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邱金花[1](2021)在《职业锚理论下的中学教师柔性管理个案研究 ——基于M中学的调查》文中提出
徐广平[2](2021)在《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创新创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为新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与便利的同时,更是要求其自身能够以创新为驱动,在快速升级的市场需求和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速成长。然而,并不是所有新创企业都能及时抓住机遇,迅速处置威胁。突如其来的技术革新与行业变化往往使“新生弱性”的新创企业不知所措。在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新创企业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竞争优势变得愈发困难,事先获取信息的可用性也在逐渐失效。新企业愈发难于维持传统战略逻辑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以战略突变的形式,通过灵活快速地对所遭遇的突发事件进行战略响应,获取瞬时竞争优势来实现生存与高速成长。那么,新企业如何在频繁变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探索新企业高速成长之谜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通过观察成功的创业案例发现,“即兴”是创业者在创建新事业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为现象和决策方式。创业即兴能够弥补已有计划与突发情况之间的落差,创造性地将计划与执行相融合,更有效地应对突发机遇与威胁。新创企业成长的特殊性也要求创业者要打破传统组织管理“秩序”与“控制”的定式思维,通过即兴能力来提高团队的敏捷性,以抓住潜在机会获得卓越绩效。而目前关于即兴能否给组织带来积极的结果还存在争议,创业即兴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十分匮乏,这就引发了创业即兴自身该如何定义与管理,及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应如何打开的疑问。在日益模糊与不确定的环境当中,需要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的管理文化,这种文化既要求保持已有战略的定力,同时要根据变化做出创新,避免陷入极端。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双元创业即兴一方面要对周边已有和闲置待用的资源进行即时性延伸与精炼,来缓解资源约束,推动机会开发。另一方面要快速搜寻潜在有用的新资源,创造全新的价值主张。即双元创业即兴是兼具开发式和探索式行为特征的战略性行为,要求创业者要处理好二者间的双元协同关系。事实上,双元创业即兴并非随意的“拍脑袋”决策,而是创业者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因形势变化而作出的有限理性决策,具有试探性特征,需要在执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这就构成了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学习事件,创业团队在即兴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此同时,双元创业即兴要求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对生产资源及其它组织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效率上进行调整,促使企业战略柔性水平的提升。因此,双元创业即兴能力强的新创企业在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上均具有较佳的表现。而创业团队处置突发状况时的集体效能感反映了团队成员通过相互了解且信任集体所擅长领域的信念,能够促进创业团队完成双元创业即兴带来的全新而复杂的任务要求,克服即兴造成的时间与任务压力,顺利地使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学习,提升战略柔性,使双元协同中的创业即兴行为顺利完成绩效间的传递。因此,本研究以组织双元为切入点,构建了双元创业即兴的作用机制模型,引入创业学习和动态能力来解释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分析突发情境下的集体效能感对这一中介路径中的调节效应。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双元创业即兴是否以及如何作用于新创企业绩效;第二,创业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创业学习又存在哪些关联,这些关联怎样影响双元创业即兴到新创企业绩效的转化;第四,集体效能感对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战略柔性间的关系起到了何种作用,对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中介效用的发挥起到了何种作用。为探索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多案例比较分析和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了两阶段问卷调查,以获取关键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以及Bootstrap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获得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第二,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分别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产生完全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第四,集体效能感及其三个维度均对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五,集体效能感对双元创业即兴与战略柔性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集体效能感及其领导能力信念和内部联合信念维度正向调节了双元创业即兴与战略柔性之间的关系,但外部资源信念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第六,集体效能感正向调节了双元创业即兴通过创业学习、战略柔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间接作用。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双元视角来审视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多案例比较的方式诠释了创业即兴的内涵特征和运作逻辑,强调创业即兴具有试探性和主观向好的积极属性,新创企业能够实现即兴行动悖论间的协同性,并采用定量方法检验了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双元创业即兴作为整体构念的有效性,深化了以往对于“即兴本质上并无好坏”观点的理解,弥补了现有创业即兴在实证研究上的不足,为未来创业情境下的即兴研究提供了参考;第二,本研究证实了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多重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打开了双元创业即兴到新创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拓展了新创企业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第三,本研究没有将以往常使用的笼统而宽泛的外部环境特征作为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因素,而是选择从创业团队内部的集体效能感出发,揭示其在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战略柔性关系之间及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结论有助于创业领导者更好地应对和把握创业成长中不确定环境带来的突发事件,对提升创业活动质量,塑造新时期新创企业的创业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史洒[3](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思政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该纲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亲和力和创新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柔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刚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生硬,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复杂背景下,刚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适应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追求个性化的特点。柔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照,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驱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符合新时代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的变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柔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实施策略,有助于弥补刚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进行研究,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理论阐述。本部分分别对“柔性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两个概念进行阐释。首先从教育理念、教育技巧、教育方法三个方面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化”表现。其次,整理归纳已有文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概念的阐述,给出自己对其的理解和界定。最后,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特征:人本性、情感性和非强制性。第二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首先,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新特点、扭转刚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三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其次,从提高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意义。第三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策略分析。从树立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把握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巧,运用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柔性与刚性有机结合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实施策略。
秦悦[4](2020)在《共生理论视角下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均衡发展新时期,人们对教育机会的需求已经满足,人人都可以“有学上”,上得起学,人们更加关注教育资源的质量,对“上好学”有了更高的期待。“择校热”、“大班额”、“学区房价格暴涨”等社会问题,都体现了人们对优质教师资源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择校就是择师。师资均衡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引擎,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的钥匙,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托手。以师资均衡化配置为核心,才可以把握住教育资源配置的命脉,切中教育不均衡问题的要害。本文以生物学共生理论为切入点,以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作为逻辑起点,研究如何在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时期下完善师资均衡配置路径。首先,通过对共生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内容进行概述,讨论师资配置引入共生理论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解构师资配置共生关系;其次,在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发展方向的背景下,进一步阐释了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的原因。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市师资配置政策梳理和近几年天津教育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基本情况以及取得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可以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层面对影响天津市师资均衡配置原因进行分析。天津市在共生单元方面主要存在着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共生单元因利益需求不同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在共生模式上,以计划配置为主和教育联合学区的师资配置共生模式不够完善不能完全解决师资差异的问题。共生环境在公共政策、区位条件、人文因素和社会意识这些方面不够理想;最后,将教师资源配置与共生理论的三大要素相结合,提出培育科学合理的师资配置共生单元、构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互惠共生模式、完善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共生环境的优化路径,即理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培育科学合理的师资共生单元,优化行政计划柔性师资配置、建立内生型为主外源型为辅的配置方式、探寻区域互助联动的共生模式来构建当前师资配置共生模式,通过加强教师管理、规范教师流动政策和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政策形成良好的共生环境,希望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师资配置提供理论上支持与帮助。
宋瑶[5](2020)在《人力资源柔性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稳定,作为企业经济体系的基本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企业的创新源,员工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是许多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着重于员工的创新绩效,主要讨论了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具有不同工作价值的员工对其的影响。人力资源灵活性作为企业的动态能力,是组织保持灵活性和增强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促进员工创新的重要条件。它主要强调采取灵活的措施以适应动态的环境变化和要求。员工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会对工作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创造力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分析。通过在线和离线渠道检索400份在线问卷,其中380份有效。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创新绩效成正相关,即员工行为灵活性,技能灵活性和人力资源实践灵活性都对员工创新绩效有贡献。工作价值部分调节着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其中,能力和成长,地位和独立性的价值观积极地调节了员工技能灵活性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舒适度和安全性价值观的调整效果并不显着。通过定性分析和比较,可以找到触发员工创新行为的7条路径,最后得出结论,员工的行为灵活性,员工地位和以自我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核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协同作用,能力增长值和地位独立值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替代作用。这项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人力资源灵活性和员工创新的研究内容。通过新的视角,它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员工创新绩效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创新绩效时,不仅要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还要重视员工自身的特点,对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于雪[6](2020)在《弱校的强势: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在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经历了恢复、发展和法制化三个阶段,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国家政策管理下经历了从恢复到高素质的发展历程。民办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也受到学校内部教师管理的影响。教师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资源,民办学校对教师管理的规范性与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对教师的激励等都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教师管理角度研究民办学校的发展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深化民办学校教师管理,推动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对H学校教师管理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学校的资源条件不充分但资源配置以务实为主,教师队伍水平不高学校却注重对教师的管理。H学校对教师的制度化管理方式,从薪酬、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激励教师,同时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辅以情感关怀和惩戒的方式,达到全面管理教师的目的。但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发现,教师在学校管理制度下成为“弱者”。民办学校对教师的经济性激励成为教师的奋斗目标,教师成为利益的追逐者;民办学校的教师管理方式给教师带来教学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存在困境;民办学校教师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有所不满,碍于生存压力和情面,机械地遵从学校制度规范,为学校的教学目标而努力。H学校的教师管理成为学校发展的优势,通过调查发现学校的教师管理也存在问题。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优势在于以多元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管理,以精致的教学管理方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成绩,以刚性的惩戒方式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目标导向。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优势却产生了激励悖论问题。制度化管理对教师产生规范、激励作用的同时导致教师功利化取向增强;民办学校教师的竞争管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渐远离素质教育,阻碍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民办学校为增强教师队伍实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却流失了优秀师资。对于H学校的教师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三个优化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建议: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应当由管理走向治理,以应对教师管理的内外问题;以“教育人”为基点,化解民办学校教师激励的单一经济视角;以“共同体”理念为基础引领,化解民办学校教师的冰冷型竞争。
王一思[7](2020)在《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对于学生和班级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成长影响也是很大的。女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女性也有其显着的柔性性格魅力,研究女教师对于班级氛围的影响具有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旨在揭示女教师与班级氛围的关系,同时给与女教师在改善班级氛围上一些建议。本文研究的是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的关系研究,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修订了关于女教师领导力特质问卷。本文借鉴了马扎诺(Robert J.Marzano)领导力简介 360 量表(leadership Profile 360TM),总结的 21 项领导力调查问卷,加以修改形成了以下几个维度:个别关怀、动机激励、挑战陈规、领导魅力,用于测量女教师的领导力特质问卷。基于江光荣教授总结的《我的班级》问卷,将班级氛围分为:师生关系、秩序纪律、竞争、学习负担、同学关系五个维度,测量班级氛围。这两项问卷经过广泛的使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并且在本文中笔者进行了信效度的检测。其次进行了两者的关系研究,调查研究了32名女教师,发放了 1103份问卷。分析女教师领导力特质对于班级氛围各维度的影响,具体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了关于两者关系的结论。两者是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的,所以基于提升女教师领导力特质的基础上,能够提升班级氛围。最后,就是对于如何提升班级氛围给予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研究有借鉴意义与实践意义。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所调查的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所在班级的班级氛围表现良好,均达到平均水平;第二,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第三,女教师班级氛围各项的改变,可以通过调整女教师领导力特质来实现。
王岑岚[8](2020)在《在线交互平台用户价值与粘性的可持续研究》文中提出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平台经济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并改变了市场生态。Web 2.0(即用户可以生成内容)环境下,在线交互平台迅速体验了用户价值共创的巨大利益,然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为此,本文基于Web 2.0对平台用户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的持续挖掘,探讨并界定平台“价值共振”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平台价值维度,解析和探索交互匹配机理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而为保持和提升平台用户粘性、实现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决策支持。为了有助于深入探讨,本文研究聚焦于单边平台(即平台提供服务产品)。本文首先通过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的分析,解析了实现平台价值共振的五大维度,通过融合点要素集合分析对“价值共振”作了进一步概念界定。“价值共振”的关键是价值认同,平台应基于用户的价值视角进行服务设计,本文通过构建PLS-SEM(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模型,揭示了个性化价值是平台价值不可或缺的关键维度。针对平台价值的四个维度,基于模糊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构建了动态匹配质量屋,以支持不同服务生命周期下的用户价值需求与平台服务设计之间的动态匹配,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平台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有助于挖掘用户潜在需求,采用双聚类算法(Biclustering)区别用户的不同主题偏好的聚类分组,结合用户粘性的相关指标实现信息可视化,借助交互式可视化聚类方法为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提供更直观的决策支持。最后,从平台用户共生理念出发,基于人工智能(AI)和PDCA循环的思想,构建了基于AI支持的动态智能闭环QFD,预测重点用户的未来需求,以支持交互平台不断增强和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持续提升用户粘性。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价值共创及Web 2.0环境下在线交互平台的研究,推动了服务主导逻辑向在线学习领域的深化,将抽象的价值共创理论进行具体解析。主要的研究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知识图谱法Cite Space揭示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关键词和不同维度的研究视角,进行了“价值共振”概念界定。(2)基于用户体验和感知价值提出了平台的用户感知价值维度,在通识价值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包含功能价值,社交价值,情感价值和个性化价值的平台价值这一高阶价值,进而结合人机交互思想从用户参与→用户体验→平台价值→用户粘性的逻辑路径,通过动态模糊QFD解析用户现实需求与平台设计的动态匹配机理,以支持平台提增用户粘性和可持续性。(3)基于在线用户的客观购买数据和点击数据,利用双聚类方法区别用户的不同主题偏好的聚类分组,结合用户粘性的相关指标实现信息可视化,这种交互式可视化聚类给出了对不同聚类的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方法,并提供了用户粘性的数据可视化决策支持,交互式可视化聚类的方法有助于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4)基于PDCA循环,结合在线用户客观行为数据,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动态智能闭环QFD,为提高平台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预测重点用户未来需求提供了研究方法,单边平台独特的共生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有利于平台无限趋近“价值共振”。本文聚焦于单边平台的研究,未能对双边平台的“价值共创”和“价值共振”等问题进行展开。虽然本文研究有助于对双边平台研究的拓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郭书剑[9](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沈奕圻[10](2019)在《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升途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学教育的领航人——中学校长,在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只有当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才能够达到最大的发展效能。如何把握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如何在借助权力性影响力效应的同时,依托非权力性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有效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者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上海市杨浦区内学校数量较多,基本能够代表上海市中学的整体现状,本研究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部分中学校长为研究对象。正式调查研究前,进行文献检索、查阅,制定相关的研究方法。调查问卷设计从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因素出发,了解构成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使用现状;访谈对象涉及多层面学校成员,用以了解不同风格校长的领导方式,收集校长学校管理的案例。同时将现场观察和作品分析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收集走访学校相关文本材料,参与学校重大活动、会议等,以增加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研究发现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出现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问题:对于领导角色的理解局限于对刚性管理实效的关注;在关注管理实效时满足于运用已有的专业素养;在学校管理中过于依赖对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管理实践创新来探索如何解决问题、改进实践。据此展开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校长自身的专业研修是一项有效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校长通过专业研修,用先进的专业标准更新对校长领导角色的理解;通过主动学习提高掌握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专业素养;能够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综合运用两类影响力。从而有效改善校长的领导行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2)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关键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双元理论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1.4 社会认知理论 |
2.2 创业即兴研究综述 |
2.2.1 创业即兴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
2.2.2 创业即兴的类别、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即兴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创业学习研究综述 |
2.3.1 创业学习的内涵 |
2.3.2 创业学习的维度 |
2.3.3 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4 研究评述 |
2.4 战略柔性研究综述 |
2.4.1 战略柔性的内涵 |
2.4.2 战略柔性的维度 |
2.4.3 战略柔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
2.4.4 研究评述 |
2.5 集体效能感研究综述 |
2.5.1 集体效能感的内涵 |
2.5.2 集体效能感的维度与测量 |
2.5.3 集体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进展 |
2.5.4 研究评述 |
2.6 新创企业绩效研究综述 |
2.6.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6.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6.3 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
2.6.4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预设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案例研究概述 |
3.2.2 案例研究步骤 |
3.3 案例研究方法 |
3.3.1 探索性案例研究选取 |
3.3.2 案例描述 |
3.3.3 数据收集及信效度保障 |
3.4 案例分析 |
3.4.1 突发事件的界定 |
3.4.2 数据编码与分析 |
3.4.3 案例内分析 |
3.5 跨案例结果讨论与初始假设命题提出 |
3.5.1 双元创业即兴、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 |
3.5.2 双元创业即兴、战略柔性与新创企业绩效 |
3.5.3 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与新创企业绩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2.1 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 |
4.2.2 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 |
4.2.3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
4.2.4 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
4.2.5 集体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4.2.6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设计路径选择 |
5.1.1 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的合理性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
5.2 变量测量 |
5.2.1 解释变量 |
5.2.2 中介变量 |
5.2.3 被解释变量 |
5.2.4 调节变量 |
5.2.5 控制变量 |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3.1 预调研数据收集 |
5.3.2 预调研问卷检验 |
5.3.3 问卷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正式调研样本与数据收集 |
6.1.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6.1.2 调研地点的选择 |
6.1.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6.1.4 样本特征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 数据汇聚性分析 |
6.5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6 假设检验 |
6.6.1 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检验 |
6.6.2 创业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3 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4 多个并列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6.6.5 集体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6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7 稳健性检验 |
6.8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8.1 研究结果汇总 |
6.8.2 研究结果讨论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A(用于创业领导者) |
附录3 调查问卷B(用于创业员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理论阐释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相关概念 |
1.柔性与柔性化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特征 |
1.人本性 |
2.情感性 |
3.非强制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新特点的需要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扭转刚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需要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意义 |
1.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
2.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3.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策略 |
(一)树立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2.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 |
(二)把握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巧 |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
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疏导 |
(三)运用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1.情感激励法 |
2.心理契约法 |
3.模糊评价法 |
4.环境熏陶法 |
(四)柔性与刚性有机结合 |
1.刚中带柔 |
2.柔中带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共生理论视角下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师资配置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师资配置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共生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4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共生理论与师资配置共生关系解构 |
2.1 共生理论概述 |
2.1.1 共生理论的起源 |
2.1.2 共生理论的拓展 |
2.1.3 共生理论的要素 |
2.2 教师资源配置共生关系解构 |
2.2.1 共生理论对教师资源配置适应性分析 |
2.2.2 共生理论视域下师资配置共同体内涵探析 |
2.2.3 师资配置共生关系分析 |
第三章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概况及问题分析 |
3.1 选取天津作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研究案例的原因 |
3.1.1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困境具有一定代表性 |
3.1.2 天津市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具有良好借鉴作用 |
3.2 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梳理 |
3.2.1 市级培养项目 |
3.2.2 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 |
3.2.3 优秀教师辐射作用 |
3.2.4 创新教师管理制度 |
3.3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均衡效果 |
3.3.1 教师总体规模满足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
3.3.2 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
3.4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天津市师资配置区际差异明显 |
3.4.2 天津市城区和乡村师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
3.4.3 天津市校际师资差距突出 |
第四章 基于共生理论分析影响天津市师资均衡配置原因 |
4.1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共生单元存在矛盾 |
4.1.1 师资配置共生单元存在不同利益需求 |
4.1.2 师资配置共生单元之间产生利益冲突 |
4.2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共生模式不够完善 |
4.2.1 行政计划配置为主的师资配置模式存在弊端 |
4.2.2 发展教育学区无法完全解决校际差异 |
4.3 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共生环境不够理想 |
4.3.1 公共政策的影响 |
4.3.2 经济发展不均衡 |
4.3.3 人文因素的不同 |
第五章 共生理论视角下基础教育师资均衡优化路径 |
5.1 培育科学合理的师资配置共生单元 |
5.1.1 明确政府为主导职责定位 |
5.1.2 落实区管校聘制度促进教师逆向流动 |
5.1.3 调动学校师资校际合作的主动性 |
5.1.4 拓宽家长对师资配置反馈渠道 |
5.2 构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互惠共生模式 |
5.2.1 优化行政计划柔性配置的共生模式 |
5.2.2 建立内生型为主外源型为辅的师资配置共生模式 |
5.2.3 探寻区域互助联动模式 |
5.3 优化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共生环境 |
5.3.1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
5.3.2 规范教师流动政策 |
5.3.3 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政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人力资源柔性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0 相关理论概述 |
2.0.1 创造力成分理论 |
2.0.2 特质激活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员工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
2.1.2 人力资源柔性的相关研究 |
2.1.3 员工工作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2.2 文献评述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1.1 人力资源柔性与员工创新绩效 |
3.1.2 员工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
3.1.3 研究概念模型 |
3.2 研究方法 |
3.3 抽样与数据收集 |
3.4 变量测量 |
4.回归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 |
4.1 样本概况 |
4.2 共同方法偏差 |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人力资源柔性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
4.5.2 员工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
4.6 定性比较分析 |
4.6.1 变量的选取与校准 |
4.6.2 Fs/QCA分析结果 |
5.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研究讨论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与政策建议 |
6.2.1 主要创新点 |
6.2.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6)弱校的强势: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民办教育与学校内部管理的发展 |
(二)教师管理在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
(三)对一所师资力量弱、生源吸引力强的民办学校的关注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术价值:深化对民办学校教师管理有效性的研究 |
(二)实践价值:优化当前中小学管理机制 |
三、我国民办学校管理及教师管理文献综述 |
(一)民办学校管理的文献综述 |
(二)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民办学校 |
(二)教师管理 |
(三)教师激励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政策发展过程与特征 |
(一)民办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
(二)民办学校政策发展的特征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历程与重点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历程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
三、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政策分析 |
(一)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民办学校教师管理标准 |
(二)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针对性政策 |
第二章 H学校及其教师管理的现状描述 |
一、学校及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一)“弱校”的创立与发展 |
(二)“物尽其用”的资源配置 |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弱势” |
二、学校教师管理的强势 |
(一)制度管理,形成基本的管理规范 |
(二)情感管理,做有温度的教师管理 |
(三)惩戒管理,教师管理的手段补充 |
第三章 “弱者”的应对:学校管理下的教师调查 |
一、“弱者”的奋斗:教师在学校激励中寻求发展 |
(一)薪酬待遇调查及其激励作用 |
(二)教师培训调查及其激励作用 |
(三)教师职业目标调查及其激励作用 |
(四)教师激励的多维举措 |
二、“弱者”的挣扎:教师在教学管理压力中谋求生存 |
(一)教学常规管理调查及其压力 |
(二)教师评价调查及其压力 |
(三)教师关系调查及其作用 |
三、“弱者”的妥协:教师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服从 |
(一)教师对学校制度的满意度调查 |
(二)教师对学校物质保障的满意度调查 |
第四章 激励悖论:H学校教师管理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
一、H学校教师管理的优势与特色 |
(一)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
(二)精致的教学管理规范,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成绩 |
(三)刚性的惩戒措施,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目标导向和任务导向 |
二、H学校教师管理的激励悖论 |
(一)刚性制度的激励悖论 |
(二)竞争性管理的激励悖论 |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悖论 |
第五章 优化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由管理走向治理,化解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外矛盾 |
(一)增强内外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
(三)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
二、以“教育人”为基点,化解民办学校教师激励的单一经济视角 |
(一)树立“教育人”理念 |
(二)增加情感管理的比重 |
(三)创建“教育人”文化 |
三、以“共同体”理念为基础引领,化解民办学校教师的冰冷型竞争 |
(一)形成教师共同体意识 |
(二)完善教师共同体的协作体系 |
(三)营造开放的共同体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办学校教师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一)校长、中层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二)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7)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女教师占中小学教师的绝大部分 |
(二)课堂与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 |
(三)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女教师领导力特质 |
(二)班级氛围 |
三、文献综述 |
(一)女教师领导力特质 |
(二)班级氛围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内容 |
(一)关于量表的修订 |
(二)关于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的现状与特点研究 |
(三)关于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的关系研究 |
(四)加强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以优化班级氛围的对策建议 |
七、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第二章 研究工具的修订 |
一、女教师领导力特质量表的修订 |
(一)原量表情况介绍 |
(二)量表修订 |
二、班级氛围量表修订 |
(一)原量表情况介绍 |
(二)量表修订 |
三、正式量表发放情况介绍 |
四、访谈情况介绍 |
(一)访谈目的与设计 |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 |
第三章 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的关系 |
一、整体情况 |
(一)女教师领导力特质整体情况 |
(二)班级氛围整体情况分析 |
二、相关分析 |
三、逐步线性回归 |
(一)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师生关系逐步回归分析 |
(二)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秩序纪律逐步回归分析 |
(三)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竞争逐步回归分析 |
(四)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学习负担逐步回归分析 |
(五)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同学关系逐步回归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班级氛围中的师生关系 |
(二)班级氛围中的秩序纪律 |
(三)班级氛围中的竞争 |
(四)班级氛围中的学习负担 |
(五)班级氛围中的同学关系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成果 |
二、本文的贡献与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女教师领导力特质问卷 |
附录2 班级氛围问卷 |
附录3 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8)在线交互平台用户价值与粘性的可持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 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价值共创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1.1 价值共创 |
2.1.2 在线交互平台的界定 |
2.1.3 用户参与下的用户体验 |
2.1.4 用户粘性的研究 |
2.1.5 价值共振概念的初步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研究方法整理 |
2.3.1 Cite Space |
2.3.2 QFD理论与方法 |
2.3.3 PLS-SEM |
2.3.4 双聚类算法 |
2.3.5 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拓展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价值共振的要素揭示: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研究 |
3.1 价值共振的要素初步界定 |
3.1.1 价值共创理论的不同视角 |
3.1.2 “共振”的关键要素构建 |
3.1.3 价值共振的要素初步界定 |
3.2 数据挖掘的工具选择与准备 |
3.2.1 研究工具 |
3.2.2 研究工具原理 |
3.3 基于Cite Space揭示融合点要素 |
3.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3.2 基于知网的中文文献共词分析 |
3.3.3 基于Wos英文文献Cite Space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用户需求的平台价值:基于PLS—SEM的研究 |
4.1 研究问题提出 |
4.2 平台的价值维度 |
4.2.1 用户感知视角的价值维度解析 |
4.2.2 基于价值共创的基础模型构念 |
4.3 构建PLS—SEM |
4.3.1 构建模型 |
4.3.2 提出假设 |
4.4 模型验证 |
4.4.1 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测试 |
4.4.2 平台价值:二阶结构 |
4.4.3 检验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
4.4.4 研究总结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用户现实需求实现:基于动态模糊QFD的研究 |
5.1 研究问题提出 |
5.2 用户动态需求研究现状 |
5.3 构建动态模糊QFD及模型应用 |
5.3.1 价值共创理论下的用户个性化体验 |
5.3.2 服务生命周期 |
5.3.3 用户参与以及平台交互 |
5.3.4 口碑传播 |
5.3.5 研究方法与模型 |
5.4 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用户潜在需求挖掘:基于双聚类的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影响用户粘性的因素梳理 |
6.3 引入BCBimax算法 |
6.4 模型应用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用户未来需求预测:基于动态智能闭环QFD的研究 |
7.1 研究问题提出 |
7.2 服务生态系统中的共生模式 |
7.3 模型构建 |
7.4 模型应用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工作 |
8.2 研究结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第四章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的问卷内容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10)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长影响力 |
(二)校长的权力性影响力 |
(三)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
(四)校长的专业研修 |
(五)校长的领导力提升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目标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一)关于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相关概念研究 |
(二)关于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不同点的研究 |
(三)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其他领域的研究 |
(四)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五)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功能的研究 |
(六)关于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关系的研究 |
(七)关于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途径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领导影响力的研究 |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领导本质理论 |
(二)柔性领导理论 |
(三)利克特的领导系统理论(四种管理方式)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
(一)调研内容的设计 |
(二)调研对象的选取 |
二、调查研究的实施 |
(一)正式调研的前期准备 |
(二)正式开展调查研究 |
(三)调查研究后的数据资料整理 |
三、调查研究结果 |
(一)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
(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现状 |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
四、调查研究结论:非权力性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一)专业自觉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专业素养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灵活运用两类影响力的专业智慧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四章 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对于校长领导角色的理解局限于对刚性管理实效的关注 |
(一)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正确的角色定位 |
(二)多重角色定位需要全面的综合能力 |
二、在关注管理实效时满足于运用已有的专业素养 |
(一)专业素养的广度 |
(二)专业素养的深度 |
(三)专业素养的迁移度 |
三、在学校管理中过于依赖对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 |
(一)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需要共同情景的融入 |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需要榜样示范力量 |
第五章 通过专业研修提升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 |
一、用先进的专业标准更新对校长领导角色的理解 |
二、通过主动学习提高掌握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专业素养 |
三、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综合运用两类影响力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调查问卷 |
附件二: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访谈提纲(中学校长) |
附件三: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访谈提纲(中学教师) |
附件四:典型案例发展阶段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锚理论下的中学教师柔性管理个案研究 ——基于M中学的调查[D]. 邱金花.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徐广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研究[D]. 史洒.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共生理论视角下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秦悦.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5]人力资源柔性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D]. 宋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6]弱校的强势: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个案研究[D]. 于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女教师领导力特质与班级氛围关系的研究[D]. 王一思.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在线交互平台用户价值与粘性的可持续研究[D]. 王岑岚. 上海大学, 2020(03)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中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升途径研究[D]. 沈奕圻.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