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心理咨询师新鲜出炉(论文文献综述)
嵇新浩[1](2019)在《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行动能力是新时代高职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与核心优势。在当前迅速变化的、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以往单一的依据市场反应培育高职生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率,是深化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由之路。当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面临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就业后发展动力缺失,没有生涯发展的前行方向;二是就职后的离职率居高不下,这反过来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项研究正是基于以上问题,将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置于人的适应变革能力——即适应性专长视野下,探讨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育问题,试图将人的持续发展与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融合起来,以厘清二者之间关联的内生逻辑,充分把握当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着力点。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1)高职院校制定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目标与战略对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与否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师资队伍建设不力则会导致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弱化。(2)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职能可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效度。(3)职业行动能力培育需要开门办学,如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成立校外实训基地等;高职院校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可把握不同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方向。(4)现代学徒制是培育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有效途径。(5)此外,家庭教育与熏陶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提高职业行动能力有积极影响。针对研究假设,本文首先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外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行动能力培育进行分析,依据具体行业和领域进行比较对照;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再次,依托前两项研究,又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原则进行提炼,以廓清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从适应性专长视角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具有积极意义。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自我职业行动能力及就业需求认知的非理性、就业期盼与就业实际能力间的矛盾、独立自主的健全就业心理素质的缺乏、就业目标模糊、就业技能缺乏务实性等,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以往缺少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行动能力的认识和培育,因此需要回到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原点。(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育模式,仍有较大改革和上升空间。由于缺乏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导致就业指导中对差异性层次需要兼顾不足、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内容体系时代性弱化、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培育及社会化过渡的引导、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方法单一滞后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及基础服务不健全。(3)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以及个人五个不同方面均会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政府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持续发展缺少宏观的引导,包括环境营造、政策的帮扶以及制度的设计等方面都缺乏;二是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方面缺少创新,观念固化、对市场动态变化把握不足、教育内容及方法滞后,更缺少健全的教育运行保障;三是社会的教育资源尚未得到整合,社会舆论氛围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接纳度有待提高,企业在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方面的社会责任及行业责任意识不够,整体力量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家庭教育缺位,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常态化运行模式尚未形成。家庭在培育高职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缺少引导,对子女的职业道德教育、求真务实品质教育不够,家风的熏陶作用弱化。五是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自身发展存在缺陷,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不够、思维视野局限,缺少务实精神。研究认为:(1)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提升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以及顺应超越原则。(2)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需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多元主体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综合能力,以增强高职院校育人的人本内涵,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这就需要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放在一个新的战略位置上。
陈珂琦[2](2019)在《高职院校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以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是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如何完善职业生涯与发展的教育体系,怎样能高质量、有效率的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任务,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教育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在对社会人才需求和市场经济变革进行及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开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职业生涯框架。而高职高专院校在职业生涯课程设计、学生素质培育等方面较之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导致其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高职高专学生大部分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自信心比较差,心理上对自我的认可度低,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常处于劣势,这就迫切要求学校对于课程进行重新的设计,设计与实践接轨的、符合时代特点的职业生涯课程。一方面,对于传统的面授课程,在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效率上以及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上是占优势的,但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多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被信息化深深影响,我们的学生是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对网络非常熟悉。在线的课程在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线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及时方便的交流讨论以及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这些都是95后、00后学生喜爱的。但是在线答疑时间的不确定性、网络交流的不易共情、以及在线学习的监控问题也使很多研究者对单纯的在线学习提出了质疑。因此如何能将二者做一个良好的结合,即将线下面教学活动与线上活动结合起来,这就是当今兴起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学习)。本文以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进行调查,通过对部分专业2018级(新生)、2016级(毕业生)、2017级(大二)学生进行问卷的调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实地走访任职教师、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前的现状,对职业生涯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并检验设计后的课程效果,期望能够对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提高有所帮助。
谢秉成[3](2018)在《M通信公司D分公司青年员工流失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通信行业在我国的稳固成长并形成如今的繁盛局面,这个时刻为百姓客户提供服务的行业也存在着机遇和竞争,通信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日趋艰难和复杂。在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人才作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竞争中的关键。本文讲述的M通信公司作为重组后的年轻国有企业具有规模分布广、岗位架构繁多和员工数量巨大的特点。虽然M通信公司每年经营业绩突出、总资产和净利润也是在全球同行业中领先,但是该公司对于青年员工的使用、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上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如今的M通信公司骨干员工以70后、80后为主,新入企的大学生员工更是以90后为主,对青年人才的渴望和竞争也是十分强烈。对于国企身份的M通信公司D分公司近几年出现的青年员工跳槽、正式员工甚至领导离职的消息已经不再新鲜,传统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和需求,其弊端和青年员工流失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如何育人、用人并提高青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满足感,已经成为M通信公司遏制青年员工继续加速流失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公司内35岁以下青年员工为研究主体对象,通过M通信公司D分公司的几个青年员工流失的典型案例为背景进行分析与研究,汇总M通信公司D分公司青年员工流失的几方面问题,同时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为M通信公司D分公司的人才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孙海燕[4](2018)在《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与动力探析》文中指出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为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阶段,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推动力,创新社会工作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需要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持续推动,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实务化的发展,重视发挥社会工作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综合作用,多方协同推进,形成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在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中坚力量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缺少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特点的体制和机制,而这也严重制约着社会工作者个人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高人才流失率”和“低对口就业率”的并存也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32名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薪资待遇、晋升路径和标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具体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定性研究所得的深度访谈资料作为补充,详细描述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的现状。研究显示,造成当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现状的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缺少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且社会工作者自身内部发展动力呈现“空心化”的趋势。因此本研究运用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和增能理论,从完善外部促进力、行业内部影响力以及培育社会工作者自身发展动力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特点的动力机制,克服职业发展外部阻力,将社会工作者自身发展潜力转化为职业发展的动力。
胡琪萍[5](2017)在《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新人”不断加入媒体大军中,也有“旧人”陆续离开,这种新旧更替不仅仅是媒体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在此新旧更替之间,部分媒体人于离职之际选择发表离职告白以示了断。通过对在网络上记者离职话语文本的搜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解读,希望了解离职媒体人的身份特征、离职原因、离职方式、离职心理等状态,尝试探索其离职给国家舆论工作、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广大受众带来哪些冲击。离职话语的具体文本长短不一,内容各异,渠道不同,但基本呈现出回顾过去--反思当下--设想未来的三段式结构,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渐渐呈现出直白--煽情--平和的转变趋势。通过历时考察,发现媒体人在离职告白公布前后所处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动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媒体人离职情绪多集中于对制度不公的怨恨,中期则转变为理想破灭的痛楚,后期随着媒体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业者多透露出对“黄金时代”的怀旧与感恩,间或有人开始思考未来媒体的发展。从直白的怨恨、隐晦表达到煽情表达再到平和表达,媒体人情绪表达的变迁实际表明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根本就未形成,媒体人仅以“虚拟的制度”作为自己怨怼的对象,从而树立所谓的专业主义,其本质依然不出于传统的“文人论政”。媒体人“热点时刻”的表达实质上是媒体人对自身身份的再阐述与认知,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想的新解读,还是对自身在新环境下合法化的一种思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意义判断:离职告白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人离职信息的简单传递和职业情感的表达,更是媒体人自身角色的再认知和再分配。通过这样的公开仪式,媒体人实现了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过渡,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二)价值判断:本文研究目的不限于离职告白文本中提及的离职原因和涉及的职业情感,更侧重于离职告白这一文本公开之后对媒体人自身、媒体行业、普通大众带来怎样的社会冲击和认知颠覆,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消解和重新建构。(三)事实判断:媒体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在这个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媒体从业者面临三大问题:新闻理想vs现实制度环境、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四)本质判断:离职告白是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媒体环境冲击而做出的行为反馈,隐约折射出的是我国媒体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虚无,反映的是我国新闻行业在回顾过往与拼搏未来两者之间的艰难跋涉。
方谦[6](2017)在《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障职工的职业安全的保险制度,在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工伤保险呈现“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从“事故前-事故中-事故后”全方位来保障职工权益。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往往忽视工伤预防,轻视工伤康复,但非常重视工伤补偿,因此涉及到工伤补偿核心要素的劳动能力鉴定则吸引了万千目光。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其鉴定结论的高低直接涉及到工伤补偿额的多少,因此研究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方法是现实的需求。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制度伴随着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形成而产生,起步相对较晚,但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伤保险政策的研究,结合常州地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现状,归纳出其在鉴定体系层面、鉴定制度层面和鉴定标准层面存在的问题。以常州地区2015-2016年的16000例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案件为研究对象,从事故类型、科目类别、等级分布、再次鉴定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常州地区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进行全面剖析,归纳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如鉴定制度的缺失、鉴定手段的单一、鉴定流程的不规范、鉴定标准的空白等,同时对部分劳动能力鉴定专家进行访谈,从专家的角度解析鉴定中的不足和难点。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文章最后提出应该从完善工伤体系、完善鉴定制度和完善鉴定标准这三大方面来提升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通过强化“三位一体”的保险架构系来完善工伤体系,建立“伤情稳定期”参考制度、设计科学的鉴定规则、优化现场管理制度、加强鉴定专家管理等方面来完善鉴定制度。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地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维护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肖敏[7](2014)在《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进一步了解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提高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职业倦怠的认识,为预防、消除及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进而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提高职业认同感,稳定护士群体,为开展更深层次的护士职业倦怠研究拓宽视角,为进一步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1.文献研究法主要查阅、收集、整理与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相关的资料,并研读与护士职业倦怠相关的着作、文章。2.问卷研究法通过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对当今的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进行统计研究。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福建省7家省级三甲医院选取480名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并从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危重症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中文版的NB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3.统计方法全部数据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 3.2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调查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在接受调查的护士中无或轻微倦怠18.86%,轻中度倦怠30.91%,高度倦怠50.23%,职业倦怠在护士群体中属于高发状况,情绪衰竭严重,不利于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护理服务质量。2.护士人口学特征中年龄、岗位、护龄、夜班数、上班时间、病人数、与病人接触时间、职务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P<0.05)。3.积极应对与护士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4.良好的社会支持与护士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它能有效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结论: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是护理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人群,而实施长期有效的护理管理机制,则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
蔡京玉[8](2013)在《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 ——基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推进案例》文中研究指明优质均衡教育的理想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需要中小学教师成为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专家型教师。如何使中小学教师从“技术熟练型教师”提升为“专家型教师”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行动研究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虽然国外的实证研究证明行动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确具有促进作用,但行动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行动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助推作用,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动研究推进为例,探讨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本文基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性推进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目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行动研究的状况、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作用、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行为习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理论分析与案例评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完善、专业能力提高以及专业精神层次提升等方面的助推作用。文章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正文由研究综述、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组成,全文基本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引言部分从行动研究的意义、教师行动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三个方面提出了研究问题,明确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提出了研究的内容与目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限制。正文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行动研究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和评述,从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在实证研究层面,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组别的教师行动研究现状、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行为的影响、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专业发展途径等几个方面。研究发现,目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行动研究状况较好、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较高;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完善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助推作用,但对教师专业精神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更倾向于成为专家型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需求意愿更强;行动研究对教师反思、读书、写作、合作等方面的专业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理论研究层面,以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模型建构为基础,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鲜活的行动研究案例为依据,对行动研究之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完善、专业能力提高、专业精神提升方面的助推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结论与建议部分,基于实证调查、理论研究,对行动研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分别对学校、教师、未来研究者提出建议,以作为推动教师行动研究及后续研究的参考。
刘宇[9](2012)在《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各级水平足球队在国际赛场全面溃败,究其原因,除了技不如人外,情报工作开展的不利和对竞赛对手的不了解是加剧球队赛场失利、拉大和对手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迅速提高我国高水平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竞技成绩,需要对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理论、建立一套高效的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方法和流程,为球队研究竞赛对手、获得赛场优胜服务。本研究以情报学理论为支撑,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我国高水平足球队为例,对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进行理论研究,对我国高水平足球队运动竞赛情报工作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获得的详细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一、理论部分结论⑴在情报相关领域理论基础上对运动竞赛情报理论体系进行初探式构建,应当包含基本概念、功能与作用、竞赛情报内容、竞赛对手分析理论、竞赛情报系统体系等几个方面内容。⑵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理论源于情报学理论,隶属于情报学范畴,属于体育情报和竞争情报的共同交叉下位概念。足球运动竞赛情报以球队为主体,以竞赛情报为研究对象,以其本身所蕴含的智能型与情报科学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运动竞赛情报代表着情报科学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会成为体育情报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⑶理论上,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应当包括:本方备战比赛信息、竞赛对手、竞赛环境、竞赛策略和反竞争情报等几方面的内容。⑷运动竞赛情报系统的理论基础是竞争情报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竞争情报的业务流程理论将整个竞赛情报系统分为竞赛情报收集子系统、竞赛情报分析子系统、竞赛情报服务子系统等三个部分。二、实证调查研究部分结论⑴目前,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开展的现状具体表现为:①2011赛季我国高水平球队运动竞赛情报工作开展状况存在以下现象:我国高水平足球俱乐部球队足球比赛分析软件的配备与情报人员的配备呈现高度一致性;目前我国足球比赛分析软件与专职情报人员配备比率呈现:国家级球队>中超参赛队>中甲参赛队>中乙参赛队,男子队>女子参赛队的现象;足球比赛分析软件的配备与俱乐部取得的成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配备专职情报人员和配备专业足球比赛分析软件的俱乐部绝大多数为外籍主教练团队。②我国大部分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对目前所在球队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开展情况不太满意、认为应当开展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并且肯定了其在球队备战中的作用重要性、对在球队配备专职情报人员持积极赞同观点。③获取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方法或手段主要包括:录制电视播放的竞赛对手球队比赛视频、现场观看或拍摄对手近期的比赛和登录互联网搜寻下载对手比赛视频等。而采用由第三方足球情报专业机构代理情报工作的方式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④最主要三种竞赛情报源为电视台播放比赛、比赛现场和互联网。⑤目前我国高水平球队竞赛情报分析处理的主要方式为直接交给主教练处理、由专人按主教练要求手工剪辑整理和借助电脑足球软件处理。由第三方情报机构有偿代理处理的方式在我国运用非常少,只有中国男子国家队曾有过类似的体验经历。⑥赛前备战竞赛情报工作环节中,组织队员观看的经过剪辑的视频片断最合适的播放时间长度为20分钟以内。⑵我国高水平球队赛前备战需要收集的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内容包括:竞赛对手信息、竞赛环境信息、本方球队信息、执法比赛的裁判员信息和反竞赛情报信息。①本队的竞赛情报信息主要包括:队员生理机能指标与身体状态、队员心理状态、队员伤病及停赛等情况和训练与比赛技战术数据等内容。②我国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期望在赛前备战竞赛情报工作中获得竞赛对手的信息主要包括:竞赛对手比赛技战术数据和视频、主要比赛阵型和人员配备、主要攻守战术的打法、定位球的配合特点、对方核心队员的特点、对方教练员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的习惯及特点、此役对其成绩的影响、对手的实力及作风和对手近期的动态如热身赛情况等。③竞赛环境情报信息应当主要包括赛地地理位置、气候、场地设施、交通、食宿和球迷观众的赛场氛围、当地的文化习俗等因素。④足球运动竞赛情报收集工作中包括的裁判员信息为:裁判员的职业判罚习惯及特征、裁判员的生活地域、文化政治等背景和该场比赛对裁判员的判罚和心态可能产生的影响等。⑤目前我国高水平足球队赛前备战工作中有意识开展针对竞赛对手的反竞赛情报工作的球队数量较少,尚不足三成。球队所采用的反竞赛情报工作方法中频繁使用的有赛前集中封闭训练、赛前公开训练和热身赛时让队员穿无号码球衣和雪藏核心、有威胁力的队员。⑶目前我国高水平球队使用足球比赛软件系统为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服务的总体情况比较落后,配备使用专业足球比赛软件系统的球队数量大约仅占全国高水平球队的十分之一。⑷目前制约我国高水平球队竞赛情报工作的主要原因为:球队、俱乐部决策层重视程度不够;情报工作专项财力投入的不足;缺乏专业的专职情报人员和技术设备;缺乏充足的情报信息源;收集情报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缺乏专业的足球竞赛情报主题的专题培训;球队内工作人员缺乏竞赛情报工作意识和知识。⑸完善和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水平球队的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应当采取的主要对策或建议:国家有关足球管理部门和俱乐部加大对竞赛情报工作的重视;国家足球管理部门和俱乐部加大竞赛情报专项的人力、物力投入;向国外足球强国学习竞赛情报先进理念、技术手段和方法;构建国内足球竞赛情报系统和数据库,扩大情报信息源;开展足球竞赛情报工作专题培训;有关体育院校和机构大力开展专职情报人员培养和培训;引进世界先进的足球分析系统软件。
周思芬[10](2012)在《教师在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就业岗位的飞速增加,却未能带来旅游专业大学生行业内就业的乐观情形,这固然有旅游企业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也不能说与旅游教育毫无干系。虽然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行业内就业率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教师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作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者,必然成为学生职业选择决策的参谋者。而对于意识、情感和期望的影响本身是难以界定与量化的,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借助于质性材料研究教师的作用,是一条可能的探索途径之一。在此问题意识引导下,本研究以高校旅游专业的大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各自的陈述和反思为主要研究资料,对教师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分析,其目的有五:借助访谈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探索教师在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中作用的存在性、大小;通过什么途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并系统地呈现这些作用与影响;以教师已经显示出来的影响力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作用;并从教师角度和学校角度,对更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提出建议。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取向,主要通过立意抽样法选取合适的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一手资料,并辅以问卷调查法收集定量数据,对质性资料的结论进行验证和补充,扩展研究的广度。在研究过程中,共获取11位旅游专业教师和27位旅游专业学生的访谈资料,通过对录音的转录与访谈笔记的整理,形成的访谈文本作为本研究的样本。依据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对访谈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经过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构建出期望中的教师作用、教师所认知的作用和教育情境中的作用三个统御主词,并辅以部分问卷数据,完整地呈现了教师在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1)基于各种“原因”,旅游专业学生在职业选择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与疑惑,他们都期望教师发挥作用,并希望通过“沟通”解决“困惑”,并在贯彻选择决策时,教师能够成为职业发展中的一个“机遇”。(2)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自身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专业认知期起到改善学生专业认知的作用,在职业目标确立期能发挥引导与暗示作用,并在职业准备与职业选择实施阶段起到调控与参谋作用,而且,很多教师表示,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学生行业内就业率的提高。(3)在旅游教育情境中,学生所期望的和教师所认知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教师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认知的那样履行自己的角色作用,另一方面是教师低估了自身的态度、评价等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学生的职业兴趣、情感、意向、期望甚至最终的职业选择决策都受到教师的影响。最后,通过对研究分析的总结,得出的结论包括教师在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中的作用的确存在,其作用程度在各阶段有很大不同;教师发挥作用的方式;教师愿意帮助学生的动机;教师发挥作用的不足之处以及教师作用更充分发挥的途径。
二、职业心理咨询师新鲜出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心理咨询师新鲜出炉(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思路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三、路径创新 |
四、方法创新 |
第二章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理论探索的演变 |
第一节 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及基本结构 |
一、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 |
二、职业行动能力的基本结构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
一、高职学生的概念 |
二、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 |
三、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层次结构 |
第三节 从就业能力到职业行动能力 |
一、适应性专长的概念 |
二、胜任力理论的演进 |
三、德国“职业教育4.0”背景下的人才规格转型 |
第四节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改变的可行性及理论依据 |
一、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改变的可行性 |
二、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理论依据 |
第五节 何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胜任力 |
一、以国外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为视角 |
二、以具体行业和领域的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为视角 |
三、以具体目标语境下的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为视角 |
四、以地域性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为视角 |
第三章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现状的实证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调查及数据分析方法 |
三、研究对象与样本 |
四、研究的理论假设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高职学生对职业行动能力及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基本认知及态度 |
二、高职教师对适应性专长视野下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认知情况 |
三、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认知情况 |
四、家长对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认知情况 |
五、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市场化与适应性趋向的态度差异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从市场化向适应性转变的倾向分析 |
一、市场化的基本内涵 |
二、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市场化分析 |
三、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从市场化向适应性的转变分析 |
第四节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及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对自我职业行动能力及就业需求认知不理性 |
二、就业期盼与实际职业行动能力存在矛盾 |
三、缺乏独立自主的健全就业心理素养 |
四、就业目标模糊社会心态不稳 |
五、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
六、对职业道德缺少情感内化 |
七、自我保护及权利意识不足 |
第五节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府主导调控及制度顶层设计待优化 |
二、高职院校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体系欠科学 |
三、多元社会思潮下社会环境的深入影响 |
四、家庭职业行动能力培育常态机制尚未建立 |
五、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存在主体局限 |
第四章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考量:回到原点 |
第一节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内涵与特点 |
一、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适应性内涵 |
二、高职学生适应性能力培育的特点 |
第二节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形成过程及规律 |
一、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形成过程 |
二、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形成规律 |
第三节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发展趋势及现实需要 |
一、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发展趋势 |
二、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现实需要 |
三、适应性与市场化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关系分析 |
第五章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循序渐进原则 |
三、实事求是原则 |
四、顺应超越原则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评价 |
一、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评价的目标 |
二、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评价的方法 |
三、引导和鼓励校企协同参与评价 |
四、注重高职学生的自评 |
第三节 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路径 |
一、完善政府对就业环境的宏观指导及服务 |
二、以人为本创新高职院校的职业行动能力培育体系 |
三、深度挖掘社会资源突出企业教育优势及责任 |
四、建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常态化家庭教育模式 |
五、以自我教育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动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高职院校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以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就业形势严峻 |
1.1.2 个人工作经历 |
1.1.3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困境 |
1.1.4 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 |
2.1.2 生涯 |
2.1.3 职业生涯 |
2.1.4 混合式教学 |
2.1.5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
2.2 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3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
3.1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开课时间 |
3.1.2 任课教师 |
3.1.3 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 |
3.1.4 课程考核 |
3.1.5 配套资源 |
3.2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
3.2.1 调查背景 |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3.3.1 调查背景 |
3.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3 教师访谈记录补充 |
4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
4.1 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4.1.3 首要教学理论 |
4.2 设计思路 |
4.3 蓝墨云平台的功能分析 |
4.3.1 基础功能免费组件班级方便 |
4.3.2 丰富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
4.3.3 日常考勤快捷推送资源多样 |
4.3.4 多元评价体系统计结果智能 |
4.3.5 配备助教助学人工智能应用 |
4.4 前端分析 |
4.4.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4.2 学习对象分析(知识分类) |
4.4.3 学习环境分析 |
4.5 学习活动与资源设计 |
4.5.1 学习活动设计 |
4.5.2 资源活动设计 |
4.6 教学评价设计 |
5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混合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分析 |
5.1 教学对象 |
5.2 教学前的准备 |
5.3 调查工具 |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1 开展教学前对两个班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比较 |
5.4.2 开展教学后实验班前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比 |
5.4.3 混合式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 |
5.4.4 学生访谈记录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1.1 混合式课程设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效果明显 |
6.1.2 混合式课程设计学生投入时间增加、自学能力增强 |
6.1.3 混合式课程设计课堂氛围活跃、师生、生生互动次数增多 |
6.1.4 混合式课程设计课程评价更合理、职业指导全程化 |
6.1.5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较高 |
6.2 相关问题与建议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混合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
6.2.3 面临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
附录2: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现状(学生) |
附录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 |
附录4: 基于蓝墨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满意度调查 |
附录5: 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情况访谈 |
附录6: 基于蓝墨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满意度访谈 |
致谢 |
(3)M通信公司D分公司青年员工流失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原因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2 案例正文 |
2.1 M通信公司D分公司概况 |
2.1.1 M通信公司简介 |
2.1.2 M通信公司D分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
2.2 管理问题描述 |
2.2.1 新入企员工的离职潮 |
2.2.2 基层员工的编制问题 |
2.2.3 岗位设立和职业生涯发展 |
3 案例分析 |
3.1 相关理论 |
3.1.1 培训管理与组织社会化 |
3.1.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
3.1.3 职业生涯管理 |
3.2 员工流失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2.1 新员工培训管理及培养环境欠佳 |
3.2.2 绩效和职能分工管理的不完善 |
3.2.3 职业生涯发展受限 |
4 遏止青年员工流失的对策 |
4.1 完善新员工培训管理 |
4.1.1 优化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
4.1.2 促进新员工与企业组织相融合 |
4.2 内部岗位分工梳理与绩效考核的调整 |
4.2.1 岗位分工梳理 |
4.2.2 制定公平的绩效考核模式 |
4.3 加强青年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
4.3.1 职业评测体系设计 |
4.3.2 丰富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与动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3.1 理论意义 |
1.1.3.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工作者 |
2.1.2 职业发展 |
2.2 理论视角 |
2.2.1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2.2.2 增能理论 |
2.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方法 |
2.3.2.1 资料收集方法 |
2.3.2.2 资料分析方法 |
2.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现状 |
3.1 基本人口学概况分析 |
3.2 从业现状分析 |
3.3 职业发展困境现状分析 |
3.3.1 宏观社会环境的阻生作用 |
3.3.1.1 政策可及性不足 |
3.3.1.2 薪资待遇水平低 |
3.3.1.3 社会认同度低 |
3.3.2 行业内部向上流动的困境 |
3.3.2.1 晋升空间狭窄 |
3.3.2.2 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低 |
3.3.2.3 专业支持收效甚微 |
3.3.2.4 专业教育发展滞后 |
3.3.3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适应危机 |
3.3.3.1 缺少职业发展规划 |
3.3.3.2 非正式支持系统薄弱 |
3.3.3.3 职业倦怠感泛化 |
3.3.3.4 学习动力匮乏 |
第四章 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
4.1 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1.1 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
4.1.2 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及其解释分析 |
4.2 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影响因素的归纳分析 |
4.2.1 外部发展动力不足 |
4.2.1.1 社会环境的推动力不明显 |
4.2.1.2 专业成长缺少针对性 |
4.2.1.3 组织内部的固有阻力 |
4.2.1.4 专业教育的源动力不足 |
4.2.2 内部发展动力缺失 |
4.2.2.1 职业认同危机 |
4.2.2.2 自我效能感低 |
4.2.2.3 抗逆力不足 |
4.2.2.4 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
第五章 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动力机制完善路径 |
5.1 营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形成外部促进力 |
5.1.1 政府主导,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的构建 |
5.1.2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多方协同的发展机制 |
5.1.3 夯实职业认同的基础,不断优化社会认同和支持网络 |
5.2 规范行业环境,重塑内部影响力 |
5.2.1 精准定位,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业标准 |
5.2.1.1 明确功能定位与岗位范畴 |
5.2.1.2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
5.2.1.3 构建本土化的职业伦理体系 |
5.2.2 科学建制,优化机构管理理念 |
5.2.2.1 建立规范化的职业晋升路径 |
5.2.2.2 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
5.2.2.3 打造优势突出的服务品牌 |
5.2.3 立足需求本位,合理规划专业成长路径 |
5.2.3.1 立足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创新培训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
5.2.3.2 建立专业化、科学化的督导模式 |
5.2.4 强化平台建设,完善专业人才选拔流动机制 |
5.2.5 重视实效,实现专业教育体系的转型与升级 |
5.2.5.1 形成涵盖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专业教育体系 |
5.2.5.2 优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结构 |
5.2.5.3 科学设置社会工作专业课程 |
5.2.5.4 合理安排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 |
5.3 激发社会工作者潜能,培育自身发展动力 |
5.3.1 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合理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
5.3.2 激发自身潜能,培养自主发展意识 |
5.3.3 积极参与学习和进修,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5)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关键概念 |
1.3.1 社会认同 |
1.3.2 仪式 |
1.3.3 新闻专业主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样本的选择及界定 |
1.4.2 方法选择 |
1.5 主要思路 |
2 媒体人职业认同的表现与再现 |
2.1 媒体人自我认知研究 |
2.2 传统职业认同研究 |
2.3 媒体人职业地位研究 |
2.4 媒体人离职研究 |
2.5 研究述评:缺失对记者离职话语的行动研究 |
3 离职告白文本描述 |
3.1 文本特征描述 |
3.1.1 身份特征:文本发布者中知名记者更多 |
3.1.2 时间特征:文本出现时间从分散到集中 |
3.1.3 去向特征:新媒体、创业呈统治地位 |
3.1.4 渠道特征:文本获得来源与主流社交媒介同步 |
3.2 文本内容描述 |
3.2.1 文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
3.2.2 离职告白文本内容分类 |
3.2.2.1 新闻理想vs现实环境:制度不公 理想不存 |
3.2.2.2 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自由受限 收入微薄 |
3.2.3.3 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创业转型 |
3.3 文本情绪表达描述 |
3.3.1 直白式:事实逼“我”离开 |
3.3.2 煽情式:“我”舍不得离开 |
3.3.3 隐晦式:“我”不得不离开 |
3.3.4 平和式:到了“我”离开的时候 |
3.4 研究述评:理性看待媒体人离职 |
4 离职文本的个体功能 |
4.1 仪式与个体身份过渡 |
4.2 认知过渡:从追求新闻理想到追求个人生活 |
4.3 情感过渡:从认同到疏远 |
4.4 行为过渡:从新闻语语到商业话语 |
4.5 研究述评:关注文本引起的个体关系重构 |
5 离职文本的社会冲击与应对 |
5.1 离职文本社会功能影响的来源 |
5.2 文本公共化的社会冲击 |
5.2.1 媒体:印证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偏见 |
5.2.2 行业:挑战媒体行业的传统经营 |
5.2.3 大众:颠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
5.3 应对冲击:传媒自控与它控 |
5.3.1 从业者:增加文化自信,构建职业共同体 |
5.3.2 平台:提高职业社会地位,完善媒体转型融合 |
5.3.3 服务对象:理智看待媒体人职业规划,端正媒体期待 |
5.3.4 管理者:以服务为主体,合理规划权利管理 |
5.4 研究述评:离职表达的危机与转机同在 |
6 离职表达实质的探讨 |
6.1 早产的新闻专业主义:朦胧的新闻理想 |
6.2 自我挽救:社会认同下身份合法化 |
6.3 无奈的选择:媒体人的反向社会化 |
6.4 记者合法性的探讨:重建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前期成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工伤 |
2.1.2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
2.1.3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评定的联系和区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保障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第3章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现状 |
3.1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基本情况 |
3.1.1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组织架构 |
3.1.2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流程 |
3.1.3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案件总量情况 |
3.1.4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案件申请情况 |
3.1.5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案件结论情况 |
3.1.6 常州市工伤职工人群特点 |
3.2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存在问题 |
3.2.1 鉴定案件量大参保率低 |
3.2.2 鉴定周期冗长 |
3.2.3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中致残率高 |
3.2.4 鉴定人员不足 |
3.2.5 鉴定质量不高 |
3.2.6 鉴定矛盾尖锐 |
3.3 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知识缺乏宣传 |
3.3.2 工伤预防工作滞后 |
3.3.3 工伤康复起步较晚 |
3.3.4 工伤补偿机制的不平衡 |
3.3.5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制度缺乏 |
3.3.6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方式落后 |
3.3.7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队伍作用发挥不足 |
3.3.8 职业病的特殊性问题 |
第4章 国内其他地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先进经验及启示 |
4.1 国内其他地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先进经验 |
4.1.1 山东省领导把关组建专家组异地巡回鉴定 |
4.1.2 广州市借助先进的工伤康复平台开展鉴定 |
4.1.3 苏州市专家组跨区鉴定送服务上门 |
4.1.4 南通市“先康复后鉴定”复核程序来把关 |
4.2 对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启示 |
4.2.1 借助现有平台开展鉴定工作 |
4.2.2 重视鉴定工作开展多方交流 |
4.2.3 大力提倡先康复后鉴定模式 |
4.2.4 简化鉴定流程固化鉴定证据 |
4.2.5 异地专家鉴定和初次结论复核的创新 |
第5章 完善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对策 |
5.1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
5.1.1 针对行业特点开展预防工作 |
5.1.2 针对事故人群开展预防工作 |
5.2 深化工伤康复工作内涵 |
5.2.1 正确引导工伤康复思想 |
5.2.2 合理设置工伤康复程序 |
5.2.3 踏实做好工伤康复服务 |
5.3 多方平衡工伤待遇补偿 |
5.3.1 待遇的支付方式要科学及时 |
5.3.2 待遇的支付额度要兼顾平衡 |
5.3.3 大力推动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
5.4 完善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制度 |
5.4.1 形成统一的伤情稳定期制度 |
5.4.2 形成统一的鉴定标准把握制度 |
5.5 优化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模式 |
5.5.1 探索更加科学的鉴定流程设计 |
5.5.2 引入多元化鉴定手段 |
5.6 强化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队伍 |
5.6.1 充分发挥鉴定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能 |
5.6.2 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人员的水平 |
5.6.3 强化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专业化水平 |
5.7 大力宣传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知识 |
5.7.1 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 |
5.7.2 全方位分类别地开展宣传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国内外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
1.3.2 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 |
1.3.3 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 |
1.3.4 提出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的政策建议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职业倦怠 |
1.4.2 社会支持 |
1.4.3 应对方式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研究法 |
2.3 评价标准 |
2.3.1 职业倦怠的评价标准 |
2.3.2 社会支持的评价标准 |
2.3.3 社会应对的评价标准 |
2.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1.2 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 |
3.2 护士职业倦怠情况 |
3.2.1 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 |
3.2.2 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情况 |
3.2.3 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3.3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
3.3.1 社会支持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3.3.2 应对方式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3.4 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及发生规律 |
4.1.1 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 |
4.1.2 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规律 |
4.2 人口学特点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原因 |
4.2.1 不同的年龄、护龄,护士职业倦怠不同 |
4.2.2 不同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数、学历,护士职业倦怠无差异 |
4.2.3 不同的职务、职称,影响着护士职业倦怠情况 |
4.2.4 不同收入情况,护士职业倦怠不具有差异性 |
4.3 工作特征对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及原因 |
4.3.1 不同的工作科室,护士职业倦怠不尽相同 |
4.3.2 不同的工作岗位,护士职业倦怠呈现新变化 |
4.3.3 不同编制情况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呈现新特点 |
4.3.4 每月夜班次数越多,护士职业倦怠越明显 |
4.3.5 从事现有岗位累计时间越长,职业倦怠感越强烈 |
4.3.6 每周工作时间的长短与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相关 |
4.3.7 与患者接触时间越长,护士职业倦怠的严重 |
4.4 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其他社会、心理等特殊因素 |
4.4.1 护理服务的特殊性成护士工作的压力源 |
4.4.2 角色模糊,护士的工作生活力不从心 |
4.4.3 组织领导的管理能力局限,易引起情绪疲惫 |
4.4.4 社会地位低,护士精神易受挫 |
4.4.5 护理价值难体现,护理工作热情难涨 |
4.4.6 再教育机会少,个人成就感降低 |
4.4.7 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护士人身安全受威胁 |
4.4.8 职业风险大,护理工作如履薄冰 |
4.5 社会支持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
4.6 应对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
5 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的政策建议 |
5.1 加强组织管理建设 |
5.1.1 建立管理制度,更新管理理念 |
5.1.2 落实各项政策法规,保障护士权益 |
5.1.3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护理质量 |
5.1.4 加强组织支持,稳定护理队伍 |
5.1.5 实行绩效考核,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 |
5.1.6 提供继续教育及晋升机会,激发工作热情 |
5.2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 |
5.3 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
5.4 提倡人文管理 |
5.5 加强护士自我心理疏导 |
6 结论 |
7 创新与不足 |
7.1 创新 |
7.2 不足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 ——基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推进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 如何帮助教师“转型”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
二、 行动研究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
三、 目前国内外对行动研究之于教师素质提升作用的研究关注不够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行动研究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影响 |
二、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响 |
三、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精神的影响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教师行动研究 |
二、 教师专业素质 |
三、 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五节 研究的范围与局限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 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 |
二、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主要观点 |
三、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有关行动研究的相关研究 |
一、 行动研究的定义 |
二、 行动研究的过程 |
三、 行动研究特征 |
四、 行动研究价值 |
五、 行动研究的困难 |
第三节 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一、 行动研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价值的研讨 |
二、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影响 |
三、 行动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 第一阶段主要研究概况 |
二、 第二阶段主要研究概况 |
三、 第三阶段主要研究概况 |
四、 第四阶段主要研究概况 |
第四章 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完善的助推作用之实证研究 |
一、 长春汽车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总体状况良好 |
二、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完善产生积极影响 |
三、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需求具有一定影响 |
第二节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完善的助推作用之理论分析 |
一、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补充条件性知识上具有重要价值 |
二、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优化学科知识体系上具有重要价值 |
三、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丰富实践性知识上具有重要价值 |
第五章 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助推作用之实证研究 |
一、 长春汽车区教师专业能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
二、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
三、 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求具有一定影响 |
第二节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助推作用之理论分析 |
一、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精湛教学实践能力上具有重要价值 |
二、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强化教学研究能力上具有重要价值 |
三、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提高沟通能力上具有重要价值 |
第六章 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精神层次提升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精神层次提升的助推作用之实证研究 |
一、 长春汽车区教师专业精神总体水平较好 |
二、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精神层次产生一定影响 |
三、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精神发展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
第二节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精神层次提升的助推作用之理论分析 |
一、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重构自我专业理念体系上具有重要价值 |
二、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提升专业伦理水平上具有重要价值 |
三、 行动研究在助推教师自我更新上具有重要价值 |
第七章 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局限性分析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行为的影响 |
二、 行动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二节 行动研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 |
一、 在系统架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上具有局限性 |
二、 对入职初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合性上具有局限性 |
三、 在教师教育观念体系建立上具有局限性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 实证研究结论 |
二、 理论分析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 给教师的建议 |
二、 给学校的建议 |
三、 给未来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理论基础 |
2.1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涵义 |
2.1.1 竞赛情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情报与信息两者之间的关系 |
2.1.3 情报、体育情报、竞争情报与运动竞赛情报四者之间的关系 |
2.2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内容 |
2.2.1 本方备战比赛信息 |
2.2.2 竞赛对手 |
2.2.2.1 竞赛对手识别理论 |
2.2.2.2 竞赛对手分析理论 |
2.2.2.3 竞赛对手分析流程 |
2.2.3 竞赛环境 |
2.2.3.1 竞赛环境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研究 |
2.2.3.2 竞赛环境对运动员竞技状态产生影响的研究 |
2.2.4 竞赛策略 |
2.2.4.1 竞赛策略的研究内容 |
2.2.4.2 竞赛策略的实施步骤 |
2.2.5 反竞赛情报 |
2.2.5.1 反竞赛情报的相关概念 |
2.2.5.2 反竞赛情报的特点 |
2.2.5.3 反竞赛情报工作的实施 |
2.3 运动竞赛情报系统理论 |
2.3.1 竞赛情报系统的定义 |
2.3.2 竞赛情报系统的构成设想 |
2.3.2.1 竞赛情报收集子系统 |
2.3.2.2 竞赛情报分析子系统 |
2.3.2.3 竞赛情报服务子系统 |
2.4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特征与功能 |
2.4.1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特征 |
2.4.2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功能 |
2.5 理论部分小结 |
3. 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实证研究 |
3.1 对足球竞赛情报的认知情况 |
3.2 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开展情况 |
3.2.1 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开展现状 |
3.2.1.1 我国高水平足球队情况 |
3.2.1.2 2011 我国高水平足球队情报开展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 |
3.2.1.3 2011 年我国高水平足球队情报开展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4 2009—2011 赛季中超俱乐部的足球竞赛情报开展现状统计 |
3.2.1.5 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系统建设的现状 |
3.2.2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收集 |
3.2.2.1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收集的执行人员与频率 |
3.2.2.2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收集途径与情报源 |
3.2.2.3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收集的内容 |
3.2.3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分析 |
3.2.3.1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分析前的整理 |
3.2.3.2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分析所使用的软件相关研究 |
3.2.3.3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分析的内容的相关研究 |
3.2.4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的服务 |
3.2.4.1 足球运动竞赛情报为球队服务的方式、内容 |
3.2.4.2 教练员对足球运动竞赛情报服务系统的需求与意向 |
3.3 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目前存在问题与对策 |
3.3.1 目前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 |
3.3.2 完善我国足球运动竞赛情报工作现状的对策 |
3.4 实证部分小结 |
4 结论 |
5 致谢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10)教师在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流程 |
二、 研究述评 |
(一) 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 职业选择的相关研究 |
(三) 教师作用的相关研究 |
(四) 简评 |
三、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定位 |
(二) 研究方法选取 |
(三) 研究工具使用 |
(四) 研究样本确定 |
(五) 研究资料分析方式 |
(六) 研究信度与效度 |
四、 研究资料分析 |
(一) 旅游专业学生期望中的教师作用 |
(二) 旅游专业教师认知到的作用 |
(三) 旅游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作用 |
五、 研究结论 |
(一) 教师在学生的职业选择中实际发挥的作用 |
(二) 教师发挥作用的方式 |
(三) 教师愿意帮助学生的动机 |
(四) 教师作用发挥的不足之处 |
(五)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作用的途径 |
(六) 研究特色、启示、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问卷统计表 |
附录 B:编码表 |
附录 C:调查问卷 |
附录 D: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职业心理咨询师新鲜出炉(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性专长视野下高职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研究[D]. 嵇新浩.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高职院校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以辽宁F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陈珂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M通信公司D分公司青年员工流失案例研究[D]. 谢秉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4]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与动力探析[D]. 孙海燕. 济南大学, 2018(02)
- [5]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D]. 胡琪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6]常州市工伤劳动能力鉴定问题研究[D]. 方谦.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3)
- [7]福建省属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对策研究[D]. 肖敏. 福建医科大学, 2014(11)
- [8]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 ——基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推进案例[D]. 蔡京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9]足球运动竞赛情报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 [10]教师在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作用研究[D]. 周思芬.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