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云卧牛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琴[1](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认为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赵鹏[2](2020)在《多元参与视角下的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园林作为一种多元的空间场所,不仅承载着城市中的风景名胜,更是承载着城市中民众生活的民生工程和生活空间,其对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多元且长期的公共参与对于公共园林的建设极为重要。现如今,无序的城市建设致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严重不足,依赖相对单一的设计主体主导的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公共园林的发展源远流长,以古代济南城为例,其自然风景秀丽,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等公共游览胜地闻名天下。本文以多元参与的视角,着眼于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和构建途径,着重研究古代济南城社会各阶层多元参与下的公共园林营建方式,归纳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在营建和发展中的多元参与的历史经验:一方面公共园林的营建与发展是当地政府和执政官员、文人阶层、当地民众、宗教人士以及商贾等多元主体的合力作用和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公共园林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公共性也促使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建设管理中。最后从中挖掘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的多元参与方式的特征,以为当今城市传统公共开放空间保护和管理之鉴。
陈菁菁[3](2020)在《济南长清木鱼石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矿山废弃地是集过往时代文化记忆与物质资源的场地,遗留的工矿景观不仅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还能在实现生态修复后实现更多景观价值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十九大的生态文明倡导及城市双修的建议下,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规划建设逐步推上日程,对塑造城市生态文明及构建绿水青山具有时代意义。我国对矿山废弃地的规划利用,经历了农业复垦、林业复绿、公园规划等多个阶段。矿山废弃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是以矿山废弃地为基底,综合运用生态修复、景观规划的手法对矿山废弃地进行修复改造的景观规划模式。总结了以往矿山废弃地规划设计的优势,对保护生态脆弱的矿区环境,融合现代景观,构建新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法,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的研究背景,梳理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类型特征、生态环境、场地应用等问题,分析了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对矿山废弃地改造的理论支撑,对比总结了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国内外历史发展进程。对不同模式下的矿山废弃地修复改造案例,如唐山南湖公园、绍兴东湖风景区、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及济南卧牛山地质公园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调研,对调研公园进行了生态修复技术、植物应用配置、特色景观营造、文化主题表达等不同侧重面的分析及模式总结。梳理了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了对矿山废弃物、破损山体、废弃矿坑及植物生态规划的系统性设计手法。明确了生态系统修复与景观系统规划的设计目标,针对规划目标提出山水重塑、生境保护、生态规划、矿区特色及人文关怀的五大生态规划设计指导原则。依据济南市长清木鱼石公园周边的基址状况,结合自然地理、生态地质及人文资源状况对矿区优劣势进行分类总结,综合规划形成采矿废弃地生态景观、木鱼石文化景观、农林田园景观、山林植物景观四个景观生态主题板块。依据矿山废弃地公园规划设计的规范原则、矿山现状、公园规划设计需求等,将公园规划形成“一环、六区、多点”的景观空间布局,形成台地景观区、山涧绿野区、运动探险区、田园景观区、茶田溪水区以及入口景观区六区。区域规划了台田景观、临瀑屏风、矿坑秘境、林源缈瞰、莺燕合鸣、勇者之坡、茶园秘境、星空露营基地、温室科技馆、芊芊花田等四十多个景点。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木鱼石公园的竖向地形进行区域性、功能性设计,满足景观利用与空间场地梳理;植物配植上进行生境治理与景观美化,维护脆弱植被环境,创造多样植物景观;道路系统规划侧重于实现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与运动性;对公园建筑与公共设施等进行专项规划。营造出具有生态特色的木鱼石矿山公园,满足生态科普、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农林体验等多种活动需求,促进了矿山废弃地的生态化功能转变,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
徐亚哲[4](2020)在《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庐州府政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流域,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以及芜湖市、六安市的部分地区,这一行政区划居于南北交界,作为江淮地域的主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襟江带淮的优越水文条件及随之形成的便利交通,皖中咽喉的独特区位特征与进而展现出的重要战略价值,促其成为清代皖境开发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庐州地区的城镇,作为在这片区域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地理实体,是地区文明的中心,亦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战略调整的集中写照与衡量指针。有明一代,庐州地区城治的规制基本形成,伴随着中后期的东向贸易,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实体的市镇因其作用也逐渐展示出不同的发展层级,清代大体上继承明制,将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向转化为现实动力,使得该地区帝制时代的城市与地方层级体系最终形成。较长的稳定发展期,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区划日益均衡,形成数座江淮名邑,市镇的商品集散和贸易往来日趋频仍,造就了一批庐州大镇,在这其中,深厚的文化不断积淀,培育了庐州地区城乡之间的共同情感认同和价值准则。这些因素相互融汇,所留下了的历史遗痕,继续影响着当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未来的区域发展趋向。今天,伴随着以合肥为核心,不断壮大的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的时代进程,合肥城市彰显着愈来愈高的省会首位度和地缘影响力,并且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实力、影响力也在快速提升,区域拉动能力不可小觑。对于在历史时期地缘上与其都市圈高度契合的庐州府区划范围,无论从历史层面还是现实角度,深化历史时期尤其是清代最终稳定的帝制社会成熟期城镇地域结构与城市体系的研究,既紧迫而又重要,区域一体化的最终形成,需要历史的根基与动力,城市软实力的进一步凸显,需要传统地域结构的文化发掘与探索。本文将以清代庐州地区的城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前后两个专题四个部分展开研究,前一个专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探查清代庐州地区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在内的历史地理基础以及在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地理分布、位置关系、商业网络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关联,最终建立起清代庐州地区的地方城镇体系,这些内容分为两个章节来阐述。后两章所构成的后半部分,则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探索庐州地区城治的地域结构特征,关注的重点即在城市的外缘形态、内部街区体系、功能区划和重要建筑的空间展布。最后一个部分由城治内的古迹古建为中心,进而以巢湖为例,向广阔的区域腹地延展,解构庐州地区景观与区域文化的互塑。
刘海生[5](2020)在《云南西部温泉水化学特征及钙华沉积影响因素》文中认为温泉沉积钙华是比较特殊的自然现象。本文采用云南西部14个沉积钙华的温泉水样和7个不沉积钙华的温泉的水样化学资料来研究影响钙华沉积的水化学因素,通过对比分析沉积钙华温泉与不沉积钙华温泉的水化学各项指标的共性与差异,揭示温泉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条件,有助于揭示地下水中的物质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沉积钙华的温泉都含有较高浓度的CO2(7354 mg/L),二氧化碳分压(PCO2)(0.030.76 atm)远远高于大气中PCO2(0.04%atm),pH值在5.97.7之间,总溶解性固体(TDS)数值不低于590 mg/L,Ca2+浓度高于80 mg/L,HCO3-浓度不低于300 mg/L,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γCa2+/γHCO3-在0.12之间,并且沉积钙华温泉水样的方解石饱和指数(SIc)一般大于0,其中个别温泉的方解石饱和指数可能小于0。相反,不沉积钙华水样的水化学特征变化较大,Ca2+和HCO3浓度一般较低,水化学类型多样。重点研究的黑泥塘温泉位于滇-藏地热带,属于腾冲板块。其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点都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和中国腾冲大气降水线(TCCMWL)附近,表明黑泥塘温泉是大气降水起源。估算的热储温度为8492℃,循环深度为14951682 m。该温泉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经过深循环获得深部热流加热后上升至地表而形成的。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含量较高(3.85mg/L),远超出了安全饮用水中F的浓度。这可能是由于热水流经或保存在含水层中时,溶滤了岩浆岩或者变质岩中的萤石、云母、氟磷灰石等含氟矿物所致。黑泥塘温泉水化学特征的分析,初步认为影响钙华沉积最直接的水化学因素是温泉中离子对CaCO30浓度。温泉中CaCO30浓度与文石、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指数都存在正的指数相关关系。当文石、方解石和白云石处于溶解平衡时(即饱和指数为0),CaCO30对应的浓度分别为0.01 mmol/L、0.008 mmol/L和0.012 mmol/L。而且随着钙华的沉积,温泉水样中CaCO30浓度和文石、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指数都会降低。这说明当温泉中CaCO30浓度超过0.008 mmol/L,温泉就有沉积钙华的趋势。当温泉沉积一定量的钙华之后,其CaCO30浓度会降低,钙华沉积的量可能会减少。如果CaCO30低于0.008 mmol/L,那么钙华可能不会继续沉积。
孔紫微[6](2019)在《保定市龙泉湖风景区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问题,政策也在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齐发力。我国现有风景名胜区981个,其占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02%,风景名胜区是祖国大好山河的菁华所在,因其对国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风景区资源的保护利用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区资源的保护利用的重要一环,其中复合型风景区是按照风景区结构特征分类中的一类,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龙泉湖风景区规划为例来研究复合型风景区的规划方法,同时为该风景区保护、建设、管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文通过对温州市百丈漈风景区、张家港市香山风景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保定市野三坡风景区、日本京都岚山风景区五个规划案例从项目概况、规划分析、启示与借鉴三方面进行风景区景观规划案例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风景区规划是一个将庞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并且通过规划能使其在得到良好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挥多种功能作用的过程;风景区规划应在尊重其自身环境的原貌;规划应结合自身的景观特色,充分利用自身景区资源与文化条件,合理整合风景区资源,规划有效的道路交通规划,串联各个景点,提升其整体性,赋予景区灵魂。其次,通过对本风景区的综合现状分析、风景资源调查评价和其规划范围与性质的确定,进行本风景区的保护培育规划、风景游赏规划和设施规划。本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从资源分级保护方面进行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风景区风景游赏规划确定了尊重生态、传承文化、养生休闲、寓教于乐的规划理念,“游湖、赏龙泉,朝佛、忆尧帝”的主题定位。规划根据风景区资源分布特点应用“一心一带四区”的总体空间格局结构。规划有综合服务中心、核心景观区、佛文化体验区、尧文化体验区、森林游憩区等五大功能区,总计三十五处核心景点。其中综合服务中心配有综合接待服务设施,主要为游客提供景区内答疑解惑的地点,指引游客,同时给游客提供短暂休息、游乐,规划有配套生态停车场;核心景观区是主要的观景区,主要景点包括龙泉湖、五龙泉;尧文化体验区以尧文化游览体验为主,景点主要包括莲花台、尧母庙、尧庙以及龙泉山庄;佛文化体验区以佛教文化体验参观为主,景点主要包括观音殿、千佛洞、仙人峪、上善若水;森林游憩区以观光游览与森林轻运动为主。设施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设施规划、生态停车场规划、服务设施规划。最后,通过图纸展现规划思路及方案,完善景区规划,以期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规划方案。
吴越[7](2019)在《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体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空间架构要素和人文传承载体,自古至今影响着城市的选址建设、空间布局和文脉传承。面临近几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山体在空间资源上被侵蚀,在人文资源上被遗忘。近几年国家对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绿水青山再次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也应在此重新审视山体这一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生态绿色斑底和人文景观要素。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山体在其中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建城千年的城市,从龙山文化到舜耕于历山,再到佛山倒影和鹊华烟雨无一不体现济南特有的山城空间特色和人文底蕴,论文基于此,希望能系统的梳理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和人文传承研究。论文努力探寻了济南山城空间发展的演替及文化发展脉络研究,从古代选址的山水思想、近代发展的山城相依和当代建设的山城融合三部分解析了山城空间发展,并结合时间跨度,分别探寻了古代山城的艺术文化、近代山城的隐形文化和当代山城的现代文化三部分的人文发展脉络,较为系统的将山城空间发展演替和山城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当今山城空间文化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评析,提出了城市发展与山体保护的博弈、文化传承与空间落实的差异、景观修整与生态修复的分异三个方面的问题。论文核心内容为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和人文传承研究。空间体系架构研究从多尺度和多视角分析了济南山城空间的组织关系,体现在区域、总体和街区三个层面。区域视角的山城空间形态架构,包括环泰视角下的泰山山脉“山城群落”组织架构初探、济泰视角下的“一山双城”空间形态架构研究。总体视角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包括市域空间下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研究和中心城区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研究,针对中心城区的研究从整体空间、特色空间两个方面解读。同时,论文结合济南特有的街区山体特色空间组织,提出了街区视角的空间景观架构和空间量化控制建议。人文传承研究从济南山体文化要素的分类梳理入手,进一步对人文要素进行空间属性研究,提出了人文与空间的交叉研究思路,形成了空间区划和空间区段落位解析两个层面,分别从行政区划角度上进行了山体人文空间的落位,以及从城市功能诉求上提出了济南市区内的山城人文七个区段划分。并将文化资源在空间传承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时间轴线下的特色文化资源的空间串联,空间区段下的主题文化资源的文脉承接,全域体系下的时空文化资源的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论文的工作对济南山城空间体系架构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面向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山体资源必将承载更重要的生态、绿色和人文作用,论文的空间架构也将为其他的法定规划提供一定的整体空间思维。同时面向人文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追求的渴望及绿色活力的需求,山体文化也将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论文第一次将济南的山体空间和文化进行了交叉探讨,避免空间和人文研究的脱离,从空间角度搭建人文底蕴的承载体,努力探寻了两者之间的架构组织关系。
孟洋洋[8](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王越[9](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莉莉[10](2017)在《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园林堪称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园林美学反映并体现了园林中一切与“尽善”、“尽美”相关的认知,它离不开与审美实践的相互印证,其表现出来的哲学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其涵盖的自然写意、奥旷兼具、虚实相生、比德畅神等意境的发生,反映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综合性生态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山水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整理,并尝试融入到山水城市规划和营造实践经验中去,从而确立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促进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理论在山水城市审美实践以及营造中的应用。凝练了山水城市的复合型概念,首先,山水城市重视山水景观、人工景观的搭建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其次,山水城市是人居城市,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并且提炼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其三,山水城市是符合生态规律的高效和谐的新型城市,突出风格个性。其四,山水城市是大数据驱动的、高科技打头的智慧城市,利用科技及创新营造崭新的城市模式。其五,结合中国园林美学的研究,是营造的具有东方气质的山水城市必由之路。泉城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有的地域和文化优势使得古今名家流连忘返,整个城市可以说就是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林。营造特色独具的山水城市对于济南的建设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从济南城市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根据济南城市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山水特性和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景观绿色廊道;完善绿地系统;提出符合济南城市特点的“星罗架构”;生活环境的融入等技术路径。使当代济南在恢复往日风貌的基础上,营造以文化为骨、科技为血、以意境为魂的山水城市。本文拟鉴古而通今,希望对于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研究起到少许推进的作用。
二、白云卧牛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云卧牛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缘由 |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
二、清代中期(乾嘉) |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编纂者 |
一、官吏、乡绅 |
二、学者、诗人 |
三、藏书家、刻书家 |
第二节 编纂缘由 |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
第三节 选录标准 |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
二、先贤诸家遗文 |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
第五节 编纂体例 |
一、正文编排 |
二、附件编排 |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
一、仅存之作 |
二、集外之作 |
三、集内之作 |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
一、人物传记 |
二、人物辑评 |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
一、历史事件史料 |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
三、其他文化史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多元参与视角下的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研究的空间范围 |
1.3.2 研究的时间范围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 |
2.1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水为经,园林初显 |
2.2 唐宋时期——风景之繁荣,潇洒似江南 |
2.3 金元时期——几度风雨,私园初兴 |
2.4 明清时期——泉城名胜,园林鼎盛 |
2.5 小结 |
3 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的多元构建途径 |
3.1 城市水利引导的民生工程 |
3.2 全社会共赏的风景胜地 |
3.2.1 “与民同乐”的风景游赏 |
3.2.2 游赏活动的世俗化与平民化 |
3.3 多元包容的文化名胜 |
3.3.1 儒释道等诸家文化的传播场所 |
3.3.2 趋向世俗化的祭祀活动 |
3.4 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导向的多元构建途径 |
3.4.1 为政安民的政治追求 |
3.4.2 城市商业活动的经济场所 |
3.4.3 融合信仰、教化与娱乐的文化空间 |
3.5 小结 |
4 多层次、多途径的参与方式 |
4.1 执政官员主导规划建设 |
4.2 文人阶层引领的风景“名胜化” |
4.2.1 文人阶层自我理想和审美的表达 |
4.2.2 文人阶层的诗文传颂赋予文化内涵 |
4.2.3 文人阶层引领的风景集称化管理 |
4.3 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与长期选择 |
4.3.1 当地民众自发的捐资和建设活动 |
4.3.2 当地民众自觉性的长期选择 |
4.4 其他阶层的积极参与 |
4.4.1 佛教影响下的摩崖造像 |
4.4.2 商贾的积极参与 |
4.5 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多元参与的特征 |
4.5.1 多层次、多阶层与全过程的参与建设与管理 |
4.5.2 多元参与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
4.6 小结 |
5 结语与展望 |
5.1 结语 |
5.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济南长清木鱼石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2 矿山废弃地的应用发展问题 |
1.1.3 矿山废弃地生态主题公园的规划应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矿山废弃地及生态规划理论综述 |
1.3.1 矿山废弃地类型及生态特征 |
1.3.2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 |
2.1 调研方法与内容 |
2.1.1 调研的方法 |
2.1.2 调研的内容 |
2.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2.2.1 唐山南湖公园 |
2.2.2 绍兴东湖风景区 |
2.2.3 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 |
2.2.4 济南卧牛山地质公园 |
2.3 调研案例模式总结 |
2.3.1 农田复垦模式 |
2.3.2 生态复绿模式 |
2.3.3 景观改造模式 |
2.3.4 建设用地模式 |
2.4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手法 |
2.4.1 废弃物生态治理 |
2.4.2 破损山体生态规划 |
2.4.3 废弃矿坑生态规划 |
2.4.4 植物生态景观配置 |
2.5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2.5.1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目标 |
2.5.2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原则 |
第3章 长清木鱼石公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
3.1 区域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3.1.3 石材与矿藏资源状况 |
3.2 基址分析 |
3.2.1 基址概况 |
3.2.2 基址现状 |
3.2.3 现状总结 |
3.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
3.3.1 规划设计理念 |
3.3.2 规划设计原则 |
3.3.3 规划设计依据 |
3.4 长清木鱼石公园总体布局与规划分区 |
3.4.1 长清木鱼石公园总体布局 |
3.4.2 分区规划设计 |
3.5 主要景点设计 |
3.5.1 主入口景观 |
3.5.2 次入口景观 |
3.5.3 汽车营地 |
3.5.4 星空露营基地 |
3.5.5 矿石文化展厅 |
3.5.6 茶园秘境 |
3.5.7 茶餐厅 |
3.5.8 松塔乐园 |
3.5.9 鱼石矿境 |
3.5.10 勇者之坡 |
3.5.11 矿坑寻迹 |
3.5.12 鸟类科普塔 |
3.5.13 温室科技馆 |
3.5.14 农耕文创厅 |
3.5.15 芊芊花田 |
3.5.16 台地景观 |
3.6 专项设计 |
3.6.1 竖向设计 |
3.6.2 植物配置设计 |
3.6.3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3.6.4 建筑规划设计 |
3.6.5 水系统规划设计 |
3.6.6 公共基础设施设计 |
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件 |
(4)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本论文对清代庐州府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庐州府城镇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 |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形气候 |
(二)河流水系 |
(三)特色物产 |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的社会经济状况 |
(一)区域战略位置 |
(二)社会经济基础 |
(三)独特文化氛围 |
第三节 庐州府建置沿革与府域形成 |
(一)庐州府建置沿革 |
(二)清代庐州府府域的形成 |
第二章 庐州府城镇的地理分布与层级体系 |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城镇分布与概况 |
(一)治所城市的地理分布 |
(二)治所城市的历史变迁 |
(三)市镇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城镇交通网络 |
(一)水路交通 |
(二)陆路交通 |
第三节 清代庐州府域城镇中心地与市场空间 |
(一)庐州地区的商品经济 |
(二)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城市市场 |
(三)庐州地区的市镇市场 |
第四节 清代庐州府城市与地方层级体系 |
(一)清代庐州府城镇的行政层级 |
(二)清代庐州府城镇的经济层级 |
第三章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 |
第一节 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外缘形态与城垣系统 |
(一)城市的外缘形态 |
(二)城墙与城门系统 |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街区道路布局与功能区划 |
第三节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空间规划及共性差异 |
(一)传统的城治形态观点 |
(二)清代庐州府城治的共性与差异 |
第四章 清代庐州府城镇人文景观的营造 |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城治的古迹古建 |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城治核心建筑的景观生成——以府城为例 |
第三节 清代庐州地区自然景观的人文营造——巢湖个案考察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云南西部温泉水化学特征及钙华沉积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如下 |
1.4.3 技术路线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及地层 |
2.2.1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 |
2.2.2 云南西部地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泉基本概况 |
3.1 温泉野外调查 |
3.2 实验室测试内容及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南西部沉积钙华温泉与不沉积钙华温泉水化学特征 |
4.1 温泉基本特征的对比分析 |
4.1.1 温泉CO_2浓度及PCO_2 |
4.1.2 温泉pH、Eh和 TDS |
4.1.3 温泉主要离子浓度 |
4.2 温泉水化学特征分析 |
4.2.1 温泉主要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 |
4.2.2 温泉水化学类型 |
4.2.3 温泉水样中Ca~(2+)和HCO_3~-的毫克当量比值 |
4.2.4 南泥温泉钙华沉积前后水化学特征分析 |
4.2.5 温泉水样矿物饱和指数 |
4.2.6 南泥温泉水样矿物饱和指数与p H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泥塘温泉成因研究 |
5.1 黑泥塘温泉水文地质条件 |
5.1.1 腾冲海拔及气候 |
5.1.2 腾冲地质构造特征 |
5.2 黑泥塘温泉区概况 |
5.2.1 黑泥塘温泉及钙华特征 |
5.3 黑泥塘温泉基本概况 |
5.3.1 黑泥塘温泉数据测量 |
5.4 黑泥塘温泉成因分析 |
5.4.1 温泉氢氧同位素分析 |
5.4.2 热储温度研究 |
5.4.3 循环深度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泥塘温泉钙华研究 |
6.1 物理化学参数 |
6.1.1 黑泥塘温泉离子浓度 |
6.1.2 黑泥塘温泉物理参数 |
6.2 水化学分析 |
6.2.1 黑泥塘温泉离子间毫克当量比值 |
6.2.2 黑泥塘温泉水化学类型 |
6.3 Phreeqc Interactive3.1.4计算 |
6.3.1 黑泥塘温泉矿物饱和指数计算 |
6.3.2 黑泥塘温泉钙的离子对浓度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保定市龙泉湖风景区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风景区相关概念研究 |
1.3.2 风景名胜区分类研究 |
1.3.3 风景区理论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1 温州市百丈漈风景区 |
2.1.1 项目概况 |
2.1.2 规划分析 |
2.1.3 启示与借鉴 |
2.2 张家港市香山风景区 |
2.2.1 项目概况 |
2.2.2 规划分析 |
2.2.3 启示与借鉴 |
2.3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 |
2.3.1 项目概况 |
2.3.2 规划分析 |
2.3.3 启示与借鉴 |
2.4 保定市野三坡风景区 |
2.4.1 项目概况 |
2.4.2 规划分析 |
2.4.3 启示与借鉴 |
2.5 日本京都岚山风景区 |
2.5.1 项目概况 |
2.5.2 规划分析 |
2.5.3 启示与借鉴 |
3 龙泉湖风景区综合现状分析 |
3.1 现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调查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开发建设情况 |
3.2 主要优势和发展动力 |
3.2.1 政策支持优势 |
3.2.2 文化资源优势 |
3.2.3 风景资源优势 |
3.2.4 风景区区位优势 |
3.3 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 |
3.4 规划重点与对策 |
3.5 规划原则 |
3.5.1 因地制宜原则 |
3.5.2 生态性原则 |
3.5.3 功能性原则 |
3.6 规划范围与性质 |
3.7 规划依据 |
4 龙泉湖风景区风景资源调查评价 |
4.1 风景资源分类统计 |
4.1.1 风景资源分类 |
4.2 风景资源分级评价 |
4.2.1 风景区资源分级评价标准 |
4.2.2 龙泉湖风景区景源等级评价 |
4.2.3 龙泉湖风景区景源等级评价结果分析 |
5 龙泉湖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
5.1 保护规划原则与方法 |
5.1.1 保护培育规划原则 |
5.1.2 保护方法 |
5.2 资源分级保护 |
6 龙泉湖风景区风景游赏规划 |
6.1 规划理念及主题定位 |
6.2 龙泉湖风景区空间格局与总体布局 |
6.2.1 空间格局 |
6.2.2 总体布局 |
6.3 综合服务中心 |
6.3.1 游客服务中心 |
6.3.2 主入口广场 |
6.3.3 龙泉茶社 |
6.3.4 龙泉客栈 |
6.3.5 生态停车场 |
6.4 核心景观区 |
6.4.1 五龙泉 |
6.4.2 龙泉湖 |
6.4.3 玻璃吊桥 |
6.4.4 荷花半岛 |
6.5 尧文化体验区 |
6.5.1 尧母峰莲花台 |
6.5.2 尧庙 |
6.5.3 尧母庙 |
6.5.4 转运塔 |
6.5.5 龙泉山庄 |
6.6 森林游憩区 |
6.6.1 云顶花海 |
6.6.2 山腰游憩木屋 |
6.6.3 露营体验疏林 |
6.6.4 山顶碑亭 |
6.6.5 森林轻运动广场 |
6.7 佛文化体验区 |
6.7.1 观音殿 |
6.7.2 千佛洞 |
6.7.3 佛文化长廊 |
6.7.4 山神庙 |
6.7.5 财神庙 |
6.7.6 观景台 |
6.7.7 观景亭 |
6.7.8 上善若水瀑布 |
6.7.9 仙人峪 |
6.8 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 |
6.8.1 佛尧文化体验线路 |
6.8.2 亲子教育体验线路 |
6.8.3 康体运动休闲线路 |
6.8.4 佛教文化修行线路 |
6.8.5 尧帝始祖祭祀线路 |
7 设施规划 |
7.1 交通设施规划 |
7.1.1 外部交通设施规划 |
7.1.2 内部交通设施规划 |
7.1.3 特色交通设施规划 |
7.2 生态停车场规划 |
7.3 生态厕所规划 |
7.4 服务设施规划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创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创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山城空间研究 |
2.1.2 山城人文研究 |
2.1.3 研究综述小结 |
2.2 济南山城发展相关研究 |
2.3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2.3.1 概念解析 |
2.3.2 研究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山城空间发展演替及文化发展脉络初探 |
3.1 山城空间发展演替研究 |
3.1.1 古代选址的山水思想 |
3.1.2 近代发展的山城相依 |
3.1.3 当代建设的山城融合 |
3.2 山城文化发展脉络研究 |
3.2.1 古代山城的艺术文化 |
3.2.2 近代山城的隐形文化 |
3.2.3 当代山城的现代文化 |
3.3 山城现状空间文化发展评析 |
3.3.1 城市发展与山体保护的博弈 |
3.3.2 文化传承与空间落实的差异 |
3.3.3 景观修整与生态修复的分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研究 |
4.1 区域视角的山城空间形态架构 |
4.1.1 环泰视角下的泰山山脉“山城群落”组织架构初探 |
4.1.2 济泰视角下的“一山双城”空间形态架构研究 |
4.2 总体视角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 |
4.2.1 市域空间下的山城空间形态架构研究 |
4.2.2 中心城区的山城一体空间特色架构研究 |
4.3 街区视角的山城一体空间景观架构 |
4.3.1 街区视角的山城概况 |
4.3.2 街区视角的空间景观架构 |
4.3.3 街区视角的空间量化控制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山城一体人文传承研究 |
5.1 济南山体文化要素分类梳理 |
5.2 济南山体文化要素的空间属性研究 |
5.2.1 山体文化要素的空间区划落位解析 |
5.2.2 山体文化要素的空间区段落位解析 |
5.3 济南山城一体人文传承策略研究 |
5.3.1 时间轴线下的特色文化资源的空间串联 |
5.3.2 空间区段下的主题文化资源的文脉承接 |
5.3.3 管控体系下的整体文化资源的体系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
一、地势地貌 |
二、水系 |
三、气候和植被 |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
小结 |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
三、右校尉府治城 |
小结 |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
小结 |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
小结 |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
小结 |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地缘条件因素 |
二、军政形势因素 |
三、民族地理因素 |
四、自然地理因素 |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期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地域文化景观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条件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质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2.5. 水系条件 |
2.3 政治经济环境 |
2.4 社会文化环境 |
2.5 小结 |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
3.1. 自然本底 |
3.1.1. 山体 |
3.1.2. 水文 |
3.1.3. 植被 |
3.1.4. 土壤 |
3.2. 水利建设 |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
3.3. 农业生产 |
3.3.1. 农业发展 |
3.3.2. 灌区分布 |
3.3.3. 农田类型 |
3.3.4. 田制制度 |
3.3.5. 作物种植 |
3.3.6.耕作技术 |
3.4. 城乡营建 |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
3.5. 小结 |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
4.1. 临淄 |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
4.2. 青州 |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
4.3. 济南 |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
4.4. 淄川 |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
4.6. 小结 |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
5.2.1. 城池规模 |
5.2.2. 空间结构 |
5.2.3. 城防体系 |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
5.3.1. 内外贯通 |
5.3.2. 护卫城池 |
5.3.3. 泄水防洪 |
5.3.4. 便利民生 |
5.3.5. 营造景观 |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
5.4.1. 造园活动 |
5.4.2. 园林 |
5.4.3. 风景名胜区 |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
5.4.5. 景观构筑物 |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
5.6. 小结 |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2.1. 区域整体保护 |
6.2.2. 城市景观延续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 |
7.2.2. 研究方法 |
7.3. 展望 |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中国园林及其美学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1.1.2 山水城市研究的概况与成果 |
1.1.3 与山水城市相关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实践 |
1.1.4 作者对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梳理 |
1.2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2.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重点 |
1.3.1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关系 |
1.3.2 山水城市的现代特征 |
1.3.3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 |
第二章 中国园林美学的流变 |
2.1 中国园林美学的文化溯源 |
2.1.1 中国园林美学的发端与形成 |
2.1.2 中国园林的分类及风格 |
2.2 中国园林美学的意境 |
2.2.1 中国园林的“意境说” |
2.2.2 中国园林意境表现的内涵 |
2.2.3 中国园林意境生成的规律 |
2.3 中国园林美学的生态性 |
2.3.1 山水泉石——艺术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
2.3.2 园林建筑——感通天地的生态建筑 |
2.3.3 树木花草——自然天成的绿色空间 |
2.3.4 天时季相——园林美的时空交感 |
第三章 中国园林美学与山水城市的营造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 |
3.1.1 “山水文化”的由来 |
3.1.2 山水审美观念的兴落 |
3.1.3 中国山水文化与中国园林、山水城市的关系 |
3.2 中国园林的审美活动与山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
3.2.1 中国园林的群体游园之风 |
3.2.2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
3.3 中国园林美学对于山水城市营造的启迪 |
3.3.1 集生态艺术之大成 |
3.3.2 人性归复的精神文化生态形式 |
3.3.3 园林美学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共通性 |
3.4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1 掇山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2 理水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3 中国园林建筑与布局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3.4.4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山水城市营造中的借用 |
第四章 济南城市特色与生态环境发展脉络 |
4.1 济南城市的环境概况 |
4.1.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
4.1.2 济南城市泉群分布及泉水成因 |
4.2 济南城市形成的历史踪迹 |
4.2.1 史料记载中的济南城市和园林变迁 |
4.2.2 济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踪迹 |
4.2.3 济南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 |
第五章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特征研究 |
5.1 济南城市山水特色及文化解析 |
5.1.1 济南古城的山水特色 |
5.1.2 济南城市的山水文化特征 |
5.2 济南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成特征 |
5.2.1 济南城市“山·城”特征 |
5.2.2 济南城市“水·城”特征 |
5.3 济南城市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 |
5.3.1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形态吻合度低 |
5.3.2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规模尺度失衡 |
5.3.3 自然山水资源与城市开发建设冲突 |
第六章 济南山水城市的营造策略 |
6.1 济南历史文化承载与保护策略 |
6.1.1 济南泉文化延续策略 |
6.1.2 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
6.1.3 基于创造性意识与文化脉络融入济南山水城市营造体系策略 |
6.2 济南山水城市格局营造组织策略 |
6.2.1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功能组织策略 |
6.2.2 济南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文脉传承策略 |
第七章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技术路径 |
7.1 济南城市的山水架构营造 |
7.1.1 山水架构的特色定位 |
7.1.2 济南“山城一体”架构的基本格局 |
7.1.3 济南“水城相依”架构的基本格局 |
7.1.4 济南“泉水聚落”架构的基本格局 |
7.2 济南城市发展“南联北跨,显山露水” |
7.2.1 城市总体发展“南联” |
7.2.2 城市总体发展“北跨” |
7.3 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的“星罗架构” |
7.3.1 构成济南“星罗架构”的十二个景观核心 |
7.3.2 “星罗架构”的可视性与可达性 |
7.3.3 从中国园林美学视角出发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营造系统 |
7.4 基于济南山水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 |
7.4.1 济南山水城市与现代“慢生活”的融合 |
7.4.2 济南山水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创新点 |
8.1.1 从中国园林美学的视角去思考山水城市的营造 |
8.1.2 分析山水城市中山水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关系 |
8.1.3 为济南量身定制山水城市营造的策略和技术路径 |
8.2 未来山水城市研究展望 |
8.2.1 新世纪的山水城市内涵 |
8.2.2 未来山水城市的营造展望 |
8.3 融合与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白云卧牛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多元参与视角下的古代济南城公共园林研究[D]. 赵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济南长清木鱼石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 陈菁菁.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4]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D]. 徐亚哲. 安徽大学, 2020(08)
- [5]云南西部温泉水化学特征及钙华沉积影响因素[D]. 刘海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保定市龙泉湖风景区规划[D]. 孔紫微.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7]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D]. 吴越.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8]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中国园林美学视角下的济南山水城市营造研究[D]. 张莉莉.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