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晨[1](2021)在《基于“3414”试验优化西洋参氮磷钾施肥研究》文中提出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参与完成植物体内众多生理生化反应,是调控植株生长,有效成分合成的重要因素。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施肥是提升土壤养分的有效手段。西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药用植物,其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目前西洋参种植过程中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既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又带来环境问题,同时还影响土壤和西洋参质量,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产地西洋参品质和种植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3年生西洋参为研究对象,进行氮磷钾配施的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土壤肥力、西洋参生长和皂苷含量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西洋参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氮磷钾含量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吉林辉南地区土壤全碳、全氮、速效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高,该区Rg1含量高,为4.46 g/kg;山东威海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该区总皂苷、Rb1、Re含量高,分别为81.41、25.93、14.82 g/kg。总皂苷、Rb1、Re含量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呈正相关,Rg1含量与土壤全钾、速效钾、p H、全氮、全碳呈正相关。2.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发现氮磷钾肥的施入使土壤p H、全碳、全钾含量降低,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幅分别为4.2%、17.9%、81.8%、13.7%和54.1%。土壤中铁、镁、铝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中钙、硫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1.1%和67.9%。3.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土壤酶活和微生物数量、多样性的影响:氮肥的施入促进了土壤脲酶活性,磷肥的施入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酶活性是土壤养分综合作用的结果。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也发生着变化如Patescibacteria和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多数施肥处理中土壤微生物丰富、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但基本无显着差异,处理N1P2K2、N2P1K2的Chao1指数最高为7787.1和7712.5,群落组成结果存在相似性,但特征性微生物存在差异,不同处理的特有OTU数目在2518~3838之间。4.氮磷钾配施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氮磷钾肥的施用能促进西洋参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的增长,同时也有利于西洋参干物质的积累。氮肥处理下西洋参的增产率在19.38%~37.73%,磷肥对西洋参的增产率在3.48%~12.58%,钾肥对西洋参的增产率在10.07%~20.14%。氮磷钾的施入也促进西洋参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高施肥量时,促进效果会减弱,碳元素含量呈根<茎<叶的趋势,氮含量呈现根>茎>叶的趋势,磷、钾元素含量各部位差别不大,同时西洋参对各元素间的吸收利用存在一定协同或拮抗作用。5.氮磷钾肥的施入对西洋参皂苷含量存在促进作用,总皂苷、Rg1、Rb1、Re含量均随着肥料的施用而增加,含量分别为78.1~108.1 g/kg、0.95~2.59 g/kg、15.87~26.39 g/kg、12.52~19.29g/kg,不同氮磷钾配比下增幅程度不同,对于其他含量较少的单体皂苷影响不明显或不具规律性。通过对不同种类皂苷含量综合评价,发现氮磷钾配施处理西洋参品质好于缺素处理好于CK处理。西洋参中皂苷含量与土壤养分,土样微生物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金欣[2](2021)在《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磷水平、维持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由于磷矿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磷高效利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吸附固定,有效性降低,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磷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另外,土壤管理方式的改变,如农田撂荒或裸地休闲等也影响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因此,理解施肥或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是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延长磷资源使用寿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平原1990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以及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利用蒋柏藩和顾益初磷素分级法(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研究:1)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2)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3)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4)施磷量和pH变化对不同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化肥配施(NK)、磷钾化肥配施(PK)、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钾化肥配施(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包括9个处理,分别为CK、N、NK、PK、NP、NPK、秸秆配合NPK(SNPK)、低量有机肥配合NPK(M1NPK)、高量有机肥配合NPK(M2NPK)。长期土壤管理方式包括3个处理,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长期不施肥(CK)、裸地休闲(Fallow)和农田撂荒(Setaside)。室内培养实验选取冬小麦/夏玉米CK、NPK和M2NPK三个处理代表低、中、高肥力土壤,每个土壤酸化为5个pH梯度(6.4-8.4),每个pH梯度下5个水平施磷量(0-480 mg kg-1)。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长期施磷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而显着增加,全磷和无机磷年均增幅分别为15.5-48.0 mg kg-1y-1和8.7-29.0 mg kg-1y-1;土壤有机磷含量随着试验年限延长有增加的趋势,但仅M1NPK和M2NPK处理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7.5 mg kg-1y-1和19.0 mg kg-1y-1。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处理的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显着增加。(2)长期氮、磷肥配合施用(NP、NPK和MNPK)均较对照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小麦产量,年平均增产在205-265 kg hm-2之间。长期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磷素盈余,并显着提高了耕层树脂磷(Resin-P)、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 HCO3-Pi)以及稀盐酸提取磷(D.HCl-Pi)的含量。与试验开始前相比,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主要增加了土壤Resin-P和Na HCO3-Pi的比例,降低了有机磷和浓盐酸提取无机磷(C.HCl-Pi)的比例。另外,土壤Resin-P、Na HCO3-Pi和C.HCl-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3)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与蒋柏藩-顾益初方法相比,Tiessen-Moir法能够提取更多的有效磷,但低估了铁铝结合态磷和总有机磷的含量。蒋柏藩-顾益初法的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表现为间接作用,其中磷酸十钙(Ca10-P)的间接作用最小。Tiessen-Moir法的Na HCO3-Pi和D.HCl-Pi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间接影响磷吸收量和土壤Olsen P含量,其中Resin-P间接作用最大。两种磷素分级方法均显示了无机磷形态对作物磷吸收的重要贡献,但蒋柏藩-顾益初法可以更好地表征无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4)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化肥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的无机磷含量,以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幅最大。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仅增加了大团聚体(>2mm和2-0.25 mm)以及粉粘粒组分(<0.053 mm)氢氧化钠提取有机磷(Na OH-Po)的含量。而化肥有机肥配施不仅增加了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碳酸氢钠提取有机磷(Na HCO3-Po)的含量,而且增加了>2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Na OH-Po的含量。施化学磷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均提高了Na OH-Po和浓盐酸提取有机磷(C.HCl-Po)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其它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各形态磷的比例,化肥有机肥配施更明显。Resin-P、Na HCO3-Pi、Na HCO3-Po、氢氧化钠提取无机磷(Na OH-Pi)、D.HCl-Pi、C.HCl-Pi、残余态磷(Residual-P)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5)与长期种植作物不施肥处理相比,农田撂荒增加了微团聚体(0.25-0.053 mm)Resin-P、大团聚体(>2 mm)Na OH-Po和各团聚体Na HCO3-Pi&-Po、Na OH-Pi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微团聚体的分配比例,降低了Resin-P、Na OH-Po和D.HCl-Pi在较大团聚体(2-0.25 mm)的分配比例。长期裸地休闲仅提高了大团聚体Na HCO3-Pi和粉粘粒组分Na OH-Pi的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C.HCl-Pi和D.HCl-Pi的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2-0.25 mm和<0.053 mm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在>2 mm团聚体的分配比例。Resin-P、Na HCO3-Pi、Na OH-Pi、Residual-P、Na HCO3-Po、Na OH-Pi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D.HCl-Pi和有机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也影响了土壤有机碳,改变团聚体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6)不同肥力水平和pH条件下,土壤Olsen 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提高显着上升,低肥力土壤增幅最大。另外,不同肥力水平和pH值条件下,无机磷组分中Ca2-P和Ca8-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Ca2-P含量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Ca8-P含量在高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铝磷酸盐(Al-P)和铁磷酸盐(Fe-P)仅在低肥力土壤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上变化不明显。闭蓄态磷(O-P)和Ca10-P不受施磷量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低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和Ca8-P占全磷比例,减少了Ca10-P的比例,中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占全磷比例,而高肥力土壤基本没有改变磷形态的比例。pH值的下降仅明显增加了低肥力土壤不施磷条件下Fe-P含量,降低了施磷条件下Fe-P的比例。其它肥力水平和施磷水平下,pH值变化没有显着影响无机磷的含量和比例。综上所述,长期施磷显着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还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均显着增加。冬小麦/夏休闲体系长期施用磷肥显着提高了耕层Resin-P、Na HCO3-Pi和D.HCl-Pi的含量,其中Resin-P和Na HCO3-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冬小麦/夏玉米体系Ca2-P和Ca8-P或Na HCO3-Pi和D.HCl-Pi对磷吸收及土壤Olsen P起主要的贡献。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此外,施用磷肥的情况下,降低pH没有明显提高土壤磷有效性。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较不施肥种植作物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但是农田撂荒增加了团聚体磷有效性。长期裸地休闲对团聚体的磷形态影响较小。
尹焕丽[3](2020)在《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及高产模式营养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在鹤壁和温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氮磷钾配施对其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通过对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GG)、资源高效模式(ZG)和农民习惯模式(FP)下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供应的变化,结合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明确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养分吸收特性,以期实现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施肥,研究结果如下:鹤壁和温县氮磷钾肥配施周年产量分别达20159 kg·hm-2和21563kg·hm-2,增产率分别达 4.12%~36.19%和 7.97%~50.40%,两地氮、磷、钾增产率平均为 34.60%、20.96%和 15.32%,两地周年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为66.13%、13.81%和69.60%,周年农学效率平均为11.88、20.35 和 15.61 kg/kg。氮磷钾配施能够提高麦-玉轮作周年内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并提高作物养分积累,植株氮、磷、钾素周年总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增加13.83%~122.73%、22.69%~109.69%和31.34%~138.14%,从而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穗粒数及千粒重,有效增加产量。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2017-2018轮作周年内,鹤壁和温县两地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较农民习惯周年产量分别增加15.09%和9.01%,小麦千粒重增加5.55%和3.07%,玉米穗粒数增加5.46%和12.11%、千粒重增加4.16%和9.03%。2018-2019轮作周年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农民习惯显着增加16.42%、4.83%和19.01%和18.07%,周年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2.24、0.58和2.15kg。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下冬小麦氮素积累在拔节期前最快,磷素和钾素在越冬期到拔节期积累速度最快,小麦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48.89%、62.98%和48.32%。夏玉米氮素和钾素快速积累期均在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间,磷素在吐丝期到灌浆期积累最快且积累量最多。丰产增效技术集成能够改善作物冠层结构,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关键生育期内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氮、磷、钾周年总积累量较ZG增加17.27%、16.45%和 30.76%。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内土壤养分供应和植株养分吸收,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资源高效模式能够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并在关键时期土壤养分供应充足,满足作物养分需要,减少养分盈余,改善作物冠层和叶片结构,在轮作周年后仍能维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可以为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
何咏霞[4](2020)在《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肥力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砂姜黑土黏粒含量较高,并以2:1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为主,易于湿胀干缩、土壤中有效水养库容较低,且耕性极差,是我国典型的中低产田土壤。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机质提升,结构改善的重要措施,而不同耕作措施则会直接影响土体及耕层结构。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典型旱作农田土壤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托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养分有效性与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旋翻(Rotary tillage,R)、深翻(Deep tillage,D)和免耕(No-tillage,N)下的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Straw returning+NPK,SF)、氮磷钾平衡施用(NPK,F),及对照处理(Control,CK)。研究取得结果与进展如下:1.典型砂姜黑土耕层(0~20 cm)有机质含量约23.80 g/kg;碱解氮和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为63.66~71.48、9.29~14.26、182.78~242.70 mg/kg。针对该类型土壤改良需求,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尤其后者较低,速效钾含量较高。2.秸秆还田+氮磷钾处理,尤其在不同翻耕方式下对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提升的贡献显着高于氮磷钾的平衡施用;秸秆免耕覆盖下,因难以腐化对土壤速效养分的贡献较小。深翻处理增加了耕层厚度,及耕层(0~20 cm)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但在表层(0~10 cm)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旋翻和免耕处理。免耕处理下,土壤速效养分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中。3.典型砂姜黑土容重约1.25 g/cm3。土粒间凝聚明显,土壤孔隙分布发达。在冻融交替作用下,春季土体较为分散,土壤容重较低。在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土体有明显的内聚现象,伴随着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土壤容重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4.秸秆还田及氮磷钾平衡施用同样降低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但土壤容重却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有机质参与下,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有助于缓解土壤黏粒自身凝聚所带来的土体黏闭障碍因子。不同耕作间,因犁底层土壤较为压实,深翻处理土壤容重略高于常规旋翻处理。5.冬小麦植株体内氮、钾含量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值;磷素含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明显滞后于氮、钾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在不同处理下,作物体内氮、钾含量,及旋翻、免耕处理下作物体内磷含量均呈现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处理>氮磷钾平衡施用>对照处理,与其在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变化一致。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对其在籽粒中的累积影响不明显。深翻处理下表层(0~1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在作物产量较高情况下,抑制了其在冬小麦体内的累积。6.在旋翻与深翻下,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与氮磷钾平衡施用相比秸秆产量无差异,但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后者。秸秆还田方式下通过养分增加有助于作物产量提升,但在免耕方式下因秸秆难以腐解对作物产量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深翻与常规旋翻相比,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但作物产量相差不大。深翻方式下,作物产量同样受到耕层土壤结构改善的影响。综上,深翻与常规旋翻相比,可增加耕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并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有利于该类型土壤土体黏重障碍因子消减与产量的提升;免耕处理尽管提高了表层土壤养分含量,但因秸秆腐解困难,即使在秸秆覆盖下依然无法有效改善土体紧实的现状,制约作物产量的提升。
杜婷婷[5](2020)在《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土壤磷组分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中磷素的丰缺及供给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为提高玉米产量,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但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却只有10%~25%,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导致土壤中磷素大量积累,造成磷素资源极大的浪费。松嫩平原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连作玉米面积较大,秸秆大量剩余,秸秆还田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将秸秆中的磷素返还到土壤中,降低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固定,活化土壤中难溶态磷,从而替代部分化学磷肥,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协调和推进秸秆的高效利用和磷肥的合理施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6~2019年在松嫩平原中部玉米连作条件下,采用框栽连续定位方法,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因素为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翻埋还田(S1)和秸秆焚烧还田(S2),副因素为施磷水平,分别为0(P0)、34.50(P1)、69.00(P2)、103.50(P3)kg·hm-2(P2O5),较系统地研究了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磷素形态、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玉米磷素吸收与利用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有极显着影响。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S0处理相比,S1和S2处理均可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且在不施磷肥(P0)处理下,对速效磷含量增加效果最明显,随施磷量的增加,其增加效应逐渐减弱。S1与S2处理在各施磷水平下差异均不显着。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均逐渐增加。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施磷水平。在相同施磷水平下,S1处理下的土壤碱性、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高于S0和S2处理,而S0与S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其中在连续3年无磷肥施入时(P0),S1处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提升幅度最大。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各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2水平下有最大值,高磷(P3)水平抑制了土壤磷酸酶活性。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均有极显着影响。与S0处理相比,S1处理显着提高了除Na OH-Pi外的其他各形态磷素含量,其中以有机磷形态Na HCO3-Po(23.80%)和Na OH-Po(9.09%)增幅最大,Residual-P(3.62%)增幅最小。与S0处理相比,S2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中各形态磷素含量,其中以H2O-P(15.08%)和Na HCO3-Po(13.76%)增幅最大,HCl-P(3.50%)和Residual-P(3.50%)增幅最小。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均逐渐增加,其中以H2O-P(35.96%)、Na HCO3-Po(26.07%)和Na OH-Pi(14.29%)增幅最大,HCl-P(4.29%)和Residual-P(2.87%)增幅最小。增施磷肥和秸秆还田(S1、S2)均有利于降低土壤稳定态磷(HCl-P和Residual-P)占总磷的比例,提高活性磷(H2O-P、Na HCO3-Pi和Na HCO3-Po)占总磷的比例。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中活性无机磷(Na OH-Pi)占总磷的比例,秸秆翻埋还田(S1)有利于提高中活性有机磷(Na OH-Po)占总磷的比例。秸秆还田(S1、S2)对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的增加作用受施磷水平影响。在无磷肥(P0)施入时,S1、S2处理较S0处理的增加幅度较大,而在高磷(P3)水平下,S1、S2处理较S0处理的增加幅度明显降低。在无磷肥(P0)施入时,S1、S2处理下的土壤稳定态磷占总磷比例显着降低,活性态磷占总磷比例显着升高,而在高磷水平(P3)下,变化幅度明显变小,差异不显着。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均有显着影响。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S0处理相比,S1、S2处理均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加土壤中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其中以不施磷肥(P0)处理下差异最大,而在施高磷(P3)处理下差异不显着。S1与S2处理在各施磷水平下差异均不显着。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均逐渐降低,而土壤中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逐渐增加。不同施磷处理下的标准需磷量(SPR)为71.02~91.67 kg·hm-2,其中以S1P2处理的SPR(73.58 kg·hm-2)与P2施磷水平(69.00 kg·hm-2)最相近,是松嫩平原黑土区较为科学的施磷方式。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玉米磷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S1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三叶期和拔节期地上部磷素含量;S1与S2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收获期地上部和穗轴磷素含量,S1与S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磷素含量均逐渐增加,在拔节期和收获期当达到P2水平后,继续增施磷肥(P3)玉米地上部磷素含量无显着增加。秸秆还田方式与施磷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两年未表现出一致规律。2018年、2019年相同施磷水平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的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着。2018年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但各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019年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施磷肥与不施磷肥间差异显着。
韩莹[6](2020)在《生姜无土栽培营养液化肥配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降低生姜无土栽培营养液成本,本研究以Hoagland营养液配方为基准,开展了生姜营养液化肥配方优化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山农1号”生姜为试材,利用营养液砂培,研究了Hoagland营养液配方(CK)、Hoagland等量NPK化肥营养液配方(T1)、创新营养液配方(T2)与H1(幼苗期150 ml·盆-1·2d-1、发棵期后200 ml·盆-1·2d-1)、H2(幼苗期200 ml·盆-1·2d-1、发棵期后300 ml·盆-1·2d-1)、H3(幼苗期250 ml·盆-1·2d-1、发棵期后400 ml·盆-1·2d-1)不同灌溉量对生姜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及相关生理代谢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姜植株的根、茎、叶及根茎的鲜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根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干物质、姜辣素等品质指标均以T2较高,CK次之,T1较低。T2生姜单株经济产量较CK、T1分别增加了18.57%和34.92%。不同灌溉量也显着影响生姜的产量、品质,以H3单株经济产量较高,达696.61 g,较H2、H1分别增产12.55%和30.58%。T1、T2化肥配方的成本约为化学试剂配方CK成本的1/8,T2的产投比较CK增加近9倍。2.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钙、镁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存在显着差异,收获时T2的生姜对氮、钾、镁的利用效率分别为59.37%、67.30%、75.30%,但CK配方处理磷的利用效率较高,达53.78%,二者对钙的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T2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较CK、T1增加了17.64%和20.34%。随灌溉施肥量的增加,各元素的吸收积累量随之增加,但利用效率与肥料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3.不同处理生姜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光合参数在整个生长期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发棵期之前,以CK生姜表现较好,进入根茎膨大期后,以T2处理最优,如Pn分别较CK、T1提高了3.34%和7.89%。随灌溉量的增加,生姜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光合速率增加。4.整个生长期生姜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生姜生长前期,生姜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CK较高,进入根茎膨大期以T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如NR、SS等活性,较CK分别提高了5.93%、5.19%,较T1分别提高11.27%、7.84%。生姜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强。
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7](2017)在《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转移分配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开展两年田间试验,设CK(不施肥)、单独施氮(75 kg N·hm-2)、单独施钾(150 kg K2O·hm-2)和氮钾配施(75 kg N·hm-2+150 kg K2O·hm-2)4个处理,在生长前期(40 d)和薯块膨大期(100 d)分别进行13C叶片标记。测定了功能叶13C积累量和分配率、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等指标,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RDA分析。【结果】与单独施氮和单独施钾相比,氮钾配施处理2014和2015年分别增产7.9%—10.1%和9.3%—10.7%。双因素分析表明,氮钾配施对甘薯产量的增加呈显着的正交互效应,其中,2014年交互效应值为0.95 t·hm-2,2015年交互效应值为1.35 t·hm-2。在生长前期和薯块膨大期,与氮、钾处理相比,氮钾配施处理显着提高了甘薯功能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从而促进了两关键生长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其中CO2同化速率对应的量子产额(ΦCO2)提高27.1%—39.7%,净光合速率(Pn)提高9.1%—20.2%,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13C总积累量提高26.3%—42.2%。氮钾配施条件下光合产物分配在两生长期内存在差异。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处理通过提高叶片SS和SPS酶活性,显着提高了地上部13C分配率(达60.7%)(P<0.05),促进光合产物在源器官分配;薯块膨大期,氮钾配施处理显着提高块根中SS和SPS酶活性,光合产物在库-源器官膨压差的作用下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转运,显着提高13C向块根分配(13C分配率为71.6%,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S和SPS酶活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是调控甘薯光合产物分配的关键指标(R1=0.954,R2=0.912);通径分析表明,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对甘薯13C分配的影响直接作用系数较大的是Pn、Fv/Fm和SS;薯块膨大期氮钾配施对甘薯13C分配的影响直接作用系数较大的是Pn、ΦPSⅡ和SPS。【结论】生长前期,氮钾配施处理通过提高Pn、Fv/Fm和SS促进光合产物在地上部积累,实现"建源",而薯块膨大期主要提高Pn、ΦPSⅡ和SPS促进光合产物由地上部向地下部转运,兼顾"促流"和"扩库",氮钾协同最终提高了甘薯产量。
王永华,黄源,辛明华,苑沙沙,康国章,冯伟,谢迎新,朱云集,郭天财[8](2017)在《周年氮磷钾配施模式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籽粒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周年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适宜豫东南砂姜黑土麦玉一体化种植的氮磷钾配施模式。【方法】于2012—2014年连续两年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典型砂姜黑土区设置氮磷钾不同配施大田定位试验,研究磷钾肥总用量不变、2种氮用量投入水平下麦玉两季磷钾配施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体系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其中,氮肥设全年用量360.00kg·hm-2和540.00 kg·hm-2两个梯度,磷钾肥总量不变,设计4种配施方式,即麦季全磷玉米全钾(磷肥和钾肥分别全部施用于小麦季和玉米季)、麦季全磷玉米重钾(磷肥全部施用于小麦季,钾肥按麦玉两季42﹕58的比例分配)、麦季重磷玉米全钾(磷肥按麦玉两季64﹕36的比例分配,钾肥全部施用于玉米季)、麦季重磷玉米重钾(磷肥按麦玉两季64﹕36的比例分配,钾肥按麦玉两季42﹕58的比例分配)。【结果】高氮水平下麦玉两季磷钾肥分施能促进作物产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显着提高冬小麦的穗数和夏玉米的穗长与行粒数,且两年度单季作物和全年籽粒产量均以麦季重磷且玉米季重钾P8处理最高,周年产量分别达21 274.2 kg·hm-2和20 219.1 kg·hm-2。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和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含量大小均表现为氮>钾>磷。与低氮水平相比,高氮水平有利于提高植株地上部总氮、磷、钾的含量,然而氮素的偏生产力(NPFP)、吸收效率(NUPE)、利用效率(NUE)有所降低。磷钾肥分施不仅能促进冬小麦和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还可有效防止元素的流失,提高作物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显着提高磷钾两类元素的偏生产力(PFP)、吸收效率(UPE)。而磷钾全施在麦玉某一季作物上,由于磷肥易固定、钾肥易流失的原因,造成肥料后效减小,下茬作物因养分供给不平衡而影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致使产量降低。低氮水平下麦季重磷、玉米季重钾P4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利用较其他处理表现较优;高氮水平下麦季重磷、玉米季重钾P8处理的单季和周年氮素偏生产力及吸收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养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麦季重磷、玉米季重钾配施模式有利于养分效率和产量的同步提高,可作为豫东南砂姜黑土及相似生态类型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高产高效施肥的优选模式。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9](2017)在《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给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生产中氮、钾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N:180、240、300、360 kg·hm-2;K:90、135、180 kg·hm-2)对小麦产量、氮钾养分吸收利用以及肥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N240K180处理下小麦产量为7 686 kg·hm-2,比低氮低钾(N180K90)处理的小麦产量显着提高7.24%,与高氮高钾(N360K180)处理的小麦产量无显着性差异;(2)氮、钾肥配比施用时两者存在正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与小麦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4.06%,且提高了氮、钾肥的偏生产力;(3)与低氮低钾(N180K90)处理相比,N240K180处理下小麦植株体内氮、钾素含量分别提高14.67%和29.53%。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肥料效益,本研究条件下淮北砂姜黑土区适宜的氮(N)、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40 kg·hm-2和180 kg·hm-2。
王萌,房增国,梁斌,曾路生,李俊良[10](2016)在《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探明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烟薯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N处理(0,45,90 kg/hm2)和3个K2O处理(0,75,150 kg/h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调查甘薯地上部性状,测定块根干鲜质量、Vc、淀粉、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可增加甘薯蔓长、茎叶鲜质量、T/R值,并提高甘薯块根内蛋白质、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情况下,块根干鲜质量、淀粉和果糖含量有所降低。施用钾肥能显着提高块根干鲜质量、薯干率及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促进了甘薯对Mg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对Ca的吸收。在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分枝数、结薯数及Vc、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鲜薯产量与氮肥、钾肥的施用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不施N、施K2O 150 kg/hm2时,甘薯产量达到最高,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 825.5 kg/hm2,增幅为29.2%。同时在施N 90 kg/hm2、不施K2O时,甘薯产量最低,较不施肥处理减产1 435.5 kg/hm2,降幅为3.9%。因此,在高肥力土壤,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并配施适量钾肥以期获得鲜食型甘薯的高产优质。
二、氮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414”试验优化西洋参氮磷钾施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西洋参产业概述 |
1.2 氮磷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施肥对人参、西洋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 氮磷钾配施在中药材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产地土壤养分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试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产区土壤养分状况 |
2.2.2 不同产区西洋参主要皂苷含量状况 |
2.2.3 各产区土壤养分与西洋参皂苷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试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p H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碳、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5 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试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土壤养分状况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4.2.3 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
4.2.4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
4.2.5 土壤微生物β分析和群落差异分析 |
4.2.6 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
5.2.2 氮、磷、钾单因素下的肥效效应 |
5.2.3 二因素肥效交互作用 |
5.2.4 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及用量预测 |
5.2.5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各部位碳、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2.6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根部钙镁硫含量的影响 |
5.2.7 根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测试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6.2.2 土壤养分因子与西洋参皂苷相关性分析 |
6.2.3 西洋参皂苷含量综合评价 |
6.2.4 西洋参品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库的演化 |
1.2.2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 |
1.2.3 不同管理措施对团聚作用及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1.2.4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pH变化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4.1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 |
1.4.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对作物磷吸收的贡献 |
1.4.3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1.4.4 施磷量和pH变化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塿土耕层磷素演变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
2.3.2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
2.3.3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
2.3.4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
2.4 讨论 |
2.4.1 长期施肥塿土磷素演变 |
2.4.2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磷素演变 |
2.5 小结 |
第三章 小麦/休闲体系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和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的贡献 |
3.3.2 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3.3 磷形态有效性及其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2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3.4.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
3.4.4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
3.4.5 土壤磷形态对作物吸磷量的贡献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玉米体系长期施肥对塿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测定磷形态对比 |
4.3.2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小麦磷吸收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4.3.3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土壤磷形态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不同磷素分级方法的比较 |
4.4.2 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磷形态的有效性 |
4.4.3 不同轮作方式塿土磷形态影响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5.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
5.3.3 耕层土壤团聚体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
5.3.4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固存 |
5.3.5 耕层土壤团聚体中固存磷形态和有机碳的关系 |
5.3.6 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5.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管理措施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6.3 结果和分析 |
6.3.1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6.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 |
6.3.3 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 |
6.3.4 长期土壤管理磷形态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 |
6.3.5 团聚体中磷含量与有机碳的关系 |
6.3.6 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
6.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6.4.3 长期土壤管理对团聚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
6.4.4 不同土壤管理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塿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实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7.3 结果和分析 |
7.3.1 施磷对不同pH值和肥力塿土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7.3.2 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3.3 施磷对中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3.4 施磷对高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不同肥力土壤和pH值条件下肥料磷的有效性 |
7.4.2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7.4.3 肥力磷在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的转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及高产模式营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玉米营养特性研究 |
1.1.1 氮素营养研究 |
1.1.2 磷素营养研究 |
1.1.3 钾素营养研究 |
1.2 小麦、玉米氮磷钾肥配施效应研究 |
1.2.1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3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玉米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1.3 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技术路线 |
3.3 试验设计 |
3.3.1 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
3.3.2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营养特性研究 |
3.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3.4.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3.4.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试 |
3.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
4.1.1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的影响 |
4.1.3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1.4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4.1.5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6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4.1.7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下养分积累的影响 |
4.1.8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营养特性与产量效应 |
4.2.1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2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4.2.3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养分积累变化的影响 |
4.2.4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4.2.5 不同模式土壤养分与植株养分积累量相关性分析 |
4.2.6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7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4.2.8 不同模式对夏玉米叶片结构变化的影响 |
4.2.9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养分平衡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
5.1.1 氮磷钾肥配施对麦玉轮作下作物产量的影响 |
5.1.2 氮磷钾肥配施对麦玉轮作下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3 氮磷钾肥配施对麦玉轮作叶绿素和FPAR的影响 |
5.2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营养特性研究 |
5.2.1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体系产量效应的影响 |
5.2.2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3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 |
5.2.4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下叶绿素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5.2.5 不同模式对玉米叶片结构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成绩 |
(4)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肥力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砂姜黑土形成与生产障碍因子成因 |
1.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4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5 长期定位试验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2.4 实验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2.4.2 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的测定 |
2.4.3 作物产量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 |
3.1.1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碱解氮含量的变化 |
3.1.2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
3.1.3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
3.2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及团聚体的变化 |
3.2.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的变化 |
3.2.2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体内养分吸收变化 |
3.3.1 冬小麦对氮素吸收的变化 |
3.3.2 冬小麦对磷素吸收的变化 |
3.3.3 冬小麦对钾素吸收的变化 |
3.4 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产量的变化 |
4.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速效养分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团聚体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土壤磷组分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 |
1.2.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1.2.4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
1.2.5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磷水解的影响 |
1.2.6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作物磷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布置 |
2.5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1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6 相关计算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1.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3.2.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H_2O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NaHCO_3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3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NaOH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4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HCl浸提态磷含量的影响 |
3.2.5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难溶态磷(Residual-P)含量的影响 |
3.2.6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2.7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各形态磷占全磷百分比的影响 |
3.2.8 土壤磷组分、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
3.3.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吸附特性的影响 |
3.3.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土壤磷解吸特性的影响 |
3.4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磷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
3.4.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磷素含量的影响 |
3.4.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
3.5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3.5.1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2 秸秆还田与磷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
4.2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
4.3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秸秆还田与施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生姜无土栽培营养液化肥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性与施肥技术 |
1.2 无土栽培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
1.2.1 无土栽培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
1.2.2 无土栽培的技术模式及特点 |
1.2.3 无土栽培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1.3 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1 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对植物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
1.3.2 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对植物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生长量及产量 |
2.3.2 产品品质的测定 |
2.3.3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
2.3.4 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
2.3.5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
2.3.6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3.7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3.8 叶片色素的测定 |
2.3.9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3.10 计算公式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生姜植株各器官生长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生姜生产成本及效益 |
3.1.4 不同处理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大量元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生育期生姜对氮的吸收分配特性 |
3.2.2 不同生育期生姜对磷的吸收分配特性 |
3.2.3 不同生育期生姜对钾的吸收分配特性 |
3.2.4 不同生育期生姜对钙的吸收分配特性 |
3.2.5 不同生育期生姜对镁的吸收分配特性 |
3.3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5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生姜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3.4.1 不同生长期生姜碳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
3.4.2 不同生长期生姜氮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
3.4.3 不同处理对生姜硝酸还原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化肥营养液进行生姜无土栽培的可行性 |
4.2 不同营养液配方及灌溉量对生姜生理代谢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氮钾配施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
2.2 氮钾配施对甘薯冠根比 (T/R) 的影响 |
2.3 氮钾配施对甘薯13C积累量的影响 |
2.4 氮钾配施对甘薯功能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氮钾互配施对甘薯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2.6 氮钾配施对甘薯SS和SPS酶活性的影响 |
2.7 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 |
3 讨论 |
3.1 氮钾配施通过提高光合特性加速光合产物积累 |
3.2 氮钾配施通过影响碳代谢酶活性调控光合产物的分配 |
3.3 甘薯氮钾互作效应模型参数分析 |
3.4 氮钾配施通过调控甘薯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进而协调库源关系 |
4 结论 |
(8)周年氮磷钾配施模式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籽粒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样品获取 |
1.3.2 氮磷钾养分含量测定 |
1.3.3 氮、磷、钾的相关指标计算方法[17] |
: |
1.3.4 计产与考种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两熟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1 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2 对砂姜黑土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3 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周年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2.1.4 年份以及处理与年份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夏玉米产量和周年产量的影响 |
2.2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2.1 对砂姜黑土冬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2.2 对砂姜黑土夏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2.3 对麦玉轮作全年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3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冬小麦-夏玉米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3.1 对冬小麦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3.2 氮磷钾配施对夏玉米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3.3 氮磷钾配施对麦玉轮作全年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4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冬小麦-夏玉米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4.1 氮磷钾配施对冬小麦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4.2 氮磷钾配施对夏玉米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4.3 氮磷钾配施对麦玉轮作全年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氮素吸收的影响 |
3.3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磷素吸收的影响 |
3.4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钾素吸收的影响 |
4 结论 |
(9)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2.2 氮钾配施对小麦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2.3 氮钾配施对小麦钾素累积量的影响 |
2.4 氮钾配施对小麦肥料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10)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条件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钾配施对甘薯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 氮钾配施对甘薯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氮钾配施对甘薯块根营养成分影响 |
2.4 氮钾配施对甘薯块根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钾配施对甘薯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2 氮钾配施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
3.3 氮钾配施对甘薯块根营养成分的影响 |
四、氮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414”试验优化西洋参氮磷钾施肥研究[D]. 吴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金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及高产模式营养特性研究[D]. 尹焕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4]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肥力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 何咏霞.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5]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土壤磷组分及产量的影响[D]. 杜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生姜无土栽培营养液化肥配方研究[D]. 韩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 汪顺义,刘庆,史衍玺,李欢.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4)
- [8]周年氮磷钾配施模式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籽粒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永华,黄源,辛明华,苑沙沙,康国章,冯伟,谢迎新,朱云集,郭天财.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6)
- [9]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2)
- [10]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王萌,房增国,梁斌,曾路生,李俊良. 华北农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