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路反应装置与搅拌釜装置生产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刘佳[2](2020)在《基于CO2刺激型开关溶剂的油基钻屑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页岩气(油)开采行业每年排放出大量油基钻屑,给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环保、高效的工艺技术来处理未达标排放的油基钻屑。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油基钻屑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CO2刺激型开关溶剂N,N-二甲胺基乙酯用于油基钻屑的石油类回收处理。在CO2开关溶剂优选、除油装置的工艺优化、开关溶剂处理油基钻屑的反应机理、除油装置的工艺分析及中试装置设计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针对油基钻屑样品性质进行分析,样品含油率高达16.54wt%,且检出Ba、Ti、Sr、Pb、Ni等11种重金属。在市售的有机胺类CO2开关溶剂中,结合除油效果及技术经济成本等因素优选出N,N-二甲胺基乙酯作为研究对象。N,N-二甲胺基乙酯对油基钻屑除油处理的工艺主要包括3个单元过程:开关溶剂萃取石油类、质子化反应和去质子化反应。在萃取过程,最佳物料质量比为油基钻屑:开关溶剂:水=4:2:1;加料顺序为油基钻屑与开关溶剂充分混合,再加入水;最佳混合条件为转速400r/min、时间20min、反应温度50℃。在质子化反应过程中,CO2气体通量为3L/min·L-1,常温下溶剂在25min时可完全质子化,并获得回收油。在去质子化反应过程中,N2(空气)气体通量为3L/min·L-1,反应温度50℃去质子化反应效果最佳,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体系中的CO2并回收溶剂。对油基钻屑及萃取后的残渣进行了表面润湿性分析,水滴渗透时间平均由萃取前的138s下降为萃取后的24s,亲水性显着增强。表面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残渣表面C和S元素含量降低,而Si元素的含量相对增加,证实了钻屑表面润湿性增强是有机质从钻屑表面脱离造成的,揭示了开关溶剂萃取石油类的作用机理。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含油率16.54%的油基钻屑经处理后,残渣含油率降至1.70%,石油类和开关溶剂回收率分别为90.12%、90.15%。FT-IR分析结果表明,回收油与回收开关溶剂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采用开关溶剂对几种不同含油废弃物的处理结果表明,萃取后石油类回收率为84.24%-95.28%,固相残渣含油率均小于5%,验证了该工艺的普适性;基于工艺分析结果,对中试流程进行了设计及设备选型。该中试流程由固液萃取单元(混合搅拌釜)、油水分离单元(卧螺离心机)、萃取油分离单元(环路反应器)和开关溶剂回收单元(溶气气浮机)构成。
魏渊[3](2019)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微波合成及构效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生活,人们更加注重穿着体验、生活品质和健康安全。酯基季铵盐作为一种绿色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凭借其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织物整理柔软性以及抗菌效果,逐渐成为小分子碳长链烷基甲基季铵盐(如:D1821、DC-5700等)的理想替代品,受到人们的不断关注。而且,微波技术的引入也在不断提高季铵化反应过程的效率,节能降耗也成为合成工艺改进的重要目标。本论文通过分子设计和工艺改进,将微波高压的思路引入反应过程,以山嵛酸、N-甲基二乙醇胺(MDEA)以及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TMO)为主要原料,经酯化和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了山嵛酸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SiQC21Cl),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其中,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190℃,物料摩尔比[n(山嵛酸):n(MDEA)]为1.7:1。在此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性实验,平均酸值为3.98 mgKOH/g;微波法促进季铵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设置微波功率为800 W,物料摩尔比为n(硅烷):n(酯胺)=1.2:1,反应温度170℃,溶剂用量为m(溶剂):m(原料)=0.8:1,反应时间为12 h。最优工艺下重复三次实验,平均转化率达96.60%。与传统加热工艺相比,微波-高压协同制备有机硅季铵盐的反应时间更短,转化率更高。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热重分析等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预期结果一致;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季铵盐纯度达98.77%。在前期最佳的合成工艺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系列中长碳链脂肪酸来制备双长链酯胺(DCEACn,n=9,11,13,15,17)和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SiQCnCl)。针对SiQCnCl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增溶性能、乳化性能、润湿性能以及起泡性能等基本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对于不同碳链长度的有机硅季铵盐,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溶液表面张力所能达到的最低值(γCMC)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长而减小;最大过剩表面浓度(Γmax)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反地,饱和吸附时每个分子在界面上所占的面积(Amin)随之而减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可知,SiQCnCl在水溶液中均形成了球形或椭球型的聚集体,且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聚集体也逐步增大;聚集体粒径大小为300 nm900 nm,其粒径与动态光散射(DLS)测得粒径大小相近。实验中测定了SiQCn Cl对S.aureus和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结果表明,SiQCnCl对S.aureus的抗菌能力要强于E.coli;SiQCnCl对S.aurues和E.coli的MIC值和MBC值均随着疏水尾链的增长呈先变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以SiQC15Cl的抑菌和杀菌浓度效果最佳,与市售传统季铵盐D1821的抗菌能力相当。按照国家标准《GB/T 15818-2006》对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初级生物降解度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SiQC21Cl和SiQC15Cl均表现出较好的初级生物降解性,在培养周期内降解120 h,初级生物降解度均达到80%以上;而D1821和DC-5700的初级生物降解能力非常差,降解120 h,初级生物降解度仅为19.3%和40.2%。论文中以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310)为乳化剂配制有机硅季铵盐乳液,对织物进行整理后测定织物的柔软性、白度及抗菌性能。结果发现:与原始胚布相比,随着疏水尾链的增长,SiQCnCl对织物整理后的柔软性能也在提升。其中,经SiQC17Cl处理的织物柔软效果最好,处理5次后柔软度达77 mN,手感与D1821相当。而经SiQC15Cl整理的织物维持白度的能力最佳,处理5次后的抗黄变率与市售合成产物D1821相当,为96.39%。SiQCnCl处理过的织物均具备一定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其中,以SiQC13Cl处理后的织物效果为最佳。采用SEM观察织物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未经处理的原始胚布表面特别粗糙、凹凸不平而且有许多沟壑。经SiQC15Cl、D1821处理后的织物表面变得相对光滑,沟壑也相对减少。论文中就有机硅季铵盐对织物的整理过程、交联机理进行了预测分析,有机硅季铵盐分子与织物表面主要通过硅甲氧基的交联缩合、范德华力、氢键、静电作用等加强分子间作用力,锚接于织物表面,降低摩擦系数,改善织物手感。
隋殿杰[4](2018)在《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保法规相继出台,对油基钻井液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研制出更加环保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十分重要。通过对现有油基钻井液用基础油调研发现,以往配制的油基钻井液中,通常使用柴油、气制油、白油等作为基础油,但它们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不同的缺点。柴油价格便宜,却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气制油虽然对环境污染小,但气制油多数要从国外进口,采购及运输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价格极其昂贵;白油虽然对环境污染相对小,价格合理,多数地方用白油作为基础油,但白油的粘度比较高,对钻井过程中的其它工艺参数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常用基础油存在的不足,采用大庆特有的重烃,通过分馏、加氢和脱硫等工艺过程,研制出环保型的油基钻井液用油(CY油)。在室内对CY油的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表明,CY油的性能明显优于柴油等其它基础油,具有芳香烃含量低,毒性小等优点。环保型油基钻井液体系,不仅对基础油的要求较高,优质乳化剂的研发也十分重要。本文参照国外乳化剂分子结构,自主合成适用于CY油乳化的主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主要设计思路为:增加亲油链的个数或长度提高乳化剂的亲油能力;减少支链个数,利于形成紧密排列;引入正离子,提高稳定性;引入酰胺基来提高乳化能力,同时对其进行空间位阻保护;引入叔胺基团,提高乳化剂极性;依据相似相亲原理,提高主、辅乳化剂配伍性。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测试和液质联用测试等对合成的乳化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出的乳化剂具有多个吸附基团可提高表面活性,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自聚集或相互搭接形成空间网状增强界面膜的紧密程度和机械强度,引入的五圆环结构的NVP单体提高了高温稳定性,这样形成的乳状液液滴在高温下更均匀致密,有效解决了传统乳化剂对低芳香烃基础油乳化效果不佳、高温稳定性差等难题。在基础油的研制以及主辅乳化剂合成的基础之上,对油基钻井液其它处理剂及其加量进行优选,最终确定油基钻井液体系配方为:240ml油样(CY油)+20%氯化钙溶液+2.5%主乳化剂(HL-TP)+1.0%辅助乳化剂(HL-DQ)+3%有机土+%润湿剂(DV-33)+6%降滤失剂+2%提切剂+氧化钙+重晶石。按标准实验程序对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热稳定性、电稳定性、滤失性、抗污染性、抑制性及储层保护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不仅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在高温老化后体系破乳电压变化较小;不同密度下所配制的油基加重钻井液体系的滤失量均较低,说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滤失性;加重油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抗岩屑侵、水侵能力;通过与柴油基钻井液体系和气制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岩屑回收率与储层保护性能进行对比,发现配制的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岩屑回收率最好,渗透率恢复值最高。表明该体系能够对复杂地层的泥页岩水化分散作用有较强的抑制性,可防止井壁坍塌,有效保护储层。在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形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油基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重晶石沉降与油基钻井液粘弹性关系。通过改变有机土加量和提切剂加量观察基浆粘度特性和弹性对重晶石沉降影响,研究发现:a、基浆的粘弹性随着有机土的加量而改变,当有机土加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基浆粘度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弹性的增长速度。有机土加量不同,钻井液的流变性不同,有机土加量越多基浆的粘度越大,粘度越高时重晶石沉降越慢,稳定性越好,但粘度升高的同时基浆的剪切稀释性变差。所以通过改变基浆粘度来降低基浆中重晶石的沉降速度不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办法;b、通过在基浆中加入不同量的提切剂,观察钻井液的粘弹性。随着提切剂加量的增加,基浆的弹性模量随之改变,而粘度增加缓慢,此时的流体可以近似于粘度相同,弹性不同的流体。通过实验观察出,重晶石的沉降稳定性随着钻井液中弹性增加而变好;c、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发现,基浆的粘度和弹性均对重晶石沉降有影响,其中弹性模量对重晶石影响更大。通过对基础油、乳化剂、钻井液体系以及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的研究,为抗高温、深井钻井作业,提供了一项新型的环保钻井液技术,丰富了油基钻井液理论。
高锐[5](2018)在《微管反应-精馏分离集成合成DMAE与DMAEE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N-二甲基乙醇胺(DMAE)和N,N-二甲基二甘醇胺(DMAEE)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聚氨酯发泡催化剂。利用环氧乙烷(EO)与二甲胺(DMA)制备乙醇胺类物质是生产DMAE和DMAEE最主要的方法。EO与DMA开环加成的反应速率很快,且由于EO的反应活性很高,易于与DMAEE进一步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生成高阶产物N,N-二甲基三甘醇胺(DMAEEE),降低产物的选择性,并导致DMA的转化率降低,而DMAEEE基本没有应用价值,所以对于EO参与的连串不可逆反应,如何有效的控制EO的反应程度,在提高DMAEE的选择性的同时减少DMAEEE的选择性至关重要。因此开发和设计合适的反应器和工艺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微管反应器体系引入到EO与DMA的连串反应中,利用其高效的传质和传热效果,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消除了由于反应放热造成的局部过热,加快反应速率,并具有很高的原料转化率,减少了 DMA的排放;同时,微管反应器的返混小,可使物料按精确比例快速混合,可以提高DMAE和DMAEE的选择性,通过调节EO与DMA的进料比例等反应条件,可以精确控制产物中DMAE和DMAEE的比例,由此开发了基于产品集成思想的DMAE和DMAEE合成工艺。本文构建了合适的微管反应器体系,在内径为500 μm、长度为100cm的微管反应器中进行了以水为催化剂的EO与DMA的均相液相反应。在合成DMAE和DMAEE的工艺优化研究中,设计了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EO和DMA进料比、水与DMA进料比以及微管内液体流动速度对反应的影响。基于产品集成的思想,经实验得出:在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4s,液体流动速度为0.042m/s,水与DMA的质量进料比为2:1的条件下,通过调节EO与DMA的摩尔进料比例可以控制产物中DMAE的含量在13.8mol%~95.9mol%之间,DMAEE的含量在4.1mol%~80.1mol%之间,且EO的转化率在94%以上,DMA的转化率在98%以上,产物中DMAEEE的选择性均在6.1%以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根据反应机理确定EO与DMA反应生成DMAE、DMAEE和DMAEEE为不可逆连串反应,建立了 EO与DMA反应生成DMAE、DMAEE和DMAEEE的速率表达式,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动力学参数,为工业化生产以及微管反应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应动力学方程的表达式为:-dcDMA/dt=k1cDMAcEO-dcEO/dt=k1cDMAcEO+k2cDMAEcEO+k3cDMAEEcEO dcDMAE/dt=k1cDMAcEO-k2cDMAEcEO dcDMAEE/dt=k2cDMAEcEO-k3cDMAEEcEO dcDMAEEE/dt=k3cDMAEEcEO再根据阿伦尼乌兹方程得到各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lnk1=ln2.09-1674.4/(RT)lnk2=ln1.392-1555.5/(RT)lnk3=ln11.6-1364.3/(RT)通过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可知各反应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均十分易于发生,所以利用微管反应器返混小的特点,有效控制了产物中DMAE与DMAEE的选择性。此外,由于反应过程中利用大量的水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为了减少废水排放,设计了一套微管反应-精馏分离集成的循环装置,将水进行循环利用。在对微管反应器中EO和DMA的反应进行了 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将所需精馏温度最高的反应产物(DMAE选择性为13.8mol%,DMAEE选择性为80.1mol%,DMAEEE的选择性为6.1mol%)作为精馏的底物,建立了三塔连续精馏模型,分别对产物中的水、DMAE和DMAEE进行分离提纯,并用Aspen软件对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选择NRTL-RK作为减压精馏塔的物性方法,并对各个减压精馏塔的回流比、进料位置、塔板数对精馏效果以及能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优的工艺参数:减压精馏塔1的理论板为24、摩尔回流比为0.36、进料位置为第15块板;减压精馏塔2的理论板为15、摩尔回流比为0.46、进料位置为第8块板;减压精馏塔3的理论板为17、摩尔回流比为0.019、进料位置为第9块板。通过三塔连续精馏得到的水的纯度为99.99%,循环利用率为99.8%。DMAE的纯度为96.5%,采出率大于99.99%,DMAEE的纯度为99.98%,采出率大于99.99%。
梅金龙,赵佳[6](2017)在《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生产工艺概述》文中认为介绍了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反应机理,简述了催化剂、反应器形式和工艺条件等对叔胺生产的影响,并对发展国内叔胺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小飞,刘姝,柴阳,于廷云[7](2014)在《用于合成叔胺的脂肪族环氧化物的合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裂解制乙烯的工业不断壮大,副产物C4烯烃的产量大幅提高,如何有效利用大量生产的C4烯烃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组以省部级项目"C4烯烃叠合生产高碳烯烃关键技术开发"为背景,研究C4烯烃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本课题以烯烃环氧化胺化路线合成叔胺,主要研究高碳烯烃在胺化过程中环氧化物的合成,将C4烯烃最终转化到精细化工领域,在有效的解决我国大量C4烯烃的同时,提高了精细化工产品的利用率。烯烃的环氧化物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广泛,它即可以做一些有机合成反应的中间体,也可以作为有机原料,在有机合成,如药物、精细产品、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因此,烯烃环氧化胺化路线不仅可以实现烯烃到脂肪胺的转化,还可以拓宽高碳烯烃的有效利用途径。
姚静芳,张颂培[8](2012)在《气液混合喷射反应器的应用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喷射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概述了它在磺化反应、加氢反应、烷氧基化反应、胺化反应、氯化和次氯化反应等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了喷射反应器在化工、生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李运玲[9](2012)在《催化胺化制三烷基叔胺的研究》文中提出脂肪叔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按其结构可分为单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双长链烷基甲基叔胺和三长链烷基叔胺。叔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叔胺及其衍生物在纺织印染、医疗卫生、日用化工、石油化工、金属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关脂肪醇常压催化胺化制备单烷基叔胺及其催化剂和以单烷基叔胺制备阳离子季铵盐的研究报导已有很多,而关于三烷基叔胺的合成和催化剂及其季铵盐研究的文献报导很少。三烷基叔胺分子结构中含有三个长链烷基,其空间位阻效应大大高于单烷基叔胺和双烷基叔胺,催化剂必须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机理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本论文针对三烷基叔胺的合成、反应机理、催化剂及其新型季铵盐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工作首先是用正辛醇和氨气制备三辛基叔胺。以硅藻土作载体,用硝酸铜、硝酸镍和碳酸钠共沉淀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比例的Cu、Ni二元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胺化反应评价优化出适合的元素比例,并根据反应过程中样品组成的变化情况,提出详细的反应机理。同时以优化出的Cu、Ni二元催化剂为基础,加入第三组份Mg、Zn,考察第三组份对催化剂催化制备三烷基叔胺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第二章)。对催化剂进行一系列的性能表征,如:用TPR手段测试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用XPS进行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及元素组成的测定(第三章);用H2-TPD和NH3-TPD研究催化剂的吸脱附性能(第四章);用XRD进行催化剂颗粒表面晶相分析,用TEM观察催化剂的形貌,测定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分布等(第五章)。以合成出的三辛基叔胺为原料,设计一种新的季铵盐合成路线,合成出在N原子上含有羟乙基基团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同时合成出了单十二烷基叔胺和双癸基叔胺的季铵盐进行对比,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与表面活性测定,并对它们的物化性能进行研究(第六章)。得到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胺化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只含Cu或Ni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很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是两种元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优选出最佳的催化剂元素比为Ni:Cu=1.25:1,脂肪醇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产物中三辛基叔胺含量达到97%。对胺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制备三烷基叔胺的主反应为三步串联反应,脂肪醇→伯胺→仲胺→叔胺,实验结果表明由仲胺生成叔胺是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考察第三组份Mg、Zn对催化制备三烷基叔股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Mg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与二元催化剂相当。而加入Zn的催化剂活性很好,但叔胺选择性有所降低,在90%左右。H2-TPR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有NiO和CuO两种氧化物的催化剂还原温度比单一CuO或NiO的还原温度降低且只显示一个还原峰,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最佳催化剂Ni:Cu=1.25:1的还原温度为170.6℃,与胺化反应时催化剂进行还原的温度170℃一致。加入第三组份Mg和Zn时,对催化剂的还原有明显的影响,即还原温度提高,还原程度降低。XPS的研究结果表明,Ni元素在催化剂表面富集,而Cu元素在催化剂体相富集。最佳催化剂Ni:Cu体相组成为1.25:1,XPS测出其表面组成是3.2:1。在胺化反应前催化剂进行还原的条件170℃、40min下,Cu2+和Ni2+两种元素都没有完全还原,Cu0约为60-70%,Ni0约为9%左右,说明胺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元素无需完全还原,一定比例的Cu2+和Cu0与Ni2+和Ni0协同作用使催化剂的性能达到最佳。加入Mg, Zn后,Mg富集于体相而Zn富集于表面,这一差别导致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出现差异,即Zn在表面的富集使Ni2+难以还原,Ni0含量减少,因而影响了催化剂的选择性。H2-TPD的研究结果表明,Ni具有较强的吸氢能力而Cu对H2的吸附很弱,在催化剂中铜主要起脱氢作用,镍主要起加氢作用,在催化剂中必须含有铜和镍两种元素才能使催化剂同时具有脱氢-加氢作用;与单烷基叔胺相比,在制备三烷基叔胺时,反应存在较大的空间位阻,催化剂需要有较强的加氢能力,因此三烷基叔胺催化剂以镍为主活性组份,而单烷基叔胺以铜为主活性组份。加入第三组份Mg和Zn后,催化剂的加氢能力提高。NH3-TPD的研究结果表明,NH3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吸附态,NH3中N-H键断裂的解离吸附和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催化剂表面形成的配位吸附。解离吸附为弱吸附,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配位吸附为强吸附,由于此种吸附占据了一定的活性位,对反应不利。加入Mg的催化剂不存在配位吸附,催化剂的活性位不受损失,对胺化反应无影响,加入Zn后,出现了配位吸附峰,对胺化反应产生了不利影响。XRD、TEM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即TEM观察催化剂微粒比较小的,XRD的衍射峰也比较小,比表面积比较大。最佳催化剂和加入Mg、Zn催化剂的XRD谱图中只显示NiO的特征峰,而不出现CuO、MgO和ZnO的特征峰,表明此三种金属氧化物高度分散在载体和NiO中;最佳催化剂与其他比例及三元催化剂相比具有较小的粒径,分散程度比较高,对胺化反应有利。利用三辛基叔胺、盐酸和环氧乙烷,合成出在N原子上含有羟乙基基团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辛基羟乙基氯化铵(TQA),并同时合成出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MQA)和双癸基甲基羟乙基氯化铵(DQA)进行对比。通过FT-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对合成的季铵盐进行表面活性研究,与相应的传统不含羟乙基基团的产品进行比较,发现含有羟乙基基团的产品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研究了MQA与LAS的阴阳离子复配性能,发现LAS和MQA复配比在9:1左右,可以使混合体系的界面张力、乳化力、润湿力和去污力等性能得以明显改善,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杨高东,刘小鹃,吴平铿,周政,张志炳[10](2011)在《喷射环流反应器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描述了喷射反应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喷射反应器作为多相反应器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环境保护和其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充分显示了喷射反应器的优异性能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环路反应装置与搅拌釜装置生产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路反应装置与搅拌釜装置生产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CO2刺激型开关溶剂的油基钻屑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油基钻屑处理技术及进展 |
1.3 开关溶剂的研究进展 |
1.4 CO_2刺激响应型开关溶剂的研究进展 |
1.4.1 CO_2开关型溶剂 |
1.4.2 CO_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5 CO_2 开关溶剂的应用 |
1.5.1 油类提取 |
1.5.2 制备纳米材料 |
1.5.3 乳液聚合 |
1.5.4 含油土壤修复 |
1.6 论文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第2章 CO_2开关溶剂优选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药品与仪器 |
2.2.2 样品来源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基钻屑原料构成分析 |
2.3.2 CO_2开关溶剂优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基钻屑除油装置的工艺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药品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_2开关溶剂萃取石油类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质子化反应过程分析 |
3.3.3 去质子化反应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_2开关溶剂处理油基钻屑的反应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 |
4.2.2 样品来源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体表面润湿性分析 |
4.3.2 固体钻屑表面元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O_2开关溶剂萃取处理油基钻屑的工艺效果分析及中试流程设计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药品与仪器 |
5.2.2 样品来源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开关溶剂处理油基钻屑工艺效果分析 |
5.3.2 回收物质性质分析 |
5.3.3 处理不同含油废弃物的效果对比 |
5.3.4 中试工艺流程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微波合成及构效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1.1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2 微波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微波技术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 |
1.2.2 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3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嵛酸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山嵛酸双长链酯胺(DCEAC_(21))的合成 |
2.3.2 山嵛酸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SiQC_(21)Cl)的微波合成 |
2.3.3 主要的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DCEAC_(21) 的合成单因素影响实验 |
2.4.2 DCEAC_(21) 的合成正交优化实验 |
2.4.3 SiQC_(21)Cl的微波合成单因素影响实验 |
2.4.4 SiQC_(21)Cl的微波合成正交优化实验 |
2.4.5 传统法与微波法对比实验 |
2.5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2.5.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5.3 热重分析 |
2.5.4 液相色谱分析 |
2.5.5 质谱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表征及基本性能测试 |
3.1 引言 |
3.2 系列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的结构表征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3 热重分析 |
3.3 系列有机硅季铵盐的的基本性能测试 |
3.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2 产品基本性能检测方法 |
3.3.3 SiQC_nCl的基本性能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列双长链酯基有机硅季铵盐的抗菌性及生物降解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抗菌性能测试 |
4.2.1 抗菌剂抗菌机理 |
4.2.2 常用的抗菌剂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
4.2.3 抗菌性能测试实验过程 |
4.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生物降解性能测试 |
4.3.1 常见的生物降解性测试方法 |
4.3.2 初级生物降解度实验过程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列有机硅季铵盐在织物整理中的耦合构效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抗菌纺织品的抗菌机理 |
5.3 常见的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
5.3.1 定性测试方法 |
5.3.2 定量测试方法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4.2 实验过程 |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1 有机硅季铵盐乳液的配制 |
5.5.2 织物柔软性测试结果 |
5.5.3 织物白度测试结果 |
5.5.4 织物瞬间润湿性测试结果 |
5.5.5 微观形貌观察及织物整理机理研究 |
5.5.6 整理后织物的抑菌圈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油的研究现状 |
1.2.2 油基钻井液的研究现状 |
1.2.3 乳化剂的研究现状 |
1.2.4 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环保型油基钻井液基础油(CY油)的制备 |
2.1 环保型油基钻井液基础油的制备过程 |
2.1.1 实验原料及性质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制备流程 |
2.1.4 原料油脱硫实验 |
2.1.5 原料油脱芳实验 |
2.2 CY油的性能评价 |
2.2.1 碳原子分布 |
2.2.2 粘度 |
2.2.3 密度 |
2.2.4 压缩性 |
2.3 利用发光细菌法对CY油毒性评价 |
2.3.1 发光细菌法原理 |
2.3.2 发光细菌法测试过程及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用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研制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主乳化剂合成与评价 |
3.2.1 主乳化剂分子结构设计 |
3.2.2 主乳化剂合成 |
3.2.3 主乳化剂分子结构表征及单剂评价 |
3.3 辅助乳化剂的合成与评价 |
3.3.1 辅助乳化剂分子结构设计 |
3.3.2 辅助乳化剂合成 |
3.3.3 辅助乳化剂分子结构表征及单剂评价 |
3.4 乳化剂性能评价 |
3.4.1 热重分析 |
3.4.2 光学显微镜分析 |
3.4.3 乳化剂的抗温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评价 |
4.1 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研制 |
4.1.1 实验仪器 |
4.1.2 油水比的确定 |
4.1.3 乳化剂加量的确定 |
4.1.4 有机土对性能影响研究 |
4.1.5 润湿剂优选实验 |
4.1.6 降滤失剂优选 |
4.1.7 提切剂及加量优选 |
4.1.8 加重剂优选实验 |
4.1.9 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配方 |
4.2 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性能评价 |
4.2.1 基本性能 |
4.2.2 流变性评价 |
4.2.3 热稳定性和电稳定性评价 |
4.2.4 滤失性评价 |
4.2.5 抗污染性能评价 |
4.2.6 抑制性能评价 |
4.2.7 储层保护性能 |
4.2.8 毒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研究 |
5.1 粘弹性流体的沉降稳定性理论研究 |
5.1.1 粘弹性流体 |
5.1.2 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油溶性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 |
5.1.3 流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 |
5.2 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与粘弹性的实验 |
5.2.1 颗粒在油溶性流体中的沉降稳定性与粘弹性实验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2.3 基于 CY 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粘弹性与沉降稳定性实验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及专利 |
致谢 |
(5)微管反应-精馏分离集成合成DMAE与DMAEE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N,N-二甲基乙醇胺类化合物 |
1.1.2 微管反应器 |
1.1.3 连续化反应-分离集成生产工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N,N-二甲基乙醇胺类物质 |
2.2 DMAE和DMAEE在聚氨酯发泡催化剂的应用 |
2.2.1 胺类催化剂的特点 |
2.2.2 叔胺类催化剂 |
2.3 N,N-二甲基乙醇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3.1 EO法旳研究进展 |
2.3.2 甲基化法 |
2.4 微管反应器 |
2.4.1 微管反应器技术及其应用 |
2.4.3 微管反应器在DMAE和DMAEE合成中的应用 |
2.5 连续化反应-精馏分离集成工艺 |
2.6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微管反应器内DMAE与DMAEE合成反应研究 |
3.1 实验介绍 |
3.1.1 实验药品 |
3.1.2 检测方法 |
3.1.3 分析方法 |
3.1.4 微管反应系统的构建 |
3.1.5 实验步骤与操作 |
3.2 实验分析 |
3.2.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2 液体流速对反应影响的消除 |
3.2.3 水量对反应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2.5 EO与DMA的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
3.2.6 微管反应器的工艺优势 |
3.3 小结 |
第四章 微管反应器下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4.1 反应动力学模型 |
4.2 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 |
4.3 反应级数的确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微管反应器-精馏分离集成装置的设计和模拟 |
5.1 微管反应器-精馏集成反应装置的构建 |
5.2 精馏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
5.2.1.精馏塔模块的选择 |
5.2.2 状态方程模型 |
5.2.3 活度系数模型 |
5.2.4 精馏装置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
5.3 精馏工艺的流程模拟 |
5.3.1 减压精馏工艺模拟流程的建立与模拟条件 |
5.3.2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3 减压精馏工艺参数的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生产工艺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应机理 |
2 工艺研究进展 |
2.1 催化剂 |
2.1.1 催化剂组分 |
2.1.2 催化剂载体 |
2.2 反应器形式 |
2.3 工艺条件 |
2.3.1 反应温度 |
2.3.2 反应压力 |
2.3.3 氢气分压 |
2.3.4 气体循环量 |
2.4 其他 |
3 发展建议 |
(7)用于合成叔胺的脂肪族环氧化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应用 |
1.1 脂肪胺简介 |
1.2 脂肪叔胺的应用 |
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2.1 脂肪叔胺生产现状 |
2.2 叔胺合成路线简介 |
2.3 存在问题 |
3 研究内容 |
3.1 叔胺的制备 |
3.1.1 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
3.1.2 烯烃环氧化产物的胺化 |
4 结束语 |
(8)气液混合喷射反应器的应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2 喷射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3 喷射反应器的应用 |
3.1 在化工方面 |
3.1.1胺化反应 |
3.1.2 加氢反应 |
3.1.3 烷氧基化反应 |
3.1.4 氯化和次氯化反应 |
3.1.5 磺化反应 |
3.2 在环境保护方面 |
3.3 在生物化工方面 |
4 应用现状及展望 |
(9)催化胺化制三烷基叔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依据 |
1.1 引言 |
1.2 脂肪叔胺的制备工艺及催化剂研究开发现状 |
1.2.1 脂肪叔胺的制备工艺路线 |
1.2.2 脂肪醇催化胺化反应机理 |
1.2.3 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
1.3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3.1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现状 |
1.3.2 季铵盐的研究发展趋势 |
1.4 课题选择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选择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催化剂组成对催化胺化性能的影响与反应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催化剂的胺化实验评价 |
2.2.3 样品中叔胺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组成 |
2.3.2 催化剂的胺化评价结果 |
2.3.3 胺化反应机理 |
2.3.4 催化剂的重复性和回用性 |
2.3.5 第三组份对催化剂胺化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催化剂还原性能(TPR与XPS)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TPR研究 |
3.2.2 催化剂的XPS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TPR研究 |
3.3.2 催化剂的XPS研究 |
3.3.3 加入Mg和Zn催化剂的XPS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脱附(TPD)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H_2的TPD实验方法 |
4.2.2 NH_3的TPD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H_2-TPD研究 |
4.3.2 催化剂的NH_3-TPD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XRD测试 |
5.2.2 催化剂的TEM测试 |
5.2.3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及孔径分布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XRD测试 |
5.3.2 催化剂的TEM测试 |
5.3.3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含羟乙基阳离子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含羟乙基基团季铵盐的合成 |
6.2.2 分析方法 |
6.2.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季铵盐的合成 |
6.3.2 季铵盐的结构表征 |
6.3.3 季铵盐的表面活性 |
6.3.4 阴阳离子的复配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论 |
7.2 后续工作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喷射环流反应器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化工领域 |
1.1 加氢反应 |
1.2 磺化反应 |
1.3 氧化反应 |
1.4 氯化/次氯化反应 |
1.5 烷氧基/烷基化反应 |
1.6 水合反应 |
1.7 胺化反应 |
2 生物化学领域 |
3 环境保护领域 |
3.1 工业废水处理 |
3.2 废气处理 |
4 其它方面的应用 |
5 前景展望 |
四、环路反应装置与搅拌釜装置生产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CO2刺激型开关溶剂的油基钻屑处理工艺研究[D]. 刘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微波合成及构效规律研究[D]. 魏渊. 广州大学, 2019(01)
- [4]基于CY油的加重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D]. 隋殿杰.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3)
- [5]微管反应-精馏分离集成合成DMAE与DMAEE工艺的研究[D]. 高锐. 浙江大学, 2018(01)
- [6]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生产工艺概述[J]. 梅金龙,赵佳.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7(04)
- [7]用于合成叔胺的脂肪族环氧化物的合成[J]. 王小飞,刘姝,柴阳,于廷云. 当代化工, 2014(01)
- [8]气液混合喷射反应器的应用研究现状[A]. 姚静芳,张颂培. 第九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9]催化胺化制三烷基叔胺的研究[D]. 李运玲. 山西大学, 2012(01)
- [10]喷射环流反应器应用研究进展[J]. 杨高东,刘小鹃,吴平铿,周政,张志炳. 化工进展,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