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东华特钢有限公司成立

重庆东华特钢有限公司成立

一、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何大笠[1](2021)在《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安的工业发展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变化,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相比,工业遗存更能直接地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发展特点。近几年来,在政府要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对工业遗存的的再生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类项目具有传承工业文化、重塑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改造为创意文化产业园的遗存再生利用项目,为工业遗存注入活力要素的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从后评价的角度对这些已经完成再生利用的工业遗存进行评价,实现了对规划方案的正反馈机制。与此同时,对未来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设计策略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有利于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的质量提高。本文选取西安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典型案例——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陕西钢厂工业遗存的保护实态,以及其在近年来的再生利用历程;并选取再生利用过程中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板块,在充分调研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归纳、对标,从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建立评价因子,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进行评价。进而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城市工业遗存的再生利用提供了有效反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对陕西钢厂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并结合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提出基于工业文化传承的多目标后评价内容框架,包含再生利用后的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等几方面。(2)从功能业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进行再生利用后评价。其中功能业态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园区的运营模式、业态构成、入驻企业情况等;经济效益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园区的建设投资、运营收益情况等;社会效益评价包括:再生利用后项目对文创产业的影响、项目对周边地区影响、项目对区域内就业的影响、项目对人群的影响等;空间品质评价主要包括:再生利用后建筑的肌理、尺度、材料评价,及景观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等。(3)依据后评价内容框架及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使用者的角度建立评价模型,通过问卷打分的形式,对园区进行使用后满意度评价。从而形成完整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再生利用后评价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4)基于多维度的后评价结果,对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园再生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园区的再生利用的重点和其优势与劣势,提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 2021年 第37号》文中研究指明为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发展状况,服务好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根据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总体部署,海关总署决定开展2020年进口货物使用去向统计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进口货物国内使用去向的金额比例。二、调查范围与对象调查范围为2020年贸易统计进口货物;参与调查的样本企业名单见附件1。三、调查表式与填报说明见附件2。四、调查方法海关对2020年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进行重点调查和补充调查。样本企业通过"海关统计专项调查调研系统"(http://43.248.49.212:81/survey),或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见附件3),在线填报调查表。

韩映雪[3](2021)在《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东北特钢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和突出的问题。比如,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有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职工养老、住房保障、薪酬,企业债务和政企不分等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竞争也随之加剧。为了保证我国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决定》正式揭开了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明确要求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要自觉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可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逐层深入。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性质企业,它具有双重性质,因此在提高企业绩效的同时不能忽略国有企业肩负的社会目标,只有兼顾国有企业的双重目标才能真正体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众多,主要有国有资产证券化、员工持股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三种模式。目前国有企业较多采用的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路径,本文将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出发点,采用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及其社会绩效和社会责任绩效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利用已有理论基础对战略投资者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为二者之间关联关系奠定基础;同时确立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体系。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对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其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进行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选取的案例公司的背景,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机和相关过程;然后利用前期建立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对引入战略投资者前后的社会责任绩效进行对比并做出具体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引入战略投资者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排名呈现增速加快的趋势;从社会责任绩效各个维度来看,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案例公司履行对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最明显;与行业标杆企业对比发现案例公司在履行对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不足。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国有企业要结合所处行业宏观背景和自身发展实际所需资源选择战略投资者;二是应当完善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和评价体系。准确及时的社会责任信息能够让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掌握企业动态,虽然近些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很多社会责任报告浮于表面,缺乏具有实际价值的信息。现有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冗杂评判标准不一,完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更有助于敦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三是案例公司东北特钢应加强履行对政府和员工社会责任的意识,日后经营过程中应加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及在公益慈善活动中多伸出援手。民营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驻国有企业以后在兼顾经营效益的同时应该加强履行对政府和社会公众责任的意识。

付瑾瑜[4](2020)在《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工业遗产近几十年逐渐成为进入公众视野的遗产保护热点。工业遗产的记录档案中保存有大量信息,其中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业遗产的建筑物、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图纸和文字;非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艺流程、工作组织形式、历史回忆的纪实影像和文字。这两类记录信息由于过于专业和琐碎,公众难以对这些文字及二维图像形成系统认知,导致公众难以正确理解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这是当下工业遗产以及现代建筑遗产记录方法研究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而三维可视化是一项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字与二维信息转化为直观精确的三维信息模型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帮助公众认知与了解工业遗产价值的有效途径。“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隶属于西安市东部的原陕西钢厂,是西安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之一。陕西钢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至今,历经多个时期,保留有丰富的档案资料、历史影像。本论文拟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基于其保存丰富的遗产信息,借助数字化技术转化为公众直观和易读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其工业遗产内涵与价值向公众的有效传递。论文第一部分为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基础研究,总结出国际国内遗产保护文件和实践案例中遗产信息记录中涉及的被记录主体、记录内容和记录方法,针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的被记录主体,找出其相应的记录内容和方法,并应用于本次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研究。第二部分是三维可视化在遗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三维可视化可以通过史迹信息数据化,阐释与解读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通过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可以解决对遗产的信息处理及展示和遗产本身具有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价值的解读。对比三维可视化研究多种数字化建模方法,确定其中Sketch up软件由于其简单易掌握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工业遗产记录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立。第三部分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根据陕西钢厂历史发展分为诞生、发展、破产、改造再利用时期四个时期,通过资料阅读和实地调研梳理四个时期的环境和厂址条件、建筑物、设备和生产线、非物质性相关记录信息,依托价值评估,运用Sketch up软件,构建有效实现遗产记录信息文字与二维图片的三维可视化转换,通过对遗产基本信息、建筑空间演化信息、特殊工艺信息、非物质遗产信息等提取适合于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的遗产信息。还原历史场景,直观呈现其遗产价值,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工业遗产的记录信息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

鞠斐[5](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胡乾坤[6](2017)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重钢集团转型脱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低迷,国际钢铁产能利用率整体不断下滑,2016年降至69.3%,全球钢铁行业经营状况恶化,钢铁产业过剩这一全球性问题成国内外关注焦点。产能过剩是经济转型过程的正常现象,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曾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日欧等国家都经历了一个近30年的钢铁工业黄金期,但7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开始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化解产能过剩时长多接近甚至超过20年。面对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并于2016年初提出供给侧改革,立足长远,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过程中,借“三去一补一降”的有效方式,彻底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除了产能过剩外,国内诸多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负债高企是当前多数钢铁企业面临着的生存与发展难题。近年来,举债发展成为我国钢铁企业普遍做法,企业负债余额逐年增加,负债高企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沉重负担,钢铁产业的财务危机随时可能大面积爆发。基于此,本文首先分别从产能过剩的概念、测度、成因及治理进行文献梳理。随后对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现状进行简要描述,继而选取面临生存与发展挑战、脱困转型最迫切的重钢集团作为现实案例,探寻其脱困转型措施及路径。最后,本文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从重钢集团实际出发,结合重钢集团现状从治理机制、经营运作、财务融资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在缓解一定财务问题后,可积极寻求集团的对外发展空间,并可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区位选择,让产能也能“走出去”,变挑战为机遇。

周挺[7](2015)在《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 ——以重庆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研究为例》文中认为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遗存工业空间的转型研究成为热门课题。本论文以重庆这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重点,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探讨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策略方法,并力争形成一套对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认知框架,为城市发展实践提供参考。论文对城市发展和工业空间转型的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的变化与传统工业空间的调整均不是孤立的现象,两者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论文首先从城市发展和工业空间转型两个方面,通过理论研究,找到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对国内国外不同城市发展状况,不同工业类型的转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重庆有独特的城市自然和历史环境。两江水运促成了城市工业萌芽,抗战和三线建设推动了重庆近现代工业兴起,工业技术进步引起了生产空间形态规模和布局的变化,主导工业的更替也引起了城市文化的变迁——可以说每一次城市的发展变化的背后都蕴含着工业的演变。因此在当前传统工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工业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到一系列综合性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大量实地调研发现,在重庆城市快速发展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转型后的新空间没有能为重庆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反而是为了实现利益,大量的转型采取了单一的方式去解决一系列综合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论文尝试从历史主义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发展和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关系中发现普遍性的规律。核心通过基于城市历史形态的要素提取,建立转型“策略机制”,由此可以指导空间转型并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论文认为,只有通过对城市历史形态的考察,才能发现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未来形态。这个未来就是城市空间必须是具有丰富人性的集合体,它具有系统论的特征,转型需要从城市功能复杂性、密度和肌理、节点与形象、连贯性、文化生态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全面考虑。论文以历史主义为态度,系统论为方法,将各个因素纳入一个融合系统中进行研究,并依此建立综合的”五要素FLICC”转型策略——转型应当是满足以恢复功能复杂性为核心(Function),以调整密度与肌理为基础(Land),以构建节点与形象为保证(Image),以修补连接与编织为依托(Coherence),以重塑文化与生态为助推(Culture)等一系列多要素条件的实现。在建立了“五要素”转型策略后,论文针对重庆遗存工业空间的整体转型实施,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首先对转型区域的遗存工业空间进行特色分区,增强城市整体特色和多样性;其次在转型中建立适宜的空间密度与肌理,改变以往单一的现代主义建设方式;对于转型后节点和形象的建立,提出了保留、融合、对比和强化细节等设计具体手法;对于道路的交通的设计,则基于国有工厂布局特点,提出重建一个具有多重选择性,连续性的道路模式;最后对于新空间中文化塑造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地标、文化区和文化节等解决方案。论文最后对重庆钢铁公司的整体搬迁这一热点现实问题,依据”五要素FLICC”转型策略,提出对遗存工业空间进行了功能定位与分区、开发强度与密度、公共节点及整体形象,交通连接、工业遗存与景观生态修复等一系列设计,以期能为类似的遗存工业空间转型提供借鉴。当然任何先验的办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差异性的转型路径与多元化的转型结果,但只要我们以历史主义态度,尊重那些空间的常识性法则:尺度、形态、密度、多样性等空间要素;以系统论的解决方法,将空间视作多要素组合的有机整体,就可以在城市发展和遗存工业空间转型中,不断保持城市的生命力。

王志明[8](2014)在《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长期高速增长的中国钢铁产业等中国工业经受严重冲击,产融结合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产融结合将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产融结合财团,继而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产融结合是产业经济与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全球领域看产融结合是大势所趋,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融结合之路颇有挑战。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已经开展了产融结合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以中国钢铁产业和钢铁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产融结合在企业集团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实施产融结合促进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用更好,就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题,也便于研究和区分产融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按以下内容展开:(1)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通过对宏观层面(金融经济学方面)、中观层面(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企业层面)的定义比较与辨析,界定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基于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观点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分析。分析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基于资源观点、核心能力和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有关理论对产融结合带来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于企业价值理论对产融结合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和模型构建。构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将经营绩效、企业价值作为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进行分析(4)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结合中国钢铁产业的产业特点,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金融危机过后的战略困境,指出新形势下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现状进行评析。(5)产融结合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产融结合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设计,对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由融到产)和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由产到融)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产融结合对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从企业集团角度分析产融结合作用机理认为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首先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有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多元扩张,获取高额利润;实现协同效应等动因。其次,认为企业集团产融进行有效结合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与实力、持有股权比例、人才因素、风险管理水平等企业内外部条件影响。第三,基于资源、能力、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视角,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2)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收益与成本模型分析,发现存在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并且有效区域存在最大值;认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融结合持股比例会存在一定的合理有效区间,如果持股比例在这个有效区间内,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行为就是有效的,否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就应将持股比例调整到有效或最佳比例,取得最佳公司绩效。(3)由融到产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产融结合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正向直接作用,还可通过绩效的改善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作用;产融结合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Loess方法证明,确实存在最佳结合点,使得产融结合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影响最大。(4)由产到融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实体企业(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满足正的三次函数关系;参股金融机构给企业集团带来投资收益明显,可以提高经营绩效,但不同结合模式带来的指标影响不同;不存在绝对好的结合模式,与创业投资公司结合的模式相对较好;莱钢集团的案例表明产融结合关键是对金融子公司进行有效并购整合,理论上要基于价值创造,实践上要与企业整体规划有序对接。本文可能有的创新点:首先,以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集团为例研究,更易发现和区分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产融结合特点和共性规律。其次,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无效、有效和最优化的理论观点。第三,提出和构建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产融结合实证模型,证明产融结合可以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多种作用;通过Loess非参数加权多项式回归方法用实证方法来证实存在最适宜的产融结合点。第四,提出和构建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产融结合实证模型,发现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钢铁上市公司(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正的三次函数关系。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钢铁产业为例研究产融结合的理论将有助于延伸产业经济学理论,对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一条新方法。对提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一条新路径,对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当前经营困境和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为企业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一条新途径。

冯莎莎[9](2014)在《重庆市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价值,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传承城市精神,增加城市软实力,避免资源浪费等。国内外已经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做出了一些探索,国外的工业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大致形成了主题博物馆模式、改造成为公共休憩空间、与购物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四种模式。国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借鉴国外并发展成为改造成为博物馆、博览馆、会展中心;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中心;改造成为公共休憩空间;以及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四种模式。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工业遗产的老工业城市,重庆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值得探讨。本人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翻阅大量的资料,试图将重庆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中出现过的较为重要的工厂的名称、所在地、概况等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另一方面,对重庆市现存的已经统计到的工业遗产的名称、原名、内容及历史进行梳理并各自进行价值分析,让它们同重庆市近现代史上的工业相对比,让读者直观的看到重庆市工业遗产的遗失问题,意识到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对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已经做出保护的如重钢、816核工厂、长安厂以及重庆铁马集团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列举和未作出保护的如重庆特钢工业遗产保护未来的方向的探讨,以及其他的在重庆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工业遗产的未来保护利用的规划,得出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认识、管理、再利用及经费方面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0](2009)在《关于表彰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钢铁工业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各会员单位:近年来,全国钢铁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

二、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更新对大量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催生”
        1.1.2 工业遗存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1.1.3 西安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工业遗存的保护研究现状
        1.3.2 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的研究动态
        1.3.3 POE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与框架
第二章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
    2.1 陕西钢厂再生利用背景
        2.1.1 陕西钢厂的历史沿革
        2.1.2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背景
    2.2 再生利用的整体规划
        2.2.1 区位分析
        2.2.2 周边现状
        2.2.3 陕西钢厂的再生利用模式
        2.2.4 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
    2.3 保留建筑群的再生利用
        2.3.1 保留建筑的基本情况
        2.3.2 遗存建筑的再生利用
    2.4 再生利用后评价的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利用效益评价
    3.1 效益评价的内涵
    3.2 效益评价因子
    3.3 功能业态评价
        3.3.1 园区运营模式
        3.3.2 园区功能业态构成
        3.3.3 主要企业入驻情况
        3.3.4 园区现状业态评价
    3.4 经济效益评价
        3.4.1 再生利用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3.4.2 项目再生利用投资
        3.4.3 产业园区运营收益
        3.4.4 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3.5 社会效益评价
        3.5.1 社会效益分析
        3.5.2 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
        3.5.3 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利用空间品质评价
    4.1 外部空间的再生利用
        4.1.1 道路交通
        4.1.2 空间格局
        4.1.3 景观环境与配套设施
        4.1.4 色彩搭配
    4.2 内部空间环境
        4.2.1 光线营造
        4.2.2 陈设设计
        4.2.3 保温/隔音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生利用使用后满意度评价(POE)
    5.1 满意度评价模型设计
        5.1.1 满意度评价目标
        5.1.2 评价模型的总体设计
    5.2 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
        5.2.1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5.2.2 确定指标权重
    5.3 调查问卷的设计
    5.4 数据搜集与处理
        5.4.1 数据搜集方法
        5.4.2 数据分析方法
    5.5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5.6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满意度评价分析
        5.6.1 被访者情况分
        5.6.2 满意度评价分析
    5.7 舆情调查分析
    5.8 评价结论
第六章 基于多维评价的优化策略
    6.1 基于发展需求的空间优化策略
        6.1.1 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6.1.2 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6.2 基于社会影响的人文环境优化策略
        6.2.1 遗存本体保护
        6.2.2 工业文化传承
        6.2.3 园区安全管理
        6.2.4 公众参与
    6.3 基于业态活力的经济效益优化策略
    6.4 基于满意度评价的配套与景观提升策略
        6.4.1 配套设施
        6.4.2 绿化与景观设施设计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调查问卷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致谢

(3)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东北特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战略投资者相关研究
        1.2.2 关于国有企业社会绩效相关研究
        1.2.3 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战略投资者
        2.1.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2.1.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及其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声誉理论
        2.2.3 战略管理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及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1 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分析
    3.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分析
    3.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3.3.2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3.4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
        3.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4.2 钢铁行业社会责任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特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介绍
    4.1 企业与战略投资者的基本介绍
        4.1.1 案例选取原因
        4.1.2 战略投资者的介绍
    4.2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因
        4.2.1 顺应国有企业改革时势
        4.2.2 解决债务危机,摆脱经营困境
        4.2.3 完善治理体系,激发企业活力
    4.3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引入战略投资者前后社会责任绩效分析
    5.1 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东北特钢影响机制分析
        5.1.1 优化股权结构,激发治理活力
        5.1.2 重整董事会,提高管理水平
        5.1.3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开启全新治理模式
    5.2 东北特钢引入战略投资者前后社会责任绩效分析
        5.2.1 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5.2.2 履行员工社会责任
        5.2.3 履行政府社会责任
        5.2.4 履行社会公众社会责任
        5.2.5 履行供应商及客户社会责任
    5.3 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与未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对比
        5.3.1 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绩效对比
        5.3.2 对环境的社会责任绩效对比
        5.3.3 对政府的社会责任绩效对比
        5.3.4 对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绩效对比
        5.3.5 对供应商及客户的社会责任绩效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国有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战略投资者
        6.2.2 完善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和评价体系
        6.2.3 东北特钢提高履行政府和社会公众责任的意识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内外文化遗产信息记录相关综述
        1.2.3 国内外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相关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工业遗产信息记录方法
    2.1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发展历程
        2.1.1 遗产信息记录的演变
        2.1.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现状研究
    2.2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涉及的信息记录分析研究
        2.2.1 国际工业遗产和其它遗产相关文件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2.2.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法规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2.3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的记录方法
        2.3.1 编目的记录方法
        2.3.2 建立档案的记录方法
        2.3.3 适宜的记录方法选取
    2.4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文件中档案录入的遗产信息
        2.4.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着录说明》中的遗产信息
        2.4.2 《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规范》中的遗产信息
        2.4.3 《爱尔兰工业遗产记录和保存原则》中的遗产信息
        2.4.4 工业遗产档案中遗产信息的分类
    2.5 本章小结
3.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路线
    3.1 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内容的确定
        3.1.1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信息提取
        3.1.2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价值的判断
    3.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建构软件比选
        3.2.1 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软件
        3.2.2 不同三维可视化软件适合建构的遗产信息
        3.2.3 不同被记录主体中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
    3.3 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应用实践
        3.3.1 遗产信息记录案例中的三维可视化
        3.3.2 相关三维可视化研究案例
    3.4 基于sketch up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
        3.4.1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技术特点
        3.4.2 基于su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实践应用
        3.4.3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动态化记录
    3.5 本章小结
4.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4.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认知
        4.1.1 区位条件
        4.1.2 发展历史
        4.1.3 历史分期
        4.1.4 调研范围
        4.1.5 调研范围内建筑情况
    4.2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4.2.1 工业遗产宪章中谈及的价值
        4.2.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4.2.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
        4.2.4 不同遗产信息所记录的陕西钢厂遗产价值
    4.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遗产基本信息三维可视化
        4.3.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历史规模演变
        4.3.2 陕西钢厂历史规模演变三维可视化
    4.4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特殊工艺信息三维可视化
        4.4.1 诞生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4.4.2 诞生时期生产场景三维可视化
        4.4.3 发展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4.5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建筑空间演化信息三维可视化
        4.5.1 建筑功能演变
        4.5.2 单体建筑建筑功能和空间演变
    4.6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非物质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4.6.1 发展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4.6.2 再利用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4.7 本章小结
5.结论
    5.1 论文的研究结论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展望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重钢集团转型脱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能过剩的概念
        1.2.2 产能过剩的测度
        1.2.3 产能过剩的成因
        1.2.4 产能过剩的治理
    1.3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国际产业转移
        2.1.2 “走出去”战略
    2.2 理论基础
        2.2.1 垄断优势理论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3 边际产业扩张论
        2.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 当前钢铁行业环境分析
    3.1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现状
    3.2 我国钢铁行业环境分析
        3.2.1 政治因素(Political)
        3.2.2 经济因素(Economic)
        3.2.3 社会因素(Social)
        3.2.4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4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重钢集团的现状介绍
    4.1 重钢集团的基本情况
        4.1.1 重钢集团简况
        4.1.2 重钢集团的组织结构
        4.1.3 重钢集团经营状况分析
        4.1.4 重钢集团业务经营流程
        4.1.5 重钢集团钢铁产业上下游及周边企业状况
        4.1.6 重钢集团国际经济合作状况
    4.2 重钢集团的困境
        4.2.1 财务困境
        4.2.2 人员安置难
        4.2.3 非钢产业发展没有明确战略
        4.2.4 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难以退出市场
5 重钢集团脱困转型的策略及转型路径
    5.1 治理机制优化
        5.1.1 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1.2 探索和实施以股权多元化为核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5.1.3 债转股
        5.1.4 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
    5.2 经营运作改革
        5.2.1 加强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
        5.2.2 积极“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5.2.3 多业并举,全面促进转型发展
        5.2.4 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
    5.3 财务融资策略
        5.3.1 搭建重钢产业链综合金融平台——金融控股模式
        5.3.2 发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 ——以重庆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1.1.1 整体观念: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观念
        1.1.2 基础问题:工业及空间的不断变化
        1.1.3 人文发展:遗存作为文化组成部分
        1.1.4 科技创新:重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1.2.1 文献综述
        1.2.2 理论借鉴
        1.2.3 启示
    1.3 研究的方案与特色创新
        1.3.1 研究的目的与依据
        1.3.2 研究的方法框架
        1.3.3 数据来源与使用
        1.3.4 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2 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理论研究
    2.1 研究论题的核心概念
        2.1.1 城市发展
        2.1.2 工业演变
        2.1.3 工业空间
        2.1.4 空间转型
        2.1.5 遗产与遗存
    2.2 城市发展与工业空间的理论联系
        2.2.1 工业革命与城市规划乌托邦构想
        2.2.2 工业区位理论与城市聚集理论
        2.2.3 工业更新联盟与城市政体理论
        2.2.4 工业空间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保护理论
    2.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实践联系
        2.3.1 工业布局与城市空间肌理的改变
        2.3.2 工业技术与建筑结构形式的变迁
        2.3.3 工业美学与现代建筑美学的产生
        2.3.4 工业文化与城市空间形象的塑造
        2.3.5 工业污染与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
3 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案例模式分析
    3.1 保护改造为主的转型模式
        3.1.1 保护地区平衡发展的转型
        3.1.2 保护城市工业文化的转型
        3.1.3 保护工业建筑特色的转型
        3.1.4 保护新旧产业共存的转型
    3.2 开发重建为主的转型模式
        3.2.1 还原城市功能的转型
        3.2.2 重建城市新区的转型
        3.2.3 修复地区生态的转型
    3.3 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
        3.3.1 循序渐进发展与保留改造模式
        3.3.2 重组变革发展与开发重建模式
        3.3.3 本土启示:顺应发展面向真实
4 重庆城市发展与工业空间的历史演变
    4.1 城市历史背景演变
        4.1.1 开埠时期的城市背景
        4.1.2 抗战时期的城市背景
        4.1.3 三线建设的城市背景
    4.2 城市产业技术的演变
        4.2.1 生产方式改变引起的空间演变
        4.2.2 货运方式改变引起的空间演变
        4.2.3 建造技术改变引起的空间演变
    4.3 城市产业文化的演变
        4.3.1 两江水运与码头文化
        4.3.2 内迁工业与陪都文化
        4.3.3 三线建设与军工文化
5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与重庆城市发展的的现状关联
    5.1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更替的现实性
        5.1.1 功能的自我演化路径
        5.1.2 功能更替的价值凸显
        5.1.3 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
        5.1.4 发展现实:响应城市功能更替
    5.2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保持城市空间特色的必要性
        5.2.1 与交通呼应的线性布局特色
        5.2.2 与山地结合的高低层次特色
        5.2.3 与产业协调的多种空间特色
        5.2.4 特色价值:塑造山水城市空间
    5.3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5.3.1 生产与生活混杂的规划滞后
        5.3.2 工业转型与扩张的二元困境
        5.3.3 环境需求:抑制扩张的惯性
    5.4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重塑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5.4.1 时代变迁的风格之美
        5.4.2 草根文化的原始之美
        5.4.3 工厂大院的包容之美
        5.4.4 人文价值:发现“脚下的文化”
    5.5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现状与城市发展的现实困惑
        5.5.1 功能定位的单一
        5.5.2 密度肌理的冲突
        5.5.3 形象特色的消失
        5.5.4 联系尺度的断裂
        5.5.5 价值导向的困惑
6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策略的建立
    6.1 转型策略的概述
        6.1.1 多要素的系统论内涵
        6.1.2“五要素(FLICC)”策略的构成
        6.1.3“五要素(FLICC)”策略实施框图
    6.2“五要素”转型策略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6.2.1 功能要素:恢复城市功能复杂性
        6.2.2 场地要素:调整城市密度与肌理
        6.2.3 形象要素:构建城市节点与形象
        6.2.4 连贯要素:修补空间层次与连接
        6.2.5 文化要素:重塑工业文化与生态
    6.3 要素组合框架模型
        6.3.1 合力模型
        6.3.2 覆盖模型
        6.3.3 综合模型
7 重庆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五要素”策略
    7.1 功能要素:功能定位与多样性策略
        7.1.1 转型趋势及定位
        7.1.2 转型的特色分区
        7.1.3 转型的多样功能
    7.2 场地要素:空间密度与肌理的策略
        7.2.1 转型空间的密度
        7.2.2 转型空间的肌理
        7.2.3 适应地域气候的密度肌理
    7.3 形象要素:工业形象和节点的策略
        7.3.1 形态保留
        7.3.2 融合共生
        7.3.3 意向对比
        7.3.4 细节强化
        7.3.5 组合关系
    7.4 连贯要素:构筑连贯性的策略
        7.4.1 路径指标的研究
        7.4.2 路网结构的模式
        7.4.3 路网细分的模式
    7.5 重塑工业文化的策略
        7.5.1 文化地标模式
        7.5.2 文化区模式
        7.5.3 文化节模式
8 重钢遗存工业空间的转型对策
    8.1 历史与现状评价
        8.1.1 历史背景
        8.1.2 空间现状
        8.1.3 经济分析
        8.1.4 产业定位
    8.2 转型的“五要素”策略
        8.2.1 功能定位与分区
        8.2.2 开发强度与密度
        8.2.3 节点及整体形象
        8.2.4 路网与交通连接
        8.2.5 文化与生态设计
9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1.2.1 产融结合
        1.2.2 企业集团
        1.2.3 钢铁产业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早期研究综述
    2.2 国外现代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综述
        2.3.1 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
        2.3.2 对企业的影响
    2.4 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
    3.1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3.1.1 降低交易费用
        3.1.2 实现多元扩张
        3.1.3 实现协同效应
    3.2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有效结合的条件
        3.2.1 企业外部因素
        3.2.2 企业内部因素
    3.3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竞争优势
        3.3.1 基于资源视角
        3.3.2 基于能力视角
        3.3.3 基于企业集团竞争力视角
        3.3.4 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3.4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企业价值
        3.4.1 企业价值理论
        3.4.2 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3.5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3.5.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
        3.5.2 有效性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3.5.3 基于持股比例的有效性研究
        3.5.4 产融结合有效、无效和最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4.1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
        4.1.1 钢铁工业发展简述
        4.1.2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4.1.3 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战略困局
    4.2 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优先方向之一
    4.3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
        4.3.1 金融机构参股中国钢铁企业集团
        4.3.2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参股金融机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5.1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5.1.1 假设提出
        5.1.2 研究设计
        5.1.3 结论
    5.2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线性关系研究
        5.2.1 研究假设
        5.2.2 变量选取
        5.2.3 样本选择
        5.2.4 模型建立
        5.2.5 实证分析
        5.2.6 结论
    5.3 产融结合最佳结合点研究
        5.3.1 Loess方法
        5.3.2 主要模型和计算步骤
        5.3.3 实证分析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6.1 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参股金融机构概述
        6.1.1 一直呈稳定发展态势
        6.1.2 各模式整体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6.1.3 各模式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不同
        6.1.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新变化
    6.2 产融结合模式有效性对比研究
        6.2.1 研究假设
        6.2.2 变量选取
        6.2.3 样本选择
        6.2.4 数据变量含义和描述性统计
        6.2.5 实证分析
        6.2.6 结论
    6.3 参股金融机构对钢铁上市公司经济效应研究
        6.3.1 理论假设
        6.3.2 研究设计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论
    6.4 莱钢集团产融结合案例研究
        6.4.1 研究方法
        6.4.2 案例背景
        6.4.3 参股金融子公司对莱钢集团的影响
        6.4.4 经验与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7.2.1 理论意义
        7.2.2 实践意义
    7.3 研究局限性
    7.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列表
致谢

(9)重庆市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目录
1.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
        1.2.1 梳理重庆近现代工业状况
        1.2.2 调查重庆现存工业遗产状况
        1.2.3 理清重庆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提出合理建议
    1.3 研究方法
        1.3.1 统计分析方法
        1.3.2 实地考察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关于工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及成功案例
        1.4.2 国内关于工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及成功案例
        1.4.3 重庆工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及成功案例
2.重庆近现代工业发展概述
    2.1 开埠时期:近代工业初创(1891--1936)
    2.2 抗战及解放前时期:近代工业大发展(1937--1949)
    2.3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大发展(1964--1983)
3.重庆工业遗产保存现状调查研究
    3.1 重庆现有工业遗产厂房、设备、工艺等分布及概况
    3.2 重庆现有工业遗产价值
4.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
5.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6.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遗产再生利用后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D]. 何大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 2021年 第37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2021(31)
  • [3]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东北特钢为例[D]. 韩映雪.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D]. 付瑾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重钢集团转型脱困路径研究[D]. 胡乾坤. 重庆大学, 2017(06)
  • [7]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 ——以重庆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研究为例[D]. 周挺. 重庆大学, 2015(07)
  • [8]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D]. 王志明. 东华大学, 2014(03)
  • [9]重庆市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D]. 冯莎莎.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2)
  • [10]关于表彰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业, 2009(03)

标签:;  ;  ;  ;  ;  

重庆东华特钢有限公司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