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度报道如何“深”到读者心里(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老百姓的生活 总书记的牵挂》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困难群众、关注脱贫攻坚,几年间走遍了全国各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民日报》在2019年年初和2020年年初,开辟《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和《总书记来过我们家》专栏,刊发两组系列报道,采取亲历和回访的形式,报道总书记到过的贫困村和普通人家。这两组报道的特色是:从村庄到家庭,选题越来越小,能从小中反映脱贫攻坚时代大主题;从脱贫到小康,目标越来越大,能从大中看到脱贫攻坚好成效;从亲历到回访,故事越来越好,能从好中感受到中华大地即将挥别"绝对贫困",迎来"全面小康"。两组系列报道体现了"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真情感,讲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好故事,展现了党报举旗帜聚人心的大担当。
吴海燕[2](2018)在《《长沙晚报》品牌形象设计》文中指出报纸是重要信息媒介,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新闻和资讯,并且能够快速的了解政府的最新政策和动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报纸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电视机开始普及,因其具备更强的信息传递能力,导致了报纸作为信息媒介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当时的报纸也依然是我国的重要信息获取渠道。到了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加之自媒体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导致了传统的报纸无论是在信息的时效性,还是在获取信息的简便程度上,都与新媒体有较大的差距,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放弃了从报纸获取信息,进而导致了报纸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而《长沙晚报》,当前也正面临着此困境。为了推动报纸行业的发展,解决当前《长沙晚报》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对《长沙晚报》的品牌形象设计进行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长沙晚报》进行了视觉形象的改版设计和主题定位,使其视觉效果能够更加适应当前读者群体。最后,本文对《长沙晚报》的品牌形象设计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报纸行业从视觉效果上打破困局,在最大可能上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有效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相关的研究人士和从业人士提供参考建议。
李胜澜[3](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 ——以《新闻调查》为例》文中指出关于深度报道的起源问题,学界普遍的共识是:深度报道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被视为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凭借其深刻性、思辨性、题材重大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重视。面对新媒体网络上简单、同质化的信息,深度报道以层层剥笋、步步深入的方式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揭示事件真相。它作为一种:“深刻全面揭示事实真相的报道方式”,在舆论监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一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电视媒体手中的“利器”。电视深度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优秀节目,曾取得了无数荣誉,代表着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最高发展水平。同时,《新闻调查》自1996年5月17日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风雨。因此,对《新闻调查》的研究具有重大纪念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深度报道在当下的意义、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梳理了《新闻调查》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就。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媒体冲击,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对电视深度报道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冲击。随后,又具体分析了代表中国电视深度报道最高水平的《新闻调查》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深度报道面对新媒体冲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关于样本的选择,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闻调查》前十年节目的系统抽样和研究分析,得出《新闻调查》前十年发展的大致情况,以此作为传统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情况。随后,又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调查》的发展状况,这里选取了2009年和2013年两年的《新闻调查》作为研究样本,因为新媒体的崛起主要是以2009年微博的兴起和2013年微信的崛起为标志的。本文重点从选题、节目调查类型、报道倾向、报道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新闻调查》在1996—2006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阶段的各自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得出《新闻调查》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可以清晰的看出新媒体对《新闻调查》节目的影响。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影响下,《新闻调查》虽然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其不变的还是《新闻调查》的深度性。《新闻调查》发展至今,无数电视媒体人用辛勤汗水和毕生努力换来了它的辉煌,它代表着电视深度报道发展的最高的水平,被寄予了无数媒体人的希望。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对《新闻调查》的具体研究分析,可以促进电视深度报道更好的发展。同时,对《新闻调查》发展路径的探索也可以为其它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李华民[4](2015)在《刍议纸媒如何创建品牌提振品牌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恒久的生命力。21世纪媒体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较量。在激烈的传媒大战中,要想争夺更大市场,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走好品牌之路是媒体的必然抉择。
徐倩[5](2014)在《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报业集团数字内容的发展,国内外报业纷纷对数字内容实行收费策略,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对报业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重视和探讨。然而,国内关于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费”还是“收费”的问题上,或者是对已经实施数字内容付费的报业集团的介绍上,既没有对“付费模式”的概念做界定,也没有对国内外实施数字内容收费的报纸进行比较与分析。本文从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内容整体发展的角度,并以《潇湘晨报》的数字内容付费模式作为具体的研究个案,分析《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形成及发展、结构与特点、缺陷及优化策略,为国内都市报纸实施数字内容付费模式提供借鉴。在总结《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形成的基础上,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构成要素和特点,即战略定位、产品构成以及盈利策略。战略定位包括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角色定位、产品定位和用户群定位;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产品构成包括免费产品与付费产品;付费模式的盈利策略包括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多样化的推广渠道以及数字内容的资金交易模式。《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尽管实施时间不长,但通过观察国内外成功实施付费模式的报业集团,仍可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付费市场的粗放和雷同、付费模式版权保护不完善、付费内容的同质化竞争、付费模式的营销与推广不足、付费用户体验不佳等。克服这些缺陷的优化策略是,提供有价值的数字内容产品以获得用户对付费模式支持、引入数字内容的反向付费模式提高用户互动积极性、引入撰稿人收费制拓展盈利来源、创新个性化新闻定制提升付费用户体验、与用户建立“联结”为付费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冯海[6](2012)在《新闻评论的四个原则》文中指出言论是对大众关注事件跟进性分析和个性化的评述。言论的写作要注意从小角度切入,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理性反思。同时,应当摈弃传统的说教式行文,努力贴近民众,实现平民化转向。
王文明,张硕,夏春冬[7](2012)在《接地气服务百姓 做本土内容为王——唐山广播电视报访谈录》文中研究表明早春二月,《中国报业》杂志社记者一行三人赴"凤凰城"河北唐山市,对唐山广播电视报社进行了专访。初到唐山,记者听到有关"报社"的一个典故:当乘客上出租车,跟的哥说"去报社",的哥会直接把乘客载到
丁文成,王云[8](2010)在《做好晚报的深度报道》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深度报道引起了都市类报纸的高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各类报纸争夺受众、增强报纸含金量的重要法宝之一。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及突发事件、新生事物的报道,一些报纸都会想到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把这些新闻向重、深、广的方向迈进,从报纸的内涵和品位着手,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增加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分量。那么晚报怎样才能做好深度报道,让其真正"深"到读者心里?
李娟[9](2007)在《河北日报“新闻纵深”研究》文中认为对党报而言,深度报道是其宣传的重要内容和重大课题。深度报道是权威媒体的优势,是大报风格的体现,是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重要手段,是读者深刻了解党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的有效报道形式,在服务大局、推出典型、反映成就等方面有强势,有力度。党报设立深度报道专版,既是变革时代的读者需求使然,也是平面媒体扬长避短的举措。“新闻纵深”版开辟了河北日报首块集中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深度报道版面的历史。本文将对“新闻纵深”自开办以来的报道模式给予梳理总结,并详细解析其特色,以期对我国党报开展深度报道有所借鉴。
刘燕[10](2000)在《深度报道如何“深”到读者心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谓深度报道?它起源于何时?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一个科学而又权成的概念与界定。但是,有一点是新闻同仁所认同的,那就是说,深度报道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新闻市场不断呼唤的前
二、深度报道如何“深”到读者心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度报道如何“深”到读者心里(论文提纲范文)
(1)老百姓的生活 总书记的牵挂(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中见大:从村庄到家庭,选题越来越小 |
二、大中见好:从脱贫到小康,目标越来越大 |
三、好中见变:从亲历到回访,故事越来越好 |
(2)《长沙晚报》品牌形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报纸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
2.1 国内外报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
2.1.1 国外报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
2.1.2 国内报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
2.2 报纸品牌形象设计趋势 |
2.2.1 品牌视觉形象识别设计在报纸中的角色与趋向性 |
2.2.2 版面视觉设计识别系统在报纸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
2.2.3 数字媒体时代报纸移动端的发展 |
3、《长沙晚报》品牌形象设计方案 |
3.1 《长沙晚报》品牌形象设计 |
3.1.1 《长沙晚报》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调研及分析 |
3.1.2 品牌标志设计 |
3.1.3 品牌形象辅助图形设计 |
3.1.4 品牌形象广告宣传视觉形象设计 |
3.2 《长沙晚报》版面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
3.2.1 版面视觉形象元素之色彩 |
3.2.2 版面视觉形象元素之头版及报头 |
3.2.3 版面视觉形象元素之字体 |
3.2.4 版面视觉形象元素之图片 |
3.2.5 报纸视觉形象元素之版式 |
3.3 《长沙晚报》移动端界面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 ——以《新闻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电视深度报道与《新闻调查》 |
第一节 深度报道在当下的意义 |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 |
第三节 《新闻调查》的历史回顾与成就 |
第三章 新媒体对电视深度报道的冲击 |
第一节 传播主体中心化地位的丧失 |
第二节 “即时”、“集成”、“多样”给内容生产带来压力 |
第三节 “久存”给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带来的困扰 |
第四节 实时互动对抗延时的交流 |
第五节 广告经营收入问题堪忧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调查》发展的观察和分析 |
第一节 1996年—2006年《新闻调查》的观察与分析 |
第二节 2009年《新闻调查》的观察与分析 |
第三节 1996—2006年《新闻调查》与2009年《新闻调查》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2013年《新闻调查》的观察与分析 |
第五节 2009年《新闻调查》和2013年《新闻调查》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视深度报道的应对之策 |
第一节 改变“传者中心”的媒体运营思维 |
第二节 借力新媒体寻求新旧媒体合作 |
第三节 走多元化传播之路 |
第四节 新媒体助力节目内容生产 |
第六章 电视深度报道未来发展之路展望 |
第一节 电视深度报道如何发展 |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道未来发展展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刍议纸媒如何创建品牌提振品牌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核心品牌:打造报纸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气质 |
1. 打造品牌栏目 (版面) 突出媒体气质 |
2. 打造鲜明的内在品质 |
二、打造多品牌:多轮驱动才会走得更稳, 走得更远 |
1. 打造品牌化的人才团队 |
2. 打造品牌化的广告经营管理体系 |
三、打造延伸品牌:要创建几个有较高经济回报的延伸品牌 |
(5)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的发展及付费模式的形成 |
2.1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的发展 |
2.1.1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的发端与成长 |
2.1.3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的竞争策略 |
2.1.4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的“付费”时代 |
2.2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形成 |
2.2.1 付费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
2.2.2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发展动因 |
2.2.3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3章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构成要素 |
3.1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战略定位 |
3.1.1 付费模式的角色定位 |
3.1.2 付费模式的产品定位 |
3.1.3 付费模式的用户群定位 |
3.2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产品构成 |
3.2.1 免费产品 |
3.2.2 付费产品 |
3.3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盈利策略 |
3.3.1 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
3.3.2 多样化的推广渠道 |
3.3.3 丰富的资金交易模式 |
第4章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缺陷 |
4.1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战略定位的缺陷 |
4.1.1 付费市场的粗放与雷同 |
4.1.2 忽视用户的个性需求 |
4.2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产品构成的缺陷 |
4.2.1 付费内容的同质化竞争 |
4.2.2 付费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
4.3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盈利策略的缺陷 |
4.3.1 付费模式版权保护不完善 |
4.3.2 付费模式的营销与推广不足 |
第5章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的优化策略 |
5.1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战略定位的优化 |
5.1.1 引入数字内容的反向付费模式 |
5.1.2 与用户建立“联结” |
5.2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产品构成的优化 |
5.2.1 提供有价值的数字内容产品 |
5.2.2 创新个性化新闻定制 |
5.3 《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盈利策略的优化 |
5.3.1 撰稿人收费制拓展盈利来源 |
5.3.2 建立系统的市场推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闻评论的四个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帽子”不能太大 |
二、思想上个台阶 |
三、走出一条新路 |
四、深入成就深度 |
(7)接地气服务百姓 做本土内容为王——唐山广播电视报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本土制胜, 做足“唐山”二字 |
来自生活, 回归生活 |
报纸的另一个功能:情感关注 |
(9)河北日报“新闻纵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党报与深度报道 |
1.1 深度报道的概念 |
1.2 党报开展深度报道的先天优势 |
1.2.1 信息优势 |
1.2.2 受众优势 |
1.2.3 公信力优势 |
1.2.4 人才优势 |
1.2.5 管理机制优势 |
1.3 深度报道对党报生存的现实意义 |
1.3.1 新一轮新闻改革浪潮袭来,迎合媒体观点时代的到来 |
1.3.2 面对新媒体挑战的应时之举 |
1.3.3 是培养党报的核心竞争力,维持主流媒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
第2章 "新闻纵深"的缘起及报道模式分析 |
2.1 新闻纵深概述 |
2.2 河北日报开设《新闻纵深》的动因和意义 |
2.2.1 深度报道是河北日报差异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
2.2.2 深度报道是河北日报形成舆论强势,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保障 |
2.2.3 深度报道是河北日报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 |
2.2.4 深度报道是河北日报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有力手段 |
2.3 "新闻纵深"报道模式分析 |
2.3.1 解读新闻:力求解渴 |
2.3.2 调查新闻:注重原创 |
2.3.3 突发新闻:强调速度 |
2.3.4 人物新闻:追求震撼 |
第3章 "新闻纵深"特色分析 |
3.1 内容特色分析 |
3.1.1 高品位的内容取向 |
3.1.2 注重新闻性,力求时效性 |
3.1.3 写法上追求新意 |
3.1.4 双主题报道模式 |
3.2 风格鲜明的版面语言 |
3.2.1 版式设计崇尚简洁大气,并增强前期策划 |
3.2.2 版面风格大气时尚精致 |
3.3 策划成就深度 |
3.4 重视编读互动 |
第4章 "新闻纵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1 缺乏真正高端权威的报道 |
4.2 对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把握不够,可读性差 |
4.3 版面压力导致分析问题不够深刻 |
4.4 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稍微欠缺 |
第5章 对党报开展深度报道的思考 |
5.1 牢固树立并践行深度理念 |
5.2 用事实说话,淡化思辨色彩 |
5.3 避免"危险"和"批评"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
5.4 重视品牌的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深度报道如何“深”到读者心里(论文参考文献)
- [1]老百姓的生活 总书记的牵挂[J]. 王博. 新闻爱好者, 2021(01)
- [2]《长沙晚报》品牌形象设计[D]. 吴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 ——以《新闻调查》为例[D]. 李胜澜. 安徽大学, 2016(10)
- [4]刍议纸媒如何创建品牌提振品牌力[J]. 李华民. 新闻传播, 2015(08)
- [5]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研究[D]. 徐倩. 湖南大学, 2014(04)
- [6]新闻评论的四个原则[J]. 冯海. 编辑之友, 2012(12)
- [7]接地气服务百姓 做本土内容为王——唐山广播电视报访谈录[J]. 王文明,张硕,夏春冬. 中国报业, 2012(09)
- [8]做好晚报的深度报道[J]. 丁文成,王云. 中国地市报人, 2010(07)
- [9]河北日报“新闻纵深”研究[D]. 李娟. 河北大学, 2007(S1)
- [10]深度报道如何“深”到读者心里[J]. 刘燕. 记者摇篮,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