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苡仁大枣汤治疗小儿盗汗症20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洪[1](2019)在《补脾益后天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剂配伍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对补脾益后天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归纳出此类方剂的用药与组方特点。结合方剂配伍思维,对补脾益后天治疗小儿盗汗用药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其常用的药物与药物组合及配伍特点,希望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对小儿盗汗的治疗有所帮助,为丰富小儿盗汗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进行整理与汇编。首先,总结古代典籍对盗汗的记载、小儿盗汗的病因病机以及近现代临床对小儿盗汗的治疗;其次,对所选方剂进行整理归纳,根据主治病症和治法进行分类;最后,针对方剂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和配伍特点。结果:1.小儿盗汗的主要病因是体虚,可由后天脾虚造成,故治疗宜补脾益后天。2.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剂应以补脾健脾为主,可以补气为先,健脾化湿,补血益气。用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组方多是人参、黄芪相配,茯苓、白术相配。方中可适当配伍解表药以升发脾胃阳气;可配伍理气之品或寓补于行,补而不滞,或配伍消食之药,健脾消食;可配伍清热之品,以清虚热为主,清脾虚造成的肌热、虚热为主;可配伍滋阴、补血之品,或滋阴益胃或化生气血,补充亏损阴液,增加化生之源。3.补脾益后天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剂,很少大量运用收敛止汗药,治疗是从脾论治,治病求本,有治汗而不止汗之功。
裴日旭[2](2019)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王俊宏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有助于提高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传授王俊宏教授对同病之用药思路,本课题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版本)探讨王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门诊病历的回顾性研究。方法:采用王俊宏教授自2009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多动症病历,病案进行规范化后得出符合纳入标准的47条病历,164次处方记录。信息输入于平台系统,建立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证候以及处方数据库,利用该平台分析。包括分析、统计、提取等方法,讨论对医案的证候、组方用药数据,还运用熵聚类法或提取关联规则法等挖掘方法,阐述王俊宏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学术传承和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基于辅助平台的统计功能,得出病症一般情况,例如男女百分率既是男童为91.5%,而女童为8.5%,男童患病率显着高于女童;就诊年龄依前为7岁是29.8%、6岁和9岁儿童呈各为约17.0%,此结果显示学龄期或其前期儿童的才开始注重。对证候、组方用药等信息的频数分析得出4个证候及147味中药。其中最多出现的证候为的气阴两虚证,共计122次,显示王俊宏教授认为对本病主要证候以气阴两虚为主;频数依前的药物为石菖蒲各为157味最多,其次是鸡内金、山楂,各自使用过144次。1.在本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知道王俊宏教授的治疗本病的思路。她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根本病因认为“阴阳失调”;病机是在小儿生理基础上,具有五脏常虚的特征,其中脾、肺、肾以多气虚为主,心、肝以多阴虚为主,故总而言之“气阴两虚”。同时也会出现以脾虚为主的’脾胃不和’和’脾虚肝亢’;脾虚者易于生成痰湿,并小儿生理上心神怯弱、肝气未盛,病理上易感外邪、各种外邪均易从火化,或痰湿容易堵住、易于火化,总之也会出现’痰火内扰’。2.通过’证-药’及’药-药’分析,可推测知道王俊宏教授治疗本病的处方思路,如调和阴阳、益气养阴、宁神安志、健脾化湿治则等。因为气阴两虚可导致脾胃虚弱,故特色用药为石菖蒲、山楂、鸡内金,有助于比为消化功能,而同时纳入枸杞子,针对阴虚症状,重用太子参、白术(包括炒白术)针对气虚症状。如果患儿证候以’痰热内扰证’为主的话,重用清热及化痰药物,以牡丹皮、石菖蒲为主;同时防止耗气伤阴、脾胃虚弱等症,故使用枸杞子、鸡内金、山楂,一边滋阴一边补助消化。患儿证候以’脾虚肝亢证’为主时,主要用于补气药和消食药,如炒白术、山楂、鸡内金,而同时重视脾虚者容易生成痰湿,故用茯苓等利水渗湿药。脾虚者易于导致肝乘脾本,故用钩藤等平肝息风类药物。本病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故重用酸枣仁、合欢皮、远志等安神类药物。在患者病证以’脾胃不和证’为主的话,用药以补气药和消食药为主,其中白芍、鸡内金最常用,一边补脾一边帮助消化。同时重视脾虚者容易生成痰湿,故用茯苓、陈皮、石菖蒲,利于健脾化湿。本病基本上与情绪有关,故用酸枣仁、远志,利于养心安神。
张放放[3](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四逆散医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近现代期刊及部分医案专着中的四逆散医案进行挖掘,为临床合理运用四逆散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相关期刊及《中华医典》医论医案部分,根据纳入标准,收集符合的古今四逆散医案,通过Microsoft access建立四逆散医案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药物用量、辨证理据、人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26例医案涉及中医病名105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胃痛、胁痛、厥证。2、男性高频疾病依次为胃痛、胁痛、阳痿、泄泻,女性为胁痛、胃痛、厥证、腹痛。儿童为发热、腹痛、夜啼,成人为胃痛、胁痛、厥证。3、326例医案中303例描述了脉象,涉及脉象53种,高频脉象依次是弦脉、弦细脉;拆分相兼脉后,弦脉出现258次,占85.14%;241例医案描述舌质,高频舌质为红舌;283例医案描述舌苔,累计27种舌苔,薄白苔及薄黄苔出现频次最高。4、共纳入主症1478次,规范后累计为203种,高频主症依次为:食欲减退、四肢不温、腹痛。5、326例医案中1例使用散剂,325例使用汤剂;使用赤芍为30例,白芍305例,赤、白芍同用9例,使用枳壳94例,枳实232例,使用生甘草为205例,炙甘草为115例,6例医案中未使用甘草。6、在325例汤剂医案中药味剂量众数为:柴胡10g、赤芍10g、白芍15g、枳壳10g、枳实10g、生甘草6g、炙甘草6g;药味均值为:柴胡10.70g、赤芍11.50g、白芍15.40g、枳壳10.38g、枳实10.97g、生甘草6.53g、炙甘草8.56g;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比例均值为1:1.57:1.04:0.72,众数为1:1:1:1,但仅25例按1:1:1:1运用。7、共加味中药951次,涉及中药209种,加味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郁金、香附、大黄,分类统计后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出现频次最高。8、女性四逆散用药剂量可能大于男性,儿童运用四逆散剂量较成人减少。结论:1、现代临床运用四逆散时,运用范围较《伤寒论》明显拓宽。2、四逆散在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中主治病种有明显差异。3、现代临床运用中四逆散原方剂型及药味之间的比例与《伤寒论》原书中差异较大。4、在运用四逆散时,加味以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为多。5、儿童运用四逆散时剂量较成人减少。
秧丽双[4](2019)在《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温除热”法是根植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运用甘温的药物治疗内伤发热病症的一种独具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研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学术渊源,整理与分析黄政德老师辨治盗汗的医案,重点梳理、提炼黄师基于“甘温除热”法辨治盗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挖掘出盗汗的诊治体系,对研究和推广中医药治疗盗汗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了经典古籍和文献整理的方法,对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进行文献追溯,梳理、提炼、总结黄政德教授基于“甘温除热”学术思想辨治盗汗的理论及临证经验。此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历代医家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第二部分,论述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论述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实践总结;第四部分,总结该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总结发现黄政德教授认为盗汗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内伤,升降失司,而致清阳不升,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闭塞下焦,抑遏下焦阳气,湿浊下闭,阴火内生,至于夜间,卫阳入里,湿浊以蒸,肌表不固,故而汗出。治疗以融合“补中”、“升阳”、“泻火”为主的“甘温除热”治疗大法,其中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要方药,临床疗效可观。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是对“甘温除热”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但亦有不足之处,而中医的发展是不断地探索、质疑、实践的过程。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为治疗盗汗这一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丁亚婷[5](2018)在《复方甲亢片治疗Graves病维持期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对不同剂量的复方甲亢片和甲巯咪唑(赛治)治疗Graves病维持期的疗效进行研究,为更有效的稳定患者甲状腺功能、促进甲状腺恢复、降低疾病复发率提供最佳的维持期用药方案。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门诊确诊为气阴两虚型Graves病的病人,筛选出在维持期经赛治和复方甲亢片治疗后停药并在停药后1年内定期复查的患者。将其进行分组,实验组为复方甲亢片组,分为小剂量组(维持期内口服复方甲亢片1-5片/日)与大剂量组(维持期内前6个月的维持量为复方甲亢片6-10片/日);对照组为赛治组,分为小剂量组(维持期内口服赛治1mg-5mg/日)与大剂量组(维持期内前6个月维持量为赛治6mg-10mg/日)。对患者维持期前后的症候积分、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水平进行同组比较,停药时的症候积分、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水平进行同剂量不同治疗药物组组间比较及同治疗药物不同剂量组组间比较;统计维持期内每组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例数及维持期平均时长;停药后观察首次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时间,各组复发例数及复发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复发患者与缓解患者的维持期前疗程、维持期疗程与总疗程。通过上述比较分析,筛选最佳Graves病维持期的用药方案。结果:共收集符合要求的门诊病历93份,其中复方甲亢片组45例,小剂量组24例,大剂量组21例;赛治组48例,小剂量组26例,大剂量组22例。四组治疗结束时的症状体征积分、TRAb水平较维持期前明显下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维持期前无明显差异。小剂量组中,治疗结束时复方甲亢片组症状体征积分、FT3水平、TRAb水平均明显低于赛治组。复方甲亢片小剂量组维持期疗程最长,与复方甲亢片大剂量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维持治疗期间,复方甲亢片小剂量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最小,与赛治小剂量组及复方甲亢片大剂量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停药后1年内的复发率比较,复方甲亢片小剂量组低于其余三组,与赛治小剂量组比较有显着差异。四组停药至复发的时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缓解组维持期疗程与总疗程均明显大于复发组。复发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小剂量组中复方甲亢片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赛治组,TSH水平明显高于赛治组;赛治组比较,大剂量组FT4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复方甲亢片治疗Graves病维持期有效,疗效上优于赛治。复方甲亢片小剂量用于Graves病维持期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FT3水平及TRAb水平。2、维持期内甲状腺功能稳定性方面,复方甲亢片优于赛治,且与复方甲亢片剂量有关,复方甲亢片小剂量更利于甲状腺功能的稳定。3、Graves病的复发与维持期前的疗程无关,与维持期疗程有关,疗程长者复发率低。4、维持期小剂量服用复方甲亢片的患者复发率低,复发程度更轻。
温佳雨[6](2018)在《自汗、盗汗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及意义自汗、盗汗是临床常见病,既可作为独立的病证,又可作为症状出现,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一般认为,自汗、盗汗作为单独的病证时,统属于汗证,属气血津液病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历代诸医家对于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护上的认识逐渐完善,于大量文献中有记载和讨论,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基于其文献状况的分散与错杂情况,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自汗、盗汗的古代文献学术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整理,对于存在分歧的问题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并通过对自汗、盗汗的古代文献整理和论治观点的研究以及古代医案证治方药的总结分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归纳总结法、断代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通过《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筛选出与自汗、盗汗相关的古籍,再结合《中华医典》检索书籍中的内容,与优秀版本的纸质书相对照,减少错误,机检与手检相结合,初步筛选医籍;查阅相关文献,搜索非医学文献中对自汗、盗汗的论述。利用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获取的书籍资料及查阅到的相关内容,着重梳理自先秦至明清的相关中医学文献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成果1.对自汗、盗汗及其相关病名进行考辨《伤寒论》太阳病篇首载自汗、盗汗之名。而在此之前,《黄帝内经》已载颇多诸如魄汗、炅汗、大汗、灌汗、夺汗、漏泄等相关病名。且由于病情的不同,有阴汗阳汗之分;由于汗出部位不同有头汗、额汗等名。故以自汗、盗汗为主,对汗证所包含的相关病名进行考辨。2.系统的梳理先秦至清代医籍对自汗、盗汗的研究自先秦至明清分四个时期介绍对自汗、盗汗的认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自汗、盗汗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是其理论的奠基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及对自汗、盗汗病因病机的认识,为后世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晋唐时期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自汗、盗汗的治疗更加完善。宋金元时期,流派纷出,学术论争。金元四大家特点分明。刘河间从热论治,张子和的汗法应用广泛,李东垣从脾胃论汗,并创制治疗盗汗之当归六黄汤沿用至今,朱丹溪继承李东垣之思想,并首次从痰论汗。明清时期既有前代研究成果的汇总,亦有全新思路的提出,自汗、盗汗之研究体系日趋完善。3.对自汗、盗汗理论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因自汗、盗汗统属于汗证,临床较为常见,故历代医家着述甚多。在自汗、盗汗的汗出时间,自汗、盗汗的病机等方面均有争议,笔者在梳理文献资料时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以期对现代研究有参考意义。通过对自汗、盗汗的古代文献梳理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让人们对此疾病的认识更加系统、全面,对于自汗、盗汗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夏敏心[7](2018)在《孙思邈小方选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孙思邈,隋唐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因幼年多病而发奋学医,着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不朽巨着。孙氏搜集、整理了大量方剂,仅《备急千金要方》一书,已有方剂4500首之多,《千金翼方》中补充了2000余首,可谓集隋唐以前方剂学大成,其所收验方或大或小,从一味药物到几十味药物不等,给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研究资料。论文以《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蓝本,从两书中初步选择22个由两味药物构成的小方,从方剂的配伍、古代临床应用、现代应用及研究等方面,对小方展开较深入的讨论。为沉睡在文献中的良方能够重新服务于临床而做一些工作。
刘丽君[8](2016)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汗证临床用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汗证的现代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5年中国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汗证的文献,以方药分析为中心点,运用Excel及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药物应用及其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文献68篇,得到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的中药114味,累计使用频次为808次。使用频数在15次以上的药物有18味。药物分类统计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平、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主要是脾、肝、心、肺。结论:所用药物以补益、清热、收涩、活血化瘀为主,反映了糖尿病汗证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特点和补益、祛邪、固表并用的用药规律。
李晶晶[9](2014)在《《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经方中各脏腑病证常用药物的功效特点及应用机制,同时搜集整理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和病案举隅,归纳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证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式,采用归纳总结、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神农本草经》药物记载,将《伤寒杂病论》中65味常用中药分列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研究诸病证通用药的功效特点,以及在经方中的具体应用机制,并结合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及病案举隅探讨古今医家对药物的运用,总结出诸病证通用药在辨病论证施治下的运用规律。结果:27味肺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发散表邪、宣降肺气、化痰逐饮、收敛阴津、补虚扶正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感冒、哮喘、肺胀等病证;21味心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化痰行气、宁心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心悸、胸痹、失眠等病证;23味脾胃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回阳助阳、补气敛阴、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泻热攻积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胃痛、痞满、泻痢等病证;19味肝胆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行气活血、养血柔肝、散寒温经、清利湿热、化痰软坚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胁痛、黄疸、臌胀等病证;15味肾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火助阳、滋阴敛阴、宣降肺气、健脾利水、收敛固涩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水肿、小便异常、阳痿等病证。结论:《伤寒论》中常有一药广泛应用于六经不同病证,《金匮要略》中亦可见一药反复在不同脏腑病证中应用,充分体现了仲景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灵活用药的特点。因此病证通用药的实质即在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有机统一的辨治体系下,把握药物的功效主治特点,揭示药物的应用规律,了解药物的运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则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仲景药物的作用机制,乃至经方的方剂配伍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
彭达斌[10](2014)在《李敬林教授治疗多汗症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归纳李敬林教授治疗多汗症的辨证方法规律及用方用药经验,推广其学术思想,同时希望为临床辨证论治多汗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参加医疗实践,跟师学习,认真观察总结其临床经验。结论:李敬林教授认为多汗症分为自汗和盗汗,自汗的病机在于“肺气亏虚,腠理不固,营阴外泄”;盗汗的病机在于“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迫津外泄”善用“滋阴清热、益气固表、收敛止汗”之法治疗此病。常用药物有麻黄根,黄芪,生地,白术,白芍,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
二、黄芪苡仁大枣汤治疗小儿盗汗症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苡仁大枣汤治疗小儿盗汗症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补脾益后天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剂配伍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古代典籍对汗证的记载 |
1.1 由虚致汗 |
1.2 脏腑异常致汗 |
1.3 特殊类型的汗证 |
1.4 汗证的治疗 |
2.古代典籍对小儿盗汗的记载 |
2.1 气血虚致汗 |
2.2 脏腑虚致汗 |
2.3 小儿盗汗的治疗 |
第二部分 方剂配伍特点分析 |
1.补气健脾为主 |
1.1 补气为主,人参、黄芪相配 |
1.2 补脾健运,茯苓、白术相配 |
1.3 补血益气,当归、黄芪相配 |
2.补脾健脾药与其他药物配伍 |
2.1 与清热药配伍 |
2.2 与解表药配伍 |
2.3 与理气药配伍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1.小儿盗汗宜从脾论治 |
2.补脾益后天的方剂配伍特点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儿盗汗的近现代临床治疗 |
1.虚证小儿盗汗 |
2.实证小儿盗汗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王俊宏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ADHD的中医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ADHD的认识 |
2 中医病因认识 |
3 中医病机认识 |
4 中医诊断标准 |
5 中医治疗 |
第二节 ADHD的西医研究概况 |
1 对病因的研究 |
2 ADHD患儿的一般特点 |
3 ADHD生长过程特点 |
4 治疗 |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绪论:王俊宏教授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治疗方案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资料 |
3 原始数据 |
4 研究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6.1 探讨结果 |
6.2 创新及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四逆散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医案信息整理规范 |
2.4 建立数据库 |
2.5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四逆散方主治疾病统计结果 |
3.2 四逆散主症统计结果 |
3.3 舌象的统计 |
3.4 脉象的统计 |
3.5 性别的统计 |
3.6 年龄的统计 |
3.7 不同人群四逆散主治疾病及主症的统计 |
3.8 四逆散原方药物的统计 |
3.9 四逆散疗效统计结果 |
3.10 四逆散服药剂数统计 |
3.11 四逆散加味药物统计 |
3.12 四逆散合方统计结果 |
3.13 中药与主症关联规则分析 |
4 讨论 |
4.1 四逆散医案中舌脉的分析 |
4.2 四逆散医案中主治疾病的分析 |
4.3 四逆散主症分析 |
4.4 四逆散原方统计结果分析 |
4.5 四逆散加味中药统计结果分析 |
4.6 性别对四逆散用量影响的分析 |
4.7 年龄对四逆散用量影响的分析 |
4.8 四逆散加味药物与主症关联性统计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创新性与特色 |
7 问题与展望 |
7.1 存在的问题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4)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历代医家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1 中医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1.1 阴虚盗汗 |
1.2 阳虚盗汗 |
1.3 气虚盗汗 |
1.4 血虚盗汗 |
1.5 阴阳两虚盗汗 |
1.6 气血两虚盗汗 |
1.7 营卫不调盗汗 |
1.8 外感盗汗 |
1.9 湿阻盗汗 |
1.10 血瘀盗汗 |
2 西医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第二部分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理论渊源 |
1 历代医家的影响 |
1.1 先秦两汉时期 |
1.1.1 《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 |
1.2 宋金元时期 |
1.2.1 钱乙 |
1.2.2 李东垣 |
1.3 明代 |
1.3.1 薛己 |
1.3.2 张景岳 |
1.4 清代、民国时期 |
1.4.1 叶天士 |
1.4.2 黄元御 |
1.4.3 祝味菊 |
2 名医的指导传承 |
3 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 |
第三部分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实践总结 |
1 黄政德教授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1.1 “阴火”盗汗的认识 |
1.1.1 “阴火”盗汗理论的提出 |
1.1.2 “阴火”盗汗的实质探讨 |
1.1.3 “阴火”盗汗的理论应用 |
1.2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 |
1.2.1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本意探讨 |
1.2.2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发挥 |
2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遣方用药的特点 |
2.1 补养气血 |
2.2 调节升降 |
2.3 补泄通用 |
2.4 平调寒温 |
2.5 用药量轻 |
3 典型病例分析 |
3.1 典型病例 |
3.1.1 典型病例一 |
3.1.2 典型病例二 |
3.1.3 典型病例三 |
3.1.4 典型病例四 |
3.1.5 典型病例五 |
3.1.6 典型病例六 |
3.1.7 典型病例七 |
3.2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复方甲亢片治疗Graves病维持期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药物 |
2.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分组原则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3.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3.3 计分方法 |
3.4 病例纳入标准 |
3.5 病例排除和剔除标准 |
3.6 停药标准 |
3.7 复发标准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临床资料分析 |
4.2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复方甲亢片治疗Graves病维持期的依据 |
1.1 中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
1.2 中医对Graves病维持期的认识 |
1.3 复方甲亢片组方分析 |
1.4 复方甲亢片疗效分析 |
2.西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
2.1 Graves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Graves病的药物治疗 |
2.3 西医对Graves病维持期的认识 |
3.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优势 |
4.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临床症候疗效分析 |
4.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4.3 维持期的相关比较 |
4.4 复发的相关比较 |
4.5 本次临床观察的安全性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自汗、盗汗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自汗、盗汗概述 |
1.1 自汗、盗汗定义 |
1.2 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 |
1.3 自汗、盗汗的辨证治疗 |
1.3.1 辨证要点 |
1.3.2 内治法 |
1.3.3 外治法 |
1.4 自汗、盗汗与相似病证的鉴别 |
1.4.1 自汗与盗汗 |
1.4.2 自汗、盗汗与脱汗 |
1.4.3 自汗、盗汗与战汗 |
1.4.4 自汗、盗汗与黄汗 |
2. 现代研究概况 |
2.1 汗出的机制 |
2.2 现代文献研究 |
2.2.1 病名溯源 |
2.2.2 医家及医学着作的研究及总结 |
2.2.3 治疗的实验研究 |
2.2.4 治疗经验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自汗、盗汗的定义与相关病名的考辨 |
1.1 定义 |
1.2 自汗、盗汗及相关病名的考辨 |
1.2.1 汗证 |
1.2.2 自汗、盗汗 |
1.2.3 阴汗、阳汗 |
1.2.4 与汗出部位相关的病名 |
1.2.5 与预后特点相关的病名 |
1.2.6 与汗出颜色相关的病名 |
2.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自汗、盗汗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五十二病方》 |
2.3 《黄帝内经》 |
2.3.1 对生理性汗出的认识 |
2.3.2 对病理性汗出的认识 |
2.3.3 治则治法 |
2.4 《神农本草经》 |
2.4.1 有止汗作用的药物 |
2.4.2 可致汗出的药物 |
2.5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2.5.1 病名 |
2.5.2 病因病机 |
2.5.3 治法方药 |
3. 晋唐时期对自汗、盗汗的认识 |
3.1 概述 |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2.1 阴阳论治,以阳为主 |
3.2.2 六经论治、十二经脉论治 |
3.3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3.1 自汗、盗汗伴见于多种急性疾病中 |
3.3.2 外用散剂的应用 |
3.3.3 首次以食疗法治疗盗汗 |
3.4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3.4.1 多因致“汗”,阳虚为主 |
3.4.2 从脏腑论“汗” |
3.4.3 论妇、儿汗 |
3.5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3.5.1 病因病机 |
3.5.2 色脉诊汗 |
3.5.3 治疗方剂与药品 |
3.5.4 针灸与食疗 |
3.6 王焘《外台秘要》 |
3.6.1 盗汗方 |
3.6.2 多汗及虚汗方 |
3.6.3 杂汗出及小儿头热盗汗方 |
4. 宋金元时期对自汗、盗汗的认识 |
4.1 概述 |
4.2 《太平圣惠方》 |
4.2.1 病机承前,阳虚致汗 |
4.2.2 止汗用药 |
4.2.3 治疗方药 |
4.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4.3.1 自汗方 |
4.3.2 盗汗方 |
4.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4.1 明确自汗、盗汗的概念 |
4.4.2 自汗、盗汗证治 |
4.4.3 黄汗证治及汗血证治 |
4.5 《素问玄机原病式》 |
4.5.1 六淫邪气与汗 |
4.5.2 刘完素其他着作中对汗证的记述 |
4.6 《儒门事亲》 |
4.6.1 重汗法 |
4.6.2 从火热论述自汗、盗汗 |
4.7 《脾胃论》 |
4.7.1 病因病机 |
4.7.2. 用药禁忌 |
4.7.3 创制代表方剂 |
4.8 《丹溪心法》 |
4.8.1 “痰邪致汗”的创见 |
4.8.2 自汗 |
4.8.3 盗汗 |
4.8.4 治疗禁忌 |
5. 明清时期对自汗、盗汗的认识 |
5.1 概述 |
5.2 朱橚《普济方》 |
5.2.1 代表方剂 |
5.2.2 应用特点 |
5.3 张介宾《景岳全书》 |
5.3.1 将“汗”列为“十问歌”的重要内容 |
5.3.2 自汗、盗汗的概念及病机 |
5.3.3 自汗、盗汗总分阴阳而治 |
5.3.4 汗证不治证 |
5.4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5.4.1 病因病机及代表方剂 |
5.4.2 典型医案 |
5.5 张璐《张氏医通》 |
5.5.1 自汗、盗汗的病机 |
5.5.2 自汗从脏腑论治 |
5.5.3 盗汗辨病因论治 |
5.5.4 具体化汗证的分类 |
5.6 虞抟《医学正传》 |
5.6.1 首次出现汗证之名 |
5.6.2 各脏皆能令人汗出 |
5.6.3 自汗、盗汗论治对比 |
5.7 龚居中《痰火点雪》 |
5.7.1 自汗、盗汗定义 |
5.7.2 病因病机及诊断预后 |
5.7.3 治法方药 |
5.8 江秋《笔花医镜》 |
5.8.1 首次提出自汗体质 |
5.8.2 暑邪致汗 |
5.8.3 五脏致汗,多为自汗,尤重视胆汗 |
5.8.4 儿科多盗汗,产后多自汗 |
5.9 王清任《医林改错》 |
5.10 何梦瑶《医碥》 |
5.10.1 汗证的性质与传变 |
5.10.2 自汗、盗汗的定义与病因 |
5.10.3 《医碥》载汗独到之处 |
5.11 其他重要论述 |
6. 妇科古代文献汗证摘要 |
6.1 概述 |
6.2 《济阴纲目》 |
6.2.1 自汗、盗汗并见 |
6.2.2 妇人自汗 |
6.2.3 妇人盗汗 |
7. 儿科古代文献汗证摘要 |
7.1 概述 |
7.2 《小儿药证直诀》 |
7.2.1 明确小儿生理特点,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 |
7.2.2 对小儿汗的分类 |
7.2.3 首次出现完整的小儿汗证医案 |
7.2.4 实热盗汗 |
8. 讨论 |
8.1 关于“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的探讨 |
8.2 自汗、盗汗的汗出时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年小儿汗证中医治疗概况 |
1 辨证分型 |
2 治法 |
2.1 内治法 |
2.1.1 汤剂 |
2.1.2 颗粒剂与口服液 |
2.2 外治法 |
2.2.1 敷搽法 |
2.2.2 外洗 |
2.3 推拿及食疗 |
2.3.1 推拿针灸 |
2.3.2 食疗 |
2.4 预防护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孙思邈小方选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孙思邈小方选析与应用研究背景 |
1.孙思邈介绍 |
2.《千金方》内容概要 |
3.小方研究 |
3.1 小方起源 |
3.2 小方发展 |
3.3 小结 |
第二部分 孙思邈小方选析与应用研究思路与方法 |
1.课题研究内容 |
1.1 《千金方》版本选择 |
1.2 《千金方》小方选择标准 |
1.3 《千金方》小方研究对象 |
2.课题研究方法 |
3.课题研究意义 |
第三部分 孙思邈小方选析与应用研究 |
1.紫菀 款冬花 |
2.通草 细辛 |
3.车前草 桑白皮 |
4.大腹槟榔 杏仁 |
5.干姜 赤石脂 |
6.半夏 干姜 |
7.大枣 葱白 |
8.黄连 生姜 |
9 酸枣 榆叶 |
10.香薷 扁豆 |
11.白茅根 小蓟根 |
12.柴胡 决明子 |
13.生地黄 川大黄 |
14.生栝楼 黄连 |
15.桑根白皮 榆根白皮 |
16.茯苓 牡蛎 |
17.蛇床子 菟丝子 |
18.芦根 茅根 |
19.乌梅 黄连 |
20.厚朴 大黄 |
21.巴戟天 生牛膝 |
22.蒲黄 当归 |
第四部分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问题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汗证临床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一)文献资料来源 |
(二)文献资料筛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 |
(一)数据处理 |
(二)统计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一)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二)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
(三)药性频数统计结果 |
(四)药物R型聚类分析结果 |
讨论 |
一、历史沿革 |
二、现代研究 |
三、统计结果分析 |
(一)常用药物统计结果分析 |
(二)常用药类统计结果分析 |
(三)四气五味统计结果分析 |
(四)药物归经统计结果分析 |
(五)聚类分析结果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汗证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9)《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肺系病证通用药 |
1.1 肺系病证概要 |
1.2 肺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1.2.1 麻黄 |
1.2.2 桂枝 |
1.2.3 细辛 |
1.2.4 生姜 |
1.2.5 柴胡 |
1.2.6 葛根 |
1.2.7 升麻 |
1.2.8 石膏 |
1.2.9 黄芩 |
1.2.10 白芍 |
1.2.11 杏仁 |
1.2.12 厚朴 |
1.2.13 半夏 |
1.2.14 贝母 |
1.2.15 桔梗 |
1.2.16 紫菀 |
1.2.17 款冬花 |
1.2.18 葶苈子 |
1.2.19 甘遂 |
1.2.20 大戟 |
1.2.21 芫花 |
1.2.22 巴豆 |
1.2.23 干姜 |
1.2.24 五味子 |
1.2.25 人参 |
1.2.26 麦冬 |
1.2.27 甘草 |
2 心系病证通用药 |
2.1 心系病证概要 |
2.2 心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2.2.1 甘草 |
2.2.2 人参 |
2.2.3 附子 |
2.2.4 桂枝 |
2.2.5 薤白 |
2.2.6 生姜 |
2.2.7 枳实 |
2.2.8 厚朴 |
2.2.9 生地黄 |
2.2.10 阿胶 |
2.2.11 百合 |
2.2.12 酸枣仁 |
2.2.13 栀子 |
2.2.14 淡豆豉 |
2.2.15 黄连 |
2.2.16 半夏 |
2.2.17 瓜蒌 |
2.2.18 龙骨 |
2.2.19 牡蛎 |
2.2.20 茯苓 |
2.2.21 桃仁 |
3 脾胃病证通用药 |
3.1 脾胃病证概要 |
3.2 脾胃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3.2.1 甘草 |
3.2.2 白术 |
3.2.3 人参 |
3.2.4 白芍 |
3.2.5 附子 |
3.2.6 干姜 |
3.2.7 葛根 |
3.2.8 白头翁 |
3.2.9 诃子 |
3.2.10 生姜 |
3.2.11 吴茱萸 |
3.2.12 竹茹 |
3.2.13 旋覆花 |
3.2.14 代赭石 |
3.2.15 半夏 |
3.2.16 茯苓 |
3.2.17 火麻仁 |
3.2.18 大黄 |
3.2.19 黄芩 |
3.2.20 黄连 |
3.2.21 黄柏 |
3.2.22 枳实 |
3.2.23 厚朴 |
4 肝胆病证通用药 |
4.1 肝胆病证概要 |
4.2 肝胆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4.2.1 柴胡 |
4.2.2 半夏 |
4.2.3 枳实 |
4.2.4 旋覆花 |
4.2.5 黄柏 |
4.2.6 栀子 |
4.2.7 大黄 |
4.2.8 茵陈 |
4.2.9 桃仁 |
4.2.10 当归 |
4.2.11 乌头 |
4.2.12 附子 |
4.2.13 吴茱萸 |
4.2.14 白芍 |
4.2.15 鳖甲 |
4.2.16 牡蛎 |
4.2.17 虻虫 |
4.2.18 水蛭 |
4.2.19 土鳖虫 |
5 肾系病证通用药 |
5.1 肾系病证概要 |
5.2 肾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5.2.1 桂枝 |
5.2.2 白芍 |
5.2.3 龙骨 |
5.2.4 牡蛎 |
5.2.5 麻黄 |
5.2.6 杏仁 |
5.2.7 防己 |
5.2.8 茯苓 |
5.2.9 猪苓 |
5.2.10 黄芪 |
5.2.11 白术 |
5.2.12 附子 |
5.2.13 熟地黄 |
5.2.14 山药 |
5.2.15 山茱萸 |
6 讨论 |
6.1 肺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2 心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3 脾胃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4 肝胆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5 肾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和工作情况 |
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李敬林教授治疗多汗症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多汗症的病因病机 |
2.多汗症的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 |
3.多汗症证型变化规律 |
4.吾师用独特的中医理论辨证左、右半身多汗症及左、右侧头面多汗 |
5.临床典型病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黄芪苡仁大枣汤治疗小儿盗汗症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脾益后天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剂配伍特点研究[D]. 王鑫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王俊宏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用药规律分析[D]. 裴日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四逆散医案研究[D]. 张放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总结[D]. 秧丽双.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复方甲亢片治疗Graves病维持期的临床疗效研究[D]. 丁亚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6]自汗、盗汗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温佳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孙思邈小方选析与应用研究[D]. 夏敏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汗证临床用药研究[D]. 刘丽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D]. 李晶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李敬林教授治疗多汗症的经验总结[D]. 彭达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