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考论(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儿[1](2021)在《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嘉三大家”是指刘宋元嘉时期的颜延之、谢灵运和鲍照,他们自发地在诗歌中运用时序感模式。时序感模式是一种诗歌结撰技术,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模式,即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表达策略,是一种较一致的主观认知,它的审美意义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诗歌艺术方面的。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汉末文人五言徒诗处形成以“感物缘情”为审美经验、有稳定的表达技巧的时序感模式。太康时期,“感时生情”成为时序感模式的审美经验核心。元嘉三大家将时序感模式继承下来,并主要在哲学与世俗两个范畴对其内容进行扩充,使其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并将其发展成纯熟的诗歌结撰技术。而三人各自的文化认知与处时态度也在他们表达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元嘉三大家的时序感模式在内容上包括哲学时间、世俗时间、审美时间三类,分析其诗歌的哲学问题、人事遭际、美学意义,能梳理出时序与志、情、理等主题的联系。刘宋时期,“缘情说”的内涵发生变化,“物”的限制减少,“感物”不是必须的传情途径,时序感模式直接成为主题表现的工具。元嘉三大家以诗的时间作为内核,以时空溶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等结构手段,多角度描写、夸饰、比兴、象征等手法,排比、反问、对举等句式,巧用叠词、联绵词、副词、动词等炼字技巧表现这种诗性的时间。如果从时序感模式的角度切入元嘉诗运转关的论题,考察元嘉三大家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那么时序感模式就有了更丰富的美学意义。复古主要指再度恢复了诗歌缘情言志的功能,具体而言是牢牢抓住感时生情的抒情内核、时与情的联系更加灵活。而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最大的两处新变是情感浓度的提高以及对物色的关注。前者体现在生死别离与韶华易逝两大主题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甚至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直接议论与诘问时序。而对物色的关注则出于化解时序压迫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时序中的节物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甚至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与情的关系,丰富了比兴的表现技巧。第一章叙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手绘先秦至刘宋诗歌时序感模式发展史作为背景板。以时序感模式的诞生标志《古诗十九首》为界,分先秦两汉诗歌的时间意识与魏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两部分,考虑到元嘉三大家的复古取向,重点落在建安、太康时期。再在元嘉文学的背景中考察三大家复古出新的诗学实践与时序感模式的联系。第二至四章根据时序感模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哲学向度、历史向度、抒情美学向度分别展现三大家中以理、情为取尚的各类诗歌的审美经验架构,从“浓情”与“物色”两个角度突出元嘉三大家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的新变,既对三大家诗歌创作中的复与变均有所关涉,又显现时序感模式在诗史中的演变状况及在中古后期的形态。
程章灿[2](2020)在《杂体、总集与文学史建构——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具有诗学、文学史和文献学的多重创新意义。从结构特点与命题方式来看,江淹此组诗受到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的影响,二者都具有总集的属性。在六朝隋唐人看来,总集既有汇总之义,又有总杂之义,既有总集的一面,更有选本的一面。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被收录于《隋书·经籍志》集部总集之下,很好体现了六朝隋唐人对于总集的认识。《杂体诗三十首》与《文选》一样,分别体类,以时为序,并以诗歌选本的方式,表达了江淹独具特色的文学史建构和承先启后的文献学创新。
庄亮亮[3](2020)在《颜、谢诗歌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颜延之与谢灵运在刘宋时期就已经成为诗坛并举的“双子星”,并代表着刘宋诗歌的最高成就。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点只是停留在颜、谢两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未真正的从他们诗歌的语词、用典、用韵、句法、字法上的对举去考察。同样,也未能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把两人所代表的刘宋诗歌归置到整个文学史中去考察。因此本文将选取“方轨前秀,垂范后昆”的颜、谢两人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其一,通过对历代诗话与史传的材料的收集与分析,颜、谢两人诗歌成就的对举在刘宋诗坛上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后世所论的“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是在齐梁之后才为世人重视,也因此未能代表刘宋时期诗人的总体诗歌审美特征与创作倾向。其二,从颜、谢诗歌的题材分类,以及语词的来源与构成可以明显的看到颜、谢在创作上的共同特征都有“繁芜”。不过颜延之的用典更“密”,且颜延之的语典透露出其典雅与方正的追求,进而显露出其玄言主儒与道的实质,而且用典上也尊重了不同语境下的实质要求。而谢灵运的语词遍及儒、释、道三家,尤其重视庄子,结合山水显示出更为自然的妙悟。总的来说两人的诗歌题材与语词的分析,是对时代的思想与文艺创作技巧以及各文体互动的真实体现。其三,韵律,句式,字法上,主要从句法节奏与属对、句式结构特征、平仄与韵律上研究与对照。字法上又分用字选择,用字的锻炼。这些都无不体现了颜、谢两人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古与新变,以及对自然与工力的矛盾追求。最后,以文学史的纵向来看,颜、谢诗歌的创作代表了整个刘宋时期的创作风貌:对汉魏诗歌的复古,以及对玄言诗的继承与开拓以及对后世齐梁体乃至唐诗体格的长久影响。
张珊[4](2020)在《《文选》“二谢”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谢灵运和谢朓作为谢氏家族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者,在南朝诗坛具有广泛影响力,对后世亦产生不可估量的文学影响。在《昭明文选》中,谢灵运共有40首诗入选,谢朓则有21首诗、2篇文被萧统选录。在游览、行旅类诗歌中,谢灵运入选数量均位居首位,在杂诗、行旅类诗歌中,谢朓入选数量位居其次,可见在萧统眼中,他们均可视为此类诗的代表诗人。二人被选录的作品,或由于思想内容,或由于艺术形式,符合萧统的思想志趣及选录标准。因此结合萧统的文学偏好和《文选》中选录的作品,探讨他的文学观念、审美标准及政治意图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从谢氏家族的文化熏陶、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二谢”的政治遭际,探讨他们思想意趣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深化对二人作品的了解、对萧统选录标准的把握。结合《文选》在唐代的传播,探析《文选》中二人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深入挖掘其人、其作的审美特征及文化价值。本文绪论对“二谢”研究现状作出梳理,并将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具体分析二人入选的诗歌类型,《文选》的诗歌共24类,谢灵运以10类居于榜首,谢朓则以8类的数量位列其次,在入选数量上,二人分列第二、五位,可见萧统对他们作品的推崇。根据萧统在《文选》中的诗歌分类,每一节对二人入选的每种类型诗歌的发展渊源作出梳理,对诗歌内容等作出分析,在与未入选作品的对比中总结入选作品的共同特征。第二章通过对入选作品的内容情感、艺术形式归纳,探究它们在语言清丽、艺术浑融、情景并茂等方面的精妙。这些作品不仅精于锤炼、善于用典、巧用拟人等手法,而且写景角度多变,呈现出自然山水的清新风貌。在求同存异原则的指导下,对他们意象、观察角度、情景交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细加分析,展现二人独特的艺术风貌。第三章对谢朓入选的《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齐敬皇后哀策文》两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的特征分析,并梳理笺文和哀策文的流变,以期对文体内涵作出阐释。第四章由“二谢”入选作品的共同特征,探究萧统的选录标准,并结合他本人思想志趣,细化、深化对这一标准的认识。谢灵运、谢朓的作品虽然类型不一,但都具有思想雅正,抒发真情实感,艺术形式华美,典故质实丰富等方面的特点,与萧统《文选序》《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陶渊明集序》等文中提出的观点较为一致,表现出他文学实践与思想的谐和。结合《文选》与《诗品》对二人评价的异同,又可参视萧统、钟嵘等人的文学互动及文学演变规律。第五章通过《文选》在唐代的独特地位,探析“二谢”入选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情况。王维、李白、大历诗人等都表现出对其人其诗的不同程度接受,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可见《文选》对二人作品的经典化。本文将“二谢”作品研究与《文选》结合,从《文选》选录的二人作品入手,深入探析共同的思想特征及艺术特色,并对选录标准作出分析,结合在唐代的接受情况,探讨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崇高地位以及《文选》对作品的经典化。
张群[5](2019)在《论模拟的创作机制与影响 ——以汉魏六朝的模拟创作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拟创作是文人对艺术化生命状态的追求,它以种种形式与姿态构筑文人内心世界,融入日常生活与人生曼妙情思,求心灵之自由。汉魏六朝作家深谙模拟的创作机制,在模拟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与艺术趣味,重视在形似基础上对神韵的表现和挖掘,尤其注重时代所赋予的崇尚悲怨和优美的审美情怀。模拟的类别多样,在模拟过程中,作家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择合适的模拟对象。模拟对象的选择取决于作家审美观与情感需求,也受政治环境、权威话语、社会思潮流派、文化心理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等因素影响,即因人而异,亦因势而改、因时而变,作家在拟中学、在学中评,遣怀寄兴、以拟会友、标立门户。第二阶段是作家与模拟对象的沟通。作家通过阅读介入对话,实现审美视域融合与自我转化,以跟随、改良或背离态度应对模拟对象。第三阶段是模拟者的具体创作。作家对情与辞的安排关乎为文造情与为情造文两类创作理念,又涉及到作家情感的真与伪、有用与无用的取向问题。模拟的三个阶段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拟作的诞生标志着模拟过程结束,模拟创作完成后,它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作家方面,模拟具备学习属文、较量才华、审美品藻、遣兴娱情、同情共感与托古言志等意义;在文体方面,汉魏六朝时期的模拟加速了赋体与诗体的转型,促进作家对文体源流、特征与分类的认识,提高作家文体研究意识的自觉性;在文风方面,作家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对新变、复古及古今融合文风的建设。可以说,模拟者的影响焦虑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他们在“述”经典的同时又超越前人,突出自我,参与到当时的文学史建构。总而言之,模拟就是为了创新,为了主体性的建构,为了人的发展。在当下,研究者可以对模拟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求同存异,深化对其认识和理解。
王玉林[6](2019)在《清代前期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文中指出谢灵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其经典性地位不容忽视。清代前期,社会动荡,文人群体思想活跃,处于明清诗学转承的关键期,其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鉴于此,本文立足清代前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原始文献资料出发,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分三章分别考察在不同诗学流派及诗学思潮背景下,文人士子接受谢诗的整体风貌,进一步探求此期与清代中后期相比接受谢诗的独特性。绪论中将谢灵运诗歌在不同历史分期中学界对谢灵运诗歌接受方面的文献整理进行整理,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研究脉络。南朝至明代诗坛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主要集中在艺术风貌论、情意论、陶谢优劣论、谢诗的渊源及影响、谢诗的仿作、谢灵运诗文集考论六个方面,这构成现代学术界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的雏形。第一章为清代前期谢诗接受的基本态势,主要从谢灵运在清代前期诗学地位的起伏、文人对谢诗独特贡献的认知两个方面考察清代前期文人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在清代前期宗唐、宗宋之风下,文人以汉魏六朝诗歌为唐宋诗歌之旨归,王夫之、吴淇、王士禛从抒情与审美传统的角度,认为谢诗内含《诗经》“风雅”精神,不仅有摹山状水之貌、名哲之道,且发诸性情,涵蕴丰富,对谢诗较为推崇。陈祚明从诗歌的情与辞两个方面评论谢诗,认为谢诗皆善辞,但多抒发个人之情,缺乏建安风度,格局较小。贺贻孙认为谢诗辞采华美、意旨丰富,但有句无篇,诗风生涩。同时清代前期文人认为谢灵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拓了山水诗歌题材,二是创变排偶、开唐律之先声,变革诗歌体式。第二章从诗歌的风貌范式、创作技法、情理关系等方面归纳清代前期诗评家对谢灵运诗歌的关注点及评价倾向。具体而言,清代前期诗评家认为谢诗既继承前人清新自然之说,又发现了其内在的深奥与警秀。相比于其诗体风格,清代前期诗评家更关注其诗歌的章法之妙及其在情感表达与景物描写上造成的艺术效果。在情理关系上,清人认为谢诗景中含情,由情生景,诗人在创作时所写之物、所感之情、所用之语,皆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妙合无垠,达到自然天成,合乎神理的境界。第三章从仿作的角度,考察清代前期文人在诗歌创作方面对谢诗的接受。清代前期的拟谢之作,大致可分为效谢体、效谢诗、与谢灵运同题诗三类。以黄周星、朱彝尊、王摅、钱陈群、陈祖法为代表。清代前期文人对谢诗的拟作既承谢诗三段论结构又重摹景,摹仿谢诗对动词、形容词在句中的用法同时化用谢句,承继谢灵运山水诗“山象”“水象”等宏大意象的同时多侧重对细微“物象”的刻画,且多以自然意象和地点意象的并置结构句子。结语进一步总结,谢灵运诗歌对“自然论”文艺美学、诗法理论范畴、“清空”意境等诗学发展的贡献,清代之前品评谢诗的基本范式、学谢名家序列等谢灵运诗歌接受的基本态势,清代前期诗坛形成接受谢诗的文人群体、唐宋诗之争下的谢诗、清人拟谢之作的特点,以及清代中晚期乾嘉诗坛、桐城派及湖湘诗派接受谢诗的大致情况。附录部分辑录邢昉、龚鼎孳、黄周星、施闰章、叶矫然、王摅、朱彝尊、王廷灿、沈季友、陈祖法、钱陈群等诗人拟写谢诗的诗作,分效谢体、咏谢诗、同题诗三类进行整理。本论文的核心是从清代前期诗坛接受谢诗的诗学背景、谢诗在诗坛诗学地位的起伏、清人对谢诗的定位、对其艺术价值的评价、模拟谢诗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清代前期诗坛接受谢诗的基本情况。其中,从原始资料出发,进一步探析清人对谢诗的仿作,是研究谢灵运诗歌在清代接受的突破性进展。
张嘉慧,宋展云[7](2018)在《移情入境与角色扮演——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探微》文中研究说明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选取邺下文人宴集及其诗作进行拟构与摹拟,出于作者对游赏的迷恋与对宴游诗寄情手法的熟悉,顺应了晋宋之际情采复归、复古汉魏的文学潮流。诗中拟构了邺下宴集和乐的场景,而其对邺下史实的改写透露出谢灵运对邺下文人的同情之心,以及对功成身退这一政治理想幻灭的幽愤与不灭的向往。以邺下文人与自己身世情感的契合为切入点,谢灵运将自己代入邺下文人的情境,为之代言,亦为自己寻觅缓解壮志难酬、仕隐不决之苦痛的解脱方法,即在宴游与山水中忘情、寄情。《拟邺中集》将拟作与代言结合,采用角色扮演与移情入境的方式,创新了沟通古今情感、丰富文本内涵的拟诗体制。
许云和[8](2018)在《从《邺中集》到《拟魏太子邺中集》——曹丕书写建安文学史的历史意义》文中指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是模拟曹丕原作《邺中集》而创作的诗。《邺中集》已不传,但通过对谢拟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可以明确其形制和内容皆一如谢诗。《邺中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以诗歌形式写成的专门的文学批评着作,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安十六年到二十二年七年间邺中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活动,为后世建安文学史的书写定下了基调。作为总结、评价建安文学的纲领性文献,它通过谢拟诗的传承发挥,对六朝文学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心雕龙》《诗品》关于建安文学的论述就是在吸收其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霍道中[9](2018)在《《诗品》评诗研究三题》文中研究说明评诗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论语》、《诗大序》中亦有评诗的记载,这些评诗都与政治紧密相关,不是独立的存在。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中的评诗仅仅是其着作的一部分,钟嵘《诗品》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完善的诗论专着。通过对《诗品》评诗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钟嵘评诗的重心,有助于了解钟嵘评诗的具体方式,有助于了解《诗品》评诗与《文心雕龙》、《文选》、《玉台新咏》评诗选诗的异同,更有助于全面深入的体现这部诗论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诗品》评诗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第一题为《诗品》的评诗概况与时空分布,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所评诗歌篇目概况;所评诗歌篇目的时空分布;《诗品》评诗与《文心雕龙》、《玉台新咏》评诗、选诗的比较。本论题分析了钟嵘评诗重心和以诗歌为本的评诗立场。第二题为《诗品》评诗与《文选》选诗比较研究,主要从《诗品》评的《文选》选的诗歌篇目、《诗品》评的《文选》没选的诗歌篇目、《诗品》没评《文选》选的诗歌篇目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揭示了《文选》的编纂受到《诗品》理论的影响,也揭示了萧统与钟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审美趣味。第三题是《诗品》中的女性诗歌篇目,首先是所评到的四位女性诗人简论,再此基础上梳理研究了《诗品》所评的她们的闺阁怨情诗,最后分析了《怨歌行》对六朝诗歌创作的意义。体现了钟嵘对女性诗人的重视,是钟嵘别出心裁的评诗方式。附录中辑录了《诗品》所评诗人的别集叙录,《诗品》评诗与《文心雕龙》、《文选》、《玉台新咏》评诗、选诗的相关篇目,作为对正文的补充与延伸。
陈璐[10](2018)在《论谢灵运对陆机诗歌的接受》文中研究表明谢灵运在多种诗体上接受陆机诗歌,包括拟古诗、乐府诗、行旅诗和赠答诗。谢灵运承袭陆机诗歌词句、主题和写法,表现呈才心态,铺陈自然景物,书写人生悲怨,凸显家族情结。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追求绮靡繁缛,讲究声律对偶。第二,注重景物刻画,抒发个人情感。第三,具有模拟意识,强调形似逼真。不同的是,谢灵运以赋入诗,以境抒情,善于描景,多用典故,诗歌更趋文人化,发展了陆机诗歌清新的一面,促进了陆机诗歌的接受进程。
二、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考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 |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的时序意识 |
第二节 建安诗歌言志主题与时序表现 |
第三节 感物缘情经验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 |
第四节 玄言诗对崇情的反思 |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对诗歌时序感模式的自发关注 |
第二章 谈时论理: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哲学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
第二节 开阔的宇宙视野 |
第三节 颜诗时序中的王权正统思想 |
第四节 谢、鲍诗歌中的感时生理 |
第三章 由时入世: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世俗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诗歌题序记时的发展 |
第二节 以时序为叙事标尺 |
第三节 时序内容功利化 |
第四节 集结与孤立:自我回忆显现生命态度 |
第四章 感时生情: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的美学意义 |
第一节 “感物缘情”的发展 |
第二节 物色论与时序描写 |
第三节 时序与比兴 |
结论 |
附录 |
一 颜延之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二 谢灵运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三 鲍照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杂体、总集与文学史建构——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淹之前拟古诗的命题 |
二、《拟邺中集》八首与《杂体诗三十首》之异同及其总集属性 |
三、《杂体诗三十首》命题与《文选》诗体别裁 |
四、结语:作为诗史写作与诗歌批评的《杂体诗三十首》 |
(3)颜、谢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诗歌创作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颜、谢对举与刘宋诗坛 |
第一节 诗歌的流传、版本、校勘、分类 |
第二节 颜、谢的对举 |
第二章 题材生成与语词思考 |
第一节 题材生成 |
第二节 语词祖述 |
第三节 繁缛用典的再思考 |
第三章 韵律与句式 |
第一节 诸体节奏之殊 |
第二节 属对的自然与工力 |
第三节 句式古拙与新意 |
第四节 平仄与韵律追求 |
第四章 字法 |
第一节 用字的选择 |
第二节 用字锻炼 |
第五章 时代的继承与开拓 |
第一节 复古与玄言后时代 |
第二节 齐梁之风与唐诗体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4)《文选》“二谢”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类型 |
第一节 述德、公宴、祖饯 |
一、述德诗:歌颂祖先功绩,表明栖隐志趣 |
二、公宴诗:描摹宴饮情形,暗寓归隐之志 |
三、祖饯诗:抒发深情厚谊,生发豪迈心志 |
第二节 游览 |
一、游览诗内涵与发展脉络 |
二、“二谢”游览诗内容 |
三、“二谢”游览诗情景关系 |
第三节 哀伤、赠答 |
一、赠答诗:联络情感,劝勉鼓励 |
二、哀伤诗:沉痛哀悼,慨叹命运 |
第四节 行旅 |
一、行旅诗内涵 |
二、“二谢”行旅诗选录情况 |
三、“二谢”行旅诗内容 |
四、“二谢”行旅诗意象 |
第五节 乐府、杂拟 |
一、杂拟诗 |
二、乐府诗 |
第六节 杂诗 |
一、杂诗选录情况 |
二、杂诗内容 |
第二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艺术审美——清丽自然 |
一、清新流丽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语言艺术——精炼生动 |
一、对仗工整 |
二、词句锤炼 |
三、隶事用典 |
四、拟人比喻 |
第三节 表现手法——技巧浑融 |
一、视听相融 |
二、动静虚实 |
第四节 艺术构思——各有千秋 |
一、意象 |
二、观察角度 |
三、情景交融程度 |
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选录谢朓文 |
第一节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一、笺文内涵及《文选》选录情况 |
二、《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三、与谢灵运未入选作品的对比 |
第二节 《齐敬皇后哀策文》 |
一、哀策文发展轨迹 |
二、《齐敬皇后哀策文》 |
第四章 由《文选》选录“二谢”作品探析选录标准 |
第一节 内容——真情实感,雅正思想 |
一、真情实感 |
二、雅正思想 |
第二节 形式——华美精巧,质实广博 |
一、艺术形式 |
二、典故 |
第三节 《诗品》与《文选》对“二谢”作品评价 |
一、《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的关系 |
二、《文选》《诗品》对“二谢”评价的互动 |
第五章 《文选》选录“二谢”作品在唐代的接受 |
第一节 《文选》在唐代的接受概况 |
一、“文选学”日渐兴盛 |
二、科举制度与《文选》的盛行 |
三、“二谢”在唐代接受概况 |
第二节 “二谢”对王维的影响 |
一、谢灵运对王维影响 |
二、谢朓对王维影响 |
三、王维对“二谢”发展 |
第三节 “二谢”对李白的影响 |
一、谢灵运对李白影响 |
二、谢朓对李白影响 |
第四节 “二谢”对大历诗人的影响 |
一、大历诗人群体特征 |
二、句意的化用 |
三、艺术形式及技巧的发展 |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一 《文选》选录诗歌作品统计 |
附录二 《诗品》对“二谢”评价对比表 |
附录三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拟人化诗句 |
附录四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比喻化诗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论模拟的创作机制与影响 ——以汉魏六朝的模拟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模拟概论 |
第一节 模拟的意蕴界定 |
第二节 模拟的基本类别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模拟的创作机制 |
第一节 模拟者对模拟对象的选择 |
第二节 模拟者与模拟对象的沟通 |
第三节 模拟具体创作中的情与辞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拟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模拟实践对作家的意义 |
第二节 模拟对文体发展的作用 |
第三节 模拟是变革文风的重要手段 |
本章小结 |
余论:中西跨文化视域下的模拟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清代前期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前期谢诗接受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清代前期文人接受谢灵运的诗学背景 |
一、崇尚汉魏六朝诗歌 |
二、倡导诗教精神与诗道性情 |
第二节 谢灵运在清代前期诗学地位的起伏 |
一、推举态度——六朝诗人康乐为最 |
二、折中态度——有褒有贬所论不一 |
第三节 清代前期文人对谢诗独特贡献的认知 |
一、山水方滋——山水诗的开拓者 |
二、由古趋今——古今诗体的变革者 |
第二章 清代前期对谢诗艺术特点的探求 |
第一节 风貌范式 |
一、自然清新:琢或不琢殊途同归 |
二、深奥警秀:景幽思深标新立异 |
第二节 创作技法 |
一、起承转合:注重章法结构 |
二、虚实掩映:善用虚字写景 |
第三节 情理关系 |
一、情景相入:情景交融共生 |
二、神理天成:情真为基心手合一 |
第三章 清代前期诗歌创作对谢诗的模仿、承袭与突破 |
第一节 清代前期诗作对谢诗的模仿 |
一、效体次韵:仿作谢诗的诗歌类别多样 |
二、情同此景:接受谢诗的文人较为集中 |
第二节 清代前期拟谢之作对谢诗的承袭与突破 |
一、承袭谢诗结构又重摹景 |
二、摹仿谢诗用字之法且化用谢句 |
三、沿袭谢诗的意象及意象构造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前期仿谢诗作辑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移情入境与角色扮演——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追求:盼情采之复归,好游赏以寄情 |
二、政治幻灭:哀夙愿之无望,志难酬而弥往 |
三、坎坷心路:神相契而感同,心迷惘以求解 |
(9)《诗品》评诗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题《诗品》评诗概况与时空分布 |
第一节 所评诗歌篇目概况 |
一、《诗品》所评两汉诗歌篇目 |
二、《诗品》所评曹魏诗歌篇目 |
三、《诗品》所评两晋诗歌篇目 |
四、《诗品》所评宋齐诗歌篇目 |
第二节 所评诗歌篇目的时空分布 |
一、所评诗歌篇目分布的格局 |
二、以洛阳为中心的汉魏时期 |
三、以洛阳为中心的西晋时期 |
四、以建邺为中心的晋宋时期 |
第三节 《诗品》评诗与南北朝评诗、选诗比较研究 |
一、《诗品》评诗与《文心雕龙》评诗篇目比较 |
二、《诗品》评诗与《玉台新咏》选诗篇目比较 |
第二题《诗品》评诗与《文选》选诗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诗品》评的《文选》选的诗歌篇目 |
一、《诗品》评的《文选》选的诗歌篇目概览 |
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的《咏史》八首 |
三、“抑扬爽朗”的《读山海经》、《咏贫士》和《拟古》 |
第二节 《诗品》评的《文选》没选的诗歌篇目 |
一、《桔柚垂华实》及《咏史》等五言诗 |
二、《七哀诗》其三等五言诗 |
第三节 《诗品》没评《文选》选的诗歌篇目 |
一、《诗品》没评《文选》选的诗歌篇目概览 |
二、以所评诗人的诗歌入选数量为据 |
三、以所评诗人的诗歌分布类别为据 |
第三题《诗品》中的女性诗歌篇目 |
第一节 《诗品》中的女性诗人简论 |
一、“怨深文绮”的班婕妤 |
二、“文以凄怨”的徐淑 |
三、鲍令晖与韩兰英 |
第二节 《诗品》所评的闺阁怨情诗 |
一、班婕妤的《怨歌行》 |
二、徐淑的《答秦嘉诗》 |
三、.鲍令晖与韩兰英的诗歌 |
第三节 《怨歌行》对六朝诗歌创作之启示 |
一、以《怨歌行》为题的诗歌 |
二、以《班婕妤》为题的诗歌 |
三、以《团扇》或《班婕妤怨》为题的女性诗歌 |
四、班婕妤《怨歌行》为梁陈宫体诗拓宽了题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论谢灵运对陆机诗歌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呈才心态:谢灵运对陆机拟古诗的接受 |
二、景物铺陈:谢灵运对陆机乐府诗的接受 |
三、悲怨书写:谢灵运对陆机行旅诗的接受 |
四、家族情结:谢灵运对陆机赠答诗的接受 |
四、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考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D]. 林雪儿. 中山大学, 2021(08)
- [2]杂体、总集与文学史建构——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中心[J]. 程章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颜、谢诗歌创作论[D]. 庄亮亮.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文选》“二谢”作品研究[D]. 张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论模拟的创作机制与影响 ——以汉魏六朝的模拟创作为中心[D]. 张群. 宁波大学, 2019(06)
- [6]清代前期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D]. 王玉林. 河南大学, 2019(01)
- [7]移情入境与角色扮演——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探微[J]. 张嘉慧,宋展云.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8(02)
- [8]从《邺中集》到《拟魏太子邺中集》——曹丕书写建安文学史的历史意义[J]. 许云和. 文学遗产, 2018(06)
- [9]《诗品》评诗研究三题[D]. 霍道中.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10]论谢灵运对陆机诗歌的接受[J]. 陈璐. 华中学术,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