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中考“统计初步”试题集锦(论文文献综述)
牛乙玄[1](2021)在《近五年新疆中考语文名着阅读试题研究》文中提出
曾晓菲[2](2021)在《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将非连续性文本引入到我国的语文教学中,适应了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丰富语文课程本身、发展学生能力、完善考试评价和增强学科联系等方面都有特别的意义。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其的明确提出引发了语文学界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蝴蝶效应”,从概念引入、鲜为人知到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研究成果逐渐增加,研究方式日趋多样,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倾向明显、理论探讨相对不足、或理论推演并未真正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连接融合等。本课题立足于前人的思考,并充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针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开,首先介绍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概念、本质特征、主要分类,阐述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广义概念、特点及其对语文课程、对学生、对考试评价改革和对其他学科发展的重要价值;其次从教材、中高考试题和教学主体三方面分析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考现状与问题并对其进行根本归因;最后有针对性地以“经验之塔”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范例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助力构建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理论体系,且从更为具体的教学操作的层面为教师提供系统有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参考,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着力落实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王宇宇[3](2020)在《清代嘉兴府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清代嘉兴府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发展概况、小说作者、小说艺术特色等方面对其展开探究。除绪论外,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清代嘉兴府小说创作情况进行概述。通过检索前人小说书目、查阅地方志等方式,共找到文言小说28部(篇),通俗小说6部,合计34部(篇),这个数量在浙江省中仅次于杭州府,在清代浙江各府小说创作整体中位于前列。第二章对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进行探究,主要聚焦其生平思想和小说观念。在这二十余位小说作者中,既有出仕为官的,也有隐居、游幕的,他们不同的经历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小说创作及小说观念有所影响。此外,本章还对烟水散人、天花藏主人与嘉兴府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回到小说本身,分析清代嘉兴府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从小说主题和情节上的因循与创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多样的语言面貌三点来论述。对于其中较为出色同时研究成果较少的几部作品,在第四章做了个案探究。其中《遣睡杂言》带有较重的地域特色,《贤已编》中文人色彩明显,《昔柳摭谈》艺术水平较高,《侠义佳人》是晚清女性小说的代表作,各具特色,是清代嘉兴府小说中的优秀作品。
王智超[4](2020)在《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蒙古语授课理科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数学教育尤为突出。中小学数学蒙古文版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紧跟课程改革步伐。但是同步练习、考试复习方面的蒙古文辅助资料落后于教学要求,高中辅助资料的建设更为滞后,跟不上高中生的高节奏的学习。因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教师大量翻译汉文辅助资料的同时,自己也编写辅助资料,以便满足教学要求。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历史、得失及其原因的研究对今后的蒙古族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取1978—2018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发展史为研究对象。1978—2018年间,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的数学辅助资料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本文以数学辅助资料的起步、发展、升华阶段分别划分为1978—1986年、1986—2003年、2003—2018年三个阶段,并且又把每个阶段按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去划分时间,分别论述了该时期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情况、正式出版的高中数学蒙古文辅助资料的特点。此外,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辽蒙古族中学、库伦旗第一中学进行了调查,以此了解学生对蒙汉数学辅助资料的选择情况以及对汉文数学辅助资料的理解和帮助程度以及数学辅助资料对哪些方面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数学辅助资料的情况。最后,得出研究结论:(1)1978—1986年间,虽然出版了一些高中数学蒙文资料,但是结构单一,主要用于教师的教学。学生只靠教科书课后习题或教师编的题来复习、巩固知识。另外,蒙汉双语教学逐渐开始被重视,学生通过教师开始接触汉文辅助资料。(2)1986—2003年间,学生开始有了学校统一发的蒙文数学资料,但是大多数都是把高中所有内容整合成一本书的资料,即综合练习册。部分学校直接使用了汉文辅助资料,借助汉文辅助资料的,老师用蒙古语授课形式的蒙汉双语教学开始普及。(3)2003—2018年间,学生已经拥有教科书配套的蒙文数学辅助资料并且结构多样化。有些学校直接使用汉文数学资料,有的学校用装订成册(未出版)的蒙文数学资料,有的学校用正式出版的蒙文数学资料。除了学校发的数学辅助资料之外,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自主购买额外数学辅助资料加强学习并且用汉文资料的学生居多。针对以上结论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唐明超[5](2020)在《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文中认为习题课教学承担着巩固新知,深化理解,拓展应用的重要任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教材教是教学的基本思想,研究教材并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教学活动是基本形式。开展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大多表明变式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习题课教学活动怎样开展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项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实验研究法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二是比较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在教学成果上的差异,进而提炼出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策略。经历了测试工具的设计与预测,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可以认为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比常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时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1)以实际学情为基础,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2)引导学生多参与并完成课堂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充分性往往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3)问题设计要适应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变式要层级递进;(5)注意变式的时机与变式的度,不能为变而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可以是:(1)通过精选课本上的典型例题或习题作为变式教学的母题,整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加深问题难度、替换问题背景等方式对母题开展有梯度的变式设计;(2)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对具体问题开展类比变式、逆向变式、探究变式等多种方式;(3)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变式探究意识,既能自主变式又能开展合作探究;(4)注重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通过科学地评价优化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希望该项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或者设计并开展习题课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徐荣蓉[6](2020)在《近五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名着凝结着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思想文明和精神财富,阅读文学名着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塑造人格。自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纳入中考至今,其地位不断提升,其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2015-2019年的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试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正文部分主要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概述。首先对中考语文课外名着试题的概念进行梳理,其次对该类试题的功能进行分析,最后阐述该类试题的命题依据。第二章近五年江苏省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统计分析。从试题的形式、试题的材料、试题的内容三个方面对近五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名着阅读试题的统计,并以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分析试题的特点以及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近五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势。试题形式方面,分值设置逐步上升,题型组织灵活,命制去模式化;试题材料方面,考查范围扩大,注重呈现原着内容,多部名着同时考查,强调对比和勾连阅读;测试内容方面,基本考点设置多样化,考查能力综合化、层级化。第四章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经验、问题及改进建议。江苏省中考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主要经验包括认真贯彻课标、教材的要求,考察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况,坚持试题命制的不断创新。同时此类试题存在缺少真实的综合性名着阅读情境、忽略不同作品的文本特质和轻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轻视学生深层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等问题。本研究结合其他省市的优秀试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创设真实的综合性试题情境,包括模拟生活情境、展现阅读情境、整合多元情境;进一步关注作品的文本特质,从作品的体式特征、作品的个性和核心价值两个方面入手,寻找合适的考查内容;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采取任务型驱动型命题模式帮助学生搭建阅读支架;进一步加大对学生深层阅读思维能力考查,倡导主题阅读以确定研究方向,加强读写结合以形成理性思维。
孟慧姣[7](2020)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而物理生活化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需要大量的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支撑。目前生活化教学资源并不丰富,本研究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八年级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结合理论基础,对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文本教材、课后习题以及实验三个方面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策略与实践上的初步探索。全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简要论述了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相关含义及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特点,总结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特征,体现物理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研究”,以本地区的八年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八年级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和公办、民办两所学校的学生在物理生活化教学中的差异,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于物理生活化教学具有积极的态度;(2)两所学校物理教师生活化教学资源利用程度一般,但民办中学的生活化教学实施情况要优于公办中学;(3)男生对生活化内容的接受程度与应用能力要高于女生。在调查结果中发现生活化物理教学的应用并不广泛,在资源整合利用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结合调查结果,进行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第三部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材资源汇总”,从现有的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角度出发,以表格的形式对现有课本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进行汇总分析。从生活现象资源、生活用具资源、生活习惯资源、生活废弃资源、自然常态资源五个方面对生活化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梳理。第四部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针对教科书等文字资源、习题资源、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讨论。在教材资源开发中,从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五个方面进行生活化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习题资源开发中,针对近十年的中考题目进行分析,对生活化物理习题的编制和设计提出建议;在实验资源开发方面,从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与实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部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例研究”,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生活化教学设计,合理地开发并利用生活化资源,以“机械运动”为课堂实录的教学内容,在八年级学生中进行生活化物理教学实践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比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两个方面的变化对物理生活化课堂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对现有教材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并结合实际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统计分析近十年来的中考题目,作为习题编制与设计的依据;以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应用四个方面对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资源进行开发。
陈瑶[8](2020)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现代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均衡、全面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数学新定义题目因其新颖的出题形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进入了学生们的视野。新定义题目往往给出一个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全新的定义、概念等,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理解,找到解题关键,其本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这类题目不同类型的难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新定义题目会和函数问题、几何图形、方程以及动点等知识结合进行考查,题目往往涉及知识点较多,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新定义题目的新颖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其望而却步,在考试中的得分率较低,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教学难度。认知负荷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复杂问题并指导教学。人的长时记忆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加工的内容超过记忆容量时就会产生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共同组成,降低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认知负荷理论近几年也逐渐被应用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本文旨在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研究调查学生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探究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认知负荷理论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考试中新定义题目的正确率。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本次研究从背景、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其次,将认知负荷理论和新定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做了文献综述;接下来,通过题目测试和问卷对学生的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新定义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构,并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进行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定义题目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新定义题目学习的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专题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定义题目学习习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多媒体,促进新定义课堂教学。
王玉超[9](2010)在《明清科举与小说》文中研究指明科举和小说共同繁荣于明清两朝五百余年,两者在小说作者的笔下密切地联系起来,这不仅仅表现在明清小说大量反映科举内容、文人借助小说抒发对科举亦爱亦恨、亦喜亦憎的情感上,更表现在小说作者深层的创作思维当中。明清小说涉及的科举制度、科举社会,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一方面促使小说形成了稳定的情节模式。科举的主试文体八股文与小说相互影响,小说要素融入了八股文,八股文要素也被纳入小说的结构和行文中,分别出现了游戏八股文和八股气息浓厚的小说作品。明清科举与小说的结合研究,主要侧重于科举制度本身及其主试文体对小说的影响两个方面,同时兼顾这种影响的相互性、复杂性和深层性。对此不必作一个好坏评定,只需立足小说文本,从客观事实出发,拈出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而解释明清小说中因涉及科举而存在的共性特征。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导论主要综述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概述和界定研究对象,明确论文的研究范围。论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对明清小说作者的科举经历和身份进行了查考、统计,由此确定明清科举与小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以下七章的论述提供一个基础。小说作者是明清科举与小说联系的桥梁,他们生活在科举社会中,绝大多数都走读书、习业、中举、做官这条文人道路,他们的一切生活几乎都与科举有关。查考、统计已知的明清小说作者,联系具体的作品、序、跋和小说作者的其他文学着作发现,小说作者与科举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小说的诸多特征当中,他们的科举经历、科名高低,无不影响其投身小说创作的原因,以及小说创作的宗旨、内涵和倾向,不同科举身份的小说作者群体与小说类型之间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很多明清小说作者同时也是八股文作者,这种双重身份让科举和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小说作者长期习业八股,多次参加科考,科举给他们带来了中式后的喜悦、落第后的悲楚,他们对科举有着复杂的态度和情感。面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文中愈加严重的积弊,他们大加指责和批判,甚至逐渐失去投身举业的热情;面对文人理想实现的必要条件和科举的实际效用,他们又不得不研习举业,奔走科场,并时常给予科举以肯定和赞扬。小说作者对待科举的复杂态度是明清小说大量涉及科举的一个动因,也是小说反映科举内容尤为繁复的根源之一。第二章着重考析明清小说中涉及的部分科举资料,主要包括明清科举在实行过程中的童、乡、会、殿试资料,以及与科举制度存在差异的内容。明清小说作者极为熟悉并乐于记述科举制度,明清科举的各级考试都在小说中有所表现。小说作者为了表示自己对科举的态度,或者为情节设置的需要,他们并不按史料中制度化、原则化和机械化的记载方式谈论科举内容,也不一定按实际规制述写科举制度,但是,对科举制度的相关问题,他们不会妄加虚构,这对我们了解明清科举制度的实行情况有莫大帮助。小说中涉及的很多科举制度比科举文献记载的更真实、更详细,这些内容作为明清科举的现实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补史和佐史的功用,完全可以视作文献资料。明清两朝科举制度大体相同,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清朝在满族政权的统治下,满人与汉人的科考差别甚多,小说作品对明清两朝、清代满汉两族,以及科举制度的规制与实行之间的诸多差异均有反映。第三章是对明清科举社会诸种现象的考述。科举是明清时期的主要标识,一切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社会活动都与科举保持着密切联系。文人是重要的社会群体,科举是文人的生活中心,科举作为唯一的选人方式,深刻地影响了文人,它能够改变文人的身份和地位,文人往往为了应考科举而勤学苦读,这成为他们致力于举业的最大动力,他们的生活、思维、心态以及社会活动也因此打上了科举的烙印。明清时期的教育体系主要由学校、私塾和书院构成,它们分别承担各自的教授任务,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但在科举考试的主导之下,三者逐渐合流,走向统一,都成为以科举为中心的教育机构和专为应考的教育基地。与这种现象相伴出现的是教材的变化,除了文人应该学习的正统经书、子史典籍之外,八股文选本风行一时,甚至成为唯一的教学文本。明清世风也受科举影响,婚姻观念、社会风俗、文人集会和游戏无不以科举为中心,呈现出科举社会的各种姿态,这一切在明清小说中表现得要为鲜活。第四章设置两个个案分析。与科举密切相关的明清小说有很多,通过对具体小说作品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把握科举及其主试文体——八股文与小说的联系,从而给人以具体认知,避免论述宽泛的弊端。同时,个案分析在论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为上文科举与小说的综合论述提供一些具体参照,又为下文探讨八股文与小说的相互影响提供一个事例基础。第五章着重阐述小说对八股文的影响。八股文是明清科举的主试文体,八股文与小说的结合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小说作者看待八股文的态度上,二者在文体上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分别在各自的文体内形成新的特征。随着小说的流行,它广泛地被文人阅读和接受,一些八股文作者不再一味地遵循正统,他们以游戏的态度进行写作,将小说的叙事方式、语言、人物等诸种要素和写作笔法融入八股文,借八股文的文体形式,表达其游戏初衷,形成了小说化的游戏八股文。第六章是从文体的角度探讨八股文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明清小说作者长期研习八股文,形成了八股文式的惯性思维,当他们涉足小说领域时,八股笔法和惯性思维也在有意无意之间融入小说创作。八股文讲究围绕题意、紧抓主线、对股布局,小说作者在创作时也渗透着这种八股文的结构意识,并且他们以时文为小说,将八股文的行文语言作为小说的语言,甚至在小说中模仿八股文解释儒家经典,大谈八股文的写作技巧,使用八股术语。他们多角度、多样化地将八股文要素与小说文体结合起来,使小说在结构和语言上都带有鲜明的八股文特征。第七章从八股文对明清小说理学主旨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考述。理学是八股文的主旨要求,也是众多小说作者的文化取向,小说作者在借鉴八股笔法进行创作时,儒家理学也尽显其中,这使得明清小说在许多场合下与八股文一样,成为阐释儒理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的理学主旨在明清两朝的不同时期发生着变化,小说作者的理学意识和作品的理学内容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此外,在很多情况下,明清小说的理学内容是通过与科举相关的人物、事件和语言来表现的,小说的理学色彩与科举、八股文密不可分。第八章重点剖析明清小说评点对八股文评点的借鉴。明清时期的小说还未形成专门的、体系完整的理论评价系统,但是小说理论散见于各种小说评点中,而小说评点时常借用八股文写作理论及其评点理论。明清文人很多都涉足小说评点,并形成了一个评点群体,他们在评点过程中,常常使用的八股文评点理论经过改造和转化,不仅具有小说评点功能,还可以指导小说创作。小说的评点方式与八股文评点方式几乎相同,不同的方式侧重于不同的评点内容。在评点体式上,小说评点者借用八股文的行文模式,甚至把评点文字当作八股文来写,使小说评点带有浓重的八股文风格和特色。借用八股文相关理论评点小说虽然有所局限,但它确实丰富了小说评点,小说理论也由此得到完善。结论基于正文的考论,对明清小说受科举影响这一问题从整体和宏观上进行了论说,揭示出明清小说繁荣和共性特征形成的原因之一。科举及其主试文体与小说的结合,不仅体现在诸种表象特征上,更体现在小说作者的创作思维当中。由于明清小说作者对科举和八股文的依赖心理,他们的创作思维逐渐形成惯性,这种惯性思维从更深的层面上稳定了小说的情节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清小说的繁荣。
陆正美[10](2008)在《近十年江苏省高考数学卷的综合难度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考既是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个终结性评价,也将对实际的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高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依据一个已有的综合难度模型[1]对近十年的江苏省数学高考试卷进行跟踪研究.由此得到了以下一些初步的结果:(1)在探究水平上,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试卷的试题差不多,没有明显的改变.(2)在背景水平上,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试卷的试题略有增加,特别是与学生“个人生活”相关的实际背景.(3)在运算水平上,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试卷的试题中,后者简单符合运算减少,复杂符合运算增多.(4)在推理水平上,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试卷的试题中,后者简单推理减少,复杂推理增多.(5)知识含量水平上,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试卷的试题中,后者三个以上知识含量有所增多.因而,在运算、推理水平和知识含量的综合程度上,我省自主命题的数学高考试卷均高于全国卷.这说明江苏省自主命题仍然以“双基”为主,这也符合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6)从综合难度上看,江苏自主命题试卷比全国卷的稳定性差(五边形不接近正五边形),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试卷在探究水平上和背景水平上还要进一步提高,试题的实际背景还要进一步丰富和更新,不过两卷都很重视结构性和系统性.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近十年江苏试卷综合难度的成因和影响及对江苏省数学高考命题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二、2002年中考“统计初步”试题集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中考“统计初步”试题集锦(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非连续性文本及其教学概述 |
第一节 非连续性文本概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本质特征 |
三、主要分类 |
第二节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概述 |
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概念 |
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特点 |
三、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价值 |
第二章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考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分布现状 |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分布情况统计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分布特点及问题 |
第二节 中高考试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分布现状 |
一、非连续性文本题型分类简述 |
二、云南省昆明市近十年语文中考试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情况及特点 |
三、全国各地近五年高考试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特点 |
四、中高考试题中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共同点与区别 |
五、小结及问题 |
第三节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的问题 |
一、初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
二、初中阶段学生非连续性文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本归因 |
第一节 应试教育中教考关系的束缚 |
第二节 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教学难度较大 |
第三节 教师素质亟待提升 |
第四节 教材编排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改进对策 |
第一节 构建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理论体系 |
一、 “经验之塔”理论的特点及启示 |
二、情境学习理论的特点及启示 |
三、范例教学理论的特点及启示 |
四、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理论体系小结 |
第二节 实施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方法建议 |
一、着力实现非连续性文本主体性教学 |
二、有效实施非连续性文本辅助性教学 |
三、循序渐进,统筹教学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中高考部分连续性文本题型示例 |
附录B:2016 年-2020 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分布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代嘉兴府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创作的整体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的数量 |
第二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的类型和题材 |
第三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创作的兴盛原因 |
第二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
第二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的小说观念 |
第三节 清代烟水散人、天花藏主人与嘉兴府关系考辨 |
第三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主题、情节上的因循与翻新 |
第二节 形象上的突破——以女性形象塑造为例 |
第三节 多样的语言面貌 |
第四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个案探究 |
第一节 《遣睡杂言》与《贤已编》 |
第二节 《昔柳摭谈》 |
第三节 《侠义佳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数学辅助资料的概述 |
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教育发展概况 |
2.1.1 蒙古文教科书概述 |
2.1.2 数学辅助资料的概述 |
2.2 数学辅助资料的功能和特性 |
2.2.1 数学辅助资料的功能 |
2.2.2 数学辅助资料的特性 |
2.3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原则 |
2.4 数学辅助资料的内容结构的分类 |
2.5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编写的指导思想 |
第3章 1978—1986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3.1 蒙古族教育的背景简述(1978—1986) |
3.2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78—1982年) |
3.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3.3 《全日制六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82—1983年) |
3.3.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4 《高中数学教学纲要》时期(1983—1986 年) |
3.4.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1986—2003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4.1 蒙古族教育背景简述(1986—2003) |
4.2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86—1996 年) |
4.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4.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96—2003 年) |
4.3.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4.3.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2003—2018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5.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5.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现状调查分析 |
6.1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蒙汉数学辅助资料选择情况的调查分析 |
6.1.1 调查结果 |
6.1.2 结果分析 |
6.2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汉文辅助资料的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
6.2.1 调查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3 蒙古语授课教学中使用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6.3.1 调查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数学辅助资料对学生帮助程度的调查分析 |
6.4.1 调查结果 |
6.4.2 结果分析 |
6.5 数学辅助资料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有帮助的调查分析 |
6.5.1 调查结果 |
6.5.2 结果分析 |
6.6 师生对各种结构的数学辅助资料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6.6.1 调查结果 |
6.6.2 结果分析 |
第7章 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要求 |
1.1.2 2017 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1.3 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4 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高中数学习题课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变式教学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途径 |
2.2 关于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综合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3.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实验研究法 |
3.2.3 行动研究法 |
3.3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3.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3.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4 马登的变异理论 |
3.3.5 解题理论 |
3.4 课题研究的工具 |
3.5 小结 |
第4章 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
4.1 高中数学习题课实施变式教学的原则 |
4.1.1 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
4.1.2 学生的过程参与为途径 |
4.1.3 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4.1.4 变式的层级递进性 |
4.1.5 变式的适时性和适度性 |
4.2 高中数学习题课开展变式教学的策略 |
4.2.1 精选课本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为母题 |
4.2.2 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合理变式 |
4.2.3 学生合作探究深化变式 |
4.2.4 科学评价与课堂生成的强化 |
4.3 小结 |
第5章 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设计案例 |
5.1 《集合习题课》教学设计 |
5.2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习题课》教学设计 |
5.3 《指数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 |
5.4 《对数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 |
5.5 《基本初等函数章末习题课》教学设计 |
5.6 《函数与方程习题课》教学设计 |
5.7 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假设 |
6.1.3 实验对象 |
6.1.4 实验变量 |
6.1.5 实验策略 |
6.1.6 实验伦理 |
6.2 前测工具的设计 |
6.2.1 前测工具的双向细目表 |
6.2.2 前测工具的结构 |
6.2.3 前测工具预测数据基本统计量分析 |
6.2.4 前测工具的难度 |
6.2.5 前测工具的区分度 |
6.2.6 前测工具的效度 |
6.2.7 前测工具的信度 |
6.2.8 前测工具的完善及确定 |
6.3 后测工具的设计 |
6.3.1 后测工具的双向细目表 |
6.3.2 后测工具的结构 |
6.3.3 后测工具预测数据基本统计量分析 |
6.3.4 后测工具的难度 |
6.3.5 后测工具的区分度 |
6.3.6 后测工具的效度 |
6.3.7 后测工具的信度 |
6.3.8 后测工具的完善及确定 |
6.4 实验过程 |
6.4.1 预测确定测试工具 |
6.4.2 实施前测与数据整理 |
6.4.3 教学干预 |
6.4.4 实施后测与数据整理 |
6.5 实验结果 |
6.5.1 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6.5.2 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6.6 实验结论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7.1.1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内容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
7.1.2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原则在于紧扣目标且变式有度 |
7.1.3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7.1.4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优化思维又服务高考 |
7.1.5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意义在于重视过程又强化生成 |
7.2 课题研究的反思 |
7.3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前测工具 高一新生《数与代数》知识与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 B 后测工具 高一学生必修1知识与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 C 前测工具预测试得分表 |
附录 D 后测工具预测试得分表 |
附录 E 前测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 F 前测实验班成绩表 |
附录 G 后测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 H 后测实验班成绩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近五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概述 |
第一节 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概念界定 |
一、课外阅读 |
二、名着阅读 |
三、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 |
第二节 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功能 |
一、选拔功能 |
二、评价功能 |
三、激励功能 |
四、导向功能 |
第三节 中考课外语文名着阅读试题命题的依据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
第二章 近五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情况介绍 |
一、总体情况 |
二、试题示例 |
第二节 试题形式分析 |
一、试题分值设置分析 |
二、试题命制板块分析 |
三、试题题型分析 |
第三节 试题材料分析 |
一、书目选择分析 |
二、材料呈现方式分析 |
第四节 试题内容分析 |
一、考点设置分析 |
二、能力层级分析 |
第三章 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命题趋势 |
第一节 试题形式 |
一、分值设置逐步上升 |
二、试题题型组合灵活 |
三、命制板块去模式化 |
第二节 测试材料 |
一、考查范围扩大,注重阅读的广度 |
二、呈现原着内容,注重“阅读”考查 |
三、多部名着同时考查,强调对比勾连阅读 |
第三节 测试内容 |
一、考点设置多样化 |
二、考查能力综合化、层级化 |
第四章 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命题的经验、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江苏省中考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主要经验 |
一、认真贯彻课标、教材的要求 |
二、考查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况 |
三、坚持试题命制的不断创新 |
第二节 江苏省中考课外名着阅读试题存在的问题 |
一、缺少真实的综合性名着阅读情境 |
二、忽视不同作品的文本特质 |
三、缺少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考查 |
四、轻视考查学生的深层阅读思维能力 |
第三节 江苏省中考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的改进建议 |
一、进一步创设真实的综合性试题情境 |
二、进一步关注所选作品的文本特质 |
三、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考查 |
四、进一步加大对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考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物理课程标准的发展要求 |
1.1.2 新形势下物理教学的转变 |
1.1.3 生活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活化教学 |
2.1.2 物理生活化教学 |
2.1.3 物理生活化资源 |
2.2 相关理论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第3章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用现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学生问卷 |
3.5.1 学生问卷的内容分类 |
3.5.2 学生问卷的信度分析 |
3.5.3 学生问卷的效度分析 |
3.5.4 独立样本T检验 |
3.6 问卷具体分析 |
3.6.1 学生对生活化课堂的态度 |
3.6.2 学生对生活与物理相关性的主观认识 |
3.6.3 物理生活化课堂的应用情况 |
3.6.4 生活化习题资源的利用情况 |
3.6.5 课本材料生活化拓展内容的关注程度 |
第4章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材资源内容汇总 |
4.1 声学部分 |
4.2 光学部分 |
4.3 力学部分 |
4.4 热学部分 |
4.5 电学部分 |
4.6 原子物理部分 |
第5章 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5.1 教科书等文字资源生活化的开发 |
5.1.1 对课本教材资源的开发 |
5.1.2 物理生活化教材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 |
5.1.3 物理生活化教材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施建议 |
5.2 学习材料—物理习题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5.2.1 传统的物理习题与生活化物理习题 |
5.2.2 历年物理中考题的生活化试题汇总分析 |
5.2.3 初中物理生活化习题的编制与设计 |
5.2.4 初中物理生活化习题的评价原则 |
5.3 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5.3.1 物理实验设计生活化 |
5.3.2 物理实验器材生活化 |
5.3.3 物理实验过程生活化 |
5.3.4 物理实验应用生活化 |
第6章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例研究 |
6.1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
6.2 初中物理《惯性》课堂实录分析 |
6.3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分析 |
6.3.1 物理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6.3.2 物理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附录B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
附录C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惯性》课堂实例 |
附录D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
致谢 |
(8)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认知负荷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文献综述 |
二、新定义题目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认知负荷理论的概述 |
二、新定义题目概述 |
第四章 新定义题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考新定义题目的解构 |
一、新定义题目的“代数计算型” |
二、新定义题目的“几何探究型” |
第六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考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案例 |
一、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定义“代数运算型”教学设计 |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定义“几何探究型”教学设计 |
三、中考新定义题目有效教学策略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九年级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九年级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试卷 |
致谢 |
(9)明清科举与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论题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概述与界定 |
第一章 明清小说作者与科举的关系 |
第一节 明清小说作者的科举生涯 |
一、明清小说作者的确定 |
二、科举身份明确的小说作者及其作品 |
三、不知科举身份而略知经历的作者及其小说 |
四、不知姓名但可推测身份者 |
五、现行推测的作者 |
第二节 明清文人笔下科举与小说的结缘 |
一、小说作者对科举的态度 |
二、小说作者对八股文的态度 |
第三节 小说作者的地域差异与科举及小说创作的关系 |
一、小说作者的地理分布和创作类型 |
二、不同科举身份及经历的小说作者之地域分布 |
三、不同地域、不同科举身份的小说作者表现科举内容的差异 |
四、不同地域、不同科举身份的小说作者对小说类型的选择 |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的科举资料 |
第一节 明清小说所含科举资料的作用概述 |
一、科举文献的制度化与小说的具体化 |
二、科举文献的机械化与小说的生动化 |
三、科举文献的普遍化与小说的个别化 |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的各级别科举资料 |
一、明清小说中的童试资料 |
二、明清小说中的乡试资料 |
三、明清小说中的会试资料 |
四、明清小说中的殿试资料 |
第三节 明清小说中所反映的科举制度的各种差异考辨 |
一、明清两朝科举制度的不同 |
二、清代满汉科举制度的不同 |
三、科举制度与实际操作的不同 |
第三章 明清小说中描述的科举社会 |
第一节 小说中表现的明清科举社会的人物 |
一、小说人物对科举的拥护与欣赏 |
二、士子参加科举前的读书心态和生活 |
三、读书人在科举前后的身份变化 |
第二节 小说中描述的明清科举社会的教育 |
一、各种类别的教育体系——学校、私塾、书院 |
二、科举教育中的课业文本——经书史集、八股选本 |
第三节 小说中反映的明清科举社会的风气 |
一、科举与文人集会 |
二、科举与文人游戏 |
三、科举与婚姻观念 |
四、科举与社会风俗 |
第四章 明清科举与小说关系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作者考辨 |
一、《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与《四书》的关系 |
二、明代八股文评点家——袁黄 |
三、袁黄创作《七十二朝人物演义》的条件 |
第二节 《儒林外史》结构反讽说质疑 |
一、刘熙载所论八股文“原、反、正、推”式结构的含义 |
二、《儒林外史》非八股文“原、反、正、推”式结构 |
三、《儒林外史》结构反讽说平议 |
第五章 明清小说对游戏八股文的影响 |
第一节 小说要素在游戏八股文中的渗透 |
一、游戏八股文中的叙事手法 |
二、游戏八股文中的人物形象 |
三、游戏八股文中的通俗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特性与游戏八股文类型的对应 |
一、《四书》文题与小说笔法 |
二、俗语文题与小说意旨 |
第三节 小说作者的创作态度对游戏八股文意趣的影响 |
一、谑而不虐 |
二、机趣解颐 |
第六章 八股文对明清小说文体的影响 |
第一节 八股结构与小说布局 |
一、围绕题意 |
二、紧抓主线 |
三、八股结构 |
四、对股布局 |
第二节 以时文为小说 |
一、博论典雅 |
二、骈丽对偶 |
三、引用书经 |
第三节 小说对八股因素的直接容纳 |
一、小说对儒家经典的讲解 |
二、小说对八股文及技巧的评论 |
三、小说对八股术语的运用 |
第七章 八股文与明清小说的理学色彩 |
第一节 八股文的嬗变与明清小说理学色彩的对应变化 |
一、明代隆庆以前正统浑厚的八股文与小说的尊儒重道 |
二、明代隆万时期至明末杂芜的八股文与小说的情理交织 |
三、清初至乾嘉时期重倡雅正的八股文与小说的泥古道学 |
四、清代嘉庆以后积重难返的八股文与小说的儒理叛逆 |
第二节 小说理学色彩的表现方式与八股选才的关系 |
一、借谈论科举讲理学 |
二、借解释经典讲理学 |
三、借科举儒士讲理学 |
第八章 八股文理论与明清小说评点 |
第一节 小说评点对八股文文法的借用 |
一、八股死法与文章形式 |
二、八股活法与文学意韵 |
第二节 小说评点对八股文评点方式的借用 |
一、圈点、标抹 |
二、旁批、眉批 |
三、总批 |
第三节 小说评点对八股文体式的借用 |
一、小说评点的八股代言 |
二、小说评点的八股结构 |
结论 |
一、八股文对明清小说繁荣的促进作用 |
二、科举对小说情节结构的稳定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明确科举身份的明清白话小说作者表 |
附录二:仅略知经历的明清白话小说作者表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近十年江苏省高考数学卷的综合难度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 |
1.1 数学高考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
1.1.1 数学高考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正面导向 |
1.1.2 高考试题对中学数学教学也有负面导向 |
1.2 当前数学高考命题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考评价的研究综述 |
2.1 十年高考研究的现状 |
2.1.1 为高考改革广开言路 |
2.1.2 为高考复习出谋划策 |
2.1.3 为高中教学推陈出新 |
2.2 数学高考命题与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近十年江苏数学卷的综合难度分析 |
3.1 全国卷与江苏自主命题卷选择题的综合难度的比较 |
3.1.1 探究水平 |
3.1.2 背景水平 |
3.1.3 运算水平 |
3.1.4 推理水平 |
3.1.5 知识含量 |
3.1.6 综合难度 |
3.2 全国卷与江苏自主命题卷填空题的综合难度比较 |
3.2.1 探究水平 |
3.2.2 背景水平 |
3.2.3 运算水平 |
3.2.4 推理水平 |
3.2.5 知识含量 |
3.2.6 综合难度 |
3.3 全国卷与江苏自主命题卷解答题的综合难度比较 |
3.3.1 探究水平 |
3.3.2 背景水平 |
3.3.3 运算水平 |
3.3.4 推理水平 |
3.3.5 知识含量 |
3.3.6 综合难度 |
3.4 全国卷和江苏自主命题卷分别在综合难度上的一致性分析 |
3.4.1 探究水平 |
3.4.2 背景水平 |
3.4.3 运算水平 |
3.4.4 推理水平 |
3.4.5 知识含量 |
3.4.6 综合难度 |
3.5 全国卷与江苏自主命题卷整卷综合难度的比较 |
3.5.1 探究水平 |
3.5.2 背景水平 |
3.5.3 运算水平 |
3.5.4 推理水平 |
3.5.5 知识含量 |
3.5.6 综合难度 |
第四章 近十年江苏试卷综合难度的差异成因及影响 |
4.1 十年江苏试卷综合难度的差异成因探析 |
4.1.1 课程内容编排体系的影响 |
4.1.2 教学目标的影响 |
4.1.3 考试要求的影响 |
4.1.4 试卷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对江苏省数学高考命题的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1:1999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2:2000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3:2001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4:2002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5:2003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6:2004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7:2005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8:2006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附录9:2007 年高考频道栏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2002年中考“统计初步”试题集锦(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五年新疆中考语文名着阅读试题研究[D]. 牛乙玄. 西南大学, 2021
- [2]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 曾晓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清代嘉兴府小说研究[D]. 王宇宇. 暨南大学, 2020(04)
- [4]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D]. 王智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D]. 唐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近五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名着阅读试题研究[D]. 徐荣蓉. 扬州大学, 2020(02)
- [7]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孟慧姣.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D]. 陈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明清科举与小说[D]. 王玉超. 扬州大学, 2010(11)
- [10]近十年江苏省高考数学卷的综合难度及其成因分析[D]. 陆正美. 苏州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