1.1 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2.1.2 从量子力学角度分析
        2.1.3 从经典力学角度分析
    2.2 系统设计方案
        2.2.1 核磁共振测场的实现方法
        2.2.2 核磁共振信号的检测
        2.2.3 磁场均匀性计量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第三章 边缘振荡器的设计和测量控制部分的实现
    3.1 边缘振荡器设计
        3.1.1 边缘振荡器概述
        3.1.2 经典振荡器电路分析
        3.1.3 边缘振荡器设计方案
        3.1.4 边缘振荡器实际设计
        3.1.5 探头部分的设计
        3.1.6 频段的选择
    3.2 自动控制的实现
        3.2.1 50Hz 扫场电流下的共振点位置
        3.2.2 自动搜索电路的设计
        3.2.3 自动锁定的实现
        3.2.4 频率自动调节的控制程序
    3.3 测量显示控制程序
第四章 标准装置的建立和强磁场的溯源
    4.1 标准装置的建立
    4.2 强磁场的溯源
第五章 实验过程、结果与分析
    5.1 振荡器频率的复现
    5.2 实际测量步骤
    5.3 不确定度分析
        5.3.1 频率测量的不确定度
        5.3.2 γp引入的的不确定度
        5.3.3 γp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绩效耦合的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其创新主体的转移
        1.1.2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及天然气行业的历史使命
        1.1.3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可持续发展
        1.1.4 技术创新环境变化及其平台建设的紧迫性
    1.2 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其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有关行业或区域集群创新理论
        2.1.1 创新环境理论
        2.1.2 新产业区位理论
        2.1.3 创新系统理论
        2.1.4 行业集群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属性研究
        2.1.5 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机制研究
        2.1.6 交互学习机制
        2.1.7 合作竞争机制
    2.2 关于创新模式的研究
    2.3 关于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
    2.4 关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研究
    2.5 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2.6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耦合系统的相关理论基础
        2.6.1 系统耦合理论
        2.6.2 社会网络理论
        2.6.3 资源理论拓展
第3章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系统战略性及战略设计框架
        3.1.1 天然气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性
        3.1.2 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及复杂理论的启示
        3.1.3 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性及其与行业发展的战略匹配性
        3.1.4 系统耦合性问题:一个系统相饽的例子—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裂谷效应及其形成机制
        3.1.5 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耦合和战略设计框架
    3.2 创新要素(资源)的社会性及其社会资本利用框架
        3.2.1 技术创新体系要素的社会网络性
        3.2.2 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框架
    3.3 资源增值利用及其配置体系框架
        3.3.1 拓展的资源理论应用框架
        3.3.2 科技资源增值利用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
    3.4 科技劳动的价值创造性
        3.4.1 科技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3.4.2 科技劳动价值形成与转化
        3.4.3 技术创新及其相关价值增值的本质
        3.4.4 科技劳动与技术进步激励机制选择思路
    3.5 自然与环境资源的价值性及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3.5.1 资源与环境的价值性
        3.5.2 “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3.6 技术及其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及管理创新框架
        3.6.1 管理创新理论的应用思路
        3.6.2 技术创新执行力与技术创新运行方式
第4章 墓于绩效耦合的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4.1 总体框架
    4.2 各子体系的基本内涵
        4.2.1 需求导向的环境政策体系
        4.2.2 技术创新的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体系
        4.2.3 技术创新多元动力体系
        4.2.4 技术创新的蛛网能级组织体系
        4.2.5 项目基础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商业化运行体系
        4.2.6 增值利用的知识管理体系
        4.2.7 价值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4.2.8 与要素市场结合的技术市场体系(含公共平台体系)
第5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导向环境政策体系
    5.1 需求导向的环境政策体系的构筑思路与框架设计
    5.2 需求导向的环境政策体系的结构说明
        5.2.1 制度环境
        5.2.2 法规环境
        5.2.3 政策环境
        5.2.4 市场环境
        5.2.5 技术需求环境
        5.2.6 文化环境
第6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的动态平衡战略决策体系
    6.1 技术创新的柔性决策机制
        6.1.1 现代管理决策系统
        6.1.2 柔性决策机制
    6.2 技术创新决策体系的目标结构框架
    6.3 技术创新决策体系的目标结构说明
        6.3.1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
        6.3.2 技术创新项目运行决策
        6.3.3 人才战略决策
        6.3.4 技术创新投融资战略决策
        6.3.5 知识产权战略决策
        6.3.6 信息化战略决策
第7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的多元耦合的驱动体系
    7.1 技术创新的多元耦合动力体系的内涵
    7.2 多元动力耦合驱动体系的框架及其结构
        7.2.1 构建依据分析
        7.2.2 构筑思路
        7.2.3 框架及其结构
    7.3 内外部动力体系结构因素说明
        7.3.1 外部动力
        7.3.2 内部动力
    7.4 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功能和作用
        7.4.1 产业内的能力因素
        7.4.2 产业外的能力因素
第8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蛛网能级组织体系
    8.1 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的科技组织模式
    8.2 蛛网能级组织模式构筑
        8.2.1 蛛网能级组织模式建立基础
        8.2.2 技术创新蛛网能级组织模型建立
        8.2.3 蛛网能级组织模型的基本特征
    8.3 技术创新蛛网能级组织模式构筑
        8.3.1 构筑思路
        8.3.2 技术创新蛛网能级组织模式构筑
    8.4 蛛网能级组织模式的结构说明
        8.4.1 直属院所蛛网能级组织
        8.4.2 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蛛网能级组织
        8.4.3 战略联盟团队蛛网能级组织
第9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运行体系
    9.1 国外大石油公司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9.2 技术创新项目运行体系构筑
        9.2.1 构筑思路
        9.2.2 项目运行体系构筑
    9.3 科技项目运行关键业务管理
        9.3.1 立项及计划管理
        9.3.2 科技项目招标
        9.3.3 积极开展合作研究,重视科技对外协作项目管理
        9.3.4 研究项目过程控制管理
        9.3.5 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
        9.3.6 科技成果评价(评奖)管理
        9.3.7 新技术转化、应用与奖励
        9.3.8 科研经费的管理
        9.3.9 科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9.3.10 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好桥梁作用
第10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增值利用的知识管理体系
    10.1 知识管理的内涵
        10.1.1 知识增值的过程
        10.1.2 成功的知识管理条件
    10.2 知识管理对天然气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10.3 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体系构筑
        10.3.1 构筑思路
        10.3.2 知识管理体系的结构要素说明
第11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的价值核心绩效考核体系
    11.1 技术创新绩效考核体系
        11.1.1 技术创新绩效的现状
        11.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11.1.3 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11.1.4 建立科技绩效与考核机制
    11.2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11.2.1 技术创新能力内涵
        11.2.2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
    11.3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第12章 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措施
    12.1 加强领导,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12.1.1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领导
        12.1.2 健全和技术创新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2.1.3 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2.2 建立和完善科技市场体系,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应用
        12.2.1 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优化市场环境
        12.2.2 通过市场内部化,形成以风险管理为特征的创新管理机制
        12.2.3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要素市场,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12.2.4 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
    12.3 建立起有效的“产、学、研”运行机制,推动技术创新
        12.3.1 明晰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
        12.3.2 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调控主体建设
        12.3.3 健全战略联盟机制,建立利益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12.4 加强人才开发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12.4.1 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引进机制
        12.4.2 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12.4.3 建立开放性的选拔任用和退出新机制
        12.4.4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通过互动学习提高技术创新体系绩效
    12.5 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化建设,保障知识共享
        12.5.1 大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12.5.2 强化信息和知识集成的理念
        12.5.3 完善市场反馈渠道,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入口
        12.5.4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高效、灵活的网络管理系统
        12.5.5 引进和开发知识管理系统,促进员工使用知识管理系统
    12.6 完善科技激励机制,以人为本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2.6.1 科技激励内容和模型
        12.6.2 激励措施
    12.7 构筑天然气文化体系,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
        12.7.1 天然气文化的内涵
        12.7.2 天然气文化体系的构筑依据与思路
        12.7.3 天然气文化体系框架设计
        12.7.4 框架体系结构说明
        12.7.5 加快天然气文化体系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第13章 结论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基本结论
        13.1.1 关于资本能量转化与技术创新增值的本质
        13.1.2 关于科技价值形成转化与技术创新机制选择
        13.1.3 关于技术创新对天然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13.1.4 关于技术创新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
        13.1.5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裂谷效应
        13.1.6 关于技术创新复杂体系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13.1.7 关于子体系的功能作用和特点
        13.1.8 关于天然气文化体系
        13.1.9 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的不足
    13.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出版专着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软科学研究项目表

(9)上海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背景介绍
        一、公共检测体系的构成及地位
        二、公共检测体系基本概念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论文内容
        一、论文章节及主要内容
        二、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治理理论
        一、理论基础
        二、公共检测体系建设与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节 国家竞争战略
        一、理论基础
        二、公共检测体系建设与国家竞争战略
第三章 国外公共检测体系研究
    第一节 美国——聚焦于核心领域检测技术研究
        一、“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改革导向下的体系建设经验
        二、明确的部门职能
        三、明晰的政策导向
        四、总结
    第二节 欧洲——多元化的机构管理及整合模式体现灵活性
        一、英国——公司化的管理模式
        二、荷兰——整合模式
        三、西欧——区域内合作
    第三节 日本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治理结构
        一、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二、日本分类改革经验
        三、日本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
    第四节 启示
第四章 国内公共检测体系现状
    第一节 我国公共检测体系现状
        一、相关建设进展情况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一、现状分析
        二、上海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进程
    第三节 启示
第五章 上海市公共检测体系建设实践
    第一节 上海构建公共检测体系的的战略规划
        一、确立指导思想,遵循基本原则
        二、明确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
        三、统筹规划布局,体现整体理念
        四、确定机构职责,明确任务方向
    第二节 上海构建公共检测体系的探索——上海市检测中心的建设实践
        一、上海市检测中心的建设的基本构想
        二、功能组成和组织管理框架
        三、中心的建设任务
    第三节 上海市检测中心建设的成果及思考
        一、建设成果
        二、建设思考
第六章 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上海公共检测体系组织管理构架搭建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适应WTO 规则的地方法规体系
        二、探索灵活的建设和管理模式,提高机构的竞争力
        三、固定资产的“资源整合”
    第二节 行业建设过程中政府承担角色的建议
        一、政府的角色是是裁判者,是监控者
        二、分层面进行体系构建
    第三节 行业竞争力建设的建议
        一、检测能力建设要点
        二、具体措施
    第四节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议
        一、检测检验行业资源整合功能
        二、检测检验能力资源整合
        三、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资源整合
        四、检测检验技术知识库的整合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四方公司计量管理方法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概况
    1.2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结论
第二章 计量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生产组织对计量工作的要求
    2.2 计量是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2.3 ‘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对计量工作的要求
    2.4 计量是企业节能降耗的基本保证
    2.5 计量是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的必要保证
第三章 四方公司计量工作的现状
    3.1 目前企业实施量值传递的方式
    3.2 新的计量基准模式——量子计量基准
第四章 四方公司管理模式的改善
    4.1 计量工作面临新机遇
    4.2 计量工作由强制型转向自主型
    4.3 计量保证方案的应用
    4.4 公司计量管理工作改善的要点
第五章 测量过程控制
    5.1 计量检测过程的保证与控制
    5.2 质量控制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3 计量检测过程中各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分析
    5.4 量值检验时对计量手段准确度的要求
    5.5 工艺过程参数监控检测中对计量手段准确度的要求
第六章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计量体系发展
    6.1 计量检定/校准的职能与社会检测市场接轨
    6.2 全国实验室认可情况
    6.3 通过实验室认可实现计量工作与国际市场接轨
    6.4 计量体系的国际化与企业国际化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提高对工业计量工作的认识
    7.2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计量工作
    7.3 对企业计量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析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D]. 杜冠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金刚石NV色心的制备以及在量子测量领域的应用[D]. 赵博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高精度GNSS接收机计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D]. 曹相. 东南大学, 2020(01)
  • [4]双反应双淬灭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H2S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 张长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6]液压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 虞跃凌.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磁共振成像仪磁场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D]. 王少华. 河北大学, 2014(01)
  • [8]基于绩效耦合的天然气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姜子昂. 西南交通大学, 2007(12)
  • [9]上海公共检测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D]. 黄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10]四方公司计量管理方法改善研究[D]. 刘世竹.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能级结构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