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离职带走客户档案是侵犯商业秘密吗?(论文文献综述)
黄明春,卞元清,杨玉龙[1](2020)在《员工集体“搬家”另立门户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认定?》文中研究指明基本案情2018年6月,北京A公司向原江苏省南京市工商局举报,称南京某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侵犯其商业秘密。6月25日,原南京市工商局对此立案调查。经初步检查,当事人是2017年12月1日成立的一家从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含专利代理、商标代理)的企业,有员工40人,全部为?
谢娟[2](2020)在《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客户名单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因此被认定为商业秘密保护内容中的“经营信息”,受到全球主要国家商业秘密相关法律的普遍关注和保护。近年来,随着人才流动的频繁性,客户名单侵权案件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关于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及公平竞争权的矛盾冲突。同时,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以及客户不断变化的特征又使得客户名单的来源方式具有不稳定性,权利人很难证明其客户名单信息的秘密性,仅靠其自身保护措施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名单保护需求。本文主要研究方向在于讨论客户名单法律理论界定以及审判实务中所现实存在的困境,同时通过相关要素的分析及说理,提出我国完善立法保护的措施建议。本文采用的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本文以典型案例普遍反映的司法审判实务中争议焦点作为出发点,提出关于客户名单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等若干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我国客户名单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相关立法的不足和今后的完善思路。当然,因笔者搜索条件有限,对于国外法律规定及判例研究不足,无法就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作出全局阐述及深入研究,此为本文需要完善和补充之处。
王晓皇[3](2020)在《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研究 ——以中联创和专利业务拓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品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如何进行专利管理,提升品牌创造力成为服装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议题。伴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专利代理行业不断突破,在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中联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业务范围有待拓展。为此,本文从中联创和的业务拓展角度出发,按照“业务拓展方向—业务拓展需求—业务拓展服务”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阅读、理论分析、企业实践、专家访谈和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在中联创和的企业实践,了解中联创和的企业概况和管理架构,归纳其专利代理业务为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专利诉讼和专利管理咨询,总结其业务代理流程分为商业洽谈、专利代理和后续管理三个阶段。绘制了中联创和专利代理管理流程图。从专利业务性质、合作对象、技术领域三方面展开,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剖析其专利业务,建立中联创和三维度业务模型并分别概括为知识产权类型的长度业务、案件性质类别的宽度业务和涉及行业类别的深度业务。结合对总经理的深度访谈,确定中联创和的业务拓展方向为涉及行业类别深度业务中的服装行业。依据参加中国大学生运动服装时尚科创项目(东华)实验班,得知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并获得李宁公司的支持。故选择李宁品牌为中联创和业务拓展的需求研究案例。通过企业走访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得到分析资料和原始数据,借助专利管理理论,分析李宁专利管理的现状,得出其专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专利地图理论,从专利申请、专利布局及专利价值三方面对比分析李宁及其竞争对手耐克、安踏的专利情况,得到李宁品牌的专利地图和专利优劣势。结合对李宁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从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双角度列举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最后,文章借用PDCA循环管理法,创建PDCA专利管理模型,结合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从中联创和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服务于李宁品牌专利管理需求的PDCA专利管理方案。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先后进行中联创和及李宁公司对该方案的认可度分析。旨在获取双方认可,促成双方合作。
徐学义,李先达[4](2020)在《离职潮下的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做到掌握商业秘密的离职员工不泄密,企业的商业秘密资产不贬损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1月29日,一篇《比疫情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小企业》在朋友圈中刷屏,中小企业的艰难处境让人忧心。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似乎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按下了暂停键。需要引起企业主重视的是,在疫情过后的复工复产中,"离职潮"将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员工更替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掌握商业秘密的离职员工不泄密,企业的商业秘密资产不贬损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施建民[5](2020)在《论公司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以离职员工带走客户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离职员工带走公司客户而引发的侵害公司商业秘密的纠纷日渐增多。本文笔者从代理的一则侵害商业秘密的实务案例出发,浅析了客户名单进行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下的客户名单的认定标准,由此笔者进一步指出目前法律框架下,客户名单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郭瑶[6](2020)在《美国法中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属性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客户名单产生的纠纷不断出现,商业秘密意义上客户名单的认定有其一定的复杂性,既要保障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利,避免他人不劳而获,又要维护市场的自由流通。由于美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早,在商业秘密的立法和司法方面也比较完备,对客户名单的保护也有许多精妙独到之处,本文试图通过整合、分析美国有关客户名单的立法与司法判例,来分析美国法官对客户名单的态度以及其论证问题时思考的维度,从而加深对客户名单属性问题的理解,以期起到启示作用。
徐舒[7](2020)在《彭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彭某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的基本案情、判决结果及理由等较为细致的梳理后,围绕被告人彭某使用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否属于贵阳某公司的商业秘密及被告人彭某的行为是否造成贵阳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两个焦点问题展开论证和论述;由此引发对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商业秘密范围的界定及重大损失认定标准重构的法律思考进行具体的阐述。本文以案例分析方法为主,同时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支撑本文中心论点的论证素材,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外立法关于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及重大损失的计算范围和认定方法进行比较,找出我国应在界定商业秘密的概念及认定重大损失范围等问题的借鉴和完善之处。本文指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否为商业秘密是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前提,所以应当清晰地界定出商业秘密的范围,才能更为精准有效地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对认定重大损失范围及方法的规定尚未满足司法实践中对解决此问题的需求,因此,重新构建非单一性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计算范围及方法实为必要。本文尝试在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物质损失标准重新构建“重大损失”的计算范围,并期望此种不成熟的理解能够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谢晓尧[8](2019)在《法律原则的叙事分析——以“海带配额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法律原则的适用,有赖于一套叙事技巧。当事人通过提供各自不同的故事版本,进行情节编织和细节描述,利用经验知识对案件进行想象性构建,形成故事整体,揭示不同的法律意义。相应地,法院最终决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故事版本。司法诉讼是竞争性输出故事的知识生产过程。"海带配额案"具有典型的反思价值。
冯森[9](2019)在《对中小企业信息安全保护的探讨——基于财务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商业信息是企业一份非常重要的财产权利,不仅关乎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2019年4月份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秘密的范围扩大,意味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增加。本文基于财务视角通过对信息技术发展和安全形势的分析、相关法律的重要修订、商业信息保护的现状及其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面对变幻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强化教育、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资产保护内部制度成为财务工作当劳之急。
史江新[10](2019)在《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互联网教育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A公司是一个集建筑行业、互联网、在线教育三位一体的私有企业,2016年A公司由分享资料致力于为从事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员提供职业教育,并以视频销售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所占比例较大,但是目前收入情况波动很大。归结的原因之一在于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客户服务不到位、版权保护不力问题、交易过程中引发的风险等,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当前A公司销售业务中内部控制现状,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改进提升内部控制,真正发挥辅助企业决策的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拟采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的分析思路来对A公司的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进行案例研究。第一章为绪论,论证A企业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研究的出发点和写作价值。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在线教育的定义及视频销售业务的特征,并给出一般性在线教育销售业务的风险及关键控制点,这一部分旨在为下文的案例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按照第二章的一般标准体系分析A企业的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现状,并对具体业务进行详细的制度介绍和分析。第四章重点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成因。第五章针对第三、四章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优化措施,并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选择了互联网在线教育视频业务的内部控制作为研究对象,目前相关的研究案例较少,通过结合互联网行业及企业自身特点来对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总结了在线视频销售业务的特点,并且将A公司的内控梳理为几个重要流程,系统的分析了销售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手段。得出内部控制对于A公司的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线销售的计划和课程上线、在线客户的开发与管理、在线营销策略、在线服务和交易都应有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不足之处是A公司仅是在线教育行业的一个案例,很多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员工离职带走客户档案是侵犯商业秘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员工离职带走客户档案是侵犯商业秘密吗?(论文提纲范文)
(1)员工集体“搬家”另立门户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案情 |
办案问题 |
案情分析 |
案后思考 |
(2)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基于案件梳理 |
1.1.1 典型案例的梳理 |
1.1.2 本文问题的提炼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商业秘密与客户名单的法律界定 |
2.1 商业秘密的界定 |
2.1.1 概念 |
2.1.2 特征 |
2.2 客户名单的界定 |
2.2.1 概念 |
2.2.2 客户名单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
2.2.3 内容 |
2.2.4 特征 |
第三章 侵犯客户名单行为的法律界定 |
3.1 侵犯客户名单行为的类型 |
3.1.1 以正当手段获取但使用不正当的行为 |
3.1.2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行为 |
3.1.3 第三人蓄意或过失获取并使用或披露的行为 |
3.2 不属于侵犯客户名单的行为 |
3.3 侵犯客户名单行为的认定 |
3.3.1 侵权主体认定 |
3.3.2 侵权行为认定 |
第四章 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
4.1 客户名单法律救济的现状 |
4.1.1 法律适用 |
4.1.2 法律责任 |
4.2 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的不足 |
4.2.1 统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阙如 |
4.2.2 司法审判实务现状与不足之处 |
第五章 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的完善 |
5.1 构建商业秘密实体法体系 |
5.2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
5.3 限制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 |
5.4 明确损害赔偿计算标准 |
5.5 建立保密审理制度 |
5.6 建立商业秘密保全制度 |
5.7 明确举证责任倒置适用情形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研究 ——以中联创和专利业务拓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产权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 |
1.1.2 纺织服装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严峻 |
1.1.3 我国专利代理服务需求扩大 |
1.1.4 课题引出 |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预期目标与难点 |
1.4.1 预期目标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2 服装品牌专利管理相关理论及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专利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知识产权内容分类 |
2.1.3 专利权的特征 |
2.2 专利管理相关理论及研究 |
2.2.1 概念界定 |
2.2.2 专利管理理论 |
2.2.3 PDCA循环管理法 |
2.2.4 企业专利管理模式 |
2.2.5 企业专利管理评价体系 |
2.2.6 专利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
2.3 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相关研究 |
2.3.1 国外服装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2.3.2 我国服装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2.4 本章小节 |
3 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业务研究 |
3.1 中联创和企业简介 |
3.2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管理体系研究 |
3.2.1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组织架构 |
3.2.2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流程分析 |
3.3 中联创和企业专利业务分析 |
3.3.1 企业业务范围 |
3.3.2 专利业务分析 |
3.3.3 中联创和与服装品牌的合作案例 |
3.3.4 业务拓展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以李宁品牌为例的中联创和业务拓展需求研究 |
4.1 李宁品牌专利管理现状分析 |
4.1.1 李宁专利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
4.1.2 李宁专利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
4.2 李宁及其主要竞争对手耐克、安踏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1 李宁品牌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2 耐克品牌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3 安踏品牌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4 李宁、安踏、耐克品牌的专利现状对比分析 |
4.2.5 李宁品牌的专利地图 |
4.3 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的问题及需求分析 |
4.3.1 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2 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以李宁品牌为例的中联创和业务拓展服务研究 |
5.1 以李宁品牌为例的中联创和业务拓展服务研究概况 |
5.1.1 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 |
5.1.2 专利管理方案制定原则 |
5.1.3 专利管理方案制定方法 |
5.2 服务于李宁品牌专利管理需求的PDCA专利管理方案制定 |
5.2.1 计划阶段(P) |
5.2.2 执行阶段(D) |
5.2.3 检查阶段(C) |
5.2.4 改进阶段(A) |
5.3 PDCA专利管理方案认可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知识产权主要事件一览表 |
附录2 中国服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 |
附录3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收费标准 |
附录4 李宁公司可参与的专利扶持政策一览表 |
附录5 专利检索网站一览表 |
附录6 李宁公司有效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一览表 |
附录7 基于PDCA循环法的服装品牌专利管理方案评价表 |
附录8 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4)离职潮下的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当前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
第一,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
第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未建立健全,或没有真正落实执行。 |
第三,员工缺乏保密意识和防范意识。 |
第四,员工法律意识缺乏,容易因利益驱使侵犯企业商业秘密。 |
如何防范企业商业秘密的风险? |
第一,做好商业秘密定密。 |
第二,构建保密管理制度。 |
第三,完善保密法律文件。 |
第四,建立窃(泄)密预警监测机制。 |
第五,开展保密培训警示教育。 |
第六,部署保密软硬件产品。 |
商业秘密侵权证据如何取证? |
第一,企业自行收集证据。 |
第二,委托律师收集取证。 |
第三,申请公证机关公证。 |
第四,推动行政机关调查取证。 |
第五,申请法院证据保全。 |
第六,推动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
商业秘密遭侵权有哪些维权途径? |
第一,依据民事法律维权,提起民事诉讼或协商谈判解决。 |
第二,依据劳动法律维权,向侵权员工索赔。 |
第三,依据行政法律维权,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第四,依据刑事法律维权,向公安机关报案。 |
链接: |
(5)论公司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以离职员工带走客户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务案例 |
二、客户名单进行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三、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下的客户名单的内涵及现有法律规范 |
四、我国商业秘密下的客户名单的法定特征 |
(一)客户名单的秘密性 |
1.客户名单的内容 |
2.客户名单的形成 |
3.客户名单的来源 |
(二)客户名单的商业价值性 |
(三)客户名单的保密性 |
五、商业秘密保护下的客户名单兼具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的法律属性 |
(一)不稳定性 |
(二)不可转让性 |
六、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下的客户名单的“客户自愿”的抗辩与完善 |
(一)“客户自愿”抗辩条款的探讨分析 |
(二)完善“客户自愿”条款,增加离职员工不承担侵权责任条款的建议 |
(6)美国法中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属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商业秘密的成文法规定 |
三、有关客户名单商业秘密属性认定的判例 |
1. 不为众所周知 |
2. 经济价值 |
3. 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
4. 其他的判决理由 |
四、结论 |
(7)彭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归纳 |
(一)案情简介 |
1.基本案情介绍 |
2.争议焦点归纳 |
(二)法院判决 |
1.判决结果 |
2.判决理由 |
二、争议焦点分析 |
(一)案涉技术信息及经营信息是否为贵阳某公司的商业秘密 |
1.被告人彭某使用的信息属于贵阳某公司的商业秘密 |
2.中外立法对商业秘密概念的定义 |
3.中外立法对商业秘密特征及内容的规定 |
(二)被告人彭某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认定 |
1.本案中彭某的行为造成贵阳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 |
2.重大损失的计算依据 |
3.重大损失的计算范围 |
三、由本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
(一)商业秘密范围的界定 |
1.确定商业秘密范围的原则 |
2.确定商业秘密的范围 |
(二)重大损失认定标准的重构 |
1.“重大损失”中最低数额标准引发的争议 |
2.司法实践中“重大损失”认定方式的分析 |
3.认定“重大损失”的多重标准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对中小企业信息安全保护的探讨——基于财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安全保护外部信息技术及法律环境的变化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安全环境的变化 |
1、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
2、信息安全环境治理尚未成熟。 |
(二)法律、法规环境的变化以及未来立法趋势。 |
1、对“商业秘密”进行了重新定义。 |
2、加大了对商业秘密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
3、首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二、企业对于涉及企业信息保护现状及常见泄露方式 |
(一)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淡薄。 |
(二)商业秘密案件目前在民事领域、行政领域、刑事领域都相对较少。 |
(三)商业秘密泄露途径。 |
三、企业对于信息安全保护内部控制重点 |
四、总结 |
(10)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
2.1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2.1.1 内部控制概念 |
2.1.2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概念 |
2.2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 |
2.2.1 在线教育的定义和分类 |
2.2.2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的特征 |
2.2.3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主要流程 |
2.3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 |
2.3.1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主要风险 |
2.3.2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 |
2.3.3 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手段 |
3 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A公司业务背景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结构 |
3.1.3 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的整体流程 |
3.1.4 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的特点 |
3.2 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2.1 销售计划与课程上线 |
3.2.2 客户开发与管理 |
3.2.3 营销环节 |
3.2.4 收款环节 |
3.2.5 客户服务环节 |
4 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信息资产保护不力 |
4.1.2 营销推广不当造成用户反感 |
4.1.3 服务环节执行不到位 |
4.1.4 交易资金风险应对不足 |
4.2 成因分析 |
4.2.1 在线销售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
4.2.2 互联网环境下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
4.2.3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
5 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建议 |
5.1 提高在线销售人员整体素质 |
5.1.1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沟通技巧 |
5.1.2 提高道德素质,加强服务意识 |
5.2 加强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 |
5.3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5.4 加强信息资产保护控制 |
5.4.1 各方合作抵制盗版 |
5.4.2 建立“灾备”计划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员工离职带走客户档案是侵犯商业秘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员工集体“搬家”另立门户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认定?[N]. 黄明春,卞元清,杨玉龙.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0
- [2]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研究[D]. 谢娟. 扬州大学, 2020(05)
- [3]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研究 ——以中联创和专利业务拓展为例[D]. 王晓皇. 东华大学, 2020(12)
- [4]离职潮下的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J]. 徐学义,李先达. 中关村, 2020(05)
- [5]论公司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以离职员工带走客户为视角[J]. 施建民. 法制博览, 2020(12)
- [6]美国法中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属性探析[J]. 郭瑶. 特区经济, 2020(04)
- [7]彭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分析[D]. 徐舒. 渤海大学, 2020(05)
- [8]法律原则的叙事分析——以“海带配额案”为例[J]. 谢晓尧. 知识产权, 2019(12)
- [9]对中小企业信息安全保护的探讨——基于财务视角[J]. 冯森. 大众投资指南, 2019(24)
- [10]A公司在线教育视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 史江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