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林[1](2021)在《猪乙型脑炎病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猪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引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会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种公猪睾丸萎缩坏死,发病率较高。由于蚊虫在猪乙型脑炎病毒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该类疾病发生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在每年夏秋季节高发。该文探讨猪乙型脑炎病诊断与防治过程。
李宁[2](2021)在《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生猪养殖中疫病一直是影响生猪养殖规模扩大的关键因素,一旦出现流行性疫病会给大量生猪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甚至会出现生猪大面积死亡的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常见的且症状较为严重的疫病,会导致种猪出现繁殖障碍,属于人和动物均可患有的疾病,因此如何对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实施精准诊断是极其必要的。该文主要分析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表现,提出诊断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方法及日常防治措施。
刘国信[3](2021)在《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疗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多发生于夏秋蚊虫繁衍活动旺季,由于猪是该病毒最主要的增殖、扩散宿主和传染源,在夏秋易感季节,如果猪场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免疫接种不及时,常会导致季节性或地方性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现将发生于某猪场的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诊治与防控情况介绍于下,供业界同仁参考。1 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调查山西阳城县某养猪场有存栏生猪258头,其中种公猪1头、
王森林[4](2021)在《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又被称为猪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突然出现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种公猪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并引发严重的繁殖障碍。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生猪养殖中威胁较为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病毒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蚊虫叮咬皮肤经血液传播。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流行不仅会威胁畜牧养殖产业安全,还会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该文探讨猪流行性急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陆嘉[5](2020)在《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流行与诊治》文中认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在密集型猪场中比较常见,并且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一旦发病容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患病猪通常会表现出体温升高、脚步不稳等症状,如果患病母猪则会表现出流产、死胎等情况,公猪则会表现出睾丸炎,严重的话病猪也有可能会出现死亡。
刘国信,李晋芳[6](2020)在《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疗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于夏秋蚊虫繁衍活动旺季,临床上以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常会导致季节性或地方性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强化预防依然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措施。平时要提高猪场管理水平,强化消毒灭源,搞好环境卫生,采取防蚊灭蚊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适时接种乙脑疫苗,这样不但可以给猪群提供强大的保护,降低其带毒率,还能增强猪群的特异性抵抗力,控制该病的传播与流行。
李超,秦艳,张兴国[7](2020)在《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文中提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虫媒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猪对本病最为易感,危害也最为严重,其症状以产生病毒血症为主,血中含毒素较高,但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自愈,愈后终生携带该病毒,并不停造成传播。本病传播途径主要为蚊→猪→蚊路径,蚊虫是病毒的中间宿
狄荻[8](2020)在《乙型脑炎病毒对雏鸭致病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JEV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蚊虫是JEV的传播媒介,鸟类和猪是JEV的扩增宿主。JEV可以感染家鸭,前期研究发现:通过直接皮下注射JEV方式,实验性感染雏鸭后,雏鸭生长受到抑制并且会引起部分雏鸭死亡,表明JEV对雏鸭具有潜在的致病性。为了探究JEV在是否能够在自然条件下感染雏鸭,并造成危害,开展了如下研究:为了调查JEV在鸭群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江苏省某地部分鸭群进行JEV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病例进行了JEV的RT-PCR检测。ELISA结果显示,在被检的20份产蛋种鸭血清样本中,15份为JEV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为75%(15/2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被检的19份病死雏鸭病料中,有1份为JEV阳性,2份为JEV弱阳性。对JEV阳性样本的RT-PCR扩增片段测序发现,所检测到的病毒属于JEV基因I型毒株。该研究结果表明了被检鸭群中存在JEV感染。为了进一步研究JEV对雏鸭的潜在致病性,采用感染JEV的淡色库蚊叮咬新生雏鸭的方式,模拟自然条件下JEV感染雏鸭,评估JEV对雏鸭的致病性。结果显示,2日龄雏鸭经过淡色库蚊叮咬感染JEV后,出现病毒血症,并观察到非特征性的临床症状,雏鸭死亡率为30%(6/20)。一些雏鸭表现突然死亡,并伴有角弓反张的症状。组织病理变化发现,在感染雏鸭的脑组织中,可以观察到以淋巴细胞和胶质细胞集聚为特征的血管套现象以及脑膜炎,这一组织病理学变化是JEV病毒性脑炎的特征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感染雏鸭脑组织神经元细胞质中检测到JEV阳性信号。将感染雏鸭脑组织病料接种BHK-21细胞,出现JEV特征性细胞病变,并能回收到病毒。回收病毒的基因序列与感染淡色库蚊的病毒株一致。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淡色库蚊叮咬新生雏鸭感染JEV,能够引起雏鸭发病死亡,并造成病毒性脑炎,表明了JEV对雏鸭具有潜在的致病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了JEV在鸭群中的流行情况,并证明了JEV对雏鸭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增进了关于JEV对养鸭业潜在危害的认知。养鸭业在中国南方地区十分发达,而且家鸭与人类和蚊子接触密切,有利于JEV传播,威胁养鸭业和人类健康。因此,有必要在鸭群中深入开展JEV流行病学调查。
郭倩妤[9](2020)在《猪消化道主要病毒性疫病m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猪消化道类病毒性疫病是近年来生猪养殖生产实践中最为普遍和突出的疾病,已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 enteritis virus,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猪轮状病毒A型(Porcine rotavirus groupA,PoRVA)和猪轮状病毒C型(Porcine rotavirus group C,PoRV C)是临床上引起猪消化道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且常呈现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加大了诊断和防治的难度。为了实现临床对猪消化道主要病毒性疫病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快速确诊,本研究建立了针对上述病原体的五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为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病原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单一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检测参照Gen Bank上PEDVN(KT323979)、TGEVN(EU074218)、PDCoVN(MH715491)、PoRVAVP6(MH320796)、PoRV CVP6(KJ814472)等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采用Primer Select等相关软件和平台,分别设计了5对用于扩增PEDVN、TGEVN、PDCoVN、PoRVAVP6和PoRV CVP6基因的部分片段的引物,大小分别为799 bp、375 bp、271 bp、525 bp和184 bp。将实验室检测呈PEDV、TGEV、PoRVA阳性的粪便样品及肠道组织等病料提取核酸和生物公司合成的含PDCoVN基因和PoRV C基因的部分片段的阳性质粒,分别以阳性病料的核酸和合成的质粒作为模板,通过对5种病毒单一RT-PCR扩增产物的鉴定,结果扩增出与预期相符的条带。将PEDV、TGEV、PoRVA的RT-PCR产物进行胶回收,并将胶回收后的产物与p MD-19T载体进行连接并转化入感受态细胞,通过对阳性克隆菌的筛选后提取相应的重组质粒,并以其中的5种重组质粒作为反应模板优化对单一病毒的PCR反应退火温度,并对敏感性进行检测,建立了能够用于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五种常见猪消化道类病毒快速诊断的单一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1)最佳反应体系:5对引物浓度均为10μmo L/L,TGEV、PDCoV和PoRV C上下游引物各1μL,PEDV和PoRVA上下游引物1.5μL,模板各2μL,金牌Mi X(Green)补足25μL。(2)最佳反应条件为:94℃5 min(预变性);94℃45 s(变性);在51.0~60.5℃之间的退火温度条件下,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单一病毒RT-PCR均可扩增出特异的条带,但55.1℃45 s退火温度最佳;72℃45 s延伸,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3)敏感性结果表明,上述5种病毒模板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PEDV 0.39 pg、TGEV 0.34 pg、PDCoV 0.35pg、PoRVA 0.37 pg和PoRV C 0.34 pg。2.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五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在上述建立的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的五种病毒单一RT-PCR基础上,对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五重RT-PCR反应的体系进行调整,通过不断摸索模板和引物的用量、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的优化,并对五重RT-PCR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探索,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快速的鉴别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五种常见猪消化道类病毒性疫病的五重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1)50μL体积是RT-PCR的最佳反应总体系。两步法的PCR体系为: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10μmol/L,引物量TGEV、PDCoV、PoRV C各0.75μL,PEDV、PoRVA各1μL,模板量TGEV、PDCoV、PoRV C各1μL,PEDV、PoRVA各1.5μL,金牌Mi X(Green)补足50μL;一步法反应体系为: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10μmol/L,引物量TGEV、PDCoV、PoRV C各0.75μL,PEDV、PoRVA各1μL,模板量TGEV、PDCoV、PoRV C各1μL,PEDV、PoRVA各1.5μL,2×1 Step Buffer 25μL,Prime Script One Step Enzyme Mix 2μL,RNase free water 8.5μL。(2)反应条件为:94℃5 min(预变性);94℃45 s(变性);55.1℃45 s(退火);72℃45s(延伸),35个循环;72℃10min(延伸)是最佳反应条件。(3)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五重RT-PCR能扩增出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的特异性片段,分别为799 bp、525 bp、271 bp、375 bp和184 bp,未扩增出CSFV、JEV、PCV2、PRV及正常细胞组织的DNA/RNA;五重RT-PCR中各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PEDV 39 pg、TGEV34 pg、PDCoV35 pg、PoRVA37pg、PoRVC 34 pg。3.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 C五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应用所建立的猪主要消化道病毒五重RT-PCR检测方法对2017~2020年间采集自贵州省内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化养猪场、农户散养等的临床病料共计523份进行了相关的检测。通过对病料进行检测,比较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的检测情况,结果表明:来自贵州省不同猪场的523份样品中,阳性率分别为PEDV 26.96%(141/523)、PoRVA13.96%(73/523)、TGEV 1.72%(9/523)、PDCoV 1.53%(8/523),未检测到PoRV C感染。PEDV+TGEV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72%(9/523),PEDV+PDCoV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53%(8/523),PEDV+PoRVA的二重感染阳性率为1.91%(10/523),未检测到三重及以上的感染现象,五重RT-PCR检测结果与单一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
付冲[10](2020)在《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文中研究指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可称之为日本乙型脑炎,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可致多种牲畜、人患病。以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为依据,阐述了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方法及结果,并对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猪乙型脑炎病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病例 |
2 流行特点 |
3 临床症状 |
4 病理变化 |
5 科学治疗 |
6 预防措施 |
7 结束语 |
(2)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流行特点 |
2 临床症状 |
3 诊断方法 |
4 防治措施 |
4.1 预防措施 |
4.2 治疗措施 |
5 结束语 |
(3)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疗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调查 |
2 病理剖检与实验室确诊 |
2.1 剖检变化 |
2.2 实验室诊断 |
2.2.1 病毒分离 |
2.2.2 中和试验 |
2.2.3 血凝抑制试验 |
3 对症施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
3.1 隔离患猪强化环境消毒 |
3.2 灭蚊防蚊切断传播途径 |
3.3 对症施治紧急挽救生命 |
4 诊疗小结与防控体会 |
(4)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病现状 |
2 临床症状 |
3 病理学变化 |
4 实验室诊断 |
5 防治措施 |
6 结束语 |
(5)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流行与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4 诊断 |
5 治疗措施 |
6 预防措施 |
7 结语 |
(6)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疗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调查 |
2 病理剖检与实验室确诊 |
2.1 剖检变化 |
2.2 实验室诊断 |
2.2.1 病毒分离 |
2.2.2 中和试验 |
2.2.3 血凝抑制试验 |
2.3 鉴别诊断 |
3 对症施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
3.1 隔离患猪,强化环境消毒 |
3.2 灭蚊防蚊,切断传播途径 |
3.3 对症施治,紧急挽救生命 |
4 诊疗小结与防控体会 |
4.1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常流行于夏末秋初,伊蚊、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其它传播途径还包括胎盘感染和配种垂直传播 |
4.2 临床诊疗表明,感染该病后仔猪和肥育猪会突然发病,以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严重者多由并发症导致死亡 |
4.3 繁殖母猪和种公猪感染该病后,则以生殖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繁殖机能 |
4.4 目前尚无特效方法治疗猪乙型脑炎,强化免疫预防依然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措施 |
(7)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流行特点 |
3 临床症状 |
4 病理变化 |
5 诊断要点 |
6 防治措施 |
(8)乙型脑炎病毒对雏鸭致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乙型脑炎病毒简介 |
1.2 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
1.3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
1.3.1 人感染JEV |
1.3.2 家畜感染JEV |
1.3.3 禽类感染JEV |
1.3.4 其他动物感染JEV |
1.4 淡色库蚊在JEV传播中的作用 |
1.5 JEV的诊断与防控 |
1.5.1 JEV的诊断 |
1.5.2 JE的防控 |
第二章 鸭群中乙型脑炎病毒及其抗体检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血清样品JEV抗体检测 |
2.1.3 样品中核酸提取 |
2.1.4 RT-PCR检测JEV基因 |
2.1.5 全长E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
2.1.6 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组织分布 |
2.1.7 E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
2.2 结果 |
2.2.1 JEV抗体检测结果 |
2.2.2 RT-PCR检测结果 |
2.2.3 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实验用淡色库蚊的饲养与自然交配繁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蚊种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3 饲养环境 |
3.1.4 成虫饲养 |
3.1.5 成蚊吸血繁殖 |
3.1.6 幼虫饲养 |
3.1.7 蚊蛹孵化 |
3.2 结果 |
3.2.1 淡色库蚊的生殖营养周环 |
3.2.2 淡色库蚊繁殖情况 |
3.2.3 淡色库蚊繁殖的注意事项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新生雏鸭通过蚊子叮咬感染JEV的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伦理道德声明 |
4.1.2 实验材料 |
4.1.3 细胞复苏传代及病毒扩增滴定 |
4.1.4 胸腔注射接种淡色库蚊 |
4.1.5 淡色库蚊叮咬感染雏鸭 |
4.1.6 临床症状观察 |
4.1.7 病理切片检查 |
4.1.8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4.1.9 样品中核酸提取 |
4.1.10 qRT-PCR检测JEV |
4.1.11 RT-PCR检测JEV |
4.1.12 雏鸭体内病毒分离 |
4.2 结果 |
4.2.1 JEV在蚊子体内的分布 |
4.2.2 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 |
4.2.3 组织病理变化 |
4.2.4 脑组织中JEV的检测 |
4.2.5 病毒分离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猪消化道主要病毒性疫病m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猪主要消化道类病毒概述 |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
1.1.1 PEDV病原学特征及基因组结构 |
1.1.2 PEDV编码蛋白 |
1.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1.2.1 TGEV病原学特征及基因组结构 |
1.2.2 TGEV编码蛋白 |
1.3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
1.3.1 PDCoV病原学特征及基因组结构 |
1.3.2 PDCoV编码蛋白 |
1.4 猪轮状病毒 |
1.4.1 PoRV病原学特征及基因组结构 |
1.4.2 PoRV编码蛋白 |
1.4.3 PoRV分群 |
2 猪消化道类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1 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常规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常规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1.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常规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1.3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常规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1.4 猪轮状病毒常规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2 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2.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2.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2.3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2.4 猪轮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进展 |
2.3 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研究进展 |
2.3.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研究进展 |
2.3.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研究进展 |
2.3.3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研究进展 |
2.3.4 猪轮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研究进展 |
2.4 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研究进展 |
2.4.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研究进展 |
2.4.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研究进展 |
2.4.3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研究进展 |
2.5 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5.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5.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5.3 猪轮状病毒因芯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6 猪消化道病毒性疫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6.1 二重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6.2 三重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6.3 四重及以上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PEDV、TGEV、PDCoV、PoRVA及 PoRVC单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病毒来源 |
1.2 病料来源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病料的处理 |
2.3 病毒核酸的提取及cDNA模板的制备 |
2.4 病毒核酸的PCR扩增 |
2.5 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C目的基因的鉴定 |
2.5.1 目的基因的回收纯化 |
2.5.2 目的基因与pMD19-T载体的连接 |
2.5.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5.4 重组质粒的抽提及鉴定 |
2.6 单一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6.1 单一病毒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6.2 单一病毒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2.6.3 单一病毒PCR的敏感性试验 |
3 结果 |
3.1 PEDV、TGEV、PDCoV、PoRVA和PoRVC目的基因的鉴定 |
3.2 单一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1 单一病毒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2 单一病毒RT-PCR扩增结果 |
3.2.3 单一病毒的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4 单一病毒RT-PCR敏感性检测 |
3.3 单一RT-PCR检测方法对临床样本的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规模化猪场猪消化道主要病毒五重RT-PCR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 |
1 材料 |
1.1 模板来源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试验使用的主要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五重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1 五重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2 五重RT-PCR反应退火温度的优化 |
2.2.3 五重RT-PCR反应敏感性试验 |
2.2.4 五重RT-PCR反应特异性试验 |
2.2.5 五重RT-PCR反应特异性试验 |
2.2.6 五重RT-PCR试剂盒的组装 |
2.3 五重RT-PCR对临床病料的检测 |
3 结果 |
3.1 五重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3.1.1 五重RT-PCR最佳反应体系 |
3.1.2 五重RT-PCR退火温度的优化 |
3.1.3 五重RT-PCR反应敏感性试验 |
3.1.4 五重RT-PCR反应特异性试验 |
3.1.5 五重RT-PCR反应重复性试验 |
3.2 五重RT-PCR对临床病料的检测 |
4 猪消化道主要病毒五重RT-PCR试剂盒的组装 |
4.1 阳性对照的制备 |
4.2 阴性对照的制备 |
4.3 反应液的制备 |
4.4 试剂盒说明 |
5 讨论 |
6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附录三 本文用到的部分英文缩写及含义说明 |
致谢 |
(10)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 |
2 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
2.1 消灭传播媒介 |
2.2 减少病毒的扩增与贮存 |
2.3 紧急对症施治 |
3 结语 |
四、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猪乙型脑炎病诊断与防治[J]. 张桂林.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18)
- [2]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与防治[J]. 李宁.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10)
- [3]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疗报告[J]. 刘国信. 浙江畜牧兽医, 2021(02)
- [4]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与防治[J]. 王森林.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06)
- [5]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流行与诊治[J]. 陆嘉. 今日畜牧兽医, 2020(12)
- [6]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疗报告[J]. 刘国信,李晋芳. 养猪, 2020(05)
- [7]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J]. 李超,秦艳,张兴国.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06)
- [8]乙型脑炎病毒对雏鸭致病性的研究[D]. 狄荻.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猪消化道主要病毒性疫病m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郭倩妤. 贵州大学, 2020
- [10]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J]. 付冲. 畜禽业,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