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公安教育发展的趋势──双向互动式职业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力,王群,梁大伟[1](2022)在《基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单一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结合公安专业课程的特色,提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旨在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学生由“线上”到“线下”的联动式教学的优势,即在“线上”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在“线下”实施师生一体化互动式教学;提出“四端”建设平台的构想和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从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四方角度规范“线上”网络课程的发展,吸引管理者和家长的关注,尊重和支持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敦促教师及时整改完善授课资料,激励公安院校学生刻苦学习专业课程。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魏靖[3](2021)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其持续发展需着力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需要契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技术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接壤国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沿地带。中职教育作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引下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由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处于西南边陲,经济社会发展与内陆发达城市相比较落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要克服自身发展障碍,积极应对发展机遇背后的挑战,进一步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M县唯一一所职业高级中学为个案,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展开研究。论文分为五章撰写,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第二章主要进行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阐述分析,在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衡量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维度,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及实地所收集的资料对个案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评价指标赋分统计了个案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程度,绘制蛛网模型图,直观反映个案学校国际化发展现状,既肯定了该校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成效,也发现了个案学校该阶段在办学中存在着国际化发展层次与实际办学实力不足、组织结构不适应、师资队伍国际化不足等问题,同时在学生发展、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主要从经济、社会、学校、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原因分析,从经济层面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地方经济落后,二是由于学校国际化发展经费有限。从社会层面分析,主要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二是公众观念歧视;三是升学和就业歧视。从学校层面分析,首先是由于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不强,其次是由于学校多边合作格局尚未形成,最后是由于学校师资严重不足。从学生层面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国际化发展欲望较低;第四章以个案学校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从国际化理念的树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国际化师资的培养、国际化发展思路的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成效的提高以及立足实际,将民族特色与国际化发展相结合六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林金龙[4](2020)在《晋江市基层公安民警培训研究》文中指出警察在职培训是学习警务新知识、警务新技能,灌输警务新理念的关键途径,能有效提升广大警察的职业素质和执法水平。科学有效的在职培训实践,才能满足基层民警执法规范化和正规化的要求。在职培训是晋江市公安局强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根据晋江市公安民警培训情况的现状,结合相关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总结基层民警在职培训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探索建立更加符合晋江市特色的民警在职培训制度。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晋江市公安局基层警务人员培训现状及目前主要施行的培训制度和具体做法,结合警察在职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发现晋江市基层民警在职培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基层民警在职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第二,基层民警培训系统性针对性欠缺;第三,培训方式方法简单;第四,培训内容的设置不合理;第五,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第六,培训考核评估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在归纳研究了培训现状,找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总结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培训初心理解有所偏差;二是对培训需求分析不够;三是培训方式创新不够;四是忽视考核评估对民警培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分析问题总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晋江市基层民警培训的建议和可实行的措施。其中在“发现问题”环节,本人通过问卷的方式尝试找出当前晋江市基层民警在培训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并积极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提高基层民警培训的更好的策略。
高延飞[5](2016)在《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公安职业教育训练现代化》文中认为公安院校作为国家治理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公安职业教育训练领域的改革仍面临着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等诸多问题。国家治理视野下,推动公安教育训练现代化,要着力构建公安职业教育训练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经费运作体系,严格教育训练考核机制,探索校局合作新模式。
李岩[6](2015)在《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入警训练体系改革研究——借鉴香港经验》文中提出对入警人员的训练与管理进行梳理研究,是警务改革的重大课题。其作为公安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回归职业教育特点来确定训练发展趋势和改革规划。我国入警训练体系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取、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配备等环节尚存在不足,无法满足警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借鉴香港经验,提出渗透公安实战教学理念、培养"双师"型教师、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方法、构建警学研体系等完善措施。
王亮[7](2009)在《转型期我国警察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不仅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转型时期,而且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实现稳定,必须构建、推行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警务机制。现代警务对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公安队伍的建设水平,加强公安教育是主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地警察院校主要借鉴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教育经验,参照社会普通高校学历教育模式,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发展和现代警务建设的需要。因此,从我国社会和现代警务发展的战略背景出发,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察培训模式刻不容缓。近年来,少数地区的警察院校开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其中尤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这样以职业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产生的影响最为巨大。本文从该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实施步骤、改革内容三方面入手,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上海模式”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症结。最后,结合“上海模式”,从公安教育的最新理念、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全文共有五章组成,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综述,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难点与特色。第二章:从不同时期我国警察院校的基本办学情况入手,描述我国公安教育发展沿革和程度,逐步深入剖析我国公安教育发展的利与弊。第三章: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新形势和现代警务对警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指出我国警察院校传统教育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第四章: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当前该校所遵循的办学指导理念、具体改革步骤和改革内容,分析其采取的新型教育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为其他警察院校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五章:从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当前实际出发,对我国其他地区警察院校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构思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上海模式”。
郑万新,徐志林[8](2009)在《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十年》文中提出在三十年的时间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历经重建、高等学历教育创设、第二专科教育创办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建,表明公安教育既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公安工作具有密切的关系,又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学校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将继续遵循这一规律。
朱景达[9](2009)在《职业教育发展与公安教育模型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构建、推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警务机制刻不容缓。现代警务,从刑事司法到行政管理,从警队管理到公共关系,都需要警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予以支撑和保障。提高警察的职业能力,加强公安教育是主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安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警察教育的模型、参照社会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模式、围绕“学科为中心”来展开,偏重职前教育和理论知识,忽视警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弱化了警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公安特色,滞后于现代警务建设需要,或者说虽然有些地区纷纷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公安教育尚未真正定型。同时,在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之时,对公安教育的根本属性及其发展战略,不仅引发了重新审视和反思,也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内涵,重构我国公安教育模型正当其时。本文立足于现代警务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背景,从探究职业教育与公安教育的联系入手,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特性和公安教育属性,并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现代警务活动、学习型警队建构理论的认识把握,以及对世界先进警察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现代警务对公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在描述我国公安教育发展沿革情况、剖析当前我国公安教育存在的主要症结的基础上,从公安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和标准等方面提出了重构公安教育模型的基本方略,进而就如何以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重构以公安教育管理体系、公安教育机制、第二专科教育模式、警察终身教育体系、教学训练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为主体的公安教育模型,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何银松,郑建祥,陈汇[10](2009)在《论公安职业院校“三者合一”教师队伍培育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公安工作的特点要求公安职业院校教师能够成为德育辅导者、业务传授者和实战带领者。公安职业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警察院校经验,结合我国公安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三者合一"教师队伍培育机制。
二、浅析公安教育发展的趋势──双向互动式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公安教育发展的趋势──双向互动式职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专业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
(一)“线上”网络课程教学 |
(二)“线下”师生一体化互动式教学 |
二、“四端”建设平台的构想 |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 |
四、结束语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导向 |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
三、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一)年载文量分析 |
(二)核心作者分析 |
(三)团队-机构分析 |
(四)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析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
三、边境民族地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全球化理论 |
(一)全球化 |
(二)教育全球化 |
二、合作与竞争理论 |
三、蛛网模型理论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内容 |
一、衡量职业院校国际化维度 |
二、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分析 |
(一)教育观念的国际化 |
(二)组织机构的国际化 |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化 |
(四)师生队伍的国际化 |
(五)校园教育与文化的国际氛围 |
(六)中外办学与合作培训项目 |
第三章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个案选取的缘由 |
一、个案选取的依据 |
二、M县高级职业中学的发展概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特色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
(一)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问卷及访谈的实施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一)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二)M 县职业高级中学国际化发展程度分析 |
三、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 |
(一)具备国际化办学理念 |
(二)组织结构具备一定国际化水准 |
(三)留学生数量多,就业质量好 |
(四)特色专业国际化明显 |
(五)学校教育及文化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氛围 |
第四章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国际化办学实力不足 |
二、国际化发展层次不高 |
三、国际化师资队伍欠缺 |
四、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有待提高 |
五、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国际化 |
第二节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层面 |
(一)地方经济落后 |
(二)学校国际化发展经费有限 |
二、社会层面 |
(一)社会认可度低 |
(二)M县职业高级中学留学生招生资质不明确 |
三、学校层面 |
(一)没有用好已经成熟的国际化发展条件 |
(二)学校多边合作格局尚未形成 |
(三)学校国际化师资不足 |
四、学生层面 |
(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加强 |
(二)学生国际化发展欲望较低 |
第五章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
一、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
(一)整体提高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意识 |
(二)创新中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模式 |
二、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培养国际化人才 |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
(二)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拓宽学生实训锻炼渠道 |
(三)打破校企合作地域限制,搭建国际化平台 |
三、提高师资素质,建设国际化队伍 |
(一)培养教师国际意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
(二)聘请优质外籍教师,打造师资培训基地 |
(三)坚持教师队伍“引进来、走出去”并举 |
四、拓宽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思路 |
(一)提高国际化办学主动性 |
(二)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
五、提高中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成效 |
(一)积极与国外开展联合培训项目 |
(二)发挥“一带一路”东南亚职教联盟优势 |
六、坚持国际化与边境民族特色相结合 |
(一)契合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二)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坚持民族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硕博学位论文 |
三、期刊 |
四、其他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致谢 |
(4)晋江市基层公安民警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基层民警 |
二、 民警在职培训 |
第二节 研究理论 |
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二、 学习型组织 |
第三章 晋江市基层民警培训情况调查 |
第一节 基层民警培训类别和主要内容 |
一、 入警培训 |
二、 晋升培训 |
三、 专业培训 |
四、 发展培训 |
第二节 晋江市基层民警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
一、 确保落实教育训练保障 |
二、 进一步改进教育培训方式 |
三、 不断丰富教育训练内容 |
四、 努力形成培训长效机制 |
第三节 晋江市基层民警对目前培训的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
一、 晋江市公安局概况 |
二、 培训情况问卷调查内容 |
第四章 晋江市基层民警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
二、 培训系统性针对性欠缺 |
三、 培训方式方法简单 |
四、 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 |
五、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
六、 培训考核评估没发挥应有作用 |
第二节 制约基层民警培训工作的主要因素 |
一、 培训初心有所偏差 |
二、 培训需求分析不够 |
三、 培训方式创新不够 |
四、 培训考核评估忽视 |
第五章 改善晋江市基层民警培训的建议和措施 |
第一节 对晋江基层民警培训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 |
一、 基层公安机关要不断加强培训制度的保障 |
二、 基层公安机关要持续加大对培训硬件的投入 |
三、 基层公安领导干部要对教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 |
第二节 贴近晋江基层民警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培训 |
一、 进一步做好基层民警培训需求分析 |
二、 不断适应基层民警培训动态要求 |
第三节 进一步丰富晋江基层民警培训方式 |
一、 培训方式不断创新 |
二、 树立终身学习培训理念 |
第四节 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缓解基层民警工训矛盾 |
一、 坚持根据实战执法操作设置培训内容 |
二、 坚持执行基层民警分级分类培训 |
第五节 深入开展晋江基层民警心理行为训练 |
一、 要为基层民警搭建组织严密的培训引导体系 |
二、 要为基层民警搭建覆盖全面的实战心训体系 |
三、 要为基层公安民警搭建重点突出的心理防治体系 |
第六节 切实落实基层民警培训考核评估机制 |
一、 科学合理开展培训考核检查 |
二、 不断完善考核评估和反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公安职业教育训练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教育训练现代化的内生推动力量 |
(一)人才成长渠道多样化 |
(二)继续教育形式多元化 |
(三)经费保障机制社会化 |
(四)校局合作形式专业化 |
二、公安教育训练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
(一)公安教育训练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
1.公安院校所承担的公安职业教育训练工作为公安队伍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民警察。 |
2.公安院校所从事的公安职业教育训练为进一步推进高素质公安队伍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
3.公安院校所从事的职业教育训练工作为民警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二)公安职业教育训练现代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改革发展方向迷题。 |
2.基础建设资金瓶颈。 |
3.教育训练吸引力不足。 |
4.人才交流体制障碍。 |
三、国家治理视野下推动公安职业教育训练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
(一)破改革发展方向迷题,需做好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公安职业教育训练长效机制 |
(二)破基础建设资金瓶颈,需引好源头活水,逐步建立完善的经费运作体系 |
(三)破教育训练吸引力不足难题,需严格考核机制,架起教育训练与选人用人的桥梁 |
(四)破人才交流体制障碍,需坚持双向互动,探索校局合作新模式 |
(6)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入警训练体系改革研究——借鉴香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安教育与职业教育属性契合为入警训练体系改革指明方向 |
二、对当前入警训练体系的梳理与审视 |
(一) 教学环节 |
(二) 教材建设 |
(三) 实践教学基地选取和构架 |
(四) 师资培养与配备 |
三、香港入警训练体系的启迪与借鉴 |
(一) 教育训练形成规范的机制体系 |
(二) 教育训练贴近实战, 针对性强 |
(三) 训练教官采取不脱产形式聘用, 定期轮换 |
四、我国入警训练体系的完善与展望 |
(一) 公安实战教学理念的渗透 |
(二)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
(三) 公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
(四) 教学方式方法的突破 |
(五) 警学研体系的构建 |
(7)转型期我国警察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特色 |
第二章 我国警察院校教育模式的历史沿革 |
一、基本概况 |
二、历史沿革及特点 |
三、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警察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日趋严峻和繁重 |
二、人民群众对公安队伍的新期望、新要求日渐提高 |
三、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日趋复杂 |
四、公安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 |
第四章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模式改革解析 |
一、改革的方向 |
二、改革的实施步骤 |
三、改革的具体内容 |
四、改革中的成效与问题 |
第五章 对我国警察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
一、观念上:公安教育要优先发展,更要科学发展 |
二、体制上: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逐级攀升的警察终身教育体系 |
三、机制上:依托公安组织优势,创新警察教育训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建与恢复的重要标志——中等学历教育 |
(一) 中专学历教育体制恰逢其时 |
(二) 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 |
(三) 师资队伍 |
(四) 在职干警轮训 |
二、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创建——专科教育 |
(一) 创办专科学历教育的意义 |
(二) 多种办学体制 |
1.普通专科教育 |
2.成人教育 |
(1) 干部专修班。 |
(2) 自学考试。 |
(3) 专业证书教学班。 |
(4) 短训班。 |
(三) 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 |
(四) 教材 |
(五) 教学形式 |
(1) 课堂教学。 |
(2) 教学方法。 |
(3) 实习。 |
(六) 师资队伍建设 |
(七) 教育科研 |
三、学校建设史上的重要阶段——试办本科与三校合并 |
(一) 本科专业的试办 |
(二) 三校合并 |
四、转折性的改革——停办本科与创办第二专科教育 |
(一) 停办本科教育 |
(二) 创办第二专科教育 |
1.创办背景 |
2.创办意义 |
3.第二专科教育培养模式 |
五、新一轮的全方位改革与发展——体制、机制、教学训练模式等 |
(一) 公安大教育管理体系 |
(二) 公安执法岗位核心能力教学训练模式 |
(三) 轮训轮值 |
(四) 教官制 |
(五) “三位一体”师资培养及发展 |
六、新的高地与新的起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创建 |
(一) 创新“校局联动、战训交融”机制 |
1.实施凸显校局联动的目标管理。 |
2.建立激励机制。 |
3.引领中国公安职业教育的转型。 |
4.促进公安业务水平的提升。 |
(二) 完善“联合招生、联动培养、联手认证”的复合式公安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
(三) 重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
(四) 创建强化实训、强化实习、强化实考、强化实测的教学训练运作与管理体制 |
1.强化实训。 |
2.强化实习。 |
3.强化实考。 |
4.强化实测。 |
(五) 打造警德高尚、来自实战、专兼结合、“三者合一”的优质师资队伍 |
1.依据公安组织优势, 创新教官制度。 |
2.加强骨干师资培养, 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
3.夯实“双师”素质基础, 打造“三者合一”队伍。 |
(六) 建成资源优质、实用够用、管理规范、绩效显着的实训实习基地 |
(七) 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立足上海, 辐射全国, 面向世界 |
(9)职业教育发展与公安教育模型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职业教育与公安教育的联系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公安教育契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
第二章 现代警务与学习型警队建构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警务 |
第二节 现代警务与警察素质 |
第三节 从学习型警队建构和警察人力资源开发看公安教育改革 |
第四节 世界警察教育借鉴 |
第三章 我国公安教育的发展沿革与现状剖析 |
第一节 我国公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阶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公安教育的基本情况与主要模型 |
第三节 当前我国公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重构公安教育模型的基本方略 |
第一节 重构公安教育模型的理念 |
第二节 重构公安教育模型的目标 |
第三节 重构公安教育模型的标准 |
第五章 重构公安教育模型的主要举措 |
第一节 一体运作、全警联动的公安教育管理体系 |
第二节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人才的第二专科教育模式 |
第三节 逐级攀升的警察终身教育体系 |
第四节 能力为本的教学训练模式 |
第五节 “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公安职业院校“三者合一”教师队伍培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者合一”教师的概念及依据 |
(一) “三者合一”教师的概念 |
(二) 公安职业院校建设“三者合一”教师队伍的依据 |
1. 公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和道德素质。 |
2. 公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备“双师型”素质。 |
二、公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
(一) 公安职业院校师资的类型 |
(二) 公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理论脱离实战。 |
2. 经验难以升华为理论。 |
3. 育人环节难以衔接。 |
三、国外警察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 警察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 自成系统 |
(二) 注重培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训练方法 |
1. 实行双向交流制度。 |
2. 实行教官制。 |
(三) 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四) 重视利用实践性教学环节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
四、公安职业院校“三者合一”教师队伍培育机制建设 |
(一) 建立教师参加公安工作实践机制 |
1. 建立教师轮岗锻炼机制。 |
2. 与公安业务单位建立双向互动关系。 |
3. 为教师到业务单位调研创造条件。 |
(二) 突破传统做法, 探索实行教官制度 |
1. 明确教官的聘用条件。 |
2. 建立教官评审制度。 |
3. 实行教官的培训制度。 |
4. 优化教官结构。 |
5. 培养“双师型”教官。 |
(三) 建立教师、教官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机制 |
(四) 建立教师参与学员管理工作机制 |
(五) 建立教师负责学员校外实训实习工作机制 |
(六) 建立科学、公正、公平、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
四、浅析公安教育发展的趋势──双向互动式职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J]. 王振力,王群,梁大伟. 高教学刊, 2022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D]. 魏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晋江市基层公安民警培训研究[D]. 林金龙. 华侨大学, 2020(01)
- [5]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公安职业教育训练现代化[J]. 高延飞.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1)
- [6]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入警训练体系改革研究——借鉴香港经验[J]. 李岩.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5(03)
- [7]转型期我国警察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王亮. 复旦大学, 2009(S1)
- [8]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十年[J]. 郑万新,徐志林.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 [9]职业教育发展与公安教育模型重构[D]. 朱景达. 复旦大学, 2009(02)
- [10]论公安职业院校“三者合一”教师队伍培育机制[J]. 何银松,郑建祥,陈汇.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