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的光环照亮我们的精神家园

让文学的光环照亮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让文学的灵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吕佳蒙[1](2018)在《论薛涛少年小说的浪漫书写》文中提出浪漫书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我国成人文学中,浪漫书写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对于儿童文学来说,“教化育人”功能始终被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浪漫书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边缘地位。九十年代至今,不论是成人文学界还是儿童文学界,浪漫主义文学都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并有日趋走向衰弱的趋势。因此,儿童文学作家的浪漫书写,就显得弥足珍贵。如果从浪漫主义文学的自身追求和儿童文学自我成长的主体诉求来讲,儿童文学离不开浪漫书写,浪漫主义更能从儿童文学之中找到精神原乡,浪漫书写和儿童文学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薛涛作为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领军人物,牢牢守住了儿童文学浪漫书写的底线,并深切感受到浪漫书写对儿童成长“特殊的亲和力”。他也察觉到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应该给予孩子追寻浪漫的自由和权利,于是从他踏上文坛的那一刻起他就秉承浪漫书写的理念,以自身行动为儿童文学的浪漫书写重新开辟道路。他以浪漫的态度审视现实,以浪漫的思想反观社会,以浪漫的笔触反抗现代化,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与活力。本文基于这样的研究现状,选择薛涛少年小说的浪漫书写作为研究基点,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薛涛少年小说的浪漫书写进行分析:引言部分对少年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浪漫书写进行探源,并介绍了薛涛少年小说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对薛涛少年小说主题的浪漫书写进行分析,主要探究了存在于薛涛作品中独特而浪漫的主题,对“死亡”主题、“救赎”主题、“守望”意识、“自然”主题等进行深刻细致的分析,以此体会其浪漫书写的具体展现形式。第二章分析薛涛少年小说浪漫书写的艺术特质,从诗性的空间、飘逸的意象、多姿的颜色以及鲜活的语言四个方面探析薛涛浪漫书写的艺术表现形式,力求全面地展示其艺术上的独特之处。第三章分析了薛涛少年小说心灵守望的自觉追求,先探究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并比较了薛涛与曹文轩写作上的异同点,然后从现实关怀和美学意义两方面分析了薛涛浪漫书写的价值。结语部分强调了薛涛以他自身行动为少年文学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也对他的创作之路进行了展望。

宋学清[2](2018)在《“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与中国乡村的社会转型紧密相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被全面纳入现代性体系,现代化与城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化,大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等方面,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家庭结构、行为习惯、衣食住行、日常消费等方面,都在变化中呈现出新的经验模式。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注意到现代乡村在“常”与“变”间的剧烈变动,努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和新方法去表现新乡村、新农民、新景观和新故事,创作出具有异质性审美特征的新乡土小说。正是基于新世纪乡土小说审美转型的文学事实,本论文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首先新乡土写作不同于新乡土小说,前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后者作为文学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一个是文学活动的动态过程,一个是文学的静态文本,具体而言新乡土小说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新乡土写作尚未完成正处于进行状态,我们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审视正在发生的文学新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向乡土小说进一步创作提供有效资源提出文学期许。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定位于新乡土写作的“发生”,这是一个过程和阶段而我们正处于初发期。作为概念出现的新乡土写作在范围上我们做出一定的限制。在时间上我们借用汪晖对“世纪”概念的认识,以社会现实和文学特征的同一性标准,将新世纪时间范围前推到1990年代;在空间上我们延展了乡村界限,沿着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农民迁移轨迹,将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特殊区域纳入考察范围;在研究对象上我们缩小了新乡土写作指向的文学体裁,排除了诗歌、散文和戏剧等,主要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避免研究过于宽泛。之所以选择长篇乡土小说,是因为在表现现实的广度、长度、容度和高度等方面长篇更具优势,更能表现出当下丰富的、复杂的现实生活。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以新乡土经验去书写新的中国乡村故事,围绕着新乡土写作话题主要思考了几个大问题:一是新乡土写作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新乡土写作?二是新乡土写作是什么?三是新乡土写作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四是新乡土写作写什么?五是新乡土写作怎么写?正是沿着这一思考逻辑我们对新乡土写作问题进行整体框架,先后辨析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论述了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思考了新乡土写作应该讲述哪些乡村“新”故事和“大”故事,以及如何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建构文学,实现艺术形式的突破。首先我们解决的是新乡土写作概念,带有本质主义的本体追问,即新乡土写作是什么的问题。新乡土写作的提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新时期以来对“新乡土文学”的不断探索,不同时代的“新”融汇成新世纪新乡土小说的“新”。这种“新”不仅包括新世纪中国乡村现实变化带来的乡土小说新内容,也包括世界文学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地方的和民间的文学形式的创新。正是基于新世纪的新乡村和新乡土小说创作现状,我们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认为它是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基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基本事实,在“新乡土经验”和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基础上,以新思想、新文化、新价值观、新历史观作为根本推动力,以世界性视野重新审视中国乡村,以新的文学笔法与表现方式叙述乡村,呈现出根植于乡土文化土壤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史、心灵史与精神史,表现出新世纪乡土中国全新的精神面貌与文化气质。新乡土写作的“新”不是赶学术时髦,也不单纯为响应新世纪求新求变的热潮,而是基于我们对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现状的认识和期待。新乡土写作的“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以农民作为表现的主体,避免当下乡土小说脱离农民写乡村的弊端,更要避免当下乡村建设脱离农民求发展的问题;二是强调乡土小说的农民性特征,农民性是从人民性转换过来的一个概念,不仅仅包括文学对农民心理特征和人格结构的认识,也包括农民审美兴趣和审美特征的认识,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当下性的转换性概念;三是新乡土写作的文化自信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崇洋媚外,既要避免文学陷入狭隘民族主义又要避免文学过于西化,努力实现西方文学的本土化和传统文学的当下化,实现基于中国文化和现实的文学自觉;四是新乡土写作经验的独特性,我们将新乡土经验纳入中国经验范畴,这是实现新乡土写作的基本前提;五是新的中国乡村故事的文学书写,乡村是中国的乡村,故事是中国的故事,我们将新乡村故事纳入中国故事范畴,实现基于中国经验之上的中国故事的文学书写。在概念基础上我们需要清理出新乡土写作的前提问题,也就是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问题。今天部分乡土作家对土地、乡村和农民不熟悉、不了解,同时又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思考的高度,站在城市回望乡村的写作在剧烈变动的新世纪显得捉襟见肘。新世纪中国乡村变化太快太大太杂,快速变化的乡村早已逸出了作家既有的经验范畴,如何认识当下乡村,重建文学与乡土间的血肉联系成为新乡土写作的首要问题。在“下生活”文学创作机制早已废止,而扎根生活又无法完全实现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探索出一条平衡认知和感知经验的新乡土经验模式。同时我们还需要汲取现代乡村叙事经验,我们将这种经验概括为“鲁迅风”、“田园牧歌”和“追踪式”三个方面。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创新当下保持乡土小说的文学脉络,推动乡土小说的现代发展。在经验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新乡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现代乡村充满太多的“大”故事,这里的“大”不是指事件发生的程度,而是指事件表现出来的性质和对乡村未来发展的影响,主要针对的是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新世纪土地流转制度、新型合作社和惠农政策对乡村已然产生深刻影响,新的土地制度孕育出“农村新人”,而不同于以往合作化小说的新合作化小说已经构成了新乡土写作的重要方面。但是新土地制度和乡村政策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同样新合作化小说也处于未完成状态,新农民形象有待重新定位。新世纪中国乡土文化流失已然成为重要问题,文学超越现实努力重建现代乡土文化,力图表现那些曾经被遮蔽的地方的、民间的和传统的民风风俗,重建乡土文化。而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分层现象严重,在普通农民之外出现大量新的群体,比如村支书、话事人、二流子、能人、村霸、村阀、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农民工、乡村大学生、农民兵、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等,他们对于现代乡村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丰富了乡土小说的人物画廊。在讲什么的基础上新乡土写作还要做好怎么讲,即如何以新的写作手法去书写新的乡村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乡土小说要想获取文学的尊重和话语权,必须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叙事方式,不能再追随西方文学的脚步,亦步亦趋地追求“走向世界的文学写作”。因此我们需要从传统乡土文化、民间文化、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中汲取资源,在语言、结构和叙事等方面实现“中国风”式的文学创新。我们倡导民间“传奇叙事”,以民间鬼神思想去表现乡村,以鬼神作为叙事者讲述乡村故事,新的叙事视角可以呈现出一个另类的乡村。同时乡村的世界又是一个自然之音的世界,以农民的耳朵去聆察世界讲述故事,呈现出一个独特的音景世界。新的乡村孕育出新的史诗,只是当下的史诗更具有传奇性,可以说是乡村经济引发的传奇故事。同时我们引入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现象,看到它在底层发声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意义。本论文基于当下文学现象提出了“仿志体小说”概念,关注到乡土小说在文体创新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新乡土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概念的提出,如同“新世纪文学”和“新时代文学”等概念一般,都是站在“当下”文学现象的萌芽期提出的一种文学期许。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当下既有的文学现象,又能够指向未来的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刘立娟[3](2010)在《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多年前香港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首先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研究视野,让人们惊觉在中国大陆文学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空间,世界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研究历程经历了“命名”的抵牾,学科定位的论争等宏观描述阶段,在这一阶段华文文学的多元性、复杂性使这种宏观描述常常遭遇“挂一漏万”的尴尬,或陷入对自我命题的质疑,甚至否定的泥淖。近几年来,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向了“建立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的理想构架,把研究视角放在研究对象的个体及个体呈现的特征上,再把每个独具个性的个体放回“共同体”的框架中,客观准确的呈现世界华文文学的丰富多彩。华文文学是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中国以外华文文学中最具特色、最有实力与前景的一支。中国与东南亚山海相连,人文相通。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文莱等国为主的华文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影响广大,已发展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本文秉承法国学者艾伯金勒提出的“历史的探寻,美学的沉思”审美理想,以生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历史流脉,以及生成后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属性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诗学、文化批评学、空间诗学、地缘诗学、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学等基础理论,运用杂糅了“双向阐发”、“异质比较”、“文化寻根”等方法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生成机理、发展脉络,及蕴涵其中的文化属性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发掘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共同性、差异性,及其在世界华文文学框架中的独特的价值。东南亚华文文学虽处在“文化中国”的第二个中心地带,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的不同,各国的华文文学依然异彩纷呈。他们都有“文化中国”的血脉,但也有着“华莱士与鱼尾狮并立”的多元组合,“黄袍佛国”的温和气质,“达邦树”在黑暗中消失,在光明中崛起的异族风采。要想在这样复杂多样的文学现象中建立一个以“历时发展”为脉,以“国别华文文学”为络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全景,跨文化比较是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跨文化比较就是要跨越民族、跨越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学所阐释的“人性”达到一种共同的表述、理解、评析,建设文学共享的精神家园。本文的整体思路是形塑“东南亚华文文学全貌”的“演化树”。研究过程中论者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生、演化做谱系考察与研究,分析研究华人社会形成的几个主要因子,如:生态原因、地域影响、社会形态乃至各居住国对华政策等。上溯至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起源——汉代,下沿“五四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中期东南亚各国独立,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东南亚“文化中国”的再次复兴,循着这个进化过程,蠡窥东南亚华文文学文化基因——“内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异质文化冲突、交流、融合、重构的源流、走向及发展脉络,挖掘形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诱因”。找到了东南亚华文文学“根脉”,把视角转移到他的多姿多彩的“形态”——文本与叙事方式上,通过典型文本解读,叙事范式的梳理补充,找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同源特征”、“根性特征”在进化过程中与异质文化的结合后变异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东南亚华文文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不断生长,硕果累累,还有很多的形态、现象有待研究,如:东南亚华文文学“考古”的新发掘;各国别不同的“文化意象”的书写;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书写方式与东南亚人的性格特征关系等等。但由于“不在场”的研究状态带来的资料不足,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产生的地域文化缺乏现场感,在论证“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过程中,总有一些边界模糊不清,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一缺憾意味着论文结束就是新的研究的开始,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王泽龙[4](2004)在《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诗学范畴,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命的体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中。它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本文是以意象为视角对中国现代诗歌所展开的一项系统性的专题研究。论文从意象诗学论、意象艺术发展论、意象艺术比较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依诗学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点,将发展论作为具体研究意象文本与总结现代意象艺术嬗变规律的主要内容,从比较论透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特征,初步形成一个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研究的体系。 第一部分诗学论主要系统地梳理总结现代诗学理论,提炼出具有中国现代意象诗学意义的概念范畴。按现代意象诗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分阶段,以群体、流派或有代表性的诗论家为中心,进行现代意象诗学的系统总结与阐释。首先,探讨了中国现代诗学的理论源头。对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流变按两次基础建构与三次理论提升作了简略描述与分析;西方意象诗论重点介绍与阐述了影响中国现代意象诗学最突出的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诗学。并比较归纳了中西意象诗学的不同特征。20年代是意象诗学的发生阶段,主要总结阐述了英美意象派诗学对胡适诗学观及其白话新诗运动的多方面影响;评介了闻一多所代表的新格律诗派的本土性、现代性、幻象论、玄密性、兴象论等意象论观点及其意义;评介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所倡导的意象与象征同一性、神秘性、晦涩性的象征主义意象诗论。 30、40年代是意象诗学的发展期。这一部分总结分析了现代派的以朦胧性、和谐论、意境化为核心的意象诗学观;京派的契合论、意象与情趣论、显隐论、灵感生成论、意象联络论等意象诗论;七月派意象论主要阐述了艾青的具象化的感觉论、意象想像论、意象与形象论以及胡风的体验意象论为中心的诗学观。九叶派的诗论研究,分别从诗质论、智性化、意境化、结构论、沉潜论、凝定论等范畴展开,九叶派意象诗学代表了现代意象诗学的基本成熟。 第二部分发展论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意象艺术的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与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发展史论。每一阶段选择馨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 DISSERTATION了有代表性的诗人或流派的创作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诗歌发展史的环节中在意象艺术上的独特性探索及其意义,并总结三个不同阶段意象艺术整体上的不同特征,达到从意象艺术这一具有诗学本体意义与艺术审美属性的研究视角,对现代诗歌30年历史发展的总体性观照的目的。 20年代是诗歌意象艺术的多元探索期。胡适倡导的白话新诗运动是以意象派理论作为外缘性动力与理论基础的,但他的创作基本上没脱离传统意象诗的轨道。郭沫若的《女神》初步体现了包括诗歌意象观念、意象审美形态、意象思维方式在内的意象诗质与意象呈现方式的现代性变革。闻一多所4代表的新格律派意象艺术探索,以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与视觉性以及对传统意象的转化为特征,体现了对五四诗潮的反思倾向,显示了其与中国诗歌意象传统较为深层性的联系。新月派后期诗歌的“恶之花”倾向反映了受象征主义诗潮影响的转变趋势。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以“审丑”意象形态、象征意象的创造与象征意象思维为突出特征,把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纳入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审美形态,体现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体系初期的异质性变革。整个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总体少以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作为现代意象建构的对照物,经历了一个与古代诗歌的意象传统纠结(初期白话新诗),从传统意象体系中突破(郭沫若为代表),重新审视回应传统(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格律派),对传统的叛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新诗意象的现代性蜕变与诞生的过程。 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分析了以戴望舒、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前期诗歌,以卞之琳、废名为代表的现代派后期诗歌以及艾青的诗歌在意象化探索上的特征。现代派前期体现了中西诗歌意象艺术的沟通与融合,他们诗歌意象体现了鲜明的感性化的抒情特征与象征性的意境美。后期现代派诗人主要接受的是后期象征派艺术的影响,意象艺术转向了沉潜的智性表现方向,并表现出诗歌意象的日常化、生活化特征。艾青的诗歌意象探索体现了意象艺术的综合性特征。把意象之根深深扎根在民族土壤里,较成功地实现了时代精神的表现与艺术美的追求的统一;在意象的表现策略上,探索了一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融合而又自由开放的道路,把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世界推进到了一个开阔壮观的宏大境界。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探索的特征,体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艺术的自觉兼容;从意象的生成方式、意象的审美理想、意象的思维特征,到意象的形态选择等方面,体现了意象本体建构更全面、更自觉的意识,体现了现代意象艺术的发展馨蕊六糕蠢;与深化。 40年代七月诗派、冯至、九叶派意象艺术的探索,代表了中国现代意象艺术成熟期的成就。七月派的

二、让文学的灵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文学的灵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论薛涛少年小说的浪漫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少年小说概念界定
    (二)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三)薛涛少年小说研究现状及创作概述
一、薛涛少年小说浪漫书写的主题追求
    (一)柔和的死亡阐释
    (二)深刻的救赎解读
    (三)执着的守望意识
    (四)真诚的自然描绘
二、薛涛少年小说浪漫书写的艺术特质
    (一)唯美诗性的叙事空间
    (二)灵动飘逸的神秘意象
    (三)绚烂多姿的视觉色彩
    (四)淡雅鲜活的动人语言
三、薛涛少年小说浪漫书写的精神故乡及文学价值
    (一)童年经验的生命滋养
    (二)薛涛与曹文轩比较
    (三)少年成长的关怀理解
    (四)人性小庙的追求建构
结语
附作家薛涛访谈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一、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的文学考量
        二、作为文学活动的新乡土写作
        三、新乡土写作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现状
        一、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整体性研究
        二、新世纪乡土小说的专项研究
    第三节 概念辨析、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概念辨析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何谓“新乡土写作”
    第一节 新乡土小说的探索与发展
        一、新乡土小说的“新”与“变”
        二、新乡土文学的世纪讨论
    第二节 新乡土写作的概念界定
        一、新乡村事实:新乡土写作的逻辑起点
        二、新视野、新思想和新方法:新乡土写作的根本动力
        三、新乡土写作:以“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
    第三节 新乡土写作的“新”特征
        一、发现农民:现代乡村的主体性问题
        二、新乡土写作的“农民性”特征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
        四、作为“中国经验”组成部分的新乡土经验
        五、纳入“中国故事”的中国乡村新故事
第二章 中国乡村的世纪转型与新乡土写作的“新经验”
    第一节 中国乡村的世纪转型与文学之变
        一、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的社会转型
        二、传统乡村的文化裂变
    第二节 新世纪、新乡村与新乡土经验的获取
        一、新乡土经验的陌生化
        二、扎根生活:重建乡土小说与乡土的血肉联系
        三、“感知”与“认知”间的新乡土经验获取模式
        四、新乡土经验获取的新方法和可疑性
    第三节 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承续与发展
        一、“鲁迅风”式乡土小说的前世今生
        二、“田园牧歌”:中国乡土小说浪漫的抒情传统
        三、乡土小说的“追踪式”描写
第三章 中国乡村新故事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新合作化小说”与“乡村新人”形象的重塑
        一、从合作化小说到“新合作化小说”:遮蔽历史与被历史遮蔽
        二、互文性视野下的合作化小说与“新合作化小说”
        三、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新合作化小说”中的土地情怀
        四、新土地制度下的“乡村新人”
        五、“新合作化小说”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乡土文化的复归:从文化自信到文学自信
        一、芦笛声中的“挽歌”: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困境
        二、中华文化的反思与文学重构
        三、土气息、泥滋味:民风民俗的文化重塑
    第三节 现代乡村的独异个体
        一、乡村权力的异变:村支书和民间话事人
        二、二流子、能人、村霸:新世纪中国乡村二流子的改造运动
        三、游离于乡村之外的农民精英: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
        四、“进城”农民的苦难叙事:农民工、乡村大学生和乡村兵
        五、新的乡村“拯救者”: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
第四章 传统的、民间的、地方的:新乡土写作的艺术创新
    第一节 “中国风”式的文学书写
        一、文学方言写作:语言的地方性和口语化追求
        二、小说结构“中国风”式的文学创新
        三、文学风景向传统古典的“倒退”
    第二节 民间传奇叙事的发生和探索
        一、鬼神叙事:民间鬼神观的文学转化
        二、听觉叙事:新乡土中国的音景世界
        三、新宏大叙事:中华民族新史诗的文学书写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一、“非虚构”叙事立场的位移
        二、回到历史的现场:历史叙事审美范式的一次转型
        三、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的审美转向
    第四节 “仿志体小说”的文体实验
        一、原乡精神与文学故乡的建构
        二、“仿志体”小说的文体辨析
        三、“仿志体”小说的文体分类和写作特征
结论:土地的絮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情况

(3)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探寻世界华文文学的文化本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引入
    第二节 跨文化视野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第三节 跨文化视野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上编 传承——溯源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华根性文化
    第一章 生命精神溯源——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地域东南亚——东南亚华人生存环境
        第二节 流徙漂移——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形成
    第二章 “内在中国”东南亚的植入、冲突、融合
        第一节 文化交往——中国文化植入东南亚
        第二节 落地开花——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中国社会思潮催发东南亚的新文化运动
        第四节 华人华族的集体记忆
    第三章 “内在中国”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外在呈现
        第一节 文化交往——中国文化植入东南亚
        第二节 落地开花——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信仰的链接——佛教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
下编 流动的边界——“中国的”还是“本土的”?
    第一章 “内在中国”—华人“族性”共同记忆的诗性探寻
        第一节 记忆故乡——母体文化的烛照
        第二节 回望故园——母体文化的追思
        第三节 重构“故乡”——“他者”的寻找
    第二章 本土写作——异质文化的融入
        第一节 植根他乡——故乡的迁移
        第二节 模糊边界——“故乡”的焦虑
        第三节 行走异邦——对“他者”的书写
        第四节 故乡异邦——“他者”对中国的本土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中本文参考资料
附录2:《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本文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20年代意象诗学
    一 现代意象诗学渊源
    二 白话新诗运动中的意象诗论
    三 新格律诗派意象诗学
    四 象征派意象诗论
第二章 30、40年代意象诗学
    一 现代派意象诗论
    二 京派意象诗学
    三 七月派意象诗论
    四 九叶派意象诗学
第三章 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
    一 意象化运动:白话新诗运动的起点与外缘性动力
    二 “凤凰涅盘”:意象诗式与意象诗质的蜕变
    三 “死水”世界:意象传统的出入与视觉盛宴的建构
    四 象征森林:陌生化意象生成与象征意象思维
第四章 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发展
    一 意象抒情:现代派前期诗歌意象化特质
    二 新智慧诗:现代派后期的意象化特质
    三 扎根大地: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综合化的结晶
第五章 4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论
    一 突进生活深处:七月诗派的意象选择
    二 “飘扬的风旗”:诗歌意象的凝定之美
    三 一群“觅珠的人”:九叶派诗歌意象艺术的现代化追求
第六章 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
    一 凝合自然的意象心理
    二 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
    三 意境化的意象旨趣
第七章 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意象艺术
    一 融入象征的意象原则
    二 体验的意象表现策略
    三 都市化的意象生成
    四 “恶美”的意象形态
参考文献要目

四、让文学的灵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薛涛少年小说的浪漫书写[D]. 吕佳蒙.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2]“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D]. 宋学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3]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D]. 刘立娟. 吉林大学, 2010(05)
  • [4]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D]. 王泽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让文学的光环照亮我们的精神家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