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水分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底部水分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一、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鹏,穆奎,董文俊,严惠敏,张体彬,邹宇锋,丁奠元,冯浩[1](2021)在《关中地区播前土壤墒情对覆膜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基于3年连续冬小麦-夏玉米覆膜轮作试验,通过校验之后的AquaCrop模型设置不同水平的播前土壤墒情,模拟研究关中地区多年历史气候条件下旱作覆膜夏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对播前土壤墒情的响应规律,拟基于播前土壤墒情初步建立覆膜与否的判断标准。结果表明,当土壤初始含水率≤70%田间持水量,关中地区夏玉米覆膜产量波动剧烈;覆膜增产率随着降水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覆膜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且趋于稳定;然而覆膜措施的增产效果对降水量越来越不敏感,最终呈稳定趋势。当播前土壤底墒达到80%~85%田间持水量的水平时,覆膜夏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综上,有水可保可用是覆膜增产增效的先决条件之一;当土壤初始含水率≤70%田间持水量,建议不采用覆膜措施;当土壤初始含水率≥80%田间持水量时,建议采用覆膜措施。

郭亮亮[2](2020)在《麦季免耕及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夏玉米碳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水分池进行,试验设计方法为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两种耕作方式:小麦免耕播种即麦季免耕(NT)和小麦翻耕播种即麦季翻耕(CT)玉米季免耕,副区为三种播前灌溉量:30 mm、70 mm和110 mm,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针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碳排放、土壤水分和碳组分、夏玉米生长和产量以及碳排放效率和水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对于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如下:1.土壤呼吸速率和碳排放随着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土壤呼吸速率在2018年呈现双峰变化,2019年呈单峰变化,其中,土壤表层温度和湿度均与土壤碳排放呈现极显着的相关关系。两年间,麦季免耕对土壤呼吸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于麦季翻耕降低了土壤碳排放;土壤呼吸速率随播前灌溉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土壤碳排放量也在增加。2.土壤水分和碳组分播种时,播前灌溉对前8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有显着影响,对80-120 cm土层含水量两年无统一规律,120-160 cm土层含水量无影响。随夏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不同灌溉量之间水分趋于一致。在各土层间,麦季免耕对于土壤水有较好的保持作用。相同耕作方式下,播前灌溉量的增加对0-10 cm土层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含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相同灌溉处理条件下,麦季免耕处理能够提高0-10 cm土层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含量,麦季翻耕处理0-10 cm和10-20 cm两土层间碳组分差异不显着,具有一定的土层均匀性,20-40 cm的三种碳组分含量显着低于0-10、10-20 cm土壤。3.夏玉米生长和产量两年间,随播前灌溉量的增加,夏玉米的光合性能和叶面积指数显着提高,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最终提高玉米产量。110 mm播前灌溉与70 mm之间产量无显着规律,但70 mm播前灌溉量的产量显着比30 mm高13.57-39.82%,同时麦季免耕也能促进夏玉米生长,相同播前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产量比麦季翻耕高7.16-34.3%。4.碳排放效率和水利用效率播前灌溉量的增加对夏玉米生长有促进的作用,并且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碳排放效率,但是提高是有限度的,70 mm播前灌溉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碳排放效率显着高于30 mm和110 mm灌溉,而单位耗水碳排两年表现无一致规律。与麦季翻耕相比,麦季免耕有较低的土壤碳排量和农田蒸散量,所以免耕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碳排放效率,较低的单位耗水碳排。综上所述,麦季免耕和适当增加播前灌溉提高了夏玉米产量,降低了土壤CO2排放,增加了土壤水分与碳含量,提高了夏玉米碳排放效率和水利用效率,但整体来看,免耕条件下播前灌溉70 mm是较为合理的播前灌溉量。

李源方[3](2020)在《灌水量与品种匹配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品种匹配及适宜灌溉量,进一步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灌水量对不同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组合周年生理特性、物质生产、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选取山农25、青麦6号、泰科麦30、齐民9号、淄麦29、烟农1212、济麦22七个小麦品种和郑单958、登海605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3种灌水量:冬小麦生育期内无灌水,夏玉米灌蒙头水(W0);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夏玉米灌蒙头水(W1);冬小麦全生育期灌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夏玉米灌蒙头水(W2)。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组合,副区为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1)灌水量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影响显着,对夏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增加灌水量能显着提高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大冬小麦旗叶气孔导度,提高小麦的蒸腾速率,进而促进小麦旗叶胞间CO2的消耗。(2)灌水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W1和W2与W0处理相比,冬小麦干物质在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积累速度最快,夏玉米在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显着。(3)与W0相比,W1和W2处理条件下各个品种的冬小麦灌浆平均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明显提高,但会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延后,延长灌浆时间。(4)灌水量可以促进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的提高。与W0相比,W1处理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增长21.65%36.28%,W2处理下周年产量增长16.84%33.64%。青麦6号+登海605、泰科麦30+登海605、济麦22+郑单958在W2处理下周年产量最高,其余均在W1处理下周年产量最高。从单季作物来看,冬小麦只有山农25和淄麦29在W1处理下产量最高,其余品种冬小麦均在W2处理下产量最高;郑单958和登海605产量均表现为W1>W2>W0。(5)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影响。与W0相比,W1处理下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77%15.29%,W2周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7.98%23.42%。从单季作物来看,山农25、青麦6号、泰科麦30、齐民9号、济麦22均在W1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淄麦29和烟农1212在W2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登海605和郑单958在W0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6)统筹兼顾周年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灌三水(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蒙头水60mm)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最佳灌水量,并且山农25+登海605为最佳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组合。

胡昌录[4](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张旭东[5](2019)在《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一直以来,有限和高变异的降水威胁着该地区作物生产的持续性,常常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甚至生产失败。同时,该地区春秋季的低温和养分管理不科学也限制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对农田生产的胁迫。人口压力、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粮食生产高效可持续的需要日趋迫切,如何促进半干旱地区水、热、光、养生产资源协同高效利用,实现农田的持续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旱作农业面临的重要研究问题。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有效水分、热量和养分因素对农田生产的共同限制性及其驱动的作物生产力不确定性,本研究于2014-2017年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了连续4年大田试验。研究设置:1)三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沟垄全覆膜RFF、沟垄半覆膜RFH和平作半覆膜FH,以平作不覆膜FN为对照),和2)沟垄全覆膜种植RFF和沟垄半覆膜种植RFH下5个施肥水平(N 0+P2O5 0 kg ha-1,CK;N 117+P2O5 59 kg ha-1,L;N 173+P2O587 kg ha-1,M;N 229+P2O5 115 kg ha-1,H;N 285+P2O5 143 kg ha-1,SH)两项大田试验,分析了覆膜种植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籽粒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了覆膜种植提高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的土壤水温驱动机制和施肥量对覆膜种植水、养资源利用和生产力可持续的影响机制。研究可为了解作物水热生理响应、作物建模、完善覆膜种植技术、农业区划和水肥优化匹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覆膜种植驱动的土壤热响应特征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覆膜种植提高了10 cm处土壤温度,RFF、RFH和FH玉米生育期日平均温度较对照FN分别提高了2.9℃、1.9℃和FH 1.5℃。随玉米生长覆膜种植增温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提高2.4℃、2.3℃和1.8℃。覆膜种植在夜间(20:00-08:00)的保温效果强于白天(08:00-20:00)的升温效果,引起昼夜温差降低0.7-1.3℃,缓和了土壤温度的骤变,以RFF最强,FH次之,RFH最弱。统计土壤温度和气温数据,分析发现覆膜种植在低气温区间5-10℃表现最强的增温能力,增温幅度达2.5℃,同时提高了土壤温度在20-25℃区间的分布频次,降低了在5-20℃区间的分布频次,改善了玉米生长土壤热环境。覆膜种植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发育,缩短了其生育期2-17天,并使出苗(VE)、拔节(V6)和吐丝(R1)分别提前2.5-6天、4-10天和4-13天,提前和缩短能力依次为RFF>FH>RFH。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营养生长期(8-13天),但相改善了生殖生长期,其中RFF缩短3.5天,FH缩短2天,RFH延长2天。(2)覆膜种植驱动玉米高效光合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策略覆膜种植显着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土壤时空湿干交替行为。时间角度,覆膜种植土壤在播后0-50天、50-130天和130-160天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空间角度,覆膜种植于播后50-130天在0-20 cm、20-120 cm和120-200 cm土层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现土壤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相对于半覆膜RFH(中湿-微干-微湿)和FH(微湿-强干-微干),全覆膜RFF随玉米生长土壤呈强湿(土壤含水量SWC提高0-2.0%)-中干(SWC降低0.4-1.5%)-微湿(SWC提高0-0.9%)变化趋势,表现更强的水分平衡能力。虽然覆膜种植降低了水分敏感期土壤平均湿度,但驱动了水分定向运动与作物生长生理相匹配,维持了作物水分敏感期关键的浅层土壤水分,显着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12.4-52.9%、蒸腾速率12.6-59.2%、气孔导度17.9-120.5%,以及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累积。(3)覆膜种植对水、热、光、养资源的协同利用机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覆膜种植改善了水分耗散结构,提高了作物捕获热、光、养资源的总量,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提高6.3-11.8%、土壤有效积温增加129-389℃d,氮吸收量提高8.8-21.7%,资源捕获能力以RFF最强,RFH和FH次之。覆膜种植通过驱动积极的土壤热响应为玉米营造优良的生长热环境,在提高水分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提高了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匹配度。受热效应影响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的营养生长期但维持(甚至延长)了相当的生殖生长期,改善了玉米物候,促进了水、热、光、养资源向玉米生殖生长中心富集,驱动半干旱研究地区资源的获取和优化配置,以及资源转化为生物材料(尤其是籽粒)的过程。与RFH、FH和FN相比,RFF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4.6%、20.4%和42.7%;水分利用效率(WUEGY)分别提高24.0%、21.7%和42.5%;热量利用效率(TUEGY)分别提高15.0%、12.0和20.2%;光能利用效率(RUEGY)分别提高19.7%、15.6%和34.8%;养分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17.4%、12.7%和26.5%;经济收益分别提高69.0%、50.0%和1.5倍。(4)RFF和RFH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肥吸收的影响RFF较RFH加速了玉米生长,玉米生育期平均缩短17天。两种种植方式下,施肥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主要是生殖生长期),在L、M、H和SH下分别延长了9天、11天、14天和15天,同时显着改善了玉米光合作用,促进了玉米株高、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但超过H水平后再提高施肥量则不再显着改善。施肥主导了年际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可能使限制玉米光合作用的因素逐渐由气孔导度因素向气孔密度和质量因素转移。四年平均,RFF玉米生育期蒸散量(ET)较RFH平均提高8 mm,低于在休闲期蓄墒量增加值15.7 mm,表现相对高的水分平衡能力。施肥显着增强了玉米对水分的吸收,随施肥水平提高ET平均由CK水平的433.3 mm逐渐提高到最高H水平的479.0mm,较生育期平均降水404.8 mm高出28.5-74.2mm。然而,休闲期土壤蓄水量仅32.9-51.2 mm,难以平衡ET和降水之间的差异,导致水分失衡,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并随着施肥的增加而加剧。与RFH相比,RFF植株氮磷吸收总量显着提高而养分含量呈降低趋势,平均降幅为氮9.8%和磷6.9%,但均降幅随施肥水平提高逐渐减小。施肥显着改善了RFF和RFH下植株氮磷养分的含量并提高了氮收总量1.0-2.4倍,磷吸收量0.6-1.3倍,在SH施肥水平达最高,但与H水平无显着差异。提高施肥量会逐渐降低氮磷收获指数。(5)RFF和RFH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量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水肥优化匹配、水分亏缺预警和经济效益RFF较RFH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21.8-43.9%和WUEGY 21.6-42.4%,且随施肥水平提高增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施肥水平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拟合发现RFF模式下于N 226.8+P2O5 113.4 kg ha-1达到最高值8741.3 kg ha-1,RFH模式下于N 295.7+P2O5 147.9 kg ha-1达到最高值6931.9 kg ha-1。因此,RFF较RFH呈现“减肥(幅度:N 68.9+P2O5 34.5 kg ha-1)、增产(幅度1782.4 kg ha-1,25.7%)”效应,表明了种植方式的高效性。WUEGY与产量表现类似的趋势,并表现明显“减肥、高效”效应。RFF较RFH氮的利用效率(NUE)、吸收效率(NUPE)、生产效率(NPE)和肥料利用率(FUR)分别提高24.8%、13.4%、33.4%和8.0%,磷的分别提高5.2%、27.8%、33.7%和32.2%。随施肥水平提高RFF和RFH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至H和SH水平大幅降至低水平;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呈先升高后降低水平,在M和H水平达最高,表明了M至H施肥水平养分策略的可推荐性。ET与施肥量、籽粒产量、WUEGY和播前底墒(SWSS)均显着正相关,但是施肥量与SWSS显着负相关,表明协调施肥量与SWSS获得合理的ET有利于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的可持续生产力。虽然在较高的施肥水平(H或SH)能够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由区域降水决定的土壤水分平衡能力要求施肥必须与之匹配。随施肥量提高年土壤水分平衡由盈余逐渐转为亏缺,RFF和RFH分别在N 180.9+P2O590.5 kg ha-1和N 121.0+P2O5 60.5 kg ha-1获得水分平衡临界点,并可分别实现各自模式产量潜力值的97.7%和78.3%。此外,为保证水分可持续利用和玉米可持续生产,还需要在关键时期保证有效水分供应,RFF播前底墒、播前底墒+播后3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6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90天降水的亏缺阈值分别为441.1 mm、488.3mm、558.8.3 mm、624.3 mm;RFH以上四个时期的水分亏缺阈值分别为367.3mm、426.1 mm、505.3 mm、564.1 mm,有效水分低于预警阈值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补灌措施,以避免玉米生长受限、甚至生产失败。虽然RFF(较RFH)和施肥(较不施肥)增加了生产投入,但会更大幅度提高产出价值,因此表现更高的净收入。但是,在覆膜种植下,农田水肥应得到谨慎管理,水肥不匹配会降低经济效益,甚至导致严重经济亏损。在RFF种植条件下,与区域降水相匹配的水分平衡施肥量N 180.9+P2O5 90.5 kg ha-1与经济效益达最高的施肥量N 206.3+P2O5 103.2 kg ha-1较接近,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证明了平衡施肥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征,可作为推荐施肥。综合考虑,RFF较RFH可以在更高施肥量下维持基于当地降雨的土壤水分平衡,并表现可持续的水肥耦合增产、增效、增收效果,因此推荐RFF+N 180.9+P2O5 90.5 kg ha-1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高效种植管理方案,并关注播种0-90天内有效水分量。更长期(>4年)的高效管理方案或覆膜种植与其它农艺措施结合的水、热、养管理需建立在土壤质量研究证据和农田生产设施改善的基础上。

陈玉章[6](2019)在《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认为马铃薯是我国西北雨养寒旱区的主要作物,地膜覆盖是该区广泛使用的抗旱保墒栽培技术,但地膜覆盖存在土壤累积性污染和增加成本问题,急需研发地膜替代或减量使用技术。秸秆覆盖是一种生态环保、种养结合、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绿色生产技术。西北寒旱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若采取传统全地面秸秆碎段覆盖方式,存在粉碎玉米秸秆耗能费力、机收玉米残膜难以清除、影响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诸多问题。为此,本研究在西北雨养寒旱条件下,于2016(干旱年)和2017(平水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旱作马铃薯主产区,以传统裸地平作种植(CK)为主对照、生产上主推的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简称全膜覆盖:FM)为副对照,设置了4种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模式,分别为:沟覆垄播双行(RT)、沟覆垄播单行(RS)、平覆双行(PT)和平覆单行(PS)。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植株水分及叶片光合生理、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秸秆整秆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较裸地种植(CK)能显着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盖(FM)和沟覆垄播双行(RT)增产最显着,FM和RT两年分别平均较CK增产(干薯)53.8%、52.0%,但两年度RT和FM间产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适宜的秸秆覆盖模式可达到全膜覆盖的产量水平。不同秸秆带状覆盖模式间产量比较,总体来讲,覆秆双行>覆秆单行、秸秆沟覆>秸秆平覆。分析覆盖增产机制原因,无论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在密度相同情况下,从产量结构因素角度主要是显着提高了单薯重(r=0.883**0.980**),覆盖两年平均较CK单薯重提高42%,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6%62%),而单株结薯数覆盖反而较CK略有降低,后期形成的单薯重对前期结薯数不足有较强的补偿效应(r=-0.618**-0.725**);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角度分析,覆盖增产原因主要是显着促进了营养生长,覆盖处理的单株生长量较CK两年平均提高38%,仍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8%59%),产量与单株生长量高度正相关(r=0.946**0.989**),而收获指数处理间相对较稳定;同时覆盖也显着提高了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其中RT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最高,RT大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15.7和7.4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21.2和5.8个百分点。2.覆盖显着影响马铃薯田土壤温度。与CK相比,覆膜具有普遍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比较全生育期525 cm平均温度,FM高出CK 1.03(干旱年)和1.51℃(平水年),而4个秸秆覆盖处理平均较CK降温1.68℃(干旱年)和1.46℃(平水年),秸秆覆盖模式间土壤温度差异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的不同,秸秆覆盖和覆膜均不同程度的较CK出现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但覆膜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增温点(次)比例分别为82.9%、85.7%,而4种秸秆覆盖模式的降温点(次)比例为95.0%、90.0%。覆膜的降温效应主要在块茎形成期,而秸秆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在出苗期。地膜覆盖也明显增加了生育期土壤积温,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较CK分别增加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22.0、179.9℃,致使生育期缩短约6 d,而秸秆覆盖较CK分别降低积温208.9℃和156.1℃,生育期延长712 d。相关分析表明,降低土壤温度可显着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块茎形成期土壤温度对结薯数影响不大,但块茎膨大期土壤温度显着影响单薯重,降温效应是秸秆覆盖大薯率和单薯重提高的主要原因。3.覆盖能显着提高土壤供水能力,以秸秆沟覆垄播双行(RT)的02 m土壤水分状况最好。比较覆盖较CK在全生育期2 m土体的增墒效果,总体来讲,秸秆覆盖>全膜覆盖,平水年>干旱年,秸秆带状覆盖双行与单行相近,秸秆沟覆与平覆在年际间差异不尽一致。秸秆局部带状覆盖较全膜覆盖显着提高了降水入渗率,秸秆覆盖的降水入渗率平均高出覆膜43.3个百分点,秸秆无论沟覆还是平覆,其降水入渗率与CK无显着差异,均高达90.0%以上。秸秆带状覆盖属于局部覆盖,保墒效果肯定不如覆膜,但由于秸秆覆盖具有提高降水入渗率和降温抑蒸的明显优势,这是其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地膜覆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不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也都程度不等的出现较CK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与植株及各器官水分状况、植株营养生长量、单薯重一般呈明显正相关,土壤水分以块茎形成膨大期对单薯重和产量影响最显着。同时发现深层供水在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对40 cm以下深层供水的依赖度显着大于40 cm以上土层。覆盖也明显改变了耗水结构。与CK相比,覆盖显着降低前期(出苗块茎形成)耗水比例,增加中后期(块茎形成成熟)耗水比例,这是覆盖显着提高单薯重、进而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土壤贮水消耗主要集中在01.2 m范围,但覆盖和降水会明显降低1.2m以下土壤耗水。4.土壤水温存在明显互作调控效应。025 cm耕层温度与040、40120、120200、0200 cm土层含水量呈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加强,这一方面表明,耕层温度会明显影响深层水分的迁移和调用,另一方面与上层土壤受降水、气温影响较大有关。5.覆盖可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块茎形成期,覆盖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L)、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高于CK,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差异不明显;但进入块茎膨大期,秸秆覆盖的Pn、WUEL、ΦPSⅡ、ETR和qP显着高于地膜覆盖和CK。叶片SPAD值、叶片N含量(L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生育时期不同差异不尽一致。在块茎膨大与增重的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维持较高的ΦPSⅡ、ETR、qP、SPAD、Ci、LN、WUEL、Tr和气孔导度(Gs)、尤其是提高叶绿素荧光反应参数值(ΦPSⅡ、ETR、qP),是叶片保持较高光合速率(Pn)的直接生理原因,而秸秆覆盖降温引起的叶片延迟衰老,是薯重形成期秸秆覆盖保持较高Pn的间接外因。

吕晴晴[7](2019)在《基于APSIM模拟模型的两种种植制度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APSIM模型模拟了19612015年55年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和不同播期玉米一熟的气候、灌溉、经济效果,对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1961-2015年55年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温度上,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呈显着上升趋势,每5年增温0.3℃左右,太阳辐射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降雨总量年际波动较大,但总体来看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2)过去55年冬小麦越冬前日均温增长了0.32℃,积温升高了25.80℃,其余各生育阶段温度变化不明显。春播玉米升温造成抽雄吐丝期温度略高,且其间降雨较多,遭遇阴天降雨的概率较大,对授粉有一定影响。4月10日7月20日11个播期玉米在抽雄吐丝期遭遇高温和低温风险的总天数概率分别为82%、87.1%、76.9%、57.3%、68.3%、57.1%、41.4%、45.7%、51.5%、130.7%和167%,遭遇阴天降雨风险的天数概率分别为42.7%、49.6%、53.1%、53.8%、48.6%、52.4%、50.3%、32.5%、36.6%、25.1%和21.9%,6月20日播种遭遇温度和阴天降雨的概率低于其他10个播期。可见,6月10日6月20日播种的玉米抽雄吐丝期温度最适宜。5月10日5月20日期间播种的产量最高,在13666.414678.1kg/ha之间。(3)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在16177.520306.8kg/ha之间时,麦-玉两熟的田间耗水量在578.4848.4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在26.7335.86kg/ha/mm之间。春玉米的产量在12152.413542.6kg/ha的范围时,田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66.7736.0mm,21.9833.38kg/ha/mm,冬小麦-夏玉米的产量、田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春玉米一熟。春玉米一熟55年模拟产量变异系数在12.6%15.2%之间,而麦-玉两熟在7.4%13.7%之间。在同一灌溉方案相同产量水平下麦-玉两熟比春玉米一熟的所需灌溉量分别减少42.4%(12749.1kg/ha)、39.9%(13075kg/ha)、48.4%(13361.2kg/ha)、49.9%(13542.6kg/ha)。(4)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随着施肥量增加产量显着增加,最高达20455.5kg/ha,当施肥量为180kg/ha时,产量在17114.5kg/ha左右,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为26.00kg/kg,施肥量120kg/ha时,产量在14540.8kg/ha左右,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43.22kg/kg;春玉米施肥量达到120kg/ha时,产量为13221.3kg/ha基本不再增加,施肥量60kg/ha时,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为30.91kg/kg,施肥量为180kg/ha时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35.37kg/kg。在同一施肥方案相同产量水平下,春玉米一熟的需氮量分别高出麦-玉两熟10.7%(13134.0kg/ha)、29.6%(13207.2kg/ha)、43.4%(13215.1kg/ha)、54.7%(13221.3kg/ha)。(5)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不同产量水平的净产值在14628.636510.9元/ha之间,春玉米一熟的在1158517819.8元/ha之间,春玉米一熟比麦-玉两熟可节省69.1%72.6%的物质成本。且两种种植制度都是在化肥上投入资金最多,麦-玉两熟化肥占物质总成本的37.2%,春玉米一熟的占33.5%。

王静丽[8](2018)在《豫东地区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S)和秸秆不还田(NS);副区分别为深耕(DT)、轮耕(RT)和免耕(NT)处理,于2015-2017年探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水氮利用效率和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处理下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入渗速率、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S处理较NS处理的土壤容重低0.02~0.04g.cm-3,S处理入渗速率较NS处理明显增加,S处理土壤温度明显低于NS处理,但是秸秆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有限;在3种耕作措施下,NT处理的土壤容重最大,土壤入渗速率最小,RT和NT处理的全氮较DT处理高,RT和NT处理的土壤温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先降低再增高的趋势,DT处理的土壤温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S处理较NS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贮水量,有效的减少了土壤棵间蒸发,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耕作措施下,棵间蒸发表现为:NT、RT<DT,周年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RT、NT>DT,0~40cm的土壤贮水量表现为:NT、RT>DT,100~140cm的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关系,作物模型结果表明,DSSAT-wheat模型可以很好模拟研究豫东区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量。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RT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NT处理分别提高8.45%和8.92%,2015-2016年度较DT处理提高5.24%,S+RT较NS+DT处理分别高7.95%和4.11%。2016年度RT和NT处理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DT处理分别提高11.44%和13.93%,2017年度NT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DT处理提高10.99%,其中,S+RT处理较NS+DT处理分别高19.07%和17.00%,S+NT处理较NS+DT处理分别高19.59%和34.01%。S处理较NS处理显着增加冬小麦-夏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SPAD和光合速率,提高成熟期植株生物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显着增加了夏玉米产量,但并未显着增加冬小麦产量。耕作措施显着影响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及其利用,RT处理冬小麦产量在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较D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4.88%和9.05%,2016-2017年度较NT处理显着高3.64%,S+RT处理2015-2016和2016-2017年度冬小麦产量较NS+DT处理分别高8.68%和16.98%;RT处理夏玉米产量在2016年和2017年度较D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7.82%和3.99%,NT处理较D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7.26%和6.72%,S+RT处理2016和2017年度夏玉米产量较NS+DT处理分别高12.94%和9.85%。综上所述,秸秆还田结合轮耕措施是豫东地区较为适宜的节水省肥型作物栽培措施。

陈诚[9](2018)在《穴灌播种机的设计和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是我国第三大玉米主产区,四川丘陵区玉米播种面积占西南丘陵山地玉米产区近1/3。播种时的干旱、播种环节多、播种效率低下是当前四川玉米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穴灌播种机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解决干旱问题的农业机械。因此研究适用于四川丘陵区的穴灌播种机和配套农艺技术,在推动四川丘陵区玉米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下进行机械播种试验,研究了适宜穴灌播种的土壤含水量;通过不同的土壤水分含量和穴灌量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适宜的穴灌量;通过不同灌溉方式、耕作方式以及是否覆膜的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灌溉方式对玉米的影响并筛选了穴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方式和耕作方式,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种穴灌播种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穴灌播种机应在土壤含水量低于20%±1%时使用,最适宜普通机械播种的土壤含水量为20%±1%。土壤含水量为20%±1%时,玉米出苗率达到96%,比土壤含水量为16%±1%和24%±1%处理高24.68%和17.07%。土壤含水量为20%±1%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出苗率、幼苗整齐度和穴距整齐度均为最高;土壤含水量为20%±1%处理下玉米有效穗比含水量为16%±1%和24%±1%高24.58%和15.81%,产量高26.53%和9.20%。(2)在土壤水分含量为13%时,最佳穴灌量为200 ml/穴;在土壤水分含量为15%时,最佳穴灌量为160 ml/穴;在土壤水分含量为17%时,最佳穴灌量为140 ml/穴。(3)穴灌是一种高效不减产的灌溉方式。相比于常规灌溉,穴灌玉米苗期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下降6.57%、17.89%和3.3%,穴灌玉米苗期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19.09%和15.91%。这可能是穴灌条件下玉米受到轻微的干旱胁迫造成的。在生育后期,穴灌玉米各项形态指标与常规灌溉差异不显着。穴灌与常规灌溉产量差异不显着,但穴灌灌水量为4.5 m3/ha,较常规灌溉节水8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80%。(4)在穴灌条件下,冬耕为最佳的耕作方式。冬耕处理下玉米苗期生长受到抑制,玉米苗期的茎粗、叶面积、干物质量、根长、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春耕分别下降20%、88.39%、35.15%、18.05%、41.72%、54.71%和51.56%。冬耕显着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在生育后期,冬耕条件下玉米干物质和叶面积显着高于春耕处理。冬耕显着改变了玉米根系垂直分布,在灌浆期,冬耕处理0-20 cm层根长占比较春耕提高6.49%,20-40 cm和40-60cm层较春耕分别下降31.24%和20.19%。冬耕条件下玉米产量提高13.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2.3%。(5)在穴灌条件下,覆膜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收。相比于不覆膜处理,覆膜显着提高了地温和土壤水分含量,玉米出苗率提高11.03%;覆膜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的各项形态指标均高于不覆膜处理,覆膜有利于苗期根系的生长,并对后期根系垂直分布影响显着:提高了表层根系分布量,降低了中下层根系分布量。覆膜条件下,玉米产量提高了13.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89%。(6)针对四川丘陵区机械播种现状,结合田间试验数据。设计了一种集播种、穴灌、开沟施肥、镇压覆土和覆膜一体的穴灌播种机。通过穴灌量与密度计算设计播种机水箱容积为0.40 m3,穴施水量设计为140-200 ml,通过智能穴喷系统进行精量施水与播种。

闫振兴[10](2017)在《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该地区受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该地区夏季降雨量减少的趋势,对夏玉米的正常生长及保证其高产和稳产带来挑战。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需肥要求,同时也能够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浪费。本实验以华北地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灌溉方式,探讨不同的水肥施加量及灌溉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通过各项指标分析,对相应的结果进行机理性探讨,以期为我国华北地区夏玉米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基地进行,在3m×80m(宽×长)的长条畦田中完成。实验设置三组变量,分别为:A两种灌水方式,1.畦灌(M,75mm),2.60%水量喷灌(P,45mm);B三种不同的施氮肥方式,1.传统尿素施肥(FPN),315kgN/hm2(40%苗期),2.与传统相同施氮量的水肥一体化施肥(100%N),315kgN/hm2(40%苗期),3.减少20%施氮量的水肥一体化施肥(80%N),252kgN/hm2(40%苗期);C两种不同追施肥时期,1.全次施肥(Q):60%大喇叭口期(V12),2.分次施肥(F):30%大喇叭口期(V12)+30%灌浆期(R2)。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株距和行距分别为25cm和60cm。在夏玉米生长季,测定和计算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降雨量、农田蒸散量及最终测产考种时的穗数、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等一系列指标,探讨水肥施加量及施加时期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尿素的处理相比于其他各施肥处理,喷灌和畦灌条件下其WUE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2kg/m3和2.31 kg/m3;在施加尿素的处理中,分次施肥的产量在喷灌时达到最高值,为1.33 kg/m3,畦灌时则与最高产处理无显着差异,因此分次施肥可作为尿素施肥的一种有效高产节水的方法。但是,在P110F,P80Q,P80F,M100Q,M100F,M80Q处理中,我们发现夏玉米籽粒产量均较高且与最高产无显着差异,说明液态肥在这些处理中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在施加液态肥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时,喷灌的WUE为2.52 kg/m3,显着高于畦灌处理的2.16 kg/m3,同时喷灌处理籽粒产量为1.23kg/m2,高于畦灌处理的1.20kg/m2,因此在采用水肥一体化时应当采用喷灌措施。在喷灌条件下,相比于施加尿素处理,施加80%水溶肥的处理在减少20%氮肥用量及减少40%灌溉水量的情况下得到了与施加尿素处理无显着差异的籽粒产量及较高的WUE值,该处理达到了节水省肥的效果,而施加100%水溶肥的产量在喷灌下反而最低,因此在节水、省肥、稳产上施加80%水溶肥更具优越性。结果同时表明,灌溉水量一定时,灌溉次数增多会导致蒸散量(ET)增大,因此,相对于分次施肥的高ET,全次施肥更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蒸散。施加80%水溶肥的处理,在喷灌和畦灌条件下,无论是产量还是WUE,最高值均出现在全次施肥处理,因此当施加80%水溶肥时,应当采用全次施肥的方式。喷灌时施加80%液态肥处理的籽粒产量高于施加100%液态肥处理,同时两者的WUE无显着差异。因此,在液态肥用量的选取上,应采用80%液态肥用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处理80PQ的WUE较其他处理显着提高,而其籽粒产量与其他处理无显着差异,为本实验所推荐的夏玉米节水省肥模式。

二、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地区播前土壤墒情对覆膜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指标测定
        1.3.1 土壤剖面水分
        1.3.2 作物生长和产量指标
    1.4 AquaCrop模型输入参数
    1.5 情景设置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quaCrop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2.2 播前土壤墒情对产量的影响
    2.3 降雨增产潜力随底墒的变化
    2.4 不同播前土壤墒情下覆膜耗水量及其增长幅度变化
    2.5 播前土壤墒情对夏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讨 论
    3.1 AquaCrop模型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
    3.2 覆膜玉米产量对播前土壤底墒的响应
    3.3 覆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对播前土壤底墒的响应
    3.4 覆膜玉米耗水量对播前土壤底墒的响应
4 结 论

(2)麦季免耕及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夏玉米碳水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免耕和播前灌溉研究现状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 免耕和播前灌溉对土壤呼吸和碳排放的影响
        1.2.3 免耕和播前灌溉对碳组分的影响
        1.2.4 免耕和播前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5 免耕和播前灌溉对碳排放效率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碳组分的测定方法
        2.3.2 碳排放指标
        2.3.3 土壤水分含量
        2.3.4 农田蒸散量
        2.3.5 夏玉米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7 碳水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麦季免耕和播前灌溉对土壤呼吸速率与碳排放量的影响
        3.1.1 土壤呼吸速率
        3.1.2 土壤碳排放量
    3.2 麦季免耕和播前灌溉对土壤表层湿度的影响
        3.2.1 土壤表层湿度
        3.2.2 土壤表层温度
        3.2.3 土壤CO2 排放与土壤表层温湿度的回归分析
    3.3 麦季免耕和播前灌溉对碳组分的影响
        3.3.1 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
        3.3.2 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
        3.3.3 土壤易氧化碳动态变化
        3.3.4 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碳以及土壤碳排量的相关性分析
    3.4 麦季免耕和播前灌溉对土壤水分变化与农田土壤蒸散量的影响
        3.4.1 播种时土壤含水量
        3.4.2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3.4.3 农田土壤蒸散量
    3.5 麦季免耕和播前灌溉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5.1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
        3.5.2 夏玉米相对叶绿素含量
        3.5.3 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3.5.4 夏玉米光合能力
    3.6 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7 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4 讨论
    4.1 麦季免耕和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碳排放的影响
    4.2 麦季免耕和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4.3 麦季免耕和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及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麦季免耕和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5.1 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排放
    5.2 土壤水分与碳组分
    5.3 夏玉米产量与碳水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灌水量与品种匹配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1.2.2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物质生产研究进展
        1.2.2.1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研究进展
        1.2.2.2 灌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研究进展
        1.2.2.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1.2.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冬小麦-夏玉米叶绿素含量
        2.3.1.1 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
        2.3.1.2 夏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
        2.3.2 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
        2.3.3 冬小麦旗叶饱和渗透势
        2.3.4 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2.3.4.1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
        2.3.4.2 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2.3.5 冬小麦灌浆特性
        2.3.6 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2.3.6.1 土壤容重
        2.3.6.2 土壤含水量
        2.3.6.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2.3.7 冬小麦-夏玉米测产及考种
        2.3.7.1 冬小麦测产及考种
        2.3.7.2 夏玉米测产及考种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灌水量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2 灌水量对夏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3 灌水量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1.4 灌水量对冬小麦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3.1.5 灌水量对冬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3.1.6 灌水量对冬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3.1.7 灌水量对冬小麦旗叶饱和渗透势的影响
    3.2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3.2.1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1 灌水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2 灌水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灌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3.2.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2.3.1 灌水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2.3.2 灌水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2.3.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的影响
    3.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 灌水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2 灌水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4.2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4.2.1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2 灌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4.2.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4.3 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4)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水分、土壤温度(及积温)和养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2 沟垄覆膜种植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1.3.3 旱地水肥耦合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1.3.4 沟垄覆膜种植与施肥互作下水分利用和作物产量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2.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单因素)
        2.2.2 种植方式与不同施肥量交互试验(二因素)
        2.2.3 田间管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温度测定
        2.3.2 土壤水分测定
        2.3.3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
        2.3.4 玉米个体(地上与地下)形态指标测定
        2.3.5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2.3.6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3.7 光合有效辐射(IPAR)截获、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2.3.8 土壤有效积温(TTsoil)、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2.3.9 农田水分蒸散量(ET)、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2.3.10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和吸收量、利用效率(利用率)计算
        2.3.11 生产经济效益计算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温度变化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3.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1.1 土壤日(00:00-23:00)逐时温度
        3.1.2 土壤逐日昼夜温度和昼夜温差
        3.1.3 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特征
    3.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物候的影响
    3.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
    3.5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3.6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收获期0-60 cm土层根重密度的影响
    3.7 讨论
        3.7.1 覆膜种植与土壤温度
        3.7.2 覆膜种植与作物生长发育
    3.8 小结
第四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4.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1.1 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SWC)
        4.1.2 覆膜驱动的土壤时空“湿干交替”
        4.1.3 土壤水分平衡
    4.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4.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覆膜种植与土壤水分
        4.4.2 覆膜种植与作物光合特性
    4.5 小结
第五章 覆膜种植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机制及其玉米生产力特征
    5.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生产资源(水、热、光、养)的“再分配”
        5.1.1 辐射截获及其分配
        5.1.2 热量捕获及其分配
        5.1.3 土壤水分消耗和分配
        5.1.4 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
    5.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2.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5.2.2 穗粒数和百粒重
    5.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5.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5.5 讨论
        5.5.1 覆膜种植的资源捕获与分配
        5.5.2 覆膜种植的籽粒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5.6 小结
第六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6.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6.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形态生长的影响
        6.2.1 株高
        6.2.2 叶面积
        6.2.3 干物质累积
    6.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6.3.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6.3.2 玉米光合特性
    6.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光合特征参数相互关系
    6.5 讨论
        6.5.1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6.5.2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6.6 小结
第七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7.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 0-200 cm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1.1 苗期0-200 cm土壤水分
        7.1.2 拔节期0-200 cm土壤水分
        7.1.3 抽雄吐丝期0-200 cm土壤水分
        7.1.4 灌浆期0-200 cm土壤水分
        7.1.5 成熟期0-200 cm土壤水分
    7.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7.2.1 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平衡
        7.2.2 休闲期土壤水分平衡
        7.2.3 土壤水分收支平衡(年水分平衡)
    7.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7.3.1 全氮含量
        7.3.2 全磷含量
    7.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7.4.1 全氮吸收与分配
        7.4.2 全磷吸收与分配
    7.5 讨论
        7.5.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土壤水分
        7.5.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作物养分
    7.6 小结
第八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生产可持续的影响
    8.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8.1.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8.1.2 穗粒数和百粒重
    8.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利用的影响
        8.3.1 养分利用效率
        8.3.2 肥料利用率
        8.3.3 肥料产量贡献率
    8.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与区域降水匹配
        8.4.1 沟垄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动态
        8.4.2 籽粒产量、WUE、ET、SWSS、生育期降水量、施肥量相关性
        8.4.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8.5 沟垄覆膜种植下玉米生产的水分亏缺预警
    8.6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8.6.1 生产投入
        8.6.2 生产产出和净收入
    8.7 讨论
        8.7.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产量
        8.7.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8.7.3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养分利用
        8.7.4 覆膜种植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8.7.5 覆膜种植的水分亏缺预警
        8.7.6 经济效益
    8.8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1 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2 覆盖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指标的影响
    3.3 覆盖增产机制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1 覆盖对土壤温度时空动态的影响
    4.2 覆盖对土壤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4.3 覆盖对土壤热量传导的影响
    4.4 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
    4.5 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1 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影响
    5.2 覆盖对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5.4 覆盖对马铃薯植株水分状况的影响
    5.5 覆盖对降水24 h后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5.6 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5.7 小结
第六章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6.1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6.2 覆盖对叶片SPAD值及叶片N含量(LN)的影响
    6.3 覆盖对马铃薯叶片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6.4 覆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
    6.5 覆盖提高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机制
    6.6 小结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7)基于APSIM模拟模型的两种种植制度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两种种植制度的水分相关研究
        1.2.2 两种种植制度有关氮肥使用的相关研究
        1.2.3 两种种植制度经济效果的相关研究
        1.2.4 APSIM的简介及应用该模型的相关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背景
    2.2 数据来源及参数的确定
        2.2.1 气象数据
        2.2.2 管理模块数据
        2.2.3 土壤数据
        2.2.4 作物品种参数的确定
    2.3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2.4 模型参数调试及有效性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APSIM校准与验证
        3.1.1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的校验
        3.1.2 春玉米一熟制的校验
    3.2 两种种植制度对气候因素的适应性
        3.2.1 气候要素年际变化特征
        3.2.2 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内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3.2.3 春玉米生长季内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3.3 河北平原不同播期玉米的气候适应性
        3.3.1 模型情景设置
        3.3.2 抽雄吐丝期温度分析
        3.3.3 抽雄吐丝期遇高温、低温及阴天降雨危害的风险概率
        3.3.4 1986 ~2015年7-10 月份玉米灌浆期温度分析
    3.4 两种种植制度对水分利用的适应性分析
        3.4.1 水分模型校验和情景设置
        3.4.2 水分管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模拟
        3.4.3 不同种植制度的田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4.4 不同种植制度产量
    3.5 两种种植制度的氮素效率
        3.5.1 氮肥管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模拟
        3.5.2 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和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3.6 两种种植制度的经济效果
        3.6.1 2003 ~2014 年小麦、玉米的价格波动
        3.6.2 小麦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效果
        3.6.3 春玉米一熟制的经济效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两种种植制度的水分适应性
        4.1.2 两种种植制度氮肥的利用
        4.1.3 两种种植制度经济效果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8)豫东地区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保护性耕作
        1.1.1 保护性耕作节水机理
        1.1.2 保护性耕作模型研究
        1.1.3 保护性耕作的局限性
    1.2 保护性轮耕模式的研究
        1.2.1 轮耕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的调节
        1.2.2 轮耕对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
    1.3 小结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1.1 试验区气象数据
        3.1.2 试验地土壤基础状况及其地下水位
    3.2 试验设计和管理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测定
        3.3.2 农田水分及其利用的测定
        3.3.3 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测定
    3.4 数据统计分析与模拟
4 结果与分析
    4.1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4.1.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2 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4.1.3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4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2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水分及其利用的影响
        4.2.1 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4.2.2 对冬小麦-夏玉米田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2.3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影响
        4.2.4 对跨季底墒利用的影响
        4.2.5 对农田棵间蒸发的影响
        4.2.6 对夏玉米根伤流量的影响
        4.2.7 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8 结合DSSAT模型对农田水分进行研究
    4.3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4.3.1 对冬小麦-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3.2 对冬小麦-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影响
        4.3.3 对冬小麦-夏玉米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4.3.4 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4.3.5 对冬小麦-夏玉米植株氮素的影响
        4.3.6 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5.2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水分及其利用的影响
        5.2.1 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水分及其利用的影响
        5.2.2 地下水埋深对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2.3 DASST模型对大田试验模拟的结果
    5.3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5.3.1 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5.3.2 对冬小麦-夏玉米植株氮素的影响
        5.3.3 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9)穴灌播种机的设计和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壤含水量对机械播种、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耕作对土壤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覆膜对土壤环境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4 玉米穴灌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切入点
2.材料与方法
    2.1 适宜四川丘陵旱地玉米机械化播种土壤含水量的筛选
        2.1.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品种
        2.1.2 试验机具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与指标
    2.2 适宜四川丘陵旱地不同含水量下穴灌量的筛选
        2.2.1 试验品种及土壤
        2.2.2 试验地点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指标
    2.3 四川丘陵旱地穴灌条件下适宜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的筛选
        2.3.1 试验地点和品种
        2.3.2 试验期间降雨情况
        2.3.3 试验设计
        2.3.4 测定项目与指标
    2.4 适宜四川地区的穴灌播种机的设计
        2.4.1 适宜四川地区的穴灌播种机的设计
    2.5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含水量对玉米机播质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1.1 机播质量
        3.1.2 玉米苗期素质
        3.1.3 玉米拔节期形态指标
        3.1.4 干物质积累
        3.1.5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2 不同土壤含水量与穴灌量对玉米出苗生长的影响
        3.2.1 出苗率
        3.2.2 玉米生长
    3.3 不同灌溉方式及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和覆膜与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3.1 玉米产量
        3.3.2 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
        3.3.3 水分利用效率
        3.3.4 土壤水分含量
        3.3.5 地温和出苗率
        3.3.6 玉米株高
        3.3.7 玉米茎粗
        3.3.8 玉米叶面积
        3.3.9 玉米干物质
        3.3.10 玉米苗期根干重
        3.3.11 玉米苗期根系形态
        3.3.12 玉米根干重
        3.3.13 玉米抽雄期根系分布
        3.3.14 玉米总根长
        3.3.15 玉米根长占比
        3.3.16 玉米总根表面积
        3.3.17 玉米根表面积占比
        3.3.18 玉米总根体积
        3.3.19 根体积占比
    3.4 适宜四川地区的穴灌播种机的设计
        3.4.1 播种机整机设计及工作原理
        3.4.2 关键部位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4.讨论
    4.1 适宜四川丘陵旱地玉米机械播种的土壤底墒
    4.2 适宜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穴灌量的确立
    4.3 灌溉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4 穴灌条件下,冬耕和覆膜的增产机理
    4.5 智能穴灌覆膜播种机的创新之处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氮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 灌溉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3 施氮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1.2.4 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体积水分含量
        2.3.2 土壤水势
        2.3.3 叶片相对含水量
        2.3.4 叶片水势
        2.3.5 干物质
        2.3.6 产量及产量要素
        2.3.7 农田蒸散量ET
        2.3.8 水分利用效率WUE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夏玉米生育期间降雨量及日均温度变化
    3.2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收获时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3.4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功能叶片水分特性的影响
        3.4.1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功能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4.2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功能叶片水势的影响
    3.5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3.5.1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底墒水(SMBS)消耗的影响
        3.5.2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5.3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势的影响
    3.6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6.1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蒸散量(ET)的影响
        3.6.2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4 讨论
    4.1 降雨量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4.2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4.3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功能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4.4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功能叶片水势的影响
    4.5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6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4.7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ET的影响
    4.8 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农田WUE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论文情况

四、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地区播前土壤墒情对覆膜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徐志鹏,穆奎,董文俊,严惠敏,张体彬,邹宇锋,丁奠元,冯浩.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6)
  • [2]麦季免耕及不同播前灌溉量对夏玉米碳水利用效率的影响[D]. 郭亮亮.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灌水量与品种匹配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李源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D]. 张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6]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陈玉章.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APSIM模拟模型的两种种植制度的适应性研究[D]. 吕晴晴.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豫东地区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产量的影响[D]. 王静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9]穴灌播种机的设计和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D]. 陈诚.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D]. 闫振兴.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底部水分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