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开放资本账户绝非一步之遥

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开放资本账户绝非一步之遥

一、中国从加入WTO到开放资本帐户非一步之遥(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指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王宇鹏[2](2020)在《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初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发展增速期。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转向寻求区域贸易安排的解决方案。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快了对外商谈自贸区的步伐。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开始商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一些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在此背景下于2013年启动谈判,于2019年2月生效。欧日EPA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之间、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自由化程度高,内容丰富。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欧日达成EPA对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社会福利和气候环境等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同时将对其他自贸协定起到示范作用,决定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调整。中国是欧日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欧日EPA的实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投资、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全球自贸区战略,当前面临着多边贸易体制深刻调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尚未完全平息等诸多风险挑战。欧日EPA将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和开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欧日EPA协定的效应作为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欧日EPA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二是欧日EPA对中国在宏观经济、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劳工环保、规则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是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传统和新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欧日自贸区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引力模型、GTAP模型和LMDI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二是运用历史与现实对照分析的方法,理清近二十年来欧日贸易投资的发展历程,来解释当下欧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态势问题;三是将微观的产业研究与宏观的经济贸易研究统一起来,不但从经济总量、贸易和投资格局等角度探究贸易投资发展潜力,又从微观层面的具体产业和产品入手,探究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四是综合运用横向与纵向对比方法,既对欧日经贸合作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阐述,也对中国和欧日的贸易投资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首先是引言和文献综述理论探索。接下来主要探讨了欧日签署EPA的背景和基础,对欧日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欧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GI指数对欧日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展开研究。其次分析了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主要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投资自由化四方面介绍了协定的框架内容,从公司治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补贴和国企、贸易救济等九个方面阐述了欧日协定在规则上与以往自贸协定相比的主要特点。再次阐述欧日EPA的经济效应,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着手。理论分析方面,从贸易自由化视角和比较优势视角分析了贸易效应,从投资转移效应和投资创造效应两方面探讨投资效应,同时阐述了竞争效应和轮轴-辐条效应。实证分析方面,基于引力模型,对欧日EPA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GTAP模型,研究了EPA协定对欧日GDP、贸易条件、要素回报、福利水平、各部门产出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对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展开分析。一是社会效应,理论层面,从就业创造、保障劳工权利和公民社会参与劳工政策磋商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GTAP模型分析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二是环境效应,理论层面,从环境产品和服务便利化、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量、监管能力和实施多边环境协定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LMDI模型将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规则治理效应,主要分为补贴和国企、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政府采购等方面,分析对规则的引领作用。接下来是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在梳理中国与欧日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基础上,对中国与欧日竞争性和互补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展开详细分析,然后重点是对中国的贸易、投资等经济影响以及国企补贴、可持续发展等规则治理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GTAP模型对中国的GDP、出口、要素回报、贸易条件、福利水平、环境等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一方面是欧日EPA的效应。第一,双方的经济效应均是正向而明显的,日本在GDP、贸易、福利等方面获益程度高于欧盟。欧盟收益最大的是纺织服装皮革业,受损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日本产出获益最大的是汽车业,产出降幅最大的是乳制品产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效应均为负面,但降幅较小。第二,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日本的进出口增幅均高于欧盟。其他经济体都遭受负面影响,但程度有限。日本的贸易条件改善,而欧盟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第三,双向投资的促进效应比较显着,欧日在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引起投资转移效应。区外经济体对区内也产生投资转移和创造。第四,社会和环境效应明显。社会效应方面,改善双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升双方就业水平,实现对劳工权利的更好保护。环境效应方面,促进环境贸易便利化,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加大了欧日对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第五,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治理方式影响深远,加严了补贴和国有企业规则纪律,对未来自贸协定的公司治理内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全球政府采购规则主导权,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预做铺垫。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GDP、福利水平、产出都是全球经济体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但是负面效应总体可控。第二,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冲击,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与欧日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有限。受损最大的是对欧电子设备出口和对日纺织服装皮革出口。第三,对中国吸引投资造成较大压力,可能使部分对华投资转移至欧日。第四,对中国劳工和环保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劳工和环境高标准对中国造成相当压力,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另一方便有助于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五,对中国的规则制定和治理模式兼具机遇和挑战。既企图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又可倒逼我深化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五点政策建议:一是以大型自贸伙伴为重点,推动尽快结束或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协定。二是抓住一大批中小型经济体,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三是显着提高自贸协定的自由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争取在新规则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四是加强与自贸区相适应和配套的国内政策调整,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处理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关系,以实际行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分析欧日EPA的经济影响,还创新性地使用了LMDI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欧日自贸区的环境效应。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协定对于全球规则制定和治理体系的影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补贴、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对于中国在学习借鉴全球领先的自贸区模式和规则、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有启示作用。

朱伟婧[3](2018)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中国视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诸多问题,也开始推动其进入从由“西方主导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的历史性转变过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兴经济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危机后进一步展现中国实力,领导人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出要提升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中国在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路径有两方面:一是在原有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内进一步提升,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WTO)、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BRICS)等机制内;二是另辟蹊径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丝路基金”和亚投行。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首次提出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目前学界对于制度性话语权尚无公认的定义。笔者把福柯对于话语权的研究与施密特的“话语性制度主义”理论相结合,分析话语权与制度性话语的联系、国际制度与制度性话语权的联系、国际制度设计和制度性话语权的联系,从而对制度性话语权的概念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制度性话语权是指行为体以自身经济实力为基础,以正式和非正式国际制度为平台,对其他行为体产生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即在全球机制维护、全球决策参与和全球机制创设三方面掌控与行为体经济实力相一致的权力。具体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是指主权国家及其建立的国际经济机制,以正式和非正式国际制度为平台,解决当前全球性经济问题,并依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机制的维护、全球经济决策参与、全球经济机制创设三方面享有与其相一致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本文侧重研究经济领域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的制度性话语权,即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正式机制进行的全球货币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监管治理和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以及以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非正式机制治理以上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还包括作为国际经济机制有益补充的“一带一路”倡议、“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治理涉及的话语权。本文对以上领域机制的建立、发展均有详细梳理,对于份额改革、投票权改革、份额公式的改革过程也均有详细说明。对于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中世界贸易组织下的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的进展和困境、谈判内容、现状和发展也有详细说明。此外,对于非正式机制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的产生、发展、历届峰会的议题和成果、新机制的建立等历史均有梳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1980-2001年)、全面参与阶段(2001-2009年)和主动作为阶段(2009年-目前)。尤其在第三个阶段,中国开始积极争取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制度性话语权:进一步要求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份额和投票权、在二十国集团中主动参与并设定议程、推动多哈会谈判和出台“巴塞尔III”、推动人民币入篮。此外,中国还为国际社会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本文对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取得的进展和身份转变有详细论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以下外交理念:亲、诚、惠、荣的周边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同时也提出了与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相关的外交理念,即坚持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体现了以下新理念、新思路:创新、共商共建共享、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思路是:维护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以上理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归纳。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回潮、全球经济治理赤字化和碎片化、美国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掌控、新兴经济体内部存在矛盾、全球及中国经济不确定的严峻形势等。为此,提升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要通过以下两个路径:一是在原有国际机制内提升,如客观看待全球化、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要求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代表性和发言权改革;促成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完善并强化金砖国家机制;加强议题设定能力;培养全球经济治理人才;讲好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故事等。二是另辟蹊径建立新机制,如根据“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理论提出亚太自贸区制度设计构想,推进亚太自贸区早日建立;以欧洲金融监管机制为参考,提出建立亚洲金融监管委员会构想;加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促进沿线国家合作;完善风险评估、加强亚投行与金砖国家银行、应急储备机制和“丝路基金”的互动,加强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的顶层设计;以“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为平台,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等。

叶成城[4](2015)在《能力分配和制度收益:冷战后亚太地区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体系的系统性变革,亚太地区的秩序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考察冷战后亚太的历史可以发现,大国在不同时期地区制度建设中的考虑和行为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亚太的地区制度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有何特点?亚太地区制度变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亚太地区国家间的博弈有何特点,如何对地区制度的形成和变迁产生影响?同样的制度为何在不同时期内取得的进展截然不同,在相同的时期为何不同的制度取得的进展不一样?本文的核心假设是,主要大国的在制度构建中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地区体系内的能力分配和地区制度的收益。本文试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用能力分配和制度收益两个变量来描绘大国博弈如何影响亚太地区制度的变迁。能力分配即地区体系内国家面临的结构压力的大小,而制度收益则取决于国家对地区制度所能获得的利益的认知,最终大国影响制度的能力和意愿决定了其在制度博弈中的行为,从而促成了亚太地区制度的变迁。本文将后冷战时期的亚太制度变迁分为了三个时期,分别从中美的视角考察了能力和收益的变化,认为中国经历了从融入、参与和部分主导地区制度的过程,而美国则分别经历了构建、忽视和亚太再平衡的过程。而每一个阶段的制度变迁又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制度需求、制度博弈和制度维持三个过程。为了检验核心假设,运用比较方法和过程追踪方法详细考察了以下三个阶段案例:(1)九十年代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ARF)(1991-2000年);(2)反恐战争期间的东盟“10+3”机制和APEC(2001-2008年);(3)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中国推出的一系列地区合作机制(2009年至今)。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第一时期在地区内是单极格局,美国和其它国家力量悬殊,中美之间推动地区制度发展的意愿都较强,但是中国和东盟又不愿意完全被美国主导,因而博弈的结果是形成了以APEC和ARF为代表的弱约束制度。第二时期在地区内仍然是单极格局,美国提供地区制度的意愿下降,而中国提供地区制度的意愿上升,最终博弈的结果主导的APEC发展的停滞和中国试图推动的“10+3”机制的发展遭受挫折。第三时期由于中美实力对比接近,在亚太地区逐渐形成两极格局,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后提供制度的意愿上升,但是在地区制度供给中更加具有排他性和重视相对收益。中国实力相对上升后,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势来予以应对,因而博弈的结果是中美之间的制度均势。本文有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首先,用能力分配和制度收益两个变量解释地区制度变迁,借助于制度变迁理论将地区制度变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讨论,避免了关于各大流派之间的范式之争;其次,区分了国家在地区制度中的行为和结果,引入博弈论来解释作为行为的国家政策和作为结果的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再次,在变量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为理解地区制度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总体而言,本文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揭示了在不同地区格局中,霸权国和新兴国的能力和对利益的权衡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了这种变化对大国行为和博弈结果的影响,补充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关于地区制度变迁的分析。

张小波[5](2011)在《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更加凸显。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背景下,进一步加快金融开放,融入金融全球化成为必然。中国金融开放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算起来已有30多个年头。而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如何、金融开放与国内发展协调性怎么样、金融开放带来的风险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怎样、金融开放在危机发生中角色是什么、金融开放对增长作用机制及效应如何、金融开放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新挑战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中国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深化金融开放有着极其重要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金融开放带来的风险为主线,对与金融开放风险密切相关的金融开放水平测度和协调性、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等有关问题展开了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本文从金融开放的内涵着手,构建了金融开放的体系结构,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测算金融开放水平的公式,并进一步地对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的涵义、测度和判断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处于中度开放水平,现实金融开放水平明显要低于官方承诺水平。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研究表明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开放与国内发展不相协调且这种不协调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即相对于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水平所要求的速度和质量,国内发展显得不足。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中国采取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开放模式使得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在政府干预下遭到抑制,金融市场化发展不足,再加上中国实施的以利用外资实现技术溢出进而促进技术进步的金融开放战略,忽略了金融市场开放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的互动性,进而导致国内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相对缓慢,而开放过程中过重地追求“资本”却并没有真正带来技术创新上的突破,也导致了金融开放过程与开放战略目标的错位。这些弊端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在加入WTO后,国内发展尤其是金融发展相对于官方承诺金融开放水平所要求的速度和质量显得不足。(2)本文在仔细梳理金融开放可能带来的外源性风险的基础,构建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指标体系,分别应用“3δ”原理、偏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模型评估金融开放风险、分析金融开放风险对经济金融稳定与安全影响和预测金融开放风险。选取26个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当前金融开放的风险级别处于安全状态。且对26个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评估、预警以及其对经济金融影响的结果,都与26个国家的实际十分吻合。这表明“3δ”原理和偏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模型在监测、分析和预警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建立金融开放外生源风险的评价机制,提高金融开放监管效率提供了方法依据。(3)在金融开放的潜在国际收支风险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建立差分模型,考察伴随金融开放流入东道国的长期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为变迁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占领东道国市场为目的长期外商直接投资将在长时期内不断削减长期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净出口效应,使东道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减小,且随着寻求市场型长期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长期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极有可能导致长期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国际收支净效益转为逆差,甚至引发国际收支危机。(4)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补贴、外部冲击、国际利率变化及金融开放等因素在内的危机模型来考察金融开放在危机中的角色,模型分析表明政府主导下对产业发展的非TPF补贴在推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引致了过度投资并形成了资产泡沫;在不利外部冲击或国际利率变动的作用下,国内经济显得敏感而脆弱,金融开放将加剧这种脆弱性,并成为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模型认为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下发展模型的缺陷。通过数值模拟和马来西亚的样本数据实证充分的验证了这一结论。这对中国金融开放、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5)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解模型,从收益与风险方面综合考察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以中国金融开放的实践,对效应分解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为正,但由于国内发展跟不上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速度和质量,导致了现实开放水平下的增长效应要明显小于官方承诺开放水平下的效应,且现实开放水平下的效应有递减趋势。因此,如何加快经济金融改革促进国内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开放的需要,是摆在中国金融开放面前的重大问题。(6)出于对金融开放风险的防范考虑,本文还研究了金融开放的国家宏观审慎监管构建问题,明确金融开放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带来挑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须要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同时,本文还结合中国的实际,认为中国应成立一个由国务院分管领导任主席的专门的跨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承担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能,并提出了如何根据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系统重要性机构独特性选择、开发、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强调宏观审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等等措施对策。

钱利[6](2011)在《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局面,加入WTO以后,贸易顺差增幅更是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如何看待和解决我国贸易收支失衡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贸易地理方向、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企业性质、地区结构等角度对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收支是一种结构性失衡,不能仅通过总量数据来考察。我国的贸易收支之所以呈现出一种结构性失衡,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需要考虑全球产业调整和国际分工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贸易政策、储蓄率等因素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贸易收支平衡,但却无法对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点做出解释。本文尝试突破已有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基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FDI流动的视角,研究我国贸易收支失衡形成的机理和原因。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着加快。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要素和资源的配置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国际分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阶段,由此推动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导致FDI大量流入我国。FDI产生的顺差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进口替代效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贸易收支,是我国结构性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源。我们通过引入和构建引力模型就FDI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我国总体的贸易顺差和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都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绝对贸易顺差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贸易顺差较大,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我国贸易顺差形成机制的分析。对FDI技术溢出的实证检验显示FDI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间接地扩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非常显着。对我国贸易收支问题的认识,本文认为应该从以总量角度看贸易收支转变为重点考察贸易收支的结构性上来,从关注贸易失衡的规模和持续时间转变为重视失衡本身的可承受性上来。通过国别比较和相对规模的测度可以发现,我国的贸易顺差基本处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贸易顺差是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在现存制度框架下,随着FDI的继续流入,美、欧的制造能力继续向我国转移,我国继续保持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这种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可能长期存在。实证检验表明,汇率等传统的政策工具在调节我国贸易收支失衡上可能存在困难。由此我们提出我国贸易收支失衡调整的路径和政策选择也应从结构入手。

王玉华[7](2010)在《世界经济失衡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获得的巨大成就,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少有的现象,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因此而倍受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世界经济失衡一直影响各国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决策,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运行机制,探讨这一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策略,对于中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揭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运行机制,阐明了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冲击与挑战,通过经济学指标、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策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力图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统计学指标及计量经济学实证方法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的要素角度界定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要素(对外贸易和FDI)为主线,揭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与挑战。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角度分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世界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运用经济学指标和VAR模式实证研究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通过以上研究探究造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1)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依次经历了确立阶段、发展阶段,进入了现今的深化阶段。(2)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外资引进和出口导向为双引擎,由资本、人力资源、知识、对外贸易、FDI和制度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对外贸易、FDI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二者共同促进了国内外要素的整合,主导了国内经济增长。(3)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外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对世界经济失衡负有一定的责任。(4)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需要全面、系统地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要素的角度界定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要素为主线揭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的分析探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以此为参照选取变量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2)在世界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研究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其可持续性问题。国内视角——在界定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这一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这一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视角——分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及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3)依据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论证结果,从导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源头着手,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策略,即从进出口、内外需、内外资等角度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对策。

焦武[8](2009)在《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反映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国际收支账户呈现出愈发严重的失衡现象。中国国际收支两大基本账户:经常帐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同时、长期、持续出现顺差,即,所谓的“双顺差”,尤其是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经常帐户的顺差规模更是快速飙升,成为对中国这一问题最集中、真实的写照。中国国际收支长期、大额“双顺差”,是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逐渐形成、加深的。因为,有着特定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中国自身改革开放的内在需求,这种“双顺差”现象的产生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暴露出中国经济“内部”所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对这种日益严重的中国经济“外部”不平衡问题,如果我们不加以关注、调控的话,事情的发展就可能走向其对立面。本论文,紧密联系中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中国国际收支历史数据进行仔细的梳理与剖析,以期找出这种失衡的内在原因。我们的分析、研究是建立在主要针对中国这一现实问题的国际收支相关理论基础上的。同时,我们采用多种时间序列计量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对影响中国经常帐户收支中长期变动的宏观经济变量因素;中国经常帐户收支的长期可维持性;中国经常帐户及其主要子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相关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冲击响应关系;中国经常帐户收支在不同经济变量冲击下,向不同顺差状态转换的概率大小;中国经常帐户收支动态模型在可变参数不同设定状态下的变动路径、合意的逆转路径等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实证研究。最后,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内在原因作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控建议。为了具体化我们的政策调控设想,便于其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我们构建了一个建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综合IS-LM-BP模型和Swan模型特点的政策调控与搭配模型。通过该模型,我们阐释了化解当前中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的政策解决方案。总之,我们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外”经济结构失序、失调的外在表现,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内部”失衡。当然,“外生”因素也很重要,它们对这种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交互放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应。因此,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在本质上是结构性的失衡,带有较明显的阶段性。我们认为并相信,这种结构性失衡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是可以得到逐步缓解直至解决的。当然,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自身的积极应对是至关重要的,但某种程度的国际协调与配合无疑会加速这种纠偏的进程。

陈小蕴[9](2008)在《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阶段理论,在现实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分析其成因不仅对于检验、丰富和完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尝试价值,而且对于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经济中内外均衡的突出矛盾,探究其政策调整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比较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着力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了它的成因,并对当前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取向。全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探求国际收支结构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全文的基础。首先,工业化的演进与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具有内在的关系,已有的理论能够揭示工业化演进中的贸易周期与债务周期过程。或者说,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正是工业化发展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的反映。然而,有关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理论虽然是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演变的经验总结,但在最近三十年中,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都不能给予其经验支持,也就是说,工业化演进与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在实践中并没有与理论描述相一致。那么,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们的进一步探讨正是基于这样的疑惑。工业化进程面临要素约束,突破这一约束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这进而表现为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然而,当一国政府试图通过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工业化发展进程时,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方式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该国的国际收支。联想到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超前”特征,我们期望尝试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的种种矛盾现象。第二章考察贸易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研究中国贸易战略目标的演变,指出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强制性出口”特征。其次,研究在既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的进出口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第三,研究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依附性及其对贸易的影响。第三章考察外资战略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我们研究外资战略目标的演变及其战略目标的多重性特征。其次,研究在既定的目标指导下外资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这一外资政策包括中国利用外资形式的演变、以及外资优惠政策中体现的政策导向。最后,讨论外资政策实施的制度基础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外资政策的主要推动者或执行者——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以及它们对国际收支结构的扭曲作用。第四章我们将试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做出一个判断。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合理性,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贸易战略与外资战略目标体现了各个时期政府的国际收支均衡观,因此它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但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已经凸显了它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协调性,这提示我们重新评价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这一评价当然首先建立在专家学者们对国际收支均衡的认识上。其次,基于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们来衡量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最后,从经济理性与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更深入地来衡量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第五章,基于上一章的分析判断,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反思,而发展战略的调整正是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制定的基础。在这一章我们将指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中的战略目标偏失、战略理论偏失和体制缺失。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按照传统理论调节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衡,存在不能解决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调节思路,即转变对外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以及加快行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李剑峰[10](2008)在《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危机视角下的次序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命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研究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随着冰岛成为最后一个宣布实行资本账户开放的工业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问题几乎全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综览中外文献,开始阶段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大多与经济增长有关,即从收益角度研究资本账户开放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而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危机之后,人们日益重视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从风险角度考察资本账户开放。但这些研究要么以定性研究为主,要么没有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纳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虑。本论文正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认为对于开放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实行资本账户开放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又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要注重前提条件的建设,实行有次序的开放。具体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运用的研究方法、达到的研究目的以及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研究路线图。第二章是理论与文献综述,作为通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资本账户及资本账户开放的概念,总结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测度方法。其次,通过对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发现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效用的意见并不统一,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实施动因。再次,随着排序理论发展,大多数研究者认同发展中国家应该有序地开放资本账户,只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开放次序,不过鲜有研究是从货币危机控制角度展开的。最后,回顾了货币危机的相关理论,说明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确有影响,而且各子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这就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诱致性动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动因呈现新的特点。通过对样本国家经常账户开放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发展中国家的经常账户开放对资本账户开放有着较强的诱致性作用,即经常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导致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第四章从货币危机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国别经验的比较研究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否则,在缺少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贸然开放资本账户,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引发货币危机。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基础条件下,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可以有效地化解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而较差的宏观经济基础则会放大这种可能性。因此,从避免货币危机的角度出发,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和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第五章基于货币危机的视角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的研究主要集中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本账户开放与其他宏观经济改革的次序;二是经常账户开放与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三是资本账户内部各子账户开放的次序。通过第四章前提条件的研究可以看出,资本账户开放应在宏观经济改革的后期进行。通过国别经验的比较研究和基于货币危机的实证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应为:经常账户开放先于资本账户开放;对于资本账户本身来讲,应先开放资本流入,后开放资本流出;先开放直接投资,后开放间接投资:在间接投资中,应先开放债权投资,后开放股权投资。第六章研究了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1996年中国成为IMF第八条款国,实现了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随着经常账户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也呈上升趋势,资本账户开放不再仅仅是由政策强制性引导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经常账户开放诱致性引起的。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也有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但是中国较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大大缓解了这种负面影响,因此,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也要注重前提条件的建设,应该排在其他宏观经济改革政策之后进行。同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应该先开放引发货币危机风险较小的子账户,比较容易引起货币危机的子账户开放应在后期进行。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事实上基本遵循了这个规律,下一步的开放重点要放在对短期资本开放的控制方面,同时,要注重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监测。

二、中国从加入WTO到开放资本帐户非一步之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从加入WTO到开放资本帐户非一步之遥(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点
        1.1.2 欧盟和日本的自贸区战略
        1.1.3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
        1.1.4 选题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3.2 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索
    2.1 文献综述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文献综述
        2.1.2 欧日自贸区效应的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
        2.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2 自贸区相关理论
        2.2.3 理论评述
第3章 欧日签署EPA的背景与基础
    3.1 货物贸易情况
        3.1.1 总体货物贸易情况
        3.1.2 双边贸易情况
        3.1.3 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3.2 服务贸易发展
    3.3 双向投资发展
    3.4 比较优势分析
    3.5 竞争优势分析
    3.6 产业内贸易分析
第4章 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1 主要内容
        4.1.1 货物贸易
        4.1.2 服务贸易
        4.1.3 非关税壁垒
        4.1.4 投资自由化
    4.2 主要特点
第5章 欧日EPA的经济效应
    5.1 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5.1.1 贸易效应
        5.1.2 投资效应
        5.1.3 竞争效应
        5.1.4 轮轴-辐条效应
    5.2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简述
        5.2.2 数据与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3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5.3.1 关税削减程度
        5.3.2 模型和模拟方案
        5.3.3 结果分析
第6章 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
    6.1 社会效应
        6.1.1 理论分析
        6.1.2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6.2 环境效应
        6.2.1 理论分析
        6.2.2 基于LMDI模型的实证分析
    6.3 规则治理效应
        6.3.1 补贴和国有企业
        6.3.2 公司治理和市场导向
        6.3.3 可持续发展
        6.3.4 政府采购
        6.3.5 投资保护
第7章 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7.1 中国与欧日双边合作情况
        7.1.1 双边贸易
        7.1.2 双向投资
    7.2 中国与欧日贸易分析
        7.2.1 竞争性和互补性
        7.2.2 比较优势
        7.2.3 竞争优势
        7.2.4 产业内贸易
    7.3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7.3.1 理论分析
        7.3.2 实证分析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结论
        8.1.1 欧日EPA的综合效应
        8.1.2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8.2.2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中国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全球经济治理和制度性话语权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界定
        一、全球治理、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及联系
        二、中国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三、本文对于全球经济治理的界定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构成要素
        一、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主体
        三、全球经济治理的客体
        四、全球经济治理的平台
        五、全球经济治理的工具
        六、全球经济治理的评估
    第三节 制度性话语权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话语权的概念
        二、制度性话语权的概念及理论来源
        三、话语权与制度性话语权的联系
        四、国际制度与制度性话语权的联系
        五、国际制度设计与制度性话语权的联系
        六、本文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及发展
        一、二战后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1945-2008年)
        二、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特点
        三、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现状
    第二节 全球货币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牙买加货币体系
        三、美元霸权体系
        四、SDR的重要性及作用
    第三节 全球金融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一、IMF份额改革
        二、IMF投票权改革
        三、IMF份额公式的改革
        四、理事会代表席位的改革
        五、美国国会对IMF的影响
        六、WB份额和投票权改革
    第四节 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一、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和困境
        二、多哈回合谈判内容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和发展
    第五节 全球监管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一、FSB机制的建立及功能
        二、新巴塞尔协议的现状和演进
        三、G20MAP的形成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非正式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一节 非正式机制的产生及发展
        一、非正式机制的概念及特点
        二、2008年后非正式机制的发展
    第二节 Gx机制的形成及演变
        一、G7、G8的形成及发展
        二、海利根达姆进程:G8+5
        三、2008年之前G20机制的形成及运作
        四、2008年后G20机制的运作及成果
        五、对G20的评价
    第三节 新南南合作的典范:金砖国家的形成及发展
        一、金砖国家的演进
        二、金砖国家历届峰会取得的成果
        三、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和运作
        四、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建立
        五、对于金砖国家的评价
第四章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历程和身份转变
    第一节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起步阶段(1980-2001年)
        一、恢复WB和IMF合法席位
        二、艰难加入WTO
        三、参加G20部长级会议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全面参与阶段(2001-2009年)
        一、初步要求对IMF和WB进行改革
        二、参与G20机制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三、在WTO内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节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主动作为阶段(2009年-目前)
        一、进一步要求增加在IMF和WB的份额和投票权
        二、在G20中主动参与治理并设定议程
        三、引领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发挥更大作用
        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和出台“巴塞尔III”
        五、推动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
        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落实
        七、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
第五章 中国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现状
        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取得的进展
        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中身份的转换
        三、取得与本国经济实力相称的制度性话语权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存在的机遇
        一、金融危机促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二、西方国家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不足
        三、新兴经济体及中国的实力和治理能力增强
    第三节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回潮
        二、全球经济治理赤字和碎片化
        三、美国对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掌控
        四、新兴经济体内部存在矛盾
        五、全球动能不足,不确定性增加
第六章 中国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对策
    第一节 中国外交理念与全球经济治理思想
        一、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理念与全球治理思想
        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的梳理
        三、提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
        四、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
    第二节 在现有国际机制内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对策
        一、客观看待经济全球化,处理好中美经济关系
        二、进一步要求对IMF和WB进行代表性和发言权改革
        三、促成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
        四、推动G20制度化
        五、完善并强化金砖国家机制
        六、加强议题设定能力
        七、培养全球经济治理人才
        八、讲好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故事
    第三节 另辟蹊径建立新机制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对策
        一、推进FTAAP早日建立
        二、建立AFSB构想
        三、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促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四、加强亚投行和金砖银行顶层设计
        五、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国际机制英汉对照表
致谢

(4)能力分配和制度收益:冷战后亚太地区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地区制度变迁
    第一节:研究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辨析
        三、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亚太地区制度研究现状
        二、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关系博弈
        三、中美关系与地区合作制度
    第三节:理论基础
        一、基本假定
        二、变量选择与核心逻辑
    第四节:研究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亚太地区制度变迁:一种“因素+机制”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各大流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和谐学派
        二、制度变迁的冲突学派
        三、冲突与和谐学派的批评与范式的融合
    第二节:亚太地区制度变迁的因素性解释
        一、变量与编码法则
        二、能力分配、制度收益与制度变迁的模糊集分析
        三、因素分析和假设检验
    第三节:亚太地区制度变迁的机制性解释
        一、地区制度变迁的机制性解释
        二、美国的地区制度战略的政治经济动因
        三、中国的地区制度战略的内外动力
        四、国家行为、大国博弈与地区制度的变迁
第三章 制度构建:九十年代APEC和ARF的兴起
    第一节:九十年代地缘政治经济背景
    第二节:九十年代地区制度变迁
        一、亚太经合组织的兴起与停滞
        二、东盟地区论坛的成立与发展
    第三节:利益界定与中美在地区制度构建中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构建区域霸权制度:美国的政治经济动因
        二、融入地区社会:中国的政治经济动因
    第四节:九十年代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
        一、单极霸权下的绝对优势
        二、中国影响地区制度构建的政治经济手段
    第五节: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一、九十年代中美博弈与亚太地区制度变迁
        二、开放地区主义的绩效与局限
第四章 制度停滞:世纪初APT和APEC的发展与虚化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反恐战争后的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
    第二节:制度需求与中美在地区制度博弈中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外部冲击与亚洲认同的出现
        二、融入、适应到试图主导:中国的政治经济动因
        三、霸权维系与反恐需要:美国的政治经济动因
    第三节:制度博弈与中美的力量对比
        一、中国崛起及其影响制度变迁能力的局限
        二、霸权国的衰落及其影响制度变迁能力
        三、中美博弈与亚太地区制度变迁
    第四节:制度停滞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东盟“10+X”机制发展和虚化
        二、APEC、ARF以及其他制度的发展
        三、面条碗效应: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第五章 制度制衡:金融危机后TPP及其对冲机制的发展
    第一节:后金融危机后的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
    第二节:金融危机后的制度需求:中美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再平衡战略下的规则重塑:美国的政治经济动因
        二、战略对冲与利益延伸:中国的政治经济动因
    第三节:金融危机后地区能力分配与制度的重构
        一、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力量对比
        二、制度构建与奥巴马政府的地区制度战略
        三、中国的地区制度战略与周边部署
    第四节: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美博弈与亚太地区制度变迁
        一、博弈论视角下的大国地区制度竞争
        二、中美博弈与亚太制度网络的绩效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能力分配、制度收益与亚太地区制度的变迁
        一、不同时期地区内的能力分配、制度收益及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二、亚太地区制度变迁中的行为与结果
    第二节 中观视角下的亚太地区制度变迁
        一、能力分配、制度收益与亚太地区的制度建设
        二、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地区制度建设
    第三节 中美制度博弈:均势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5)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金融开放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1.2.1 金融开放的内涵
        1.2.2 金融开放与金融发展、金融结构
        1.2.3 金融开放与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
        1.2.4 金融开放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1.2.5 金融开放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逻辑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金融开放水平测度
        2.1.1 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水平的测度
        2.1.2 现实金融开放水平的测度
        2.1.3 金融开放水平测度方法的评述
    2.2 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
        2.2.1 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2.2.2 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
        2.2.3 金融开放促进增长的条件
        2.2.4 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研究的评述
    2.3 金融开放风险与危机
        2.3.1 金融开放风险与预警
        2.3.2 金融开放与国际收支风险
        2.3.3 金融开放与危机
    2.4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
        2.4.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体制定义
        2.4.2 金融监管模式
        2.4.3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
        2.4.4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金融开放水平的测度及协调性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金融开放水平的测度方法
        3.2.1 金融开放界定与结构体系的构建
        3.2.2 金融开放水平测算公式
    3.3 金融开放的协调性测度与判别方法的建立
        3.3.1 金融开放协调性的定义
        3.3.2 金融开放的协调性测度及评价方法
        3.3.3 金融开放协调性区间的划分
    3.4 实证分析
        3.4.1 样本的选取及指标数据来源说明
        3.4.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评估、影响及预警
    4.1 研究背景
    4.2 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
        4.2.1 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体系结构
        4.2.2 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指标体系
        4.2.3 风险评估方法
        4.2.4 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对经济稳定与安全影响分析方法
        4.2.5 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预警模型
    4.3 中国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4.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4.3.2 中国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评估
        4.3.3 中国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对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安全影响分析
        4.3.4 中国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金融开放的潜在国际收支风险研究——基于长期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为变迁视角
    5.1 研究背景
    5.2 长期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为变迁对国际收支影响分析构架
    5.3 FDI 的行为变迁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参数测算及其数据来源
        5.3.2 实证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开放与危机——基于国内发展战略选择的视角
    6.1 研究背景
    6.2 基本模型
        6.2.1 基本假设
        6.2.2 金融未开放条件时经济体行为
        6.2.3 金融开放条件下经济主体行为
    6.3 数值模拟及实证分析
        6.3.1 数值模拟分析
        6.3.2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解及评价——基于中国1979-2009 年的实证分析
    7.1 研究背景
    7.2 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解框架
    7.3 中国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7.3.1 变量设计和数据来源说明
        7.3.2 检验结果及其阐述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金融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及其选择
    8.1 研究背景
    8.2 金融开放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挑战
    8.3 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
        8.3.1 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
        8.3.2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
        8.3.3 宏观审慎监管的客体
        8.3.4 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
    8.4 发展国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8.5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与建议
        8.5.1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
        8.5.2 建立适合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独特性的系统风险监测分析系统
        8.5.3 选择和设计适合中国系统重要性机构独特性的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
        8.5.4 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8.5.5 强调宏观审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8.5.6 保持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政策的有机融合
        8.5.7 建立与世界其他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表K
    附录L
    附表M
    附录N
    附录O

(6)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概念的界定
        1.2.1 贸易收支
        1.2.2 外国直接投资
        1.2.3 外资企业
    1.3 相关研究回顾
        1.3.1 贸易收支失衡的原因
        1.3.2 贸易收支失衡的持续性
        1.3.3 FDI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2.1.1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
        2.1.2 产品生命周期论
        2.1.3 边际扩张论
        2.1.4 国际生产折中论
    2.2 FDI与经济增长和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
        2.2.1 Romer基于知识外部性的内生增长模型
        2.2.2 Lucas基于人力资本和R&D的内生增长模型
        2.2.3 FDI技术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
        2.2.4 FDI与经济增长
    2.3 FDI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研究
        2.3.1 FDI与贸易的替代关系
        2.3.2 FDI与贸易的互补关系
        2.3.3 FDI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
    2.4 贸易收支调节理论
        2.4.1 弹性分析法
        2.4.2 吸收分析法
        2.4.3 结构分析法
        2.4.4 跨期分析法
第3章 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
    3.1 我国贸易失衡的基本情况
    3.2 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特点
        3.2.1 从贸易地理方向的角度考察
        3.2.2 从贸易商品结构的角度考察
        3.2.3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考察
        3.2.4 从企业性质的角度考察
        3.2.5 从地区结构的角度考察
    3.3 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
    3.4 我国结构性贸易顺差的根源
第4章 我国结构性贸易失衡的形成机制
    4.1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1.1 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4.1.2 外国直接投资扩大了我国贸易规模
        4.1.3 外国直接投资提升了我国产业结构
    4.2 我国利用FDI参与国际分工
    4.3 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发展现状
        4.3.1 基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产业转移
        4.3.2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4.3.3 向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4.3.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不平衡
    4.4 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4.5 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
        4.5.1 FDI的顺差转移效应
        4.5.2 FDI的贸易创造效应
        4.5.3 FDI的进口替代效应
第5章 FDI对我国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贸易引力模型的引入
        5.1.1 国家引力模型的数理模型
        5.1.2 贸易引力模型的微观基础推导
    5.2 FDI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实证检验
        5.2.1 模型和数据
        5.2.2 研究方法
        5.2.3 FDI对我国贸易收支总额的影响检验
        5.2.4 FDI对外资企业贸易收支的影响检验
        5.2.5 结论
    5.3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5.3.1 模型和数据
        5.3.2 计量方法及分析结果
第6章 我国贸易失衡的程度及趋势
    6.1 我国贸易收支的国际比较
    6.2 我国贸易顺差的相对规模
    6.3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分析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6.3.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6.3.3 汇率政策工具的有限性
    6.4 FDI持续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6.4.2 基于VAR模型方法的实证检验
        6.4.3 结论
    6.5 我国贸易失衡的趋势分析
        6.5.1 客观认识我国的贸易失衡问题
        6.5.2 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性
第7章 结论及前瞻
    7.1 本文主要结论
        7.1.1 研究结论
        7.1.2 我国贸易收支调整的政策建议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世界经济失衡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世界经济失衡研究综述
        2.1.1 世界经济失衡产生的原因
        2.1.2 世界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
        2.1.3 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
    2.2 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2.2.1 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2.2.2 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2.2.3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2.3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2.3.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2.3.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景
        2.3.3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2.4 小结
3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内涵及运行机制
    3.1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
        3.1.1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阶段
        3.1.2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阶段
        3.1.3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深化阶段
    3.2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3.3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3.4 小结
4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事实
    4.1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4.1.1 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
        4.1.2 储蓄率和投资率不断提高
        4.1.3 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4.1.4 FDI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4.2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4.2.1 外需与内需失衡,过度依赖外需
        4.2.2 投资与消费失衡,居民消费过低
        4.2.3 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产业安全问题凸现
        4.2.4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保值增值压力增大
        4.2.5 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
    4.3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
        4.3.1 出口严重下滑
        4.3.2 FDI流入规模收缩
        4.3.3 贸易摩擦加剧
        4.3.4 对外经济政策转型升级受阻
    4.4 小结
5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世界经济失衡
    5.1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世界经济增长失衡
    5.2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国际收支经常帐户失衡
    5.3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国际金融失衡
    5.4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国际储蓄与投资失衡
    5.5 小结
6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6.1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6.2 中国高投资率的可持续性
    6.3 中国出口的可持续性
    6.4 中国FDI的可持续性
    6.5 小结
7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7.1 稳定外需,扩大内需,促进内外需平衡发展
        7.1.1 稳定外需
        7.1.2 扩大内需
    7.2 稳定出口,扩大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
        7.2.1 推进出口产业升级,稳定出口
        7.2.2 发挥进口积极作用,扩大进口
    7.3 加强内资作用,促进内外资平衡发展
        7.3.1 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7.3.2 充分发挥内资的作用
    7.4 充分利用外汇储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7.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6 小结
8 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8.1 主要结论
    8.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8)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与论文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结构安排
        三、本论文的创新
        四、本论文的不足
    第四节 重要概念说明
        一、论文重要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二、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界定
    注释
第二章 国际收支: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国际收支核心账户及之间的基本关系
        一、国际收支核心账户说明
        二、几个国际收支账户间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
        一、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
        二、经常账户与一国国际投资头寸
        三、经常账户和一国储蓄-投资
    第三节 可供中国借鉴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述评
        一、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方法
        二、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方法
        三、国际收支的结构分析方法
        四、国际收支的跨期分析方法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成长阶段理论述评
        一、萨缪尔森的国际收支生命周期学说及在中国的应用
        二、瑟尔沃的国际收支资本流动演化阶段学说及在中国的应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国际收支研究(1982~2007):历史数据分析及其背后的逻辑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历史数据的描述与分析研究
        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账户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一级账户子账户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研究
        一、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国内储蓄—投资之间的理论模型
        二、中国经常账户余额与储蓄—投资时间序列关系的数据检验
        三、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和国际投资头寸之间关系的数据检验
    第三节 中国与最主要贸易伙伴国国际收支的比较研究
        一、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流向、流量等经济指标概况
        二、美国、日本、德国国际收支概况:1982—2007年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平衡表(BOP)核算框架下,中、美、日、德国际收支对比研究
        四、中、美、日、德,国际收支货物与服务贸易的对比研究
    第四节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研究
        一、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与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
        二、中美国际贸易统计规则的不同与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
        三、国际产业转移、FDI、加工贸易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四、中国国内储蓄持续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长期变动影响因素研究
        一、需针对研究的中国国际收支问题(之一)
        二、相关重要文献回顾
        三、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基本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四、结论及相关政策调整建议
    第二节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研究
        一、需针对研究的中国国际收支问题(之二)
        二、相关文献述评
        三、模型与数据
        四、计量分析与检验
        五、结论及现实意义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关系研究
        一、需针对研究的中国国际收支问题(之三)
        二、相关重要文献述评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四、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模型研究
    第一节 宏观经济变量冲击与中国经常账户波动
        一、问题的引出:概率模型视角
        二、相关文献述评
        三、模型构建和计量分析结果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二节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数值模拟与预测
        一、问题的提出:数值模拟视角
        二、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动态方程模型
        三、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敛散性与逆转分析
        四、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控研究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深层原因与对策
        一、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在原因及解决之道
        二、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外在原因及解决之道
    第二节 中国经济从失衡重新走向均衡:政策搭配与组合的视角
        一、一国内、外经济运行与政策搭配及组合原理
        二、中国"内"、"外"经济失衡调整的政策搭配与组合
    第三节 本章小结
    注释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五.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国际收支结构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的工业化涵义
    第二节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审视
    本章结论
第二章 贸易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贸易战略的演变与特点
    第二节 进口政策演变对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 出口政策演变及其对出口的激励作用
    第四节 汇率政策演变及其对贸易政策的依附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外资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外资战略的演变与特点
    第二节 利用外资形式的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外资政策导向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外资政策实施体制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对中国国际收支均衡的判断
    第一节 关于国际收支均衡的观点综述
    第二节 中国国际收支均衡: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标准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均衡:现阶段的判断标准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与中国国际收支调节
    第一节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难点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基本思路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危机视角下的次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含义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选择
    第四节 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诱致性动因研究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账户开放
    第三节 经常账户开放与资本账户开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危机视角下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条件的比较研究:相对失败的案例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条件的比较研究:相对成功的案例
    第三节 资本账户开放条件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危机视角下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选择二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经常账户开放与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资本流入开放与资本流出开放次序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直接投资开放与间接投资开放次序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债权投资开放与股权投资开放次序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货币危机视角下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
    第一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诱致性动因
    第二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选择
    第四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演进与发展
    本章小结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从加入WTO到开放资本帐户非一步之遥(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D]. 王宇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中国视角研究[D]. 朱伟婧.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能力分配和制度收益:冷战后亚太地区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分析[D]. 叶成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3)
  • [5]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张小波. 重庆大学, 2011(07)
  • [6]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 钱利.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
  • [7]世界经济失衡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王玉华. 浙江大学, 2010(09)
  • [8]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D]. 焦武. 复旦大学, 2009(12)
  • [9]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D]. 陈小蕴.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危机视角下的次序选择[D]. 李剑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开放资本账户绝非一步之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