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现状和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邵楠[2](2020)在《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地方性上市企业在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在努力做业绩的同时,也需要转变以往宣传战略,谋求新的影响力提升渠道。如何扩大自身的新闻传播影响力,成为各类上市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全国环保优秀品牌企业——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本文首先从传播力入手,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对品牌影响力、传播影响力和新闻传播力的概念进行厘清,尝试阐述新闻传播力在企业上的应用目的与意义,在研究对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文献研究、定量和定性研究构建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影响力的评估指标,接着以博世科企业为例,对其上市前后在传统媒体、新媒体、行业媒体以及国外相关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文献期刊上学术报道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并将负面报道单独列出探讨,通过对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现状的详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其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企业新闻传播影响力与企业自身的外宣体系建立、企业和第三方媒体的关系、以及企业新闻的叙述策略等都有较大联系。本文最后为当下地方性上市企业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提供了策略路径。本文对于完善企业新闻传播力理论,构建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评估体系,认识影响企业新闻传播力的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帮助地方性上市企业了解自身目前的新闻传播力现状,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形象或品牌的新闻传播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吴静[3](2020)在《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研究 ——基于社会建构的媒介化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大众传媒的出现不仅给人类传播交流方式带来巨大变革,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民主化进程。被视为西式“民主橱窗”的台湾,“选举”是其政治局势的风向标。从戒严时期政论杂志作为党外人士的动员基地,到解严后的媒体资源争夺与政媒互动博弈,再到如今的社交媒体“翻转”台湾政坛,大众传媒的独特功能正是通过选举对台湾政治民主化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梳理台湾选举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历史互动关系,确定“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这一重要命题。并首次引入欧洲媒介化理论的社会建构视角,聚焦台湾大众媒介与传播变迁和选举政治变迁、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核心议题,关注媒介在具体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机制,分析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对台湾政治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定性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发现,台湾选举政治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多元因素共同建构的媒介化过程:戒严时期的政论杂志使台湾选举政治迈入民主化轨道;解严后媒体资源的全面解放为全面竞选、政党轮替、两党斗争蕴藏气力;2000以后,台湾大众传媒行业与政治、经济、娱乐及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竞选传播日趋专业化,选举沦为负面竞选、民粹主义、认同撕裂的媒体奇观。2014年来,社交媒体将台湾青年世代推上政治舞台,具备颠覆政治潜能的社交媒体在严重分化的台湾社会中催化出新的政治参与路径与选举动员模式,台湾选举确然步入以媒介逻辑为主导的稳定的媒介化状态。研究认为,媒介与传播权力的上升是台湾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性变迁的结果,媒介通过框架、涵化、情境机制介入并型塑台湾选举的制度文化、社会认同及民主价值。
赵智豪[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于2019年7月正式开播。虽然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的开播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协作的成果,但本人作为栏目的主创人员之一,参与了整个栏目的策划、设计以及执行。《晚间新闻》是广东卫视推出一档全新的新闻节目,它的创办有两个主要背景:首先,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受到极大冲击,为缓解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的压力,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传好省委省政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1+1+9”等工作部署,节目需要以更鲜活的形式和语态,服务好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市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其次,为紧跟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工作大局,详细记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政企动态和基层实践,立体鲜活展现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火热场景、奋进姿态和时代气息,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里设置了“直播大湾区”版块。基于以上背景,本人作为主编,以该节目设计为例,运用媒介融合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节目的竞争内外部优势进行全面透视,并根据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从节目的制作理念、内容风格、传播模式、受众互动等方面作出具有融媒体特征的方案设计与策划,分析讨论融媒时代电视晚间类新闻节目的创新机制与发展策略。试为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策划,提供参考依据。
帕孜利亚[5](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动本质上是两个及以上组织团体或个体的接触交流过程。随着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与观众的互动成为融媒体关注的重点,互动水平逐渐发展为一种颇受重视的议价资源。互动程度能够充分反映观众对话题的关注度和参与程度,而观众的热议也正是一个节目的立身之本。《互动仪式链》(柯林斯着)中指出,互动本质上是发生在两人及以上群体间的瞬间行为,社会行为基于此而进行。目前,电视节目在互动性改善方面的长期目标是,基于现有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互动的效率,最大程度避免或降低互动双方之间存在的时空障碍,达成类似面对面的互动效果。所谓融媒体,就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融媒体的互动特征显着增强,再加上理念与技术的持续更新,互动得以实现。互动的广泛应用影响深远,能够从根本上打破观众传统的节目观看方式,鼓励观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观众能够一起进行项目主题的讨论,甚至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影响节目的整个流程,包括选材、录制和传播等。当前,电视节目的互动特征显着增强,互动方式呈多样性,这种多项互动机制使得电视节目重新焕发生机,也通过实践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中国舆论场》作为融媒体新闻评论类的代表节目,率先创新性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了全新的互动模式——在线观众席,从而实现多线互动,收视率破表,获得广泛认可和称赞。《中国舆论场》的互动案例引爆了融媒体互动风潮,成为媒体互动的经典样本,为媒体互动提供新思路。本文以《中国舆论场》为例,尝试使用媒介互动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融媒体互动展开研究,分析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方式、特征,总结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互动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展开有益思考。基于互动理论,电视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模式,构建起丰富的互动情境,引领新媒体互动的新风潮,电视节目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贾晓琳[6](2020)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始终是宣传报道“三农”的重要渠道。中国农业电视节目在发轫之初,就是为了推动解决“三农”问题诞生的,具有其鲜明的专业定位。随着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愈加深刻和全面,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也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并在创作和传播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理论突破和实践成果,但是相对于整个电视行业优质作品的大量涌现和传播环境的不断融合,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和传播仍然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中国农业电视节目需要用有力的创作与传播实践来践行初心,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也对其作为与地位提出了更多的时代要求。因此,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节目的创作和传播策略,是中国农业电视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实现自身发展与壮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本文采用了访谈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面对当前的现实情况,探讨了不同受众或创作者的所思所想,为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和传播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创作和传播两个侧重点出发,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剖析了农业电视节目在创作和传播的如下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内容编选的问题、创作主体的问题、媒体融合的手段单一、融合层次的浅薄、创作者、受众和传播手段之间的隔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中国国情特别是联系中国电视实际提出农业电视节目今后努力的原则、方向及有关具体措施:叙事手法多元化、节目形式多样化、创作主体复合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创作积极性;三网融合打造区域性传播平台、启动微信小程序拓展农业节目信息渠道,培养意见领袖加强农业节目的影响力,坚守责任以保持媒介传播的公信力,打造专门的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融媒体系。理论研究是实践发展的凝练与升华,反过来又能给实践发展提供强大指导,成为推动实践的重要动力支持。与实践发展相似,农业电视节目的研究也曾是电视理论研究的弱项和偏门,但在举国上下更加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三农电视理论的热度也在不断升高。农业电视节目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该如何拓展自己的传播渠道与平台,如何从技术进步中获取传播的新手段、新动力,如何通过创作与传播的改进来实现更好的媒体服务以提高中国农业电视的影响与地位?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业内人士甚至整个社会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也应受到相关决策层的关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电视节目发展有其独特的先天优势,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而且,由于早期节目未能吸引非农收视群体,甚至是被该群体刻意忽略和无视,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也没能稳固自己的收视基础。笔者今后将会持续关注媒体融合发展下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广泛了解受众需求,拓展个人视野,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将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收获与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学霞[8](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李严[9](2019)在《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自1983年开办以来,以特有的媒介仪式保存了其国家级媒介事件的优势地位。这个属于全球华人的文化载体,背后映射的是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繁荣。多年来,央视春晚的成功举办,实质成为传播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中国人除夕夜的“新年俗”。作为媒介仪式的央视春晚更是建构权力仪式、维系国家认同、共享文化理念的象征符号。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作为“媒介事件”的性质依旧凸显,但其仪式传播的内容设置、形式构建及展演平台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媒介仪式亦由联欢逐渐过渡为狂欢。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掀开了主流媒体仪式传播的新篇章,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参与和新媒体空间的广泛分享是要义所在。当前,互联网络的技术迭代和春晚的圈层互动造成了权力流动,受众想要通过仪式抵抗改变政治力量与商业资本不断入侵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毕竟,文化价值延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央视春晚作为全民公认的国家级项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体传播者和国家形象的荧屏塑造者,它需要紧随传媒发展动态,采用可行且有效的仪式传播手段来强调文化保护、凝聚中国力量、建构国家认同。本文选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媒体时代2015年至2018年四年的春晚仪式传播所发生的显着变化,以及央视春晚的媒介传播对认同建构的重要意义。绪论主要阐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央视春晚和仪式传播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流变进行阐释;其次从媒介融合、象征符号、场域拓展等方面对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特征与效果展开分析;随后从重拾文化记忆与增强国家认同两个层面解读央视春晚认同建构的内涵;尾篇,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与认同建构的效果提升研究,以期为电视工作者提供形式全域化传播、内容原质性叙述、品牌价值化塑造的创新实践表达,更好地适应于受众日益复合的媒介消费心理,使央视春晚由一场纯粹的电视文艺产品转变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满载时代文化内核的、年度国家艺术综合水准呈现的全民视觉盛宴。
王金星[10](2019)在《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学研究 ——以央视《平安365》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表达了对电视“新媒体”带来娱乐化趋势的担忧,但互联网新媒体很快取代了电视“新媒体”的头衔,大量吸引电视受众,将娱乐化趋势推向高峰。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IPTV、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兴媒介为传统电视节目开拓全新媒介渠道的同时,也对其产生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面临如此境地,只有挖掘自身优势、改进节目质量、增强可视性、发挥其媒体公信力,才能真正地生存发展。2011年,《平安365》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改版中诞生,以日播的节目频次和相对固定的常规节目叙事模式,承担了中央台安全警示信息的宣传职能。随着受众影视审美的提升,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如何讲好法制安全故事,发挥预防警示功能,不仅是对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的新思考,更是我国法制宣传效果改进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平安365》为研究范本,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在整理、总结《平安365》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归纳节目当前的叙事规律并加以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从叙事上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增强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警示宣传效果。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中对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概念、分类、特征进行归纳,作为类型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明确其与法制节目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从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叙事话语出发,将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分别进行了整理,归纳其在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上的运用规律。第三章从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叙事结构出发,对节目中叙事元素进行整理,并总结了叙事结构。第四章从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技巧出发,重点分析了情景再现、悬念、冲突的技巧运用。最后一章是基于以上分析,对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模式化所带来的弊端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浅析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现状和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现状和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2)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闻传播力的研究 |
1.2.2 关于新闻传播力在企业传播上的应用研究 |
1.2.3 企业形象与品牌塑造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的评估体系 |
2.1 地方性企业新闻传播力的评估指标 |
2.1.1 新闻传播力度 |
2.1.2 新闻传播效果 |
2.2 本文对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考察要点 |
2.2.1 传统媒体见证企业影响力的基本盘 |
2.2.2 新媒体反映企业社交化、数据化、可视化的形象展示能力 |
2.2.3 行业媒体看企业在专业化领域的影响力 |
2.2.4 专业期刊考察企业核心技术的影响力 |
第三章 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现状分析 |
3.1 总体报道情况分析 |
3.1.1 上市前(2009 年 5 月 31 日——2015 年 2 月 16 日) |
3.1.2 上市后(2015 年 2 月 17 日——2019 年 5 月 17 日) |
3.2 分类报道分析及存在问题 |
3.2.1 传统媒体相关报道 |
3.2.2 新媒体相关报道 |
3.2.3 行业媒体相关报道 |
3.2.4 英文媒体相关报道 |
3.2.5 专业文献期刊分析 |
3.2.6 负面报道 |
3.3 总体报道小结与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提升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策略 |
4.1 构建全媒体外宣体系 |
4.1.1 优化门户新闻网站 |
4.1.2 提升“双微”平台运营能力 |
4.2 多方配合综合提升影响力 |
4.2.1 借助第三方媒体影响力 |
4.2.2 培养专业宣传团队 |
4.3 改进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 |
4.3.1 创新典型报道 |
4.3.2 重视标题制作与科普化传播 |
第五章 企业利用新闻传播提升影响力的策略 |
5.1 重视新闻策划在企业宣传中的应用 |
5.1.1 善于结合热点制造新闻并借势媒体进行宣传 |
5.1.2 进行新闻策划时应注意遵循真实性原则 |
5.2 提升企业新闻策划的内容和质量 |
5.2.1 突出报道的新闻价值,提升报道新闻性 |
5.2.2 以专业性进行科普化传播提升新闻品质 |
5.2.3 增添新闻趣味性提高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 |
5.3 拓宽企业新闻传播的渠道和路径 |
5.3.1 利用技术手段掌握受众需求 |
5.3.2 应用新媒体进行整合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研究 ——基于社会建构的媒介化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政治媒介化研究 |
二、媒介化理论研究 |
三、台湾选举政治研究 |
四、研究综述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第一节 作为元过程的媒介化及其子过程 |
一、元过程的提出、概念及特征 |
二、媒介化的子过程研究 |
第二节 媒介化运作核心时刻的锚定与应用 |
一、锚定:媒介的四重特征模型 |
二、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运作的核心时刻 |
第三章 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演变过程及特征 |
第一节 1950-1987年: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萌芽期 |
一、《自由中国》:开启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运作 |
二、集结力量:政论杂志与选举联动助推民主改革 |
三、塑造选举:作为情境与结构独立体的政论杂志 |
第二节 1988-2000年: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延展期 |
一、竞争开场:媒体资源解放与话语权争夺 |
二、全面直选:媒介化进一步影响选举政治 |
三、延伸替代:媒介开始改变社会活动性质 |
第三节 2000-2014年: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融合期 |
一、边界消失:社会各领域与媒介深度融合 |
二、媒体奇观:高度媒介化环境下的台湾选举 |
三、民主危机:恶质竞选与民粹泛滥撕裂认同 |
第四节 2014年-至今: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适应期 |
一、民心思变:社会分化问题交织分歧遍布 |
二、翻转政治:社交媒体改变台湾选举政治 |
三、网红政治:政治人物积极适应媒介逻辑 |
第四章 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运作逻辑与机制 |
第一节 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内在逻辑 |
一、从“权力依附”到“多元博弈”:变动中的传播格局 |
二、从“独立运作”到“融合发展”:媒体业态之大变革 |
三、从“被动工具”到“积极建构”:传播形态聚合发展 |
第二节 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的实践机制 |
一、涵化机制:培养长期忠实的受众群 |
二、框架机制:掌控话语权的核心利器 |
三、情境机制:构建集体记忆经验空间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媒体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设计背景与设计意义 |
1.1.1 设计背景 |
1.1.2 设计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电视新闻 |
1.2.2 电视晚间新闻 |
1.2.3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研究 |
1.3 设计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设计思路 |
1.3.2 设计方法 |
1.3.3 设计框架 |
第2章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设缘起与竞争态势分析 |
2.1 晚间新闻概述 |
2.1.1 国内《晚间新闻》 |
2.1.2 国外《晚间新闻》 |
2.2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竞争环境的SWOT分析 |
2.2.1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竞争优势 |
2.2.2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竞争劣势 |
2.2.3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机会 |
2.2.4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威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与执行 |
3.1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定位与设计 |
3.1.1 受众定位 |
3.1.2 内容定位 |
3.1.3 风格定位 |
3.2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内容安排与结构设计 |
3.2.1 .选题安排 |
3.2.2 版面设置 |
3.2.3 编排策划 |
3.3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节目方案的具体实施 |
3.3.1 节目的团队成员 |
3.3.2 节目的呈现形态 |
3.3.3 节目的播报形式 |
3.3.4 节目的传播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设计的效果分析 |
4.1 收视率数据分析 |
4.2 受众问卷调查评价 |
4.3 专家节目效果评价 |
4.3.1 节目定位精确 |
4.3.2 节目内容全面但缺乏特色 |
4.3.3 节目形式新颖但语态呈现过硬 |
4.4 宣传部门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带来的思考 |
5.1.1 电视新闻节目应坚持“内容为王” |
5.1.2 电视新闻节目应强化用户理念 |
5.2 媒介融合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创新策略 |
5.2.1 电视新闻生产者:树立全媒体意识,提高融媒生产能力 |
5.2.2 电视新闻内容:突出湾区特色,聚焦民生话题 |
5.2.3 电视新闻形式:加强技术融合,转变新闻语态 |
5.3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3.1 研究总结 |
5.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融合创新的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2:广东卫视《晚间新闻》栏目评价访谈记录 |
(5)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互动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1 融媒体的概述 |
2.2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概述 |
2.2.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概念界定 |
2.2.2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历程 |
2.3 互动的概述 |
2.4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互动 |
2.4.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给予互动更多发展动力 |
2.4.2 互动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思路 |
第3章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互动的要素 |
3.1 互动主体分析 |
3.1.1 主持人的互动 |
3.1.2 网民观众的互动 |
3.1.3 现场嘉宾的互动 |
3.2 互动形式分析 |
3.2.1 全程实时直播,实现融合互动 |
3.2.2 多屏互联,驱动融合表达方式 |
3.2.3 提升用户体验,以社交思维做权威电视评论 |
3.3 互动内容分析 |
3.3.1 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热点事件实时评论 |
3.3.2 打通两个舆论场,线上线下紧密互动 |
3.3.3 《中国舆论场》互动数据分析 |
第4章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特征 |
4.1 议程的互动性—选题更考虑受众需求 |
4.2 媒介的互动性—多平台的链接 |
4.3 情境的互动性—跨时空的网络互动 |
第5章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存在的问题 |
5.1 互动议题存在单一化倾向 |
5.2 互动形式缺乏深层次的互动 |
5.3 媒体融合成效较弱 |
第6章 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互动的有益思考 |
6.1 互动内容层面—设置多元议题,关注舆情热点 |
6.2 互动形式层面 |
6.2.1 重视自由表达,实现深度互动 |
6.2.2 互动与分享持续化,尝试互动新闻 |
6.3 互动媒介层面—智能技术保证市场定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农业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概述 |
第一节 农业电视节目概念界定及分类 |
第二节 农业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现状 |
第三节 农业电视节目创作困境与问题 |
第四节 农业电视节目传播困境与问题 |
第二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策略 |
第一节 内容贴近受众需求 |
第二节 叙事手法合理化 |
第三节 节目样态多样化 |
第四节 创作主体复合化 |
第三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充分合理利用多元的传播手段 |
第二节 打造专门农业电视节目融媒传播体系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飞防达人》导演阐述 |
《中国原产递——崂山绿茶》的导演阐述 |
《中国原产递——莱阳梨膏》的导演阐述 |
视频网盘地址与提取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拍摄作品及发表论文 |
一、拍摄作品 |
二、学位论文 |
致谢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现实意义 |
2. 理论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现状总结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个案分析法 |
3. 访谈法 |
二、媒介仪式视角央视春晚的发展流变 |
(一) 仪式传播的理论概述 |
1. 仪式传播的内涵 |
2. 仪式传播的价值 |
3. 仪式传播的流变 |
(二) 央视春晚的缘起发展 |
1. 央视春晚的开播背景 |
2. 作为仪式的央视春晚及其社会意义 |
三、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特征及效果分析--以2015-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 |
(一) 媒介融合展演仪式场景 |
1. 电视的现场直播 |
2. 广电+新媒体的直播互动 |
(二) 节日符号显化仪式效果 |
1. 物化象征符号的呈现 |
2. 行为象征符号的呈现 |
3. 社会象征符号的呈现 |
(三) 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效果分析 |
1. 新媒体技术助力仪式参与 |
2. 反向议程增益内容建构 |
3. 场域拓展促成仪式分享 |
4. 角色越入消解仪式信任 |
四、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认同建构的内涵解读 |
(一) 重拾文化记忆 |
1. 追寻春节文化记忆 |
2. 重构春节文化记忆 |
(二) 增强国家认同 |
1. 塑造国家形象 |
2. 凝聚社会共识 |
3. 维护政治秩序 |
五、央视春晚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的效果提升 |
(一) 仪式传播中的限制因素 |
1. 制作定位模糊 |
2. 受众注意力分散 |
3. 受众仪式抵抗 |
(二) 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的优化路径 |
1. 重视议程设置 |
2. 增强仪式互动 |
3. 唤醒认同意识 |
4. 把握意表契合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学研究 ——以央视《平安36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1.电视叙事学研究现状 |
2.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研究现状 |
(五)案例选取与研究方法 |
1.案例选取 |
2.研究方法 |
一、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概述 |
(一)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界定 |
(二)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分类 |
(三)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的特征 |
1.防范警示功能 |
2.纪实性风格 |
3.贴近性内容 |
(四)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平安365》代表性分析 |
二、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话语模式研究 |
(一)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视角 |
1.无聚焦叙事 |
2.内聚焦叙事 |
3.外聚焦叙事 |
(二)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时间 |
1.时序畸变 |
2.时距畸变 |
(三)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空间 |
1.真实空间 |
2.虚拟空间 |
三、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结构研究 |
(一)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结构元素 |
1.事件主次关系 |
2.事件连接 |
3.人物构成 |
4.人物类型 |
5.背景 |
6.情节 |
(二)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结构形态 |
四、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技巧研究 |
(一)情景再现 |
(二)悬念设置 |
(三)冲突营造 |
五、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在叙事上的反思与建议 |
(一)叙事内容同质化问题及建议 |
1.建立选题关系拓宽选题渠道 |
2.把握节目定位发挥服务功能 |
(二)悬念过度使用问题与建议 |
1.悬念详略等当避免画蛇添足 |
2.运用影视技巧丰富悬念表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浅析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现状和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博世科企业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研究[D]. 邵楠. 广西大学, 2020(08)
- [3]台湾选举政治媒介化研究 ——基于社会建构的媒介化理论视角[D]. 吴静. 华侨大学, 2020(02)
- [4]媒体融合背景下广东卫视《晚间新闻》的创新设计[D]. 赵智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5]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研究[D]. 帕孜利亚. 新疆大学, 2020(07)
- [6]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D]. 贾晓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D]. 李严.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10]安全警示类电视节目叙事学研究 ——以央视《平安365》为例[D]. 王金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