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题字扇(新版)

王羲之题字扇(新版)

一、王羲之题扇(新编)(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王祎洁[2](2021)在《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名词,也与如今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提出的“山水城市”这一城市规划理念拥有同质的内涵。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历史造就了其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局面。越中山水园林兼得山水与园林之长,又源远流长、传承赓续,成为了中国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期望通过对越中山水园林的研究,管窥传统意义上“山水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主要运用“论从史出”的园林史研究方法,以越中山水园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图文与场地遗迹的实证性考察,在大量古今文献的梳理以及大量案例研读的基础上,将越中山水园林分为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剖析,得到了如下成果:宏观层面的越中山水园林表现为山水城市,主要集中在春秋至西汉时期对稽山鉴水的改造以及越王句践“象天法地”的建城构想。并对其中的山水格局营建以及山城关系流变进行探究,提出越中山水城市的主要营建思想为讲求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生和注重城市空间与功能划分的以人为本理念。中观层面表现为山水胜迹,主要为魏晋至唐宋时期,以“山阴道上”与“兰亭流觞”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山水理法主要包括自然得景和文化延续两方面,认为越中山水胜迹的主要营建思想为崇尚自然与人文胜概。微观层面表现为山水庭园,鼎盛时期在明清,尤其是明朝末年。考证了大量城内外山水园林的营建位置,分析其分布特征,并运用大量的案例阐述山水庭园中对山水的理法智慧,包括真山真水、残山剩水和掇山理水三个方面。并提出越中山水庭园在形式上讲求崇古质朴,意境上讲究芥子须弥的营建思想。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越中山水园林的营建思想流变,并针对三个尺度的山水园林提出对六条当代建设的启示:宏观尺度应遵循自然秩序以契合城市发展,妥善利用山水并合理规划空间;中观尺度应物质保护与文化延续并重、合理利用山水胜迹塑造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微观尺度应注重对山水庭园的形式革新,并注重意境的承继和文化的阐发。

袁静[3](2020)在《李昭玘诗文校注》文中提出李昭玘(?-1126)字成季,自号乐静居士。北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中进士第,授徐州教授,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累官提点永兴、京东、京西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初,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崇宁元年(1102)罢主管鸿庆宫,入元佑党籍,居闲十五年。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以起居舍人召,已卒。李昭玘治政有为,胸度夷旷。李昭玘着有《乐静集》三十卷,今存二十九卷。现存版本有四,均为清代抄本,《全宋诗》、《全宋文》辑佚《乐静集》外诗文,共得诗歌74题97首,文章218篇。李昭玘诗文版本较少,但从宋至清(元代无)仍有十余种选本、总集收录其作品,笔者对其版本及载录进行整理。李昭玘生年未见明确记载,但据李昭玘文中“成童”、“于今四十年”、“某与晁君少同学而齿差长”、“为童时,以闻先生道德文章”等关键词句,大胆推测并搜集资料考证其生年约为1043年至1048年间。李昭玘诗文共系年110篇,可系年诗为12题19首;可系年文91篇。李诗均不见作者署以创作时间,李文自署创作时间18篇,经考索系出73篇。李昭玘诗歌按内容可分为酬唱赠答诗、羁旅行役诗、哀悼诗、日常闲适诗。李诗在创作上善用典故、托物言志,并形成了平淡、清丽的诗歌风格。李昭玘散文可分为议论文、政治论文和四六公文。议论文“才赡意广”,政论文观点鲜明,说古论今,四六公文,博古切今、琢削稳密。李昭玘诗文中展现其思想动向。为官与居闲两段时期李昭玘分别奉守着儒家和道家两家的思想,并受宋代理学影响深重,这也清晰的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李昭玘诗文校注,以《四库全书》本《乐静集》为底本,以道光四年东武刘氏味经书屋清抄本、陆心源抄本、《全宋诗》中卷一二八九至卷一二九一李昭玘诗、《全宋文》中卷二六○五至卷二六一七李昭玘文为参校本,辅以宋元明清重要总集、选本,对李昭玘现存诗文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典章制度、典故及重要词语进行注释整理,以期有助于后来研究。

高虹飞[4](2020)在《“吴中四才子”名目再探——以徐祯卿为中心》文中认为据《明史》记载,徐祯卿年少时,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号"吴中四才子"。通过考察明人为唐、祝、文、徐四人所作行略、墓志、传记、像赞等材料,可知当时并无"吴中四才子"定名。这一名目为钱谦益《列朝诗集》所创造,后为《明史》等沿用。钱谦益的根本目的,在于宣扬吴中派优于复古派的文学主张。民间流传的"江南四大才子"故事,主人公为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周文宾。徐祯卿未被写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吴中经历不为民间所熟知,故事色彩也不够充分。周文宾并不是指仇英或沈周,而应是作者虚构的文学形象。

沈超然[5](2019)在《《越中园亭记》与晚明绍兴园林研究》文中提出晚明时期,江南造园空前繁荣,不仅数量剧增,而且名园迭出,并出现了众多的造园匠师与相关着述。就地域而言,晚明江南园林的建设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实,彼时造园兴盛者中还包括绍兴,据祁彪佳(1602-1645)《越中园亭记》(撰于崇祯年间)所载,晚明时期山阴、会稽两县(属绍兴府)的园林数量已达190余处之多,其中亦不乏一时名园,园林盛况空前。绍兴是明代浙东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与繁荣的城市生活为园林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文人结社与民众游观之风的盛行则对园林的营造提出了需求,故造园之事自然勃兴。然而,绍兴在明清易代之际,成为结客谈兵、抗清复明活动的重要据地,以及在清一代随着其经济、文化等区位优势的衰落,晚明绍兴园林的荒废已不可避免,故几乎无实物遗存至今。目前对明清江南园林的研究,因关注物质空间为导向,在地域上以园林遗存较多的苏州、扬州与杭州等地为主,现有对晚明绍兴园林研究的缺失,使得其在园林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被低估。因此,本文以《越中园亭记》为基础,选取“晚明绍兴园林”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园林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与场地遗迹的实证性考察,试图了解、分析并总结晚明绍兴园林在城市、人物、观念与营造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揭示其价值。本文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二章是晚明绍兴造园的兴起与园志书写。主要是从晚明绍兴园林的两个“兴起”来展开:一个是园林营造的兴起,以及与之有关的自然、城市、社会与时代背景,另一个是园林书写的兴起,其中主要考察以《越中园亭记》为代表的绍兴城市园志。第三章是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园林分布与造园家族。主要是对《记》中的客观信息进行整理与考证,包括位置与人物两个方面。第四章是《越中园亭记》中的晚明绍兴名园实例。选取若干晚明绍兴名园作个案研究,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其园主背景、历史沿革、景象布局与造园特征等多个方面。第五章是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园林的意匠特征。主要包括山石、理水、建筑与花木四个层面。第六章是以《越中园亭记》为基础看祁彪佳的园林观念。主要涉及祁彪佳的“园亭”概念、园记视角、园林理景审美,以及私园开放性的讨论与园林活动评判等五个方面。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晚明绍兴园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营造水平均代表了江南园林的较高水准,其造园意匠与园林观念,除具有江南园林之共性外,因受到本地自然与人文条件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自身的鲜明特征与多样性,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出如下具体结论:首先,晚明绍兴园林的兴起发轫于隆庆至万历初年,至崇祯年间祁彪佳撰写《越中园亭记》时,园林发展已达空前极盛;其次,《记》中所载晚明绍兴园林的分布情况,在城内多集中于三山(龙山、蕺山、龟山)与城市东南一带,在城外多集中于常禧门外的南塘与稽山门外的炉峰、天柱一带;再次,《记》中所载晚明绍兴的造园人物,他们多来自于会稽陶氏、商氏,山阴张氏、祁氏、朱氏以及余姚吕氏等家族;此外,祁彪佳的“园亭”概念与今人有异,其园记视角包含了“以人重”与“以景胜”两个方面,并在理景审美过程中追求自然与空间变化,而时人对园林活动的评判与讨论亦呈现多样性;晚明绍兴造园的总体特征以自然得景为主、人工营造为辅,发展至明末则表现出对人工营造如叠山、建筑的重视与追求。

邱玥[6](2019)在《檃括研究四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檃括体是指将前人的文学作品修改、矫正到新的体式中,以达到作者的某种艺术追求的一种文体。从宋代开始,很多文人都创作过檃括体作品,檃括体作品在诗、词、曲的文类“尊体”与“破体”效应中拥有无法忽视的地位。近年来很多研究者都对檃括体做过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是这些探索往往片面。为了具体而深入地研究檃括体文学作品,笔者进行了文本上的整理与收集,作品横跨宋、金、元,以期对檃括体作品有一个更为宏观而整体的把握,并从诗、词、曲的文类破体角度分析,结成《檃括研究四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中间四章为主要内容。第一章檃括体的概念界定。檃括不同于以诗度曲,檃括是将现有的文学作品改入现有的曲调中,以诗度曲更多的情况下是将现有的文学作品创作新的曲调以歌唱。檃括也不同于声诗,宋人声诗是一种音乐性的行为,而檃括体的创作是一种文学性的行为。檃括体的定义是:将前人的整篇文学作品修改、矫正到新的体式中,以达到作者的某种艺术追求的一种文体。第二章檃括与宋词的诗化。从对宋代檃括词的创作分析为起点,分析宋词语言的诗化、创作观念的诗化与檃括的内在关系,后在整体上把握檃括词与宋词诗化的轨迹。得出宋代檃括词是宋代文人对于词体“破体出位”所作出的努力的结论。第三章檃括与元词的曲化。本章从对金元檃括词的创作分析为起点,分析元词语言的曲化、创作情韵的曲化与檃括的关系,解释金元易代之际,词曲互渗的现象与本质。得出元代檃括词是元代文人拯救僵化词风所作出的探索的结论。第四章檃括与元曲的雅化。本章从对元代檃括曲的文本本身的分析开始,分析元曲语言的雅化、创作情韵的雅化与檃括的关系,并着重研讨了元人运用檃括手段抒发情志的现象。得出元代檃括曲是元曲向诗词复归的手段之一的结论。

邵福生[7](2019)在《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萌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下的明末清初江浙地区传统帖学书家“以碑破帖”的研究探索活动对清代中后期以来碑学流派理论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在明末清初时期弃虚蹈实学风的影响下,金石文字学得到迅速发展。此时江浙地区的部分传统帖学书家意识到以《阁帖》为代表的传统刻帖由于遭到屡次翻刻,面目失真严重,以刻帖作为单一的学书取径显然不可行。同时,这些书家也不满于当时书坛千人一面的董氏姿媚书风。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郑簠、朱彝尊、陈奕禧、杨宾、何焯等人为代表的江浙书家在金石考据研究活动中逐渐关注到了秦汉篆隶碑刻以及北朝碑刻上的书法,他们肯定了这些碑刻书法的艺术价值并加以倡导学习。此时期的江浙书家提出的关于秦汉篆隶碑刻和北朝碑刻的书法审美价值以及书法史意义的见解,已经接近于清代中后期以来阮元等人提出的碑学观点,可以说明末清初时期已是清代碑学的滥觞期了。对于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此时期江浙部分书家在碑学史上的意义,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梳理好碑学思想的形成发展脉络。

任淑莉[8](2019)在《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认为宋元方志处于方志发展的成熟和完备阶段,其中浙江地区方志存量大、质量佳,保存了不少语言、历史、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珍贵材料。目前学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研究尚不系统,也不够深入。散佚的宋元方志辑佚成果需做较为完备而全面的补辑,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活化石”,既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献,又是非常值得整理的语言文字学文献,至今没有人做过整理和考证。论文基于文献学角度,对我国宋、元两代编纂成书的浙江地方志文献(包括18部现存方志(残志)及161部亡佚方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界定了研究范围,阐述了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根据历代目录,参考相关方志研究成果,考订取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存佚总目》;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的分布特点;对宋元浙江方志名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宋元浙江方志整体特点。第三部分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史志目录、补史目录、官书目录、私家目录中的分布情况,系统梳理现存主要目录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着录信息,整理《宋元浙江方志目录着录表》;结合宋元以来各类地理志、史注、类书、文集笔记等,对历代目录着录宋元浙江方志存在的方志误录、作者名号、卷帙及同书异名现象进行了考证。第四部分遍检宋元以来各类文献,综合各家所辑,在刘纬毅辑本75种方志基础上,补辑宋元方志46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对刘纬毅《宋辽金元方志辑佚》存在的方志误录,佚文误辑、多辑、漏辑等进行了辩证;对补辑佚文中文献记载互异、内容史实有疑的条目进行了考证。第五部分从时代、体类、地域三个方面,对两宋及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梳理了浙江方志的作者背景,考察了作者籍贯、时任官职、修志职务等,制成《宋元浙江方志作者一览表》;结合编纂方式、编纂目的、编纂条件及出版经费来源,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编纂特点进行了整体研究;从体裁、篇目结构与文字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宋元浙江方志编纂体例进行了考察;以宋元“四明六志”为例,探讨了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第六部分是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论文以现存18部宋元浙江方志与所辑1543条佚文为文本范围,对宋元浙江方志中334个方言词进行了辑录、考释;结合古今书证,考察方言词的历史源流嬗变,追溯较早源头、文献用例、通行地域等。

曹蓉[9](2019)在《米友仁与绍兴内府 ——宋高宗书画鉴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这是后人对于南宋绍兴内府的普遍想象。南渡以后,前代法书名画汇集内府,其情形何如,所得多少,至今不得其详。内府既有储藏,如何贮存,作何整理,同样未见明晰。除此以外,时风的转移,文化的传播,均是可以探究的议题。本文以曾经作为内府书画整理人员的米友仁为线索。首先,查考其职能,观察他在内廷所处的位置,讨论他以侍从身份供奉内廷的方式。随后扩大范围,观察除他之外,其余鉴定人员的角色,揭出“秘书省”这一显着的书画机构之外,较为隐晦的内廷书画系统:这一系统,由散编于合门司、入内内侍省、御书院及馆阁的近臣组成,他们职能相接,环环相扣,促成内府书画整理的有效运行。再者,宫廷收藏及其复本,包含其中的欣赏趣味,如何由宫廷传至宫外,由中央下达地方,蔚为一种普遍的空气。

张锴锋[10](2019)在《论古代书法中的“经营”意识》文中提出“画”有“经营”,“书法”亦有“经营”,并且书法中所体现出来的古人的“经营”意识比“画”中之“经营”意识还要久远。从汉字酝酿始,“经营”的意识就已经伴随其中了,并且这种伴随在整个造字过程中的“经营”意识被后人归纳为“六书”。“六书”理论的创立,不仅表明了古人对汉字具有了很高的经营意识,同时也是对汉字结构的自觉。“经营”意识在古文字阶段使汉字向着“简”与“速”的方向演进。在今文字阶段,经营意识由“求简”、“求速”逐渐向“求美”转移,至五种书体具备后,汉字演进动力逐渐转化为书法发展的内驱力,围绕着“书法艺术”的经营意识也随之形成。“意在笔先”可谓千古名言,而对其中之“意”字,指的就是“经营”之意,并且这种经营又有两个维度,一是对书法形质层面的经营,二是对人书写前的心境的经营塑造。书法中的经营意识还孕育出了书法之笔法,结构、章法以及墨法,使得书法之法走向丰富。结字以及章法中的“三造一谋”更是书法经营意识的体现,并使的书法之法趋向完善。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书法经营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儒家思想中重秩序、重规矩以及重“文饰”的礼乐文化意识形态将书法经营导向“法则”与“形式”;并且儒家中庸思想不仅为书法经营奠定了以“中和为美”的基调,而且中庸思想中所蕴含“用中”、“时中”的方法论更为书法经营实践提供了指导。在书法史中,受儒家思想影响并将书法经营至极致的书法家很多,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又非“笔下有忠义”之颜真卿以及“心正则笔正”之柳公权莫属。儒家思想使得书法艺术具有了人为雕琢的痕迹,表现出一种对于人为经营下的秩序化、程式化、规则的追求,而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自然”,恰是对人为刻意经营意识的解构与消解。道家“自然无为”以及“虚、朴”思想分别对书法中带有功利属性的人为法则以及人为刻意经营下的“文饰”给予了批判与消解,并表现出一种对于个体自由精神的推崇,这些又可以在魏晋书风中体现出来。在书法史中具有典型道家色彩的书家很多,而在这些书家中又属“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的张旭以及主张书法要“无法”与“无意”的苏轼最为典型。

二、王羲之题扇(新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羲之题扇(新编)(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基础工作
        1.2.1 研究范围
        1.2.2 调研范围
    1.3 相关研究与评述
        1.3.1 绍兴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2 江南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3.3 山水园林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分析
        1.4.2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分析
        1.4.3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1.5 创新性
        1.5.1 园林史中营建思想研究的拓展
        1.5.2 经典研究对象的重要新视角介入
        1.5.3 多学科理论结合的视野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层次
    2.1 越中山水园林的特点
        2.1.1 千岩万壑:越中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
        2.1.2 诗化山水:越中山水的人文景观特点
        2.1.3 众香之国:越中园林特点
    2.2 影响越中山水园林营建的因素
        2.2.1 山水审美思想
        2.2.2 绍兴地域文化
        2.2.3 造园风尚变迁
        2.2.4 文人名士推动
    2.3 越中山水园林的层次
        2.3.1 层次划分
        2.3.2 层次关系
3 宏观尺度:山水城市
    3.1 营建活动
        3.1.1 稽山鉴水:山会平原的开拓
        3.1.2 拟法紫宫:句践建城
    3.2 营建理法
        3.2.1 山城格局
        3.2.2 山城关系
    3.3 营建思想
        3.3.1 山水格局:自然-人居和谐共生
        3.3.2 城市规划:筑城卫君,造廓守民
4 中观尺度:山水胜迹
    4.1 营建活动
        4.1.1 应接不暇:山阴道上
        4.1.2 魏晋风流:兰亭流觞
    4.2 营建理法
        4.2.1 以自然得景为主的景致营建
        4.2.2 以文化推行为主的延续之法
    4.3 营建思想
        4.3.1 崇尚自然,削减人工
        4.3.2 景以载道,人文胜概
5 微观尺度:山水庭园
    5.1 营建活动
        5.1.1 越中山水庭园考证
        5.1.2 山水庭园的分布特征
    5.2 营建理法
        5.2.1 真山真水
        5.2.2 残山剩水
        5.2.3 掇山理水
        5.2.4 小结
    5.3 营建思想
        5.3.1 形式:崇古质朴
        5.3.2 意境:芥子须弥
6 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流变与启示
    6.1 形式的流变
        6.1.1 园林择址
        6.1.2 园林山石
        6.1.3 园林理水
    6.2 人文内涵的流变
    6.3 明清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1 祁彪佳的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3.2 其他明清越中文人山水园林营建思想
    6.4 对当代的启示
        6.4.1 宏观层面:注重山水城市格局构建
        6.4.2 中观层面:注重山水胜迹合理保护
        6.4.3 微观层面:注重山水庭园延续革新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李昭玘诗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李昭玘研究现状综述
        (一)生平研究
        (二)文学创作研究
        (三)李昭玘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李昭玘诗文版本及载录情况
        (一)《乐静集》版本情况
        (二)李昭玘诗文载录情况
    三、关于李昭玘生年问题之探讨
    四、李昭玘的思想
    五、李昭玘的诗歌创作
        (一)诗歌内容
        (二)诗歌艺术手法及风格
    六、李昭玘的散文创作
    七、李昭玘诗文创作之价值与不足
凡例
李昭玘诗
    卷一
        游白鹤观
        从张圣途乞石
        送王子中南归筠州
        送徐州举人赴省试
        送李容甫归北都
        雪堂诗寄子瞻
        谢刘主簿见和乞石诗
        昂昂千里驹
        泛泛水中凫
        飞鸿亭
        驱雀行
        春日游西池
    卷二
        观江都王画马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出郭闲步
        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右白石压尺
        右古铁刀
        次韵庭玉弟暮春作
        戏赠阎汉臣庙令
        又戏赠汉臣
        睡起
        病中闻雨
        吊刘孝嗣
        经睢阳有感
        南游道中
        舟行阻雨
        道中书怀三首
        过盱眙宿慈氏寺
        宿慈氏遥碧斋有感
        天长道中
        久雨
        南峰闲步
        登龙游寺
        过虹县有作
        过淮
        登平山堂
        泊扬州城外
        赠盱眙令王邦直
        还家有作
    卷三
        和程适正见赠二首
        北园书事三首
        赠子常二首
        赠故人刘器之待制
        早秋书事二首
        齿落
        发白有感
        早秋
        赠汉臣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
        九月八日雨作
        北园偶成二首
        送春
        有客携扇欲予题字,因以一绝答之
        和鲍辇七夕四绝
        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一枰尚在窗户閴然,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
        御试宿集英殿雨过有作呈敏甫学士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饼,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迎驾
        喜晴寄张使君
        无咎哀辞二首
        送次膺赴诏二首
        次膺哀辞三首
        雨后二篇
        赠汉老侄琴
        某氏挽辞二首
    卷四
        《全宋诗》辑佚李诗
        摘果
        培花
        赞潏(yù)水先生
        春日游金明池
        观刘孝嗣写真
        观画
        深山
        诗一首
        中顶
        回马岭
        句(三)
李昭玘文
    卷五
        记陵冢
        录僧惠泉事迹
        跋秦系诗
        记白鹤泉
        辨戏马台
        记残经
        记刘向冢
        录张祜诗
        说二洪
        录德宗诗
    卷六
        济州真武殿记
        徐州巽台记
        真乐堂记
        葬遗骸记
        任城修佛殿记
        负日轩记
    卷七
        勅谥灵慧大师传
        送吴秀才归汶上序
        晁伯均字序
        晁子安字序
        燕游十友序
    卷八
        潞州戒焚死榜
        祭枯骸文
        祭晁次膺文
        祭晁无咎文
    卷九
        问默
        书邓先生石几
        跋阁本法帖
        跋三代款识
        跋东坡真迹
        跋郭填诸帖
        跋孟仲宁画莲社图
        跋石曼卿诗后
        书六逸四畅画本
        戏答阎子常悲墨
        书笔工王玠
    卷十
        上眉阳先生
        上苏黄门
        上孙莘老
        上孙莘老求先人埋铭
        上颜朝奉
    卷十一
        上郓州安抚刘莘老相公书
        答刘秀才求先博士墓志书
        代贺方回上李邦直书
        代贺方回请见书
        代四兄求荐举书
    卷十二
        贺太皇太后生辰表
        贺皇帝即位表
        贺太皇太后表
        进奉贺皇帝登宝位上绢表
        谢吿谕表
        贺册皇太后表
        贺册皇太妃表
        进贡绫表
        贺兴龙节表
        慰皇帝表
        慰太皇太后表
        贺玉玺表
        贺元符改元表
    卷十三
        贺皇帝即位表
        贺生皇太子表
        谢永兴路提刑到任表
        谢京东西路提刑到任表
        谢移京东东路提刑到任表
        知沧州谢上表
        谢落秘阁校理表
        谢降授承议郎表
        谢复官表
        谢出籍表
        谢八宝赦转官表
    卷十四
        代人贺元圭表
        代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
        第二表
        第三表
        代贺平泸贼表
        代知徐州马大夫谢上表
    卷十五
        贺河中府经略游龙图
        与虢州孙学士
        上开封府蒋待制
        贺新潭州张学士
        贺新郢州韩待制
        上事谢监司
        与交代先状
        谢赵判监
        移京东东路提刑谢丰侍郎
        沧州到任谢韩丞相
    卷十六
        答王贤良
        上执政求外任
        回谢马状元
        贺吴正言
        贺吴盐运转官
        贺李资深中丞
        贺李邦直舍人
        贺范龙图移庆州
        贺胡学士加职知桂府
        上李邦直
    卷十七
        谢徐州范教授
        回兖州知府
        贺转运使
        上南京丰侍郎
        永兴提刑谢到任
        贺交代改官
        谢漕使
        移京东西路宪谢丞相
        同前谢曾枢密
        谢交代上官正言
    卷十八
        谢运使学士
        答留台沈大夫
        回致仕毕大夫
        贺济州太守礼上
        济倅问候
        沂宿太守问候
        沂宿通判问候
        提刑问候
        贺荆王
        贺淮阳知军到任
        谢漕州吕孝廉
        谢黄尚书
    卷十九
        贺游龙图冬
        贺两府正
        贺提举冬
        贺邻郡守倅冬
        回外邑宰冬
        贺监司正
        贺运司正
        贺曾端明正
        贺孙学士正
        贺邻郡冬
        贺李邦直正
        回诸州通判冬
        回安抚冬
        回两府冬
    卷二十
        谢及第
        谢举幕职
        谢举太学博士
        谢馆职
        代庭玉弟谢吕大资举县令
        代谢荐
        又代谢荐
        代谢改官
    卷二十一
        贺门下司马相公
        贺平章文太师
        贺左仆射相公
        到任谢右仆射
        谢大漕
        贺南京知府
        贺吴运使转官
        贺右丞
        代石职方答交代
        代人上两府问候
        代贺方回谢举换文
        代人谢安抚
        代人谢副漕
        代人谢两府
    卷二十二
        哲宗兴龙节疏右语
        僖祖忌疏
        太宗忌疏
        仁宗忌疏
        神宗小祥功德疏
        神宗忌疏
        神宗小祥开启道场疏
        章献明肃皇后经疏
        神宗皇帝斋疏
        孝明皇后忌疏
        皇帝天宁节功德疏
    卷二十三
        祈水退青词
        灵惠疏
        诸庙文
        河伯文
        僧道道场
        谢灵惠疏
        灵惠塔祈晴疏
        灵惠塔祈雨疏
        谢雨疏
        天庆观祈雪青词
        灵惠塔疏
        祈雪禳火青词
    卷二十四
        济州天宁请观禅师开堂疏
        天宁请化老住持疏
        天宁请首座赞直传法开堂疏
        同前
    卷二十五
        用相
        知人
        省台寺监
        治吏上
        治吏下
    卷二十六
        重外
        属民
        取士
        政录
    卷二十七
        试馆职策一道
    卷二十八
        王仲远墓志铭
        荣起之墓志铭
        李奉议墓志铭
        成州使君李公墓志铭
        蓬莱县君赵氏墓志铭
        晁次膺墓志铭
    卷二十九
        吴彦律墓志铭
        傅主簿墓志铭
        吕正臣墓志铭
        宋故益州路诸州军水陆计度转运使直史馆护军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工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张纯臣墓志铭
        仁寿县君蔺氏墓志铭
    卷三十
        寿安县君卞氏墓志铭
        察推阎公行状
        赵知录墓志铭
        张广叔墓表
        阎宗一墓志铭
    卷三十一
        《全宋文》辑佚李文
        承天节道场疏
        西京无畏三藏前开启谢雨道场疏
        贺郊祀改元肆赦表
        贺李帅启
        贺刘侍郎除帅启
        签判到任谢上位启
        跋于氏藏兰亭
        宋故乐平郡君赵氏墓志铭
        宋故宜春县主赵氏墓志铭
        八阵论
附录
    附录1 李昭玘可系年诗文编目
    附录2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乐静集》提要
    附录3 李邴《乐静公文集后序》
    附录4 陆心源《影宋本乐静集跋》
    附录5 《乐静集》刘喜海跋
    附录6 《文献通考》附文
    附录7 《直斋书录解题》附文
    附录8 《宋史》卷三四七《李昭玘传》
    附录9 苏轼《与李昭玘一首》
    附录10 苏轼《答李昭玘》
    附录11 苏辙《答徐州教授李昭玘书》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吴中四才子”名目再探——以徐祯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吴中四才子”名目考:以明人记载为中心
三、 创造“吴中四才子”:钱谦益《列朝诗集》的意图
四、 从“吴中四才子”到“江南四大才子”

(5)《越中园亭记》与晚明绍兴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2. 文献材料与研究回顾
        1.2.1. 文献材料
        1.2.2. 研究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2. 晚明绍兴造园的兴起与园志书写
    2.1. 晚明绍兴造园的兴起
    2.2. 晚明绍兴造园兴起的背景
        2.2.1. 自然地理环境
        2.2.2. 城市空间格局
        2.2.3. 结社与游观风尚
        2.2.4. 晚明江南造园风潮
    2.3. 晚明绍兴城市园志的勃兴
    2.4. 《越中园亭记》的书写
        2.4.1. 现存版本
        2.4.2. 成书过程
        2.4.3. 条目内容
        2.4.4. 着录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园林分布与造园家族
    3.1.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园林分布
        3.1.1. 城内园林定位之地名考录
        3.1.2. 城外园林定位之地名考录
        3.1.3. 小结:晚明绍兴园林的空间分布
    3.2.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造园家族
        3.2.1. 核心家族
        3.2.2. 其他家族及成员
        3.2.3. 小结:晚明绍兴园林与家族
    3.3. 本章小结
4. 《越中园亭记》中的晚明绍兴名园实例
    4.1. 祁彪佳寓山园
        4.1.1. 定位
        4.1.2. 规模
        4.1.3. 历史沿革
        4.1.4. 景象布局
        4.1.5. 造园者
        4.1.6. 造园费用
        4.1.7. 小结
    4.2. 城内名园考略
        4.2.1. 息柯亭
        4.2.2. 山水园
        4.2.3. 万玉山房
        4.2.4. 樛木园
        4.2.5. 蒹葭园
        4.2.6. 东武山房
        4.2.7. 淇园
        4.2.8. 荺芝亭
        4.2.9. 附:乐志园
    4.3. 城外名园考略
        4.3.1. 镜波馆
        4.3.2. 镜漪园
        4.3.3. 密园
        4.3.4. 护生庵
        4.3.5. 远曙斋
        4.3.6. 烟萝洞
        4.3.7. 青棘园
        4.3.8. 畅鹤园
        4.3.9. 附:众乐园
5.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园林的意匠特征
    5.1. 山石
        5.1.1. 石宕
        5.1.2. 石峰
        5.1.3. 土山
        5.1.4. 累石
    5.2. 理水
        5.2.1. 曲水
        5.2.2. 方池
        5.2.3. 瀑布
    5.3. 建筑
        5.3.1. 建筑以远眺得景为佳
        5.3.2. 以堂为组景中心的建筑布局
        5.3.3. 建筑营造对风水的关注
    5.4. 花木
        5.4.1. 曾益《名园赋》
        5.4.2. 花匠:金乳生
    5.5. 本章小结
6. 以《越中园亭记》为基础看祁彪佳的园林观念
    6.1. 祁彪佳的“园亭”概念
    6.2. 《记》中的园林记录视角
        6.2.1. 园以人重而记
        6.2.2. 园以景胜而记
    6.3. 《记》中的园林理景审美
        6.3.1. 相地自然,补之以人工
        6.3.2. 空间追求:旷远与幽邃之间
    6.4. 私家园林开放性的讨论
        6.4.1. 陶奭龄的“智者”论
        6.4.2. 祁彪佳的“适然”观
    6.5. 时人对园林活动的评判
        6.5.1. 家族内对久困科场而造园的默许与支持
        6.5.2. 社会对致仕归乡后园居生活的认可与赞赏
        6.5.3. 陶奭龄对“士子造精舍以读书”的批判
        6.5.4. “园癖”的彰显与对沉溺园林的劝阻及批判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檃括研究四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檃括体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檃括的定义
    第二节 檃括与以诗度曲
    第三节 檃括与声诗
        一、声诗
        二、声诗与檃括辨析
第二章 檃括与宋词的诗化
    第一节 从檃括词看宋词语言的诗化
        一、整引诗作入词
        二、整引诗意入词
        三、单引诗句入词
    第二节 从檃括词看宋词创作观念的诗化
        一、咏古以观时政
        二、拟古以抒情志
        三、变古以逞才情
    第三节 从檃括词看宋词诗化的轨迹
第三章 檃括与元词的曲化
    第一节 金元檃括词概述
        一、抒情言志
        二、酬唱赠答
        三、遣兴娱宾
        四、角技逞才
    第二节 元词的类曲化倾向
    第三节 从檃括词看元词的曲化
        一、从檃括词看元词语言的曲化
        二、从檃括词看元词情韵的曲化
第四章 檃括与元曲的雅化
    第一节 元檃括曲概述
    第二节 从檃括曲看元曲的雅化
结语
附录:两宋檃括词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萌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一章 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萌芽的动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学术风气
    第二节 明末清初金石文字学的发展
    第三节 明末清初江浙地区帖学内部自身的变化
        一、江浙书家对董其昌书风的反拨
        二、江浙书家对刻帖认知的改变
    小结
第二章 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倡导学习篆隶碑刻的江浙书家
        一、郑簠
        二、朱彝尊
        三、王澍
    第二节 认同北朝碑刻书法价值的江浙书家
        一、陈奕禧
        二、杨宾
        三、何焯
    第三节 其他书家
    小结
第三章 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逐渐兴起的意义
    第一节 江浙书家对北碑书法审美价值的探索
    第二节 江浙书家关于“书分南北”的初露端倪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一)为宋元历史、自然、社会各方面研究提供方志文献依据
        (二)为宋元语言及方言研究提供新语料
        (三)为新方志的编纂和中国方志史的编写提供经验和资料
    三、研究现状
        (一)宋元浙江方志的整理
        (二)宋元浙江方志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考证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比较法
    五、研究创新点
        (一)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系统文献学考察
        (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全面补辑和佚文校勘
        (三)首次关注宋元方志中的方言材料,拓展学术视野
        (四)研究成果创新
第一章 宋元浙江方志概况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数量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名称
    第三节 现存宋元浙江方志提要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特点
第二章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研究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目录的分布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考
        一、方志误录
        二、作者名号
        三、方志卷帙
        四、同书异名
第三章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
    第一节 辑佚原则与方法
        一、辑佚原则
        二、辑佚方法
    第二节 《宋辽金元方志辑佚》辩证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集成》辨误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补辑与考证
第四章 宋元浙江方志编纂研究
    第一节 总体概况
        一、两宋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二、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第二节 编纂群体研究
        一、作者数量与修志模式
        二、职务分工及特点
        三、修志群体的身份构成
    第三节 编纂特点与刊刻
        一、资料收集与编纂方式
        二、编纂目的
        三、编纂条件
        四、出版经费来源
    第四节 编纂体例及特点
        一、宋元浙江方志体例情况
        二、宋元浙江方志体例特点
        三、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章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搜集与整理
        一、方志直接注明引用文献方言材料
        二、利用判定标记提取方志活方言
        三、参照前代及同代文献勾稽方言词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考释方法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考释
        一、方志引文献方言词考释
        二、方志引活方言词考释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
    凡例
    方志目录
    (一)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二)嘉兴府(今浙江嘉兴)
    (三)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四)建德府(今浙江建德)
    (五)婺州(今浙江金华)
    (六)绍兴府(今浙江绍兴)
    (七)庆元府(今浙江宁波)
    (八)瑞安府(今浙江温州)
    (九)台州(今浙江临海)
    (十)衢州(今浙江衢州)
    (十一)处州(今浙江丽水)
附录二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表(参照文献勾稽)》
附录三 《宋元浙江方志记音词表》
附录四 《宋元浙江方志俗语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米友仁与绍兴内府 ——宋高宗书画鉴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米芾的遗产
    一 随侍
    二 出仕
    三 避地
    四 再仕
第二章 内府的鉴藏与整理
    一 搜访与献纳
    二 鉴定与整理
        1 定验与分等
        2 题签与题跋
        3 装潢与临摹
    三 内廷书画系统
        1 鉴定人员的身份
        2 文书的运行
        3 其他参与者
第三章 时风的传播:从宫廷到士人
    一 御赐之物
        1 御书经史
        2 御笔临帖、诗翰
        3 古代书帖
    二 摹刻之风
        1 御府刻帖
        2 州郡刻石
附录一 米友仁鉴定题跋汇总
附录二 米芾《草书九帖》考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古代书法中的“经营”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经营意识”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选题缘起、意义及目的
第一章 古代书法中“经营”意识的渊源及形成
    第一节 汉字的酝酿:书法“经营”意识的萌动
        一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营意识萌动的逻辑起点
        二 “六书”的创立:汉字结构意识的自觉
    第二节 书法“经营”意识的渐进与形成
        一 古文字的演进与经营意识之渐进
        二 书法“经营”意识之形成
第二章 “经营意识”在古代书法中的存在表征
    第一节 意在笔先:“意”即经营
        一 “意在笔先”之“意”在经营形质
        二 “意在笔前”之“意”在心境的营造
    第二节 书法之“法”的孕育
        一 点画之经营:笔法的孕育
        二 结构和章法的孕育与发展
        三 用墨之经营:墨法的丰富
    第三节 结体、章法中的“造”与“谋”:书法之“法”的丰富与完善
        一 结体之“造”
        二 章法之“谋”与“造”
第三章 儒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影响
    第一节 儒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导向
        一 构建秩序与规范: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
        二 礼乐文化的意识形态将书法之经营导向“法则”与“形式”
    第二节 中庸思想:书法经营实践的方法论
        一 中和为美:书法经营的基调
        二 中庸之“用中”思想与书法经营意识下的实践
    第三节 受儒家思想影响将书法之“法则”经营至极致的典型书家
        一 “笔下有忠义”之颜真卿
        二 “心正则笔正”之柳公权
第四章 道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影响
    第一节 道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消解
        一 “自然、无为”对人为经营下的法则的批判及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推崇
        二 “虚、朴”对人为“文饰”的批判与解构
        三 从魏晋书风看道家思想对书法经营意识的影响
    第二节 具有道家思想特色的典型书家
        一 “性嗜酒、豁达无所营”之颠狂人张旭
        二 “无意”与“无法”之苏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王羲之题扇(新编)(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越中山水园林营建思想研究[D]. 王祎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3]李昭玘诗文校注[D]. 袁静.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4]“吴中四才子”名目再探——以徐祯卿为中心[J]. 高虹飞.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20(01)
  • [5]《越中园亭记》与晚明绍兴园林研究[D]. 沈超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檃括研究四题[D]. 邱玥.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碑学思想萌芽研究[D]. 邵福生. 东南大学, 2019(06)
  • [8]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D]. 任淑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米友仁与绍兴内府 ——宋高宗书画鉴藏研究[D]. 曹蓉.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论古代书法中的“经营”意识[D]. 张锴锋. 天津美术学院, 2019(06)

标签:;  ;  ;  

王羲之题字扇(新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