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沪市首份年报亮相(论文文献综述)
毕鹏[1](2021)在《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地壮大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不同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政策市”、“散户市”特征,市场中存在着较大噪音与摩擦,表现出较高的换手率和股价波动率,资本市场效率低下。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资产定价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并反映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开放持续发展情境下,探讨如何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完善股票价格信号机制,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开放了本国证券市场。我国A股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后也加入到证券市场开放的行列中来。1991年B股市场建立,1992年我国企业境外上市,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准入制度确立,2014-2016年“陆港通”交易机制实施,2019年沪伦通开通,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现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开放能够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如降低资本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价值等。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学者们再次将研究视角转移至“资本管制”当中来,认为金融自由化所引致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证券市场开放将对我国产生何种影响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为背景,试图诠释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以期提供来自新兴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影响的经验证据。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制度背景后,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股票流动性理论、投资者有限理性等理论,系统地分析并检验了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探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拓展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交叉上市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其次,交叉上市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组、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认知度进而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第二,QFII持股能够有效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缓解内生性后仍然成立,表明QFII持股与股价延迟之间的确存在着比较稳定的因果关系。异质性研究发现,QFII长期持股、增持、维持,以及持股国有企业时,对股价延迟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QFII持股可以通过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股票流动性进而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第三,“陆港通”交易机制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错误定价,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支持了陆港通信息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缓解资产误定价,进而提高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证据支持。第四,交叉上市与“陆港通”交易机制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然而QFII持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缓解作用并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提高资产定价效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进而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表明:以“陆港通”机制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另一方面,该机制可以有效作用于企业实体,满足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实体发展的改革初衷。相较于交叉上市与QFII持股等相关机制,“陆港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机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不同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丰富了资产定价效率的研究文献;检验了不同证券市场开放政策与资产定价效率之间的作用路径,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通过影响资产定价效率最终作用于企业实体发展的经济后果。主要研究启示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式”开放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亦是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性选择。相较于交叉上市、QFII持股等证券市场的“单向开放”,“陆港通”交易机制下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发挥的作用与产生的影响更优。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双向开放”,复制“陆港通”交易机制的成功经验,与各国建立更加广泛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自由化与证券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李杨[2](2012)在《我国股市主板与创业板的市场质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股票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的资金流动之大,涉及行业之多,覆盖人群之广,决定了它在整个证券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990年成立以来,主板市场已经走过二十多年时间,整个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过十余年的艰辛筹备,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启,它的推出适应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适应了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需求。市场质量是市场效率以及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股票交易过程中的市场质量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注重分析并逐步提高市场质量,是我们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前提。从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看,我国股票市场也正在步入以提升市场质量为重点的创新与发展阶段,如何提高我国主板和创业板的市场质量就变得至关重要。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在交易规则、投资者特征以及上市公司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个市场都是符合中国国情推出的市场,具有可比性和可彼此借鉴加以完善的条件。因此,要提升我国股市整体的市场质量,首先应通过对比,找出主板与创业板两个市场的市场质量存在哪些差距,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借鉴来加以完善。这将对保持我国股市整体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表明,股票市场质量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性、透明度、有效性、交易成本等多个方面,将这些指标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可以更加科学、系统地刻画市场的运行状况,评价市场的运行效率。为此,本文选取较具代表性且可量化的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主板和创业板的市场质量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期发现两个市场的市场质量存在的差距和原因,为促进我国股市整体向更高的流动性、更快的交易执行速度和更低的交易成本方向前进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文章首先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文献分析表明,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关于市场质量的评价多集中在单一指标或两个指标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整体测度。而且由于创业板开市时间有限,过往的研究多为规范分析,研究内容集中在对中外创业板的比较及创业板的制度建设建议,对我国主板和创业板市场质量做定量对比分析的研究还较少。而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2)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明确市场质量的含义和对股市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对本文需要用到的市场质量度量指标,即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以及透明度,从概念、模型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从七个方面概括分析市场质量的影响因素。(3)本文从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对我国主板和创业板市场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在流动性的比较中,以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分别作为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代表,计算和比较两指数的Amihud流动性比率和Martin流动性比率,结果显示主板市场的流动性要好于创业板市场。其原因在于创业板市场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型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在市场规模、上市公司质量、收益的波动等方面都不同于主板市场,存在流动性风险。在波动性的比较中,选取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对数收益率为研究样本,基于曼—惠特尼U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等一系列方法比较验证两指数对数收益率序列时变波动率的差别,证实了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性要比主板市场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更大。这与创业板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外界的目光往往聚焦于相关公司的高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忽视了隐含的经营风险性和业绩波动性密切相关。在有效性的比较中,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是否达到半强式有效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加息这一类事件公布后,市场仍在消化所公布的信息,超额收益仍然存在,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半强式有效性不成立。相比于创业板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的CAR曲线距离横轴更近,说明主板市场的信息效率还是要好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个人投资非理性、监管不力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为了化解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保持市场整体稳定运行,并提高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能力,本文基于前述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发行机制、交易机制、退市机制三个方面;二是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三是继续强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四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水平。
张子栋[3](2012)在《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多把经济事件作为自然事件认识,以此认为经济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显然如此分析股市指数波动会产生较大谬误,因为诸多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指数波动率不服从正态分布,往往呈现正偏或者负偏。尤其是股指携带的市场信息量较大,这使得谬误的影响会更加严重。本文以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鞅理论分析其阶段性特征,随后在诸多可能影响上证综指波动率的因素中选取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规模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并做实证分析。第一部分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SK长期不为零,阶段性特征明显。其阶段性的划分基本上与波动周期划分相近,但是难以同步。同时发现,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统计特征,差异性较大。但是,随着沪市市场结构的逐渐合理,机制的逐渐健全,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呈现收敛趋势。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规模是影响上证综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沪市股票交易规模的影响下,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规模依然对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有的较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在资本市场的传导下被放大数倍作用于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值。
万寿琼[4](2011)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流动的市场,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保证证券市场效率的关键因素。作为资本融通的场所,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能够迅速准确地引导稀缺的经济资源流向高效率的企业,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契约的集合体,企业的契约各方对企业各种相关信息都十分关注,并在契约的签订和执行中大量运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也是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相关性的根本所在。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三公”原则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基础,贯穿于各国证券法律体系,成为证券立法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国内外的经验均表明,证券立法的基本框架的中枢就是信息公开;我国自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证券监管部门便着手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强化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无论从制度建设还是具体执行层面,都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在充分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仍嫌不足,透明度明显不够,由此助长了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和投机炒作等行为,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因此,有必须认真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监管问题,阐明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应对之策,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与监管,推动其健康发展。一个完善有效的证券市场依赖于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为了真正建立一个公正、高效、有序的证券市场,全面提升证券市场的长期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实质性地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透明度革命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形成健康、适宜的信息披露文化;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对信息披露不当行为具有足够威慑力和惩罚力度的执法与监管机制;在上市公司内部的信息披露实践中形成一套包括良好的信息披露质量控制程序、问责机制、实施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等的完整做法。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状况,提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机制研究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述评。首先采用文献统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回溯、统计分析等手段,以数据描述文献的数量特征与变化规律,揭示1990~2010年近20年间国内外对信息披露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轨迹;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利用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相关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为手段,对文献特定主题内容进行定性剖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动向;最后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对国内外研究的特征与趋势进行述评。第三章是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首先回顾了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基于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的主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博弈理论);然后沿着“目的-内容-主体-责任”的主线阐述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构建;最后总结两者的有效运行对证券市场发展的意义。第四章是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系统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香港的信息披露与监管机制,总结国际经验并揭示出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首先梳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演变,然后介绍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最后运用统计比较方法对财务信息披露与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六章是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基于企业社会责任。首先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披露产生的动因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标准和推行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的现实案例,探讨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的可行路径。第七章是我国上市公司基于重大事件的披露与监管。以“重大事件-内幕消息-内幕交易”为脉络,详细阐述内幕信息的界定及对内幕交易犯罪的风险防范,结合案例分析和美国内幕交易的警戒启示,指出了我国在内幕交易管制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八章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正在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来规范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反复发生,使所有投资者能够公平、及时、完整地获知信息,应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建设,并提出了建议措施。信息披露与监管是证券市场永恒的研究课题,其外延极其广泛而内涵又极其深远,本文虽然涉及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若干方面的问题,但仍然有更多的重要问题需要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志琼[5](2011)在《散户如何布局年报概念行情》文中指出沪深交易所已经公布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从时间安排上看:2011年1月19日开始公布第一份年报,截止时间是4月30日。从预约时间安排上看,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精华制药及沪市公司林海股份将于2011年1月19日率先披露年报,成为两市首批公布年报的公司。深市主板最先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为华茂股份,预约时间为1月20日。创业板
李侠[6](2010)在《市场将掀追捧高送转热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7月12日深市东方锆业公布今年首份中报后,13日,沪市乐凯胶片中报也正式亮相,正式宣布2010年中报大幕已经正式拉开。相较东方锆业净利大涨八成的亮丽登场,乐凯公司中期每股亏损0.006元的业绩显然并不尽如人意。不过,从此前已发布的半年报业绩预报看,有超过七成的公司中?
王琼[7](2010)在《沪市首份半年报亏损登场 王亚伟带队坚守乐凯胶片》文中提出沪市首份半年报今天登场。相比昨日深市东方锆业以八成净利增长的亮丽登场,乐凯胶片(600135.SH)这份成绩单显得不尽如人意。乐凯胶片称,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88.6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营业总收入3.56亿元,同比上升8.73%,完成年度计划?
本刊编辑部[8](2010)在《国内证券市场动态(2010年6月)》文中认为6.1深交所正式发布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包括价格指数和收益指数,创业板价格指数为主指数。创业板指数基日为2010年5月31日,基点为1000点。6.4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期货业反洗钱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办
张汉青,张驰[9](2009)在《“中报行情”值得期待》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安排,2009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将于10日正式拉开序幕。中小板上市公司华东数控即将首先亮相,成为两市第一家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 从目前已经披露2009年中期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来看,中期业绩预计“报喜”的公司仅有三成左右。在接受记者采
张燕[10](2009)在《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取中国大陆的传媒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投融资学的融资理论和投资理论为研究范式,从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率两个层面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现状、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经济和媒介经济的视角,指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在投资时存在的结构偏向性和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上市之举以及传媒概念股的形成正是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结果。在经历了“企业化→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后,上市为传媒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公募资金,该融资渠道缓解了传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但研究发现,传媒上市公司的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高抑价大大降低了融资效率,同时传媒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的低资产负债率,表明传媒厌恶财务杠杆经营,另外,传媒上市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内源融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股权融资仍是传媒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渠道。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内容产业应是传媒产业的基础,应成为传媒公司的千古基业,传媒公司理当努力保持基业长青。本文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内容业务投资偏低的九大原因,认为由于传媒内容产品的准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政府应给予资助和鼓励。作为中国占据最好资源的传媒上市公司更应该时不我待,加紧内容产业的运作,因为内容才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基业和制高点。从投资结构论的研究视角看,传媒上市公司不能拘泥于一己之域,传媒产业与一般产业有一个显着的区别,即传媒提供的消费是一种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的高低受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状况影响。所以传媒企业在发达地区的投资是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表现。基于中国现有的体制,中国传媒的跨区域经营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基于与国际传媒市场接轨的需要,中国传媒还应谨慎地试水跨国投资。论文以传媒公司的真实融资情况作为案例,分析了传媒公司的资金成本。本文认为合理设计的融资产品的发行价格能有效降低个别资本成本;在进行融资方案的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和融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论文选取电广传媒和中视股份两家公司,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投资效益。同时还进行数据挖掘,深入分析了两家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其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过程的梳理发现:并购是其进行扩展的基本投资手段,并且是紧密围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两大核心——内容和渠道展开,新闻集团投资新设、新建的项目极少,它总是积极寻找目标,然后买来经营,践行“开店不如买店”的投资原则。同时新闻集团还通过售卖资产减轻并购的资金压力,同时又达到投资结构调整的目的。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但一些传媒上市公司的离散投资业务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经验基础,往往是惨淡经营或亏损经营,牵扯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精力和财力,不利于传媒主业的发展。本文还指出传媒上市公司的一些“类金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投资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此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应是围绕传媒主业的相关多元化经营,并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时,必须遵循一些投资战略:·基于“开店不如买店”的并购投资战略·基于“1+1>2”的联盟投资战略·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新组合”的创新投资战略·基于“技术领先”的新技术投资战略针对我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政府融资、企业融资、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层面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认为: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但同时又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应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为了更高效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应加强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鉴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传媒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融资是一个可行的融资渠道;鉴于传媒上市公司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原来他们是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而股份制单位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主要是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为保证传媒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健的成长,应加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二、沪市首份年报亮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沪市首份年报亮相(论文提纲范文)
(1)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 |
2.1.1 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2.1.2 证券市场开放对企业实体的影响 |
2.2 交叉上市相关文献回顾 |
2.2.1 交叉上市影响因素 |
2.2.2 交叉上市经济后果 |
2.3 境外投资者持股文献回顾 |
2.3.1 境外投资者持股影响因素 |
2.3.2 境外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 |
2.4 陆港通交易机制相关文献回顾 |
2.4.1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稳定 |
2.4.2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公司治理 |
2.4.3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企业行为 |
2.4.4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审计行为 |
2.5 资产定价效率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
2.5.1 信息因素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2 投资者理性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3 市场竞争对资产定价效率影响 |
2.5.4 市场摩擦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3.1 概念界定 |
3.1.1 证券市场开放 |
3.1.2 资产定价效率 |
3.2 理论基础 |
3.2.1 有效市场假说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市场分割理论 |
3.2.5 股票流动性理论 |
3.2.6 投资者有限理性理论 |
3.3 制度背景 |
3.3.1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 |
3.3.2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进程 |
3.3.3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不同政策的对比分析 |
3.3.4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基于信息传递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2.2 基于政府干预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 |
4.3.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交叉上市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4.4.3 异质性分析 |
4.5 交叉上市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机制分析 |
4.5.1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2 基于投资者认知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内生性检验 |
4.6.2 替换因变量衡量指标 |
4.6.3 变换研究样本区间 |
4.6.4 安慰剂检验 |
4.6.5 PSM检验 |
4.7 拓展检验 |
4.7.1 交叉上市与股价延迟的回归分析 |
4.7.2 交叉上市与资产误定价的回归分析 |
4.8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定价效率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创造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2.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5.4.3 异质性分析 |
5.5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股价延迟的机制分析 |
5.5.1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2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内生性检验 |
5.6.2 排除特殊样本区间 |
5.6.3 替换自变量衡量指标 |
5.7 拓展检验 |
5.7.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5.7.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5.8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陆港通与资产定价效率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陆港通信息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2.2 陆港通噪音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 |
6.3.3 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陆港通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6.4.3 异质性分析 |
6.5 陆港通影响资产误定价的传导机制 |
6.5.1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2 基于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自变量滞后一期 |
6.6.2 变更因变量测度方法 |
6.6.3 PSM-DID回归分析 |
6.7 拓展检验 |
6.7.1 陆港通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6.7.2 陆港通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6.8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变量定义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证券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回归分析 |
7.5 证券市场开放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 |
7.6 稳健性检验 |
7.6.1 变更因变量衡量方式 |
7.6.2 内生性检验 |
7.6.3 PSM-DID回归分析 |
7.7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我国股市主板与创业板的市场质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股票市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两个市场质量比较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实现的创新 |
第2章 对股票市场质量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市场质量的含义 |
2.2 市场质量对股市发展的重要性 |
2.3 市场质量的评价指标 |
2.3.1 市场流动性 |
2.3.2 市场波动性 |
2.3.3 市场有效性 |
2.3.4 市场透明度 |
2.4 影响市场质量的因素分析 |
2.4.1 交易制度 |
2.4.2 发行制度 |
2.4.3 监管制度 |
2.4.4 股权制度 |
2.4.5 上市公司质量 |
2.4.6 投资者结构 |
2.4.7 经济政策 |
小结 |
第3章 主板与创业板的市场流动性比较 |
3.1 引言 |
3.2 流动性的三个维度 |
3.3 流动性的主要度量方法 |
3.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4.2 流动性指标的选取 |
3.4.3 实证研究方法 |
3.4.4 实证检验结果 |
3.4.5 结论与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4章 主板与创业板的市场波动性比较 |
4.1 引言 |
4.2 波动性的度量 |
4.2.1 收益方差或标准差 |
4.2.2 GARCH 类模型方法 |
4.2.3 随机波动模型 |
4.3 主板与创业板市场波动性的实证检验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 |
4.3.3 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和创业板综合指数收益率序列平稳性检验 |
4.3.4 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和创业板综合指数收益率 ARCH 效应检验 |
4.3.5 建立 GARCH 模型得出时变波动性序列 |
4.3.6 主板与创业板波动率序列差异的检验 |
4.3.7 结论与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主板与创业板的市场有效性比较 |
5.1 引言 |
5.2 实证研究方法 |
5.3 实证检验 |
5.3.1 事件窗口的定义 |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3 异常收益率的计算 |
5.3.4 沪深 300 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的 CAR 结果 |
5.3.5 结论与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6章 提升我国主板和创业板市场质量的对策建议 |
6.1 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 |
6.1.1 发行机制合理化 |
6.1.2 实现交易机制的多元化 |
6.1.3 设计合理的退市机制 |
6.2 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 |
6.3 继续强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6.4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水平 |
小结 |
结论 |
1. 全文总结 |
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写作思路、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基础理论与基础定义简介 |
(一) “鞅”理论 |
(二) 偏度的定义与相关理论 |
1. 四分位偏度 |
2. 皮尔逊偏度 |
3. 矩法偏度 |
(三) 波动性的定义 |
二、上证系列指数和证券投资基金简介 |
(一) 上证系列指数简介 |
(二) 证券投资基金 |
1. 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含义 |
2. 证券投资基金的作用 |
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种类与特征 |
4.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影响的争论 |
三、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的实证研究 |
(一) 上证综指的统计特征 |
(二) 鞅视角下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的统计特征分析 |
(三) 本章小结 |
四、影响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因素分析 |
(一) 影响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的因素选择 |
(二) 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规模对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2. 实证研究设计 |
(三) 本章小结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4)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统计分析 |
2.1.1 统计来源与检索方法 |
2.1.2 文献数量分布 |
2.1.3 文献增长规律 |
2.2 文献内容分析 |
2.2.1 国外期刊文献内容分析 |
2.2.2 国内期刊文献内容分析 |
2.2.3 相关图书文献内容分析 |
2.2.4 相关研究报告文献内容分析 |
2.3 相关文献述评 |
2.3.1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共性与差异 |
2.3.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最新趋势 |
2.3.3 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启示 |
第3章 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 |
3.1 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3.1.1 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
3.1.2 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 |
3.2 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分析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2 信号传递理论 |
3.3 信息披露制度 |
3.3.1 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 |
3.3.2 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 |
3.3.3 信息披露主体及其责任追究机制 |
3.4 信息披露监管理论及其机制 |
3.4.1 博弈理论 |
3.4.2 信息披露监管的目的 |
3.4.3 信息披露监管的内容 |
3.4.4 信息披露监管的模式 |
3.4.5 信息披露监管的责任主体及其问责机制 |
3.5 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对证券市场发展的意义 |
第4章 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1 美国 |
4.1.1 美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
4.1.2 美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
4.2 英国 |
4.2.1 英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
4.2.2 英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
4.3 德国 |
4.3.1 德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
4.3.2 德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
4.4 中国香港 |
4.4.1 香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
4.4.2 香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
4.5 国际经验总结与借鉴 |
4.5.1 国际经验的总结 |
4.5.2 国际经验的借鉴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 |
5.1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 |
5.1.1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演变 |
5.1.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体系 |
5.1.3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 |
5.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
5.2.1 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改善 |
5.2.2 仍然存在的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
5.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分析 |
5.3.1 以2008~2010年深市日常监管纪律处分的具体执行情况为例 |
5.3.2 以2008~2010年上市公司立案调查中涉嫌财务信息披露违规的统计分析为例 |
5.3.3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监管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6章 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基于企业社会责任 |
6.1 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目的 |
6.2 企业社会责任 |
6.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
6.2.2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产生动因 |
6.2.3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必要性 |
6.3 我国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中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
6.3.1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目的 |
6.3.2 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标准 |
6.3.3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推行方式 |
6.3.4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否与披露优劣的溢价或问责机制 |
6.4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披露现状 |
6.4.1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
6.4.2 相关机构或组织的工作进展 |
6.4.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情况 |
6.4.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与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之间的关系 |
6.5 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引起的反思 |
6.5.1 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事件 |
6.5.2 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职责边界不清 |
6.5.3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披露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 |
第7章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重大事件的披露与监管 |
7.1 重大事件 |
7.1.1 重大事件的界定 |
7.1.2 重大事件披露的时间、渠道和目的 |
7.1.3 重大事件披露的主体及其责任追究 |
7.2 内幕信息与内幕交易 |
7.2.1 内幕信息的界定 |
7.2.2 基于重大事件的内幕交易 |
7.2.3 防范内幕交易的目的 |
7.2.4 证券市场中的内幕交易——以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内幕交易案为例 |
7.3 我国对内幕交易的管制现状 |
7.3.1 我国目前管制内幕交易的法律规范 |
7.3.2 对内幕信息及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认定 |
7.3.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7.4 美国内幕交易警戒的借鉴 |
7.4.1 内幕交易主体与行为的认定 |
7.4.2 内幕交易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8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
8.1.1 完善信息披露规则流程,引进信息披露质量评级制度 |
8.1.2 探索建立各方协调努力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
8.1.3 推进《内幕交易法》的立法进程,构建内幕交易行为甄别机制 |
8.2 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的措施 |
8.2.1 建立多层次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提高市场的公开与透明 |
8.2.2 引进内幕信息知情人报告制度,完善稽查提前介入机制 |
8.2.3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责机制,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视点及相关理论资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传媒产业 |
二、传媒上市公司 |
三、融资、再融资、连续融资 |
四、投资 |
五、投融资 |
第二节 投融资理论 |
一、投资理论 |
二、融资理论 |
第二章 传媒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现状 |
第一节 中国传媒企业与中国证券市场 |
一、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与上市之举 |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与传媒概念股的形成 |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首发融资 |
一、IPO的募集资金额度和募集资金投向 |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IPO高抑价 |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再融资途径选择 |
一、传媒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配股、增发 |
二、债务融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债券 |
三、混合融资:可转债 |
第四节 对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的现实评价 |
一、IPO的首日涨幅偏高 |
二、股权再融资是传媒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途径 |
三、借贷融资少,短期借贷与长期借贷倒挂 |
四、传媒上市公司内源融资能力有限 |
五、不同融资结构存在的理由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力分析——以电广传媒为例 |
一、电广传媒的收入水平分析 |
二、电广传媒的融资能力分析 |
三、电广传媒的投资效率分析 |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结构分析 |
一、重渠道投资轻内容投资 |
二、重物质资本投资轻人力资本投资 |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空间结构变化 |
一、投资空间结构的概念 |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空间结构变化特点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益考量 |
第一节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 |
一、资本结构分析 |
二、资本成本分析 |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投资效益分析 |
一、经营效率分析 |
二、盈利能力分析 |
三、偿债能力分析 |
四、投资收益分析 |
五、增长分析 |
第三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 |
一、关联交易的概念及有关法规规定 |
二、传媒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必然性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三、传媒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传媒投融资的经验借鉴和多元化投资问题 |
第一节 多元化投资问题 |
一、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启示 |
二、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离散投资与相关投资 |
三、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 |
第二节 传媒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的问题 |
一、传媒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与实业投资风险 |
二、传媒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与金融投资风险 |
三、传媒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危险的游戏 |
四、处理好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关系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充分利用政府投融资的引导和助推作用 |
一、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 |
二、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 |
第二节 建立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 |
一、认识投资银行的角色: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
二、传媒公司应选择对口投资银行以保证有效沟通和高效服务 |
第三节 加强传媒上市公司与企业的联合:合作投融资 |
一、股份合作成立新公司 |
二、项目合作的投融资形式 |
三、战略合作框架内的合作 |
第四节 强化传媒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 |
一、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 |
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 |
第五节 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风险的分散与控制 |
一、营业风险的分散和控制 |
二、财务风险的分散和控制 |
第六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沪市首份年报亮相(论文参考文献)
- [1]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D]. 毕鹏.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我国股市主板与创业板的市场质量比较研究[D]. 李杨.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3]上证综指波动率偏度研究[D]. 张子栋. 内蒙古大学, 2012(01)
- [4]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研究[D]. 万寿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5]散户如何布局年报概念行情[J]. 志琼. 金融经济, 2011(03)
- [6]市场将掀追捧高送转热潮[N]. 李侠. 金融时报, 2010
- [7]沪市首份半年报亏损登场 王亚伟带队坚守乐凯胶片[N]. 王琼. 第一财经日报, 2010
- [8]国内证券市场动态(2010年6月)[J]. 本刊编辑部. 证券市场导报, 2010(07)
- [9]“中报行情”值得期待[N]. 张汉青,张驰. 经济参考报, 2009
- [10]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D]. 张燕.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资产定价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论文; 上市公司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