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评价及社会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徐振伟[1](2022)在《日韩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日本和韩国从安全评价、标识管理、公众宣传等方面完善适应本国国情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转基因产品,日本的态度更加审慎和保守,韩国则管理相对宽松。其原因在于,与日本相比,韩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潜在安全风险不敏感;但同时,韩国的转基因检测技术相对落后,跨国粮商的市场地位不高,致使其在国际粮食市场中话语权不足,限制了韩国面对转基因产品时的战略空间。以此为鉴,我国要增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跨国粮食企业的市场地位,加强转基因技术自主研发,通过社会改革营造理性、科学的社会舆论环境。
田刘凌,顾成博[2](2021)在《基于消费者心理视角探究转基因食品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然而,转基因食品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不仅引起社会关注,而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主观态度、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同时,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购买行为也反向影响着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该文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发展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对影响消费者心理感受和购买行为的因素(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安全伦理问题、科学伦理问题、商业伦理问题和消费伦理问题)进行总结。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策略: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科学构建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科学解释转基因食品技术问题,实现转基因食品社会共治,平衡转基因食品领域各方利益,建立转基因食品发展政策保障制度,科学设置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以期缓解或消除消费者的心理忧虑,利于转基因食品的顺利发展。
周玲[3](2021)在《转基因事件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国内现有文献关于资本市场的研究中,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在资本市场总市值占比小、数量少、业绩不突出等特点,在资本市场上很难引起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时下,“三农”问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上的农业上市公司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背景下显得格外瞩目。但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的负面事件屡见不鲜,有代表性的如2014年在“獐子岛事件”爆发的短时间内,投资者纷纷减持该公司股票,造成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运营;国内种业巨头登海种业在2016年因违规种植“转基因玉米”,致其股价跌幅超过4%等。这些负面事件,会对所在公司、公司所在行业的股价产生波动。“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在现有文献研究中以“转基因”为视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种植与推广领域以及安全性争论等层面,而以转基因事件为研究视角对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研究鲜有提及。基于此,论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定量分析和度量历次“转基因”事件对农业上市公司、“涉转基因”、“非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以期更好发挥农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从而提高自身应对资本市场风险的能力。首先,基于申银万国二级行业分类标准的投资性、现实性、互通性作为农业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来源。其次,以“百度指数”平台作为“转基因事件”素材来源的获取渠道,基于“转基因”、“崔永元”二者关键词的关联性,选取了四个与新闻当事人“崔永元”高度关联、社会公众关注度极高、社会影响极其深远的转基因负面事件和一个转基因正面事件作对比分析。最后,运用事件研究法构建市场模型来分析“转基因事件”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转基因负面事件对整体农业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了显着的冲击,对农业上市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第二,转基因负面事件造成“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股价下跌,“非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股价上涨,资本市场上与“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利益相关的投资者会降低对“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的评价,减持对“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的股票,故而选择“非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股票来代替“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股票来规避市场舆论风险。因此,“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产生“传染效应”,“非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产生“竞争效应”。第三,转基因正面事件对“涉转基因”农业上市公司产生显着的竞争效应,进而对整体农业上市公司带来正面影响,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正面信息,使得资本市场上“涉转基因”概念的农业股票受到追捧,股价上涨,市场份额增加,产生“竞争效应”。
徐俐俐[4](2020)在《RF-SRCA方法检测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及其制品的研究》文中指出自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以来,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旱、抗寒等性状被引入到转基因作物中,提高了作物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转基因作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是,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尚不清楚,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其应用也饱受争议。许多国家或地区采取强制性转基因标识条例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管理,以便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转基因大豆在转基因作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是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我国每年从海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是转基因大豆进口量和压榨量最大的国家。因此,为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迫切需要开发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本研究将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技术与荧光技术相结合,首次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及其制品的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t 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F-SRCA)方法。该方法仅需一对引物,不需要人为环化过程,即可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实现对线性DNA的高效扩增。通过观察实时荧光扩增曲线即可判定试验结果。此外,还可通过可视化法和凝胶电泳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选择抗除草剂草甘膦基因CP4-EPSPS(GenBank No.143998)为靶基因,使用Primer Premier 5.0和DNAMAN软件设计RF-SRCA特异性引物,通过大量预试验筛选出了一对特异性良好的引物。对RF-SRCA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建立了 RF-SRCA方法。RF-SRCA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如下:反应温度(62℃),2.5 mM dNTPs(4.0 μL),20 mM MgS04(2.5μL),10 × ThermoPol Reaction Buffer(2.0 μL),10 μM 正反向引物(各 1.5 μL),模板 DNA(1.5 μL),8 000 U Bst DNA聚合酶(8 U),荧光染料EvaGreen(1.0μL),使用无菌去离子水将反应体系补足至20.0μL。选取20种转基因作物和2种非转基因作物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其中,5种含有CP4-EPSPS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均为阳性结果,15种不含CP4-EPSPS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和2种非转基因作物均为阴性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RF-SRCA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试剂盒法提取转基因大豆(GTS40-3-2)以及人工加标样品的基因组DNA,分别进行RF-SRCA反应,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进行测定,并与实时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t PCR,RT-PCR)和实时荧光 LAMP(Real-time fluorescent LAMP,RT-LAMP)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RF-SRCA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和可视化法检测转基因大豆的灵敏度为8.8 × 100fg/μL,RF-SRCA凝胶电泳法的灵敏度为8.8 ×101 fg/μL;RT-PCR 的灵敏度为 8.8 × 102 fg/μL,RT-LAMP 的灵敏度为 8.8 × 101 fg/μL。RF-SRCA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和可视化法检测人工加标样品中转基因大豆的检出限为0.01%,RF-SRCA凝胶电泳法的检出限为0.05%;RT-PCR的检出限为0.1%,RT-LAMP的检出限为0.05%。因此,RF-SRCA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和可视化法的灵敏度是RF-SRCA凝胶电泳法和RT-LAMP的10倍,是RT-PCR的100倍;RF-SRCA凝胶电泳法的灵敏度是RT-PCR的10倍,与RT-LAMP具有相同的灵敏度。RF-SRCA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和可视化法的检出限是RT-PCR的10倍,是RF-SRCA凝胶电泳法和RT-LAMP的5倍;RF-SRCA凝胶电泳法与RT-LAMP具有相同的检出限。本研究采用RF-SRCA方法和行业标准方法(SN/T 1204-2016)对市售的68份豆制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行业标准方法为基准,RF-SRCA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00%、98.41%、98.52%。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RF-SRCA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准确、高效的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中的转基因成分,为检测转基因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刘双[5](2020)在《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随着转基因作物种类及种植面积的增多,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转基因大豆是目前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经济效益巨大。针对其建立检测方法,对转基因食品的有效管理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大豆ZH10-6是含有G2-EPSPS基因和GAT基因的耐除草剂大豆新品系,对广谱型除草剂草甘膦具有耐受性,在我国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该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子特征进行测定,设计引物并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分子特征。该材料含有的外源基因为G2-EPSPS基因、GAT基因,含有CaMV35S启动子、CarMV35S终止子、NOS终止子等调控元件,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CaMV35S启动子为4拷贝、G2-EPSPS基因和NOS终止子为2拷贝、GAT基因、3’端侧翼序列和5’端侧翼序列均为单拷贝,外源基因插入位点为大豆基因组第17号染色体7980527-7980541之间。(2)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引物浓度为0.4 μmol/L,退火温度为54℃时,对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扩增灵敏度可达到0.025 ng/μL,检出限为0.1%,经过加工品测试,该方法特异性高,满足2259号公告-4-2015对定性方法建立的要求,可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的定性检测。(3)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多重PCR定性检测方法。边界A、边界B、边界C、边界D、内源Lectin引物终浓度分别为0.6μmol/L、0.3 μmol/L、0.1μmol/L、0.2μmol/L、0.05 μmol/L,退火温度选择为56℃,当ZH10-6含量大于等于1%时,可用本方法检测到。特异性测试显示特异性良好,可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的定性检测。(4)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经试验确定体系引物浓度为0.4μmol/L,探针浓度为0.2μmol/L,特异性测试结果良好,检出限为0.032%,定量限为0.16%。建立的标准曲线为:Y=-3.416X+30.257,在模板含量为0.0064%~100%范围内线性度大于0.995,扩增效率为95.4%~96.2%,满足2259号公告-5-2015对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的要求,适合应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进一步定量分析。(5)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微滴式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确定引物探针浓度为0.5 μmol/L,退火温度为60℃,本方法在RSD小于25%的情况下检出限为0.016%,定量限为0.08%,DNA含量与拷贝数间的线性关系为:Y=23.593X+40.205,线性度大于0.998。经加工品测试,本方法可应用于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特异性序列含量的精准定量研究。综上,本研究通过分子特征测定确定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准确的序列信息,再设计引物,建立了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的单重PCR定性检测方法、多重PCR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微滴式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为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该转基因大豆品系商品化后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庞祯敬[6](2020)在《基于体制性信任的风险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风险技术,其意涵已超越“科学的域场”,信任的“塔西佗陷阱”已赋予了转基因技术太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敏感想象,在转基因技术议题框架下,公众对转基因技术认知的争议和“错位”,并非是单纯的转基因“风险”“利益”认知或风险治理策略“解方”上的对立,其实质是看待转基因问题的价值规范体系的“源头”差异,也即问题的“框架前提”的差异,其中“信任”的作用逐渐凸显,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信任-感知-态度”场域,成为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的“路径依赖”。而对政府这一核心利益相关的信任,在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形成中扮演者主要“戏份”,换言之,体制性信任已成为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的重要前置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信任视角探究转基因风险技术公众态度的形成过程并提出针对性的因应策略,以达到实现转基因论争中的良性风险沟通。研究认为,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经历了一个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Bredahl模型、总体性模型框架的源起、改进、创新、拓展的过程,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总体性框架下,社会分层机制、客观认知系统、信息的作用皆因其自身缺点而存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预测失真的问题,而转基因技术风险的社会建构性特征决定了主观价值与规范体系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信任与价值的互动又使得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形成成为了一个信任的“域场”,在这个域场下,公众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链接是转基因技术风险沟通的关键,而体制性信任在整个转基因技术信任“图谱”中居于核心地位。虽然体制性信任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扮演重要“戏份”已有初步共识,但现有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政府管理能力、意愿层面等层面,不足以反映体制性信任结构维度及其对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影响路径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互联网平台(微博)上热点“转基因”主题文章的关涉政府的评论观点为原始资料,全面解构了体制性信任结构及其对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影响路径的“全貌”。研究发现,研究发现,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的体制性信任结构表现为以政府能力、政府价值、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官员表现、规制公正性、规制完善性为代表的7大主范畴,进一步凝练可归结为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和规制型信任三种形式,三种信任形式分别服从为“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衔接,具有不同的背景和内涵,能敏感作用于以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为基础的“理性决策过程”,从而在情绪聚焦和问题聚焦两方面形成公众态度外显表达,或可对转基因议题下的公民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紧接着,研究在研究假设、预置模型、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信度效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体制性信任视角下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形成路径,研究发现,公众对政府在科技风险治理中的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规制型信任表现出较为谨慎中立的态度,对转基因技术利益的感知表现出较为谨慎中立的态度,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感知和公众态度均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态度,但并未出现过分夸大的现象,且个体差异较大;而公众对政府在科技风险治理中的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规制型信任,通过作用于以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为基础的理性决策机制,从而影响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其中,互动型信任在体制性信任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基于“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的个体理性决策框架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理论思考认为,科学理性内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断裂”是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中体制性信任缺失的根源,而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间的“框架前提”差异与体制性信任的互动是公众对转基因技术风险-利益认知差异的“成因”,转基因技术风险良性沟通的实现需摒弃“缺失模型”下的“公众理解科学范式”,走向“内省模型”下的“科学与社会范式”。未来为实现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有效引导,政府需确立科学不确定性情势下的中立立场和良善价值,需要建立转基因技术议题下的知识型政府形象,需确立公众参与中的“参与式决策”原则,需建立完善的转基因技术信息公开机制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需巩固固转基因技术的政策、制度、法律“防线”,需要建立适合国情的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
白如金[7](2020)在《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敌意媒体效应指观点对立的双方都主观认为客观、均衡的新闻报道偏袒对方,而于己不利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质是个体的主观认知偏见。该理论自1985年问世以来,经过35年发展、完善,目前已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近年来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但多为引进介绍性质,缺乏量化实证研究。因此,在中国大陆开展敌意媒体效应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敌意媒体效应为出发点,结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以转基因食品议题为例,通过对全国6省(直辖市)6所高校843名高校学生关于转基因食品信息认知的实证研究,以及对55位采访对象的两次深度访谈,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社会参与、媒介素养三个方面探讨了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发现:1.敌意媒体效应是一种中等偏强的传播效果。2.总体来看,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社会参与、媒介素养是影响受众敌意媒体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阐明三者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本研究借鉴火箭运行原理,形成敌意媒体效应的运行机制——火箭模型。模型认为,受众对媒介信息倾向性的感知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火箭模型启动机制;受众的社会参与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火箭模型的外部反馈机制;受众的媒介素养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火箭模型的内部调整机制。三者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具体表现为:3.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1)从媒介形态角度看,不同媒介形态下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感知存在显着差异。大众传播形态与人际传播形态存在显着差异、与混合传播形态的差异性不显着;人际传播形态与其他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媒介形态下信息倾向性感知均能正向预测敌意媒体效应。从影响力大小上看依次为混合传播媒介形态、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媒介公信力在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存在中介关系。(2)从传播渠道角度看,主流媒介和非主流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均能显着预测敌意媒体效应,但两者在影响方向上存在差异。非主流媒介的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呈显着正相关,而主流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呈显着负相关。媒介公信力在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社会信任感、社会公正感能通过媒介公信力调节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之间的关系。4.提高社会参与能显着降低敌意媒体效应。从社会参与类型上看,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不仅存在大小差异,在影响方向上也存在不同。具体来说,奉献型社会参与、倾向型社会参与能负向影响敌意媒体效应,但活跃型社会参与正向影响敌意媒体效应。卷入在社会参与和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价值相关卷入、结果相关卷入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的不存在显着相关。印象相关卷入与敌意媒体效应存在显着相关关系。5.提升媒介素养能显着降低敌意媒体效应。人际沟通误解感知在媒介素养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媒介依赖和群体压力能够通过人际沟通误解感知调节媒介素养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本研究对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报道组织与生产、受众舆论引导及政府社会治理等也有一定实践意义。
巴翔宇[8](2020)在《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一词日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转基因一词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没有对其是否安全下一个明确的概念,转基因农作物作为转基因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迈入我们的视野。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我国虽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制度,但未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规定,使我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的立法处于空缺阶段,因此,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了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的重中之重。论文主要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探讨,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期许能够为解决现存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领域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论文主要围绕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这一主线,主要采用五种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经验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并以转基因农作物在国内外的概念及现状为基础,提出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立场明确的法律适用规范、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内容不规范、缺乏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欠缺转基因农作物事后补救惩罚措施。经过探讨总结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安全认知的影响、法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经济原因等。论文还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总结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欧盟、日本的应用现状以及现存的一些相关法律制度及这些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等等。最后结合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的现状及我国的国情,从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安全专门立法、完善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完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完善事后补救惩罚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求为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提供参考,将转基因农作物安全从以往模糊的立法体制中抽出,规范、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填补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立法的空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秀杰[9](2020)在《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化体获得不同国家的安全许可或进入田间试验,但作为重要主粮,其产业化及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水稻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民众恐慌,国内外都高度重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与监管检测工作。因此,加强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的研究,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针对基于硅基质膜柱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开发了新型植物种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同时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与基因组DNA提取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基因组DNA质量和得率,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基础;其次对已发现的和本研究开发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反应体系与程序进行优化筛选、深入研究,研制了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方法标准;再次对转基因水稻的筛选元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构建了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最后成功研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检测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结果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与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管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本研究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种新型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基于核酸的PCR技术是转基因检测最稳定、可靠、高效的方法,而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要基础,各生物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多种DNA提取的试剂盒,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取质量和得率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硅基质膜柱的方法,通过对过柱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优化,研发一种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与市售业内评价较高的试剂盒相比,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和得率上都有显着提高,并针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对基因组DNA提取效率开展研究,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了基础;2.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的国家标准。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多种转基因水稻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但由于不同内标准基因的使用,影响了检测结果间的可比性。本研究以国内外标准、文献中已发表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通过本研究筛选的新水稻内标准基因为对象,设计引物及探针,比较不同内标准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差异性和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好的种间特异性、种内一致性、拷贝数稳定,以及灵敏度较高的水稻内标准基因,并对其PCR扩增检测相关的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标准化水稻内标准基因的普通PCR及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进一步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转基因检测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3.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选检测方法,构建了阳性标准质粒。在转基因水稻日常检测中,各检测机构没有确定统一的检测参数,时而会出现相同样品在不同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不同的现象,给客户及政府执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检测机构带来了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收集、统计了国内外报导的转基因水稻外源元件,并分析这些元件的使用频率及覆盖率,进一步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方法,同时构建了筛查与特定转化体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为转基因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了统一标准;4.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在我国已进入生产性试验研究阶段,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已相继发布,但至今尚未有检测用标准物质或标准品。本研究以克螟稻为基础材料,建立了克螟稻数字PCR检测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测试,以数字PCR方法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成功研制了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郑雪梅[10](2020)在《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作为购买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消费者认识、决策和购买的基础。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转基因农产品越来越多的成为了食品原料,转基因食品陆续上市销售。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已经过政府审核许可并于市面销售,然而各种媒介开展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讨论引发热议,促使转基因食品处于负面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导致消费者将转基因食品与高风险相联系,影响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购买决策行为。随着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消费者为实现自身的信息平衡,会积极搜寻相关信息,信息搜寻行为是这一背景下最直接且最有效率的反应。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消费者如何搜寻转基因食品有关的信息,探究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政府开展信息沟通和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有关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界定和阐述,从宏观上的全球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情况和微观上的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认识到我国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活动之间存在差异,为下文进一步识别筛选并分析影响因素做铺垫;其次,综合众多相关学者的研究上,结合我国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实际情况,采用扎根理论、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和决策实验室-网络分析法,筛选并识别出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随后,基于Schmidt和Spreng提出的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架构的基础上,构建出以心理、能力及经济三大因素为主的整合性的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实证调研获得的数据,定量分析验证模型假设;最后,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涉入程度、主观产品知识、客观产品知识、风险感知、搜寻利益、搜寻成本和搜寻动机。(2)心理影响因素方面,涉入程度会直接影响信息搜寻行为,也会经由搜寻利益及搜寻动机间接影响信息搜寻行为,但以直接影响的程度最大;风险感知不会直接影响信息搜寻行为,会经由搜寻利益及搜寻动机间接影响信息搜寻行为。由此研究结果可知,消费者在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及决策制定的整个过程中,会积极参与到信息搜寻过程中,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各种风险感知也因为搜寻利益的产生而增加其信息搜寻的活动。(3)能力影响因素方面,主观产品知识会直接影响信息搜寻行为,客观知识微弱负向不显着影响信息搜寻。由此研究结果可知,消费者认为本身对转基因食品的知识了解越多,对于搜寻到新信息的处理与解读能力也较强,越可能积极地大量地搜寻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搜寻后,消费者会增加获取新信息的利益,也间接会增强其搜寻动机。(4)经济影响因素方面,搜寻利益及搜寻成本都会直接影响外部信息搜寻,也都会经由搜寻动机间接影响外部信息搜寻,但其影响的方向恰好相反,其中以搜寻利益对外部信息搜寻的正向影响效果最大,搜寻成本对外部信息搜寻的负向影响效果则较小。由此研究结果可知,当消费者在购买转基因食品前进行信息搜寻所获得的信息若有益于决策时,就会促使其进行更多的外部信息搜寻活动;相对地,若消费者在进行信息搜寻活动时会增加各种成本或可能付出更多的代价时,消费者就会倾向于减少信息搜寻活动的进行。
二、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评价及社会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评价及社会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日韩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韩在转基因方面的共同压力 |
(一)全球粮食生产形势的压力 |
(二)美国粮食倾销的压力 |
(三)国际转基因技术竞争的压力 |
二、日韩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比较 |
(一)日本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1. 立法与法规 |
2. 管理机构 |
3. 安全评价制度 |
4. 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
(二)韩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1. 国家立法及法规 |
2. 管理机构 |
3. 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估 |
4. 转基因产品标识 |
5. 难点与分歧 |
三、日韩两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成因分析 |
(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 |
(二)两国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 |
(三)两国大型跨国粮商的市场地位 |
四、对中国的启示 |
(一)要增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意识 |
(二)要提高我国粮食企业的市场地位 |
(三)要推动转基因领域自主研发 |
(四)要同步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
五、结语 |
(2)基于消费者心理视角探究转基因食品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食品发展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 |
2 转基因食品发展引发消费者心理忧虑的原因 |
2.1 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安全伦理问题 |
2.2 转基因食品发展的科学伦理问题 |
2.3 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商业伦理问题 |
2.4 转基因食品发展的消费伦理问题 |
3 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应对策略 |
3.1 通过完善立法和科学监管消除安全伦理忧虑 |
3.2 通过科学解释和社会共治消除科学伦理忧虑 |
3.3 通过利益平衡和政策保障消除商业伦理忧虑 |
3.4 通过科学设置标签粘贴制度消除消费伦理忧虑 |
4 结语 |
(3)转基因事件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理论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负面事件对消费终端市场的影响 |
2.1.2 负面事件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针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的相关研究 |
2.2.2 非农业领域运用事件研究法的相关研究 |
2.2.3 农业领域运用事件研究法的相关研究 |
2.2.4 基于“转基因”事件的相关研究 |
3 转基因与农业 |
3.1 转基因生物技术 |
3.2 全球转基因种植现状 |
3.3 我国转基因种植现状 |
3.4 严格谨慎的转基因政策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
4.1 定义“转基因事件”事件日、估计窗、事件窗 |
4.2 样本选取 |
4.2.1 样本界定 |
4.2.2 样本筛选 |
4.3 正常收益率的计算 |
4.3.1 市场模型 |
4.3.2 经济模型 |
4.4 异常收益、累计异常收益的估计 |
4.4.1 异常收益的计算 |
4.4.2 累计异常收益率 |
4.5 统计检验 |
5 实证结果分析 |
5.1 历次转基因事件的溢出效应分析 |
5.1.1 转基因事件一全样本与子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5.1.2 转基因事件二全样本与子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5.1.3 转基因事件三全样本与子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5.1.4 转基因事件四全样本与子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5.1.5 转基因事件五全样本与子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5.1.6 历次转基因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5.2 转基因事件溢出效应的回归分析 |
5.2.1 变量定义 |
5.2.2 模型建立 |
5.2.3 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5.2.4 转基因事件回归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RF-SRCA方法检测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及其制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2 转基因作物概述 |
1.3 转基因大豆概述 |
1.4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
1.5 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
1.6 国内外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6.1 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
1.6.2 基于DNA的检测方法 |
1.6.3 其他检测方法 |
1.7 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术 |
1.7.1 SRCA技术概述 |
1.7.2 SRCA技术扩增原理 |
1.7.3 SRCA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 |
1.8 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方法 |
1.8.1 RF-SRCA方法概述 |
1.8.2 荧光染料的选择 |
1.8.3 RF-SRCA扩增结果判定方法 |
1.9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10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基因组DNA浓度及纯度测定 |
2.2.3 引物设计 |
2.2.4 引物稀释及保存 |
2.2.5 RF-SRCA预反应体系 |
2.2.6 RF-SRCA预反应条件和预反应程序 |
2.2.7 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2.2.8 RT-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2.3 RF-SRCA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 |
2.3.1 反应温度的优化 |
2.3.2 MgSO_4添加量的优化 |
2.3.3 dNTPs添加量的优化 |
2.3.4 BstDNA聚合酶缓冲液添加量的优化 |
2.3.5 引物添加量的优化 |
2.3.6 BstDNA聚合酶添加量的优化 |
2.3.7 荧光染料添加量的优化 |
2.4 RF-SRCA扩增结果分析 |
2.4.1 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结果分析 |
2.4.2 可视化法结果分析 |
2.4.3 凝胶电泳法结果分析 |
2.5 RF-SRCA扩增产物测序分析 |
2.6 引物特异性分析 |
2.7 灵敏度分析 |
2.7.1 RF-SRCA灵敏度分析 |
2.7.2 RT-PCR灵敏度分析 |
2.7.3 RT-LAMP灵敏度分析 |
2.7.4 RF-SRCA、RT-PCR和RT-LAMP的灵敏度比较 |
2.8 检出限分析 |
2.8.1 人工加标样品处理 |
2.8.2 RF-SRCA检出限分析 |
2.8.3 RT-PCR检出限分析 |
2.8.4 RT-LAMP检出限分析 |
2.8.5 RF-SRCA、RT-PCR和RT-LAMP的检出限比较 |
2.9 RF-SRCA方法的实际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模板DNA质量测定结果分析 |
3.2 模板DNA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
3.3 RF-SRCA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 |
3.3.1 反应温度的优化 |
3.3.2 MgSO_4添加量的优化 |
3.3.3 dNTPs添加量的优化 |
3.3.4 BstDNA聚合酶缓冲液添加量的优化 |
3.3.5 引物添加量的优化 |
3.3.6 BstDNA聚合酶添加量的优化 |
3.3.7 荧光染料EvaGreen添加量的优化 |
3.4 RF-SRCA最终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 |
3.5 RF-SRCA扩增结果分析 |
3.5.1 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扩增结果分析 |
3.5.2 可视化法扩增结果分析 |
3.5.3 凝胶电泳法扩增结果分析 |
3.6 RF-SRCA扩增产物测序分析 |
3.7 RF-SRCA引物特异性验证 |
3.7.1 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特异性分析 |
3.7.2 可视化法特异性分析 |
3.7.3 凝胶电泳法特异性分析 |
3.8 灵敏度分析 |
3.8.1 RF-SRCA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灵敏度测定 |
3.8.2 RF-SRCA可视化法灵敏度测定 |
3.8.3 RF-SRCA凝胶电泳法灵敏度测定 |
3.8.4 RT-PCR灵敏度测定 |
3.8.5 RT-LAMP灵敏度测定 |
3.9 检出限分析 |
3.9.1 RF-SRCA实时荧光扩增曲线法检出限测定 |
3.9.2 RF-SRCA可视化法检出限测定 |
3.9.3 RF-SRCA凝胶电泳法检出限测定 |
3.9.4 RT-PCR检出限测定 |
3.9.5 RT-LAMP检出限测定 |
3.10 RF-SRCA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
4 讨论 |
4.1 RF-SRCA方法评价 |
4.2 RF-SRCA方法的优势 |
4.3 不同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的比较 |
4.4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和质量控制 |
4.5 影响RF-SRCA反应的主要因素 |
4.5.1 靶基因的选择 |
4.5.2 引物设计 |
4.5.3 其他影响因素 |
4.6 RF-SRCA反应注意事项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概况 |
1.1.1 转基因技术 |
1.1.2 转基因食品概况 |
1.2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
1.2.1 基于蛋白的转基因检测方法 |
1.2.2 基于核酸的转基因检测方法 |
1.3 转基因大豆背景及研发情况 |
1.3.1 转基因大豆介绍 |
1.3.2 转基因大豆种类 |
1.3.3 转基因大豆获得方法 |
1.3.4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简介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 试验主要仪器 |
2.3 试验相关溶液及配置方法 |
2.3.1 琼脂糖电泳相关溶液配置 |
2.3.2 传统CTAB法DNA提取相关溶液配置 |
2.4 DNA提取 |
2.5 纯度检测 |
2.5.1 DNA提取 |
2.5.2 纯度测定 |
2.6 纯合性测定 |
2.7 外源基因筛查 |
2.7.1 普通PCR外源基因筛查 |
2.7.2 实时荧光PCR外源基因筛查 |
2.8 外源插入片段全序列及整合位点分析 |
2.9 转基因大豆外源插入片段拷贝数分析 |
2.10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0.1 基因组DNA提取 |
2.10.2 引物设计 |
2.10.3 引物初步筛选 |
2.10.4 特异性测试 |
2.10.5 体系和程序优化 |
2.10.6 灵敏度测试 |
2.10.7 检出限测试 |
2.10.8 适用性测试 |
2.11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多重PCR方法建立 |
2.11.1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 |
2.11.2 引物设计 |
2.11.3 引物特异性初筛 |
2.11.4 扩增体系建立及优化 |
2.11.5 灵敏度测试 |
2.11.6 检出限测试 |
2.11.7 适用性测试 |
2.12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2.1 基因组DNA提取 |
2.12.2 引物设计 |
2.12.3 引物初筛 |
2.12.4 体系优化 |
2.12.5 特异性检测 |
2.12.6 检出限和定量限测试 |
2.12.7 适用性测试 |
2.13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3.1 基因组DNA提取 |
2.13.2 引物和探针设计 |
2.13.3 反应体系和条件 |
2.13.4 引物探针初筛 |
2.13.5 反应体系优化 |
2.13.6 特异性测试 |
2.13.7 定量线性范围测试 |
2.13.8 检出限和定量限验证 |
2.13.9 方法适用性测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提取 |
3.2 纯度检测 |
3.3 纯合性测定 |
3.4 外源基因筛查 |
3.4.1 普通PCR外源基因筛查 |
3.4.2 实时荧光PCR外源基因筛查 |
3.5 外源插入片段全序列及整合位点分析 |
3.6 转基因大豆外源插入片段拷贝数分析 |
3.7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7.1 引物初筛结果 |
3.7.2 特异性测试结果 |
3.7.3 反应体系和程序优化结果 |
3.7.4 灵敏度测试结果 |
3.7.5 检出限测试结果 |
3.7.6 适用性测试结果 |
3.8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多重PCR方法建立 |
3.8.1 引物特异性初筛 |
3.8.2 反应体系建立 |
3.8.3 反应体系优化 |
3.8.4 引物特异性测试 |
3.8.5 灵敏度测试结果 |
3.8.6 检出限测试结果 |
3.8.7 适用性测试结果 |
3.9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3.9.1 引物初步筛选 |
3.9.2 体系优化 |
3.9.3 特异性测试 |
3.9.4 标准曲线构建及线性度 |
3.9.5 检出限和定量限测试 |
3.9.6 适用性测试结果 |
3.10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精准定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0.1 引物初筛结果 |
3.10.2 微滴式数字PCR体系优化结果 |
3.10.3 特异性测试结果 |
3.10.4 定量线性范围测试结果 |
3.10.5 检出限和定量限验证结果 |
3.10.6 适用性测试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体制性信任的风险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信任概念的研究 |
1.3.2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信任研究 |
1.3.3 关于体制性信任的研究 |
1.3.4 体制性信任与社会风险感知关系的研究 |
1.3.5 关于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研究 |
1.3.6 关于体制性信任与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关系研究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及展望 |
1.5.1 创新点 |
1.5.2 展望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源起、改进、创新与拓展 |
2.1.1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源起 |
2.1.2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改进 |
2.1.3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创新 |
2.1.4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拓展 |
2.2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总体性框架与病理辨识 |
2.2.1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的总体性框架 |
2.2.2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模型总体性框架的病理辨识 |
2.3 体制性信任视角下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的确定性研判 |
2.3.1 转基因技术风险具有“社会建构性”特征 |
2.3.2 主观价值和规范体系在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中居于主导地位 |
2.3.3 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是一个信任与价值互动的域场 |
2.3.4 公众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链接是转基因技术风险沟通的关键 |
2.3.5 体制性信任在转基因技术信任“图谱”中居于核心地位 |
2.4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
2.4.1 核心概念界定 |
2.4.2 分析框架 |
第3章 体制性信任结构维度及其对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的影响路径 |
3.1 研究方法 |
3.2 资料收集 |
3.3 资料挖掘与凝练 |
3.3.1 现象定义 |
3.3.2 概念化与范畴凝练 |
3.3.3 核心范畴挖掘 |
3.4 模型阐释 |
3.4.1 宏观:“契约型信任—风险/利益感知—公众态度”路径 |
3.4.2 微观:“互动型信任—风险/利益感知—公众态度”路径 |
3.4.3 中观:“规制型信任—风险/利益感知—公众态度”路径 |
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6 结论 |
第4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4.1 概念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规制型信任相互间关系的研究假设 |
4.2.2 体制性信任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
4.2.3 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公众态度关系的研究假设 |
4.3 变量测量 |
4.3.1 问卷设计:原则和过程 |
4.3.2 变量测量:题项设计 |
4.4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4.4.1 抽样对象的选择 |
4.4.2 问卷发放与数据整理 |
4.5 统计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第5章 体制性信任视角下转基因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方差分析 |
5.4 多元回归分析 |
5.5 结构方程分析 |
5.5.1 感知风险、感知利益与公众态度关系的假设验证 |
5.5.2 体制性信任与感知风险、感知利益关系的假设验证 |
5.5.3 互动型信任与契约型信任、规制型信任关系的假设验证 |
5.6 小结 |
第6章 理论思考与管理启示 |
6.1 理论思考 |
6.1.1 转基因技术体制性信任缺失的根源 |
6.1.2 转基因技术风险与利益认知差异的成因 |
6.1.3 转基因技术风险沟通的关键 |
6.2 管理含义 |
6.2.1 中立立场和良善价值 |
6.2.2 构建知识型政府形象 |
6.2.3 确立参与式决策原则 |
6.2.4 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
6.2.5 巩固规制的监督防线 |
6.2.6 建立适当的标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件 转基因技术调查问卷 |
(7)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文献发表时间 |
2.1.2 文献被引频次 |
2.1.3 文献学科背景 |
2.1.4 文献来源 |
2.1.5 文献关键词分析 |
2.1.6 文献研究主题分析 |
2.2 国外研究述评 |
2.2.1 两个阶段 |
2.2.2 四个特征 |
2.2.3 敌意媒体效应量的商榷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台湾学界研究状况 |
2.3.2 港澳学界研究状况 |
2.3.3 大陆学界研究状况 |
2.4 国内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模型探究 |
3.1 访谈对象 |
3.2 资料分析与编码 |
3.3 访谈内容分析 |
3.3.1 信息倾向性感知的相关因素 |
3.3.2 社会参与的相关因素 |
3.3.3 媒介素养的相关因素 |
3.4 访谈结论 |
3.5 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变量设置与测量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选择 |
4.1.2 研究议题选择 |
4.1.3 研究实验设计 |
4.2 数据采集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筛选 |
4.2.3 数据录入 |
4.3 变量设置与测量 |
4.3.1 敌意媒体效应 |
4.3.2 信息倾向性感知 |
4.3.3 社会参与 |
4.3.4 媒介素养 |
4.3.5 卷入 |
4.3.6 媒介公信力 |
4.3.7 社会信任感 |
4.3.8 社会公正感 |
4.3.9 沟通误解感 |
4.3.10 媒介依赖 |
4.3.11 群体压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 |
5.1 媒介形态视域下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 |
5.1.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5.1.2 理论依据 |
5.1.3 研究模型 |
5.1.4 数据分析 |
5.2 传播渠道视域下的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 |
5.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5.2.2 理论依据 |
5.2.3 研究模型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参与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6.3 理论依据 |
6.3.1 社会参与理论 |
6.3.2 卷入理论 |
6.4 研究模型 |
6.5 数据分析 |
6.5.1 描述性分析 |
6.5.2 验证性分析 |
6.6 结论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介素养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分析 |
7.1 引言 |
7.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7.3 理论依据 |
7.3.1 媒介素养理论 |
7.3.2 认知失调理论 |
7.4 研究模型 |
7.5 数据分析 |
7.5.1 描述性分析 |
7.5.2 验证性分析 |
7.6 结论与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敌意媒体效应影响机制分析 |
8.1 引言 |
8.2 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
8.2.1 研究理论 |
8.2.2 研究假设 |
8.2.3 研究模型 |
8.3 数据分析 |
8.3.1 描述性分析 |
8.3.2 验证性分析 |
8.4 访谈分析 |
8.5 结论与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1 关于敌意媒体效应量的商榷:敌意媒体效应是中等偏强的传播效果 |
9.1.2 媒介信息的倾向性感知是敌意媒体效应火箭模型启动机制 |
9.1.3 社会参与是敌意媒体效应火箭模型的外部反馈机制 |
9.1.4 媒介素养是敌意媒体效应火箭模型的内部调整机制 |
9.2 研究意义、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意义 |
9.2.2 研究局限 |
9.2.3 研究展望 |
9.2.4 应对措施 |
附录 |
1 访谈提纲 |
1.1 开放式访谈提纲 |
1.2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2 调研问卷 |
3 实验流程手册 |
3.1 第一组实验流程 |
3.2 第二组实验流程 |
3.3 第三组实验流程 |
4 实验材料 |
4.1 文字材料 |
4.2 视频材料(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或在投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8)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 |
2.1 缺乏立场明确的法律适用规范 |
2.2 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内容不规范 |
2.3 缺乏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 |
2.4 欠缺转基因农作物事后补救惩罚措施 |
3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领域立法现状的成因探讨 |
3.1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社会认知的影响 |
3.2 法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
3.3 经济因素 |
4 比较法视野下转基因国外法律制度规制 |
4.1 美国 |
4.2 欧盟 |
4.3 日本 |
4.4 域外对我国立法的借鉴 |
5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 |
5.2 完善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 |
5.3 完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制度 |
5.4 完善事后补救惩罚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综述 |
第1章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研发与管理现状 |
1.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应用 |
1.2 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
第2章 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1 基于外源插入核酸的检测方法 |
2.2 基于外源插入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方法 |
2.3 转基因检测新方法 |
2.4 转基因检测关键要素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
3.1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类型 |
3.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植物种子DNA提取与纯化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水稻内标准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与阳性标准质粒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转基因食品 |
2.1.2 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 |
2.1.3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搜寻理论 |
2.2.2 动机理论 |
2.2.3 风险感知理论 |
2.2.4 涉入程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分析 |
3.1 全球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概况 |
3.1.1 全球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概况 |
3.1.2 我国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概况 |
3.2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分析 |
3.2.1 调研样本与问卷设计情况 |
3.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2.3 调研地区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筛选与识别 |
4.1 方法的选择依据 |
4.2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筛选 |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筛选 |
4.2.2 基于德尔菲法的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筛选 |
4.3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的关键影响因识别 |
4.3.1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步骤 |
4.3.2 数据处理与计算 |
4.3.3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5.1.1 模型构建 |
5.1.2 作用机理 |
5.1.3 研究假设 |
5.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5.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信效度分析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结构模型分析 |
5.5.1 基本拟合结果 |
5.5.2 整体拟合结果 |
5.6 研究结果分析 |
5.6.1 假设检验 |
5.6.2 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6.2.3 消费者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评价及社会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日韩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 徐振伟.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2(01)
- [2]基于消费者心理视角探究转基因食品发展策略[J]. 田刘凌,顾成博. 中国酿造, 2021(12)
- [3]转基因事件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 周玲. 成都大学, 2021(07)
- [4]RF-SRCA方法检测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及其制品的研究[D]. 徐俐俐.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5]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检测方法研究[D]. 刘双.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基于体制性信任的风险技术公众态度形成路径研究[D]. 庞祯敬.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D]. 白如金.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转基因农作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D]. 巴翔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9]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D]. 张秀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消费者转基因食品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郑雪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