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交际系统模式谈外语听力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筠,于国栋[1](2021)在《听力教学中互动能力的培养:以(非)优先结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养外语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准确运用符合目标语所在语言文化下社会规范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进行成功跨文化交际的互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因此,我们提倡在外语教学中汲取会话分析的方法论精髓,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为了展示听力教学中互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随机选取《英语听力教程》中的三段会话材料,按照Gail Jefferson的转写体系进行转写;从会话分析视角出发,以序列组织中(非)优先结构为切入点展开定性研究,展示互动能力的交际和教学意义。研究表明,以应用会话分析研究所涉及的互动机制来开展听力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开展言语交际的互动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听力课堂教学中通过从会话分析角度分析自然发生的言语交际的规律和细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熟悉并掌握目标语言语交际背后的社会规范,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社会规范,最终成为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和工作者。
胡蕾[2](2021)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初级水平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听力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针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暴露的主要问题,提出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初级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结合听力课教学特点及任务型教学法的操作模式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模式,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教学案例详尽地展示了教学步骤,旨在通过这一教学法的运用解决听力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使教师能灵活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听力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综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研究成果;任务型教学法概述部分写了主要理论支柱及教学操作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听力教学中的应用部分写了可行性分析、应用原则以及任务设计几个方面;教学实践与分析论述如何将该教学法运用到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实施步骤,实践分析从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几大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语部分是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的思考及总结。
程豫[3](2021)在《法语DELF考试与新HSK考试中级笔试部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显着增强,世界各国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留学、工作和生活,汉语在世界各国语言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在此背景下,汉语语言水平测试越来越受到教学者和研究者的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新HSK考试代替旧HSK考试于2009年推出,标志着中国对外汉语测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新HSK考试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各国的发展比较完善的知名语言测试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进行优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于欧洲各国的语言测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编写的法语DELF考试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多年来成为全世界考生验证法语水平的重要考试,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以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笔试部分为例,将二者的听力、阅读、写作三个部分从题型、选材、结构和考点四个方向进行系统的比较,并通过比较的结果,吸收DELF考试的优点部分,更好地促进新HSK考试的发展,为汉语语言水平测试提出新的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选题依据,总结了语言测试的相关理论成果,并对新HSK考试、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述评,发现了汉法语言测试中具有研究价值的方面,并介绍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新HSK考试和DELF考试进行宏观上的情况简介和总体比较。本章着手于两个考试的考试情况和考试内容与用途两大方面,从考试报名、考试形式、考试结构、考试结果四个方面对两个考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总结。第三章“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比较”把两个考试从题型、选材、结构和考点四大方面入手,根据两个考试的大纲要求摘取了两个考试的听力题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两门考试的选材部分都集中在个人和公共领域上;两门考试都需要考生抓住题目中复现的关键词;DELF考试的题型比新HSK考试更加丰富,语速也更贴近日常生活,语料真实性较高;新HSK考试题量更大,题材较DELF考试更贴近生活。新HSK考试可以借鉴DELF考试中长语段、多题型、快语速的命题方式。第四章“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比较”仍旧从题型、选材、结构和考点四大方面入手,将阅读题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新HSK考试阅读部分题量多、考查主题多,题型也多样化;DELF考试阅读部分语段长、专业性强,主观题和客观题共存。新HSK考试可以借鉴DELF考试中有长语段、有主观题的题型。第五章“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比较”与第三、四章采用相同的比较角度,将写作题目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新HSK考试题型多,但相对简单,缺少应用文写作部分;DELF写作考试相对完整,但题型灵活度低。新HSK考试可以借鉴DELF考试中短文写作的题型,并提升试题难度。第六章“结语”总结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新HSK考试出现的共性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为之提出建议,总结了本文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张璐[4](2021)在《《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编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练习不光是在教学方面,在编写教材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练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以及使用语言交际的技能。第二语言教材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汉语学习者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练习,因此,培养能力的技能类教材,其编写的重点更需要放在练习题部分。但是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研究中对练习题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论文的研究也比较薄弱,认为学习者只要有东西练就可以了。《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第二版)自2012年出版后深受关注,使用面较广,是极具代表性的技能类教材,但教材中的练习题经过教师与学生长时间的使用与实践后,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通过考察与分析《发展汉语》初级口语上、下两册教材中练习题的编写内容与形式,总结练习题编写的优点与不足,给出有效合理的改进建议,并设计相应的改进练习,希望能为今后教材的编写和对外汉语教师在使用这本教材时提供一些可改进的方法与思路。教材练习的编写研究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指导,尽管教材的编写理论对练习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简单地套用,因为练习有着它自身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因此,练习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科学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考察和分析了《发展汉语》初级口语上、下两册教材中的练习题,选取与本教材练习相适应的分类方法,从练习的内容方面,依据杨惠元老师“练习一条龙”中的分类方法,练习题分为语音、词语和句子、会话、成段表达四类要素型练习;从练习的形式方面,按照赵金铭先生对技能型练习的分类,分为理解性练习、机械性练习和活用性练习三类。依据以上分类方法,详细地统计和分析教材中的练习的题型与题量情况,研究其编写特点与规律。接着从实证的角度,发放调查问卷,并对一线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访谈,结合教材中练习题的考察情况,对问卷及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练习题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但是,任何一部教材中都会存在不足之处与值得改进的地方,教材的更新换代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解决的可行之策主要在于使用教材的教师,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并超越教材,主动选择并改变教材练习的内容与形式,扬长避短。练习题的改进建议主要从语音练习、会话练习、成段表达练习以及练习的文化因素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并以此作为设计改进练习的依据,分别从上、下册教材中选取一课的练习题进行改进设计,并详细地说明每一道练习题改进设计的理由。最后,针对练习题的改进设计,分析其优点以及不足。希望能为《发展汉语》初级口语这本教材的练习编写提出可行性的修改建议,并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师使用本教材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
王艳侠[5](2021)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这些研究多侧重对教材的整体编排和文化内容的探讨,而对练习题的研究较少,可见,对练习题的重视程度低。练习题影响着教材编写的质量,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而言,练习题能起到对文化知识内容进行整合的作用,合理的练习题设置能够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留学生的交际技能的目的。本文从教材的练习题入手,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Ⅱ》《中国概况》和《中国文化》(第三版)三本文化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本教材练习题量、题型、内容的统计和对比分析,发现其练习题设置的特色和不足之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其中,综述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练习题在不同类型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综述和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的研究综述。第一章介绍了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文化教材练习题的编写原则和特点。第二章分析了三本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的设置情况,分别从练习题量、练习题型以及练习内容几个角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其分布情况。第三章基于三本文化教材练习题的统计结果,从题量、题型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三本教材练习题设置的优劣,通过对比,详细阐述可借鉴之处以及各自在题量、题型和内容设置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就前面的分析结果和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分别针对练习题量、题型和内容提出具体的编写建议。在题量方面,保证每课题量相对稳定,平衡主客观题量分布;在题型方面,合理设置题型的编排顺序,有效增加多样性题型,适当增设跨文化交际类练习;在练习内容方面,增添文化体验与实践类的练习内容,增加文化对比类的灵活性习题,合理兼顾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比重。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通过对三本文化教材的练习题比较与分析,希望可以为日后的文化教材练习题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宏丽[6](2021)在《多模态协同视角下初三英语阅读课中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不再仅局限于语言。进入21世纪,多模态性成为现代语篇的显着特征;多模态研究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和多模态化正成为大势所趋。《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着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引导初中生关注多元识读能力。此外,人类已从口述时代、读写时代,进入到超文本时代。新的识读能力也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字识读逐渐向由多模态组成的多元识读转变。英语教学也逐渐从以语言为中心的识读教育转向培养学生运用多模态共同表意的多元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正融入新科技和多模态,引导人们批判地看待语言和文化,重新界定人类的学习能力,是新媒体时期语言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符号学理论、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和多元识读理论奠定理论基石,从多模态协同视角入手,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某乡镇中学初三A班和初三B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笔者进行课堂观察,该校英语教研组的Z教师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该校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教学实验,实施多模态协同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回答以下三个具体研究问题:(1)初中多模态协同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模态分布以及这些模态协同关系的分布有什么特征?(2)乡镇中学初三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现状如何?(3)多模态协同英语阅读教学能否促进乡镇初中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首先,构建多模态协同下的初中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分析框架;接着,对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实施传统阅读教学和多模态协同教学,并以SPSS 17.0软件和Excel 2010软件为分析工具,收集并深入剖析教学实践的相关数据,包括对前后测试卷、问卷调查、访谈内容、课堂观察量表等数据内容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最后,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多模态协同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以下特点:从教学授课阶段上看,英语阅读教学各阶段的模态分布不均,多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会随着授课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其具体体现为结尾阶段的模态资源分布最少,开始阶段次之,而课堂中间阶段的模态资源最多,出现“中间大,两头小”橄榄球型的模态分布,符合英语阅读“P-W-P”教学模式和“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教学思路。从模态使用种类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多种模态的协同来实现话语意义和交际目的,听觉和视觉是主模态,其他模态参与协作,不同模态在其中起不同作用。从模态协同关系的类型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类型的互补关系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交叠类型的非互补关系,增减类型的非互补关系占比例最低。(2)乡镇中学初三学生在读写识读能力方面有更高水平,批判识读能力水平最弱,相比之下,他们的技术识读能力和交际识读能力属于中间水平,但乡镇初三学生的整体多元识读能力不足,亟待改善。(3)传统教学和多模态协同教学均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但相比于传统教学法,多模态协同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效果更为明显,特别是对于初中生的批判识读能力的效果最强,对提高他们的技术识读能力的效果最弱。
杨惠宇[7](2021)在《《轻松学中文》与《Super Kids》习题设置及其实用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倡导“精讲多练”教学原则的今天,教材习题板块的内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有效性,而对现有教材练习内容的深入分析与系统考察则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同时,语言教学具有“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这一特殊教学目的和要求,因此,第二语言教材中练习内容的实用性也是衡量其编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系列汉语教材《轻松学中文》和系列英文教材《Super Kids》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其练习设置及实用性的对比与分析,以期考察少儿中、英教材在习题设置方面的侧重点之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针对两套教材的定量分析表明,《轻松学中文》系列教材习题设置在数量方面略显偏多,题型方面呈现出渐进性、多样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而文化涉猎方面的安排较为合理,内容以中国文化的呈现和介绍为主;《Super Kids》系列教材的习题数量安排则相对更为科学,题型安排呈现出规律性、稳定性和模块化的特点,文化涉猎方面存在包罗万象、中西并存的特征。另外,实用性研究表明,《轻松学中文》对课堂练习设计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详尽的引导语和习题操作指导上,可总结为“高应用性”,且有意识地丰富了交际性习题的数量和形式;《Super Kids》对课堂练习设计的支撑作用则集中体现为“高灵活度”,且在交际性练习上更加注重“单点精练”。最后,在比较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针对汉语教材《轻松学中文》提出了包括题量的安排、学习阶段的划分、专业术语使用的控制、题目科学性的把握、沉浸式语言环境的打造以及国别化工作的完善等方面的具体修订建议,并从教学法的活用以及针对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内容的教学五个方面阐述了对该系列教材实际使用者的课堂教学应用启示。
张宁[8](2021)在《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反拨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直接影响考生的前途,因而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英语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其中,听力部分主要通过听力理解试题来检测学生在交际使用中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其效度备受关注。尽管学界对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效度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将试题的效度和反拨作用整合研究较鲜见。鉴于此,笔者对高考英语全国卷Ⅱ听力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和反拨作用展开研究,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对听力教学的影响,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2016—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内容效度特征如何?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表面效度特征如何?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反拨作用如何?本研究以以上问题为中心,对2016-2020年这5年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进行分析,对万州区城区的3所中学的215名高三学生和6名高中英语教师展开了调查,以Bachman的任务特征框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研究依据,使用了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三种研究工具,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等数据统计程序。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全国卷Ⅱ的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内容效度逐步提高,总体效度保持较高水平,其反拨作用显着,与试题效度保持一致性。经过分析,发现试题特点如下:在内容效度中,输入特征与预期回答特征更加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听力材料的主题强调人与社会的发展,重视学生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信息的简单推断技能的考查,重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在输入与预期回答的关系中,近五年听力理解试题宽广型题目占比较小,狭窄型占比有所增大,表明近五年的题目难度系数有所降低,但其负面影响是不利于区分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在表面效度中,考试说明、与文本有关变量、与说话者有关变量的满意度较高,表明考生对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整体态度颇好。在反拨作用中,整体而言,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前者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和学习行为以及教师的听力教学等方面,后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参考建议:命题者应不断更新和丰富话题内容;保持语篇难度、长度及语速的一致性,提高试题效度;改革现有听力理解题型,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以教促学;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把握高考新风向;结合传统教学与多模态教学,提升听说能力,听力策略指导和应试心理辅导;学生需夯实基础,学有所思,丰富素材,听说并进。
阿依江(Khungshan Aizhan)[9](2020)在《《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外汉语教材教学状况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研究者多年在哈萨克斯坦高校从事汉语教学,为此本研究将主要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两所高校的应用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他们对目前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并结合任课教师的建议,本研究发现《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教材应用的不足,论文分为以下八个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哈萨克斯坦等高等院校汉语教材的使用需求大,在教材编制、教学策略和教师素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部分则介绍了《新实用汉语课本》早期应用于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从教材应用目标与内容、应用原则与方法以及应用过程与保障介绍了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应然诠释应用目标和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在两所高校的应用现状;第四部分从准备、实施、评价、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在哈高校的应用策略;第五部分是分析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策略在四个方面中的案例;第六部分依次提出有效应用的建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在教材应用方面提出完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制;完善配套教辅及多媒体资料编制;政府加大教材购买的补贴力度;在应用实施方面提出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汉语教师水平;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应用评价方面提出完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严格开展教学绩效评价;倡导并奖励教学创新行为;推广教学创新成果;在应用管理方面提出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增加趣味性等建议。总而言之,《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两所高校的应用存在有优点也有不足,通过本文的对比,希望能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高校的教学使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新雨[10](2020)在《基于图式理论的泰国留学生中级汉语听力教学研究 ——以《饮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近年来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接收新信息时,会调动以往存储在脑海中的记忆,即以往图式,人们在解码和编码时,需要与以往图式相结合,才能完成信息的处理过程。从研究现状看,人们开始认识到图式理论解释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且该理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汉语听力教学的发展,从而可以构建有效的听力模式。该理论在英语教学和汉语阅读课中应用较多,在汉语听力中尚处于起步状态,基于图式理论进行留学生中级听力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极少。笔者尝试以安阳师范学院泰国留学生为教学对象,选用《汉语听力速成(第2版)提高篇》第二课《饮食》,对泰国留学生中级听力课堂进行研究,以期为泰国留学生的中级听力教学提供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现状中,笔者具体分析了图式理论、对外汉语听力研究以及中级听力的研究现状,为下文具体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基础;其次研究了图式理论和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关系,具体分析了图式理论的特征、分类和教学模式,分别从听前、听中和听后进行具体分析,并阐述了运用图式理论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之后,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材三个方面分析了图式理论在泰国留学生中级听力课堂的可行性;接着,在一个具体的教学研究中分析图式理论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最后,笔者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教学评估与反思,指出了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中级听力课堂的优缺点。本文通过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和分析,试图改善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从交际系统模式谈外语听力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交际系统模式谈外语听力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听力教学中互动能力的培养:以(非)优先结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回顾 |
3 会话分析与听力教学 |
4 互动能力 |
4.1 作为互动能力的优先行为/组织 |
4.2 分析 |
5 结语 |
(2)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2 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
2.1 任务型教学法起源及定义 |
2.2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 |
2.2.2 输入假说 |
2.2.3 互动理论 |
2.2.4 交际法 |
2.3 “任务”的定义 |
2.4 “任务”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
2.5 任务型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3.1 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1.1 从汉语自身特点来分析 |
3.1.2 从教学内容方面分析 |
3.1.3 从学习者特点方面来分析 |
3.2 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的原则 |
3.3 听力任务设计 |
3.3.1 听力任务设计的要素分析 |
3.3.2 听力任务设计的内容 |
第四章 教学实践与分析 |
4.1 学情调查与分析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目的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2 教学实践 |
4.2.1 以买东西为主题的教学案例 |
4.2.2 与时间相关的日程为主题的教学案例 |
4.3 教学实践分析 |
4.3.1 教学实践后的反馈 |
4.3.2 教学实践后的思考 |
4.3.3 教学实践后的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法语DELF考试与新HSK考试中级笔试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选题依据 |
1.选题缘由 |
2.比较依据 |
3.研究综述 |
(四)语言测试相关理论 |
1.语言测试的基本问题 |
2.语言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指导下的语言测试理论 |
3.不同阶段的语言能力认识与语言测试的发展 |
4.语言测试的真实性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统计研究法 |
3.对比分析法 |
二、新HSK考试与DELF/DALF考试总体比较 |
(一)新HSK考试与DELF/DALF的考试情况说明与比较 |
1.考试报名 |
2.考试形式 |
3.考试结构 |
4.考试结果 |
(二)新HSK考试与DELF/DALF的考试内容与用途说明与比较 |
1.考试内容比较 |
2.考试用途比较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比较 |
(一)听力测试总体情况 |
1.听力测试设定意义 |
2.听力测试设定目标 |
3.听力测试命题原则 |
(二)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题型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题型 |
2.DELF考试听力题型 |
3.二者题型比较分析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选材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选材 |
2.DELF考试听力选材 |
3.二者选材比较分析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结构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结构 |
2.DELF考试听力结构 |
3.二者结构比较分析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考点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考点 |
2.DELF考试听力考点 |
3.二者考点比较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1.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的优势 |
2.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的局限 |
3.新HSK考试的可借鉴之处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比较 |
(一)阅读测试总体情况 |
1.阅读测试设定意义 |
2.阅读测试设定目标 |
3.阅读测试命题原则 |
(二)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题型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题型 |
2.DELF考试阅读题型 |
3.二者题型比较分析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选材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选材 |
2.DELF考试阅读选材 |
3.二者选材比较分析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结构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结构 |
2.DELF考试阅读结构 |
3.二者结构比较分析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考点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考点 |
2.DELF考试阅读考点 |
3.二者考点比较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1.新HSK和 DELF考试的优势 |
2.新HSK和 DELF考试的局限 |
3.DELF考试在阅读部分的可借鉴性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比较 |
(一)写作测试总体情况 |
1.写作测试设定意义 |
2.写作测试设定目标 |
(二)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题型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题型 |
2.DELF考试写作题型 |
3.二者题型比较分析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选材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选材 |
2.DELF考试写作选材 |
3.二者选材比较分析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结构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结构 |
2.DELF考试写作结构 |
3.二者结构比较分析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考点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考点 |
2.DELF考试写作考点 |
3.二者考点比较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1.新HSK和 DELF考试的优势 |
2.新HSK和 DELF考试的局限 |
3.DELF考试在写作部分的可借鉴性 |
六、结语 |
(一)两个语言考试的考试风格 |
(二)新 HSK 考试对比与 DELF 考试的不足 |
(三)新HSK不足的产生原因 |
(四)针对新HSK不足的建议 |
(五)本文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1.对外汉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2.练习的相关研究 |
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一)学习理论基础 |
(二)练习编写理论 |
(三)教材评估理论 |
二、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设置考察 |
(一)要素型练习题统计分析 |
1.语音练习 |
2.词语和句子练习 |
3.会话练习 |
4.成段表达练习 |
(二)技能型练习题统计分析 |
1.理解性练习 |
2.机械性练习 |
3.活用性练习 |
三、《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使用调查状况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4.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访谈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内容与结果 |
(三)总结与分析 |
1.教材练习题编写的优点 |
2.教材练习题编写的不足 |
四、《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改进建议与设计 |
(一)《发展汉语》初级口语练习题编写的改进建议 |
1.语音练习增加语音语调练习项目,改变练习形式 |
2.会话练习增强题目指向性,注重可操作性 |
3.成段表达练习构思框架化和组合训练具体化 |
4.练习内容体现时代性,增加文化浸润力度 |
(二)上册《明天最高气温10 度》练习设计改进 |
(三)下册《我要一张去桂林的卧铺票》练习设计改进 |
(四)练习设计改进的优点与不足 |
1.优点 |
2.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设置的原则 |
一、科学性 |
二、启发性 |
三、交际性 |
四、灵活性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设置的特点 |
一、知识与功能相融合 |
二、难度设置梯度递增 |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练习题量统计与分析 |
一、练习题量统计 |
二、练习题量分析 |
第二节 练习题型统计与分析 |
一、练习题型统计 |
二、练习题型分析 |
第三节 练习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一、练习内容统计 |
二、练习内容分析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练习题量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整体题量分布不均 |
二、主、客观题量差距大 |
第二节 练习题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题型编排缺乏统一性 |
二、题型编排缺乏趣味性 |
三、跨文化交际类题型少 |
第三节 练习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交际性与实践性不强 |
二、文化对比内容比重低 |
三、语言与文化知识分布不均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的编写建议 |
第一节 练习题量的编写建议 |
一、保证每课题量相对稳定 |
二、平衡主客观题量分布 |
第二节 练习题型的编写建议 |
一、合理设置题型的编排顺序 |
二、有效增加多样性题型 |
三、适当增设跨文化交际类练习 |
第三节 练习内容的编写建议 |
一、增添文化体验与实践类内容 |
二、增加文化对比类的灵活性习题 |
三、合理兼顾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比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多模态协同视角下初三英语阅读课中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多模态协同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国外关于多模态协同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关于模态协同的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关于多元识读能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多元识读能力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多元识读能力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多模态协同与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关于多模态协同与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关于多模态协同与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社会符号学 |
3.2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3.2.1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定义 |
3.2.2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 |
3.3 多元识读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工具 |
4.3.1 课堂观察量表 |
4.3.2 调查问卷 |
4.3.3 访谈问题 |
4.3.4 多元识读能力测试卷 |
4.4 研究方法 |
4.4.1 准实验研究法 |
4.4.2 课堂观察法 |
4.4.3 问卷调查法 |
4.4.4 访谈法 |
4.5 研究过程 |
4.5.1 教学实验前 |
4.5.2 教学实验中 |
4.5.3 教学实验后 |
4.6 数据搜集与整理 |
第5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1 初中多模态协同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模态分布特征及协同关系 |
5.1.1 多模态协同的英语阅读教学各阶段模态使用频率分析 |
5.1.2 在多模态协同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各模态使用频率分析 |
5.1.3 在多模态协同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模态协同关系分布特征 |
5.2 乡镇中学初三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现状 |
5.2.1 实验前问卷调查的描述性分析 |
5.2.2 实验前问卷各维度百分比分析 |
5.2.3 实验前访谈结果分析 |
5.3 多模态协同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初中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 |
5.3.1 对照班的调查问卷前后测差异比较 |
5.3.2 实验班的调查问卷前后测差异比较 |
5.3.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调查问卷差异比较 |
5.3.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多元识读能力后测试卷成绩结果比较 |
5.3.5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的各维度百分比分析 |
5.3.6 实验后访谈结果分析 |
5.3.7 小组学生PPT作品实例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启示 |
6.2.1 构建多模态协同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 |
6.2.2 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利用多模态资源 |
6.2.3 多维度发展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
6.2.4 合理运用多模态协同的教学模式 |
6.3 研究创新 |
6.4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课堂的模态使用情况及多模态协同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初中生多元识读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多元识读能力前测试卷 |
附录五:多元识读能力后测试卷 |
附录六:前测成绩 |
附录七:后测成绩 |
附录八:习作自评表 |
附录九:PPT课件评价表 |
附录十:实验前学生访谈实录 |
附录十一:实验后学生访谈实录 |
读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轻松学中文》与《Super Kids》习题设置及其实用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研究综述 |
二、汉语教材练习板块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教材概况 |
一、教材基本信息 |
二、教材编写体例 |
第二章 教材习题设置的定量研究 |
第一节 教材习题数量考察 |
一、 《轻松学中文》系列教材习题数量考察 |
二、 《Super Kids》系列教材习题数量考察 |
第二节 教材习题题型考察 |
一、 《轻松学中文》系列教材习题题型考察 |
二、 《Super Kids》系列教材习题题型考察 |
第三节 教材习题的文化因素涉猎考察 |
一、《轻松学中文》系列教材习题文化因素涉猎考察 |
二、《Super Kids》系列教材习题文化因素涉猎考察 |
第四节 考察结果的对比与评析 |
一、基于练习数量考察结果的对比与评析 |
二、基于练习题型考察结果的对比与评析 |
三、基于练习文化因素涉猎考察结果的对比与评析 |
第三章 教材习题在教学中的实用性研究 |
第一节 习题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性分析 |
一、练习的导入——引导语编写分析与对比 |
二、练习的建议——教材使用指导分析与对比 |
三、练习的实际操作——教学个案分析与对比 |
第二节 习题设置的交际性因素分析 |
一、交际性练习话题及练习方式考察 |
二、交际性练习个案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实用性考察结果的对比与总结 |
第四章 针对《轻松学中文》的修订建议与课堂应用启示 |
第一节 针对《轻松学中文》练习部分的修订建议 |
一、练习的整体设置建议 |
二、练习的具体内容改进建议 |
三、沉浸式语言教学环境打造的建议 |
四、国别化工作的完善建议 |
第二节 《轻松学中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启示 |
一、教学法的活用启示 |
二、针对语音练习的启示 |
三、针对词汇练习的启示 |
四、针对语法练习的启示 |
五、针对文化因素教学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轻松学中文》第三册第一课教案(每篇教案 1 课时,共 9 课时) |
附录二:《Super Kids》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案(每篇教案 2 课时,共 8 课时) |
(8)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反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 效度 |
二 效度类型 |
三 反拨作用 |
第二节 听力理解相关要素 |
一 定义 |
二 原理 |
三 覆盖的技能 |
四 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语言测试效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 万州区高中学生及高中英语教师 |
二 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试题(2016—2020 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文本分析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访谈法 |
第四节 研究依据 |
一 Bachman&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 |
二 《课程标准》 |
三 教学大纲 |
四 考试大纲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一 框架与问卷设计 |
二 文本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 |
三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分析 |
第一节 内容效度分析 |
一 输入特征 |
二 预期回答 |
三 输入特征与预期回答的关系 |
四 小结 |
第二节 表面效度分析 |
一 基本信息 |
二 考试说明 |
三 与文本有关的变量 |
四 与说话者有关的变量 |
五 整体态度 |
六 小结 |
第三节 反拨作用分析 |
一 学习动机与目标 |
二 学习影响 |
三 学习行为 |
四 教师访谈分析 |
五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发现 |
一 内容效度 |
二 表面效度 |
三 反拨作用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建议 |
一 对命题者的建议 |
二 对英语教师的建议 |
三 对学生的建议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不足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2 关于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的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2016-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听力试题 |
附录4 2016-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听力理解录音文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使用范围广泛 |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三)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研究不足 |
(四)本研究具有的可行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汉语教材 |
(二)汉语教材的应用 |
(三)《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研究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汉语教材 |
(二)关于汉语教材的应用 |
(三)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应用 |
四、理论基础 |
(一)汉语教材编写理论 |
(二)第二语言习得 |
(三)意念-功能大纲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历史背景 |
一、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历史背景 |
(一)哈国对汉语教育发展之需求 |
(二)哈国高校汉语教材可选择性有限 |
(三)《新实用汉语》教材具有不可替代性 |
第二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的理想形态 |
一、教材应用目标 |
(一)根据学段,教学方法不同 |
(二)更多采用“虚拟”教学 |
二、教材应用类型 |
(一)教教材 |
(二)用教材教 |
三、教材应用原则 |
(一)基于教材编写原则 |
(二)基于教材编制方法 |
四、教材应用过程 |
(一)基于教材构成要素与结构 |
(二)基于学生学习需求 |
五、教材应用保障 |
(一)基于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 |
(二)基于教材教学应用管理 |
第三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现状分析 |
一、教材应用调查方案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二、教材应用调查结果 |
(一)国立民族大学教材用用调查结果 |
(二)世界语言大学教材应用调查结果 |
三、教材应用调查分析 |
(一)应用优点 |
(二)应用问题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应用策略 |
一、策略构建依据 |
(一)统一系统的制度 |
(二)学生的需求 |
(三)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 |
(四)新颖科学规范的管理 |
二、策略类型 |
(一)准备性策略 |
(二)实施性策略 |
(三)评价性策略 |
(四)管理性策略 |
三、策略应用案例 |
(一)教材准备应用案例 |
(二)教学过程应用案例 |
(三)教学管理应用案例 |
(四)教学评价应用案例 |
第五章 哈高校《新实用汉语课本》应用保障 |
一、对应用准备保障 |
(一)完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制 |
(二)完善配套教辅及多媒体资料编制 |
(三)政府加大教材购买的补贴力度 |
二、对应用实施的保障 |
(一)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本土教师培训力度 |
(二)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
(三)适当选用并丰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对应用评价的保障 |
(一)完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奖励教学创新行为 |
(二)评价结果的发布、跟踪及应用 |
四、对应用管理的保障 |
(一)注重针对性 |
(二)增加趣味、突出实用性 |
五、教学环境方面 |
(一)系统提升区域内汉语教学条件 |
(二)广泛对外拓展补足资源短板 |
(三)注重校园文化特质提炼与内化 |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条件 |
结语 |
一、教材使用建议 |
二、教材编写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内容 |
附录2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在哈萨克斯坦各高校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新实用汉语课本Ⅰ》 |
致谢 |
(10)基于图式理论的泰国留学生中级汉语听力教学研究 ——以《饮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图式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对外汉语听力研究现状分析 |
1.3.3 对外汉语中级听力课教学现状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图式理论与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
2.1 图式理论 |
2.1.1 图式的分类 |
2.1.2 图式理论的特征 |
2.1.3 图式理论的教学模式 |
2.2 图式理论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
2.2.1 趣味性原则 |
2.2.2 真实性原则 |
2.2.3 交际性原则 |
2.3 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 |
2.3.1 听前阶段 |
2.3.2 听中阶段 |
2.3.3 听后阶段 |
第3章 图式理论在泰国留学生中级听力课中的可行性分析 |
3.1 教学环境分析 |
3.1.1 社会外部环境 |
3.1.2 活动场所 |
3.1.3 师生关系 |
3.2 教学对象分析 |
3.2.1 年龄和性别因素 |
3.2.2 动机因素 |
3.3 教材分析 |
第4章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中级听力应用案例 |
4.1 教学目标 |
4.2 教学内容 |
4.3 教学流程 |
第5章 教学评估与反思 |
5.1 教学评估 |
5.1.1 教师评估 |
5.1.2 学生评估 |
5.2 教学反思 |
5.2.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5.2.2 应用图式理论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从交际系统模式谈外语听力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听力教学中互动能力的培养:以(非)优先结构为例[J]. 张树筠,于国栋. 外语电化教学, 2021(04)
- [2]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蕾.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法语DELF考试与新HSK考试中级笔试部分比较研究[D]. 程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练习题编写研究[D]. 张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练习题研究[D]. 王艳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6]多模态协同视角下初三英语阅读课中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 杨宏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轻松学中文》与《Super Kids》习题设置及其实用性比较研究[D]. 杨惠宇. 兰州大学, 2021(02)
- [8]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反拨作用研究[D]. 张宁.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7)
- [9]《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应用研究 ——以世界语言大学和国立民族大学为例[D]. 阿依江(Khungshan Aizhan). 西南大学, 2020(05)
- [10]基于图式理论的泰国留学生中级汉语听力教学研究 ——以《饮食》为例[D]. 张新雨. 安阳师范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