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谈名词用作动词的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燕[1](2021)在《汉语赘余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文中提出
高雪[2](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摘要作为独立的语篇,在学术论文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多基于语步视角,关注摘要的宏观结构以及微观语言特征。而汉语学术论文摘要相关研究仍很薄弱,现有研究多为表层研究,如探讨摘要写作内容、如何规范、字数要求等,针对摘要写作提出的建议大多较为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选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大权威学术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共收集了 2015~2019年期间508篇论文摘要语料,基于Santos(1996)的五语步结构模型与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析模式,从宏观语步结构及微观语篇特征两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结构特点、语篇内部组织策略、人际互动实现方式及各语步所用语言资源以丰富现有摘要研究,并服务于汉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研究发现,就语步结构而言,大部分摘要包含两个语步或三个语步类型,其中目的语步和结果语步是重要语步,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是可选语步。非实证类文章摘要,结果语步与目的语步为重要语步,而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为可选语步;实证类文章摘要,方法语步与结果语步为重要语步,其余三个语步为可选语步。另外据统计发现摘要中还出现了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语步循环四种非常规语步形式,其中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较为常见,语步循环少见。就语篇层面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数量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反映了摘要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力求向读者展示清晰的论文结构,引导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其中使用最多的引导式元话语是过渡标记,占比63%;框架标记次之,占比16%;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占比8%;回指标记最少,占比5%,这表明了摘要语篇组织更重视内在逻辑与结构。其中使用最多的互动式元话语是自称语,占比40%;增强语次之,占比39%;模糊语占比20%;介入标记最少,占比1%;态度标记无,这表明了摘要实现人际互动时更强调学术的客观与严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语步意识,使留学生明确摘要的结构框架,并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元话语标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研究成果。
张丝丝[3](2020)在《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类活用是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词类活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将有助于学生通过学好词类活用这一知识点更好的融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并为之继承中国的经典传统文化。通过调查发现在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粗略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论文的背景及意义、梳理研究现状、介绍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对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所涉及的篇目和现象进行统计,并厘清词类活用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第三部分通过对青溪中学的师生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到在一线实际词类活用的教学中所存在的现状并作出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教学策略:一是从教师方面加强词类活用的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增加多元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二是从学生方面培养词类活用的兴趣、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个方面进行提高。
张思燕[4](2020)在《小学中段习作中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研究 ——以昆明市三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词语是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是组句成章的基本元素。小学中段习作是小学生最常接触的书面表达方式,中段小学生词语运用的是否规范体现了小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7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这种不规范现象尤其在习作中表现最为突出。本文以昆明市高新一小经典校区、呈贡区乌龙小学、呈贡区江尾小学三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300本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文本分析法,统计法,重点对小学生中段习作中存在的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进行统计分析。文章首先从选题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及前期研究和本人客观条件四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其价值,接着就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小学习作研究比较注重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习作写作的实用性及习作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国内对小学习作研究主要在教学策略研究、语病研究及语言不规范现象研究,词语方面的研究主要在问题及策略研究,某种词类语法偏误现象的研究。在明确了该论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法及文本分析法,对300本习作中存在的实词运用不规范现象及虚词运用不规范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其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缺失、多余、错位、混用等,继而从语言因素及非语言因素两方面找出其不规范成因,非语言因素包括:不重视语言文字基础教育;师生都存在的懈怠心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错位;学校的语用环境不规范;社会的语用环境复杂多变;语言因素包括:口语、方言的影响,误解词性、误解词义、误解用法,近义词滥用、褒贬不分,适用对象不分、词义轻重把握不准及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利用调查法对小学中段教师词语教学现状及学生词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最后,提出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重视语法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教材融入词语运用语法知识;多阅读,强语感,提高表达准确性;重视习作的修改和评价等。
胡斯玥[5](2020)在《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文中研究指明耶夫·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语用学诠释》一书中指出了语言的顺应性,从而诞生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性”理论,即顺应论。顺应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翻译作为交际行为中的一种,也是一个选择与顺应的过程。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视角,即语境相关成分、顺应性的结构对象、顺应性的动态过程与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正好也为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的四个角度。简言之,译者需要动态地从宏观上顺应不同的语境成分,即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智世界;在微观上顺应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即语码和风格、语言构建成分、语篇结构。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对其文学作品俄译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展开研究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效走出去”的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翻译,而且还要考虑其译文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程度。只有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接受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中国文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本论文旨在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莫言作品的俄译本,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翻译中文化因子传译与顺应论理论研究的状况概览,引出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阐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的是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理论相关问题,围绕着“什么是顺应论”以及“翻译与顺应的关系”而展开,详细阐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定义,以及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行为是什么样的。第二章为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研究,主要阐述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从语言与文化两大方面对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展开论述。第三章为本论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即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在这一章中阐述了顺应论视域下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并结合莫言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的俄译本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即对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过程中文化障碍的克服进行总结与归纳,得出结论并制定后续研究的大致方向。
杨维[6](2020)在《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确理解实词词义是读懂一篇文言文的基础和前提,能阅读浅易文言文也是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然而当前的实词教学却是低效,表现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词数量庞大、词义繁杂,加上不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实词教学面临困境。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训诂学方法“以形索义”运用于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依据古文字字形探求本义,追寻引申义以构建词义系统,为高中文言实词教学提供新思路,以期提高文言实词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本文共分五章来论述“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意义、现状和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章阐明“以形索义法”的具体含义并厘清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从课标对文言实词的教学要求、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形式与学生文言水平的提高途径等三个角度说明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的重要性;再结合自身实习案例,分析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即尝试运用“以形索义法”进行实词教学。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一教学方法分别进行论述,一方面结合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同时参照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一中列举的120个文言实词,梳理教材中出现的高频实词设计教学案例十则并进行实践教学,阐述实际可操作性。最后第五章,通过试卷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比检测“以形索义法”的教学效果,以做出可行性评价并就教师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认为,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运用“以形索义法”,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行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汉字的文化意蕴;构建实词词义系统,让学生系统的学习文言实词,有助于提高实词教学效率。
帖伊[7](2019)在《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名词谓语句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特色鲜明的语言构式。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研究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先后经历了初步界定、细致描写和深入解释等三个主要阶段。现有针对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研究成果虽相当丰富,但从整体上看仍有不足,尤其是构式的意义建构亟待全面深入的考察。汉语名词谓语句背后潜在着怎样的认知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利用理论间互相修补和完善的机制,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特征,以期发现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背后的认知动因和机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名词谓语句的构式义是什么?它的类型划分与层级分布网络是怎样的?它与“是”字判断句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第二,名词谓语句有哪些显着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第三,名词谓语句形成的认知动因是什么?其意义如何建构?本研究强调以理论为导向的自上而下分析法和基于用法的自下而上分析法相结合,重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并以定性研究为主。自建封闭语料库,共收集1050例名词谓语句,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语料库和前期研究成果里的经典例句。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名词谓语句在认知语法视角下的界定是:((NP1)NP2),其构式义是:任何概念化主体从NP1到NP2进行顺序扫描,能够建立两个概念间或包含、或同一、或联想的基本关系,从而实现NP2对NP1性质或状态的描写。名词谓语句作为一种以“((NP1)NP2)”结构独立成句的表达式,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各方面均与“是”字判断句有所区别,不是“是”字句的简单省略。本研究从横纵两个维度对名词谓语句进行了类型描述。横向上以基本概念关系为依据,名词谓语句可以划分为包含式(599例,占57.05%)、同一式(394例,占37.52%)和联想式(57例,占5.43%)等三种基本类型。纵向上以句法扩展结构为依据,名词谓语句的上位原型图式是“((NPSub)<sub>NPPre)<sub>”;“((NP1)NP2)”“((NP1)αNP2)”“((NP1)NP2)β”和“((NP1)αNP2)β”为其图式性下位原型图式,其中以“((NP1)NP2)”结构的原型性最高。第二,名词谓语句的显着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层面上,可进入包含式和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名词范围较广,搭配较灵活;而进入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名词范围则相对有限,搭配较稳定。在三种基本类型的名词谓语句中,谓语名词前后均可以不同程度地出现副词和语气助词,个别名词谓语句还可以与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搭配。2)语义层面上,包含式名词谓语句的语义联结主要表现为“本体-特征包含”“领有者-领属物包含”“本体-类属包含”和“领属物-领有者包含”;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语义联结则表现为“量化同一”“时空同一”“指人同一”和“指物同一”;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语义联结必须激活一定的事件框架才得以实现。3)时体-情态层面上,名词谓语句在时间认识上表现出明显的即时性和实现性;在情态判断上又具有较弱的未来指向性和较强的程度性。4)语用层面上,名词谓语句具有经济性、凸显性、对比性和抒情性的语用特征。第三,概念关系的呼应性和语义推理的顺应性是名词谓语句形成的源动力,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名词时间化、阐释层级化和植入隐性化。名词谓语句的情境植入构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隐性情境,即:包含关系情境、同一关系情境和联想关系情境。完成体标记“了”及程度情态标记“都”“挺”“才”等,作为汉语语法体系中的情境植入成分,帮助名词谓语句从时间隐性转向时间显性。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首先,提出“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为名词谓语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其次,通过名词谓语句的语料对情境植入理论做进一步阐释,提出基于汉语语言事实的小句植入特征,有助于推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复次,揭示汉语名词谓语句背后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探索汉语使用者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概念化能力,也为对外汉语教学及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顾宁静[8](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部编本”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简称,从2016年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文言文是语文教材中系统性较强、难度较高的部分,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研究新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任务十分迫切。本文首先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实际的初中教学情况,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规定及要求,明确教学的大方向;接着,立足于“部编本”教材,细致整理了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共三十八篇(不包括古诗词),从文体、题材、文言知识点三个角度全面分析文本;然后,根据对教材和选文分析,明确“部编本”初中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特点;最后,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部编本”教材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设计提出可行性建议,并指出具体实施初中文言文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当前较为关注的文言文衔接的问题。希望给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唐革亮[9](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高梦莹[10](2018)在《初中生文言实词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以铜山区清华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学习是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实词是非常关键的,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影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同时,初中文言实词的学习也为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影响甚至决定高中文言文的学习。立足于此,本研究着重于对初中生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以求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提供效果反馈数据,及依据调查数据提供相关的改进策略。本研究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五个方面。第二部分介绍了实词的定义和分类,并从文化视域、文字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考试与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文言实词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铜山区清华中学为例,编制文言实词调查问卷和测试卷,了解学生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在文言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内容、兴趣较低、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课外文言阅读较少,以及教师在教学中不知道教授什么知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教师方面主要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忽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缺少自主性;学生方面则从现代汉语水平、对文言文的喜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调查的结果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教师方面,应该加强古文教学理论学习,明确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加强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学生方面,端正文言文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字词积累。第五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例谈名词用作动词的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例谈名词用作动词的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裁与体裁分析 |
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 |
2.2.1 摘要语步结构理论模式 |
2.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现状 |
2.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 |
2.3.1 元话语的概念 |
2.3.2 元话语理论模式 |
2.3.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现状 |
2.4 研究现状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语料标注及说明 |
3.4 研究步骤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宏观层面的摘要语步结构分析 |
4.1.1 常规语步结构 |
4.1.2 非常规语步形式 |
4.2 微观层面的摘要语篇特征分析 |
4.2.1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组织策略分析 |
4.2.2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互动方式分析 |
4.2.3 基于语步视角下的摘要语篇常用句法结构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回应研究问题 |
5.2 对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的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况与类型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况 |
一、文言文篇目 |
二、涉及词类活用篇目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特征及类型 |
一、关于词类活用 |
二、词类活用的特征 |
三、词语活用的类型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调查情况简介 |
一、问卷调查情况 |
二、访谈设计情况 |
三、词类活用检测情况 |
第二节 教师教授词类活用现状及分析 |
一、教师教授词类活用现状 |
二、教师教授词类活用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学生学习词类活用现状及分析 |
一、学生学习词类活用现状 |
二、学生学习词类活用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注重教师“教”的策略 |
一、加强词类活用的研究 |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三、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
四、增加多元评价方式 |
第二节 学生“学”的策略 |
一、培养词类活用的兴趣 |
二、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第三节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设计 |
一、新课导入 |
二、复习旧知 |
三、判别词类 |
四、随堂练习 |
五、课堂巩固 |
六、布置作业 |
七、课堂小结及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言文词类活用 |
附录2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4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词类活用检测练习题 |
致谢 |
(4)小学中段习作中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研究 ——以昆明市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中段习作中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实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一、名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二、动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三、形容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四、数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五、量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六、代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第二节 虚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一、副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二、介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三、连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四、助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五、叹词运用不规范现象统计分析 |
第二章 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实词运用不规范成因分析 |
一、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
二、语言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虚词运用不规范成因分析 |
一、虚词本身的特点 |
二、中段学生学习能力的有限性 |
三、语法教学的长期淡化 |
四、方言语法、方言词汇的影响 |
第三章 小学中段词语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小学中段教师词语教学现状调查 |
一、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学生的体验 |
二、脱离语境,单独教学词语 |
三、未能发掘词语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意蕴 |
四、缺乏实践训练,拓展运用较少 |
第二节 小学中段学生词语学习现状调查 |
一、兴趣不高,学习负担沉重 |
二、理解浅显,知识掌握不牢 |
三、积累太少,词语运用率不高 |
第四章 教学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教师重视语法知识教授和学习 |
一、词语教学中渗透语法规范意识 |
二、树立词语教学语用意识 |
三、规范课堂内外用语 |
第二节 教材融入词语运用语法知识 |
一、适当选取词语语法知识 |
二、科学编写词语语法知识点 |
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
第三节 多阅读,强语感,提高表达准确性 |
一、多阅读,增强语感 |
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 |
第四节 重视习作修改和习作评价 |
一、重视习作修改环节 |
二、习作评价形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相关理论问题 |
1.1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
1.1.1 语言的选择 |
1.1.2 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与顺应性 |
1.1.3 顺应论的四个视角 |
1.2 顺应论与翻译 |
1.2.1 翻译中的“选择” |
1.2.2 顺应与翻译 |
1.2.3 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模式 |
1.2.4 两点补充与说明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 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1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产生 |
2.1.2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2.2 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成因 |
2.2.1 俄语、汉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 |
2.2.2 俄语、汉语在文化层面的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 |
3.1.2 克服途径的选择 |
3.2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2.1 莫言作品中存在的文化障碍 |
3.2.2 莫言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2.以形索义法基本内容阐释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2 以形索义的前提条件——形义统一 |
3.高中文言实词教学概况 |
3.1 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的重要性 |
3.2 高中必修教材常见文言实词分布情况统计 |
3.3 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现状分析 |
4.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 |
4.1 以形索义法运用依据 |
4.2 以形索义法运用价值 |
4.3 以形索义法指导下的实词教学设计 |
5.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
5.1 以形索义法可行性评价 |
5.2 以形索义法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原则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搜集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搜集 |
1.5 术语界定 |
1.6 结构安排 |
第2章 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现状述评 |
2.1 引言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名词谓语句的界定研究 |
2.3.2 名词谓语句的描写研究 |
2.3.3 名词谓语句的解释研究 |
2.4 简评 |
第3章 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 |
3.1 引言 |
3.2 哲学背景 |
3.3 理论基础 |
3.3.1 理论基础一:情境植入理论 |
3.3.2 理论基础二:框架语义学 |
3.3.3 理论基础三:认知参照点理论 |
3.4 新的解决方案: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 |
3.4.1 构建理据 |
3.4.2 前提和假设 |
3.4.3 运作方式 |
3.5 小结 |
第4章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界定及分类 |
4.1 引言 |
4.2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界定 |
4.2.1 界定标准 |
4.2.2 与“是”字判断句的辨析 |
4.3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分类 |
4.3.1 包含式名词谓语句 |
4.3.2 同一式名词谓语句 |
4.3.3 联想式名词谓语句 |
4.4 名词谓语句的层级范畴网络 |
4.5 问题与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特征 |
5.1 引言 |
5.2 包含式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2.1 语料分布 |
5.2.2 语义特征 |
5.2.3 句法特征 |
5.3 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3.1 语料分布 |
5.3.2 语义特征 |
5.3.3 句法特征 |
5.4 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5.5 名词谓语句的时体-情态特征 |
5.5.1 时体特征 |
5.5.2 情态特征 |
5.6 名词谓语句的语用特征 |
5.7 小结 |
第6章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
6.1 引言 |
6.2 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认知动因分析 |
6.3 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
6.3.1 包含式名词谓语句的意义建构 |
6.3.2 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意义建构 |
6.3.3 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意义建构 |
6.3.4 其他 |
6.4 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特征 |
6.4.1 名词时间化 |
6.4.2 阐释层级化 |
6.4.3 植入隐性化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发现与启示 |
7.1.1 研究发现 |
7.1.2 研究启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包含式名词谓语句语料清单 |
附件二:同一式名词谓语句语料清单 |
附件三:联想式名词谓语句语料清单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
第一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
一、文言文教学需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
二、文言文教学需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
三、文言文教学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
一、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 |
二、注意前后学段的教学衔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教材文言文选文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教材初中学段文言文文体和题材的分类及分析 |
一、“部编本”教材初中学段文言文文体分类及分析 |
二、“部编本”教材初中学段文言文题材分类及分析 |
第二节 “部编本”教材初中学段文言知识点归纳与分析 |
一、文言实词的归纳与分析 |
二、文言虚词的归纳与分析 |
三、特殊句式的归纳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教材文言文选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教材文言文选文的优点 |
一、传统文化篇目增加,文学性增强 |
二、文章难度分布合理,符合学习规律 |
三、知识体系改变,重视语文核心素养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教材文言文选文存在的问题 |
一、选文比重增加,学习负担较重 |
二、编排方式分散,结构训练不足 |
三、初高衔接模糊,选文不够连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教材文言文教学设计建议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计 |
一、不同文体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
二、不同题材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
三、文言知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 |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
一、不同文体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
二、不同题材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
三、文言知识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
第三节 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文言文教学 |
二、研究选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
三、教学设计要做好与小学、高中的文言文衔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初中生文言实词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以铜山区清华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文言文实词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言文实词的定义及分类 |
一、文言文实词的定义 |
二、文言文实词的分类 |
第二节 初中文言实词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文化视域 |
二、文字学 |
三、考试与评价 |
四、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章 铜山区清华中学学生文言文实词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设计 |
二、实施方式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分析 |
二、测试情况分析 |
第三节 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教师的建议 |
一、加强古文教学理论学习 |
二、明确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 |
三、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 |
四、加强词汇的教学 |
五、培养学生诵读习惯 |
第二节 对学生的建议 |
一、端正文言文学习态度 |
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三、拓展课外文言文阅读 |
四、强化字词积累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例谈名词用作动词的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赘余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D]. 陈海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D]. 高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研究[D]. 张丝丝.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小学中段习作中词语运用不规范现象研究 ——以昆明市三所小学为例[D]. 张思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D]. 胡斯玥. 武汉大学, 2020(03)
- [6]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杨维. 西南大学, 2020(01)
- [7]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D]. 帖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研究[D]. 顾宁静. 苏州大学, 2019(04)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初中生文言实词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以铜山区清华中学为例[D]. 高梦莹.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