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面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靖[1](2021)在《山东高密泥塑中的艺术元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山东高密泥塑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艺术,相传起源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东高密泥塑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件小小的泥塑作品蕴含了泥塑艺人们的智慧和心血。而现如今,由于市场的需求转变和工业生产的突飞猛进,山东高密泥塑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本课题将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出发,为山东高密泥塑重新赋予活力,发掘其艺术元素并应用到童装设计中,使其以服装为载体延续不一样的文化传承。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归纳总结出山东高密泥塑的概述和分类以及重点研究其艺术元素包括纹样元素、色彩元素和造型元素等。结合现代童装设计的特点与方法以及童装市场的需求,尝试多种设计手法和创作思路以实现山东高密泥塑元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融合和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吴为(YEO ADAM)[2](2021)在《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文中指出象牙海岸,亦称科特迪瓦共和国,是位于西非的一个国家。领土面积为322463平方公里,是一个语言极为多样化的国家。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2660万,所使用的语言约为70种。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语言、声音、图形或手势系统,它允许个人之间进行交流。和其它国家一样,科特迪瓦曾经有过系统的图文交流形式。这些过去使用的传统图形形式具有各种各样非常丰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独特的文化对象,但它却不为人知,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究其原因有:非洲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和文化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已经逐渐被抛在了脑后,因此许多传统文化没有被得到广泛传播。由于部分研究者和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充分,所以关于这一问题的历史文献很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科特迪瓦的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寻求灵感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将这些图形系统作为解决设计问题的灵感来源。本文主要研究和考察象牙海岸语言中的所有图形符号,特别是传统的图形符号、图画、标志、代码、字母和现有的书写系统。重点是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图形符号及其意义、审美意识和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这项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及其描述性研究技术,通过收集所有可能的信息、及图像出版物和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应对目前对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的生疏状况,突出科特迪瓦语言中现存的多种图形系统,并介绍其历史发展、使用技术和材料、表达方式和意义。同时,还采用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和应用研究的方法,对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符号的使用现象和文字设计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一现象,现如今已成为一种结构,正是创造将其试为对文化及其现代性演变的新方法。而这也使得我们有可能利用我们的文化特性,而不是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常常被忽视和边缘化,使我们的平面设计文化得到发展。本文不仅仅是对科特迪瓦语言中的图形符号进行简单的研究,更深入探讨了科特迪瓦语言中传统图形符号的使用,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以便艺术家和设计师运用文化激发的创造力来解决设计问题。而从更广泛的多维角度来看,本文旨在直观地介绍鲜为人知的科特迪瓦传统图形系统,促进和保护该发源地的文化遗产,防止其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消亡。因此,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也是试图对研究科特迪瓦图形符号的历史和图形文字设计的文化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刘梦林[3](2021)在《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图形元素提取及其衍生应用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元素被应用在创意产品设计中。传统手工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天津因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津派文化。本文立足于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设计开发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传统非遗中的文化元素,从而为设计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本次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对天津地区民间工艺三绝艺术文化中特征元素的分析和提取,探究非遗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以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具体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整理法等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对具有天津民间工艺三绝之称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泥塑、风筝魏风筝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艺术内涵进行资料搜集,并分析了其图案、配色等特征的象征寓意。其次,构建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特征元素特征提取与应用系统,运用图像提取算法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和形态学算法对天津地区传统手工艺图像中图案、线条、色彩等主要特征元素进行提取。然后,采用实验对比法,将用Photoshop板绘的图案与程序提取的图案进行了T恤、半身裙、棒球服、女式西服套装4组虚拟仿真实验对比,探究了基于K-means算法提取的图案在服装三维虚拟仿真试衣软件Marvelous Designer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以后传统民族元素在三维虚拟技术中的应用途径提供参考。最后,依照不同设计元素的基本特征,应用创意设计手段,对其进行趣味化、时尚化和简洁化处理,设计了13件津派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包括6件服装、3件配饰、2件家居用品、2件纪念品,以期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兼具现代主流设计审美追求,探究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的契合点,推动和传承天津地区非遗文化。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慧[5](2020)在《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文中指出彝族阿哲服饰无论从是从物质方面还是非物质方面上看,两者都包含了彝族阿哲人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也促使了阿哲服饰艺术风格的形成。彝族支系众多,服饰类型按照方言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六种类型,弥勒阿哲服饰是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滇东南型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设计艺术研究为主。结合文献调研,对彝族阿哲服饰进行整理与归纳,为文章理论知识做补充;通过实地调研,对五山乡、巡检司镇以及江边乡等地区的彝族阿哲服饰进行详实的记录,为日后研究彝族阿哲服饰提供参考。从服饰本体上,分析彝族阿哲服饰面料、工具等工艺特征。从服饰色彩上,分析服饰色彩中彝族五色观与装饰色彩特征,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服饰图案上,分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与与自然环境、民族信仰等之间的关系。从艺术创作上,通过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探究,探索其艺术特征的设计实践。结合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对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服饰起源、服饰文化概述;第二,对服饰所处的环境进行概述。主要以村落文化、环境、调查参与者等方面进行撰写;第三,针对服饰本体进行展开描写。主要以服饰工艺的载体、工艺特征以及服饰结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分析彝族阿哲服饰艺术特征。主要从服饰色彩、图案、配件等方面展开描写。第五,探讨彝族阿哲服饰元素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艺术创作实践设计。笔者以弥勒市彝族阿哲人所居住的巡检司镇、五山乡以及江边乡等作为考察地,通过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之后对彝族阿哲服饰文化进行整理。以民族服饰作为切入点,对彝族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进行详实的记录;以服饰艺术特征为核心,围腰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运用特征展开叙述,进而探讨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刘童[6](2020)在《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蒙古草原岩画是古老造型艺术的典范与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领域不仅有利于岩画艺术的传播与推广,还能够提升服装的艺术文化价值。将岩画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文献寥寥无几,故将蒙古草原岩画的概况进行梳理归纳并将岩画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中,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大量资料文献的分析,对蒙古草原岩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及艺术文化价值进行归纳梳理与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蒙古草原岩画的选取原、设计原则与多种设计方法。遵循提取原则与设计原则,运用适当的设计方法,与流行趋势相结合,得出一套具体完整的设计方案。通过实践设计方案设计出检验前期所研究的设计原则等理论观点,探索蒙古草原岩画艺术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展现与其在服装设计中创新设计的方法。本文基于对蒙古草原岩画的系统研究,从中汲取能够体现其艺术特色与魅力并具有独特装饰意义的设计元素,通过遵循合理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将蒙古草原岩画应用于服装设计中。为岩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参考。
蒋宏波[7](2020)在《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是一个审美消费、符号消费的社会。时尚具有符号、美学和消费倾向的价值导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大众对多样审美的包容性提高造就了时尚的瞬息万变。而时尚审美观念的转化促使了时装展示空间形式的多元化。伴随着街头文化潮流的兴起,Hip-Hop张扬、个性的自我表达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青睐。亚文化独特的审美以及符号的创造力同时装展示空间形式既要满足当下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品牌独特风格的需求相符合。而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顺应着流行趋势,将Hip-Hop文化内涵的阐释转化为空间设计的方法论,通过对元素的提取运用为时装展示空间环境带来全新的体验。论文整体分为六个章节,围绕Hip-Hop文化与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以理论研究、概念的转化、设计方案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结构及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对相关概念的解读;第二章是对Hip-Hop文化定义、文化构成元素以及文化特征的分析,该章节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的体现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是从Hip-Hop时尚与Hip-Hop建筑研究两方面来探讨Hip-Hop与时装展示空间的联系,概括出潮牌服装店作为Hip-Hop与时尚空间联系的直接产物以及Hip-Hop元素、创作手法对空间构成的影响,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的应用分析与设计策略做铺垫;第四章是对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设计应用的具体展开,在明确时装展示空间设计要素的基础上首先对“潮牌”的展示空间设计案例在空间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设计以及展示道具上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然后从Hip-Hop表现形式、文化特征、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体现进行探讨,总结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的价值体现。第五章立足时装展示空间的当代性,结合SANKUANZ时装店方案设计,从空间观念、空间形式、空间质感上分别对当代性的体现、街头元素的介入以及基于工业质感的空间构成作为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设计方法的探讨;第六章是论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对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Hip-Hop风格的定义与总结,并对亚文化在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作为尝试,为亚文化在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法,丰富了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同时,Hip-Hop文化将会以一种设计的手段影响社会有关审美观念多样化的塑造而被大众重新认识、推广和普及。论文有图64幅,表7个,参考文献60篇。
俞晓倩[8](2020)在《基于汉字格律化设计下的服饰创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字是多维形态构造下的民族符号,探寻其与格律化设计、现代服饰时尚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追溯汉字文化的历史根源,又有利于格律化汉字在服饰中应用的发展。然而目前对汉字格律化设计在现代服饰中应用研究的内容还不够清晰,本课题受国内外设计界中相关学者们对“格律化设计”革新与实践内容的启示,笔者结合当下汉字元素在国内外服饰中的应用现状,将汉字元素拟定为系统、格式、规律及结构框架的共同设计目标,从发散性的“格物致知”思维出发,透过构造形式独特、表意功能丰富的汉仪甲骨文元素,不仅实现“悠游于混沌与秩序间”东方精髓文化的寻觅,还依据服饰整体设计的需要运用解构、拆分、变形等系列手法,突出现代服饰时尚中汉字元素由二维到三维的应用设计转型。本课题按照内容一共分为六个方面,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方法等内容,并得出此课题是热点中的盲点这一状况;由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内容中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分别阐述由汉字元素多作为装饰纹样转向当下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服饰中的发展轨迹、流行元素解读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影响,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近几年在各大秀场中频繁涌现的相关汉字元素应用的服饰形象,其设计手法主要以直接运用汉字元素作为图案装饰、利用汉字寓意性突出服饰表征、以及运用汉字元素与其他图案组合的形式增加视觉冲击力,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不断为现代新型服饰领域注入理性的创意思维概念;第二,汉字元素与格律化设计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始于诗词歌赋的诞生与兴盛,据资料记载在诸多文学、历史考究、二维平面设计等领域均有相关涉及,但经具体权威性数据统计和当前服饰现象的研究分析表明,关于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现代服饰中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因此更加明确该选题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前面理论性的分析,笔者在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现代服饰的实践环节中,将汉字元素中极具民族特色的甲骨文字体践行于局部字符烘托、汉字元素装饰重塑、外轮廓造型中的汉字元素表达,最终结合上述内容完成服饰系列作品《E·G·O》的设计制作环节;综上,本课题致力于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服饰的变革进行系统分析、元素提取以及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的模式,为现代摩登时尚风的服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尤伟涛[9](2020)在《设计特征驱动的平面图像生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正逐渐走向智能化的新形态。用计算机替代手工生产,用算法帮助设计师完成重复性的设计任务,是新一代智能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平面图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设计形式。在生活中,从随处可见的海报到网站上的各种广告,大量低值易耗的平面设计需求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些设计内容用完即弃,不仅消耗着社会的人力与财力,也浪费了设计资源的内在价值。本文以平面广告图像为对象,研究了设计特征驱动的平面图像生成方法。通过研究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则,提出了层次化的平面设计特征模型。定义了面向像素、元素、元素间关系、平面和应用的特征表示形式,并分别量化了其中的几何特征、感知特征和风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几何特征的概率估计模型。该模型可以拟合特征的概率密度分布,从而预测目标条件下最优的元素位置和元素色彩。方法进一步对平面广告图像做了布局生成和色彩重构,以满足多样化的平面设计需求。具体的,本文包括三部分核心研究内容:1.提出了层次化的平面图像设计特征模型。通过划分像素、元素、关系、平面和应用的层级,分别定义了相应的特征表示形式,并研究了几何特征、感知特征和风格特征量化的相关方法。内容包括元素颜色的抽取方法,布局感知特征和配色感知特征的计算方法,以及风格特征的成对比较方法。2.提出了平面图像中几何特征的预测模型。通过拟合几何特征在数据中的分布情况,模型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元素位置和颜色等特征的概率密度分布,以支持平面图像的生成。为了实现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了特征的采样方法,模型优化方法和数据学习策略等。3.提出了基于感知特征的平面图像生成方法。在布局聚类和感知特征可视化下,研究了文本布局生成和元素色彩重构方法,解决了多样化平面图像的生成问题。内容包括字符布局特征的概率估计方法,感知特征的布局优化方法,图像色度的几何映射方法,图像亮度的动态调整策略等。基于上述数据、模型和方法,本文开发了平面广告图像生成系统。就服装类平面广告图像的设计,做了相关系统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平面图像的智能设计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并对相关的方法和研究做了补充与阐述。研究设计特征驱动的平面图像生成方法,不仅对解决重复的设计劳动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未来的智能设计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参考。
刘芷若[10](2020)在《扎染元素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品牌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商品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品牌的追求日渐激烈,树立品牌的途径也日益广泛,使得雷同、相似的山寨品牌形象充斥市场。这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品牌自身的识别性和文化性,开始向内挖掘,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中去寻找创意元素,希望能够构建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文化代表意义的品牌形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想要使中国的品牌能够在林立的国际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民族独特的识别性必不可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许多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我国传承千年的扎染艺术。扎染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亟需传承和保护,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推广。本文从扎染艺术的起源、发展、现状等情况入手,以平面设计的视角分析扎染艺术中含有的艺术特色,并从中梳理出一套平面设计可用的扎染创意元素,其次通过分析扎染元素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作用,归纳出扎染元素在品牌设计中合理运用的设计方法,再结合我国成功的文化创意品牌案例,规划出扎染文化创意品牌形象设计的构建路径和思维过程,并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实际的品牌视觉形象应用设计。通过此次研究,我希望对扎染艺术中的元素、视觉形式、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方面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剖析,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一方面促进传统艺术的创新继承,另一方面丰富品牌视觉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地域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民族品牌的建设,将传统艺术引入到一个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立足自身的专业,通过运用品牌的建设,创造含有文化内涵的“人文设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破性创新继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鲜活力。
二、平面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面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高密泥塑中的艺术元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当代童装行业发展现状及设计概述 |
2.1 国内童装行业发展现状 |
2.1.1 童装市场调研 |
2.1.2 国内童装设计发展趋势 |
2.2 现代童装设计的特征 |
2.2.1 中小童生理心理特征 |
2.2.2 高档品牌的童装设计特征 |
2.2.3 中档品牌的童装设计特征 |
2.2.4 童装设计要素归纳 |
2.3 童装设计中的民俗元素 |
2.3.1 动物元素的设计应用 |
2.3.2 花卉元素的设计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高密泥塑艺术元素的提取 |
3.1 高密泥塑的概述 |
3.1.1 历史传承 |
3.1.2 泥塑分类 |
3.2 高密泥塑的造型元素 |
3.2.1 粗犷写意,憨拙显灵 |
3.2.2 形声兼备,相映成趣 |
3.2.3 四平八稳,兼收并蓄 |
3.3 高密泥塑的色彩元素 |
3.3.1 雅俗艳丽,吉祥喜庆 |
3.3.2 骨法用笔,随类赋彩 |
3.4 高密泥塑的纹样元素 |
3.4.1 国色富贵,牡丹纹样 |
3.4.2 凌寒独放,梅花纹样 |
3.4.3 祈吉纳福,蝙蝠纹样 |
3.4.4 硕果累累,葡萄纹样 |
3.4.5 高贵洁净,水草纹样 |
3.4.6 生生不息,长命锁纹 |
3.4.7 财源滚滚,金钱纹样 |
3.4.8 心想事成,吉语纹样 |
3.5 高密泥塑艺术元素的提取方法 |
3.5.1 色彩元素主题调配 |
3.5.2 造型元素形式转化 |
3.5.3 纹样元素拆解重组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密泥塑艺术元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4.1 设计流程 |
4.2 形态仿生设计法在童装中的设计应用 |
4.2.1 设计应用一:“叫虎”形态仿生设计 |
4.2.2 设计应用二:“叫牛”形态仿生设计 |
4.3 纹样拆解组合法在童装中的设计应用 |
4.3.1 设计应用三:“叫虎”、“蝙蝠”国潮风主题设计 |
4.3.2 设计应用四:“叫兔”涂鸦艺术主题设计 |
4.3.3 设计应用五:“叫马”、“花卉”意象性表达设计 |
4.3.4 设计应用六:“鱼”、“梅花”立体与平面对比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件 |
毕业设计 |
(2)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科特迪瓦语言中图形符号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
1.3 课题研究角度、主要方法 |
1.4 标题中所使用的关键字定义 |
第1章 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
1.1 科特迪瓦的语言历史和图形符号 |
1.2 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特点 |
1.3 科特迪瓦语一览表与科特迪瓦语言的实用正字法 |
1.4 不同族群在科特迪瓦的语言符号 |
1.5 文字和符号之间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科特迪瓦的语言图形符号 |
引言 |
2.1 图案和符号的象征意义 |
2.2 黄金砝码和图腾象征 |
2.3 群族标识的符号象征含义(BOGOLAN, KITABERGLANG, KOHOGOB) |
2.4 面具符号的象征含义 |
本章结论 |
第3章 科特迪瓦语言与图形符号间的联系 |
3.1 托物传意的表现 |
3.2 吉凶巫术的预兆 |
3.3 信仰崇拜的礼仪符号 |
本章结论 |
第4章 BéTé文字 |
4.1 定义和来源(起源) |
4.2 BéTé字母字设计哲学 |
4.3 BéTé文字与汉字的比较 |
4.4 BéTé文字表遇到的问题 |
本章结论 |
第5章 科特迪瓦语言与图形符号的视觉表现及象征意义 |
5.1 意象、表象、想象 |
5.2 平面造型的应用 |
5.3 图形符号的视觉设计 |
5.4 视觉语言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形符号与文化概念的体现 |
6.1 平面设计符号的拓展 |
6.2 文化及文化认同符号 |
6.3 创造力的文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图形元素提取及其衍生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
1.2.2 图像提取算法在民间艺术资源库构建中的应用 |
1.2.3 天津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承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天津民间工艺三绝艺术图案元素分析 |
2.1 天津民间工艺三绝 |
2.1.1 杨柳青木板年画 |
2.1.2 泥人张彩塑 |
2.1.3 风筝魏风筝 |
2.2 图案元素的种类、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征分析 |
2.2.1 图案元素的种类 |
2.2.2 图案元素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K-means与形态学的特征元素提取 |
3.1 天津地区民间艺术特征元素提取系统 |
3.1.1 系统设计基础 |
3.1.2 提取系统各提取界面设计 |
3.2 图案与线条元素提取程序设计 |
3.2.1 服装图案提取常用算法 |
3.2.2 K-means算法原理 |
3.2.3 形态学原理介绍 |
3.3 色彩提取程序设计 |
3.3.1 程序代码理论与原理分析 |
3.3.2 色彩提取结果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取图案在虚拟试衣软件中的应用实验 |
4.1 服装模型制备 |
4.1.1 服装模型的制作方法比较 |
4.1.2 服装模型的建立 |
4.2 图案在虚拟试衣软件中的应用实验 |
4.2.1 图案素材绘制 |
4.2.2 实验流程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民间艺术图案与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5.1 不同表现形式下元素在服饰中的应用 |
5.1.1 直接应用于虚拟服装 |
5.1.1.1 图案与分割线结构结合 |
5.1.1.2 图案贴图用于虚拟T恤 |
5.1.2 元素与服装工艺结合用于服装 |
5.1.2.1 色彩喷涂 |
5.1.2.2 刺绣或腰封装饰 |
5.1.3 变形重组用于服装面料纹理 |
5.1.4 配饰设计中的应用 |
5.2 图案与色彩元素在其他设计中的应用 |
5.2.1 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
5.2.2 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概述 |
(一)调查区域地理文化简述 |
1.区域地理环境 |
2.区域文化背景 |
(二)彝族阿哲服饰起源 |
1.神话传说与史诗记载中的服饰 |
2.古代造型艺术中的服饰 |
本章小结 |
二、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调查 |
(一)村落的选定 |
1.自然地理环境 |
2.交通环境 |
(二)村落文化 |
1.巡检司镇与彝族阿哲祭龙仪式的由来 |
2.五山乡与“爱佐爱莎”的缘起 |
3.木叶传情的恋爱观 |
(三)村落调查参与者 |
1.局内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2.局外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三、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分类研究 |
(一)彝族阿哲服饰结构设计 |
1.女性款式 |
2.男性款式 |
3.童帽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物质载体 |
1.彝族阿哲服饰面料 |
2.彝族阿哲服饰金属材料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工艺 |
(四)服饰着装设计 |
本章小结 |
四、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特征分析 |
(一)彝族阿哲服饰的色彩特征 |
1.彝族阿哲服饰底色运用规律 |
2.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色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图案特征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配件特征 |
1.头饰 |
2.耳饰 |
3.胸饰 |
4.手饰 |
(四)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语言分析 |
1.结构之美 |
2.图案之美 |
3.色彩之美 |
4.族群审美情感 |
5.艺术表现的形式法则 |
本章小结 |
五、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
(一)彝族阿哲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
(二)彝族阿哲服饰与民族信仰崇拜 |
1.彝族阿哲服饰与图腾崇拜 |
2.彝族阿哲服饰与母性崇拜 |
3.彝族阿哲服饰与自然崇拜 |
4.彝族阿哲服饰与竹(树)崇拜 |
(三)彝族阿哲服饰与周边民族服饰 |
1.阿哲服饰与汉族的影响 |
2.彝族阿哲服饰与彝族阿细服饰 |
3.阿细与阿哲服饰艺术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探析彝族阿哲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可行性 |
1.彝族阿哲服饰在图案题材表现方面 |
2.彝族阿哲服饰在色彩运用方面 |
附录2 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
1.遵守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再设计的原则 |
2.彝族阿哲服饰元素设计流程 |
3.彝族阿哲服饰本体图案 |
4.彝族阿哲服饰图案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5.彝族阿哲服饰色彩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6.彝族阿哲服饰结构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7.彝族阿哲服饰综合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附录3 课题名称的推敲及文献调研工作 |
附录4 田野调查工作 |
附录5 田野资料分析 |
附录6 表录 |
附录7 图录 |
附录8 学术成果统计 |
(6)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归纳法 |
(二)提取归纳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点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蒙古草原岩画概述 |
一、蒙古草原岩画的历史沿革 |
(一)分布范围 |
(二)蒙古草原岩画的发展 |
二、蒙古草原岩画的艺术特征 |
(一)蒙古草原岩画的风格特征与艺术特色 |
(二)蒙古草原岩画创作的技术方法 |
(三)蒙古草原岩画的题材 |
三、蒙古草原岩画与我国其它地区岩画的区别 |
四、蒙古草原岩画的艺术文化价值 |
章节总结 |
第二章 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一、蒙古草原岩画的提取原则 |
(一)以满足设计需求为前提 |
(二)以提高审美性为目的 |
(三)以体现蒙古草原岩画的艺术文化内涵为核心 |
二、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中的设计原则 |
(一)服饰图案的设计形式与服装风格相统一 |
(二)把握服饰图案设计的适度性 |
(三)服饰图案设计与流行趋势相结合 |
三、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中的设计表现形式与设计方法 |
(一)设计表现形式 |
(二)设计方法 |
章节总结 |
第三章 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中的设计实践 |
一、设计构思 |
(一)设计定位分析 |
(二)目标人群分析 |
(三)确立设计主题与灵感来源 |
二、服装设计应用分析 |
(一)流行趋势的选取 |
(二)服饰图案的选取 |
(三)面料与工艺 |
(四)设计过程分析 |
(五)服装效果图 |
章节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7)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解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Hip-Hop文化”概述 |
2.1 Hip-Hop的起源与发展 |
2.2 Hip-Hop的表现形式 |
2.3 Hip-Hop文化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Hip-Hop与时装展示空间的联系 |
3.1 Hip-Hop与时装的联系——Hip-Hop时尚 |
3.2 Hip-Hop与空间的联系——Hip-Hop建筑 |
3.3 涂鸦字体的构建与空间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应用分析 |
4.1 时装展示空间的设计概述 |
4.2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运用的设计依据 |
4.3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运用的设计基础 |
4.4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
4.5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应用价值 |
4.6 本章小结 |
5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策略 |
5.1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总体设计原则 |
5.2 Hip-Hop在时装展示空间中的设计方法探讨 |
5.3 SANKUANZ时装展示空间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汉字格律化设计下的服饰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库相关文献分析 |
1.2.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归纳总结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课题可行性分析 |
2 服饰设计中的汉字应用现状 |
2.1 服饰中汉字应用的演变形式 |
2.1.1 运用汉字诠释装饰图案 |
2.1.2 利用汉字寓意性突出服饰表征 |
2.1.3 汉字融合其他图案增加冲击力 |
2.2 服饰中汉字流行元素解读 |
2.2.1 日常服饰文化的追崇 |
2.2.2 民族精神风貌的提升 |
2.3 小结 |
3 汉字格律化与设计应用 |
3.1 格律化设计的发展轨迹 |
3.1.1 前期:概念思维 |
3.1.2 中期:超越设计 |
3.1.3 后期:整合性创造 |
3.2 视觉传达中格律化设计案例分析 |
3.2.1 数字化甲骨文设计 |
3.2.2 汉字的灵力运动 |
3.3 服饰中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启示 |
3.3.1 服饰观念的转变 |
3.3.2 东方特色的形成 |
3.4 小结 |
4 服饰设计中汉字格律化应用方法 |
4.1 特征元素的提取与简化 |
4.1.1 直接运用:具象图纹 |
4.1.2 内涵提炼:传统文化 |
4.1.3 简化渗入:符号特征 |
4.2 服饰时尚观念的更迭 |
4.2.1 打破款式单一局面 |
4.2.2 加速了服饰现代化进程 |
4.3 小结 |
5 服饰中汉字格律化设计实践 |
5.1 实践一:局部字符元素烘托 |
5.1.1 元素的归纳与提取 |
5.1.2 设计构思与字符工艺 |
5.2 实践二:汉字装饰元素重塑 |
5.2.1 元素的提取与重构 |
5.2.2 字符工艺及文创应用 |
5.3 实践三:汉字廓形元素表达 |
5.3.1 元素的提取与再设计 |
5.3.2 设计构思及效果图展示 |
5.4 小结 |
6 汉字格律化下的毕业设计实践 |
6.1 主题灵感来源 |
6.2 色彩提案及面料选择 |
6.3 廓形款式设计及妆饰搭配 |
6.4 效果图展示及字符工艺实践 |
6.5 成衣制作过程 |
6.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利及社会实践 |
致谢 |
(9)设计特征驱动的平面图像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平面图像设计 |
1.3 图像智能设计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平面设计特征 |
2.1.1 图像特征 |
2.1.2 感知特征 |
2.1.3 图像设计评价 |
2.2 特征建模方法 |
2.2.1 规则约束的特征建模 |
2.2.2 概率估计的特征建模 |
2.2.3 深度网络的特征建模 |
2.3 图像智能设计应用 |
2.3.1 平面图像生成 |
2.3.2 平面图像色彩重构 |
2.3.3 平面图像风格迁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面图像的设计特征 |
3.1 平面图像设计特征模型 |
3.2 平面图像的几何特征量化 |
3.2.1 平面广告图像的结构化定义 |
3.2.2 基于像素的色彩提取 |
3.2.3 基于空间分布的色彩提取 |
3.2.4 平面设计元素的色彩量化 |
3.3 平面图像的感知特征量化 |
3.3.1 布局感知特征量化 |
3.3.2 配色感知特征量化 |
3.4 平面图像的风格特征计算 |
3.4.1 风格特征成对比较方法 |
3.4.2 图像风格特征量化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几何特征的模型构建 |
4.1 核密度估计函数构建 |
4.1.1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
4.1.2 条件概率密度估计 |
4.2 概率模型优化 |
4.2.1 基于模拟退火的特征采样 |
4.2.2 基于字典策略的模型优化 |
4.3 概率模型的几何特征估计 |
4.3.1 容器的布局几何特征估计 |
4.3.2 元素的色彩几何特征估计 |
4.3.3 不同特征的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感知特征的平面图像生成 |
5.1 图文混排图像的布局生成 |
5.1.1 平面图像的布局聚类 |
5.1.2 元素容器的多行文本布局 |
5.1.3 基于感知特征的布局优化 |
5.2 主色引导的图像色彩重构 |
5.2.1 配色感知特征可视化 |
5.2.2 图像色度特征调整 |
5.2.3 图像亮度特征调整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图像布局生成的结果与讨论 |
5.3.2 图像色彩重构的结果与讨论 |
5.3.3 图像生成质量的用户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平面广告图像生成系统开发与应用 |
6.1 平面广告图像数据集构建 |
6.1.1 数据选择与采集 |
6.1.2 图像清洗 |
6.1.3 图像标注 |
6.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6.2 平面广告图像生成系统框架 |
6.2.1 数据管理模块 |
6.2.2 需求管理模块 |
6.2.3 设计交互模块 |
6.3 平面广告图像生成系统应用实例 |
6.4 研究成果企业应用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 |
7.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扎染元素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和应用的目的 |
1.2.2 理论和应用的意义 |
1.3 国内外当前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视觉形象品牌建设的现状 |
1.3.2 国内外文化品牌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扎染研究动态 |
第二章 扎染艺术在视觉形象设计中的研究 |
2.1 扎染工艺的发展与传承 |
2.1.1 扎染艺术的概念划分及发展背景 |
2.1.2 扎染艺术的分类 |
2.1.3 扎染艺术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
2.1.4 传统扎染手工艺面临的问题 |
2.1.5 现代扎染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
2.2 扎染艺术的平面创意元素研究 |
2.2.1 扎染艺术中的纹样元素概念 |
2.2.2 扎染纹样元素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2.2.3 扎染艺术中的色彩元素概念 |
2.2.4 扎染色彩元素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2.2.5 扎染艺术中的图形元素概念 |
2.2.6 扎染图形元素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2.2.7 扎染艺术中的肌理元素概念 |
2.2.8 扎染肌理元素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2.2.9 扎染工艺中的风格元素概念 |
2.2.10 扎染风格元素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三章 扎染艺术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作用及设计方法 |
3.1 扎染艺术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3.1.1 扎染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
3.1.2 扎染艺术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作用 |
3.2 扎染艺术在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设计方法 |
3.2.1 解构与重构法 |
3.2.2 抽象与简化法 |
3.2.3 组合与同构法 |
3.2.4 替换与整合法 |
第四章 扎染艺术在文化创意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
4.1 扎染元素塑造文化创意品牌的路径探索 |
4.1.1 文化创意品牌设计的构建 |
4.1.2 扎染元素在文创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融合思路 |
4.2 扎染平面创意元素在文化创意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设计应用 |
4.2.1 扎染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4.2.2 扎染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4.2.3 扎染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
4.2.4 扎染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六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平面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高密泥塑中的艺术元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婉靖.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2)
- [2]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D]. 吴为(YEO ADAM).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图形元素提取及其衍生应用设计[D]. 刘梦林.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D]. 李慧.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6]蒙古草原岩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Hip-Hop文化在时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蒋宏波.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汉字格律化设计下的服饰创新应用研究[D]. 俞晓倩.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9]设计特征驱动的平面图像生成方法研究[D]. 尤伟涛. 浙江大学, 2020(08)
- [10]扎染元素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 刘芷若.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