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崔张鑫[1](2021)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效率研究 ——基于规模以上企业》文中认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备之路。先进制造业作为产品质量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方,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可以使中国尽快摆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端封锁”和印度等国家“低端锁定”的双重夹击。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最初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产业,其充足的供给推动了制造业生产率发展,可以为制造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是融通产业循环的关键力量。正是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自身所具备的这些特质成为两产业良好互动的基础。对两大产业互动效率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两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6-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的面板数据,使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在构建互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BCC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省市和分地区分析了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效率差异。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结论:首先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效率强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效率,两大产业互动效率为0.719。其次,从区域来看,东、中、西互动效率的排名由高到底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是制约互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主要的六大经济区域互动效率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长三角、京津冀、黄河流域、南部沿海、长江经济带、东北三省,规模要素的进一步合理配置将对六大区域两大产业的互动效率会起到积极作用。最后,从30个省市来看,互动效率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总体而言,两大产业的互动效率存在省份和区域间的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都不足,需要加大对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人才和政策的投入力度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的互动发展。
张子健[2](2021)在《新时期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的实证研究 ——基于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的双重视角》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峻成为中国经济久治不愈的顽疾。政府多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限制投资限制产量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但产能过剩的治理未能达到如期的效果,政府化解产能过剩陷入了越调控越严重的困境。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理念从行政性手段转变为市场化治理,如何促进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协调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新时期市场传导机制与政策效应作用下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的研究对于有效预防及治理产能过剩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而结合行业数据与企业数据,基于行业特征和企业行为双重视角进行研究与比较分析,不仅能够发现行业层面研究与企业层面研究各自的特征,丰富资产配置机理的研究,还能够发现行业数据研究与企业数据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为更加全面地揭示新时期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双重视角,新时期市场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下的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研究对于更好把握企业行为选择与行业市场规律,促进市场与政府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基于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双重视角,对新时期市场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下的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进行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需求波动与政策效应影响下的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以及企业资产配置行为与行业特征的差异;基于行业数据对市场需求影响下资产配置的总体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制造业行业数据与企业数据对行业波动下企业资产配置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的相似特征与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了行业波动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特征;在市场传导机制下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的分析基础上加入政策因素,基于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传导机制与财政政策效应对资产配置机制的作用差异;基于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补贴政策与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补贴政策在行业波动下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投资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比较分析政策效应作用下的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第一,本文从企业与行业两个层面对产能过剩形成背后的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企业配置行为与行业配置特征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理论分析发现,产能过剩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但是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更易引发产能过剩。在经济繁荣时期,在市场需求扩张和政策效应的刺激下投资与产能过度进入;在经济衰退时期,政策效应无法缓解市场需求下滑时的产能退出刚性,并且过度的政策刺激容易引发投资与产能再次过度进入,加剧产能过剩风险。基于统计分析发现在现实市场中企业数据与行业加总数据存在明显差异,行业特征是市场内所有企业行为选择加总后的结果,行业数据是所有企业数据的总和,消除了企业之间的偏差,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可能无法反映企业个体行为选择,结合行业数据与企业数据展开研究对于更加全面揭示新时期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基于行业数据对市场需求影响下资产配置的总体特征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将市场需求划分为市场扩张与市场下滑两个时期探究了市场需求扩张与下滑对行业投资和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发现,市场需求扩张与市场需求下滑对产能利用率和投资具有非对称影响,市场需求扩张能够显着拉动投资进入并且改善产能利用率,而市场需求下滑不能引导产能及时退出,同时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其次,通过使用门限模型将市场需求冲击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市场需求快速扩张下的行业投资与产能配置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市场需求扩张在不同阶段对产能利用率与产能投资水平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市场需求水平的快速扩张,需求水平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成倍增强,而对产能利用率增长的作用则逐渐减弱直至不再影响,产能出现过度进入现象。这意味着产能退出困难是在市场需求下滑时市场机制失灵,市场需求无法引导产能及时退出导致的结果,因此仅通过市场自身调节机制无法引导产能退出;投资过度进入是由于市场需求快速扩张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强导致的结果,说明高速扩张的市场需求更易引发企业投资热潮导致产能过剩。第三,基于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市场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与基于行业数据发现的资产配置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上市公司数据,构建资产存量与资产增量双方程,将企业划分为衰退期、发展期以及高峰期三个状态,探究了企业层面需求与行业市场需求对资产配置行为的作用规律发现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具有非线性影响。其次,比较分析行业资产配置特征与企业资产配置行为发现,行业市场需求扩张对行业投资与企业投资的影响具有相似特征,行业市场需求随着状态的提升对投资的作用明显增强;行业市场需求对行业投资与企业投资的非线性影响与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投资的非线性影响存在差异,行业市场需求在高峰期对企业投资的作用明显强于发展期,而企业层面需求在发展期的作用明显强于高峰期。第四,基于企业与行业数据对行业波动下企业资产配置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行业市场需求对行业配置特征与企业配置行为的非对称影响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了行业波动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行业市场需求不仅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还在市场扩张与下滑时期具有非对称影响。比较发现行业市场需求扩张与下滑对企业和行业投资水平具有相似的非对称影响,而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非对称影响与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非对称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第二,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层面需求在行业波动下对不同企业作用机制不同。行业市场需求扩张是导致企业发生过度投资的主要原因。行业市场需求扩张对企业投资行为与行业投资水平的拉动作用是一直有效的,企业在面对行业市场需求扩张时的行为选择具有一致性特征。行业市场需求一旦扩张,行业内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增加投资扩大产能;行业市场需求下滑所导致的产能退出刚性仅在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层面需求同时下滑时有效;当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层面需求增长趋势相反时,企业资产配置行为受行业市场需求的影响更大,但是由于企业个体差异的影响,行业市场需求对不同阶段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第五,进一步基于行业数据视角实证研究市场传导机制与财政政策作用下的资产配置特征。通过构建MS-VAR模型将钢铁行业市场状态划分为繁荣期和下滑期,对行业供求变化和财政政策下的行业资产配置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市场状态下,市场传导机制与财政政策对资产配置存在非对称效应。在市场扩张时期市场需求与财政政策都能够促进投资的进入与产能的提升,但是市场需求对投资与产能的诱导作用要远强于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在市场下滑时期财政政策对投资的调整作用要强于市场需求萎缩的抑制作用,行业市场需求对投资的影响不显着,而财政支出能够促进行业市场投资,但引导过剩产能退出。上述结果表明产能过剩是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传导机制导致的客观结果,投资的大规模进入以及产能的快速扩张主要是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造成的,而财政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投资与产能的过度进入。第六,基于企业数据对企业层面需求与补贴政策下的企业资产配置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实证研究了补贴政策与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作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是否实施补贴政策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补贴政策对企业投资与产能利用率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补贴政策的实施能够直接促进企业投资的提高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还能够增强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投资的诱导作用,抑制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拉动作用。其次,引入行业波动与企业发展状态探究了行业波动与企业状态变化下企业投资行为的补贴政策效应发现,补贴政策在行业市场波动下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实施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比较分析市场需求与政策效应作用下的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发现行业市场需求波动下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的政策效应具有一致性,但补贴政策在行业波动下对处于上升期企业投资行为的非对称影响与财政政策对行业投资水平的非对称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周丽[3](2021)在《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中国不仅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期,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从国家、省到市、区各级党政都号召严格控制碳排放碳强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为如期实现碳减排目标,对工业行业实行碳减排、发展低碳工业已然势在必行。如何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均衡,以达成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共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本文分析深圳及其辖区工业发展、行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现状。碳排放测算方法方面,介绍了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和IPCC测算法等几种方法,选取IPCC测算法测算工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还对碳排放结构分解主要方法STIRPAT模型、LMDI模型、SDA模型等进行比较。其次,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运用stata14.0软件对模型数据先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广义矩估计、稳定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先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再以深圳市各辖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基于对工业行业经济发展、碳排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先构建碳排放驱动因素时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再选取M-R模型构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空间结构的驱动因素。鉴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与工业碳排放之间具有明显的动态关系,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具有门槛效应,在对工业部门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时空分解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碳排放碳减排潜力。最后结合工业行业碳排放潜力和碳排放时空差异驱动因素分解结果,分析深圳市及不同辖区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近十年来,深圳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发展道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154.92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81.81万吨,下降幅度高达73.12万吨,下降比例为47.20%。深圳市各辖区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在时间维度上也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空间维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南山区的工业碳排放高于其他9个区,宝安区、龙华区、福田区和龙岗区的工业碳排放次之,罗湖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的工业碳排放较低。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看,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0.03吨/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0.01吨/万元,下降幅度高达70.19%。深圳的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碳排放减排,同时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环境管制形成了“倒逼”机制,反作用于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的结构分解结果看,能源强度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均具有较大程度的负向作用,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较为重要的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也具有负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则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作用,所以是拉动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潜力看,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减排潜力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为工业碳减排潜力前三大区。从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看,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依次为: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减少工业经济产出、改善工业行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结合本文主要结论,围绕深圳工业行业低碳发展提出调整工业行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降低碳排放强度、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等相关建议,各辖区需根据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和发展趋势制定针对性的协同减排策略和实施路径。
杨成玉[4](2021)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文化产业关联与效应测度分析》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在动力,而且文化产业对经济全面发展意义非凡。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涵盖范围逐渐变广,产业链越来越长,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关联作用也逐渐增强,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问题展开分析,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先将文化产业细分为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再将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表(2012年、2017年)的产品部门调查数据归并成21产品部门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技术来测算文化产业的消耗系数、分配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就业拉动系数,最后对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和就业拉动效应进行分析。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技术关联的介绍,阐述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对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做描述性分析,厘清文化产业的经济技术关联,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文化产业各种效应的测度分析,其中包括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波及效应、生产诱发效应以及就业拉动效应;第三部分是结论与建议。经过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文化产业的总产出和总增加值占全社会总产出和总增加值的比重还不高,但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第二,文化产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强于下游产业,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有着较强的辐射作用,但是人们对文化产业的产品消费需求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三,文化产业的产品是其他产品部门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基础产品,能有效推动和拉动关联产业,但其本身产品附加值不高;第四,从推动和拉动其他产业的角度来看,文化制造业的影响要大于文化服务业的影响,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第五,文化制造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文化产业的波及效应强、范围广;第六,文化制造业对出口需求的依赖性较强,文化服务业对消费需求的依赖性较强;第七,文化产业的间接就业拉动效应强于直接就业拉动效应,消费和出口需求是拉动文化产业就业的主要驱动力。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速壮大市场主体,培育文化产业细分领域的企业,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参与文化产业,借助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激发文化产业创业信念,扩大文化产业规模;第二,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与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多产业的交流合作,生产关联性产品,打造高质量、高回报、互助互益的产业发展模式,增加文化产品的内涵,增强文化服务中文化气息的附加作用,加强各产业间的联系,构建更开放、更有序、更有活力的市场体系;第三,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文化服务业准入条件进行有限度的调整,全面提升文化产业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加快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第四,加大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力度,构建国际文化交流渠道和贸易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扩大文化消费人群,创新文化消费方式,倡导文化产品消费,激发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活力,扩大文化消费市场。
张莅黎[5](2021)在《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测度与中国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那么经济为什么增长?这是经济学研究者一直在回答且一直没有满意答案的命题。起初人类只需要土地和劳动力就可以实现增长,而随着分工的出现,市场的形成,资本、技术介入到经济增长中,使得生产函数变得日益复杂。经济学家们把除资本和劳动力以外,对经济增长有贡献的其他因素放入“余值”,全要素产生率也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后来,研究者又把制度、空间等因素从“余值”中分离出来。显然,随着生产从简单到复杂,市场从分割到连通,分工从单一到多样化,新的增长要素不断涌现,新业态的不断催生,产业关联也日益网络化,导致经济增长动因难以完全揭示。产业关联虽然没有被经济学所遗忘,从魁奈的《经济表》到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表,从经济统计上已全面测度了产业的投入产出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可以分析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也可用于识别主导产业、产业的价值链位置等。然而,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究竟是如何促进一国或地区增长,仍是一个缺失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上的缺位导致一国经济增长环节错配,更难解释一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差距。孤立的产业是不存在的,产业只有在投入产出关联中形成产业体系才能发展。那么,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是否是导致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因?为什么一国内部一个地区比另一个地区发展得好,即规模大质量高?本文将从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视角,全面揭示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对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和地区经济增长及发展差距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将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和地区经济增长及发展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产业投入产出关联、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及发展差距的理论联系,提出了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是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及发展差距的理论假说,把产业投入产出关联从经济增长来源的“全要素”中剥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增长因素,从而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同时,从产业在产业链上集聚的视角探讨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原因,不仅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有效拓展,也为产业集聚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维度。另外,产业在产业链上集聚位置的不同导致了主导产业的不同,又进一步决定着经济增长动力与增长质量,从而解释了一国内部地区在相同制度安排下的发展差距,这对产业结构理论及地区差距成因理论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在统计方法上,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通过构建产业关联距离的概念,进一步经计算得到产业关联矩阵,并将其引入基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然后再基于供给和需求的视角,以中国规模以上、多所有制的34个工业产业和地区42个产业为样本,对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进行全面测度,实证由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引起的增长效应是如何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的形成。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假说进行全面的验证,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的结论:一是,在没有新要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产出关联、资本关联和劳动力产联产生了增长效应,同时由于不同产业在产业链上集聚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所有制产业的关联增长效应存在差异。根据产业关联距离和产业关联矩阵的构建,对20072012和20132018年两阶段中国规模以上及多所有制(国有及国有控股、私营、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34个工业产业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自相关性进行测度,结果均说明34个工业产业间存在着显着正向的产业关联自相关性,并据此对产业关联集群进行分类,发现规模以上和多所有制的产业关联集群分类存在差异性,并且不同时期因产业关联发生改变,也会使得产业关联集群内的产业存在差异。二是,中国工业产业的中心和外围产业关联集群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关联增长效应,且在未考虑产业关联的情况下,普通经济增长模型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或低估产业关联集群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在产业关联增长效应下,剔除短期效应后,在长期协整均衡下得到的生产函数将更为真实地揭示出规模以上及多所有制工业产业的增长本质。三是,在产业关联下,不同组织制度安排的工业产业间产值、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联传递和溢出效应也明显不同。总体上看,关联资本对经济增长都存在着负向效应,即一个产业的资本投入会抑制其他产业的产出、资本和劳动,对整个工业产业体系存在负面影响,而关联劳动则都存在着正向的溢出效应,对整个工业产业体系存在正面影响。四是,在相同制度安排下,不同地区产业关联的不同导致了产业链上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同,产业关联增长效应也明显不同。从中国情况看,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产业关联集聚在产业链高端,且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融合较明显,而欠发达地区的中心产业关联集聚在产业链低端。以全国、上海市、湖北省和云南省为样本,根据产业关联距离和产业关联矩阵,得到产业关联自相关系数,并从各地区划分出的四类产业关联集群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地区中心产业关联集群的差异性。五是,一国内分区域和地区间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关联增长效应有所不同。首先就分区域而言,西部地区受到最终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最大,东部和中部地区受出口需求拉动最大。西部地区在产业关联增长效应下,经济增长受关联产业的消费需求拉动作用较大,东部和中部地区受关联投资阻碍作用和关联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大。上海市经济增长受到最终消费的拉动最大,其次是出口和投资,而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经济增长则受出口的拉动最大,其次是最终消费和投资。在产业关联的增长效应下,三个地区都受到关联投资的负向作用和关联出口的正向作用,除上海市外均受到关联消费的正向拉动作用。鉴于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含义:首先是对于外循环,应打通产业链上各环节,加强产业关联同时强化价值链分割,推动制造业全面且深入的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重构中,在外循环中提升中国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潜在规模,提升产业链韧性以抗风险;其次是对于内循环,中国应打破产业分割以缩短产业关联距离,推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在内循环中实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再次是要通过地区产业关联再造,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链上中心——外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扩大中心产业关联集群集聚规模的同时,也要推动中心产业关联集群向高端移动,充分带动外围产业发展;最后是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政策,消除地区间产业转移障碍,通过国内价值链的内部循环以重构全球价值链,在内外双循环中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杨仲舒,那艺[6](2020)在《交通基础设施、制造业资本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MSV理论,利用2000-2017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政府在协调全社会资本用于投资交通基础设施中的作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实现工业化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转换,进而提高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文章发现,现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并不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发展是拉动经济增长有力的工具,且存在明显的交通基础设施门槛效应。文章认为此现象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本身所具有的正外部性,其为工业化多重均衡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建议应重视政府在协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以工业化水平提高为目标,提升制造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
王智毓[7](2020)在《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全球经济普遍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科技服务业及其所支撑的创新创业活动却异常活跃,已经形成鲜明对比。那么,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这既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创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三个相互关联具体问题逐步展开,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短期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环境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更应侧重于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表现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迂回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所产生的间接贡献。(2)科技服务业在国内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在研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中介效应并不明显,科技服务业在研发资本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两条路径上促进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贡献度在60-80%之间。(3)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存在一定的产业渗透效应,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后向关联作用强于前向关联作用,且就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影响来说,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互动需求最为明显,具体来说,高技术产业成长更注重于技术研发创新服务的需求,而低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存在着对技术扩散和应用推广服务的需求,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专业技术性服务与中低技术制造业之间的互动需求效应最为明显。(4)当前虽然中国科技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效应并不明显,但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着地间接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知识溢出,增强了创新要素的产出弹性,拓展了技术创新的可行性边界,使得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果被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更容易向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导入,提升企业技术经济范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科技服务业是创新驱动背景下发展新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的观点,正如当前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样,其作用效果不仅在于直接影响,更在于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间接影响。(2)提出科技服务业的技术传递效应和产业渗透效应两个概念,分别研究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揭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黑箱”,阐述科技服务业对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和不同类型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融合和渗透程度。(3)构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两条路径上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考察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异质性,以及创新驱动战略提出前后科技服务业作用效果的异同。(4)提出通过只有甄别真正的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逻辑,并在此对策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叶子菀,张健,雷小兰,唐易木[8](2020)在《电力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与就业的拉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重点领域有效投资的背景下,测算电力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将电力建设投资对应的主要部门分解为电力设备制造业、电力基建业、电力生产及供应业,构造了电力44部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出了居民消费内生的电力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测算了电力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和就业效应。结果表明,电力建设投资通过产业关联和拉动消费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预计"十三五"期间,流入主要生产部门的我国大型电力企业投资将拉动总产出14.63万亿元,拉动GDP 4.82万亿元,拉动完全非农就业人数2710万人,电力直接相关产业部门贡献率达到75%;根据新基建投资倾向,预计"十四五"时期电力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就业的拉动效果将提升23%左右。
杨婷婷[9](2020)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解 ——基于中日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产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多位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早期以钱纳里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20世纪70年代之前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些国家开始进入去工业化的进程,制造业的占比开始下降而服务业的比重开始上升。相应的,在去工业化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本文主要是借鉴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研究中动因分解的范式,来研究去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在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和结构演变中,钱纳里主要是运用各个国家的竞争性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分解进行研究,具体讨论了20世纪70年代之前工业化阶段中9个样本国家的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发现结构转变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制造业的相对重要性迅速提高,相伴的是初级产品的相对重要性下降;不同国家、不同部门的经济增长动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等重要结论,并进行了详尽具体的分析。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劳动力和投资等资源向服务业的流动,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更为紧密,资源可以更为自由的在全球市场配置,跨国间的投入产出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利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将进口中间品投入和国内中间品投入分开来具体考察进口中间品替代在经济增长和结构演变中的作用。本文在钱纳里投入产出分析动因分解范式的基础上,选取三个代表性国家中国(新兴发展中国家代表)、日本(早期成功追赶性国家代表)和美国(早期发达国家代表),构建一个新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的动因分解模型,从经济发展效率(增加值率变化效应)、进口替代(进口中间品替代效应)、技术水平(国内投入产出结构变化效应)和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分析的框架下,利用OECD中中日美三个国家、28个产业、1995-2015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首先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家间的产业结构,分别是三次产业(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四类产业(以技术密集度分类的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和低技术制造业)和八类产业(按照中间投入比率、中间需求比率和进口中间品的投入比率划分);同时利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的结构分解模型,分别对各个产业结构变化特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研究;接着对中日美三个国家总体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以及分别考察不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说明目前存在的特征差异以及差异出现的原因,从而为中国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改革从而迈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等提供理论层面和经验层面的建议。研究发现,对于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来说,中日美三个国家在1995-2015年均存在一个制造业占比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的去工业化的阶段,产业结构是在不断优化的;对于按照技术密集度分类的四类制造业来说,我国制造业整体的技术密集度低于日美两国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占比是在不断上升的;对于按照中间投入使用情况分类的八类产业来说,日本和美国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而中国的产业结构较为不同。考察各产业增长的动因分解,发现中国与美国在需求方面拉动因素存在相似的地方,但我国需求方面更偏好投资而美国在需求方面更偏好消费;同时国内投入产出结构变化效应对中国各类产业的效应绝大部分为正而增加值率变化效应对中国各类产业的效应绝大部分为负,国内投入产出结构变化效应对美国各类产业的效应绝大部分为负而增加值率变化效应对美国各类产业的效应绝大部分为正,说明目前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在技术水平增长而效率下降的阶段而美国处在技术水平下降而效率上升的阶段;同时各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总体来看是朝着更合理的贡献占比演变的。最后据此提出建议,就最终需求结构角度而言,培育合理稳定的内需市场;从供给层面角度而言,增强技术和效率的驱动力;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而言,目前应把高进口替代最终品制造产业和低进口替代中间品基础产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同时培育发展低进口替代中间品基础产业,从而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对不同的产业发展需要对症下药,结合产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刺激措施。
曲越[10](2020)在《基于效应异质性的中国FTA策略选择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签署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由贸易区(以下称FTA)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参与到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与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欧洲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FTA。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RCEP的谈判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的FTA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FTA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在FTA的谈判过程中,谈判的内容和领域也逐渐向服务贸易等方向延伸,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FTA的谈判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文章首先以国家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的数据为基础,梳理了中国FTA的发展概况。分析发现,中国已建FTA涉及的对象总体上以相邻和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为主,而且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处于各FTA国家和地区经贸网络的中心位置;各FTA协议中涉及最多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体涉及的较少,中国与签订FTA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总体关税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目前很多具体细分产业已经基本实现了零关税。总体来看,到2019年底,中国已经基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形成了以亚洲为基础,辐射全球的FTA发展格局,下一步欧洲和非洲的FTA空白区是中国FTA建设的努力和发展方向。其次,基于GTAP模型对中国已建FTA的传统经济效应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FTA的建立促进了中国GDP的增加、社会福利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改善,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贸易逆差效应明显,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业产出增幅最大,畜牧业受到的冲击最严重,畜牧业和车辆及部件的进口增幅偏大,种植业出口增幅最大,出口下降较为严重的是金融商贸业、林业和其他服务业;国别异质性研究还发现,与发展中国家建立FTA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地理空间距离较近、与中国贸易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建立FTA更能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使中国的进口量大幅增加、贸易顺差缩小,FTA经济效应在其他成员国之间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之后呈现下降趋势,FTA关税减让的后期,对中国GDP、社会福利以及进出口的影响更大;产业异质性分析指出,在中国FTA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仍然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尤其是纺织、电子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领域,产业的联动发展作用明显,第一产业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领域,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然后,文章进一步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将FTA对贸易和产业增加值的经济影响从FTA数量和FTA深度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贸易增加值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同样受到了FTA的推动,与一般性的传统贸易活动相比,在全球价值链活动相关的产业和贸易领域,FTA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但目前中国的FTA拉动效应主要是依靠贸易伙伴和贸易范围的扩大,中国FTA建设的水平和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理距离因素对贸易增加值的影响逐渐下降,人口因素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指标;国别的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FTA通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最大,FTA参与度较高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与中国建立FTA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竞争力的提升也有显着的帮助,与中国相邻和相近的国家建立FTA仍然更有利于中国贸易增加值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空间距离在对外贸易伙伴选择中的影响度正在逐渐下降;产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产业是中国和FTA成员国经贸合作的基础,FTA主要是从数量和规模上对第一产业产生影响,第二产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中国贸易开放度最高的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FTA数量和深度的双重影响,中国与各FTA国家和地区之间涉及的第三产业领域的关税减让安排较少,因而目前FTA对中国服务产业的影响并不显着,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最后,文章从FTA经济效应的非线性角度出发,研究了FTA在不同转换机制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FTA数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机制,在中国FTA发展的早期阶段,即当中国正式建立的FTA数量小于14.7343时,FTA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较为显着,FTA深度的作用相对较小,对外贸易在带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中国FTA建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当FTA数量超过14.7343时,FTA深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FTA数量更加明显,受经济形势的影响,FTA数量和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近年来略有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FTA深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机制,在中国FTA发展的初期,即当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大于9.6833%时,FTA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较为显着,FTA深度的作用相对较小,对外贸易在带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FTA框架下关税减让程度的逐渐提升,当中国各产业的平均关税水平介于0.6215%和9.6833%之间时,FTA数量和FTA深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且FTA深度的作用上升势头更强,与FTA数量的作用系数基本持平,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现阶段,当中国各产业的平均关税水平低于0.6215%时,在中国与各FTA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税基本趋于零的背景下,FTA深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取代FTA数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FTA变量,后危机时代,受经济形势的影响,FTA数量和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近年来略有下降的趋势。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创新:创新点一,现有关于FTA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中外双边的层面,缺乏对中国FTA的整体把握。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创新应用到对各FTA的梳理中,更加形象和直观地对中国截止到2019年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FTA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明确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网络关系。并结合GTAP模型将各FTA对传统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一般均衡分析,进一步将FTA的效应细化为不同的国别和产业异质性视角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为中国下一步的FTA国别和产业策略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建议。创新点二,本文依托中国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FTA协议中关于关税减让的具体细节,通过数据整理和匹配,得出FTA数量和FTA深度两个综合指标,很好地刻画了FTA的发展情况,从研究数据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进一步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以全球价值链数据库为依托,创新使用贸易增加值和产业增加值的数据对FTA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效应进行重新分析,同时将IV和GLS等计量方法应用到对模型内生性的控制中,并与FTA的传统效应进行对比研究,将FTA与全球价值链进行结合,从研究视角上符合当代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主流。创新点三,在前文对FTA贸易和经济效应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数据分析指出,在全球价值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FTA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非线性机制,并以FTA数量和深度为门限变量,用PSTR模型对二者的门限阈值和具体的效应机制进行检验和估算,在FTA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进一步在分析FTA和全球价值链关系的过程中引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两个指标,使FTA的效应分析更加准确,符合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
二、制造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造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效率研究 ——基于规模以上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效率及互动效率的界定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
2.3 先进制造业的界定 |
2.4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关系 |
2.4.1 先进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 |
2.4.2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 |
2.4.3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 |
3 研究设计与效率模型的构建 |
3.1 效率模型构建 |
3.1.1 BCC模型的构建 |
3.1.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3.2 指标选取 |
3.2.1 先进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2.2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率 |
4.1.1 静态拉动效率分析 |
4.1.2 区域拉动效率分析 |
4.1.3 动态拉动效率分析 |
4.2 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效率 |
4.2.1 静态推动效率分析 |
4.2.2 区域推动效率分析 |
4.2.3 动态推动效率分析 |
4.3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率 |
4.3.1 静态互动效率分析 |
4.3.2 区域互动效率分析 |
4.3.3 动态互动效率分析 |
4.4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产业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时期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的实证研究 ——基于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的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析 |
1.2.1 关于制造业资产配置及度量的文献回顾 |
1.2.2 企业视角下影响资产配置的市场因素文献回顾 |
1.2.3 行业视角下影响资产配置的市场因素文献回顾 |
1.2.4 影响资产配置的政府干预因素文献回顾 |
1.2.5 现有文献简要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的基本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基本结构和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与特征分析 |
2.1 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 |
2.1.1 市场均衡条件下企业资产配置行为与行业加总特征分析 |
2.1.2 需求波动对资产配置的作用机理 |
2.1.3 财政补贴对资产配置的作用机理 |
2.2 制造业资产配置特征分析 |
2.2.1 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与行业加总数据特征比较 |
2.2.2 影响制造业资产配置的市场因素分析 |
2.2.3 影响制造业资产配置的政策因素分析 |
2.3 章节小结 |
第3章 市场需求影响下资产配置的行业加总特征研究 |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 市场需求扩张与下滑对资产配置的非对称影响研究 |
3.2.1 数据说明和相关检验 |
3.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
3.2.3 实证检验结果 |
3.3 市场需求快速扩张冲击对资产配置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
3.3.1 门限回归结果与状态划分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需求影响下资产配置的企业行为特征研究 |
4.1 数据样本选择和变量选取 |
4.2 企业层面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
4.2.1 企业状态划分与模型设定 |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行业市场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
4.3.1 模型设定与统计情况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 市场需求影响下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的比较分析 |
4.4.1 基于企业数据的市场需求非线性影响差异分析 |
4.4.2 行业加总特征与企业行为的非线性机制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行业波动下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
5.1 数据样本选择和变量选取 |
5.2 行业波动下市场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5.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
5.2.2 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层面需求的影响差异研究 |
5.2.3 行业市场需求对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非对称影响研究 |
5.3 行业波动与企业状态变化下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
5.3.1 状态划分与模型设定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需求与财政政策作用下资产配置的行业加总特征研究 |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2 数据说明、变量涉及和模型设定 |
6.2.1 MS-VAR模型的构建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MSVAR区制划分结果 |
6.3.2 MSVAR系数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市场需求与补贴政策作用下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
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7.2 补贴政策与企业层面需求影响下的企业资产配置行为分析 |
7.2.1 数据样本选择与模型构建 |
7.2.2 企业层面需求与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差异研究 |
7.2.3 是否获得政府补贴的市场传导机制差异研究 |
7.2.4 补贴政策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作用机制研究 |
7.3 行业波动下企业资产配置行为的补贴政策效应研究 |
7.3.1 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
7.3.2 行业波动与企业状态变化下的补贴政策效应研究 |
7.3.3 行业波动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补贴政策效应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库兹涅茨理论 |
2.1.3 低碳经济理论 |
2.1.4 路径依赖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
2.2.2 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方法 |
第3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发展和碳排放现状 |
3.1 深圳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深圳市工业主要指标分析 |
3.1.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分析 |
3.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
3.1.4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
3.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3.2.1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分析 |
3.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分析 |
3.2.3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能源结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分析 |
4.1 PVAR模型的构建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平稳性检验 |
4.2.3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
4.2.4 广义矩估计(GMM)结果 |
4.2.5 稳定性检验 |
4.2.6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
4.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2.8 方差分解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分析 |
5.1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 |
5.2 工业碳排放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变量描述性分析 |
5.2.2 平稳性检验 |
5.2.3 门槛效应检验 |
5.2.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3 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5.3.1 门槛效应检验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 |
6.1 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
6.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析 |
6.2.1 碳排放时间结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
6.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
6.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
6.3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
6.3.1 空间结构分解模型的比较与构建 |
6.3.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深圳市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及路径分析 |
7.1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7.1.1 超效率SBM模型的构建 |
7.1.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选取 |
7.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7.2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1 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相关对策建议 |
8.2.1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
8.2.2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
8.2.3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
8.2.4 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
8.2.5 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
8.2.6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文化产业关联与效应测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投入产出的研究现状 |
1.2.2 文化产业关联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化产业的描述性分析与关联分析 |
2.1 文化产业概念 |
2.2 文化产业的描述性分析 |
2.2.1 基本特征 |
2.2.2 产业规模 |
2.2.3 经济规模 |
2.2.4 就业规模 |
2.3 文化产业的关联分析 |
2.3.1 文化产业的后向关联 |
2.3.2 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化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简表 |
3.2 指标说明 |
3.3 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 |
3.3.1 后向关联效应分析 |
3.3.2 前向关联效应分析 |
3.3.3 环向关联效应分析 |
3.3.4 产业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产业的波及效应分析 |
4.1 指标说明 |
4.2 影响力分析 |
4.3 感应度分析 |
4.4 生产诱发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文化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分析 |
5.3 文化产业最终需求的就业拉动效应 |
5.4 最终需求对文化产业就业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测度与中国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济增长 |
二、产业关联 |
三、产业关联距离 |
四、产业关联集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
一、产业关联效应统计测度的发展 |
二、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单一或多产业关联 |
三、产业关联与主导产业选择 |
四、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 |
五、产业关联溢出效应与异质性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一、产业集聚的成因与分类 |
二、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 |
三、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 |
四、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五、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一、产业关联研究评述 |
二、产业集聚研究评述 |
三、文献总评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假说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理论 |
一、产业关联分析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二、产业关联的主要形式 |
三、产业关联的分析工具:IOT |
第三节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一、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二、韦伯的区位集聚理论 |
三、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四、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四节 理论假说 |
一、理论线索 |
二、相关假说 |
第四章 中国工业产业投入产出关联自相关性统计测度与分析 |
第一节 产业关联自相关性的测度方法 |
一、产业关联网络分析 |
二、产业关联距离与关联矩阵 |
三、产业关联自相关性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说明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关联自相关性测度分析 |
一、主要变量的产业分布情况 |
二、产业关联自相关系数 |
三、产业关联集群分类分析 |
四、产业关联集聚分类可视化 |
第四节 多所有制工业产业的关联自相关性测度分析 |
一、主要变量的产业分布情况 |
二、产业关联自相关系数 |
三、产业关联集群分类分析 |
四、产业关联集聚分类可视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工业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集聚与溢出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经济增长模型 |
二、普通面板模型 |
三、产业投入产出关联面板模型 |
第二节 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 |
一、模型形式的选择 |
二、全样本模型估计 |
三、产业关联集群增长模式识别 |
四、产业关联集群增长效应 |
五、产业关联集聚溢出效应模式识别 |
六、产业关联集聚溢出效应 |
第三节 多所有制工业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 |
一、模型形式的选择 |
二、全样本模型估计 |
三、产业关联集群增长模式识别 |
四、产业关联集群增长效应 |
五、产业关联集群集聚溢出效应模式识别 |
六、产业关联集聚溢出效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工业产业投入产出增长的动态关联效应 |
第一节 变量检验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检验 |
二、模型设定 |
第二节 规模以上工业产业增长的动态关联效应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最优滞后期选取 |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与估计 |
四、脉冲响应分析 |
五、误差项方差分解 |
六、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
第三节 多所有制工业产业增长的动态关联效应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最优滞后期选取 |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与估计 |
四、脉冲响应分析 |
五、误差项方差分解 |
六、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分区域及地区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经济增长模型 |
二、基础模型 |
三、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模型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全国及分区域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 |
一、全国及分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参数估计 |
二、全国及分区域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参数估计 |
第四节 全国及地区产业关联自相关性统计测度与分析 |
一、产业关联距离与关联矩阵 |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主要变量的产业分布情况 |
四、产业关联集群分类分析 |
五、产业关联集聚分类可视化 |
第五节 全国及地区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 |
一、全国及地区经济增长模型参数估计 |
二、全国及地区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的增长效应参数估计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强产业关联,提升产业链韧性 |
二、缩短产业关联距离,提升产业关联性 |
三、增强中心产业向高端集聚,充分带动外围产业发展 |
四、制定差异化产业发展政策,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交通基础设施、制造业资本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模型 |
三、实证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一)计量模型设定、说明 |
1. 基本模型 |
2. 门槛效应模型 |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获取 |
1. 指标选取 |
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数据描述性统计以及单位根检验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1. 检验结果 |
2. 实证结论 |
3. 稳健性检验 |
4. 结果分析 |
五、结论和建议 |
(7)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科技服务业 |
1.3.2 经济增长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产业结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科技服务业发自身展规律研究 |
2.2.2 科技服务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3 科技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4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3.1.1 我国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与结构 |
3.1.2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 |
3.2.1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
3.2.2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
3.2.3 经济增长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
3.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指标选取 |
3.3.3 实证检验 |
3.4 小结 |
4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 |
4.1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功能定位 |
4.1.1 科技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
4.1.2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
4.2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4.2.1 科技服务业与国内自主创新 |
4.2.2 科技服务业与国际技术引进 |
4.3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4.3.1 研究设计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分析 |
4.4 小结 |
5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产业转型升级影响 |
5.1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与目标 |
5.1.1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
5.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与目标 |
5.2 科技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路径 |
5.2.1 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
5.2.2 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 |
5.2.3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
5.2.4 促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
5.3 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和行业分类 |
5.3.2 基于规模与结构分析 |
5.3.3 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 |
5.3.4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 |
5.3.5 基于产业互动的分析 |
5.4 小结 |
6 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 创新驱动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本质与特征 |
6.1.1 新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 |
6.1.2 科技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6.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6.2.1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驱动模式 |
6.2.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
6.3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 |
6.3.2 基本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3 创新驱动提出前后对比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电力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与就业的拉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电力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 |
(一)基于电力44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局部闭模型 |
(二)电力与各产业部门的关系 |
三、电力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一)电力建设投资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
(二)电力建设投资波及效应 |
四、电力建设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
(一)直接非农就业系数与完全非农就业系数 |
(二)电力建设投资的就业拉动能力 |
五、结论性评述 |
(9)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解 ——基于中日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体系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演变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理论演变 |
第三节 投入产出表方面的研究 |
第三章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分析下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经验事实 |
第二节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分析下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
一、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 |
二、非竞争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的动因分解 |
三、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下产业结构变动 |
第一节 基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及动因分别 |
一、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 |
二、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从技术层面分类的制造业结构变动及原因 |
一、从技术层面分类的产业结构变动 |
二、从技术层面分类的产业结构变动原因 |
三、小结 |
第三节 从中间投入和需求使用情况的产业结构变动及原因 |
一、从中间投入和需求使用情况的产业结构变动 |
二、从中间投入和需求使用情况的产业结构变动原因 |
三、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竞争投入分析下的中日美经济增长的动因分解 |
第一节 总体经济增长的动因分解 |
第二节 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一、三类产业的贡献 |
二、以技术密集程度分类的制造业的贡献占比 |
三、从依据中间投入情况分类的八类产业的贡献占比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效应异质性的中国FTA策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资料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下一步方向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FTA理论 |
2.1.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FTA的研究 |
2.2.2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 |
2.2.3 关于FTA与全球价值链关系的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FTA的发展 |
3.1 已经签署的FTA |
3.1.1 国别情况 |
3.1.2 产业情况 |
3.1.3 关税减让情况 |
3.2 正在谈判的FTA |
3.2.1 国别地理分布 |
3.2.2 对外贸易规模 |
3.2.3 经济发展情况 |
3.2.4 与中国的经贸联系网络 |
3.3 正在研究的FTA |
3.3.1 国别地理分布 |
3.3.2 对外贸易规模 |
3.3.3 经济发展情况 |
3.3.4 与中国的经贸联系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TA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 |
4.1 模型设定 |
4.1.1 GTAP模型 |
4.1.2 模型设定 |
4.2 中国FTA经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
4.2.1 模拟方案设定 |
4.2.2 FTA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4.2.3 FTA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2.4 FTA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4.3 中国FTA的国别效应异质性分析 |
4.3.1 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 |
4.3.2 地理空间异质性 |
4.3.3 贸易紧密度异质性 |
4.3.4 FTA参与程度异质性 |
4.3.5 对外开放时间异质性 |
4.4 中国FTA的产业效应异质性分析 |
4.4.1 模拟方案 |
4.4.2 产业异质性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FTA对贸易和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从全球价值链视角 |
5.1 全球价值链核算理论 |
5.1.1 GVC的生产分解 |
5.1.2 GVC的贸易分解 |
5.1.3 GVC的生产长度核算 |
5.2 FTA对中国贸易增加值的影响 |
5.2.1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择 |
5.2.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2.3 模型结果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国别异质性分析 |
5.3 FTA对中国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
5.3.1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择 |
5.3.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3 模型结果 |
5.3.4 稳健性检验 |
5.3.5 产业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FTA经济影响的非线性分析——基于PSTR模型 |
6.1 理论基础和假设提出 |
6.1.1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6.1.2 乘数—加速数模型 |
6.1.3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 |
6.2 模型设置及变量选择 |
6.2.1 PSTR模型 |
6.2.2 模型设定 |
6.2.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6.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3.1 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6.3.2 产业层面的描述性统计 |
6.4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4.1 模型检验 |
6.4.2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4.3 产业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中国FTA的策略选择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与越南的具体关税减让安排 |
附录 B 2000-2019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制造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效率研究 ——基于规模以上企业[D]. 崔张鑫. 中北大学, 2021(09)
- [2]新时期制造业资产配置机理的实证研究 ——基于行业特征与企业行为的双重视角[D]. 张子健. 吉林大学, 2021(01)
- [3]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D]. 周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文化产业关联与效应测度分析[D]. 杨成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测度与中国实证[D]. 张莅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10)
- [6]交通基础设施、制造业资本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J]. 杨仲舒,那艺. 经济问题探索, 2020(11)
- [7]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智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电力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与就业的拉动效应研究[J]. 叶子菀,张健,雷小兰,唐易木. 投资研究, 2020(07)
- [9]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解 ——基于中日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D]. 杨婷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10]基于效应异质性的中国FTA策略选择研究[D]. 曲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