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T防治小菜蛾的几项使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经云[1](2021)在《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分布于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为害最重。小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地的蔬菜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菜蛾主要依靠成虫进行扩散,成虫产卵位置的选择对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和种群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小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行为及产卵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对小菜蛾成虫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甘蓝、芥蓝、白菜、萝卜、油菜(陕油0913和甘杂1号)、白菜型油菜(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上的产卵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明了影响小菜蛾在8种植物上产卵的主要因素以及幼虫为害增加甘蓝和芥蓝上成虫产卵的原因,并设计了一种小菜蛾的终端诱捕系统。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小菜蛾成虫对8种寄主植物子叶和真叶的产卵选择性及对被小菜蛾幼虫为害后的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研究表明十字花科植物的子叶是小菜蛾成虫喜欢产卵的部位,成虫在甘蓝、芥蓝、白菜、油菜品种陕油0913和甘杂1号、青菜品种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等7种植物幼苗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均超过了5粒/cm2;小菜蛾成虫在甘蓝和芥蓝子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高于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分别是真叶上的13和12.9倍。在8种叶片同时选择时,甘蓝、芥蓝和陕油0913吸引的小菜蛾成虫产卵量最少;萝卜、白菜和四月慢上的产卵量最高。此外,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选择性的影响因植物而异,幼虫为害后的甘蓝、芥蓝和陕油0913显着提高了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量,其余5种植物是否受害对成虫产卵没有影响。2、寄主植物子叶和真叶中芥子油苷含量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作用。研究表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与叶片中芥子油苷的含量无显着性相关,小菜蛾成虫在总芥子油苷含量最多的甘蓝和陕油0913叶片上产卵量最少。甘杂1号、陕油0913和超级火箕青真叶和子叶中芥子油苷总含量差异显着,但是小菜蛾在3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差异不显着;白菜真叶子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小菜蛾在真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高于子叶;芥蓝真叶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显着高于子叶,但小菜蛾在真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低于子叶。小菜蛾在四月慢、萝卜和甘蓝3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变化趋势与芥子油苷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3、寄主植物表面物理性状在小菜蛾成虫产卵选择中的作用。研究表明8种植物叶片表面蜡质含量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呈负相关,叶片表面绒毛密度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呈正相关。小菜蛾成虫在蜡质较少的白菜、萝卜、青菜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等植物上的产卵偏好性与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芥子油苷是吸引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主要物质;植物表面蜡粉对小菜蛾成虫产卵主要起到了阻碍作用,小菜蛾很少在厚蜡植物叶片上产卵,但去除蜡质后,小菜蛾的产卵量显着增加。4、小菜蛾对厚蜡植物的适应策略。研究发现芥蓝真叶上厚的蜡质是阻碍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小菜蛾通过成虫和幼虫的协同作用能够克服叶片蜡质的阻碍作用:小菜蛾成虫首先在芥蓝子叶上产卵,芥蓝子叶并不适合幼虫取食,但孵化后的幼虫可以爬行到真叶上取食,并在爬行和取食过程中通过吐丝改变了叶片的表面结构,产生了丝“梯”和丝“网”。这些结构显着增加了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的产卵量。5、设计了一种小菜蛾田间终端诱捕系统。小菜蛾成虫在喷洒了芥蓝提取物的蚕豆上产卵明显多于芥蓝。喷洒了芥蓝提取物的蚕豆对小菜蛾成虫的吸引效果最少可持续15天,且小菜蛾1龄幼虫不能在蚕豆上存活。温室中的试验结果显示蚕豆在温室中对小菜蛾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效果,且当放置在距离芥蓝3米远时,喷有芥蓝提取物的蚕豆对小菜蛾成虫的吸引力最强。该诱捕系统中的被保护作物和诱捕植物不仅限于甘蓝和蚕豆,其它的厚蜡十字花科作物和无蜡粉的非十字植物都有被纳入该系统的潜力。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影响小菜蛾产卵的主要因素,首次阐明了小菜蛾幼虫通过吐丝帮助其成虫克服寄主植物蜡质对产卵的不利影响,从而完成种群繁衍的机制。同时,创建了一种新型小菜蛾田间诱捕植物系统,丰富和发展了小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陈皓,彭威,韩宝瑜[2](2020)在《功能基因组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文中提出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化学杀虫剂通过参与昆虫自然选择,诱导其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昆虫抗药性的增加,近年来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抗药性已成为植物保护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由基因变异引起的昆虫抗药性进行解析已成为可能,在现今大多数昆虫抗药性研究中,功能基因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候选基因调控抗药性机制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双元基因表达技术——GAL4/UAS技术、基因干扰技术——RNAi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这3种有助于阐明昆虫抗药性分子机制的功能基因组技术,综述了这3种功能基因组技术在近几年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在完善的功能基因组技术支持下为昆虫抗药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陈茜[3](2019)在《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监测及遗传特征》文中提出啶虫丙醚(Pyridalyl,实验代号为S-1812),是日本住友公司在1997年研发的作用机制新颖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对蔬菜、棉花上的鳞翅目昆虫如对小菜蛾(Lepidoptera:Plutellidae)等具有显着的杀虫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明确现阶段啶虫丙醚在我国的实际防治效果以及应用前景、可能的抗性机制以及作用靶标。本课题组于2018年对我国广东部分地区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对其抗性遗传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为该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的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小菜蛾田间种群(RH种群、LT种群)对啶虫丙醚及部分商品化的杀虫剂已达到高水平的抗性。将田间种群RH人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不接触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连续饲养6代(RH-ST衰退种群)发现其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保持稳定,这表明RH-ST种群有可能是由于抗性基因频率高,种群纯合度高,从而导致稳定的抗性表型。另一部分继续使用高剂量的啶虫丙醚连续筛选(RH-SX筛选种群),结果显示RH-SX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也基本稳定,这表明该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可能已经达到抗性发展的平台期,所以抗性水平无法继续提升。通过正反交以及回交实验研究了 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方式,生测结果表明正交F1代的LC50为6.750ppm,反交F1’代的LC50为6.250ppm,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为常染色体遗传,与性染色体无关。通过显隐性度计算发现正反交后代的显隐性度D值分别为-0.59和-0.62(大于-1而小于0),这表明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遗传。通过回交毒力反应曲线及卡方值检验判断出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是属于单基因控制的。这些结果表明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为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这些结果不仅揭示了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方式而且从侧面说明该小菜蛾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极有可能是由于靶标受体发生突变引起的,这为后续啶虫丙醚抗性机制的研究以及靶标受体的确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验材料。
毛虹禹[4](2019)在《PnKTIs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功能分析》文中指出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是一类抗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因具有抑制蛋白酶活性的功能而被认为是一类天然抗虫物质。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Kunitz-type trypsin inhibitor,KTI)是PI四大家族之一丝氨酸蛋白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KTI,其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保护植物个体免受昆虫和病原体侵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昆虫中肠消化蛋白酶(以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为主)的活性,导致昆虫不能对食物进行正常消化、吸收,进而使其生长发育受阻。黑杨(Poplus nigra)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12个机械损伤诱导表达的KTI基因(PnKTIs)。本课题为研究PnKTIs基因是否具有保护植物个体免受或者少受害虫侵害的功能,以及各基因表达后的抗虫效果,选择了4个高度诱导表达的PnKTIs基因(PnKTIA6、PnKTIB1、PnKTIC1和PnKTID2)作为目标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手段将这四种基因转化到拟南芥中,经实时定量PCR确认目标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选用新鲜转基因拟南芥叶片饲喂小菜蛾,观察小菜蛾从幼虫到成虫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中的变化,记录生长发育周期中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四种PnKTIs基因的表达蛋白均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效果最好的为PnKTIA6,其他依次为PnKTID2、PnKTIB1和PnKTIC1。为进一步探究PnKTIs基因的表达蛋白(PnKTIs)是通过抑制昆虫体内何种消化蛋白酶来行使其功能的,本研究使用酶化学法,将转基因拟南芥叶片的蛋白提取液分别与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反应,判断分析四种PnKTIs对不同蛋白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PnKTIs仅对胰蛋白酶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四种PnKTIs对胰蛋白酶抑制的作用效果依次为:PnKTIA6、PnKTID2、PnKTIB1和PnKTIC1,此结果和转基因抗虫试验的作用效果是一致的。综上,本研究为转基因抗虫植物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候选基因,对农林业的虫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赵雪晴,黄春芬,艾英,谌爱东[5](2015)在《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属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到高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抗性倍数829.90倍,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牛燕琴[6](2014)在《太白县小菜蛾的发生,种群遗传结构和越冬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分布最广,最普遍的鳞翅目害虫。我们的研究地点太白县(34°03’E,107°18’N)是一个十字花科生产基地,太白县是一个高原盆地,冬季最低气温在-20℃。在这个相对孤立的环境中,我们在实验室和野外的条件下得到了以下结果:1.生物学测定。我们研究了小菜蛾在16中寄主植物上的选择,发育,存活,繁殖和生命参数的情况。包括八种中国常见的作物:白菜,油菜,花椰菜,萝卜,青菜,球茎甘蓝,甘蓝,西兰花;和八种野生寄主植物分别:蔊菜,碎米荠,播娘蒿,荠菜,白花碎米荠,诸葛菜,菥莫,大叶碎米荠。在选择实验中,作物寄主的产卵指数都小于1,最大为0.94(油菜),最小为0.28(球茎甘蓝);野生寄主中产卵指数有三种作物超过1,分别为1.40(蔊菜),1.32(大叶碎米荠),1.11(荠菜),最小为0.61(播娘蒿)。小菜蛾在作物寄主上发育时间最短为15.5天(白菜)和15.7天(油菜),最长是22.3天(西兰花);在野生寄主上发育时间最短的是蔊菜(15.8天),发育时间最长的是在大叶碎米荠寄主上,为20.8天。作物寄主中,小菜蛾种群最高的内禀增长率rm为0.2753(油菜),野生寄主中,内禀增长率rm最高为0.2402(碎米荠),所以油菜和碎米荠分别是小菜蛾最适宜的作物寄主和野生寄主。这些结果可以用来掌握小菜蛾在作物寄主和野生寄主上的行为和种群动态。2.不同地点种群差异性检测。为了研究太白县小菜蛾种群与周围其他地区小菜蛾种群是否具有差异,我们研究了太白县与秦岭周围七个地点,以及广州和北京的小菜蛾种群的线粒体COl基因。这十个小菜蛾种群的COI基因多样性非常高,我们在这十个种群149个小菜蛾成虫个体中共检测到了3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差异性为1.7%(0.04-4.1%)。十个地区单倍型多样性最小为0.571(AK,安康),最大为0.885(HZ,汉中)。核苷酸多样性最小为0.00286(AK,安康),最大为0.0117(HZ,汉中)。Mantal test结果表明,基因分化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每代的迁移个体数量(Nm)从1.43到无穷大,表明小菜蛾种群之间存在着基因交流。但是,主因素分析(PCA)表明TB(太白县)和TC(铜川)种群与其他八个种群有一定区别,说明高山阻挡可能对小菜蛾迁移和基因交流造成一定阻碍。3.抗寒性和越冬。为了测试小菜蛾的抗寒能力和在太白县越冬的情况,一系列的实验在实验室和太白县进行。我们测试了小菜蛾蛹和四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田间初冬小菜蛾四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为-11.26℃和-9.97℃,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为-21.06℃和-18.96℃。当小菜蛾在0,-1,-3,-5,-7,-9,-11,-13,-15,-17,-20℃条件下放置3小时,当置于0℃条件下时,幼虫和蛹的死亡率为零;温度为-20℃时,幼虫和蛹的死亡率都是百分之百。当把小菜蛾幼虫和蛹放在0℃条件下,一个月后四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0.4%,蛹的存活率为79.5%,两个月后所有的幼虫和蛹都死亡。在田间实验中,初冬掩埋在实验田中的小菜蛾一个月后30~40%的幼虫变成了蛹,10~20%的蛹发育成了成虫,但是两个月以后,所有的幼虫和蛹都已经死亡。我们在田间得到了四个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小菜蛾可以在太白县成功越冬。(1)我们从2012年4月到2014年3月常年监测小菜蛾成虫的动态,除了2013年2月和3月,2014年3月没有诱集到成虫以外,其余每个月份都能诱集到小菜蛾,包括最冷的月份12月和1月。更重要的是,2014年1月,我们在田间收集到一头交配过的小菜蛾雌虫并且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从这一头小菜蛾得到了58粒卵。(2)在11月份田间的十字花科蔬菜收获之后,田间遗落的白菜和甘蓝的菜心内部依旧新鲜,每个白菜菜心的小菜蛾数量最多达到50头,在2013年到2014年的冬天,白菜菜心最低温度比太白县最低气温高2℃,白菜菜心为小菜蛾提供了较为温暖的小生境。(3)在网罩实验中,每年11月每个笼子里放置50头小菜蛾幼虫,2013年平均收集到0.8头小菜蛾;2014年平均每个笼子收集到6头小菜蛾。(4)太白县冬季的温室也为小菜蛾提供了另外一个越冬场所,每个月平均每个诱捕器上收集到了0.6~1.6头小菜蛾。小菜蛾抗寒实验和越冬实验说明了实验室数据并不能真正推断田间小菜蛾的死亡率。太白县平均温度0℃以下的时间超过四个月,冬季最低气温到达-20℃,但是小菜蛾种群可以在这里成功越冬。此外,小菜蛾在太白县越冬的种群为春天最初种群贡献比例为多少尚未可知。
尹艳琼[7](2014)在《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也是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明确田间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抗药性机理,本研究连续3年用浸叶法对云南通海县田间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开展了TPP、PBO和DEM增效剂试验和解毒酶系活性测定,初步探讨了田间种群的抗性机理,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多种对田间小菜蛾种群高效的杀虫剂,相关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抗药性治理策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通海县菜区防治小菜蛾的用药情况通海县菜区用于防治小菜蛾的商品杀虫剂主要有34个,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甲维盐)是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杀虫剂,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是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农户用药基本以2种杀虫剂混配为主,小菜蛾发生高峰期5-10天喷施一次杀虫剂。生产中混配混用现象严重,用药频率较高。二、连续3年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结果2011年-2013年,系统测定了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丁醚脲、Bt、茚虫威、定虫隆、溴虫腈、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药性,其结果如下:该田间种群对丁醚脲、Bt的敏感性较高,3年LC50逐年降低,丁醚脲3年监测LC50在36.15-145.65mg·L-1,Bt3年监测LC50在0.74-1.59mg·L-1;对溴虫腈、多杀菌素、茚虫威、定虫隆、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降低,处于中高抗水平,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余杀虫剂2012、2013年监测结果比2011年明显下降,溴虫腈3年监测的LC50在9.71-25.80mg·L-1,多杀菌素3年监测LC50在3.80-9.23mg·L-1,茚虫威3年监测LC50在4.80-68.957mg·L-1,定虫隆3年监测LC50在4.91-49.27mg·L-1,氯虫苯甲酰胺3年监测LC50在4.06-10.08mg·L-1,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年都处于极高抗水平,高效氯氰菊酯3年监测LC50在270.62-2974.67mg·L-1,阿维菌素3年监测LC50在6.91-38.54mg·L-1。总体上云南通海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水平表现为:丁醚脲<Bt<茚虫威<定虫隆<溴虫腈<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三、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评价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垄歌(氯虫苯甲酰胺)和1.5%阿维菌素药后4d和7d防治效果均低于50%,15%茚虫威、2.5%多杀菌素、50%丁醚脲的效果较好,减退率均高于80%,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20%垄歌(氯虫苯甲酰胺)与这3种杀虫剂的减退率差异显着,与1.5%阿维没有显着性差异,药后7d,除了15%茚虫威、50%丁醚脲和20%溴虫腈的效果有所上升之外,其他杀虫剂的防效都呈下降趋势,20%康宽的防效药后7天与对照间在0.05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已失去了防效。药后14d,50%丁醚脲EC的防效在9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1%甲维盐与Bt32000IU/毫克的了防效不理想,药后4天的防效仅为65.9%和60.8%。常用杀虫剂对通海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总体表现为:丁醚脲>茚虫威>多杀菌素>甲维盐>Bt>溴虫腈>垄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康宽(氯虫苯甲酰胺)。四、解毒酶系活性测定DBM-R中GST的酶活力是DBM-S中酶活力的0.8倍,多功能氧化酶是0.75倍,羧酸酯酶是0.77倍,差异不显着(P>0.05)。这说明,田间抗药性种群的解毒酶代谢解毒能力没有得到明显增强,解毒酶有可能在杀虫剂诱导的情况下,参与了解毒代谢的过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有杀虫剂诱导的情况下,可能还存在其它如表皮穿透降低、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有关。五、TPP、PBO和DEM三种增效剂的筛选TPP与DEM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增效作用不明显,增效比为1.28、1.47,PBO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增效作用要强于TPP和DEM,增效比为1.94,有一定增效效果,说明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下降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有关。PBO、TPP与DEM三种增效剂对对阿维菌素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2.77、4.20和3.53倍,说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参与了阿维菌素的解毒代谢过程。
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朱建良,谌爱东[8](2013)在《云南陆良小菜蛾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秋季、2010年春季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云南陆良菜区小菜蛾对8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陆良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2009年秋LC50分别为1 035.21 mg/L和1 055.19mg/L,2010年春为9.55mg/L和13.84mg/L,抗性倍数在291.61~692.00;对多杀菌素、茚虫威和啶虫隆的抗药性水平为中高抗,2009年秋LC50分别1.59mg/L、2.80mg/L和23.97mg/L,2010年春为13.83mg/L、24.57mmg/L和42.73mg/L,抗性倍数在13.25~129.98;对丁醚脲、BT和溴虫腈这3种药剂较敏感,2009年秋LC50分别为16.51mg/L、47.40mg/L和0.85mg/L,2010年春为1.34mg/L、3.38mg/L和1.60mg/L,抗性倍数在0.77~8.45。陆良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丁醚脲<Bt制剂<溴虫腈<多杀菌素<茚虫威<定虫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且春季抗药性高于秋季。
王兴亮[9](2012)在《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Yponomeutidae)属于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害虫,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50亿美元。小菜蛾寄主植物种类达40多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由于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及田间不合理用药,使小菜蛾几乎对所有的防控用药(至少涉及84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小菜蛾抗药性问题给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挑战,抗性治理形势严峻。多杀霉素是一种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抗生素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是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二酰胺类杀虫剂。这两种新型杀虫剂均对鳞翅目等靶标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并具备良好的环境安全性。本文系统研究了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包括抗性筛选、抗性稳定性、交互抗性谱及抗性遗传方式等)以及抗性机理,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小菜蛾对新型杀虫剂抗性演化的分子机理及制订抗性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1.小菜蛾对多杀霉素抗性特征的分析利用浸叶法对小菜蛾SZ-Spin56品系进行26代连续筛选,获得多杀霉素高抗品系SZ-Spin83。与室内敏感品系Roth和室内对照品系SZ相比,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分别达到10,000倍和4,000倍。对该高抗品系用多杀霉素继续筛选或停止筛选,抗性均无显着变化,表明小菜蛾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抗性稳定(抗性基因已经纯合)。交互抗性测定结果显示,SZ-Spin83品系对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存在高水平交互抗性(交互抗性分别为468倍和2396倍),对茚虫威、高效氯氰菊酯、氟虫腈、溴虫腈、巴丹、啶虫隆、丁醚脲、虫酰肼、氰氟虫腙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没有明显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方式分析表明,小菜蛾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受位于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控制。2.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机制三种解毒酶抑制剂(PBO、DEM和DEF)在室内敏感品系Roth、室内对照品系SZ和抗性品系SZ-Spin83中对多杀霉素均不存在显着的增效作用(增效比<2倍)。SZ-Spin83品系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相对于敏感品系Roth有所升高(<2倍),但与其初始种群SZ品系水平相当(<1.2倍)。因此,代谢酶介导的解毒作用与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关系不大,其主导抗性机理可能为靶标变异。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Pxa2基因,该基因在多杀霉素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间不存在保守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并且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抗性品系SZ-Spin83与其初始种群S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另外,对已报道的多杀霉素抗性基因Pxa6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敏感品系Roth55个和抗性品系SZ-Spin8358个阳性克隆的测序,检测到Pxa6亚基的6种转录本,其中3种类型为本研究首次发现。Pxa6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不存在保守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同时SZ-Spin83品系与其初始种群SZ相比,Pxa6的mRNA表达量没有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机理以靶标抗性为主,但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6亚基(Pxa6)和α2亚基(Pxa2)无关,或为nAChR其它亚基突变所致,亦不排除其它靶标基因参与抗性演化的可能性。3.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毒力基线和抗性监测利用浸叶法测定了2007-2009年间采集自我国11个地区的16个田间种群和7个室内饲养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16个田间种群的LC50值介于0.221-1.104mg/L之间,敏感性波动幅度在5倍以内;7个室内饲养品系基于LC50值的敏感性波动范围小于10倍。同时,利用16个田间种群的毒理学数据确定了15mg/L的诊断剂量,7个室内品系和5个田间小菜蛾种群在该剂量下的平均死亡率为99.75%(98%-100%)。该结果表明我国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尚未用于蔬菜害虫防控的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研究建立的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毒力基线对于抗性监测与预警具有重要价值。在2010-2011年间,监测了我国12个地点采集的20个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自北部地区的14个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仍然敏感,LC50值在0.226-0.71mg/L,波动范围仅3倍。采自广东省的6个田间种群对该药剂的抗性水平差异很大,LC50值在0.343-256.2mg/L之间,波动幅度达770倍。与敏感品系Roth相比,广东珠海(ZH)和增城(ZC)种群分别具有150倍和2,140倍的抗性。该结果表明,必须合理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小菜蛾以延缓抗性;同时,加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监测,在高抗地区必须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4.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特征的分析2011年秋季采集的对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抗性的PY、ZH和ZC种群(F3测定抗性倍数为18-1,150倍),对氟虫双酰胺表现出相近的抗性水平(15-800倍),说明二酰胺类的两种药剂之间存在着交互抗性。药剂选择压力移除以后,ZC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表现出不稳定性,由2,040倍下降至25倍仅用6代时间。抗性遗传方式分析表明,小菜蛾ZC高抗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由ZC分离一部分建立ZC-R品系,对其进行的增效实验表明PBO、DEF和DEM对氯虫苯甲酰胺毒力具微弱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2.2~2.9),表明代谢酶介导的解毒作用在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中作用有限,靶标抗性可能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主要机理。5.小菜蛾鱼尼丁受体的变异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昆虫鱼尼丁受体是二酰胺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我们克隆了小菜蛾的鱼尼丁受体基因(PxRyR)cDNA全长,从而为研究靶标抗性奠定基础。PxRyR由15,495bp的ORF框、267bp的5’-UTR区和351bp的3’-UTR区组成,编码516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583.7KDao PxRyR具备鱼尼丁受体的普遍特征:保守的羧基端结构,此区域含6个跨膜结构域可形成功能性的Ca2+通道,胞浆区为大的氧基端结构域。PxRyR与昆虫RyR在氨基酸水平上的一致性很高,为78%-80%. PxRyR全长cDNA存在10个缺失多态性位点,说明单个PxRyR基因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转录本。同时,PxRyR基因在小菜蛾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mRNA表达量分别是蛹期的1.36、2.47和1.40倍,幼虫期表达量显着高于蛹期;在幼虫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表达量相对一致,没有显着差异。分别以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小菜蛾品系ZC-R和室内敏感品系Roth为材料,利用PxRyR碱基13,349位存在的保守替换位点作为抗性、敏感个体的分子标记,通过遗传分析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与PxRyR基因连锁。对抗性和敏感品系PxRyR基因羧基端1691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抗性品系ZC-R在氨基酸4790(I到K)和4946(G到E)位存在50%和41%的突变频率,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4946E点突变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具有相关性。以β-actin和EF-1α基因为内参的定量PCR分析表明,ZC-R品系PxRyR基因mRNA表达量仅为室内敏感品系Roth和室内对照品系SZ的41-4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与鱼尼丁受体基因连锁,该基因可能通过氨基酸点突变、mRNA表达下调或两者协同作用导致高水平抗性的形成。
郭靖[10](2012)在《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筛选》文中指出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作为一种与环境友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绿色植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用作杀虫剂之外,Bt杀虫基因还被应用于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开发。目前,crylA基因的抗虫棉花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种植,有效的解决了棉铃虫对棉花生产的危害。但是随着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害虫的抗药性上升风险不断增大,向害虫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筛选可用于杀虫剂开发与应用的具有高活性并且与cry1A类基因无交互抗性的菌株为目的,依据与cry1A类无交互抗性的cry基因序列,通过聚类分析已知与cry1A类基因无交互抗性的的基因设计了8对鉴定引物,通过PCR的方法鉴定了实验室保存的192株对鳞翅目具有高毒力的菌株,鉴定出了15株对鳞翅目具有高毒力的的菌株。对这15株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这15株菌株可分成8种类型,对其基因型鉴定,包含的基因类型有:cry1B、cry1C、cry1D、cry1I、cry2A和cry9类基因;电镜观察晶体形态包含:双锥体形、方形、球形;SDS-PAGE分析其中一株既表达130ku的蛋白又表达60ku左右的蛋白,一株同时表达130ku和70ku左右的蛋白,其余菌株均表达130ku左右的蛋白并对胞晶混合物中的晶体蛋白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选取了目前生产菌株KN11为对照,对这8株菌株进行了甜菜夜蛾、小菜蛾、敏感棉铃虫、CrylAc抗性棉铃虫的的生物活性测定。这8株菌株对小菜蛾均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性,其中菌株PS4-E12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要比对照菌株KN11高近4倍;3株菌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高毒力,其中菌株PS3-C2对甜菜夜蛾LC50值为1.87μg·mL-1;对敏感棉铃虫具有高毒力的菌株4株(PS4-E12、PS1-F11、SCL-B3、PS8-B6);初步筛选出对cry1Ac抗性棉铃虫无交互抗性的菌株6株(PS3-C2、PS1-F11、SCL-B3、PS8-B6、PS4-E12、MO3-E5),但结果需进一步验证。通过GenBank成功设计了Bt菌株的几丁质酶基因的鉴定引物,并利用PCR的方法鉴定了菌株中的几丁质酶基因,这8株菌株中均含有几丁质酶基因。同时测定了各菌株的生长状态,各菌株在生长速率上没有表现出差异性。本研究在菌株特性、生长曲线、活芽胞计数、杀虫活性等方向对菌株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对Bt新菌株的选育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BT防治小菜蛾的几项使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T防治小菜蛾的几项使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研究概况 |
1.1.1 小菜蛾形态特征 |
1.1.2 小菜蛾的生活习性和分布 |
1.1.3 小菜蛾的寄主植物 |
1.1.4 小菜蛾的为害 |
1.1.5 小菜蛾的越冬与迁移 |
1.2 小菜蛾产卵的影响因素 |
1.2.1 芥子油苷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2 温度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3 植物表面物理性状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4 幼虫为害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1.2.5 影响小菜蛾产卵的其他因素 |
1.3 小菜蛾的综合治理 |
1.3.1 化学防治与抗药性 |
1.3.2 物理防治 |
1.3.3 农业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1.3.5 害虫综合治理 |
1.4 诱捕植物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菜蛾在8种寄主植物真叶和子叶上的产卵行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昆虫和植物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小菜蛾在8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行为 |
2.2.4 小菜蛾对8种植物离体叶片的产卵选择性 |
2.2.5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菜蛾在8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选择性 |
2.3.2 小菜蛾在8种植物离体叶片上的产卵选择性 |
2.3.3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8种植物真叶子叶中芥子油苷的含量及其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植物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8种植物真叶子叶芥子油苷的含量 |
3.2.4 小菜蛾产卵与植物芥子油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8种植物真叶子叶芥子油苷的含量 |
3.3.2 8种植物芥子油苷的总含量与小菜蛾产卵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8种植物叶片表面的物理特征及其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植物 |
4.2.2 主要仪器 |
4.2.3 植物表面绒毛观察与统计 |
4.2.4 植物幼苗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4.2.5 植物真叶表面蜡质的提取 |
4.2.6 植物叶片表面绒毛密度和蜡质质量与小菜蛾产卵相关性分析 |
4.2.7 芥蓝和甘蓝去除蜡质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4.2.8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叶片表面绒毛 |
4.3.2 植物叶片表面蜡粉 |
4.3.3 八种植物真叶表面的蜡质 |
4.3.4 八种植物叶片表面绒毛密度和蜡质质量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
4.3.5 植物表面蜡粉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2.4 小菜蛾幼虫对芥蓝真叶子叶的选择性 |
5.2.5 小菜蛾幼虫取食真叶和子叶时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
5.2.6 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芥蓝真叶中芥子油苷含量的变化 |
5.2.7 幼虫为害前后真叶表面特征 |
5.2.8 小菜蛾幼虫吐丝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
5.3.2 小菜蛾幼虫对芥蓝真叶子叶的选择性 |
5.3.3 小菜蛾幼虫取食真叶和子叶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
5.3.4 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芥蓝真叶中的芥子油苷含量变化 |
5.3.5 幼虫为害前后真叶表面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
5.3.6 幼虫吐丝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一种新型小菜蛾终端诱捕植物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
6.2.2 芥蓝粗提物的提取 |
6.2.3 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6.2.4 芥蓝粗提物处理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2.5 不同发育阶段芥蓝的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2.6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吸引效果的持效时间 |
6.2.7 小菜蛾幼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上的存活率 |
6.2.8 温室中蚕豆对小菜蛾产卵的吸引作用 |
6.2.9 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6.3.2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3.3 小菜蛾幼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上的表现 |
6.3.4 小菜蛾在蚕豆和芥蓝上的产卵选择性 |
6.3.5 不同发育阶段芥蓝的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
6.3.6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吸引效果的持效时间 |
6.3.7 温室中蚕豆对小菜蛾产卵的吸引作用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功能基因组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GAL4/UAS技术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应用 |
1.1 GAL4/UAS技术原理 |
1.2 GAL4/UAS技术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应用 |
2 RNAi技术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应用 |
2.1 RNAi技术原理 |
2.2 RNAi技术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应用 |
3 CRISPR/Cas9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应用 |
3.1 CRISPR/Cas9技术原理 |
3.2 CRISPR/Cas9技术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应用 |
4 展望 |
(3)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监测及遗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简介 |
1.1.1 基本特征 |
1.1.2 生活史与生活习性 |
1.1.3 小菜蛾分布情况及为害特点 |
1.1.4 小菜蛾暴发原因 |
1.1.5 小菜蛾抗性发展史 |
1.2 小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及作用机制 |
1.2.1 有机磷类杀虫剂 |
1.2.2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
1.2.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2.4 酰基脲类杀虫剂 |
1.2.5 苏芸金杆菌杀虫剂 |
1.2.6 沙蚕毒素 |
1.3 啶虫丙醚的研究概况 |
1.3.1 啶虫丙醚简介 |
1.3.2 啶虫丙醚杀虫特性 |
1.3.3 啶虫丙醚的作用机理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抗性特点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供试器材 |
2.1.4 供试种群 |
2.1.5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小菜蛾的抗性水平分析 |
2.2.2 筛选种群与衰退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区别 |
2.2.3 低龄期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抗性稳定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种群 |
3.1.3 供试药剂 |
3.1.4 供试器材 |
3.1.5 室内毒力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性稳定性分析 |
3.2.2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的选择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特点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供试种群 |
4.1.4 筛选方法 |
4.1.5 生物测定 |
4.1.6 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设计 |
4.1.7 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显隐性度计算 |
4.1.8 单个或多个抗性等位基因的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菜蛾对啶虫丙醚抗性基因的显隐性分析 |
4.2.2 抗性在染色体上单基因或多基因控制的确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PnKTIs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小菜蛾农业为害概况 |
1.2 抗虫基因研究 |
1.2.1 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 |
1.2.2 外源凝集素基因 |
1.2.3 动物毒素基因 |
1.2.4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
1.3 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 |
1.4 黑杨及PnKTIs基因 |
1.5 模式植物拟南芥 |
1.6 昆虫消化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PnKTIs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害虫 |
2.1.3 菌株和质粒 |
2.1.4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5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杨树目的KTI基因及拟南芥KT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构建 |
2.2.2 蛋白结构预测 |
2.2.3 基因克隆 |
2.2.4 载体构建 |
2.2.5 转基因拟南芥分子鉴定 |
2.2.6 小菜蛾饲养结果 |
2.2.7 转基因拟南芥抗虫试验结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PnKTIs基因表达蛋白的活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与用具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蛋白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2 拟南芥蛋白液与胰蛋白酶反应 |
3.2.3 拟南芥蛋白液与胰凝乳蛋白酶反应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地基本情况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生物测定方法 |
1.3.2 田间药效试验 |
1.4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2 田间药效评价 |
3 讨论 |
(6)太白县小菜蛾的发生,种群遗传结构和越冬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
1.1.1 小菜蛾的形态与生物学 |
1.1.2 重要性和危害 |
1.2 小菜蛾与寄主的相互作用 |
1.2.1 寄主植物 |
1.2.2 芥子油苷 |
1.2.3 寄主植物对小菜蛾的作用 |
1.2.4 三级营养关系 |
1.3 小菜蛾的发生和迁移 |
1.4 小菜蛾抗药性 |
1.5 小菜蛾的防治 |
1.5.1 耕作防治 |
1.5.2 生物防治 |
1.5.3 性诱剂 |
1.5.4 杀虫剂 |
1.5.5 害虫综合治理 |
1.6 太白县简介 |
1.7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小菜蛾在十字花科寄主植物上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供试昆虫 |
2.2.2 寄主植物 |
2.2.3 选择性实验 |
2.2.4 不同寄主植物上小菜蛾发育,存活和生殖力的测定 |
2.2.5 不同寄主植物上小菜蛾成虫生殖力测定 |
2.2.6 生命表参数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选择性 |
2.3.2 小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的发育时间 |
2.3.3 蛹重,存活率,性比,存活时间和生殖力 |
2.3.4 生命表参数 |
2.3.5 小菜蛾在寄主作物上的适合度和种群增长率的关系 |
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小菜蛾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采样 |
3.2.2 小菜蛾总DNA提取 |
3.2.3 线粒体COI基因扩增 |
3.2.4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
3.2.5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小菜蛾抗寒能力和在西北地区太白县越冬情况的测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室小菜蛾抗寒能力的测定 |
4.2.2 小菜蛾田间测试与调查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4.3.2 小菜蛾抗寒能力的测定 |
4.3.3 太白县气温和白菜心温度 |
4.3.4 太白县幼虫和蛹的田间掩埋实验 |
4.3.5 太白县田间小菜蛾成虫密度的调查 |
4.3.6 太白县田间小菜蛾幼虫和蛹的调查 |
4.3.7 田间笼子里小菜蛾越冬情况 |
4.3.8 温室成虫数量调查 |
4.4 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发生危害特点 |
1.3.2 抗药性研究概况 |
1.3.3 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
1.3.4 抗药性治理的研究 |
1.4 研究主要问题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主要问题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通海县近 2 年防治小菜蛾的用药背景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方法 |
2.1.3 问卷设计 |
2.1.4 调查结果 |
2.1.5 讨论与小结 |
2.2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系统监测(2011-2013 年)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 |
2.2.3 计算方法 |
2.2.4 3 年抗药性监测的结果 |
2.2.5 讨论与小结 |
2.3 监测药剂的田间防效 |
2.3.1 试验条件 |
2.3.2 试验设计安排 |
2.3.3 施药方法 |
2.3.4 调查、记录方法 |
2.3.5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
2.3.6 试验结果 |
2.3.7 讨论与小结 |
2.4 解毒酶系活性测定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试验方法 |
2.4.3 三个解毒酶活性测定的结果 |
2.4.4 讨论与小结 |
2.5 TPP、PBO、DEM 三种增效剂的筛选 |
2.5.1 供试材料 |
2.5.2 增效测定 |
2.5.3 试验结果 |
2.5.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述 |
1.1 小菜蛾的发生与为害 |
1.2 小菜蛾抗药性现状 |
1.3 小菜蛾的抗性机理 |
1.3.1 表皮穿透率下降 |
1.3.2 解毒代谢酶活力增强 |
1.3.3 靶标抗性 |
1.4 小菜蛾抗性的化学治理 |
2 多杀霉素抗性研究概况 |
2.1 多杀霉素的杀虫活性和作用机制 |
2.2 昆虫对多杀霉素的抗药性现状 |
2.3 多杀霉素的交互抗性 |
2.4 多杀霉素的抗性遗传与适合度 |
2.5 多杀霉素的抗性机理 |
3 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抗药性 |
3.1 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发和性能 |
3.1.1 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 |
3.1.2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
3.2 鱼尼丁受体 |
3.2.1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和类型 |
3.2.2 鱼尼丁受体的功能 |
3.2.3 鱼尼丁受体的调节 |
3.2.4 昆虫鱼尼丁受体与二酰胺类杀虫剂 |
3.3 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演化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菜蛾抗多杀霉素品系的选育及稳定性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1.4 抗性选育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性选育及毒力测定 |
2.2 抗多杀霉素品系的抗性稳定性 |
2.3 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发展和衰退趋势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抗多杀霉素品系的交互抗性和抗性遗传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交互抗性测定方法 |
1.4 正反交实验设计 |
1.4.1 抗性的显隐性分析 |
1.4.2 抗性等位基因数目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交互抗性谱 |
2.2 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遗传方式 |
2.3 抗多杀霉素品系对阿维菌素抗性的特征 |
2.3.1 SZ-Spin83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稳定性 |
2.3.2 PBO在SZ-Spin83品系中对阿维菌素毒力的增效作用 |
2.3.3 SZ-Spin83品系对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的遗传方式 |
3 讨论 |
第四章 小菜蛾抗多杀霉素的生化和靶标抗性机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生化试验试剂 |
1.3 主要分子试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增效剂活体增效试验 |
1.6 酶活力测定 |
1.6.1 多功能氧化酶(MFO)活力测定 |
1.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GST)测定 |
1.6.3 酯酶活力(EST)测定 |
1.6.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1.7 小菜蛾cDNA模板制备 |
1.7.1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 |
1.7.2 RNA质量检测 |
1.7.3 普通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7.4 RACE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8 PCR反应 |
1.8.1 引物设计 |
1.8.2 PCR体系和程序 |
1.9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1.10 连接反应 |
1.11 转化反应及扩大培养 |
1.12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酶切检测 |
1.13 测序与分析 |
1.14 荧光实时定量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活体增效试验 |
2.2 代谢酶活性测定 |
2.3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
2.4 Pxa2亚基cDNA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2.4.1 RACE技术获得Pxa2亚基的末端序列 |
2.4.2 Pxa2亚基cDNA全序列组装与验证 |
2.4.3 Pxa2亚基cDNA序列分析 |
2.4.4 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Pxa2亚基的系统进化 |
2.5 Pxa2亚基与多杀霉素抗性 |
2.5.1 Roth与SZ-Spin83品系的Pxa2亚基序列比较 |
2.5.2 Pxa2亚基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 |
2.6 Pxa6亚基与多杀霉素抗性 |
2.6.1 Roth与SZ-Spin83品系的Pxa6亚基序列比较 |
2.6.2 Roth与SZ-Spin83品系的Pxa6亚基mRNA表达量 |
3 讨论 |
3.1 多杀霉素抗性的生化机理 |
3.2 多杀霉素抗性的靶标突变机理 |
第五章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毒力基线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和化学品 |
1.3 生物测定和增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 |
2.2 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实验 |
3 讨论 |
第六章 田间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的抗性特征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和化学品 |
1.3 生物测定和增效试验 |
1.4 抗性遗传方式测定 |
1.5 抗性稳定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 |
2.2 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的交互抗性 |
2.3 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母体效应、性别连锁及显隐性 |
2.4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丑胺的抗性稳定性 |
2.5 氯虫苯甲酰胺的活体增效实验 |
3 讨论 |
3.1 间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演化 |
3.2 二酰胺类杀虫剂间的交互抗性及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稳定性 |
3.3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遗传方式及机理探测 |
第七章 小菜蛾RyR基因克隆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分子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小菜蛾PxRyR基因全长克隆 |
1.5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1.6 PCR反应 |
1.6.1 引物设计 |
1.6.2 PCR体系、程序及产物连接、转化 |
1.7 相对定量PCR |
1.7.1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 |
1.7.2 RNA质量检测 |
1.7.3 基因组DNA去除反应 |
1.7.4 反转录反应 |
1.7.5 定量PCR引物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xRyR基因cDNA全长克隆 |
2.2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序列结构与分析 |
2.3 鱼尼丁受体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 |
2.4 小菜蛾PxRyR基因的时空表达 |
2.4.1 定量PCR产物溶解曲线和扩增效率一致性分析 |
2.4.2 PxRyR基因在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量 |
2.5 ZC-R品系与Roth品系PxRyR基因C-端重要功能区序列比对 |
2.6 遗传连锁 |
2.6.1 PxRyR基因13,349位碱基的遗传分析 |
2.6.2 PxRyR基因I4790K和G4946E位氨基酸遗传分析 |
2.7 PxRyR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的表达量 |
2.7.1 定量PCR引物有效性分析 |
2.7.2 PxRyR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的表达量比较 |
3 讨论 |
3.1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
3.2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 |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活性因子 |
1.2.1 杀虫晶体蛋白 |
1.2.2 几丁质酶 |
1.2.3 Vip蛋白 |
1.2.4 其他活性成分 |
1.3 杀虫蛋白与其它物质间的增效 |
1.3.1 ICPs之间的互作 |
1.3.2 Cry1与Vip3A之间的增效 |
1.3.3 碱性几丁质酶的增效作用 |
1.4 杀虫蛋白的应用 |
1.4.1 Bt制剂 |
1.4.2 cry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
1.5 杀虫蛋白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
1.6 杀虫蛋白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
1.7 Bt对重要的农业害虫的防治 |
1.8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酶与生化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抗生素 |
2.1.5 标准分子量 |
2.1.6 常用溶液与缓冲液 |
2.1.7 供试昆虫及试虫饲料 |
2.1.8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PCR引物及序列 |
2.2.2 PCR反应体系 |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2.4 苏云金芽胞杆菌总DNA提取 |
2.2.5 苏云金芽胞杆菌大质粒的提取 |
2.2.6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形态观察 |
2.2.7 苏云金芽胞杆菌蛋白电泳检测 |
2.2.8 蛋白定量的方法 |
2.2.9 蛋白条带的质谱检测 |
2.2.10 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11 苏云金芽胞杆菌几丁质酶基因的检测 |
2.2.12 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2.2.13 生测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Bt菌株的cry基因筛选 |
3.3 Bt菌株的大质粒图谱分析 |
3.4 菌株晶体类型观察 |
3.5 杀虫晶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
3.6 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7 苏云金芽胞杆菌活芽胞计数 |
3.8 苏云金芽胞杆菌几丁质酶基因检测 |
3.9 生物活性测定 |
3.10 蛋白质谱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野生菌株基因型分析 |
4.2 几丁质酶基因鉴定 |
4.3 质谱结果分析 |
4.4 Bt囷株的生物活性测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BT防治小菜蛾的几项使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D]. 朱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功能基因组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 陈皓,彭威,韩宝瑜. 植物保护学报, 2020(02)
- [3]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监测及遗传特征[D]. 陈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PnKTIs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功能分析[D]. 毛虹禹. 天津大学, 2019(06)
- [5]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J]. 尹艳琼,沐卫东,李向永,赵雪晴,黄春芬,艾英,谌爱东. 植物保护, 2015(03)
- [6]太白县小菜蛾的发生,种群遗传结构和越冬问题的研究[D]. 牛燕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4)
- [7]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其抗药性机理初步研究[D]. 尹艳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8]云南陆良小菜蛾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药性[A]. 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朱建良,谌爱东.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 [9]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D]. 王兴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筛选[D]. 郭靖.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