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ALSTOM水轮发电机组轴线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付元初[1](2022)在《国家标准GB/T 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修订总论》文中研究指明对GB/T 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第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和重大问题进行介绍、分析和诠释,体现出该标准在我国水电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试验和交接验收中的主导作用,以此见证我国水电机组安装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水电工匠精神。
孙茂军,陈琛,李浪[2](2020)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水导轴承综述》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也得到不断的突破,机组对电网的影响也在不断的放大,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水电人的关注。作为限制水轮发电机组摆动幅度、承受水轮机主轴径向力并维持主轴轴线位置的水导轴承,其结构形式和工作情况与机组的运行状态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长江干流已投运700MW以上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水导轴承结构,并对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两种机型水导轴承进行详细的阐述。
崔琦[3](2019)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测试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水头、双向频繁启动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运行特点,因而厂房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振动问题。国内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自从8台机组全面投入运行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厂房结构振动问题,特别是在楼梯间的局部薄弱部位振动现象更加明显。受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局委托,武汉大学课题组承担了“国内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研究”项目。本文以该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研究项目为依托,采用现场振动测试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振动性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国内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振动性能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有限元建模计算时,考虑上下游边墙与围岩之间采用不同的连接形式,建立了4种有限元模型,其中模型1为不考虑围岩作用的地下厂房结构计算模型,模型2模型4为考虑不同围岩作用的地下厂房结构计算模型。通过地下厂房结构自振频率有限元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可知,除模型1以外,按动弹模计算的模型2模型4的频率计算值与实测值均比较接近,且频率实测值介于模型2模型4的频率计算值区域的中间,因而可以认为本文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和现场模态测试结果是合理的、可信的。模型3按动弹模计算的频率计算值在16阶时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可以认为模型3的边界条件假设及按动弹模计算的方法,可能更接近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实际情况。基于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条件,有限元模态分析时,选择模型3的厂房结构与围岩模型比较合理。(2)有限元分析结果揭示了振动位移较大值在地下厂房结构中的分布规律,为地下厂房结构现场振动测试的测点布置方案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振动位移较大值主要发生在发电机层楼板风罩顶部、发电机层楼板球阀吊物孔、发电机层楼板上游矩形长孔处、中间层楼板楼梯间洞口外侧、中间层机墩顶部、中间层楼板球阀吊物孔以及机墩中拆孔上面的定子基础板,现场检测时,应在这些部位的位移计算点附近布置振动位移测点,重点考虑在吊物孔、楼梯间等洞口处布置振动位移测点。(3)通过现场振源测试,发现该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运行产生的主要振源为转轮叶片在蜗壳中产生的不均匀流(振动频率为机组转频与转轮叶片数的乘积75Hz),次要振源为简谐荷载作用(振动频率为机组转频8.33Hz或其倍频),其他振源包括尾水涡带产生的水力振动(振动频率为0.5Hz、0.75Hz等);还发现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振动位移主要是尾水涡带和机组转频引起;水泵水轮机产生的振动能量相对较大,而发电机产生的振动能量相对较小;抽水开机或发电开机工况是抽水蓄能电站正常运行时地下厂房结构振动的不利工况;且现场振源测试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均表明,厂房A、B结构抗振设计均避开了机组运行时振源产生的主要频率成分,不会产生“共振”。(4)通过现场单机组动力响应测试,发现地下厂房的振动位移最大值沿楼层分布规律是,水轮机层振动位移最大,中间层与发电机层的振动位移接近,但明显小于水轮机层的振动位移,动力响应沿楼层的差异与机组发电机、水轮机产生振动能量的大小相吻合,抽水蓄能电站中水轮机层楼板是地下厂房结构中刚度和强度比较薄弱的部件,最容易被诱发振动。(5)通过现场双机组甩负荷动力响应测试,发现甩负荷工况是抽水蓄能电站运营(正常及非正常运行)过程中对地下厂房结构振动影响的最不利工况,应依据现场实测数据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突然出现甩负荷工况时的减振应急措施。(6)通过现场振动测试结果分析,发现机组之间设置结构缝对相邻机组段的机组运行产生的振动能量具有较好的消能作用,从而对厂房结构的减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说明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在设计上采取“一机一缝”的结构布置、边墙采取1m厚混凝土墙且通过连接锚杆与围岩浇筑成一体以及大柱、深梁和厚板结构等一系列减振措施,对于地下厂房结构的抗振设计是合理的、有效的。(7)针对传统的振动控制评价标准推荐值不够合理、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提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控制评价标准建议方案,可供相关规范今后修订和工程设计及电站运营时选用和参考。(8)提出了修正后的动力系数计算公式,引入了调峰调频系数及水轮机转轮叶片数两项参数,可以更好地控制机墩结构的振动幅值,从而达到控制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整体振动的目的;建议在进行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抗振设计时,应分为稳态工况及瞬态工况两个部分分别进行组合计算。这样就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在包含了抽水或发电的开机、停机以及相互转换等调峰调频瞬态工况的振动情况,使得在设计阶段就能为地下厂房结构的振动控制做出相应调整。(9)从主动控制振源、被动加固地下厂房结构、优化电站运营方案三个方面提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减振建议措施,可供相关规范今后修订和工程设计及电站运营时选用和参考:1)主动控制振源,增加水轮机转轮叶片数量或降低机组整体高度;2)被动加固地下厂房结构,在楼板局部增加质量块降低自振频率或改善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机墩或者机组的支承结构的设计方案,限制振动能量传递;3)优化电站运营方案,通过机组设计研究减小抽水开机和发电开机过渡过程的机组振动,或错开多机组的开机和停机过渡过程。
谢辉平,周顶[4](2016)在《向家坝左岸电站80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调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向家坝左岸电站机组结构特点及主要参数,重点对其中心、轴线调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及分析。目前国内很多水轮发电机组结构与向家坝机组类似,本文对相关技术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杜晓康,李志祥,陈钢,胡军,胡德昌[5](2016)在《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振摆监测系统作为重要的机组稳定性监测系统在水电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面对复杂的信号,如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检修决策的制定则需要长期经验积累。本文介绍了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测点布置与传感器选型,对利用振摆监测系统开展的诊断分析案例从机械、电磁、水力、基础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同时对开展的相关试验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简要描述,以期水电同行能加深对该系统的认识,提高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能力。
袁达夫,邵建雄,刘景旺[6](2015)在《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三峡工程单机容量为70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苛刻的运行条件居同类型机组之最,这就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涉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相关因素、性能参数优配、运行稳定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等方面,首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将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应用在三峡工程机组的设计、制造、电厂运行中,解决了高部分负荷区水力脉动过大、运行水头变幅过大的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世界难题。
刘文进[7](2012)在《三峡左岸电站700MW水轮发电机定子引进技术》文中提出详细阐述三峡左岸电站从瑞士ALSTOM公司引进的发电机定子机座、铁芯、线圈和铜环引线等装配的结构及其核心技术。特别是定子机座的斜立筋技术、绝缘技术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引进的技术和经验对我国自主研发白鹤滩水电站1000MW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具有实用价值。
樊世英[8](2012)在《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决国内外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均存在一定稳定性的问题,该文从电气、机械和水力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不稳定运行的各种原因,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工程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实例,同时,提供了工程上相关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基于上述分析,对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的现行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需要补充和完善的方面。
杨艳,王平[9](2012)在《机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三峡电站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振动是影响水电机组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振动严重时可能危及机组甚至电站的安全。结合三峡电站机组振动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了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硬软件的设计,并重点研究了机组振动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樊世英[10](2011)在《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我国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发生的不稳定现象、造成的事故及其原因查找和处理,分类论述了由电气、机械、水力原因引起的机组运行不稳定,以及所引发的发电机电磁振动、机组机械振动、水轮机叶片裂纹等事故。提出了改善水轮机水力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的措施,强调了机组避开振动区运行的重要性,并对大型混流式机组运行稳定性评价标准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三峡ALSTOM水轮发电机组轴线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ALSTOM水轮发电机组轴线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2)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水导轴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导轴承的分类 |
3 长江干流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水导轴承简介 |
3.1 冷却方式 |
3.1.1 自泵外循环 |
3.1.2 强迫外循环 |
3.2 滑转子结构 |
3.2.1 无轴领结构 |
3.2.2 有轴领结构 |
4 白鹤滩水电站水导轴承简介 |
4.1 东电水导轴承 |
4.2 哈电水导轴承 |
5 结语 |
(3)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简介 |
1.3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布置方案与特点 |
1.3.1 抽水蓄能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简介 |
1.3.2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布置方案与主要受力特点 |
1.4 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研究现状 |
1.4.1 厂房结构动力特性研究 |
1.4.2 机组振源分析研究 |
1.4.3 厂房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
1.4.4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研究 |
1.4.5 国内外相关规范振动控制评价标准的相关规定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源分析 |
2.1 地下厂房结构振源分析和抗振设计 |
2.2 振源分析及其分类 |
2.2.1 机械振动 |
2.2.2 电磁振动 |
2.2.3 水力振动 |
2.3 机墩抗振设计 |
2.3.1 设计原则 |
2.3.2 设计所需资料 |
2.3.3 机墩荷载种类及其荷载组合 |
2.3.4 圆筒式机墩抗振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有限元分析 |
3.1 计算基本资料 |
3.1.1 计算假定 |
3.1.2 基本参数 |
3.1.3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参数 |
3.1.4 机组动力荷载 |
3.1.5 水轮机荷载 |
3.2 地下厂房结构有限元模型 |
3.2.1 有限元计算内容 |
3.2.2 有限元模型 |
3.2.3 边界条件 |
3.3 地下厂房结构模态分析 |
3.3.1 模态分析原理 |
3.3.2 模态计算结果 |
3.3.3 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3.4 地下厂房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3.4.1 动力响应分析原理 |
3.4.2 稳态过程计算结果 |
3.4.3 过渡过程计算结果 |
3.4.4 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测试方案 |
4.1 振动测试内容及参数 |
4.1.1 厂房结构模态测试 |
4.1.2 机组振源测试 |
4.1.3 厂房结构动力响应测试 |
4.1.4 测量参数 |
4.1.5 测试工况 |
4.2 振动测试方案 |
4.2.1 模态测试方案 |
4.2.2 振源测试方案 |
4.2.3 厂房结构动力响应测试方案 |
4.3 厂房结构模态测试测点布置方案 |
4.3.1 模态测试测点布置原则 |
4.3.2 模态测试测点布置方案 |
4.4 振源测试测点布置方案 |
4.4.1 振源测试测点布置原则 |
4.4.2 振源测试测点布置方案 |
4.5 厂房结构动力响应测试测点布置方案 |
4.5.1 动力响应测试测点布置原则 |
4.5.2 动力响应测试测点布置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 地下厂房结构模态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模态测试结果 |
5.1.1 厂房 A 2#机组段模态测试结果 |
5.1.2 厂房 B 5#机组段模态测试结果 |
5.2 模态测试结果分析 |
5.2.1 厂房 A 2#机组段测试结果分析 |
5.2.2 厂房 A 2#机组段测试结果分析 |
5.2.3 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机组振源测试结果与分析 |
6.1 振源测试结果 |
6.1.1 振源振动加速度实测结果 |
6.1.2 振源频率实测结果 |
6.2 振源测试结果分析 |
6.2.1 振源振动加速度幅值分析 |
6.2.2 振源频率分析 |
6.2.3 共振分析 |
6.3 机墩设计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厂房结构动力响应测试结果与分析 |
7.1 厂房A单机组正常运行动力响应测试结果 |
7.1.1 厂房A2#机组段不同工况下各楼层的实测振动位移 |
7.1.2 厂房A2#机组段各楼层振动位移的自功率谱 |
7.1.3 厂房A楼梯间和副厂房的动力响应测试结果 |
7.1.4 厂房A不同工况下振动加速度实测结果 |
7.1.5 厂房A不同工况下各楼层振动位移实测结果 |
7.1.6 厂房A2#机组段开、停机工况下振动加速度和振动位移响应的时程曲线 |
7.2 厂房B单机组正常运行动力响应测试结果 |
7.2.1 厂房 B5#机组段各楼层的实测振动位移 |
7.2.2 厂房B楼梯间和厂房结构部分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测试结果 |
7.3 双机组甩负荷动力响应测试结果 |
7.3.1 厂房B7#机组段结构各楼层的实测振动位移 |
7.3.2 双机组甩负荷时楼梯间的实测振动位移 |
7.4 厂房单机组正常运行时动力响应测试结果分析 |
7.4.1 厂房A结构振动位移最大值分析 |
7.4.2 厂房A结构最大振动位移的频率成分分析 |
7.4.3 厂房B结构振动位移最大值分析 |
7.4.4 厂房B结构振动规律分析 |
7.5 单机组正常运行厂房结构振动特性评价 |
7.5.1 楼梯间与副厂房的振动评估 |
7.5.2 邻近机组段运行的影响 |
7.5.3 振动位移沿楼层分布规律 |
7.5.4 机组开机和停机对厂房结构的影响 |
7.5.5 单机组正常运行时动力响应测试结果小结 |
7.6 振动控制评价标准建议方案和地下厂房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 |
7.6.1 振动控制评价标准建议方案 |
7.6.2 地下厂房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 |
7.7 双机组甩负荷动力响应测试结果分析 |
7.7.1 甩负荷工况厂房结构振动位移分析 |
7.7.2 双机组甩负荷工况与正常运行工况对比分析 |
7.7.3 厂房结构整体性分析 |
7.7.4 楼梯间测试结果分析 |
7.7.5 双机组甩负荷动力响应测试结果小结 |
7.8 地下厂房结构减振建议方案 |
7.8.1 主动控制振源的减振建议 |
7.8.2 被动加固地下厂房结构的减振建议 |
7.8.3 优化电站运营方案的减振建议 |
7.9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介绍 |
2 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结构与测点布置 |
3 振摆监测系统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3.1 水力因素导致机组振动案例分析 |
3.1.1 水轮机转轮叶片、固定导叶卡门涡共振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 |
3)处理过程及效果 |
3.1.2 机组座环导流板撕裂导致水力不平衡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 |
3)检查结果及处理效果 |
3.1.3 伸缩节导流板撕裂导致水力不平衡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 |
3)检查结果及处理效果 |
3.1.4 机组转轮上止漏环脱落导致水力自激振动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 |
3)检查结果及处理效果 |
3.2 电磁因素导致机组振动案例分析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 |
3)处理过程及效果 |
3.3 机械因素导致机组振动案例分析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 |
3)处理过程及效果 |
3.4 基础结构振动导致机组振动案例分析 |
3.4.1 2008年5·12汶川地震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及危害评估 |
3.4.2 2014年3·27秭归地震 |
1)现象描述 |
2)信号分析及危害评估 |
4 振摆监测系统在机组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 |
4.1 三峡电站升水位机组稳定性试验 |
4.1.1 试验简介 |
4.1.2 试验目的及方法 |
1)试验目的 |
2)试验方法 |
4.1.3 试验成果 |
4.2 三峡电站低水头机组稳定性试验 |
4.2.1 试验简介 |
4.2.2 试验目的及方法 |
1)试验目的 |
2)试验方法 |
4.2.3 试验成果 |
5 结论 |
(6)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背景 |
2. 1额定水头偏低 |
2. 2水头变幅大 |
2. 3过机水流含泥沙量大 |
2 700 MW水轮发电机组苛刻的运行条件 |
3 700 MW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 |
3. 1提高机组参数水平和整体性能 |
3. 2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的措施 |
3. 2. 1水轮机 |
3. 2. 1. 1合理选择和优化主要参数 |
3. 2. 1. 2设置发电机最大容量 |
3. 2. 1. 3采取的必要措施 |
3. 2. 1. 4确保电网供需平衡 |
3. 2. 1. 5建立水轮机稳定性考核体系 |
3. 2. 2机组稳定运行与厂房结构的关系 |
3. 2. 3水轮发电机 |
4新技术的采用 |
4. 1新结构、新材料的研究和采用 |
4. 2基于计算机的机组优化设计 |
4. 3水轮发电机组冷却技术的发展 |
4. 3. 1全空冷方式 |
4. 3. 2半水内冷方式 |
4. 3. 3蒸发冷却方式 |
4. 4推力轴承 |
4. 4. 1支撑型式 |
4. 4. 2瓦面材料 |
4. 4. 3推力轴承润滑冷却系统 |
4. 5励磁、调整器、继电保护、监测设备的更新 |
5结语 |
(9)机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三峡电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TN8000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硬件系统构成及其功能[3-4] |
1.1 信号采集 |
1.2 数据采集站 |
1.3 上位机设备及其他外设 |
2 TN8000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软件系统构成及其功能[3-4] |
2.1 就地数据采集箱软件 |
2.2 状态数据服务器程序 |
2.3 上位机软件 |
3 机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三峡电站的应用 |
3.1 指导运行 |
(1) ALSTOM机组涡带工况区分析。 |
(2) ALSTOM机组高负荷段特殊振动区分析。 |
3.2 指导检修 |
4 结 语 |
四、三峡ALSTOM水轮发电机组轴线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标准GB/T 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修订总论[J]. 付元初.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2(01)
- [2]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水导轴承综述[J]. 孙茂军,陈琛,李浪.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0(05)
- [3]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测试与分析[D]. 崔琦. 武汉大学, 2019(06)
- [4]向家坝左岸电站80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调整[J]. 谢辉平,周顶. 大电机技术, 2016(06)
- [5]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应用分析[J]. 杜晓康,李志祥,陈钢,胡军,胡德昌. 水力发电学报, 2016(10)
- [6]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J]. 袁达夫,邵建雄,刘景旺. 人民长江, 2015(19)
- [7]三峡左岸电站700MW水轮发电机定子引进技术[J]. 刘文进. 上海电气技术, 2012(01)
- [8]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J]. 樊世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09)
- [9]机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三峡电站的应用[J]. 杨艳,王平. 水电与新能源, 2012(01)
- [10]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A]. 樊世英. 第十八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