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用建筑和新型住宅小区智能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鱼文宏[1](2020)在《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逐渐得到重视,绿色生态住区成为未来城镇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内绿色住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规划设计主体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安市作为最早探索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城市之一,加之地处西北,其生态住区的建设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以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现阶段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理论(理论着作、相关会议、评价体系等)和实践案例,通过对2019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最新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的解读,建立了基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西安市三个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各方面的落地情况、综合效益与推广价值,提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难点。最后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从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和时代背景三方面探究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在结论中结合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要点,涵盖小区选址、交通配套、场地利用、采光通风、生态绿化、资源节约、装配技术等多个方面。此外,本文对后疫情时代的住区空间进行了研究改进,提出了基于室内室外健康环境、无接触归家的设计策略,丰富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本篇论文总结研究西安地域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为建筑师、开发商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未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推动国内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进程,进一步完善充实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吴豆豆[3](2020)在《绿色建筑预评价增量成本分析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居住建筑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建筑业带来的资源高消耗与环境高污染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为此,各国纷纷推行绿色建筑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截至2018年底,我国绿色建筑成就斐然,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超过了25亿平方米,然而乌鲁木齐市由于各行各业对绿色建筑的高成本误解以及不完整的绿色建筑市场等使得乌鲁木齐市绿色建筑的发展非常缓慢。因此,本文选取乌鲁木齐占比较大、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居住建筑为对象,针对绿色建筑预评价阶段的增量成本展开分析研究以推动乌鲁木齐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将按国家或地方标准规范设计的建筑定义为基准方案建筑,通过对比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条款与基准方案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条文,得到绿色建筑技术产生增量成本的条款。(2)对产生增量成本的各条款进行适宜技术分析,得出各条款实现的技术措施以及不适宜乌鲁木齐发展的条款例如景观水体、雨水设施等,并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各绿色建筑技术的增量成本。(3)引入指数估算法以及造价指标对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增量成本提出实际工程应用模型,为各地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分析提供参考,并通过典型工程案例得出乌鲁木齐市居住建筑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价时各等级技术方案的单位建筑面积增量成本,基本级约为2~3元/m2,一星级约为22~34元/m2,二星级约为49~74元/m2,三星级约为105~160元/m2。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发现,乌鲁木齐市居住建筑实现绿色建筑并不困难,其带来的成本并不高。因此,乌鲁木齐市各行各业应正视绿色建筑及其评价带来的成本,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并可参考本文提供的技术措施以及成本数据进行工程建设。绿色建筑的实施和推广,对于降低环境负荷、缓解资源压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对于消除社会各界的误解与顾虑、高效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雪松[4](2020)在《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村镇人口众多,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发展比较滞后,许多村落还沿用原有的建造方式,对绿色技术的应用极度缺乏,现有的标准体系中大多是针对城市建筑开发编制的,在农宅建设中并没有一套系统完整可供参考的建造标准和技术体系,有的是针对乡村建设中某一环节或一部分,例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等,这部分标准在全局内容上相对欠缺,大多局限于某一环节的介绍,2014年出台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是国家层面上首个与乡村系统性建设的相关标准,其内容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大的方向,但是在技术细节和地域性适用上比较欠缺,所以在现有的关于不同建筑类型和适用范围的绿色(节能)建筑标准下探讨适合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的设计策略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目前国家和行业相关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共31个标准规范、2791个条例)作为理论基础和宏观的技术框架。首先根据建筑类型和适用范围对其细分为4大类别,并对每一个标准的框架内容和条例进行归纳和整理。其次从气候、经济、技术、文化几方面因素充分了解地域性乡村建筑的特殊性与局限性,探讨每类标准对地域性乡村住宅建设的适用性和可借鉴性,充分挖掘标准体系内的绿色技术因子,并在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之间建立良好的结合点。通过对寒冷地区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目前乡村住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上述的研究对这些标准条例根据科学的耦合路径进行删减、修改、增加和整合并根据指标内容转化为设计方法,从而提炼出适合寒冷地区绿色农宅设计的策略。在构建的策略指导下进行试设计实践,验证其适用性和可行性,从而为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建设提供系统规范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余煜华[5](2019)在《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自动化安防系统楼宇建筑的典型需求系统,已成为楼宇智能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建筑楼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楼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会极大程度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受到较大关注。建筑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研究涉及传感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方面技术,还吸纳进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路等领域知识。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技术,提高楼宇安防系统的稳定性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促进建筑学、监控及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因此,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需求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建设服务于人们居住生活的建筑物,需要一个可靠性高、性能好的自动化系统。本文对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了基于中职学校楼宇实验设备的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1)概括叙述小区楼宇自动化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这方面的研究意义,介绍了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楼宇安防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楼宇安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2)分析了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要求,制定了安防系统的全面设计方案,可行性探索,铺开式展开了安防系统硬件设计的过程,并分别插入了安防系统硬件部件所涉及的、实现各安全和防范功能模块的构建原理和设计过程。各安防功能硬件涉及: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闭路电视监控、巡更四个子系统和电源模块。还介绍了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介绍了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软件设置核心,分析了各子系统的软件设计设置关键,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操作程序流程。依据各硬件设备使用技术文件进行对应的软件设置测试相应功能,针对性指出该小区楼宇安防系统软件设置的关键,涉及的设置调试过程,包括:“可视对讲应用系统”应用软件、CMS7000软件、WEB设置和“巡检管理系统A1.0”软件等。过程结合了安防系统的管理中心计算机上运行一些数据及结果情况。(4)介绍了一个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设计实例,介绍工程施工的需求分析、设计依据和设计说明。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施工布线、设备选型和图纸施工。本文结尾进行了一个总结,陈述整个过程的工作情况,反思课题不完善之处并展望小区安防的发展。
穆大伟[6](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赵延军[7](2015)在《采暖区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决策模式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既有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商品住宅建筑的改造因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显着、数量多、难度大,而成为节能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外部性显着,我国商品住宅节能改造主要采取政府推动与主要运作的方式,在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阶段,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由试点走向规模化,政府推动与主要运作的方式遇到瓶颈问题,难以完成数量庞大的节能改造量。因此,发展阶段的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需要寻求有效的决策模式与方法,突破瓶颈,实现规模化的商品住宅节能改造。本文通过运用一般系统理论、效用群决策理论、意见领袖理论和进化博弈理论,对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决策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旨在寻求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决策的基本模式与方法,实现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高效的市场监管决策与项目运作决策,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前提下,为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市场化的实施打通道路,促进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创新性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的有效性识别准则,并建立了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的体系。通过分析不同形式和类型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构建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需求结合型监管决策模式和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开发型项目决策模式,并提出我国的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决策模式将形成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类项目决策模式为主流,政府运作型、政府与建设单位运作型及其它类型项目决策模式为辅助和补充的合理多元化格局。根据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系统运行的熵态规律,建立了市场监管决策模式评价的熵态函数模型和项目运作决策模式的熵态函数模型,并提出评价模型的概率分布检验方法,为决策模式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2.提出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决策的有效路径,即通过理性评价、有限理性评价与综合决策方法选择节能改造项目对象(住宅小区);通过需求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及冗余技术进行节能改造项目方案拟定;最后,通过效用群决策、效用沟通、意见领袖影响和进化博弈分析确定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3.在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项目对象决策分析中,建立了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结合的协调决策方法,改善了单一理性决策和单一有限理性决策的局限性和不足,显着提升了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对象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建立了基于效用群决策理论、进化博弈论和意见领袖理论的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群决策模型,为节能改造项目方案市场化决策提供有效工具。同时,在群决策偏好集结技术上提出具有特定共益性质项目的决策群个体偏好存在动态趋同性的思想和方法,为群决策科学的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进化博弈的分析中,引进效用概念和意见领袖理论,为进化博弈论在特定群决策项目的应用建立了有效方法。本文得到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1GXQ4D080)与教育部博导基金资助项目(20116120110010)的资助。
孔维东[8](2014)在《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改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由于城市人口骤增和城市土地的愈发稀缺,高层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社区由于建筑密集,人口集聚,在灾害面前愈发脆弱,而社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的防灾单元,社区安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安全。但是,我国城市既有高层社区普遍缺乏系统的防灾规划设计与建设,大部分高层社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灾害,极易引起灾害的扩大和蔓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防灾减灾改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已有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城市既有高层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解析,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总结了我国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现状情况与防灾问题,分析了居民灾时的行为心理和应急反应,建构了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防灾改造系统,并初步归纳了防灾改造关键指标,以指导具体的社区防灾改造策略。其次,文章引入社区防灾空间理念,结合高层社区防灾空间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适宜的防灾改造策略,并在既有高层社区改造探索中,始终贯穿平灾一体化理念。再次,文章结合实际高层社区案例,利用FDS等分析其灾害机理和防灾救灾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高层住宅常态防灾减灾改造策略,并探索了高层住宅防灾减灾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最后,本文还归纳了既有社区灾害管理与救援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的优化策略。综上,笔者综合运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灾害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炼出研究对象各构成要素的灾害特性和致灾机理;通过对研究对象各构成要素的整合分析,归纳出系统的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改造策略;并将工程性防灾技术与非工程性防灾措施相结合,形成整合型社区防灾减灾体系。
于江利[9](2013)在《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目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远远超过了“遮风避雨”的程度,住宅的安全、舒适、便捷已成为基本要求,住宅小区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设计在我国小区建设中越来越普遍。基于此,本文对古郡豪苑小区进行了智能化系统设计,并对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做了进一步设计,设计目标达到二星级国家标准。本文本着一体化设计,分布实施的思想,按照施工图阶段的深度,对古郡豪苑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公共设备管理与监控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及小区公共广播等系统做了深化设计,并提出了以公共设备管理子系统为核心的古郡豪苑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并对小区智能化系统机房、系统的供电、防雷和接地设计进行了叙述。
王晓杰[10](2007)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环境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居住的要求已远不是遮风避雨了,更关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费、资源的匾乏等一系列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生产和生活来进行的,而在人类自我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人类的生活处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此时,我们希望一方面能满足人类对居住的基本要求(即:安全、舒适、方便);另一方面在居住的同时又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环保、节能、生态)。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针对国内住宅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状况,通过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概念和特性的探讨,在查阅了国内外各种有关建筑业中环境管理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管理目标体系,建构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规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评价标准,按照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顺序、各参与方的不同进行了目标体系的分解,探讨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与要点。本文最后以万科“某生态型住宅小区”小区作为实例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价,并提出了其可取之处。结合实例从政府、开发商两方面明确了他们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中的职责,最大限度地保证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健康发展。今天,人类更加关注自然、关注健康,这就使得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研究其有更加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民用建筑和新型住宅小区智能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用建筑和新型住宅小区智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绿色生态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
1.1.2 我国绿色住区的发展概况 |
1.1.3 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重要性 |
1.1.4 陕西省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管理的发展变迁 |
1.2 研究概念辨析 |
1.2.1 生态社区与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1.2.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小结 |
1.7 研究方案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述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全周期理论 |
2.3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
2.3.1 国外评价体系 |
2.3.2 国内评价体系 |
2.3.3 2019 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文件解读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案例解读 |
3.1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整体情况 |
3.2 西安保利心语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2.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2.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2.5 小结 |
3.3 西安万科金域东郡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3.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3.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3.5 小结 |
3.4 西安卓越坊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4.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4.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4.5 小结 |
3.5 现有实践案例评析 |
3.5.1 现有实践案例设计要点落地情况 |
3.5.2 现有实践案例可借鉴之处 |
3.5.3 现有实践案例不足之处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 |
4.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4.2 基于地域特征的园区规划 |
4.2.1 科学的项目选址 |
4.2.2 完善的周边配套 |
4.2.3 高效的交通组织 |
4.2.4 集约的场地利用 |
4.3 基于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 |
4.3.1 建筑布局 |
4.3.2 自然采光 |
4.3.3 自然通风 |
4.4 基于能源利用的景观设计 |
4.4.1 绿化布局优化 |
4.4.2 水资源利用优化 |
4.4.3 生物多样性优化 |
4.5 基于时代背景的新技术运用 |
4.5.1 装配式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5.2 BIM全周期运营管理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5.3 智慧化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6 后疫情时代下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安全防疫策略 |
4.6.1 室内健康环境 |
4.6.2 室外健康环境 |
4.6.3 无接触场景设计 |
4.7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4.7.1 改变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
4.7.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
4.7.3 普及推广绿色生态节能技术 |
4.7.4 加强社会生态节能共识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评价标准》解析与设计目标提炼 |
5.1.2 典型案例演绎与设计要点落地情况解析 |
5.1.3 设计策略研究 |
5.1.4 后疫情对《评价标准》的反思 |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绿色建筑预评价增量成本分析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绿色建筑概念 |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述 |
2.2.1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
2.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3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定义 |
2.4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定义 |
2.5 乌鲁木齐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增量成本分析 |
3.1 乌鲁木齐居住建筑绿色建筑预评价增量成本组成 |
3.1.1 控制项增量成本组成 |
3.1.2 评分项增量成本组成 |
3.1.3 加分项分析增量成本组成 |
3.2 控制项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增量成本分析 |
3.2.1 无危险类照明产品 |
3.2.2 与排风联动的CO监测装置 |
3.2.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3.3 评分项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增量成本分析 |
3.3.1 “安全耐久”技术 |
3.3.2 “健康舒适”技术 |
3.3.3 “生活便利”技术 |
3.3.4 “节约资源”技术 |
3.3.5 “环境宜居”技术 |
3.4 加分项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增量成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需解决的问题 |
4.2 相关概念引入 |
4.2.1 建筑面积 |
4.2.2 指数估算法 |
4.2.3 造价指标 |
4.3 案例工程应用模型 |
4.4 案例工程分析 |
4.4.1 基本级技术方案增量成本 |
4.4.2 一星级技术方案增量成本 |
4.4.3 二星级技术方案增量成本 |
4.4.4 三星级技术方案增量成本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控制项增量成本分析 |
附录 B 评分项增量成本分析 |
附录 C 加分项增量成本分析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技术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框架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1.5.1 国外研究概况 |
1.5.2 国内研究概况 |
2 相关标准的论述分析及其耦合路径研究 |
2.1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
2.2 国家和行业相关绿色建筑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
2.2.1 适用所有民用建筑类型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
2.2.2 适用住宅(住区)建筑类型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
2.3 乡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导则的论述与分析 |
2.3.1 适用村庄建设方面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
2.3.2 适用农宅设计方面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
2.3.3 相关指导意见的论述与分析 |
2.4 多标准耦合路径研究与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设计策略框架的提出 |
2.5 本章小结 |
3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及问题分析 |
3.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
3.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
3.1.2 调研地区环境介绍 |
3.2 村落规划与施工安全现状 |
3.2.1 村落选址与规划现状 |
3.2.2 室外环境与宜居 |
3.2.3 建设施工与安全 |
3.3 农宅设计与室内环境现状 |
3.3.1 农宅类型的划分 |
3.3.2 功能与空间布局 |
3.3.3 室内环境满意度 |
3.4 建筑结构与维护结构现状 |
3.4.1 建筑结构 |
3.4.2 维护结构 |
3.5 农宅节能与资源利用现状 |
3.5.1 能源利用现状 |
3.5.2 材料利用现状 |
3.5.3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相关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村落规划与施工安全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
4.1.1 村落选址与规划 |
4.1.2 室外环境与宜居 |
4.1.3 建设施工与安全 |
4.2 建筑设计与室内外环境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
4.2.1 形体设计 |
4.2.2 平面功能 |
4.2.3 通风设计 |
4.2.4 遮阳设计 |
4.2.5 室外环境 |
4.3 建筑结构与维护结构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
4.3.1 建筑结构 |
4.3.2 维护结构 |
4.4 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
4.4.1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4.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4.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试设计实践 |
5.1 生产型农宅设计 |
5.2 生活别墅型农宅设计 |
5.3 经营型农宅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相关标准以及规范汇编 |
附录 B 乡村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
附录 D 试设计农宅相关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简介 |
2.1 引言 |
2.2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3 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各子系统简介 |
2.3.1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子系统 |
2.3.2 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 |
2.3.3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 |
2.3.4 巡更子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要求 |
3.3 自动化安防系统的体系结构 |
3.4 自动化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 |
3.4.1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子系统方面 |
3.4.2 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方面 |
3.4.3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方面 |
3.4.4 巡更子系统方面 |
3.4.5 电源模块 |
3.5 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软件设置及调试 |
4.1 引言 |
4.2 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
4.2.1 “可视对讲应用系统”应用软件 |
4.2.2 通信设置 |
4.2.3 楼盘配置 |
4.2.4 卡片管理 |
4.2.5 运行记录 |
4.3 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
4.3.1 CMS7000 软件 |
4.3.2 报警主机管理及其参数设置 |
4.3.3 报警系统CMS7000 软件使用 |
4.4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联调测试 |
4.4.1 构建与计算机的联接 |
4.4.2 设置矩阵输出图像 |
4.4.3 设置硬盘录像机输出图像 |
4.5 巡更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
4.5.1 巡检管理系统配置 |
4.5.2 巡检功能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实例 |
5.1 自动化楼宇小区设计介绍 |
5.1.1 工程项目简介 |
5.1.2 需求分析 |
5.1.3 设计依据、规范、标准和原则 |
5.1.4 总体设计说明 |
5.2 小区项目工程施工 |
5.2.1 访客对讲子系统 |
5.2.2 周界防盗报警子系统 |
5.2.3 视频监控子系统 |
5.2.4 巡更子系统 |
5.3 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投入使用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图 |
(6)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采暖区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决策模式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节能发展综述 |
1.1.2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
1.1.3 采暖区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决策理论研究综述 |
1.4.2 建筑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研究综述 |
1.4.3 建筑节能改造决策方法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研究的理论结构 |
1.6.1 一般系统理论及应用 |
1.6.2 效用群决策理论及应用 |
1.6.3 意见领袖理论及应用 |
1.6.4 进化博弈理论及应用 |
2 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主体与参与主体分析 |
2.1.1 商品住宅小区业主 |
2.1.2 政府管理部门 |
2.1.3 节能改造企业 |
2.1.4 热力公司 |
2.1.5 物业服务企业 |
2.2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客体分析 |
2.2.1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市场运行的规则与制度 |
2.2.2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项目对象、项目方案及改造项目 |
2.3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环境分析 |
2.3.1 技术环境 |
2.3.2 经济环境 |
2.3.3 生态环境 |
2.3.4 社会文化环境 |
2.3.5 政治法律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3 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决策模式研究 |
3.1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的有效性识别 |
3.1.1 决策主体的结构合理性 |
3.1.2 决策主体的动力生成 |
3.1.3 时空的针对性 |
3.1.4 对决策目标的适应性 |
3.2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的体系构建 |
3.2.1 市场监管的决策模式 |
3.2.2 项目运作的决策模式 |
3.3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监管决策模式的改进 |
3.3.1 现在运行的监管决策模式分析 |
3.3.2 发展阶段的监管决策模式构建 |
3.4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决策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 |
3.4.1 主要类型项目决策模式分析 |
3.4.2 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开发型项目决策模式构建 |
3.4.3 项目决策模式的主流市场化与合理多元化 |
3.5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模式的评价 |
3.5.1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决策系统运行分析 |
3.5.2 监管决策模式评价的熵态模型 |
3.5.3 项目决策模式评价的熵态模型 |
3.5.4 应用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对象决策方法研究 |
4.1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小区理性评价 |
4.1.1 理性评价的含义 |
4.1.2 理性评价的指标 |
4.1.3 理性评价的方法 |
4.2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小区有限理性评价 |
4.2.1 有限理性评价的含义 |
4.2.2 有限理性评价的指标 |
4.2.3 有限理性评价的方法 |
4.3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小区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方案拟定研究 |
5.1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 |
5.1.1 通常的节能改造方案 |
5.1.2 既有商品住宅的全程节能改造方案 |
5.2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分析 |
5.2.1 技术方案的重要性 |
5.2.2 技术方案的主要类型分析 |
5.3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方案分析 |
5.3.1 项目资金来源与运作方式 |
5.3.2 项目成本费用与收益 |
5.3.3 项目经济效益 |
5.4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的计划与措施方案分析 |
5.4.1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实施的约束条件 |
5.4.2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的计划与措施 |
5.4.3 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的容错理论与冗余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6 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方案群决策方法研究 |
6.1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的群决策分析 |
6.1.1 项目方案群决策主体的构成分析 |
6.1.2 项目备选方案分析 |
6.1.3 项目方案决策实务分析 |
6.2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群决策研究的技术路线 |
6.3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的优选 |
6.3.1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的群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
6.3.2 项目方案群决策的专家效用决策模型 |
6.4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群决策的效用差异协调模型 |
6.4.1 群决策的典型业主效用评价 |
6.4.2 群决策偏好的效用差异分析与效用沟通 |
6.4.3 意见领袖影响分析 |
6.4.4 进化博弈分析 |
6.5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的群决策实现方法 |
6.6 群决策模型的相关分析与检验 |
6.6.1 模型结构分析 |
6.6.2 效用函数分析与存在性检验 |
6.6.3 实现统一决策的有效性检验 |
6.7 群决策偏好同化研究 |
6.8 群决策模型的应用分析 |
6.8.1 项目概况 |
6.8.2 应用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8)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城市高层社区 |
1.2.2 社区灾害 |
1.2.3 防灾社区 |
1.2.4 社区防灾系统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1.4 论文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4.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灾害挑战 |
2.1 我国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发展历程 |
2.1.1 高层社区萌芽时期——二十世纪30年代—60年代 |
2.1.2 高层社区发展时期——二十世纪70年代—90年代 |
2.1.3 高层社区成熟时期——二十一世纪以来至今 |
2.2 我国高层社区相关规范的演变以及其在防灾方面的不足 |
2.2.1 我国高层社区相关规范的演变 |
2.2.2 我国高层社区现行规范关于防灾方面的不足 |
2.3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主要灾害特征 |
2.3.1 城市灾害种类 |
2.3.2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主要灾害 |
2.3.4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主要灾害特征 |
2.4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面临的灾害挑战 |
2.4.1 受灾元素复杂多样,难于有效设防 |
2.4.2 高度密集的建筑和人口致使其安全容量过载,缺乏对于防灾空间的系统规划与建设 |
2.4.3 受灾后难于扑救 |
2.4.4 应急疏散组织困难 |
第三章 建构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改造系统 |
3.1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基础性调研与分析 |
3.1.1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基础性调研目的和内容 |
3.1.2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基础性调研情况 |
3.1.3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基础性调研结果分析 |
3.2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问卷调研与居民行为心理与应急反应分析 |
3.2.1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问卷调研目的和内容 |
3.2.2 问卷调研方法 |
3.2.3 问卷调研信息统计 |
3.2.4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3.2.5 社区居民灾时行为心理与应急反应特性分析 |
3.3 我国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
3.3.1 既有高层社区规划与建设缺乏社区防灾空间系统理念 |
3.3.2 既有高层社区建筑物防灾考虑不足,普遍需要进行专项防灾改造 |
3.3.3 社区灾害管理与救援权责不明,居民防灾意识淡薄,社区非工程化防灾也有待提升 |
3.4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改造原则 |
3.4.1 与其他更新改造结合的整体原则 |
3.4.2 以防为本,防、抗、避、救相结合原则 |
3.4.3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集约原则 |
3.4.4 立足国情的经济适用原则 |
3.4.5 可持续与智能化原则 |
3.4.6 平灾结合,应时而变的原则 |
3.4.7 遵循居民的行为模式原则 |
3.5 建构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改造系统 |
3.5.1 进行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区域防灾结构的调查研究 |
3.5.2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主要灾害与致灾因子的评估 |
3.5.3 确定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改造系统关键性指标 |
第四章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空间系统改造策略研究 |
4.1 引入社区防灾空间系统理念 |
4.1.1 社区防灾空间系统概念解析 |
4.1.2 社区防灾空间系统的构成及其防灾机能 |
4.1.3 社区防灾空间系统改造的主要依据 |
4.1.4 高层社区防灾空间系统特性分析 |
4.2 宏观层面优化策略——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空间规划改造 |
4.2.1 进行高层社区区位环境调查与分析 |
4.2.2 进行既有高层社区土地利用场地安全评价 |
4.2.3 既有高层社区空间结构与形态防灾改造策略 |
4.3 中观层面优化策略——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空间体系防灾改造 |
4.3.1 灾害隔离空间系统防灾改造策略 |
4.3.2 防救灾通道系统防灾改造策略 |
4.3.3 应急避难空间系统防灾改造策略 |
4.3.4 生命线工程系统防灾改造策略 |
4.3.5 消防空间系统防灾改造策略 |
4.3.6 应急物资储备空间系统防灾改造策略 |
4.4 微观层面优化策略——既有高层社区防救灾设施体系防灾改造 |
4.4.1 环境要素防灾改造策略 |
4.4.2 防救灾设备设施改造策略 |
4.4.3 防救灾标识系统改造策略 |
4.5 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空间系统平灾一体化改造策略 |
4.5.1 结合防灾轴线组织防灾分区,塑造间隙式防灾空间结构 |
4.5.2 保障社区防灾空间的整体结构性,形成疏散避难体系 |
4.5.3 构建功能复合的用地结构,推广平灾转化的设备设施 |
第五章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建筑物防灾改造策略研究 |
5.1 软件模拟既有高层社区建筑灾时情景与人员安全疏散过程 |
5.1.1 FDS软件简介 |
5.1.2 模型中安全疏散的基本原则与疏散时间计算方法 |
5.1.3 软件实例模拟与安全疏散计算 |
5.1.4 模拟与计算结果分析 |
5.2 既有高层社区建筑内部空间防灾改造策略 |
5.2.1 既有高层住宅公共交通空间的防灾改造策略 |
5.2.2 既有高层住宅套内空间的防灾改造策略 |
5.3 既有高层社区建筑结构防灾改造策略 |
5.3.1 依据新的抗震规范进行抗震变形验算,结合建筑立面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制定加固措施,确定加固方案 |
5.3.2 老旧高层住宅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
5.4 既有高层社区建筑材料防灾改造策略 |
5.4.1 既有高层住宅的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灾改造策略 |
5.4.2 既有高层住宅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防灾改造策略 |
5.5 既有高层社区建筑设备设施防灾改造策略 |
5.5.1 既有高层住宅基本设备设施的防灾改造策略 |
5.5.2 既有高层社区设备设施的智能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
第六章 城市既有社区防灾管理与救援系统优化研究 |
6.1 优化既有高层社区预警系统设置 |
6.1.1 建立社区防灾信息综合平台 |
6.1.2 完善社区灾害监测与灾害预警系统 |
6.2 优化既有高层社区灾害管理与指挥系统 |
6.2.1 建立相应层次的社区防救灾管理与指挥中心 |
6.2.2 制定完备的社区应急预案 |
6.2.3 建立专业化社区应急救援队伍 |
6.3 发展非专业化社区救援组织,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
6.3.1 加强公众参与,建立非专业化社区救援组织 |
6.3.2 拓展志愿者服务内容 |
6.3.3 加强居民防灾教育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居民灾后行为心理与应急反应调研问卷 |
附录二 城市既有高层社区居民灾后应急反应调研问卷答题结果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小区的概念与组成 |
1.2 智能小区的发展及现状 |
1.3 智能小区的类别及其分类标准 |
1.4 智能小区的设计原则 |
1.5 古郡豪苑小区工程概况 |
1.5.1 总体规划设计 |
1.5.2 小区给、排水设计 |
1.5.3 小区暖通、空调设计 |
1.5.4 小区供电、照明设计 |
1.5.5 小区防火设计 |
1.6 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
1.6.1 用户需求分析 |
1.6.2 功能定位 |
1.6.3 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总方案 |
1.7 本文内容与论文安排 |
第2章 古郡豪苑小区公共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
2.1 公共设备管理监控系统的内容及设计要求 |
2.2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的监控内容 |
2.2.1 给排水监控系统 |
2.2.2 小区热交换站的监控系统 |
2.2.3 供配电监测系统 |
2.2.4 照明控制系统 |
2.2.5 电梯控制系统 |
2.2.6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点的统计 |
2.3 控制系统的选择 |
2.3.1 系统的选择 |
2.3.2 工作站的结构 |
2.3.3 工作站的功能 |
2.4 DDC的选择与布置 |
2.4.1 DDC的选择 |
2.4.2 DDC的布置 |
2.5 现场检测设备的选择 |
2.6 线路的敷设 |
2.7 系统的供电 |
第3章 古郡豪苑小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
3.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3.1.1 系统概述 |
3.1.2 系统功能 |
3.1.3 系统设计 |
3.2 周界防护系统 |
3.2.1 系统概述 |
3.2.2 系统功能 |
3.2.3 系统设计 |
3.3 电子巡更系统 |
3.3.1 系统概述 |
3.3.2 系统功能 |
3.3.3 系统设计 |
3.4 出入口管理、可视对讲与家庭报警系统设计 |
3.4.1 系统概述 |
3.4.2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设计 |
3.5 古郡豪苑小区停车场系统的设计 |
3.5.1 古郡豪苑小区停车场系统功能 |
3.5.2 古郡豪苑小区停车场系统入口设备及流程 |
3.5.3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出口设备及流程 |
3.5.4 系统的配置及功用 |
3.5.5 车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线路设计 |
3.6 安全防范系统集成的设计 |
3.6.1 古郡豪苑小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功能 |
3.6.2 古郡豪苑小区子系统集成的实现 |
第4章 古郡豪苑小区消防与公共广播系统设计 |
4.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 |
4.1.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功能及组成 |
4.1.2 古郡豪苑小区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保护等级的确定 |
4.1.3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形式的选择 |
4.1.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4.1.5 火灾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报警按钮的设置 |
4.1.6 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电话系统 |
4.1.7 火灾应急照明 |
4.1.8 控制器的选型 |
4.1.9 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的设计 |
4.1.10 消防值班室 |
4.1.11 消防系统布线 |
4.2 古郡豪苑小区公共广播系统设计 |
4.2.1 系统的功能要求 |
4.2.2 古郡豪苑小区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 |
4.2.3 产品选择 |
4.2.4 小区公共广播系统线路敷设 |
第5章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及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
5.1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送系统的设计 |
5.1.1 远程抄表系统概述 |
5.1.2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功能 |
5.1.3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工作组成 |
5.1.4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设备选择与布置 |
5.1.5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线型选择与敷设方式 |
5.1.6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结构 |
5.2 古郡豪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
5.2.1 物业管理系统概述 |
5.2.2 物业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
5.2.3 古郡豪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管理内容 |
5.2.4 物业管理系统实现 |
第6章 古郡豪苑小区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
6.1 古郡豪苑小区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
6.1.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
6.1.2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与各部分功能 |
6.1.3 古郡豪苑小区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
6.1.4 古郡豪苑小区有线电视系统线缆选择与敷设 |
6.2 古郡豪苑小区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
6.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 |
6.2.2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
6.2.3 古郡豪苑住宅小区网络设计 |
6.2.4 网络连接部件的配置 |
6.2.5 古郡豪苑住宅小区网络工作组分区 |
6.2.6 小区布线及敷设方式 |
第7章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集成设计 |
7.1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概念 |
7.2 智能化小区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
7.3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的功能 |
7.4 智能小区的集成技术 |
7.4.1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 |
7.4.2 通信技术 |
7.4.3 互联软件技术 |
7.5 智能小区的集成模式 |
7.6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 |
7.6.1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一般规定 |
7.6.2 系统集成设计思想 |
2.6.3 系统集成设计原则 |
7.6.4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的步骤 |
7.7 古郡豪苑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 |
7.7.1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
7.7.2 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思想 |
7.7.3 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方案的确定 |
7.7.4 古郡豪苑智能小区系统选型 |
7.7.5 Honeywell EBI系统简介 |
7.7.6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集成的实现 |
第8章 小区机房、智能化系统供电及安全设计 |
8.1 设计依据 |
8.2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概况 |
8.2.1 小区机房功能 |
8.2.2 机房等级确定 |
8.2.3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建筑及环境条件 |
8.2.4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设备布置及线路敷设 |
8.3 古郡豪苑小区智能化系统供电 |
8.4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防雷接地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区消防系统设计图纸 |
A.1 车库消防系统图 |
A.2 车库消防平面图 |
A.3 物业中心消防系统图 |
A.4 物业中心地下层消防平面图 |
A.5 物业中心一层消防平面图 |
A.6 物业中心二层消防平面图 |
A.7 18层住宅消防系统图 |
A.8 住宅地下一层消防平面图 |
A.9 住宅地下二层消防平面图 |
A.10 住宅首层消防平面图 |
A.11 住宅二-十八层消防平面图 |
A.12 住宅跃层弱电及消防平面图 |
(10)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环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问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本问题的国内发展现状 |
1.2.2 本问题的国外发展现状 |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1.3.1 政策支持 |
1.3.2 技术支持 |
1.4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和规定 |
2.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与特性 |
2.1.1 绿色小区的概念及特征 |
2.1.2 生态小区的概念及特征 |
2.1.3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含义 |
2.2 国内外颁布的关于住宅小区环境的法律、法规 |
2.2.1 国内有关住宅小区环境的法律、法规 |
2.2.2 国外关于住宅小区环境的法律、法规 |
第三章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1.2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
3.2 评价指标体系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
3.2.2 评价指标体系应满足的要求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管理 |
4.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
4.1.1 全过程实施环境管理 |
4.1.2 全员参与管理 |
4.1.3 全方位实施环境管理 |
4.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管理目标 |
4.2.1 环境管理目标的产生 |
4.2.2 投资、质量、工期与环境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
4.2.3 环境管理目标及其分解 |
第五章 万科“某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试点案例 |
5.1 项目建设背景与概况 |
5.2 小区环境管理体系中的目标体系 |
5.3 小区环境管理中还需改进的地方 |
5.4 小区环境管理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发展的途径 |
6.2.1 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
6.2.2 发展传统生态民居 |
6.2.3 发展高科技生态住宅小区 |
6.3 相关政策及各部门职责 |
6.3.1 政府及主管部门应采取的政策及其职责 |
6.3.2 房地产企业的职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民用建筑和新型住宅小区智能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D]. 鱼文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绿色建筑预评价增量成本分析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居住建筑为例[D]. 吴豆豆. 新疆大学, 2020(07)
- [4]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D]. 王雪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小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余煜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7]采暖区既有商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决策模式与方法研究[D]. 赵延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4)
- [8]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改造策略研究[D]. 孔维东. 天津大学, 2014(05)
- [9]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的设计[D]. 于江利. 北京建筑大学, 2013(09)
- [10]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环境管理研究[D]. 王晓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