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沈丹阳[1](2020)在《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资源、生态、劳动力等因素的相互制约之下,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显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下的效用型增长已经开始促使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处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地域资源的小城镇来说,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实现其区域价值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桔园镇地处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带,是陕西省重点发展镇,镇域特色旅游资源、柑桔农业资源富集,然而审视其发展现状,存在产业发展模式滞后、旅游资源分散、形象特色缺失等问题。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桔园特色小镇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桔园镇特色化转型发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类似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结合案例总结了特色小镇典型发展模式。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对桔园镇外部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论述了桔园镇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依据现状主要问题,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指导下,构建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分析,同时结合GIS在空间层面对桔园镇特色资源进行多维度评价及可视化分析,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指引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桔园镇发展核心问题,确立了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阶段性发展目标,确立了桔园镇“产业体系网络化、生态景观一体化、空间布局协同化、运营管理体制化的总体发展框架”。最后,基于总体策略引领,桔园镇立足生态、产业、旅游、空间、运营等多重维度,在特色资源评价与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生态景观发展结构、产业体系构建策略、旅游功能开发模式、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及开发运营体制机制等五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桔园特色小镇的发展转型。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李娜[3](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受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各地对于特色小镇的探索如火如荼。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与抓手,其空间发展亦呈现多样化态势。然而,由于部分特色小镇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匆匆上马而出现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特色小镇千篇一面,产业发展趋同,文化传承遗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而这些问题均与空间载体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多维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充分调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特色小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运用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空间分析等综合方法,以“现状调研—理论研究—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为技术路线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国内外在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系统构建,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内涵、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演化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提炼总结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子系统——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架构,总体指导后续研究。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依据上述章节构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体系,分别研究了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各系统的影响要素,探究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实施策略,以丁蜀镇特色小镇为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基于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研究了特色小镇“生成论”与“构成论”融合的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前文构建的空间发展系统体系提出判断依据,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论文基于CAS理论的研究,构筑了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理论架构,分析了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间作用及协同机制,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张四朋[4](2019)在《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文中指出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的研究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城镇间频繁的人口流动将各流入地、流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人口流动网络,对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刻画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在区域上从东南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尺度上从省际尺度向省内、县域尺度转移。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市内各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差异较大。为此,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出发,凝练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模型,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分析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局部、节点特征,提出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1)选择研究样本,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对重庆29个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格局进行分析,选择人口现状分布和人口流动程度处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万州、长寿、巫山作为研究样本。总结出研究样本人口流动在县域整体、局部地区、乡镇个体层面存在不同的特征。其中县域整体,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局部地区,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乡镇个体,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基于上述特征以研究样本县域内乡镇(中心城区)为网络“节点”,乡镇(中心城区)间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大小为网络“连线”,构建有向加权型县域人口流动复杂网络模型。2)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局部和节点三个层面对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进行刻画。主要结论有:整体层面万州、长寿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整体联系态势较强,三个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均具有择优连接性、人口向城区集聚趋势强;局部层面各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内部均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联系紧密组团;节点层面乡镇(中心城区)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差距大、等级化特征明显,多部分乡镇人口向区域内极少一部分乡镇(中心城区)流动,乡镇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全域和局部的差异。3)基于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提出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趋势判断和规划指引。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特征:在整体特征上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疏密差异明显;在社团特征上人口流动联系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在节点特征上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基于此对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作出几点趋势判断:不同县域的人口流动网络会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强在网络整体上联系更加紧密、社团规模逐渐变大、节点差距开始缩小;人口流动网络空间格局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单核心集聚—点轴式流动—多等级联动”的模式特征。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主要有: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作为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本文对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理论层面将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相关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用于县域尺度人口流动的研究;方法层面探索了复杂网络原理和方法在县域人口流动研究中的交叉应用,建立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实践层面,以重庆三个县域为例实现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及空间格局的可视化表达,并提出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与空间格局规划指引,希望为县域城镇体系、就近城镇化等提供决策思路。
邱实[5](2019)在《文化线路视角下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线路理论起源于西方,是遗产区域保护的一种类型,其保护思想顺应了当前国际遗产整体保护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方法不断精进的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整合保护却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多元的遗产类型与文化内涵在规划的语境转译的过程中面临着“孤立化”与“壁垒化”管控格局,其成果难以有效协同。我国文化线路的发生发展历史更为悠久,类型与内涵也更为丰富,文化线路串联大量的历史城镇,迫切需要将多类型跨区域的历史文化遗存系统整合的保护体系,据此,构建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保护体系,以适应线路历史城镇的保护实践,对于指导我国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当前文化线路保护的兴起、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群)的现实困境等背景,引入“文化线路”保护理念,与整体保护思想契合,提出“理论构建——方法体系——对象聚焦——方法实践”的基本思路。将研究对象聚焦到四川盆地,通过分析四川盆地文化线路、历史城镇的特征,得出两者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功能关联、文化关联”的关联性内涵。针对历史城镇保护中面临的“线路消亡,历史城镇逐渐孤立”、“风貌趋同,历史城镇特色消弭”、“分层分级,文化价值纵向割裂”、“体系脱节,遗产保护横向割裂”等四个主要问题,尝试构建了四川盆地“双心、六单元的放射状网络”的“文化线路+历史城镇”的空间网络结构,最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历史城镇“动态层积、空间关联、功能更新、文化彰显”的整体保护方法。论文主要包含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并梳理了文化线路、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动态。第二部分(第2章):理论借鉴与方法体系建构。全面梳理了文化线路概念的由来和内涵,揭示了文化线路理念对于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重要启示,文化线路理论引入历史城镇保护,尝试从“概念启示——理念契合——结构要素协同——方法整合”四个步骤尝试推导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方法体系,即“动态层积、空间关联、文化彰显、功能更新”的整体保护方法,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第三部分(第3章):聚焦对象与问题。结合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四川盆地的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的特征,总结二者在时间、空间、功能、文化层面内在关联性,空间层面呈现“串珠状、放射状、格网状、枝网状”四种基本空间关联特征。面对关联性强但整体保护薄弱的事实,结合现状调研,总结后线路时代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面临的主要问题:“线路消亡,历史城镇逐渐孤立”、“风貌趋同,历史城镇特色消弭”、“分层分级,文化价值纵向割裂”、“体系脱节,遗产保护横向割裂”。第三部分(第4章):方法实践,解决问题。宏观层面从文化线路角度层面描述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价值,构建整体“双心、六单元的放射网状”空间网络结构,并以文化线路作为整体展示路线。中观层面描述历史城镇群文化单元的价值与文化特色,梳理出“成都平原中心放射网状”、“渝西中心放射网状”、“川东—渝东北枝网状”、“川北格网状”、“川南枝网状”、“邛雅串珠状”等六个单元的空间网络结构,以文化线路段落作为历史城镇文化彰显的分段展示路线。微观层面选取三个典型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佐证整体保护方法在个体历史城镇中价值与文化特色认识、风貌保护区划、空间格局保护、文化路径设计的实践有效性。
张莞[6](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朱圆玉润[7](2018)在《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历史古镇衰退与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化发展语境下,历史古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边缘化”、“异质化”、“趋同化”等诸多衰退现象。如何在全面认识衰退现象的基础上,让历史古镇扭转当下发展的被动角色,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重新找到自身的立足点,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从而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再生。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同时也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重庆地区地理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沛、文化内涵多元,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空间格局独特和地域文化突出的传统古镇。但由于重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历史保护的认识与转型时期的重庆历史古镇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为原则,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采用了“历史古镇的衰退现象调查-衰退现象解释-衰退程度诊断-再生思路与策略”的研究思路。研究认为,要素的长期流失与固化沉淀是导致古镇衰退的根本原因,而要素循环流动系统的构建与内部要素重组是促进古镇再生的关键。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出发揭示历史古镇的衰退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对古镇进行衰退程度诊断,从而提出适应性的再生策略。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总结与归纳了历史城镇保护、城镇衰退、要素流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为论文提供了理论背景与基础。第二章,通过回顾重庆历史古镇的演变过程,深入调研重庆市历史古镇,分析当前重庆古镇存在的衰退问题。第三章首先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出发揭示古镇衰退的生成逻辑,其次通过衰退诊断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古镇衰退诊断的具体方法,从而较为完整的构建了基于要素流动的古镇衰退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生产要素、空间要素、社会要素三方面,具体分析古镇的要素流动情况,根据各指标的诊断结果,明确指出古镇各类要素流失的程度,总结要素流动的特征。第七章,在基于前文的测度结果与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分析重庆古镇衰退诊断的结果与特征,提出构建古镇要素循环流动的再生思路,并针对不同衰退程度的古镇提出适应性的再生策略。第八章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杨倩倩[8](2017)在《文化资本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大足区雍溪古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尽管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在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平衡历史文化名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居民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怎样的保护性更新模式既不会阻碍发展,又能保证古镇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新常态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的实践推进面临资金匮乏,是否应当鼓励民间资本引入并参与古镇保护更新建设;保护性更新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是什么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思索,笔者对前人成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寻求新的视角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可能性,进而选取了文化资本视角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动力机制展开研究,通过探索文化资本转化的内在机制从而寻找和发现实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文化资本视角的选取和相关解决思路的提出;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以及规划模式与策略探索。包括论证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本质上是不断激活、创造和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并指出在文化资本视角下,文化资本化是保护性更新实践的内在动力,同时提出一定的资本投入是实现文化资本化的必备条件。以上三方面的研究论点将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而探讨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资本化(保护性更新)的实现路径;文章通过对现实资本环境的解读,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文化名镇引入民间资本是实现古镇文化资本化可行且必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文化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关系,同时结合研究区实际调研成果论述了当前古镇引入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可行的方法策略。接下来重点针对研究区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文化资本视角下,雍溪古镇引入民间资本的保护性更新模式,具体从差异化发展、价值评估、多元共存产权以及分层弹性管理四方面进行保护性更新模式构建,并尝试在传统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探索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划实践路径,以期在激活民间资本引入动力的同时通过规划编制和管理手段界定民间资本引入的范畴,实现对民间资本的价值引导,从而促进文化资本化过程的良性循环,推动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以重庆市大足区雍溪镇作为本次民间资本引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规划实践的研究对象,重点梳理了雍溪古镇资源状况、现状问题以及现实困境。并结合理论分析框架从差异化发展、价值评估、产权明晰下多元产权共存以及分层弹性管理四方面进行了保护性更新的规划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规划技术成果和政策成果,为空间实践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行动依据和计划。第四部分为全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不足。
潘崟[9](2017)在《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实证与理论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聚居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要的人居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城镇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生活,主要聚居形式开始转移。伴随着农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失调,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遭到破坏,农村聚居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就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而言,城镇化的推进无法回避,受其影响农村聚居的相对衰退亦是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需要深层挖掘农村聚居动力机制,寻找决定人们选择农村聚居与城镇聚居的关键要素及发展规律,如何促进城乡双向迁移,平缓、快速、科学达到农村聚居收缩与城镇聚居扩张的临界点,最终达到农村聚居科学、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农村聚居的历史由来,以农村居民是农村聚居主体的角度定义了研究中农村聚居的概念内涵;结合现有国内外农村聚居研究,从传统、新型、特殊三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农村聚居发展动力要素现状;借助系统动力学、农户地理论、空间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融合的方法及途径,分别使用二元逻辑分析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提出并实证研究了基于农村居民迁居意愿分析的微观动力机制,基于县域人口迁移空间计量分析的中观动力机制,基于制度与政策分析的宏观动力机制。并认为微观动力机制是本质,中观动力机制是表象,宏观动力机制机制是催化剂,三种动力机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农村聚居的动力机制。以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理论为基础,从规划学科出发,提出了注重城乡推拉作用和引入数据决策的农村规划体系与技术路径新思考。同时基于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聚居规划建设示范点案例,对动力机制理论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在分析农村聚居相对衰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去芜存精”、“精明收缩”、“迁徙双向自由”的相关政府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农村聚居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是人们集中居住生活在农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的内涵是促使农村居民生活在农村或迁移出农村的各类因素,及各类因素产生的动力及阻力的过程、原理、现象。(2)现有研究中,农村聚居动力要素主要分为了传统动力要素、新型动力要素和特殊动力要素,传统动力要素如地理自然要素和民俗文化要素影响力整体减弱,新型动力要素如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个体意愿等影响力逐渐增强,特殊动力要素如政策等影响力依旧强大。(3)现有研究偏于一隅,不能直接对现阶段农村规划建设提供指导和建议,因此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分别参照建设规划、总体规划中的思维视角,以农村居民迁居意愿分析构建农村聚居微观动力机制研究框架,以县域空间农村人口迁移分析构建农村聚居中观动力机制研究框架,以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农村政策构建农村聚居宏观动力机制理论研究框架。(4)在微观动力机制实证研究中,即农村居民迁居意愿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数据搜集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s模型回归分析方法,以农村居民自身状况、农村居民居住状况、集中新建居民点的影响力构建了农户角度的微观层次农村聚居动力机制。分析得出精神状况越好、家庭成员数越多、基础设施满意度越高、进城区花费时间越少、现有房屋满意度越高的农村居民越倾向于不迁居,反之则反之。现居住农村人群中农村推力因素影响大,外出工作者城市拉力影响大,新建居民点增加了外出工作者回村可能性。微观动力机制是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的本质、内涵,是内在动力要素,是中观、宏观动力机制存在的基础。(5)在中观层次,即县域空间农村人口城乡迁移研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使用了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回归分析,研究了产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对农村人口的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中观农村聚居动力机制。GDP、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对某地区农村人口呈现积极影响,人均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度则呈现消极影响,同时所有指标均出现了时间滞后效应。中观动力机制是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的外在表象,是微观层次在县域空间呈现而出的事实,是宏观动力机制变化、决策的基础。(6)在宏观层次,即制度与政策方面,使用定性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等,主要通过对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政府政策分析研究,以国家制度结构、地方政府、农村居民三者之间通过法律、政策、政府行为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宏观动力机制。认为宏观动力机制是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的指引者,引导着微观、中观的发展趋势,是整体动力机制的开关。(7)从综合视角出发,认为“自上而下”的宏观动力机制、“秉轴持钧”中观动力机制、“自下而上”的微观动力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的动力机制。并以农村聚居动力机制为基础,从规划学科出发,辨析了农村规划内涵,分析了现阶段农村规划的局限性,提出以“确权”、“推拉作用”、“数据决策”为核心的农村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路,并以此对农村规划核心进程进行了思考。(8)最后,以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聚居规划建设示范点进行了动力机制理论适用性探讨,并以此提出优化“三生空间”、以人为本“城乡协同、推行“法制化”打造农村聚居科学的发展动力。在分析农村聚居与城镇化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农村聚居相对衰退的发展趋势可能长期存在。政府政策应转换发展思路应对,并提出了“去芜存精”“精明收缩”的发展建议,“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规划方针、“双向迁移自由”、“城乡福利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发展目标。
杨柳[10](2016)在《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镇是现有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的健康发展,是整个省域城镇化的“基层力量”,对构建大中小城镇有机协调、均衡发展的城镇空间网络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城之尾,村之首”的乡镇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地方的乡镇发展动力不足,正在走向衰败,可谓乡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类型也越发多元。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乡镇发展差异较大,如东、中、西部;不同类型乡镇发展差异也较大,如山地地区乡镇、平原乡镇、大城市城郊乡镇。本研究重点关注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问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指引下,在湖北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建设的趋势下,乡镇在城镇化的深化进程中要起到怎样的作用?山地型乡镇现状如何,其在人口、产业、用地、社会等方面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性?如何精确把握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路径,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分析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特征和问题,探讨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总结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发展路径,并由此探讨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支撑体系。本文设置了“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与问题”、“山地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及“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路径与支撑体系”三个板块进行研究。在第一个板块“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与问题”研究中,主要通过数据统计、比较研究,分析现阶段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第二个板块“山地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中,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构建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三力”模型和“三力”发展机制。在第三个板块“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路径与支撑体系”中,针对六种不同类型的山地地区乡镇,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总结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模式。并从人口引导、产业发展、空间集约、生态保育、交通优化、旅游发展等维度构建了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支撑体系。
二、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规划策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典型发展模式剖析 |
2.4.1 产业发展模式 |
2.4.2 空间组织模式 |
2.4.3 运营管理模式 |
3 桔园镇发展现状与特色评价 |
3.1 桔园镇发展现状 |
3.1.1 发展条件 |
3.1.2 现状基础 |
3.1.3 现状问题总结 |
3.2 桔园镇特色资源整合 |
3.2.1 特色资源构成 |
3.2.2 特色资源属性 |
3.3 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 |
3.3.1 确定评价对象 |
3.3.2 确立评价指标 |
3.3.3 设置评价语集 |
3.3.4 多维要素评价 |
3.3.5 空间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桔园镇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及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1.1 发展理念 |
4.1.2 战略定位 |
4.1.3 发展目标 |
4.1.4 发展重点 |
4.2 发展框架 |
4.2.1 生态景观构建 |
4.2.2 产业转型发展 |
4.2.3 空间融合布局 |
5 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规划策略 |
5.1 生态格局规划 |
5.1.1 发展思路 |
5.1.2 生态格局构建 |
5.1.3 分类引导策略 |
5.2 产业网络构建 |
5.2.1 构建思路 |
5.2.2 产业转型策略 |
5.2.3 产业体系构建 |
5.3 旅游功能开发 |
5.3.1 开发思路 |
5.3.2 功能开发路径 |
5.3.3 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
5.3.4 旅游空间布局 |
5.4 空间布局规划 |
5.4.1 布局思路 |
5.4.2 空间布局策略 |
5.4.3 空间结构布局 |
5.5 开发运营策略 |
5.5.1 权责化主体分工协作 |
5.5.2 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 |
5.5.3 可持续运营收益来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1.3.2 特色小镇 |
1.3.3 空间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基于CAS理论的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问题解析 |
2.1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1 OECD国家特色小镇概况 |
2.1.2 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3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差异分析 |
2.2 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失衡分析 |
2.2.1 政策失效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2 动力缺乏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3 要素制约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3 CAS理论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提供新视角 |
2.3.1 系统的“构成”与“生成”分析 |
2.3.2 融合的“生成论”与“构成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S理论视角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构建 |
3.1 特色小镇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
3.1.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内涵 |
3.1.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
3.1.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演化 |
3.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构建 |
3.2.1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3.2.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3.2.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协同机制 |
3.2.4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架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4.1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4.1.1 产业发展类型趋同 |
4.1.2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 |
4.1.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晰 |
4.1.4 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 |
4.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2.1 产业衍生构建多中心空间组织 |
4.2.2 产业聚集孵化创新型空间载体 |
4.2.3 产业多元弥补连续性空间肌理 |
4.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产业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3.1 公共配套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4.3.2 动态适应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
4.3.3 复合功能空间为产业活力提供条件 |
4.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4.4.1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2 尊重既有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3 注重周边城市互补增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5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4.5.1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4.5.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5.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要素分析 |
5.1.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提升作用分析 |
5.1.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
5.1.3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5.2.1 文化遗产演化影响空间格局蜕变 |
5.2.2 文化遗产升级成为空间地标节点 |
5.2.3 文化遗产改变引发空间结构替代 |
5.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文化遗产系统的作用机制 |
5.3.1 多样式重构空间焕发文化遗产生机 |
5.3.2 开放式自然空间活化文化遗产利用 |
5.3.3 合理性过渡空间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
5.4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5.4.1 单体建筑遗产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2 文化遗产街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3 文化遗产片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5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5.5.1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5.5.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6.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
6.1.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
6.1.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误区 |
6.1.3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
6.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6.2.1 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空间构成蜕化 |
6.2.2 生态环境优化影响空间价值提升 |
6.2.3 生态环境延续影响空间网络共融 |
6.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 |
6.3.1 扩张空间发展配合生态环境连通发展 |
6.3.2 临界空间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渗透发展 |
6.3.3 演化空间发展增效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
6.4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6.4.1 带状式发展协同 |
6.4.2 毗邻式发展协同 |
6.4.3 穿越式发展协同 |
6.4.4 环抱式发展协同 |
6.5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6.5.1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6.5.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CAS理论视角丁蜀镇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1 丁蜀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7.1.1 产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7.1.2 文化遗产影响要素分析 |
7.1.3 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7.2 基于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2.1 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2.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3 基于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3.1 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3.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4 基于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4.1 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4.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5 “生成论”融合“构成论”——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人口流动研究在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性 |
1.1.2 近年来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和尺度的转移 |
1.1.3 重庆地区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2.2 人口流动研究现状 |
1.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2.4 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研究现状评述 |
1.3 科学问题凝练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从人口流动角度探索空间规划理论 |
1.5.2 为县域城镇化、城镇体系提供参考 |
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整体研究方案 |
2.1 研究样本选择及基本概况 |
2.1.1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格局 |
2.1.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研究样本选择 |
2.1.3 研究样本基本概况 |
2.2 研究样本县域人口流动现状统计特征 |
2.2.1 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 |
2.2.2 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 |
2.2.3 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 |
2.3 研究方案设计 |
2.3.1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认识 |
2.3.2 整体研究思路 |
2.3.3 具体研究方案 |
2.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原理 |
2.4.1 网络要素解析 |
2.4.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 |
2.4.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连线 |
2.4.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面域 |
2.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 |
2.5.1 数据收集 |
2.5.2 节点数据处理 |
2.5.3 连线数据处理 |
2.5.4 网络模型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刻画 |
3.1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思路 |
3.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整体特征 |
3.2.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2.2 计算结果 |
3.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局部特征 |
3.3.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3.2 计算结果 |
3.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特征 |
3.4.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
3.4.2 计算结果 |
3.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基本特征总结 |
3.5.1 网络整体特征 |
3.5.2 网络局部特征 |
3.5.3 网络节点特征 |
4 基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
4.1 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 |
4.1.1 整体特征: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空间疏密差异显着 |
4.1.2 社团特征:人口流动紧密联系社团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 |
4.1.3 节点特征: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 |
4.2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趋势判断 |
4.2.1 人口流动趋势预判 |
4.2.2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发展 |
4.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模式总结 |
4.3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 |
4.3.1 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
4.3.2 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形成对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4.3.3 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表 |
A.重庆各区县近五年常住人口与人口流动情况 |
B.巫山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C.万州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D.长寿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
致谢 |
(5)文化线路视角下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线路保护的兴起 |
1.1.2 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1.1.3 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群)现实困境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动态 |
1.6.1 相关概念解析 |
1.6.2 国外研究动态 |
1.6.3 国内研究动态 |
1.6.4 研究动态评述 |
2 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
2.1 文化线路的内涵解析 |
2.1.1 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等概念辨析 |
2.1.2 文化线路与文物保护单位 |
2.1.3 成立标准与特征 |
2.1.4 遗产内容界定 |
2.2 文化线路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 |
2.2.1 保护理念:关联性与系统性 |
2.2.2 价值认识:无形背景环境研究 |
2.2.3 保护方法:群体保护、动态保护 |
2.2.4 保护内容: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 |
2.3 基于“文化线路”的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理论建构 |
2.3.1 整体保护理论——“文化线路”与整体保护理论契合 |
2.3.2 整体保护要素——“文化线路”为核心骨架 |
2.3.3 整体保护结构——“文化线路+历史城镇”网络体系构建 |
2.3.4 整体保护方法——结构协同、要素协同 |
2.4 整体保护方法体系 |
2.4.1 宏观层面——区域层面 |
2.4.2 中观层面——历史城镇群文化单元 |
2.4.3 微观层面——个体历史城镇 |
2.5 小结 |
3 四川盆地历史城镇与文化线路特征分析 |
3.1 社会经济背景 |
3.1.1 社会背景 |
3.1.2 经济背景 |
3.2 文化线路特征分析 |
3.2.1 线路分布 |
3.2.2 动力机制 |
3.2.3 历史遗存 |
3.3 历史城镇特征分析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城镇职能类型 |
3.3.3 城镇空间格局 |
3.3.4 典型地标 |
3.4 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的关联性解析 |
3.4.1 时间关联性 |
3.4.2 空间关联性 |
3.4.3 功能关联性 |
3.4.4 文化关联性 |
3.5 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保护面临的问题 |
3.5.1 线路消亡,历史城镇逐渐孤立 |
3.5.2 风貌趋同,历史城镇特色消弭 |
3.5.3 分层分级,文化价值纵向割裂 |
3.5.4 体系脱节,遗产保护横向割裂 |
3.6 小结 |
4 基于“文化线路”的四川盆地历史城镇整体保护 |
4.1 宏观层面——四川盆地 |
4.1.1 认识文化线路与历史城镇的整体价值 |
4.1.2 构建有机整合的空间网络结构 |
4.1.3 建立全域统筹的保护利用模式 |
4.2 中观层面——历史城镇群单元 |
4.2.1 认识单元价值与文化特色 |
4.2.2 构建单元空间网络体系 |
4.2.3 主题线路分段展示 |
4.3 微观层面——历史城镇节点 |
4.3.1 研究案例选择 |
4.3.2 价值与文化特色 |
4.3.3 风貌保护区划 |
4.3.4 空间格局保护 |
4.3.5 文化路径设计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C.四川盆地主要历史城镇列表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7)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历史古镇衰退与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转型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1.1.2 重庆历史古镇保护工作持续开展 |
1.1.3 古镇发展面临的持续性衰退问题 |
1.2 基本概念解析 |
1.2.1 古镇 |
1.2.2 衰退 |
1.2.3 再生 |
1.2.4 要素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历史古镇保护相关研究 |
1.3.2 城镇衰退相关研究 |
1.3.3 要素流动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重庆市历史古镇的衰退现象及分析 |
2.1 重庆历史古镇兴衰的历史演变过程 |
2.1.1 以盐兴城:川盐古道、商贾云集 |
2.1.2 码头驿站:水陆交汇、物资集散 |
2.1.3 移民聚居:民族融合、开放包容 |
2.1.4 抗战内迁:人才流入、文化昌盛 |
2.2 重庆历史古镇的衰退现状问题 |
2.2.1 居住环境恶化,物质空间衰败 |
2.2.2 人口结构衰退,经济发展乏力 |
2.2.3 文化侵蚀严重,传承后继无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要素流动的古镇衰退解释与诊断 |
3.1 古镇要素的构成与特征 |
3.1.1 要素的构成 |
3.1.2 要素的特征 |
3.2 要素流动与古镇发展的关系 |
3.2.1 古镇不同发展阶段要素流动的情况 |
3.2.2 各类要素与古镇发展的关系 |
3.2.3 要素流动影响古镇的衰退机制解释 |
3.3 基于要素流动的古镇衰退诊断方法 |
3.3.1 指标体系构建 |
3.3.2 衰退诊断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历史古镇生产要素流动分析 |
4.1 古镇人口因子的流动分析 |
4.1.1 人口流动的测度 |
4.1.2 人口收缩的测度 |
4.1.3 人口因子诊断结果 |
4.2 古镇经济因子的流动分析 |
4.2.1 资本要素流动的测度 |
4.2.2 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
4.2.3 经济发展速度的测度 |
4.2.4 经济效益的测度 |
4.2.5 经济结构的测度 |
4.2.6 经济因子诊断结果 |
4.3 古镇生产要素流动的结果与特征 |
4.3.1 古镇生产要素流动的结果 |
4.3.2 古镇生产要素流动的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重庆历史古镇空间要素流动分析 |
5.1 古镇设施因子的流动分析 |
5.1.1 交通区位的测度 |
5.1.2 基础设施的测度 |
5.1.3 公共服务的测度 |
5.1.4 设施因子诊断结果 |
5.2 古镇环境因子的流动分析 |
5.2.1 生态环境的测度 |
5.2.2 空间格局的测度 |
5.2.3 物质遗存的测度 |
5.2.4 环境因子诊断结果 |
5.3 古镇空间要素流动的结果与特征 |
5.3.1 古镇空间要素流动的结果 |
5.3.2 古镇空间要素流动的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重庆历史古镇社会要素流动分析 |
6.1 古镇文化因子的流动分析 |
6.1.1 文化要素调研 |
6.1.2 文化传承的测度 |
6.1.3 文化输出的测度 |
6.1.4 文化因子诊断结果 |
6.2 古镇社区因子的流动分析 |
6.2.1 传统生活的延续度 |
6.2.2 社区生活的满意度 |
6.2.3 社区因子诊断结果 |
6.3 古镇社会要素流动的结果与特征 |
6.3.1 古镇社会要素流动的结果 |
6.3.2 古镇社会要素流动的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7 要素循环流动下的古镇诊断与再生研究 |
7.1 重庆古镇衰退诊断结果与特征 |
7.1.1 整体衰退结果与特征分析 |
7.1.2 各衰退类型古镇特征分析 |
7.2 要素循环流动机制下的古镇再生总体思路 |
7.2.1 古镇要素流动系统的构建 |
7.2.2 内部要素的重组与古镇再生 |
7.3 基于要素循环流动的古镇总体策略 |
7.3.1 完善要素流动的环境 |
7.3.2 促进要素的优化配置 |
7.3.3 建立要素的输出机制 |
7.4 构建针对不同衰退程度古镇的再生策略 |
7.4.1 二度衰退:空间重塑、文化推广——以石柱县西沱镇为例 |
7.4.2 三度衰退:有机更新、产业转型——以酉阳县龙潭镇为例 |
7.4.3 四度衰退:设施健全、经济再生——以巫溪县宁厂镇为例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文化资本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大足区雍溪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历史文化名镇发展成果与问题并存 |
1.2.2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发展态势良好 |
1.2.3 文化资本理论引入城市更新产生的正向作用逐渐得到认同 |
1.3 研究成果综述 |
1.3.1 历史文化名镇研究综述 |
1.3.2 本文研究视角——文化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重点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5.1 重点概念界定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思路 |
2 文化资本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关系解析 |
2.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内涵 |
2.1.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内涵 |
2.1.2 历史文化名镇更新的内涵 |
2.2 文化资本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关系 |
2.2.1 文化资本概念及特性 |
2.2.2 城市文化空间的内涵 |
2.2.3 文化资本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的阐释 |
2.3 小结 |
3 文化资本视角下保护性更新实践动力——文化资本化 |
3.1 文化资本的形成与转化路径 |
3.2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资本化实践过程 |
3.2.1 文化资源的挖掘 |
3.2.2 文化资本化途径 |
3.3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资本化实现途径——民间资本的引入 |
3.3.1 民间资本的定义 |
3.3.2 当前历史文化名镇民间资本引入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3.4 小结 |
4 民间资本引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现状解析 |
4.1 民间资本引入现状问题解析 |
4.1.1 民间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关系及其价值规劝 |
4.1.2 民间资本引入现状问题 |
4.2 民间资本引入现状问题原因解析 |
4.2.1 投资客体属性不全 |
4.2.2 合作主体缺位 |
4.2.3 历史文化空间改造增加了额外成本 |
4.2.4 民间资本自身发展不够成熟 |
4.3 民间资本引入策略探索 |
4.3.1 完善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经济属性 |
4.3.2 补充相应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思路 |
4.4 小结 |
5 民间资本引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模式构建 |
5.1 差异化发展模式 |
5.1.1 文化与风貌特色定位 |
5.1.2 区域整合定位 |
5.1.3 民间资本引入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品牌建设 |
5.2 价值评估模式 |
5.2.1 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与技术评估规程的选取 |
5.2.2 价值评估模式下引入民间资本的规划实践路径构建 |
5.3 产权明晰下多元共存的产权模式 |
5.3.1 多元共存产权制度的建立 |
5.3.2 产权流动机制的建立——保护与更新的市场化途径 |
5.4 分层弹性管理模式 |
5.4.1 分层管理体系搭建 |
5.4.2 经济激励政策 |
5.4.3 “刚柔并济”弹性管控思路 |
5.5 小结 |
6 雍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实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现状基本条件 |
6.1.2 现状物质、社会、经济空间综合评述 |
6.2 雍溪镇民间资本引入保护性更新规划实践 |
6.2.1 差异化发展模式构建 |
6.2.2 价值评估模式构建 |
6.2.3 产权明晰下多元共存产权模式的构建 |
6.2.4 分层弹性管理模式构建 |
6.3 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1.1 文化资本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 |
7.1.2 民间资本与文化资本化 |
7.1.3 民间资本引入保护性更新模式构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过分强调文化资本在空间中的作用是否会产生唯资本化主义弊端 |
7.2.2 研究过程的主观性无法避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雍溪古镇调查问卷 |
B 雍溪镇现存文化资源保护等级评定一览表 |
C 山地传统民居价值评价 |
D 雍溪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保护区建筑价值评价表 |
(9)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实证与理论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农村聚居是我国重要的人居方式 |
1.1.2 农村聚居健康发展是国家战略要求 |
1.1.3 农村聚居问题重重,科学发展面临挑战 |
1.1.4 研究动力机制是预测与改善农村聚居发展形势的必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课题支撑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课题支撑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
1.3.1 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科学内涵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设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的新方法、新技术 |
1.5.2 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研究的新视角、新框架 |
1.5.3 农村规划基础理论的新思考、新补充 |
1.6 论文内容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农村聚居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2.1.1 农村聚居的七个历史时期 |
2.1.2 农村聚居的三个发展阶段 |
2.2 农村聚居发展动力要素研究进展 |
2.2.1 传统动力要素的影响整体减弱 |
2.2.2 新型动力要素的影响逐渐增强 |
2.2.3 特殊动力要素的影响依旧强大 |
2.3 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研究现状 |
2.3.1 研究内容 |
2.3.2 主要观点 |
2.3.3 研究述评 |
2.4 研究命题与框架的提出 |
2.5 小结 |
3 研究设计与理论建构 |
3.1 整体思路 |
3.2 构建逻辑 |
3.2.1 以农村居民迁居意愿分析构建微观动力机制的缘由 |
3.2.2 以县域空间农村人口迁移分析构建中观动力机制的缘由 |
3.2.3 以户籍、土地制度与农村政策分析构建宏观动力机制的缘由 |
3.3 理论建构 |
3.3.1 以农村居民个体角度为核心的微观理论基础 |
3.3.2 以城乡人口迁移与分布规律为核心的中观理论基础 |
3.3.3 以制度影响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理论基础 |
3.3.4 动力机制理论基础 |
3.3.5 理论框架构建 |
3.4 小结 |
4 基于农村居民迁居意愿分析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农村居民迁居意愿文献综述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假设及分析模型 |
4.3.2 变量筛选与问卷设计 |
4.3.3 调研范围及数据搜集 |
4.4 结果与分析:影响农户迁居意愿动力要素分析 |
4.4.1 农村居民自身状况对迁居意愿的影响分析 |
4.4.2 农村居民居住状况对迁居意愿的影响分析 |
4.4.3 集中新建居民点对迁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
4.5 农村聚居微观动力机制构成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县域人口迁移空间计量分析的中观动力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5.2.1 城乡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
5.2.2 空间计量研究的综述 |
5.3 基本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5.3.1 空间计量方法的选取与软件的使用 |
5.3.2 要素的选取与数据的获取 |
5.3.3 研究假设 |
5.3.4 空间相关性分析模型 |
5.3.5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
5.4 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经济产业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固定资产投资空间自相关分析 |
5.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6.3 结果与讨论 |
5.7 农村人口空间计量回归分析 |
5.7.1 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
5.7.2 空间回归分析 |
5.7.3 结果与讨论 |
5.8 农村聚居中观动力机制构成与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基于户籍、土地制度与农村政策分析的宏观动力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户籍制度 |
6.2.1 现行户籍制度的变迁 |
6.2.2 户籍制度对农村聚居的影响 |
6.2.3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 |
6.3 农村土地制度 |
6.3.1 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
6.3.2 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聚居的影响 |
6.3.3 重庆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 |
6.4 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行为 |
6.4.1 国家农村政策对农村聚居的影响 |
6.4.2 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村聚居的影响 |
6.5 农村聚居宏观动力机制构成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动力机制理论视角下农村规划体系与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综合视角下的农村聚居动力机制 |
7.2.1“自上而下”的宏观动力机制 |
7.2.2“秉轴持钧”的中观动力机制 |
7.2.3“自下而上”的微观动力机制 |
7.2.4“三观合一”的综合动力机制 |
7.3 基于动力机制的农村规划体系新思考 |
7.3.1 农村规划体系的现状与局限性 |
7.3.2 动力机制视角的农村规划内涵探析 |
7.3.3 亟需“确权”的农村规划——基于宏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
7.3.4 注重“推拉作用”的农村总体规划——基于中观动力机制的启示 |
7.3.5 引入“数据决策”的农村建设规划——基于中、微观动力机制的探究 |
7.4 农村规划核心技术路径新思路 |
7.5 本章小结 |
8 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理论适用性讨论与发展对策建议 |
8.1 引言 |
8.2 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理论适用性讨论 |
8.2.1 理论与实践交互式研究——以李庄永胜村为例 |
8.2.2 政策允许与政府支持的项目运作方式 |
8.2.3 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
8.2.4 实践引思与反馈 |
8.3 动力机制论农村聚居科学发展规划启示 |
8.3.1 优化“三生空间”留住农村聚居发展的动力源泉 |
8.3.2 以人为本的“城乡协同”打造农村聚居发展的直接动力 |
8.3.3 推行“法制化”保障农村聚居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
8.4 农村聚居发展趋势与政府政策思考 |
8.4.1 科学看待农村聚居与城镇化的关系 |
8.4.2 农村聚居相对衰退可能会长期存在 |
8.5 农村聚居发展对策与建议 |
8.5.1“去芜存精”,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的“精明收缩”发展战略 |
8.5.2“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规划方针 |
8.5.3“迁徙双向自由”与“城乡福利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发展目标。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文献综述研究与理论建构 |
9.1.2 重庆实证研究与理论诠释 |
9.1.3 理论适用研究与发展对策 |
9.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9.2.1 研究不足 |
9.2.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农村居民个人意愿调查问卷 |
D. 重庆市县域空间统计数据 |
(10)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 研究框架 |
2 山地地区乡镇现状特征与问题 |
2.1 人口分布特征 |
2.2 产业发展特征 |
2.3 空间格局特征 |
2.4 设施支撑特征 |
2.5 景观风貌特征 |
2.6 山地地区乡镇现状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3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 |
3.1 相关理论研究 |
3.2 研究方法 |
3.3 动力模型构建 |
3.4 动力机制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类型、模式与路径 |
4.1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职能类型 |
4.2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模式 |
4.3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5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支撑体系 |
5.1 人口引导:输入输出,有序引导的人口集聚路径 |
5.2 产业发展:依托政策资源,链接农工商,互为支撑、互为关联 |
5.3 空间发展:点轴带动、板块联动、中心集聚,沟域整合 |
5.4 交通优化:拒绝隔离、告别离散、有机生长、主动迎击 |
5.5 生态保育:保山护水、退耕还林、低碳产业、安全防灾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课题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表 |
四、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沈丹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4]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D]. 张四朋. 重庆大学, 2019(01)
- [5]文化线路视角下四川盆地历史城镇的整体保护研究[D]. 邱实. 重庆大学, 2019(01)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历史古镇衰退与再生研究[D]. 朱圆玉润. 重庆大学, 2018(04)
- [8]文化资本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更新研究 ——以重庆市大足区雍溪古镇为例[D]. 杨倩倩. 重庆大学, 2017(06)
- [9]农村聚居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实证与理论诠释[D]. 潘崟. 重庆大学, 2017(06)
- [10]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D]. 杨柳.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