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发性口疮治疗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云霜,姚杰,周晟芳[1](2021)在《从心肾同治论治复发性口疮的临证经验》文中提出复发性口疮疼痛剧烈,迁延不愈易反复,现代医家多从心、脾、肝三脏入手治疗。笔者临证发现复发性口疮与心肾失调、水火不济密切相关,故提出心肾同治诊疗思路,根据各期病理特点,对其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心火炽盛、肾水不足,治宜直折心火、引火下行,体现"急则治标"原则;缓解期肾阴亏虚、余热未清,治宜泻火滋阴、兼顾标本,体现"缓则治本"原则;间歇期肾水不足、阴不制阳,治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平调阴阳,防止复发,体现治未病"瘥后防复"思想。此治法在临床中多次使用,疗效显着,已形成完整、成熟的治疗疗程,能有效缓解复发性口疮急性症状,并预防愈后复发。
杨春草,周小青,王炽,彭瑶[2](2021)在《周小青教授从热郁虚络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文中研究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因其周期性、自限性、复发性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周小青教授认为火热为口疮的重要发病因素,贯穿口疮的整个病程,其病机还有肝郁、气阴两伤、久病入络与新病入络,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施以疏肝清热、益气养阴、疏通络脉。周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早期大多以实热为主,实热伤阴,然则口疮的影响不仅为内在,更为直接的是导致患者进食疼痛,该病中期反复之肝郁、后期日久之入络,络脉瘀阻,连络之所无以畅通,易感而发,循环反复。中医治病,尤其是治疗慢性病,其优势在于将中药与生活结合,寄调于养。周教授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中药内服调阴阳、理气血,结合药膳整体调节。对周小青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进行简要介绍。
陈天鸽,王彩云,孙建慧,李娅,韩雪飘,王盼,刘启泉,张纨[3](2020)在《刘启泉辨治复发性口疮经验》文中指出介绍刘启泉教授辨治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经验。认为浊毒内蕴为其关键病机,浊毒留恋,损伤正气,致口疮反复发作;病久入络,气血瘀滞,致口疮久溃不敛。治疗时以化浊解毒为要,兼顾口疮形态及发病部位,辨证施治,多措并举,内外同治,配合日常调护,治调相合,疗效满意。并附验案1则。
罗茫[4](2020)在《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局部涂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热解毒汤,7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症候体征、疼痛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对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96.67%)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实验组的中医症候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中医症候体征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在改善溃疡数目、大小、充血、烧灼感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改善溃疡渗出及水肿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均可减轻疼痛,但两者减轻疼痛效果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的临床疗效(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短期可改善复发性口疮患者的中医症候体征,尤其在改善溃疡渗出、水肿程度及次症方面疗效突出。(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长期疗效较好,可延长溃疡的间歇期和(或)减少溃疡的数目,一定程度上减轻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3)养血清热解毒汤临床应用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刘庆南[5](2020)在《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给予加味泻黄散治疗5天,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溃疡个数、溃疡直径、疼痛指数、平均溃疡期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对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西医局部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5天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达90.00%,西医局部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溃疡个数、缩短溃疡直径、减轻溃疡疼痛,对比治疗前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3.加味泻黄散能够有效缩短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的平均溃疡期,对比治疗前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加味泻黄散能够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前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的病例出现。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者的疗效肯定,可以明显减轻溃疡疼痛,减少溃疡个数、缩短溃疡直径和平均溃疡期,明显缓解口腔溃疡局部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贺晓明[6](2020)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翻阅古籍文献查找中医学中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描述,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以及辩证论治;通过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应用统计学分析其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预防及中医临床辩证论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查阅中医学古籍经典着作,收集中医学中关于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典描述以及中医学对于其他口腔黏膜疾病和其他口腔科疾病的描述,总结出古人对口疮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的认识。通过自制《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致病因素调查表》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湖北省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各个年龄阶段的ROU初诊患者以及同期在两家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非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填写调查问卷,通过X2检验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多因素相关危险度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临床导致ROU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收集患者四诊资料进行辩证分型,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结果:1.包括《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着作中均有对口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描述,且中医学中有着大量的对于其他口腔黏膜疾病和口腔科疾病的论述。2.根据调查表统计分析病例组男性共88名,平均年龄为40.02±16.058岁,女性109名,平均年龄为38.19±14.924岁。对照组男性共90名,平均年龄39.09±17.203岁,女性110名,平均年龄36.97±13.80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构成方面无差异。3.ROU初诊患者发病部位统计依次为:唇(61.421%)、舌(47.716%)、颊(37.563%)、腭(8.122%)、牙龈(5.076%)、前庭沟(2.031%)、口底(0.508%);病程时间以大于24月者为多见,占总人数的46.701%;发病类型轻型者172例(87.307%),重型者7例(3.551%),疱疹型者18例(9.142%)。4.ROU临床致病因素单因素X2检验结果如下:消化道疾病史(P=0.000)、家族史(P=0.000)、过量饮酒(P=0.000)、喜食辛辣食物(P=0.006)、喜食牛羊肉(P=0.000)、腌制食品(P=0.000)、疲惫(P=0.000)、易激动(P=0.000),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消化道疾病史、家族史、过量饮酒、腌制食品、疲惫、易激动,其OR值分别为1.859(P=0.006)、2.003(P=0.005)、1.725(P=0.019)、1.815(P=0.008)、1.893(P=0.004)、1.90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ROU初诊患者中医症候频率依次从大到小前五位者为:疼痛、舌质红、心中烦热、苔黄腻、大便秘结。对ROU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心脾积热证149例(75.635%),脾肾阳虚证28例(14.213%),阴虚火旺证20例(10.152%)。结论1.中医学很早就有对口疮以及各种口腔科疾病的理论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为先进的理论之一,但后续的理论及实践发展仍需进一步研究。2.ROU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病程常常在2年以上,好发部位为唇、舌、颊黏膜。发病类型以轻型为主。3.消化道疾病史、家族史、过量饮酒、喜食辛辣食物、喜食牛羊肉、腌制食品、疲惫、易激动均与ROU的发生有关,危险度按照大小依次为:家族史、易激动、疲惫、消化道疾病史、腌制食品、过量饮酒。4.ROU初诊患者中医证候频率依次从大到小为:疼痛、舌质红、心中烦热、苔黄腻、大便秘结。中医辨证以心脾积热为主。且疱疹型ROU及重型ROU均辩证为心脾积热证。
李海[7](2020)在《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消溃汤对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局部症状以及湿热内蕴证候群的改善情况,客观评价导师运用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ROU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湿热内蕴型ROU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来自宝安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及脾胃病科门诊的72例湿热内蕴型RO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消溃汤口服,对照组予维生素B2片、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采用SPSS20.0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溃疡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指数: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疼痛指数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两种药物均能改善ROU患者的疼痛指数;治疗前后两组差值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口服中药组疗效更显着。3.平均溃疡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平均溃疡期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两种药物均能缩短平均溃疡期;治疗前后两组差值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口服中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4.局部症状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溃疡局部单项症状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差值比较除水肿情况及烧灼感无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的差值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渗出情况、充血颜色及疼痛感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局部症状总积分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差值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溃疡局部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单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差值比较中口渴少饮、肢体困重、便溏不爽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口服中药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差值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总体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为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78.13%。经Fisher卡方检验,两组有效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溃疡局部症状的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经Fisher卡方检验,两组有效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效果更显着。7.远期疗效评价:治疗后,回访两组患者3个月内复发情况。治疗组回访22例,其中复发6例,未复发16例,复发率为27.27%;对照组回访21例,复发14例,未复发7例,复发率为66.67%,复发率经Fisher卡方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口服中药组能更好地降低ROU的复发率。结论:导师自拟中药方剂消溃汤与维生素B2、维生素C片均能治疗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改善临床症状。与口服西药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VAS疼痛指数、缩短平均溃疡期、改善溃疡局部症状及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更显着,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在溃疡局部症状和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评价上,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为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
危凯[8](2020)在《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溃疡类性疾病,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该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并运用养阴清热1号对其进行研究实验来研究其变化规律。养阴清热1号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经验方,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外周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的表达量,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且探究其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文献研究口腔粘膜溃疡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伴有疼痛,和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在不同的研究层面有很多学说,而且大多都有实验以及临床支持,都有一定的可参考性。主要观点认为与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口腔微生物菌群、饮食营养状态、免疫因素等原因有关。在治疗上方法众多,主要以改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主。CD4+、CD8+,T细胞亚群是发挥免疫效应功能的重要淋巴细胞,CD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起诱导和辅助的作用,CD8+起抑制和毒杀的作用,两大细胞亚群的变化方向互为对立协调。在正常情况下,各亚群之间作用互相拮抗而且达到平衡。当免疫功能失衡时,各淋巴细胞数量及比值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病名为“口疮”,主要原因在于津液气血、阴阳失调,热邪在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矛盾,养阴清热是治疗口疮病的根本。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同时可以上调患者T细胞亚群的水平。养阴清热1号方就是以养阴清热为立方思路,临床效果明确,因此进一步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模型大鼠外周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表达量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二、实验研究实验对象: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对半,为方便取材,大鼠喂养至体重200±20g。采用随机数方法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分别为取材组,预试验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实验方法:取材组大鼠用于制备大鼠口腔黏膜抗原乳化液,取材后大鼠全部处死。参考以往的文献,制备大鼠口腔黏膜的抗原乳化液,对预试验组大鼠进行注射,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对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造模。确定模型成功后,予以灌胃给药,情况如下:中药组生药18.23g/Kg/d;西药组维生素B12 54mg/Kg/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干预;保证各组灌胃和造模时间相同。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饮水量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的表达量。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体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各组大鼠体重均减少,且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大鼠口腔溃疡影响食量,从柱状图可看出模型组体重减少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大鼠体重减轻稍轻(P<0.05),说明治疗有效,且中药组与西药组体重相比相比无差异(P>0.05),说明中药缓解症状从而改善进食作用等同于西药组。(2)各组大鼠分笼喂养,实验前各组大鼠饮水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各组大鼠饮水量均增加,且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大鼠阴液亏虚则饮水量增加,模型组饮水量增加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大鼠水量增加较少(P<0.05),说明治疗有效,且中药组与西药组饮水量相比有差异(P<0.05),中药组饮水量稍低,说明中药缓解大鼠症状作用优于西药组。
林芳峰,付肖岩[9](2019)在《浅析复发性口疮的中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复发性口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可出现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好发于唇、颊、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医将此病归于口疮范畴,历代医家认为与寒、热、火、伏火、瘀、毒、湿等相关,病性多实,或虚,或虚实夹杂。本病发病因素复杂,临床迁延缠绵,西医上目前无根治性良药,中医药疗效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本文从内外施治、辨证论治、医家经验、单味中药疗效、针灸及其它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探讨。
姜珊[10](2019)在《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取70例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中3名患儿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对照组中2名患儿罹患他病,1名患儿因个人原因退出本研究,以上皆视为脱落病例。最终观察对象: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共64例。两组均给予中医常规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及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泻黄温胆汤。两组均以5天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局部、全身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两组受试者中临床有效病例的复发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分析:局部症状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4.4%,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症状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5.6%,二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对于局部症状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当,而其对于全身症状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局部症状分析:经组内比较,发现两组各项局部症状较治疗前相比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两组在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充血情况、水肿情况、溃疡疼痛、烧灼感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在缩小溃疡面积、减少溃疡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另几种局部症状的治疗,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全身症状分析:经组内比较,试验组各项全身症状积分较治疗前相比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前相比,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经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全身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复发情况分析:两组溃疡局部症状临床有效病例复发情况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3个月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5.安全性分析:两组均未见过敏、中毒等其他不良反应的病例出现,亦不存在任何不良事件。结论:1.泻黄温胆汤对于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全身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泻黄温胆汤对于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溃疡充血、水肿、疼痛和烧灼感这几种局部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可有效地降低复发率。3.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临床应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二、复发性口疮治疗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发性口疮治疗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从心肾同治论治复发性口疮的临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复发性口疮的脏腑辨证源流回顾 |
1.1 古代医籍中关于复发性口疮的记载 |
1.2 当代各医家对复发性口疮的认识 |
2 心肾同病当为复发性口疮的核心病机 |
2.1 复发性口疮发作与“心火”关系密切 |
2.2 复发性口疮发作与“肾阴”密切相关 |
2.3 心肾失交、阴阳失衡为复发性口疮的主要病机 |
3 复发性口疮以心肾同治为法的分期论治 |
3.1 急性期“心火炽盛,肾水不足”,治宜“直折心火,引火下行” |
3.2 缓解期“肾阴亏虚、余热未清”,治宜“泻火滋阴、兼顾标本” |
3.3 间歇期“肾阴不足,阴不制阳”,治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4 总结 |
(2)周小青教授从热郁虚络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溃疡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
1.1 口疮的重要发病因素 |
1.2 肝郁与口疮 |
1.3 气阴两伤与口疮 |
1.4 久病入络与新病入络 |
2 口疮辨治要点及治法 |
3 药膳 |
4 验案举隅 |
5 结语 |
(3)刘启泉辨治复发性口疮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 浊毒熏蒸,涉及多脏 |
1.2 调摄失宜,酿生浊毒 |
1.3 浊毒留恋,损伤正气 |
1.4 浊毒内存,入络伤血 |
2 辨治经验 |
2.1 内治 |
2.1.1 化浊解毒,敛疮生肌 |
2.1.2 浊毒难清,辅以益气 |
2.1.3 疮疡不敛,佐以活血 |
2.1.4 局部诊察,辨位选药 |
2.2 外治 |
2.3 日常调护 |
3 验案举隅 |
4 小结 |
(4)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6 脱失病例的处理 |
7 治疗方法 |
8 观察 |
8.1 疗效观察指标 |
8.2 疗效评定标准 |
9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临床资料统计 |
1.1 两组性别的比较 |
1.2 两组年龄的比较 |
1.3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体征比较 |
1.4 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数比较 |
2 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
2.1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差异 |
2.2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各项中医症候体征比较 |
2.4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 |
3 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
4 不良反应情况 |
讨论 |
1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病机 |
1.1 西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2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 |
3 养血清热解毒汤组成及分析 |
4 研究结果 |
5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中西药局部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5)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2 西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资料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药物组成与制备 |
3.2 服药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安全性观测指标 |
4.3 疗效性观测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西医局部溃疡疗效评价标准 |
5.2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疗效分析 |
2.1 疗效指标比较 |
2.2 总疗效比较 |
3 差异性分析 |
4 安全性指标分析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病因病机分析 |
3 组方分析 |
3.1 方药组成及用药分析 |
3.2 加味泻黄散的单味药物分析 |
4 疗效分析 |
4.1 局部症状积分比较分析 |
4.2 总疗效分析 |
5 安全性指标分析 |
6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口疮中医理论研究 |
1 口疮的起源 |
2 口疮的病因病机学说 |
3 口疮的辩证理论 |
第二部分 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内容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发病情况 |
2.3 ROU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赋值及分析结果 |
2.4 ROU初诊患者中医症候及中医辨证结果 |
2.5 ROU的西医辨病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 |
讨论 |
1 ROU与消化系统疾病 |
2 ROU与家族史 |
3 ROU与过量饮酒 |
4 ROU与辛辣食物 |
5 ROU与牛羊肉 |
6 ROU与吸烟及槟榔 |
7 ROU与腌制食品 |
8 ROU与睡眠状况 |
9 ROU与社会心理因素 |
10 ROU与常见中医症候及辩证 |
11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 |
附录三 附图 |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
1.1.1 流行病学 |
1.1.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3 现代医学的治疗 |
1.2 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
1.2.1 中医学对口疮病名的认识 |
1.2.2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3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4 中医的辨证分型 |
1.2.5 中医的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基本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2.2 中医辨证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2 治疗方案 |
2.2.1 临床分组 |
2.2.2 临床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定 |
2.2.5 ROU远期疗效判断 |
2.2.6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可比性分析 |
2.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 |
2.3.3 疗效评价 |
2.3.4 远期疗效评价 |
2.3.5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导师治疗湿热内蕴型ROU的学术思想 |
3.2 消溃汤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序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现状 |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
2.1 风热乘脾 |
2.2 心火上炎 |
2.3 脾胃积热 |
2.4 虚火上炎 |
2.5 肝火上炎 |
2.6 气血两虚 |
3.养阴清热法治疗口疮病的研究 |
3.1 养阴清热方剂的临床应用 |
3.2 养阴清热中药的药理作用 |
二、西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概况 |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 |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 |
2.1 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
2.2 口腔微生物菌群 |
2.3 饮食营养状态 |
2.4 免疫因素 |
2.5 其他因素 |
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
3.1 局部治疗 |
3.2 漱口水治疗 |
3.3 口服药物治疗 |
3.4 激光疗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内容和目标 |
1.1 研究内容 |
1.2 目标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药物制备 |
2.3 主要仪器及仪器情况 |
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 方法 |
3.1 预实验和模型建立 |
3.2 动物造模及分组 |
3.3 样本采集 |
4 统计分析 |
5 结果 |
5.1 大鼠状态 |
5.2 大鼠体重变化 |
5.3 大鼠饮水量变化 |
5.4 大鼠血清CD3+含量 |
5.5 大鼠血清CD4+、CD8+含量 |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分析和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古代中医学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 |
1.1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的描述 |
1.2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治疗的研究 |
2.近现代中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 |
2.1 近现代中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近现代中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概况 |
3.西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及研究 |
3.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概述 |
3.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3 西医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疗效观察 |
2.4 安全性指标观察 |
2.5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导师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及治疗 |
3.药物探析 |
3.1 泻黄温胆汤方解析 |
3.2 泻黄温胆汤中单味药物的古今论述 |
3.3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与康复新液的选择 |
4.结果分析 |
4.1 基线分析 |
4.2 总疗效分析 |
4.3 治疗前后口腔局部症状积分比较情况分析 |
4.4 治疗前后全身症状积分比较情况分析 |
4.5 局部症状临床有效病例随访结果比较情况分析 |
4.6 安全性分析 |
5.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四、复发性口疮治疗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心肾同治论治复发性口疮的临证经验[J]. 杨云霜,姚杰,周晟芳. 环球中医药, 2021(05)
- [2]周小青教授从热郁虚络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J]. 杨春草,周小青,王炽,彭瑶.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5)
- [3]刘启泉辨治复发性口疮经验[J]. 陈天鸽,王彩云,孙建慧,李娅,韩雪飘,王盼,刘启泉,张纨.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12)
- [4]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观察[D]. 刘庆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D]. 贺晓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7]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D]. 李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D]. 危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浅析复发性口疮的中医研究进展[J]. 林芳峰,付肖岩. 江西中医药, 2019(10)
- [10]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D]. 姜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