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与张爱玲

月影与张爱玲

一、月亮意象与张爱玲(论文文献综述)

姜婉莹[1](2020)在《论莫言的红色书写》文中指出莫言天马行空的小说语言历来是学界的研究重点。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其小说中红色书写的特别,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而是将之作为莫言语言的特色之一简要提及。笔者认为,这种看似常态化的色彩选择与莫言反叛性的文化性格相悖,且静态的色彩观照无法透露莫言色彩书写的复杂意识,关于“莫言红”还有可待拓展的研究空间。首先,笔者在对红色相关数据的统计中,勾勒与描绘了莫言笔下的“红”色景观。一方面,莫言对红色的偏爱拥有个性化特征,其笔下的红色物象群违背传统与常理;另一方面,莫言的红色词用量随时间发展而波动下降,相比其他色彩的用色趋势,体现出作者对“红”从亲近到抑制的书写态度。其次,在归纳中西方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莫言红色运用方面呈现的表层特征。莫言看似积极、常态的红色书写背后呈现出消极的意义取向,而变态的反常规书写则体现出作者反传统的心理倾向。再次,笔者在个别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莫言红”中体现的深层内涵,并发现其经历了从理想化的感性勾勒到现实性的理性揭示的转变,且拥有政治、生存、人性层面的隐喻意味。根据以上三方面的现象呈现,笔者探究了“莫言红”的形成原因。成长环境、身份认同追求与多维色彩体验共同导致了莫言对红的偏爱;而迈向民间文化的写作态度、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与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又使这位作家在后期创作中虽然主观抑制用“红”,但仍无法完全抛弃这种与其个性相贴合的色彩。最后,通过乡土文学、都市文学、红色经典与新时期小说中的“红”色爬梳,笔者交叉对比的基础上总结了“莫言红”的历史地位。“莫言红”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共性与个性兼具,总体上是由“多变”趋向于“不变”。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莫言红”确有过人之处,但众多研究者对“莫言”与“红”的捆绑式论说使其走向经典化,这带来的是对莫言真正红色书写状态的历史性屏蔽。

覃子阳[2](2019)在《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和意象》文中指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具有音乐美,她用音乐感来创造一种舒缓的语言节奏,并在字里行间透出淡淡的哀伤。在她多样化的语言中存在一种特殊句式——"总结句式",这种句式或抒发强烈的感情,或以平静的语调启人深思。此外,意象在她的小说中也频繁出现,以富有现代色彩的"月亮"为代表,意象与象征结合后,变为了超越本体的象征符号,从而使作品有了更深层的含义。

陈莹[3](2019)在《家国情理的再表达 ——论后期张爱玲的家族故事书写》文中研究指明自1955年赴美至1995年离世,在美四十载,张爱玲的创作未曾间断,一直用中英双语在异文化圈中构建文学中国。梳理张爱玲在美时期的文学写作发现反复与改写是其后期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现象,而家族故事的系列文本则构成这一重写型叙事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直以来,学界均从自传书写、创伤疗救、焦虑释放、创作力枯竭等角度诠释后期张爱玲的反复与改写,本文的论述主要是对以上观点的反驳与批判,从家国情理等方面重新回答张爱玲的后期转向与反复书写。《金锁记》的四个版本以及“自己的故事”反复书写的四个文本构成后期张爱玲家族故事书写的完整序列。本文以这八个文本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后期创作谈、书信集、散文等为辅助材料探析后期张爱玲反复与改写这一文学行为背后真实而复杂的的深层心理机制。绪论部分呈现了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背景、概括当前学界对此论题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不足与缺失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以时间为纵轴梳理后期张爱玲创作的整体历程,并以1967年放弃英文写作与1971年转向中文读者圈为重要节点将其后期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简要概括不同阶段的生活与创作情况。以写于1965年前后的英文创作谈《自白》为主要阐释对象,分析得出张爱玲未能进入美国文学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文化的隔膜以及她坚定不妥协的文化立场。《自白》不仅是后期张爱玲对在美出版受阻的自我解释,更是其放弃英文写作、创作转向的重要信号。第二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析张爱玲如何将对中国远近文学传统的理性反思与继承投射在小说实践中。后期张爱玲以情爱体验与母女关系书写在主题上接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重情传统、反思了现代文学创作中对家族制度的批判传统。在故事情节、意象营造及语言等方面的演变则凸显后期张在小说艺术上深受晚清社会小说笔法的影响,并一直不断尝试突破自己的写作框架、实现文学理想与艺术追求。第三章以《金锁记》的四个版本以及“自己的故事”反复书写为线索,梳理后期张爱玲家族故事反复书写概况。引入家族视野看待后期张爱玲如何以个人史与家族史穿插的方式叙述家族故事,结合1961年前后张爱玲的港台行分析其再次改写《金锁记》的心理与情感动机。认为在创伤书写、焦虑缓解之外割舍不断的国族情感、晚清民国历史的悲剧讲述以及处理家族题材时情理的不断错置、调整才是后期张爱玲中英文反复书写家族故事的深层心理机制。结语部分再次强调张爱玲后期的文学选择、坚持与转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母国在文化及情感上不变的立场坚守。并从理性反思与传统继承、情感态度与文化回归、情理结构的调整三个层面再次总结了后期张爱玲反复书写与改写家族故事的文化、心理、情感动机。并在最后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文本阅读的一些感触做出了不成熟的思考与阐发。

陈晨[4](2019)在《论《小团圆》的“哥特风格”》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涉及对比文本《传奇》,从哥特式人物、哥特式情节和哥特式空间三方面入手,分析《小团圆》“哥特风格”的表现,并探索“哥特风格”形式背后作者创作理念的发展变化。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怪诞与恐怖的人物形象书写:小说运用“动物隐喻”书写怪诞的人物形象,阐述病态的母女关系以及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运用精神分析探究人物的恐怖病态心理——施受虐倾向。第二部分,从女性主义与文学伦理学视角分析典型哥特式情节:暴力与乱伦。从战争暴力的怪诞与恐怖,批判战争的非理性;通过战争与女性的间隔,阐述女性的国族身份认同焦虑;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倾轧与谋杀,表明人性的残酷阴暗;人类“性禁忌”下的乱伦欲望是对伦理秩序的破坏与拆解,是封建没落家族的病态繁衍方式。第三部分,从空间叙事学角度,分析哥特式空间:物理空间与抽象空间。物理空间以加斯东·巴什拉的“家宅意象”为概念基础,论述张爱玲笔下家宅的恐怖性以及女性的性别禁锢与内囿;抽象空间则以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为理论基础,分析其时间逻辑的破碎与人的轮回痛苦。

卜一文[5](2018)在《“苍凉”的消解——论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的缺失》文中提出张爱玲的小说恋恋于都市中的日常生活,以华美的笔调叙述"普通人的传奇",写尽人生的哀戚。20世纪70年代末,张爱玲在大陆学术界被"重新发现",社会上也随之兴起了一股"读张"、"评张"热潮。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消费社会的来临,经典文学纷纷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张爱玲小说也不例外。由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有:1984年许鞍华的《倾城之恋》、1988年但汉章的《怨女》、1994年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1997年许鞍华的《半生缘》

缪君妍[6](2017)在《月光下的疯女人——《莎乐美》与《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尔德代表作《莎乐美》与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都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个被爱情摧残、被欲望折磨而沉沦、疯狂的月光下的疯女人形象,其中对于女性心理的揣摩与对月亮意象感官化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旨在通过对《莎乐美》和《金锁记》中月亮意象的研究,探索月光下的疯女人疯狂的根源以及在这两部作品中月亮意象的心理内涵及其在叙事中发挥的作用。

黄擎,杨艳[7](2018)在《《传奇》的回旋叙事与张爱玲的反线性发展观》文中研究说明意象、代际与色彩这三重回旋共同构成了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传奇》的回旋叙事。意象回旋将时间体验空间化,既支撑起了叙事空间,又使日常生活替代革命而成为永恒的时代主题,传达了反线性的时间观。张爱玲不仅从时间观上反抗线性发展观,更借助代际回旋将其抵制行为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之上。代际回旋着眼于代际之间的命运问题,揭示了命运的循环相生,宣告了反种族进化观立场。然而,反线性发展观并非张爱玲回旋叙事的终点,而是通向个人价值的桥梁。色彩回旋彰显了这一特质,红色系回旋与前进、蓝绿色系回旋与守旧分别建立起话语关联。在红与蓝绿两种色系的统摄之下,张爱玲塑造了存在于现实与记忆中的两类人物,使存在的依据由真假判断转化为以个人性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刘林林[8](2017)在《“玻璃罩”的内与外 ——张爱玲《传奇》意象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传奇》中细碎繁复的意象俯拾皆是,如镜子、月亮、色彩、玻璃、眼泪、灯影……,寻找众多“象素”的共性,有冰冷、易碎、相隔、虚空、流光溢彩等特征。根据其共性,对《传奇》中的意象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分为三大层面:镜影成像的“镜像”,色彩斑斓的“色相”,内心独白的“心象”。围绕这三大主线,结合拉康镜像理论、索绪尔语言学能指和所指等理论,剖析张爱玲的小说,构建以“玻璃罩”为主旨的意象系统。文章在意象整合的过程中,深度阐释“玻璃罩”这一总体意象,它并非纯粹的物理环境,而是浸渍着作家苍凉情绪的心理空间,纷繁芜杂的“象素”中隐含着无限的意味。其一,“普通人”在透明易碎的“玻璃罩”内,“镜”意象群成为诉说生命体验的物质载体,透过“镜像”折射出“普通人”隐藏在心灵深处被压抑的自我认知。其二,流光溢彩的“玻璃罩”中,随处可见的“色相”构筑了一个奇诡艳异的囚牢,承载着令人悲哀美的情感物象。其三,“普通人”独处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吐露心声,揭示出庸常生活下真实又素朴的“心象”。由上表明,《传奇》中以“玻璃罩”为主的意象系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其中包含着感觉、知觉、情感等多种“象素”。张爱玲借助于外在的“镜像”和“色相”,如同无形之网般,给人物的“心象”上了一道枷锁,“玻璃罩”看似透明与外界相通,实则却永远也走不出“被内囿”的现实。综而论之,立象以尽意。重读张爱玲《传奇》,在整体研究“玻璃罩”意象系统的基础之上,多视角地对琐碎细微的意象反复体味,努力探寻意象背后蕴含的艺术韵味,体会张爱玲凭借着外在的物象,“嘲讽中又有着深深的同情与怜悯”,审视仓促厚重的时代下“普通人”,无论是内囿在“罩内”,还是出逃于“罩外”,难以突围铁壁合围的生存困境,最终仍旧裹胁在压抑与痛楚之中,垂死挣扎在这一《传奇》世界里。

陈鹉[9](2017)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变动。总体来说,张爱玲的政治姿态是从疏离政治转向审视政治。从前期的专门写“男女间的小事”;到后期的向“左”转而创作的《十八春》和《小艾》,向“右”转而创作的备受争议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也从前期的绝望反叛转变为后期的生命价值的回归,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并肯定女性的情欲,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前后期的历史观念也从前期的对历史的疏离,即重视个体、不重视历史;发展到后期的历史的纠结,即个体与历史并重,消解正史,探寻秘史。张爱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正史)有诸多不同之处,显然,她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说。第三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的变化,如题材的变迁、叙事视角的嬗变、情节模式的变异、表现手法的变化、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等方面,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相对于前期主要针对于男女婚姻家庭的题材,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走向了多样化,开始出现乡村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人物题材、同性恋题材等;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也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角度从前期的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并具有很高的自传性和真实性;后期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异,由前期的描写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转向了后期的描写背叛、饥饿与政治事件;后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意象由前期的繁复华丽转向了平淡质朴,反讽手法由前期的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了后期的结构和模式反讽手法,性描写由前期的唯美浪漫转向了后期直白大胆的描写方式;和前期小说相比较,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创作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生活往事不断地重复书写和并出现了一些衍生情节。第四章研究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如何受到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红楼梦》对其的影响是由前期的直接模仿转变为后期的艺术变异,而《海上花》对其的影响使得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由前期的繁复绚丽转变为后期的平淡而近自然;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有不同的思考,而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前期的抗拒转向后期的某种程度的迎合、再到嘲讽、拆穿、最后是肯定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由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式的写作,即对西方作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属于影响式写作,张爱玲和西方作家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话语关系;转向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的写作,在后期小说创作中她转变为主动地、平等地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与西方作家作品进行对话性和互文性写作。第五章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个方面是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的关系,张爱玲嗜好华衣美服和沉迷于享受物质生活,形成了她前期小说创作的“琐碎政治”的特点,而将生活艺术化则是其表演人格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显着特点;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张爱玲在后期小说创作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角色中,使读者在她的小说中可以隐隐见到张爱玲的真身,这可以说是她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人格表演;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通过研究探讨各类研究性论文以及关于张爱玲的纪实访谈性文章、和家人朋友等的书信往来,并结合她的作品,发现张爱玲的一生和她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大作品!张爱玲自己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富有高度戏剧性的一生。在最后的余论部分,笔者探讨了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应该是在于着力发掘她未曾发表出版或者被埋没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如《描金凤》等。以及和友人炎樱等的书信往来也有待于被挖掘。另外就是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被误读的作品也有待于研究者基于尊重艺术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文学研究。而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研究也显然是很不足够的,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地关注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张晶[10](2016)在《三三文学集团的“中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三文学集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诞生于台湾的一个文学同人团体。这个时期台湾在美国的援助之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台湾在国际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外交失败,导致台湾一批有志之士开始反思美援文化,关注台湾的本土性,并发动了着名的“乡土文学论战”。三三文学集团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以不同于现代主义和本土派的姿态呈现于文坛。三三文学集团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提出回归传统的口号,并遵循着自己的文学理念创作了众多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三三文学集团的作品无论是思想、主题,还是语言、文字,都渗透了强烈的“中国性”的特点。本文便以“中国性”为立足点,通过四个章节研究三三文学集团的创作。首先,探讨的是三三文学集团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对具有“中国性”特色的文学作品的影响。三三文学集团作品中“中国性”的形成与《三三集刊》的创刊、三三文学集团的组织活动如三三合唱团、露营、讨论会,以及三三书坊的建立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活动的推行,对凝聚三三文学集团的文学信念、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外,三三文学集团与张爱玲和胡兰成之间关系密切,形成了张腔胡调的特色,并在张、胡的交相影响下,走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其次,研究三三文学集团所独有的“中国性”的文学审美追求。本章主要从三三文学集团既渴望坚持“纯文学”理念又承袭传统儒士的“文以载道”的文艺理念从事创作;既有超脱于世俗的“自然”之性情,又有着积极入世的追求;以及致力于承袭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目的,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再次,分析三三文学集团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性”的艺术特征。这一章深入三三文学集团的文本,从文学作品所独具特色的乡愁主题,太阳、月亮和雨意象入手寻找“中国性”。最后,研究三三文学集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三三文学集团与台湾两大传媒集团互动频繁,并多次获得重大文学奖项,但是与两大报社之间存在亲疏之别。虽然与神州社关系密切,并相互在对方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三三文学集团即使解散也同样为台湾文坛培养了众多优秀作家,这批作家后来对八十年代文坛的多样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眷村文学创作风潮的兴起。本章从三三与当时文坛以及其后八十年代文坛的关系来探究其地位及影响。

二、月亮意象与张爱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月亮意象与张爱玲(论文提纲范文)

(1)论莫言的红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莫言笔下的“红”
    第一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整体特征
        一、红色书写的超然地位
        二、物象点染与着色的个性化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历时变化
        一、用量与用法之变化
        二、红色审美趣味之变化
第二章 莫言红色书写的常态与变态
    第一节 红色的文化内涵
        一、自然原型中的红色本义
        二、文化差异中的红色引申
    第二节 常态的红色书写
        一、红色人物的美与恶
        二、红色物景的欢与悲
    第三节 变态的红色书写
        一、本色“红”的变幻
        二、另类“红”的描摹
第三章 “莫言红”的精神叙说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精神内涵
        一、红鲤鱼与红萝卜
        二、红高粱与红马驹
        三、红蝗与红沼泽
        四、红树林
    第二节 色彩交融中的红色隐喻
        一、红与蓝:群体政治与个人历史
        二、红与绿:生存困境中的游戏精神
        三、红与黑、白:是非善恶中的人性挣扎
第四章 “莫言红”的形成
    第一节 莫言色彩偏好形成的历史语境
        一、“成为作家之前”的色彩感知
        二、身份认同与红色书写的个性追求
        三、多维影响中的色彩体验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内在动因
        一、迈向民间文化立场
        二、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
        三、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
第五章 “莫言红”与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
    第一节 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流变
        一、乡土世界:黑白中点缀的“红”
        二、现代都市:繁复明艳的“红”
        三、革命历史:昂扬亢奋的“红”
        四、新时期小说:“红”的解放
    第二节 “莫言红”的共性与特性
        一、大同小异的“红女子”与独具特色的“红孩子”
        二、“民俗红”的新突破与“政治红”的超越性
        三、密集、多义的红色意象与同质化的红色修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家国情理的再表达 ——论后期张爱玲的家族故事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化心理转向与后期张爱玲的创作阶段演变
    2.1 后期张爱玲创作的三个阶段
        2.1.1 1955—1967:追梦·受挫·高产
        2.1.2 1967—1971:驻校作家与研究员
        2.1.3 1971—1995:重返中文读者圈
    2.2 英文《自白》在后期创作转向中的位置
        2.2.1 《自白》:对英语文学界的一次发言
        2.2.2 对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与回归
3 理性反思与传统继承中的主题及艺术风格演变
    3.1 核心主题:情爱体验与母女关系
        3.1.1 两种爱情模式:崇高与余情未了
        3.1.2 “娜拉”现象的再言说
    3.2 古典文学影响下的艺术风格转变
        3.2.1 故事情节:传奇的消解
        3.2.2 意象营造:淡化与深化
        3.2.3 语言风格:简约与含蓄
4 后期家族故事反复书写的心理机制:晚清史与家国情
    4.1 中英文反复书写家族故事
        4.1.1 《金锁记》的四个版本
        4.1.2 “自己的故事”:个人史与家族史
    4.2 晚清民国历史的悲剧讲述
    4.3 家与国:情与理的错置
        4.3.1 重返边城:国族情感的唤醒
        4.3.2 离散中的文化回归
        4.3.3 情与理:错置中的文本生成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论《小团圆》的“哥特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哥特式人物
    第一节 怪诞式人物形象书写: 动物隐喻
        一、九莉之自我形象构建
        二、母之恋人形象塑造
        三、母亲之形象塑造
        四、世态之众生相——“不彻底人物”形象塑造
    第二节 人物的恐怖化书写
        一、乃德之暴君式“恐怖”
        二、人物的恐怖病态心理——受虐与施虐
第二章 哥特式情节
    第一节 暴力
        一、战争暴力书写
        二、家庭暴力书写
    第二节 乱伦
        一、性禁忌
        二、性禁忌下的乱伦
第三章 哥特式空间
    第一节 空间意象
        一、生存空间: “家宅意象”
        二、自然空间: “月亮”意象
    第二节 空间形式
        一、空间形式的特征
        二、空间形式的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苍凉”的消解——论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的缺失(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调的偏离
    (一) 内容的通俗化
        1. 情节的扭曲。
        2. 主题的错位。
    (二) 人物的程式化
        1. 主角的正面化。
        2. 配角的温情化。
二、表现手法的不足
    (一) 意象的忽视
        1. 弃用“月”的意象。
        2. 没有凸显“镜像”。
    (三) 视听语言的缺失
        1. 原作场景被淡化或置换。
        2. 没有挖掘原作色彩与音乐的表现力。
三、结语

(6)月光下的疯女人——《莎乐美》与《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尔德《莎乐美》与张爱玲《金锁记》溯源
二、月亮意象的心理内涵
三、月亮意象在作品叙事中的运用
四、结语

(7)《传奇》的回旋叙事与张爱玲的反线性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象回旋:对时间的空间性体验
二、代际回旋:进化的不可维持
三、色彩回旋:两个世界与存在的价值判断
四、结语

(8)“玻璃罩”的内与外 ——张爱玲《传奇》意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走近《传奇》的意象世界
    2.张爱玲作品意象研究综述
    3.《传奇》下的“玻璃罩”
第1章 《传奇》意象系统的生成与分类
    1.1 一级意象—“玻璃罩”
    1.2 二级意象—“镜像”、“色相”、“心象”
    1.3 三级意象群归纳
第2章“镜像”—在虚影和实像中自我认知
    2.1 镜月融合,苍凉人生
    2.2 破镜难圆覆水难收
    2.3 照出面容,映射心灵
第3章“色相”—暖色调与冷色调参差对照
    3.1 暖色调下,感悟沧桑
    3.2 冷色调下,体味苍凉
    3.3 冷暖相映下的色彩观
第4章“心象”—折射人性的真实与素朴
    4.1 象由心生心随象转
    4.2 心灵互动形象共建
    4.3 透过“心象”解析复杂人性
第5章“玻璃罩”意象系统的意义与价值
    5.1 内囿于“玻璃罩”下的人性变异
    5.2 化实为虚,化有形为无形
    5.3 探析“玻璃罩”的深层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一 重复书写
        二 衍生情节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三三文学集团的“中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三三文学集团”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三三集刊》的创立
    第二节“三三文学集团”的组织活动
        一、三三合唱团
        二、讨论会
        三、露营
        四、演讲、座谈和未完成的三三剧社
    第三节 三三书坊的成立
    第四节 张爱玲、胡兰成对“三三文学集团”的点拨
        一、“私淑”张爱玲
        二、胡兰成的点拨
    小结
第二章 审美追求的“中国性”
    第一节 坚守纯文学与秉承功利文学观之间的痛苦纠葛
        一、纯文学的坚守
        二、“文以载道”的承传
    第二节 表达性情的文学理念
        一、三三文学集团的“自然”性情
        二、三三文学集团的“入世”性情
    第三节 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目的
    小结
第三章 作家作品中“中国性”的艺术展现
    第一节 主题的“中国性”
        一、故国山河
        二、文化故国
        三、现实故土
    第二节 意象的“中国性”
        一、太阳意象
        二、月亮意象
        三、雨意象
    小结
第四章“三三文学集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三三文学集团与当时文坛
        一、三三文学集团与两大报文学奖
        二、乡土文学论战中的三三文学集团
        三、三三文学集团与神州社
    第二节 三三文学集团与八十年代文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月亮意象与张爱玲(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莫言的红色书写[D]. 姜婉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和意象[J]. 覃子阳. 名作欣赏, 2019(29)
  • [3]家国情理的再表达 ——论后期张爱玲的家族故事书写[D]. 陈莹. 宁波大学, 2019(06)
  • [4]论《小团圆》的“哥特风格”[D]. 陈晨. 厦门大学, 2019(08)
  • [5]“苍凉”的消解——论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的缺失[J]. 卜一文. 当代电视, 2018(05)
  • [6]月光下的疯女人——《莎乐美》与《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比较研究[J]. 缪君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12)
  • [7]《传奇》的回旋叙事与张爱玲的反线性发展观[J]. 黄擎,杨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3)
  • [8]“玻璃罩”的内与外 ——张爱玲《传奇》意象系统研究[D]. 刘林林. 阜阳师范学院, 2017(01)
  • [9]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D]. 陈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三三文学集团的“中国性”研究[D]. 张晶. 暨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月影与张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