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S18B20在油气井场温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毕恩梓[1](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压裂车组安全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压裂车组是石油压裂开采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压裂泵车、混砂车和仪表车,可用于油、气、水井的各种压裂作业。目前,玉门油田作业公司使用压裂车组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但是现在还无法实现远程监测,也无法对压裂车组的工作历史信息进行保存和记录。由于这些设备结构复杂,现场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比较困难。设备生产厂家的专业维修人员因为无法调取故障设备的历史信息,所以无法提供远程指导。基于上述情况,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存在维修效率低、维修周期长的问题。为了使生产厂家能够主动为用户提供质量分析报告和故障诊断报告,高效解决用户在使用设备过程中遇到的故障;使现场维修人员能够快速确认设备故障类型并及时进行维修,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压裂车组安全监测系统,为了保证该系统在面临高并发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选择第四石油机械厂生产的SJX5360TYL105型压裂泵车、SJX5301THS型混砂车作为监测对象。通过现场调研确定与用户相关的压裂泵车、混砂车的传感器的信息及信号标准;确定压裂泵车、混砂车的主控制器的功能模块型号、参数和功能。(2)对于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开发,选取合适的5G路由网关并对其进行软件开发,使5G路由网关具备定时采集数据的功能;选择Modbus协议作为5G路由网关的下行通讯协议,TCP/IP协议作为5G路由网关的上行通讯协议;结合现场需求,设计了监控系统方案,实现了压裂设备传感器信息及现场监控录像的远程传输。(3)对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抛弃了传统的Web集群模式,采用Nginx集群构建前端Web模型;基于MQTT协议,构建Redis服务器集群,进行后台服务器设计;采用Mycat作为中间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自动分配;按照分片键大小进行分库分表,并结合hash算法解决数据热点过于集中的问题;基于Power Designer生成数据库、数据表和信息表;进行了数据采集流程图和Web页面设计。(4)软件测试工具选择开源的Apache Jmeter,模拟高并发情形,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信息处理能力和CPU利用率。经测试后,CPU使用率稳定在50%,系统能够应对1000个并发线程并全部响应,测试结果良好。
陈浩[2](2020)在《基于OneNET平台的小型泵站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乡村全方面发展,农业发展得到了历史性突破。为了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农村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缓解农村劳动力的缺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作物收获率,推动农业向智能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根据乡村全方位和智慧农业发展战略,本文是以基于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智能化灌溉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下移动4G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OneNET云平台的小型泵站控制系统,并且在如皋市一体化智能泵站建设中得到了应用。本文主要研究是基于OneNET云平台的小型泵站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当前小型泵站发展现状和物联网技术运用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现有的4种移动通信技术特点,选定了移动4G通信技术作为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与下发的通信方式。硬件部分采用了ARM公司研发的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STM32F103ZET6作为核心CPU,由4G通信模块供电电路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等构成外围电路,外围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传感器采集电路以及泵站机房控制电路等。硬件设计考虑到后续的功能需求保留了可扩展部分,这样既节约成本又方便后期升级改造。软件部分充分利用了单片机STM32F103ZET6内部资源和外围电路,集成了数据采集、存储与下发的功能,同时还兼顾了 OneNET云平台数据解析Lua脚本的开发,Lua脚本将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转换成JSON格式存储在OneNET云平台上。恒压供水系统中利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建立电机转速的仿真模型,通过比较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效果,最终选定模糊PID控制来实现恒压供水的稳定性。基于OneNET云平台的小型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小型泵站数据采集、通信连接、远程控制、恒压供水灌溉等功能。最终研究设计的控制系统设备在如皋市农村泵站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实现了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设计智能泵站控制系统所涉及知识而比较广泛,运用新的科学手段使得小型泵站控制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极大减少了人工日常维护的成本。本次设计开发的控制系统有很高的拓展空间和平台数据安全保障,结合4G通信技术传输速度快、大容量的特点,为以后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兆嘉[3](2019)在《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源系统作为列车制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然而,现阶段针对这些问题的防范、预警与解决通常由人工操作完成,故障监测与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相关方法的研究,从而减小故障出现的概率,极具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1、经过对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相关内容的发展现状调研,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统计结果进行了机理分析,将常见故障归纳为漏风、油温高及漏油三大类,并提供了基本的防范控制建议。2、以漏风和油温高两种故障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给出了详细的数据采集方案,将其总体结构划分为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及监控中心三部分:对于采集终端,设计了以STM32F107VCT6为核心控制器,配合外围相关模块电路的硬件结构和嵌入式软件;对于通信模块,选用了基于TCP传输的GPRS/WiFi的远程通信方式,以I/O多路复用select作为网络通信模型,并自定义应用层通信协议;按照既定方案,成功采集到了漏风声音响度以及所需的温度数据,并传输至监控中心。3、研究了漏风故障的监测方法,从时、频域对漏风声音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语谱图把时域和频域结合起来,设定量化指标,制定故障分类分级原则,实现了智能监控、及时预警的目的,并减少了冗余工作量,提高了监控效率。4、探索了漏风故障的诊断方法,按照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处理思路,将诊断过程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源数目估计和源信号恢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奇异值分解与K均值聚类结合的算法,有效解决了因传感器数目有限而导致无法准确估计故障源数目的难点;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和最小化l1范式的求解过程,做稀疏成分分析,计算得到了混叠矩阵,进而复原了信号,并最终完成了诊断任务。5、对于系统的油温高故障,明确了研究瓶颈在于油温数据难以及时准确测取,为此给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案,以易于得到的辅助变量为输入训练网络,建立起它们与油温的关系,并按照两种建模方式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今后的故障监控和诊断工作提供了参考。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4](2019)在《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曾红[5](2015)在《全电动井下地层流体智能控制装置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完井技术能控制同一井眼不同地层或层段的流体,从而实现油气藏的有选择、有控制的开采,不仅能提高单井原油产量,而且能最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智能完井在国外已有十多年的应用实践,但国内目前尚无成熟的智能完井技术。针对国内小井眼井井下地层流体控制的迫切需要,研制一种能在’’521井眼中下入的井下流体控制装置,其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分析了小井眼的井下空间限制特性,按照’’521井眼的常规结构,设计了一种能在’’521井眼中下入的井下流体控制装置(简称滑套阀)。该装置采用电机驱动,其结构形式为滑套——阀筒形式,工作方式为连续流体控制。设计了相应的执行机构驱动电路,制成了一套滑套阀模型样机。按照井下测控要求,完成了井下温度、压力、电机参数等测量模块的电路设计和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设计,并进行了测量模块的性能测试。基于差动变压器原理,自主设计、加工制作了阀门开度传感器,进行了温度特性测试,并提出了其温度补偿方法。按照地面监控系统与井下节点的通信需求,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全电动智能井通信系统,定义了其数据帧结构,完成了其软硬件设计,制成了井口节点及具有测量、控制和通信功能的井下智能节点,完成了地面监控系统的初步设计。对井下智能节点与井口节点的联合测试表明:地面监控系统能实时获取地层测量参数,测量及通信功能满足设计要求;能实现滑套阀的远程遥控,滑套阀动作灵活,控制可靠,开度测量反馈信号准确,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这些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全电动智能井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按照所作的设计,参考所制成的模型样机,目前正在进行原理样机的机械加工、装配和调试等研究工作。
陈永昕[6](2013)在《数字化智能钻井燃油罐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钻井公司钻井燃油管理的问题,结合钻井队的生产实际设计了数字化智能钻井燃油罐。目前国内很多钻井公司仍然采用传统的燃油管理办法,对燃油的消耗上没有准确的计量,燃油使用粗放,导致钻井队上出现燃油浪费、丢失等非正常损耗的现象。此外钻井队接收的燃油量也没有精确的计量方法,由客观条件和人为操作导致的计量误差较大,并且在燃油供给环节也容易出现丢油的情况。为此根据钻井队燃油存储及使用的特点对现有燃油罐做了改进并设计了相应的燃油监控系统。对原有燃油罐的结构主要在两方面做了优化:(1)燃油罐采用方形罐身设计,罐内储油部分是规则的长方体空间,便于精确计量燃油存储量;(2)对油罐的供油方式做了改进,去掉了高架举升罐,改用单片机控制空气压缩机向燃油罐内加入压缩空气的方式为油罐提供稳定的供油压力,控制算法采用模糊PID算法。钻井队需要经常更换工作地点,油罐摆放时存在不确定的倾角。单纯的用压力变送器测量压力,再换算出燃油质量的方法存在很大误差。为此设计了一种能够精确计量油罐内燃油的方法。以单片机作为嵌入式主控芯片,通过倾角采集单元来测量油罐的倾角,液位采集单元来确定油罐内液面位置,然后结合Cayley-Menger行列式计算燃油罐内燃油的体积和燃油质量。在燃油罐的出油口安装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燃油消耗量,同时在柴油发电机和带泵柴油机上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保证燃油在具体去向上能够得到精确的计量。采用组态软件设计监测中心软件,各个钻井队通过GPRS网络将监测数据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在软件上设计了查看各个钻井队燃油使用情况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功能,为钻井公司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数据。
李铎[7](2013)在《油气井生产系统安全生产智能预测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目的基本目标:通过“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应急预测预警平台试点工程”的建设,将重庆气矿试点井及重要设备的SCADA系统提高到对监测装置基于状态的综合预测预警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扰动次数,进一步保证生产安全平稳,做到零重大事故运行。当然,预测预警平台只是提前发出预警信息,使有关人员有足够时间采取安全措施,因此,还要有严格的配套管理体制,使预警信息能得到及时处理,才能真正实现零事故。本文首先对气井堵塞故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对当地气井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说明,每口井场都安装了SCADA系统,生产专用通信网络基本畅通,为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应急预测预警平台提供基础保障。本文对整个系统进行软硬件配置设计,期间引进并介绍了ECM系统,并对此系统架构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将系统的逻辑架构、功能架构、业务架构、物理架构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本文也对气井预测预警模型进行了具体设计,设计包括气井井筒据点临界流速模型设计,井筒逐点气相表观流速模型设计,气井井筒积液实时判断模型设计,将设计结合当地情况,根据前人总结经验,列出具体公式。最后,项目针对所得数据,建立整个系统界面,对各个界面进行了介绍,为今后的使用提供方便,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刘军,王岩[8](2011)在《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温度的自动监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进行安全生产和减少损失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定场合下由于监测分站比较分散、偏远,采用传统的温度测量方式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测量员必须到现场进行测量,因此工作效率非常低,且不便于管理。本文采用AT89C52单片机以及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DSl8820数字温度传感器,提出了基于RS485总线与计算机通信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混凝土测温、油气井场、电力电缆火灾监测、粮仓及物资仓库温度监测。
刘彤[9](2010)在《三相流检测实验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相流的准确测量对于油气资源的合理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油气水三相流在管道内流动时存在多种流型,生产过程中原油成分、水矿化度、介质温度、含气率及乳化现象等不断发生变化,对准确测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油气水三相流的精确测量一直是国内外的前沿课题。本文以三相流检测实验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实验系统的同时,对井下流量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和性能试验。研制了功能较为完善的流量实验系统,针对被测介质的特性及环境特征,提出了基于静态混合器、超声波、放射源等部件构成的井下流量测量方案,建立了静态混合器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基于多普勒超声波的三相流在线检测技术及相关的硬件电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参数测量,获得被测介质的总流量、各相比例、温度、压力等有关参数。该测量方案具有非侵入、实时在线测量、低成本等特点。通过设计、计算、仿真和试验,证实了所研制的流量测量实验系统性能良好,所提出的井下流量测量系统功能完整,结构合理,在国家重大专项“深水井下流量测量系统研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为井下流量测量系统的研制和性能试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良柱[10](2010)在《210g/0.1mg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设计》文中提出电子分析天平是一种高准确质量称量仪器,是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工厂实验室的质量称量标准器具,具有称量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为保证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称量,电子分析天平的电路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电路性能成为影响电子分析天平计量性能的主要因素。作者以湖南大学与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的合作研究项目——智能电子分析天平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性能阻容元件、低噪声运算放大器、高准确度△-∑型A/D转换器与电压参考基准、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和超低功耗单片机等元器件设计了低噪声、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电子分析天平电路。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比较了国内外电子分析天平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电子分析天平的关键部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与电子电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本文工作的重点。同时,介绍了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子分析天平系统和功能的设计方案。其次,构建了电子分析天平电路设计的完整方案。在模拟电路设计中,利用光电检测电路完成被测试样质量的电信号变换,通过PID调节器与功率驱动电路输出具有足够驱动能力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流经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动圈和高精度、低温漂的取样电阻,取样电阻上得到的电压信号通过抗混叠低通滤波电路进行有用信号提取与噪声过滤。在数字电路设计中,数据采集电路与温度测量电路完成了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准确检测与转换;单片机系统中的外围配置电路、通信接口、时钟、防风门检测、人机接口等模块设计为实现电子分析天平的所有功能提供硬件条件。然后,研究了电子分析天平电路抗干扰设计技术,分析了器件、辐射和传导三类噪声对电路的影响,通过优化元器件选择降低器件噪声的影响,从接地方法、电源干扰抑制、印刷电路板抗干扰设计等多方面措施降低外界电磁辐射噪声与电路中产生的传导噪声影响,设计了一种电子分析天平的低噪声电路。最后,按照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采用F1等级的标准砝码,对电子分析天平的偏载误差、重复性和示值误差等计量性能指标进行了整机实验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探讨了电子分析天平的误差因素。采用上述电路设计方案的电子分析天平完全满足量程210g、感量0.1mg的设计要求,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
二、DS18B20在油气井场温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S18B20在油气井场温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联网的压裂车组安全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物联网及压裂车组发展现状 |
1.2.1 物联网发展现状概述 |
1.2.2 国外压裂车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压裂车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组织架构 |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压裂车组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压裂设备监控需求 |
2.1.2 压裂设备生产商需求 |
2.1.3 压裂设备用户需求 |
2.2 系统总体架构 |
2.3 系统重点与难点 |
2.3.1 传统Web模型的缺点及解决方案 |
2.3.2 即时通讯协议的选择 |
2.3.3 数据库集群、库表散列 |
2.3.4 Nginx和 Keepalived实现Nginx高可用 |
2.3.5 Redis集群缓存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开发 |
3.1 硬件选型 |
3.1.1 传感器选型 |
3.1.2 主控制器选型 |
3.2 5G路由网关选型及二次开发 |
3.2.1 5G路由网关选型 |
3.2.2 底层软件设计 |
3.2.3 通讯协议设计 |
3.2.4 指令列表 |
3.3 监控系统构成 |
3.3.1 有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4.1 前端Web模型和后台服务器架构 |
4.1.1 Nginx Web负载均衡架构模型 |
4.1.2 后台服务器端架构 |
4.2 后台服务器设计 |
4.2.1 MQTT协议的服务器设计 |
4.2.2 Redis服务器集群设计 |
4.2.3 分库分表设计 |
4.2.4 数据库的开发 |
4.2.5 后台页面展示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创新性和系统测试 |
5.1 系统创新性 |
5.2 系统测试 |
5.2.1 服务器压力与性能测试 |
5.2.2 配置测试工具参数的步骤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OneNET平台的小型泵站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
2.1 现场控制单元技术 |
2.2 通信技术及通信协议 |
2.2.1 4G关键技术 |
2.2.2 4G核心网络架构 |
2.2.3 TCP网络传输协议 |
2.3 OneNET云平台 |
2.3.1 云平台概述 |
2.3.2 OneNET云平台用户使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设计方案 |
3.2 系统硬件结构 |
3.3 泵站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
3.4 主控板电路设计 |
3.4.1 微处理器 |
3.4.2 复位电路 |
3.4.3 晶振电路 |
3.4.4 仿真器下载电路 |
3.4.5 供电电路 |
3.4.6 温度采集模块 |
3.4.7 继电器控制电路 |
3.4.8 主控电路PCB板设计 |
3.5 通讯电路设计 |
3.5.1 4G通信模块 |
3.5.2 4G模块供电电路设计 |
3.6 现场控制单元设备选择 |
3.6.1 处理器的选择 |
3.6.2 传感器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4.2 现场数据采集传输软件设计 |
4.2.1 系统初始化 |
4.2.2 数据采集 |
4.2.3 单片机串口通信 |
4.3 4G模块软件设计 |
4.3.1 通讯指令 |
4.3.2 联网调试 |
4.4 OneNET云平台软件设计 |
4.4.1 Lua脚本编辑软件 |
4.4.2 OneNET云平台接收与下发数据 |
4.5 泵站电机变频调速软件设计 |
4.5.1 恒压供水系统 |
4.5.2 变频调速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研发 |
5.2 一体化智能泵站结构 |
5.2.1 泵房 |
5.2.2 控制箱 |
5.2.3 水泵电机 |
5.3 控制系统实现功能 |
5.3.1 泵站电机启动方式 |
5.3.2 定时定量控制 |
5.3.3 新型量水计 |
5.3.4 恒压控制 |
5.3.5 水肥一体化灌溉 |
5.3.6 视频远程监视和红外报警 |
5.3.7 后台数据管理 |
5.4 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风源系统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1 风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现有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风源系统工作原理介绍及故障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作原理介绍 |
2.2.1 系统结构介绍 |
2.2.2 工作流程介绍 |
2.3 故障机理分析 |
2.3.1 漏风故障分析 |
2.3.2 油温高故障分析 |
2.3.3 漏油故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源系统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数据采集方案总体设计 |
3.3 数据采集终端设计 |
3.3.1 采集终端结构设计 |
3.3.2 采集终端器件选型及相关模块电路设计 |
3.3.3 采集终端嵌入式软件设计 |
3.4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3.4.1 通信模块结构设计 |
3.4.2 通信模块器件选型 |
3.4.3 通信协议设计 |
3.4.4 通信模块嵌入式软件设计 |
3.4.5 通信流程设计 |
3.5 数据采集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源系统漏风故障监测 |
4.1 引言 |
4.2 漏风故障监测原理 |
4.3 漏风故障监测方法 |
4.3.1 故障时、频域分析法 |
4.3.2 故障语谱图分析法 |
4.4 漏风故障监测指标与分类分级原则 |
4.4.1 故障时、频域指标 |
4.4.2 故障语谱图指标 |
4.4.3 故障分类分级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源系统漏风故障诊断 |
5.1 引言 |
5.2 漏风故障诊断方法 |
5.2.1 故障源数目估计方法 |
5.2.2 故障源信号恢复方法 |
5.3 漏风故障诊断结果 |
5.3.1 故障仿真实验诊断结果 |
5.3.2 故障实际数据诊断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源系统油温高故障研究 |
6.1 引言 |
6.2 油温高故障研究方法 |
6.3 油温高故障研究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4)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1前言* |
2页岩气藏及其开采方式* |
2.1引言 |
2.2 页岩气藏的地质及开采特征 |
2.2.1 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 |
2.2.1. 1 构造地质背景 |
2.2.1. 2 沉积环境 |
2.2.1. 3 页岩类型 |
2.2.1. 4 总有机碳含量 |
2.2.1. 5 热成熟度 |
2.2.1. 6 有机质类型 |
2.2.2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
2.2.2. 1 储层厚度 |
2.2.2. 2 储层物性 |
2.2.2. 3 页岩脆性 |
2.2.2. 4 裂缝系统 |
2.2.2. 5 含气量 |
2.2.3 页岩气藏的开采特征 |
2.2.3. 1 优惠政策的扶持 |
2.2.3. 2 体积压裂 |
2.2.3.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
2.2.3. 4 产量递减率较高 |
2.2.3. 5 环保问题面临挑战 |
2.3 页岩气藏开采方式 |
2.3.1 直井及直井压裂开发方式 |
2.3.2 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
2.3.2. 1 滑溜水压裂技术 |
2.3.2. 2 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
2.3.3 同步压裂开发方式 |
2.3.3. 1 同步压裂技术 |
2.3.3. 2 拉链式压裂技术 |
2.3.4 工厂化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
2.4 本节小结 |
3页岩力学行为与基本表征方法* |
3.1 引言 |
3.2 页岩天然裂缝的分布 |
3.3 页岩的脆性 |
3.4 页岩的弹性 |
3.4.1 杨氏模量 |
3.4.2 泊松比 |
3.5 页岩的断裂强度 |
3.5.1 压缩断裂强度 |
3.5.2 拉伸断裂强度 |
3.6 页岩弹性性能的统计描述 |
3.7 页岩的I型断裂 |
3.8 页岩天然弱面对裂纹路径的影响 |
3.9 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
3.9.1 脆性破坏理论 |
3.9.2 弹塑性理论 |
3.9.3 损伤力学理论 |
3.9.4 微平面模型本构理论 |
3.1 0 本节小结 |
4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 |
4.1 引言 |
4.2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 |
4.2.1 微观结构测试技术 |
4.2.2 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
4.2.3 物性测试技术 |
4.2.4 吸附气测量技术 |
4.2.5 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
4.2.6 储层吸水特征测试技术 |
4.3 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
4.3.1 流态实验 |
4.3.2 多测压点耦合传质实验 |
4.3.3 全直径岩心地层模拟开发实验 |
4.4 含气量计算方法 |
4.4.1 等温吸附法 |
4.4.2 微观孔隙结构法 |
4.4.3 测井资料法 |
4.5 本节小结 |
5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 |
5.1 引言 |
5.2 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 |
5.2.1 微观尺度渗流机理研究 |
5.2.1. 1 流动的分区 |
5.2.1. 2 微观流动过程 |
5.2.1. 3 微纳尺度流动特点 |
5.2.2 微观流动的研究方法 |
5.2.2. 1 分子动力学方法 |
5.2.2. 2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
5.2.2. 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
5.2.2. 4 Burnett方程 |
5.2.2. 5 逾渗理论 |
5.2.2. 6 孔隙网络模型 |
5.2.3 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过渡问题 |
5.3 解吸附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规律 |
5.3.1 吸附动力学问题 |
5.3.1. 1 页岩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 |
5.3.1. 2 吸附理论及模型 |
5.3.2 解吸附与流动耦合问题 |
5.4 人工压裂过程裂缝起裂及流固耦合机理 |
5.4.1 页岩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 |
5.4.1. 1 页岩各向异性多孔本构 |
5.4.1. 2 页岩各向异性强度和断裂准则 |
5.4.1. 3 水压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规律 |
5.4.2 页岩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
5.5 页岩复杂介质的非均质特征 |
5.5.1 横纵向各向异性 |
5.5.2 基质本身的非均质性 |
5.5.3 天然裂缝引发的非均质性 |
5.5.4 页岩储层的变形规律 |
5.6 本节小结 |
6页岩气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 |
6.1 前言 |
6.2 理论计算模型 |
6.2.1 传统水力压裂模型 |
6.2.1. 1 PKN模型 |
6.2.1. 2 KGD模型 |
6.2.1. 3 P3D模型 |
6.2.2 非常规水力压裂模型 |
6.2.2. 1 线网模型 (wire-mesh model) |
6.2.2. 2 非常规裂缝模型 |
6.3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 |
6.3.1 数值计算模型 |
6.3.1. 1 固体破裂计算模型 |
6.3.1. 2 渗流计算模型 |
6.3.2 数值计算方法 |
6.3.2. 1 有限单元法 |
6.3.2. 2 有限差分法 |
6.3.2. 3 边界单元法 |
6.3.2. 4 扩展有限元法 |
6.3.2. 5 离散单元法 |
6.3.2. 6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 |
6.4 页岩裂缝网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
6.4.1 页岩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6.4.2 基于XFEM的耦合变形–扩散–流动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
6.5 本节小结 |
7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 |
7.1 引言 |
7.2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7.2.1 微地震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7.2.1. 1 国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7.2.1. 2 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7.2.2 微地震监测在低渗透率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
7.3 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问题 |
7.3.1 事件有效识别 |
7.3.1. 1 初至时间拾取 |
7.3.1. 2 震源定位 |
7.3.2 水力压裂微地震发生及其信号特点 |
7.3.2. 1 水力压裂“慢”过程伴随岩石破裂声发射的“快”过程 |
7.3.2. 2 岩石破坏机理复杂, 微地震的波形多样 |
7.3.2. 3 水力压裂过程的信号干扰 |
7.3.3 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的时域–频域二维全波形分析 |
7.3.4 微地震的数据解释 |
7.3.4. 1 能量的匹配 |
7.3.4. 2 致裂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
7.3.4. 3 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 |
7.3.4. 4 水力压裂的岩石破坏机理 |
7.4 本节小结 |
8无水压裂技术* |
8.1 前言 |
8.2 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
8.2.1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 |
8.2.2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 |
8.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 |
8.2.3. 1 CO2物性 |
8.2.3. 2 超临界CO2在微细流道中的流动与换热 |
8.2.3. 3 CO2射流破岩研究 |
8.2.3. 4 CO2压裂后的地下封存 |
8.2.4 小结 |
8.3 氮气压裂技术 |
8.3.1 氮气干压裂技术 |
8.3.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
8.3.3 小结 |
8.4 液化石油气 (LPG) 无水压裂技术 |
8.5 爆炸压裂技术 |
8.5.1 井内爆炸 |
8.5.2 核爆法 |
8.5.3 层内爆炸 |
8.5.3 小结 |
8.6 高能气体压裂 (HEGF) |
8.7 本节小结 |
9结束语* |
(5)全电动井下地层流体智能控制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完井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完井技术的国外研究状况 |
1.2.2 智能完井技术的国内研究状况 |
1.2.3 我国的智能完井技术研究重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地层流体控制阀及其驱动系统设计 |
2.1 全电动智能井总体结构设计 |
2.1.1 系统设计目标 |
2.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2 地层流体控制阀设计 |
2.2.1 滑套阀工作原理 |
2.2.2 滑套阀结构设计 |
2.2.3 阀体结构详细设计 |
2.2.4 滑套阀驱动机构设计 |
2.2.5 滑套阀的下入性验证 |
2.3 驱动电路设计 |
2.3.1 驱动电路方案设计 |
2.3.2 电路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测控系统设计 |
3.1 地层流体智能控制原理 |
3.2 智能控制器模块设计 |
3.2.1 模块设计方案选择 |
3.2.2 模块硬件设计 |
3.2.3 模块软件设计 |
3.3 温度测量模块设计 |
3.3.1 温度测量模块设计方案选择 |
3.3.2 温度测量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3.3 温度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
3.4 压力测量模块设计 |
3.4.1 压力测量模块设计方案选择 |
3.4.2 压力测量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4.3 压力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
3.5 阀门开度检测模块设计 |
3.5.1 阀门开度检测模块设计方案选择 |
3.5.2 阀门开度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
3.5.3 阀门开度检测模块的软件设计 |
3.5.4 阀门开度检测模块测试及温度补偿 |
3.6 电机参数测量 |
3.6.1 电机参数测量概述 |
3.6.2 电机电压检测 |
3.6.3 电机电流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井系统通信设计 |
4.1 智能井系统的通信方案设计 |
4.1.1 智能井系统的通信需求分析 |
4.1.2 智能井系统的通信方式选择 |
4.1.3 智能井系统通信网络拓扑设计 |
4.1.4 数据帧格式的设计 |
4.2 井下智能节点的通信设计 |
4.2.1 井下智能节点的CAN通信接口设计 |
4.2.2 井下智能节点的通信程序设计 |
4.3 井口节点设计 |
4.3.1 井口节点硬件设计 |
4.3.2 井口节点软件设计 |
4.4 系统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6)数字化智能钻井燃油罐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化智能钻井燃油罐及监测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
2.1 系统结构 |
2.2 油罐结构的设计 |
2.3 罐内存储油量计量方法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糊 PID 控制算法设计 |
3.1 模糊控制算法介绍 |
3.2 模糊 PID 算法的设计 |
3.2.1 确定控制方案 |
3.2.2 确定模糊语言变量 |
3.2.3 确定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矢量 |
3.2.4 确定模糊规则 |
3.2.5 求取模糊查询表 |
3.3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模糊 PID 控制算法的 Simulink 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部分电路及程序设计 |
4.1 硬件部分的电路设计 |
4.1.1 油罐内数据采集及控制设备的电路设计 |
4.1.2 柴油机功率监测设备的电路设计 |
4.1.3 泵压监测设备的电路设计 |
4.1.4 供电电源的设计 |
4.2 各模块程序的设计 |
4.2.1 油罐内数据采集及控制设备的程序设计 |
4.2.2 柴油机功率监测设备的程序设计 |
4.2.3 泵压监测设备的程序设计 |
4.3 硬件系统采集数据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测中心软件设计 |
5.1 紫金桥监控组态软件介绍 |
5.2 监测中心软件功能的设计 |
5.2.1 现场数据的接收和存储 |
5.2.2 监测中心主界面的设计 |
5.2.3 实时显示数据界面的设计 |
5.2.4 查询历史数据界面的设计 |
5.2.5 异常报警功能界面的设计 |
5.2.6 上位机软件运行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详细摘要 |
(7)油气井生产系统安全生产智能预测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背景 |
1.3 需求分析 |
1.3.1 基本情况 |
1.3.2 软件需求概述 |
1.3.3 功能需求 |
1.3.4 应用需求 |
1.3.5 预警信息等级需求 |
1.3.6 预警信息发布形式需求 |
1.3.7 系统安全性需求 |
1.3.8 系统性能需求 |
1.3.9 其他需求 |
1.4 项目内容 |
1.5 项目创新点 |
1.5.1 融合性 |
1.5.2 监测模式的转换 |
第二章 方案设计及调研 |
2.1 技术路线及系统流程 |
2.2 气井堵塞故障预测原理 |
2.2.1 气井堵塞机理及其形成原因 |
2.2.2 建立堵塞预测模型的基本原则 |
2.2.3 堵塞与气井生产参数的关系 |
2.2.4 堵塞预测模型的建立 |
2.2.5 堵塞故障预报系统 |
2.3 项目调研情况 |
2.3.1 开县作业区调研情况 |
2.3.2 开江作业区调研情况 |
2.3.3 监控参数 |
2.3.4 网络条件 |
2.4 调研成果 |
2.4.1 基本情况 |
2.4.2 天东109井调研成果 |
2.4.3 天东9井脱水装置调研成果 |
2.4.4 500梯增压西站调研成果 |
第三章 软硬件配置设计 |
3.1 引进ECM开发运行平台 |
3.2 ECM平台概述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3.3.1 系统逻辑架构 |
3.3.2 系统功能架构 |
3.3.3 系统业务架构 |
3.3.4 系统物理架构 |
3.4 完成相关软硬件及网络配置 |
3.4.1 相关软硬件配置 |
3.4.2 通信网络配置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气井预测预警设计 |
4.1 气井堵塞模块详细设计 |
4.1.1 输入参数 |
4.1.2 中间计算参数 |
4.1.3 目标参数 |
4.1.4 气井地层堵塞预测模型设计 |
4.1.5 计算气井地层流动效率 |
4.2 气井油管堵塞预测模型设计 |
4.2.1 计算现在油管直径 |
4.2.2 气井油管是否堵塞判断 |
4.3 地面管线堵塞预测模型设计 |
4.3.1 气井地面管线是否堵塞判断 |
4.3.2 气井地面管线堵塞程度预测 |
4.4 气井积液模块详细设计 |
4.4.1 气井积液总体设计思路 |
4.4.2 井筒逐点临界流速模型设计 |
4.4.3 井筒逐点气相表观流速模型设计 |
4.4.4 气井井筒积液实时判断模型设计 |
4.5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5.1 井基本信息 |
4.5.2 堵塞基本信息表 |
4.5.3 堵塞实时数据表 |
4.5.4 气井井斜垂深表 |
4.5.5 积液实时采集平均参数表 |
4.5.6 积液信息录入参数表 |
4.5.7 积液实时计算参数表 |
4.6 气井预测预警实现 |
4.7 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成果 |
5.1 系统主要界面介绍 |
5.1.1 监测预警主界面 |
5.1.2 详细指标 |
5.2 监测预警模型画面说明 |
5.2.1 号机组发动机状态 |
5.2.2 号机组空冷振动 |
5.2.3 号机组曲轴箱油温 |
5.2.4 号机组压缩机进排气状态 |
5.2.5 甘醇循环 |
5.2.6 过滤分离器 |
5.2.7 精馏柱 |
5.2.8 重沸器 |
5.3 气井预测预警界面 |
5.3.1 气井地层堵塞程度预测预警模块 |
5.3.2 气井油管堵塞程度预测预警模块 |
5.3.3 地面管线堵塞程度预测预警模块 |
5.3.4 气井积液程度预测预警模块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温度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的硬件方案设计 |
1.1 温度检测电路 |
1.2 显示模块设计 |
1.3 键盘模块设计 |
1.4 通信接口模块 |
1.5 报警系统的选择方案 |
2 软件设计 |
2.1 软件主程序 |
2.2 键盘处理部分 |
3 结束语 |
(9)三相流检测实验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多相流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发展历程 |
1.3.2 多相流量计的分类 |
1.3.3 国内外现有的多相流量计及其特点 |
1.3.4 多相流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流量测量的基本要求 |
1.4.2 流量测量的关键技术 |
1.4.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相流量计的测量方案及测量原理 |
2.1 引言 |
2.2 总流量测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2.3 测量原理 |
2.3.1 总流量的测量 |
2.3.2 相比例的测量 |
2.3.3 含水率的测量 |
2.4 流量测量值的动力学修正 |
2.5 测量方案的实现 |
2.6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设计 |
3.1 引言 |
3.2 装置分析 |
3.2.1 实验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
3.2.2 实验装置总体设计 |
3.3 各部分的特点及用途 |
3.3.1 螺杆泵 |
3.3.2 油水搅拌系统 |
3.3.3 空气压缩机及气体净化装置 |
3.3.4 稳压罐 |
3.3.5 流量计 |
3.3.6 回收和分离 |
3.3.7 辅助设备及仪器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静态混合器混合特性的CFD模拟 |
4.1 计算流体力学CFD |
4.1.1 CFD发展概况 |
4.1.2 FLUENT软件 |
4.2 计算模型的确定 |
4.3 控制方程的建立 |
4.3.1 连续性方程 |
4.3.2 动量守恒方程 |
4.3.3 湍流方程 |
4.4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5 网格划分 |
4.6 边界条件 |
4.6.1 进口边界条件 |
4.6.2 出口边界条件 |
4.7 其它相关设置 |
4.8 结果分析 |
4.8.1 压力损失 |
4.8.2 速度分布 |
4.8.3 体积分率 |
4.9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1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
5.1.1 电路系统框图设计 |
5.1.2 数据采集部分的电路设计 |
5.2 温度采集电路 |
5.2.1 温度传感器选型 |
5.2.2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
5.2.3 DS18B20温度采集程序流程 |
5.3 压力采集电路 |
5.3.1 压力传感器选型 |
5.3.2 压力采集电路的设计 |
5.4 流量测量电路 |
5.4.1 芯片选择及通信电路的设计 |
5.4.2 超声波激励信号发射电路设计 |
5.4.3 流量测量通道开关电路设计 |
5.4.4 超声波信号接收电路设计 |
5.5 实验系统及电路调试 |
5.5.1 检测系统实验环境 |
5.5.2 温度及压力采集电路的调试 |
5.5.3 流量检测电路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6.3 主要结论 |
6.4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详细摘要 |
(10)210g/0.1mg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电子分析天平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 |
1.2.2 电子分析天平电路结构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子分析天平系统设计方案 |
2.1 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 |
2.2 电子分析天平设计方案 |
2.2.1 电子分析天平的构成 |
2.2.2 电子分析天平的功能设计 |
第3章 电子分析天平模拟电路设计 |
3.1 光电检测电路 |
3.1.1 光电检测电路的作用与要求 |
3.1.2 低噪声精密光电检测电路设计 |
3.2 PID调节电路 |
3.2.1 PID调节器的作用 |
3.2.2 低噪声PID调节电路设计 |
3.3 功率驱动电路 |
3.4 抗混叠低通滤波器 |
3.4.1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要求 |
3.4.2 模拟低通滤波器电路拓扑 |
3.4.3 抗混叠滤波器原理 |
3.4.4 超低截止频率低通Sallen-key抗混叠滤波器 |
第4章 电子分析天平数字电路设计 |
4.1 电子分析天平数据采集电路 |
4.1.1 △-∑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
4.1.2 △-∑型A/D转换器的选型及配置 |
4.1.3 基于CS5532BS的数据采集电路 |
4.2 电子分析天平多温度点测量电路 |
4.2.1 温度检测技术 |
4.2.2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多路温度测量 |
4.3 信息处理器单元设计 |
4.3.1 MSP430系列单片机的特点与优势 |
4.3.2 MSP430FG4619的内部结构及配置电路 |
4.4 通信模块设计 |
4.5 时钟模块设计 |
4.6 其他模块设计 |
4.6.1 蜂鸣器提示模块设计 |
4.6.2 防风门检测模块设计 |
4.6.3 人机接口模块设计 |
4.6.4 内置砝码控制模块设计 |
第5章 电子分析天平电路抗干扰设计 |
5.1 噪声类型 |
5.1.1 器件噪声 |
5.1.2 辐射噪声 |
5.1.3 传导噪声 |
5.2 电子分析天平的电路抗干扰设计 |
5.2.1 电子分析天平的接地 |
5.2.2 电源干扰抑制 |
5.2.3 天平的布局与布线 |
5.2.4 低噪声器件选取与噪声抑制方法 |
5.2.5 其它抗干扰方法 |
第6章 电子分析天平的检验与误差分析 |
6.1 电子分析天平的性能参数及技术指标 |
6.1.1 电子分析天平的基本参数 |
6.1.2 电子分析天平的计量性能要求 |
6.1.3 电子分析天平的技术指标 |
6.2 电子分析天平的检验方法 |
6.2.1 示值误差检验 |
6.2.2 称量结果间的允许误差检验 |
6.2.3 鉴别力检验 |
6.3 电子分析天平的检验结果 |
6.4 电子分析天平的误差分析 |
6.4.1 温度漂移对电子分析天平的影响分析 |
6.4.2 时间漂移对电子分析天平的影响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电子分析天平硬件电路图 |
附录C 电子分析天平实物图 |
四、DS18B20在油气井场温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联网的压裂车组安全监测系统研究[D]. 毕恩梓.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OneNET平台的小型泵站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浩. 扬州大学, 2020(06)
- [3]风源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王兆嘉. 东南大学, 2019(06)
- [4]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J].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 力学进展, 2019(00)
- [5]全电动井下地层流体智能控制装置研究[D]. 曾红. 西安石油大学, 2015(12)
- [6]数字化智能钻井燃油罐的设计研究[D]. 陈永昕.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7]油气井生产系统安全生产智能预测预警系统研究[D]. 李铎.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8]温度监控系统设计[J]. 刘军,王岩. 软件, 2011(04)
- [9]三相流检测实验系统研究[D]. 刘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10(11)
- [10]210g/0.1mg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设计[D]. 陈良柱. 湖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