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电增长15.3% 用电增长15.4%(论文文献综述)
江超[1](2021)在《江西M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能源消费模式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清洁低碳将成为未来能源的基本要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规模化应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一大批新技术涌现,“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方向将成为电力企业转型的目标,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配售电市场逐步放开,电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电力企业以简单的电力供应模式已难以支撑其利润增长。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涵盖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由于综合能源服务符合世界各国对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迅速成为新的能源战略竞争和合作的焦点,传统能源企业都在积极策划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江西M能源公司是江西省电力公司所属的一家电力供应公司。其发展面临着较多的不利因素,市场全面放开,业务竞争逐步增大。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业务相对单一的瓶颈,现有专业人员队伍也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多样化需求,影响了外部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因此,江西M能源公司正面临着战略转型的需要。通过战略转型,以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M能源公司在推动传统电网业务发展同时,不断拓展上下游,打造产业链延申业务,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和发展定位,不断地适应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新型能源和互联网浪潮下,寻找新的机遇,积极探索,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本文从电力行业的现状及特点出发,选取了PEST、SWOT等战略转型分析工具,对江西M能源公司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在新的电力体制改革,江西电煤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M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降低,对手竞争愈发激烈,M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势在必行。然而M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企业,客户资源和技术能力保障优势明细,同时得益于当前“大云物移智”等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M公司亦存转型成功的可能。通过QSPM等分析工具对M能源公司的战略转型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M公司战略转型的总体目标是从单一电力供应企业向既发展新能源业务又同时发展延申电力供应上下游开展电力投资总承包的新型综合能源供应商努力。文章还对M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和实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以电力供应为基础强化服务意识、以用能数据为资源提升服务效能、以电为核心拓展上下游业务融合、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能源服务、以“互联网+”推进能源互联网服务等5个转型实施关键点,本文最后为M能源公司的战略转型提出了6条保障策略,分别是优化组织架构、优化人力资源、加强资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运营能力、升级信息系统。通过对江西M能源公司的全面、深入分析,进而准确的战略选择和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规划方案与对策,不仅能全面推动M公司转型的长期稳定推进,而且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可作为国内电力企业战略转型的理论参考。
陆昊[2](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梁俊霞[3](2021)在《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紧缺问题和“十四五”规划中“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再次激发了广大投资方对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热情。同时,集中式光伏和风电项目受上网电价和土地资源、接入条件等的影响,分布式能源逐渐成了炙手可热的投资目标。其中,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综合售电电价高等特点,在进行投资经济效益测算时,其投资经济效益水平一般要高于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但是经过对市场上分布式光伏投资项目的调查,其实际投资经济效益相对于集中式光伏则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进行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评价时,分析可能达到的投资经济效益水平的同时完成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分析,于投资者将十分重要。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分析研究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分布式光伏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可能影响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并基于因素与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因素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文章主体部分中,首先定义了所研究的影响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并利用CAM法、SD模型等共同进行影响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识别,建立了基于政策、经济、自然环境和技术、管理水平分类的不确定性因素集,同时还基于SD因果关系图确立了因素与三级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利用财务评价模型确定了全投资IRR对二级经济效益指标变动的敏感度系数之比、利用熵权法确定三级指标变动对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初始权重w、通过案例数据调查得到二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影响权重之比,最终确定三级指标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权重W’;随后根据三级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算出各因素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系数、进行因素影响程度排序。经过系统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资与福利水平、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运营管理水平等是对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影响排名较为靠前的因素。文章最后基于模糊语言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法对项目进行收益不确定性程度判断的算例分析,以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波动范围宽度为基准,进行不同投资主体下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程度比较,并据此验证因素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影响程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是因素对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系数量化,利用该系数可通过专家评价进而判断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程度,在同类工程投资决策、方案评价、投资模式选择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柳雯丽[4](2020)在《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热和电关系国计民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随着电力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甘肃装机容量大,整体用电量小,电力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而且近些年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不同部门都发了相关文件限制碳排放量,这些都对煤电企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使其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如何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是每个火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自2011年投产发电以来为西北电网电力平衡做出了贡献,但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和环保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和战略。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的资源能力等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PEST分析法对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将定性分析出的影响因素通过聘请专家打分赋值,进一步利用IFE、EFE矩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范坪热电有限公司对外部机会的利用较好,对现有机会和威胁能够作出适当的反应,并且能够比较有效的利用现有机会抵消部分外部威胁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对公司内部优势的发挥状况不佳,利用不充分,对于自身所存在的劣势没有科学地认识和足够的弥补措施。据此提出了SO、WO、ST、WT四个方面9种备选战略,最后通过构建SWOT-QSPM模型确定了利用内部优势、外部机会的增长型战略和利用外部机会、调整自身劣势的扭转型战略两个战略作为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的绿色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走产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提高能效管控,实现企业绿色增效。
郭文博[5](2020)在《CN供电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敖文宇[6](2020)在《区域环境治理视角下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以惠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面临紧张的资源和环境局势,化石燃料等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目前已进入“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期,我国要完成2020年的降耗目标,同时要为2030年的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奠定基础,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惠州市环境质量一直以来都在全国排名前列。然而,随着石油化工等工业产业的大力发展以及惠州市对外来产业的不断承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呈现,环境治理压力持续提升。在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的背景下,本文以惠州市政府颁布的地方节能减排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策内容的充分解读深入剖析惠州市节能减排政策对区域环境治理的作用途径和作用现状,对于助力节能减排更好推动环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以及政策作用倾向能很好地反应政策的作用途径,对于分析节能减排政策能提供明显的帮助。文章选择了惠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十三五”以来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仔细研读从中筛选了有用的20条政策,同时以政策条款作为分析单元,通过精读20条政策,遴选出135个分析单元。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以及政策作用倾向的三维度分析框架,从不同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统计。探究各个维度下政策类型的分布以及不同维度之间的政策协同,从而评价分析当前惠州市节能减排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发现,惠州市节能减排政策存在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而需求型政策工具过失,过于强调行政性目标而忽视本质性目标,作用倾向上“节能”和“减排”、“单独性”和“综合性”失衡,政策工具在不同维度上的应用不均衡,政策协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惠州市政府亟需一定程度上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平衡政策工具在政策目标和政策作用倾向上的应用;同时利用好策略性措施开展专项行动,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张鹤[7](2020)在《华能R电厂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力供应短缺,到现在成为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均排名世界第一位的电力大国。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发电形式。但由于新能源迅速发展、外来电输入越来越多、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等因素,山东省火力发电厂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有必要对火力发电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研究。本文以华能R电厂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战略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等管理学理论,对华能R电厂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外部环境上,利用PEST与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 EFE矩阵。内部环境上,利用价值链工具,对内部资源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 IFE矩阵。结合R电厂的战略目标,利用SWOT工具,确定了 R电厂可采取的竞争战略,并制定了战略保障措施。通过深入研究,为了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及应对不利的发展环境,华能R电厂应采取聚焦客户为导向的成本领先竞争战略:为在客户选择上采取聚焦战略与电力生产过程中采取低成本战略。为了保障以上战略成功实施,应该采取调整组织结构、革新企业文化、扭转管理理念、优化人力资源、发挥品牌优势等保障措施。对华能R电厂的竞争战略所进行地深入、全面、系统研究,为R电厂的竞争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相关发电与售电企业提供了参考意义。
巩枭[8](2020)在《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冷热电联供系统因其采用的余热回收技术和能源梯级利用原理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将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冷热电联供系统,构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以实现多能源优势互补,更大限度的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本文对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分析、系统建模、优化运行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策略,可以综合考虑系统供能侧和用能侧,更好地实现源、荷匹配,提升系统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给出了系统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下的结构和能量流图,并据此建立系统能量流模型;分析了系统中不同设备的工作特性,对系统的核心供能设备内燃发电机组建立了全工况模型,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两种可再生能源供能设备数学模型,给出了补充供能设备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对智能用电设备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智能用电装置启停控制的可调度电负荷模型;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室内温度控制的可调度冷、热负荷模型,基于以上建立的可调度电、冷、热负荷模型,可以在不需要额外的设备的前提下协调电、冷、热负荷,从而实现多种类型负荷的需求侧管理。其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策略,将负荷需求侧与能源供应侧纳入协同优化运行策略,以考虑了能源、经济、环境三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为优化目标,以内燃发电机组发电功率、智能电器的启停状态、建筑物室内温度为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的优化变量,在满足各设备容量约束、舒适度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系统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且分析了模型具有非线性、含有不等式约束的特点,选择了精英保留遗传算法作为优化问题求解算法,综合已建立的模型和求解算法,得到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框架。最后,选择济南市某住宅楼作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策略的仿真实施对象,以当前研究较多的联供系统作为本文研究系统的对比系统,通过对比两个系统的优化结果和性能指标,验证了提出策略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调度,缓解系统供需矛盾、提高系统性能的作用。此外,为了便于推广协同优化策略,将其程序整理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软件,并给出操作指南。
刘新萍[9](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煤电作为火力发电的主力军,在我国电力市场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稳定器”的关键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大,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这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煤电行业的发展需综合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和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化利用,煤电行业的节能降排、绿色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如何让煤电行业真正地走向绿色发展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对煤电行业绿色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有:(1)梳理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原则和建模步骤,并对煤电行业绿色发展进行了 SWOT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关系和特点,从多个角度剖析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明确现阶段解决煤电行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2)构建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煤电行业绿色发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因果关系模型;依据构建的煤电行业绿色发展因果关系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变量类型以及各变量之间的数学方程式,并建立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存量流量模型。在确定了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存量流量模型之后,先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模型一致性检验和极端条件检验,然后以我国煤电行业绿色发展实际情况为背景,基于历史数据和相关参数,进行了历史仿真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于我国煤电行业绿色发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靠性较高,能够用于后期的仿真。(3)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绿色发展政策扶持因子、绿色发展技术因子以及两者相结合三种发展情景,对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情景仿真实验。通过分析不同情景下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电煤消耗量、煤炭消耗量、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和厂用电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煤电行业的绿色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技术因子和政策扶持因子对煤电行业绿色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但二者相互配合的效果更为显着。因此,本文对煤电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煤电行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严控新增规模、淘汰落后机组;积极响应煤电行业绿色发展政策;加大绿色发展投资,优化煤电行业绿色发展技术。
涂京[10](2020)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居民需求响应建模及优化运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售电市场的逐步开放,居民负荷参与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已经具备,居民用户通过需求响应可成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居民负荷具有单体功率小、负荷总量大特点,如何设计居民用户参与电网互动的激励机制及需求响应项目、实现大规模居民负荷优化运行成为居民需求响应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居民家庭可控负荷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性理论、博弈论、等效聚合等理论,针对规模化居民需求响应参与电力系统优化运行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为了激励居民通过需求响应参与电网调峰,提出了一种反映居民用户对电网调峰贡献度的调峰激励机制及居民家庭优化用电策略。在分析家用电器负荷调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兼顾用电舒适度的居民用户多类型负荷模型;基于现有分时电价机制不足以调动居民家用负荷参与电网调峰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可能形成新的负荷高峰的情况,从居民负荷与系统负荷的相关性出发,提出了反映居民用电对电网调峰贡献度的调峰激励机制,并进行了合理性证明;然后综合考虑用电成本、舒适度和调峰激励建立了居民家庭用电优化策略。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调峰激励机制能够兼顾居民用户和电网的利益,是一种对现有固定/分时电价有效补充的激励机制,能进一步减少居民用户用电成本,降低其负荷峰值,响应电网削峰填谷的需要,实现居民用户与电网的友好互动。针对售电市场环境下社区居民用户参与售电公司需求响应项目问题,提出了兼顾居民与售电公司利益的社区居民用户需求响应势博弈优化模型。首先建立售电公司与居民用户的需求响应互动模式,售电公司通过给与居民激励补偿,并保障居民电费不增加的前提下,换取对居民负荷的调度权;其后,将居民用户视为博弈参与者、负荷运行计划为博弈策略,在充分考虑居民负荷特性和用电成本基础上,建立了以售电公司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势博弈模型;最后,针对大量居民用户博弈策略迭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区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并行博弈求解算法,实现问题的并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制定考虑用户负荷特性的居民优化用电方案,且在保障居民用户利益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售电公司的购电成本、居民用户的负荷峰值及用电费用,兼顾了双方的利益。所提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敛至纳什均衡,且对于大规模居民用户参与参与需求响应仍能保持较好的收敛性。针对单体功率小、总数大的居民需求响应负荷参与电力系统优化运行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效聚合模型的大规模居民负荷优化运行框架,研究了两类典型居民负荷的等效聚合模型及其优化运行策略:可转移负荷和可中断负荷针对大规模居民可转移负荷建立了其等效聚合模型及优化运行策略。本文提出了优化模型内负荷群等效聚合模型的概念和定义,并解释了其等效机理;进而提出了居民负荷分群等效框架,将大规模可转移负荷按照参数分为若干负荷群分别进行等效聚合。其后,建立了可转移负荷的单体模型及群模型,证明了负荷群的等效聚合定理,建立了其等效聚合模型并分析了等效偏差上界;最后,提出了一套将等效聚合模型应用于大规模可转移负荷优化运行的整体流程。算例分析表明,基于等效聚合模型的可转移负荷优化运行策略能够有效协调大规模可转移负荷参与系统优化,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且不会引发新的负荷高峰;所提可转移负荷等效聚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能够适用于大规模负荷优化场景。面向大规模居民可中断负荷建立了等效聚合模型,并提出了针对可中断负荷的分群准则。在前述等效聚合概念和分群等效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中断负荷的单体模型及群模型;分别针对功率连续可中断负荷、ONOFF可中断负荷,证明了其负荷群的等效聚合定理,建立了等效聚合模型并分析了等效偏差上界;针对可中断负荷的聚合模型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调度时段的可中断负荷分群准则。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基于参考调度时段负荷分群准则能够有效减少可中断负荷的分群数量,所建立的可中断负荷等效聚合模型能够对准确表述可中断负荷的聚合运行特性,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精度协调大规模可中断负荷优化运行。研究成果为大规模居民负荷参与电力系统日前、日内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发电增长15.3% 用电增长15.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电增长15.3% 用电增长15.4%(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M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战略转型理论及工具 |
2.1 战略转型概念 |
2.2 战略转型分析工具 |
2.2.1 PEST研究方法 |
2.2.2 SWOT分析法 |
2.2.3 企业要素分析法 |
2.3 战略转型模型 |
第3章 M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行业发展及现状 |
3.1.1 国外电力行业发展及特点 |
3.1.2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及特点 |
3.2 M公司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M公司SWOT机遇与威胁分析 |
3.3.1 机遇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4 M公司EFE外部因素分析 |
第4章 M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4.1 M公司情况介绍 |
4.2 M公司SWOT优劣势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3 M公司IFE内部条件分析 |
第5章 M公司战略转型方案设计 |
5.1 M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
5.1.1 电改后利润空间压缩 |
5.1.2 互联网能源催生新的增值服务 |
5.1.3 新能源技术进步促使能源供应多元化 |
5.2 公司战略选择QSPM矩阵 |
5.3 M公司战略转型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
5.3.1 M公司战略转型的总体目标 |
5.3.2 M公司战略转型的发展思路 |
5.4 M公司战略转型实施 |
5.4.1 以电力供应为基础强化服务意识 |
5.4.2 以用能数据为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
5.4.3 以电为核心拓展上下游业务融合 |
5.4.4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能源服务 |
5.4.5 以“互联网+”推进能源互联网服务 |
第6章 M公司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组织架构 |
6.2 优化人力资源 |
6.3 加强资质建设 |
6.4 拓宽融资渠道 |
6.5 强化运营能力 |
6.6 升级信息系统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
2.3.1 储能技术类型 |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
3.4.2 敏感性分析 |
3.4.3 方法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4 算例分析 |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研究方面 |
1.2.2 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研究方面 |
1.2.3 不确定性分析研究方面 |
1.3 论文研究框架及主要成果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
2.1 不确定性分析相关理论 |
2.1.1 敏感性分析基本理论 |
2.1.2 盈亏平衡分析基本理论 |
2.1.3 专家调查法基本理论 |
2.1.4 案例分析基本理论 |
2.1.5 系统动力学分析基本理论 |
2.1.6 蒙特卡罗模拟基本理论 |
2.2 综合评价相关理论 |
2.2.1 熵权法基本理论 |
2.2.2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分布式光伏投资与建设发展现状 |
3.1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产业上游发展现状 |
3.1.2 产业中下游发展现状 |
3.2 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模式 |
3.3 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建设规模发展现状 |
3.4 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
3.4.1 主要特点分析 |
3.4.2 主要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识别与分析 |
4.1 影响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直接反映投资经济效果的指标介绍 |
4.1.2 构建影响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
4.2 基于CAM法的不确定性因素识别 |
4.2.1 案例项目基本情况 |
4.2.2 案例项目中的三级指标对比分析 |
4.2.3 影响案例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识别 |
4.3 基于SD模型的不确定性因素识别 |
4.3.1 建模步骤 |
4.3.2 基于SD模型的因素识别 |
4.4 构建不确定性因素集和确立三级指标与因素关系 |
4.4.1 两种方法识别出的因素比较 |
4.4.2 构建不确定性因素集 |
4.4.3 确立三级指标与因素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因素对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量化 |
5.1 因素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量化 |
5.1.1 二级指标敏感度分析 |
5.1.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分析 |
5.1.3 因素对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量化 |
5.2 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算例分析 |
5.2.1 基于模糊评语集的因素控制能力评价 |
5.2.2 基于MC的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程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管控策略建议 |
6.1 影响工程投资的因素应对策略建议 |
6.2 影响收入的因素应对策略建议 |
6.3 影响经营成本的因素应对策略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战略内涵与起源 |
2.1.2 战略管理内涵 |
2.1.3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工具 |
2.1.4 电力系统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核心能力理论 |
2.2.3 绿色发展理论 |
第3章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 |
3.2.2 潜在竞争者 |
3.2.3 替代产品 |
3.2.4 购买者 |
3.2.5 供应商 |
3.3 外部环境要素(EFE)矩阵分析 |
第4章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概况 |
4.1.1 公司概况 |
4.1.2 组织结构 |
4.1.3 企业文化 |
4.2 资源分析 |
4.2.1 财务状况 |
4.2.2 设备状况 |
4.2.3 原料状况 |
4.2.4 燃料采购 |
4.2.5 人力资源 |
4.3 能力分析 |
4.3.1 生产能力 |
4.3.2 技术能力 |
4.3.3 市场营销能力 |
4.4 内部环境矩阵(IFE)分析 |
第5章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 |
5.1 基于SWOT-QSPM模型战略选择 |
5.1.1 SWOT因素序列组合 |
5.1.2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备选战略方案分析 |
5.1.3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选择的评价 |
5.2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 |
5.2.1 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制定 |
5.2.2 绿色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5.2.3 绿色发展战略关键举措 |
5.3 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5.3.1 加强成本管控 |
5.3.2 优化组织结构 |
5.3.3 激励核心员工 |
5.3.4 整合企业文化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区域环境治理视角下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以惠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案例概况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总体思路 |
1.4.5 基础资料来源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节能减排政策概念 |
2.1.2 区域环境治理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方法 |
2.3.1 内容分析法 |
2.3.2 政策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能减排政策内容分析 |
3.1 分析框架 |
3.1.1 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 |
3.1.2 Y维度:政策目标维度 |
3.1.3 Z维度:政策作用倾向维度 |
3.2 政策样本选择以及分析单元定义 |
3.2.1 政策样本的来源 |
3.2.2 分析单元的定义 |
3.3 节能减排政策评价实证分析 |
3.3.1 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3.3.2 Y维度:政策目标维度分析 |
3.3.3 Z维度:政策作用倾向维度分析 |
3.3.4 X-Y维度: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协同分析 |
3.3.5 X-Z维度:政策工具与政策作用倾向的协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能减排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 政策工具维度:工具类型过溢或过失现象明显 |
4.2 政策目标维度:过于强调行政目标 |
4.3 政策作用倾向维度:类型倾向存在失衡 |
4.4 政策的协同:不同工具应用频率差异明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环境治理的措施 |
5.1 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 |
5.2 优化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 |
5.3 提高政策协同的多样性 |
5.4 利用好策略性措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
5.5 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政策条款分析单元编码和分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华能R电厂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1.2 竞争战略理论 |
2.1.3 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
2.2 电力行业竞争战略文献综述 |
2.2.1 概念界定 |
2.2.2 文献综述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发电行业现状及电改趋势 |
3.1.1 行业现状 |
3.1.2 电改趋势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购买者分析 |
3.3.2 供应商分析 |
3.3.3 潜在进入者 |
3.3.4 替代竞争者 |
3.3.5 现有竞争情况分析 |
3.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5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EFE)矩阵 |
3.5.1 外部机会与威胁 |
3.5.2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EFE)矩阵分析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4.2 价值链分析(基本增值活动) |
4.2.1 燃料存储运输 |
4.2.2 生产运营 |
4.2.3 库存管理 |
4.2.4 市场营销 |
4.2.5 服务 |
4.3 价值链分析(辅助增值活动) |
4.3.1 人力资源管理 |
4.3.2 技术管理 |
4.3.3 招标采购管理 |
4.3.4 信息化管理 |
4.3.5 企业基础设施 |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4.4.1 内部优势与劣势 |
4.4.2 内部环境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
第5章 竞争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遇分析 |
5.1.4 挑战分析 |
5.1.5 SWOT分析 |
5.2. 战略目标 |
5.3 战略选择和确定 |
5.3.1 可选择的战略 |
5.3.2 战略确定 |
第6章 竞争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竞争战略实施 |
6.1.1 聚焦客户群体 |
6.1.2 电力生产低成本战略 |
6.2 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
6.2.1 组织结构调整 |
6.2.2 企业文化革新 |
6.2.3 管理理念扭转 |
6.2.4 人力资源优化 |
6.2.5 扩大品牌优势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发展概述 |
1.2.2 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3 储能和需求响应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结构与设备建模 |
2.1 引言 |
2.2 分供式系统结构 |
2.3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 |
2.4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多能流分析 |
2.5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设备建模 |
2.5.1 内燃发电机组 |
2.5.2 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
2.5.3 制冷/热设备 |
2.6 可调度负荷建模 |
2.6.1 可调度电负荷模型 |
2.6.2 可调度冷热负荷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 |
3.1 引言 |
3.2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模型 |
3.2.1 优化目标 |
3.2.2 优化变量 |
3.2.3 约束条件 |
3.3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求解方法 |
3.4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主要配置及相关参数 |
4.2.1 系统配置 |
4.2.2 系统参数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软件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操作指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和参与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电行业的环境效益研究现状 |
1.2.2 煤电行业的能源效益研究现状 |
1.2.3 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 |
2.1.2 三种经济模式 |
2.1.3 绿色发展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2.2 模型创建原则 |
2.2.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中国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SWOT分析 |
3.1.1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优势 |
3.1.2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劣势 |
3.1.3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机遇 |
3.1.4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的挑战 |
3.2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1 模型特点 |
3.2.2 建模目标 |
3.2.3 系统边界与基本假设 |
3.3 因果关系构建 |
3.3.1 经济驱动子系统 |
3.3.2 环境承载子系统 |
3.3.3 技术支持子系统 |
3.3.4 社会发展子系统 |
3.4 存量流量图及方程式 |
3.4.1 系统存量流量图 |
3.4.2 变量定义 |
3.4.3 主要关系方程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 |
4.1 模型检验 |
4.1.1 一致性检验和极端条件检验 |
4.1.2 历史仿真检验 |
4.2 多情景仿真分析 |
4.2.1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政策扶持因子效应仿真分析 |
4.2.2 煤电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支持因子效应仿真分析 |
4.2.3 综合调控仿真分析 |
4.2.4 三种发展情景比较分析 |
4.3 仿真结果分析及相应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智能电网环境下居民需求响应建模及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居民用户家庭能量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居民社区多用户需求响应协调优化研究现状 |
1.2.3 大规模居民负荷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居民需求响应参与电网调峰激励机制及优化用电策略 |
2.1 引言 |
2.2 居民用户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基本框架 |
2.3 居民用户需求响应负荷建模 |
2.3.1 刚性负荷模型 |
2.3.2 可转移负荷模型 |
2.3.3 可中断负荷模型 |
2.3.4 可削减负荷模型 |
2.3.5 温控负荷模型 |
2.3.6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2.3.7 储能系统模型 |
2.4 反映居民用户调峰贡献度的调峰激励机制 |
2.4.1 调峰激励机制设计 |
2.4.2 调峰激励机制实施流程 |
2.5 计及调峰激励的居民用户用电优化模型 |
2.6 算例分析 |
2.6.1 算例参数设置 |
2.6.2 分时电价下单一居民用户用电优化 |
2.6.3 不同价格机制下调峰激励机制的效果分析 |
2.6.4 调峰激励机制对居民小区的激励效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售电市场下面向社区居民用户需求响应的势博弈分布式优化策略 |
3.1 引言 |
3.2 售电市场下居民用户与售电公司的互动模式 |
3.3 兼顾居民与售电公司利益的社区居民用户需求响应势博弈建模 |
3.3.1 势博弈定义及其性质 |
3.3.2 基于居民需求响应的售电公司日前优化目标 |
3.3.3 基于势博弈的居民用户需求响应建模 |
3.3.4 完全势博弈证明 |
3.4 基于小区代理机制的分布式并行博弈求解算法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参数设置 |
3.5.2 居民需求响应优化结果分析 |
3.5.3 算法适应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规模居民负荷分群等效聚合模型及优化运行策略Ⅰ:可转移负荷 |
4.1 引言 |
4.2 等效聚合模型概念 |
4.2.1 等效聚合模型的含义 |
4.2.2 等效模型的数学表达 |
4.3 大规模居民负荷分群等效聚合框架 |
4.4 可转移负荷单体模型及群模型 |
4.4.1 单体负荷模型 |
4.4.2 群负荷模型 |
4.5 可转移负荷群等效聚合定理 |
4.5.1 负荷群离散等效聚合定理 |
4.5.2 负荷群连续等效聚合定理 |
4.5.3 多负荷群融合等效定理 |
4.6 基于分群等效聚合模型的负荷优化运行策略 |
4.6.1 基于等间隔法的负荷分群准则 |
4.6.2 优化运行流程 |
4.7 算例分析 |
4.7.1 算例参数设置 |
4.7.2 优化运行结果分析 |
4.7.3 等效聚合模型偏差分析 |
4.7.4 计算性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居民负荷分群等效聚合模型及优化运行策略Ⅱ:可中断负荷 |
5.1 引言 |
5.2 可中断负荷单体模型及群模型 |
5.2.1 单体负荷模型 |
5.2.2 群负荷模型 |
5.3 可中断负荷群等效聚合定理 |
5.3.1 功率连续负荷群连续等效聚合定理 |
5.3.2 ON\OFF负荷群离散等效聚合定理 |
5.3.3 ON\OFF负荷群连续等效聚合定理 |
5.3.4 多负荷群融合等效聚合定理 |
5.4 基于参考调度时段的负荷分群准则 |
5.4.1 参考调度时段计算 |
5.4.2 基于参考调度时段的负荷分群 |
5.5 算例分析 |
5.5.1 算例参数设置 |
5.5.2 优化运行结果分析 |
5.5.3 等效偏差及计算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发电增长15.3% 用电增长15.4%(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M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江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分布式光伏工程投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分析研究[D]. 梁俊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兰州范坪热电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 柳雯丽.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5]CN供电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郭文博. 天津大学, 2020
- [6]区域环境治理视角下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以惠州市为例[D]. 敖文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华能R电厂竞争战略研究[D]. 张鹤. 山东大学, 2020(05)
- [8]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研究[D]. 巩枭. 山东大学, 2020(02)
- [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电行业绿色发展研究[D]. 刘新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智能电网环境下居民需求响应建模及优化运行研究[D]. 涂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