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重视城市广场建设的定位、定性与定量(论文文献综述)
贾晨茜[1](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付靖雯[2](2021)在《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下垫面构成中,硬质下垫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原水文循环体系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传统手法处理雨水无法配适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产物,广场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以海绵化为切入点,对泰安泰山广场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耦合设计研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和海绵设施景观化等角度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对广场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雨洪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各国雨洪管理理论的共同点,从海绵城市视角对国内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同时分析了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与城市广场改造相结合,探讨其适用性,同时横向比较并总结各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借鉴的要点,总结出与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契合的理论。选取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案例各三个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和改造手法。再次,提出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的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以及二者的耦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改造策略上,则从区域、城市、广场三个宏观层面与绿化、水景观、铺装、微地形、设施小品以及使用人群等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从海绵化角度提出广场改造程序并筛选适用于广场的技术设施。结合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总结提炼出海绵设施在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中“主人工,辅生态”和“主生态,辅人工”的两种组合模式。最后,通过对泰安泰山广场的改造设计,进一步论证了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的可行性。通过广场海绵体系的构建、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设计以及海绵设施景观化详细设计,打造能消纳和利用雨水的海绵型广场。
王灏翔[3](2020)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的体现,具有文化历史的城市其公共空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表达,在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形成独特地域城市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有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其他环境设备要素等,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城市广场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济发展水平提升显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现代城市生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居民休息的重要场所被大家所关注。因此,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城市精神、历史文脉以及准确反映本地主导产业等要素的城市广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城市广场进行研究。广场空间可被视为与地理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寻找生态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联系,还有就是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的解决途径。研究首先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广场的关系出发,指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的作用。然后研究了城市广场的类型、特征、功能与其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主要研究的行政类广场、主题类广场以及文化类广场进行案例解析与设计要点总结。接下来探讨了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广场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以及对我国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现状做出判断。通过巴彦淖尔三种不同类型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的表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计者视角与使用者的使用后评价各层面总结归纳问题,并运用此方法对上述重点案例进行空间的品质提升。最后总结了城市广场地域性表达的原则、方法以及策略等,论述在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表达中如何运用规划学、景观学以及美学等理论进行设计。文章结尾是由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对于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在社会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思考。
詹李慧子[4](2020)在《广州越秀老城区街道广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街道广场作为城市街巷系统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们汇聚、交流及活动的场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城市生活品质的高低,是城市生机与活力的体现,是城市人文与情怀的展示。作者在查阅了许多街道广场实例,并观察了广州市街道广场现状使用情况后,内心产生了许多疑问:什么样的广场可以被称之为街道广场?这些街道广场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及其空间特征有什么异同及关联?广州市内街道广场的分布情况如何?这些广场在现状使用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人们在街道广场上交流和活动情况如何?有什么可以指导街道广场设计的导则吗?基于这些疑问,本文以如下方式展开了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的课题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街道广场描述框架,在对国内外众多相关理论进行研读、分析并总结后,建立并提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街道广场描述理论框架,为后续进行具体案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展开了具体案例的研究,通过初步调研及资料分析,筛选出了广州市越秀区内具有典型性的十四个街道广场作为具体案例,对其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现场调研、观察及问卷调查等等研究方法,记录街道广场案例的现状使用情况,并在前面描述理论框架下,对调研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为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广场共性、特征及不足的总结分析,通过横向比较十四个街道广场案例,分析其共性及特性,总结优点与不足,并与国内外相关街道广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特性异同及不足补充。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的基础,提出了广州市老城区的街道广场设计导则,其中包括设计核心思想及意向,设计方法与要点等。本文针对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广场的分析及研究,为广州市老城区内街道广场的微改造及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指导意义,为城市中街道广场的地域性发展及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学术参考及经验借鉴。
林林[5](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谢佳育[6](2020)在《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基因解析及其保护传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城区作为城市中记忆保存最完整、风貌特色最鲜明的区域,见证了城市发展历程,凝集了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可看作城市的“名片”。近年来在存量发展、文物局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政策引领下,历史城区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达到了新高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空间内在规律的探索和保护与发展平衡的协调,导致部分历史城区出现空间破碎零散、功能千篇一律、文化隐匿消亡、生态污染破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应如何避免历史区域的“孤岛现象”以实现整体性保护,如何形成兼顾历史空间、自然要素和社会文化三者的考量以突显地域特征,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现代发展的博弈以实现可持续性传承,是历史城区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诉求。本文引入空间基因的概念,综合城市形态学和空间发展论,探究历史城区中具有地域性和历时稳定性的空间组合规律,强调空间要素的组合以及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关系,以传承哈尔滨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借鉴生物学遗传的逻辑和相关研究基础,构建空间基因于历史城区研究的路径,通过“识别提取—解析评价—保护传承”三个步骤,探索历史城区空间内在规律,解析演进原因和实存困境,进而提出未来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本文选取哈尔滨为具体研究对象,锁定可以反映城市地域特征和早期规划思想的中东铁路附属地为研究范围,依托上述研究路径进行其历史城区空间基因的解析和保护传承。首先,对组成城区空间的形态要素进行识别和历时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区结构特征,以“构成要素—组合关系—表征性状—演化特征”为逻辑提取到具有传承能力和价值的“架”、“轴”、“群”、“生”四类空间基因。其次,对提取的空间基因进行解析评价,即解析其异变的动力机制以揭示空间表达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评价其物质空间本体和社会认知情况以找寻目前空间基因隐匿的主要原因。鉴于空间基因的物质和社会双重属性,结合解析和评价的结果总结影响其表达的空间问题和社会困境。最后,针对空间基因的实存困境,分别面向其中的空间问题和社会困境,提出哈尔滨历史城区保护与传承策略,预期实现科学化、整体化、可持续化以及可操作化的历史城区空间特征传承。
刘洲彤[7](2020)在《绵阳市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开敞空间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评价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不仅其自身的质量会对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适宜性也对城市的人居舒适度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梓潼县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由于梓潼自身良好的条件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城镇化背景下的梓潼县飞速发展,忽略了城市的建设环境宜人性,现状的城市开敞空间难以满足居民对开敞空间使用的需求。城市开敞空间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为人们提供清新空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技术和Excel计算软件,采用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定量分析梓潼县开敞空间的布局对市民的影响,评价其可达性与空间品质。本文研究的思路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从“发现问题—探明方向—剖析问题—优化建议”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分析与总结,并对开敞空间做出概念性的定义,确定研究对象与范畴,为分析梓潼县敞开空间适宜性建立理论依据;其次,对梓潼县的基本情况及开敞空间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其自然和人文特点及县城建设情况,然后依据现状对梓潼县开敞空间进行分类,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现状存在的基本问题;接下来,通过ARCGIS软件平台,对梓潼县的开敞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基于可达性相关理论,采用缓冲区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对梓潼县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及布局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再通过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开敞空间的品质进行定量评价来表征开敞空间的宜人性;最后,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对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建设提出优化对策,增加开敞空间数量与面积,均衡开敞空间的布局,建立连续、完整、均衡、合理的开敞空间体系,同时注重开敞空间的景观环境与内部建设的宜人性,提升本地化的特色风貌,重视梓潼县优越的历史文化。
张冰洁[8](2019)在《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用于开展公共交往、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彰显城市空间特色风貌的标识之一。公共空间的布局研究对于高效、便捷地组织城市公共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榆林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城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迅速,自然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其产业发展,城市空间急剧拓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凸显了榆林城市公共空间规模总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与人口规模不匹配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研究对于提高公共空间规模、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构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体系,缓解日益突出的公共空间布局与居民使用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尤为重要,对于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本文以榆林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选取榆林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园广场与体育场地为研究对象,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榆林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对规划期末2035年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包含了三部分研究内容,分别为背景解读、特征剖析、布局优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解读。主要涉及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路线,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公共空间特征剖析。在解读榆林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口分布、文化特征以及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规模与分布两方面,对榆林现状公共空间中公园广场与体育场地的城市级与社区级的现状布局进行定性与定量解析,并总结了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特征与问题。第三部分为布局优化。首先,明确了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提出要构建人本化、均衡性、系统性的公共空间,并构建了基于规模预测与分布引导的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路径。其次,通过城市人口规模与分布的分析预测,以相关规范指标为指标基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划定适宜榆林城市公共空间人均指标,并结合服务人口规模对公共空间规模进行预测。同时,结合榆林公共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对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空间进行预测,依据需求空间分布与现状各类型、各层级公共空间布局特征,引导榆林规划期末的公共空间分布,并通过最近距离出行时间与步行可达区覆盖率分析其合理性,提出优化意见。最终,提出规划期末,榆林城市公共空间总规模应在1092-1682公顷范围内,且城市级公共空间在老城片区古城区域与科创片区中心区域集聚分布,社区级公共空间基于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圈层布局的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方案。
刘福龙[9](2019)在《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城市景观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同时普遍出现了“雷同化”现象,一种新的认同危机开始在城市景观中蔓延,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探求能够有效解决认同危机的策略成为当今城市景观学科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将引入源于建筑学领域的场所精神理论,提出运用公共艺术手段介入城市景观定向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与归纳,构建起系统的协同介入策略,进而经过实际项目的应用研究和POE评价研究,最终形成“支撑理论引入—实践案例分析—理论策略构建—实际项目应用”的整体化研究思路。论文研究整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二部分为基础理论和史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以及概念的阐述;其次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史学研究角度探求公共艺术在东西方园林史中基于场所精神表征的实践经验和价值意义,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第三部分为主体理论研究内容:论文分别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历程、元素、场地类型、感知主体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将“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者有机关联,把场所精神理论、城市景观理论、公共艺术理论等相关理论有机结合,整体建构起“四三三”研究的主体理论体系。第四部分为核心研究内容,即介入策略和POE评价的系统化构建。论文结合对当今国内外已建成的优秀项目案例的研究以及大量项目实践的分析,在遵循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造物哲学观的前提下,构建起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一核两式五维”介入策略。所谓“两域”是指在两类场地区域中,在最大限度传承与创新原有景观构成元素基础上所采取的:1)原有丰富实体元素和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策略;2)原有受损或缺失元素的再生与重塑策略。所谓“五维”是指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真实需求前提下的:1)审美维度表征策略;2)生态维度表征策略;3)体验维度表征策略;4)交互维度表征策略;5)归属维度表征策略。同时,在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原则下,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方法和指标集。从“应用”到“评价”,形成了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整体化介入策略。第五部分为应用实践研究内容,结合一项本人历时两年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对“一核两式五维”理论策略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验证了策略应用的有效性和其推广的价值性。论文最终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1)创建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一核两式五维”公共艺术介入策略,为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方法。(2)提出“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为基于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思路。(3)从价值认同需求出发,并结合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相关评价方法及标准,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方法及指标集,为检验公共艺术介入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解决的效能提供了新评价机制。
肖先柳[10](2019)在《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不能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为应对供需关系的转变,政府在政策法规和机构设置中有所调整,但管理改革方向和思路仍不清晰。论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主城公共空间系统“管什么”和公共空间管理体制“怎么管”两条研究逻辑线,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对规划管理部门行政工作观察研究(一年)、规划设计管理会议旁听以及对一手政策法规文件分析比较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昆明市公共空间系统管理的主要矛盾和未来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应朝向“公共空间系统化完善”和“消极空间积极化”的努力方向。“管什么”是理现象的逻辑,主要通过三方面展开:构建“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对昆明主城区量和质进行分析评价;梳理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矛盾。“怎么管”是梳机制的逻辑,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对昆明市公共空间“量”的法规、规划编制及管理和建设管理进行分析建议;对昆明市公共空间“质”的法规、设计管理和后期管理进行分析建议。
二、应重视城市广场建设的定位、定性与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重视城市广场建设的定位、定性与定量(论文提纲范文)
(1)“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1.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
1.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1.3.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泰安城市广场现状 |
1.4.2 海绵化改造视角下泰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广场 |
2.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 |
2.1.4 耦合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海绵城市理论 |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3 弹性城市理论 |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2.2.5 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
2.2.6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理论依据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3.1 国外案例研究 |
2.3.2 国内案例研究 |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与策略研究 |
3.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特殊性 |
3.1.1 必要性 |
3.1.2 可行性 |
3.1.3 特殊性 |
3.2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 |
3.2.1 广场景观要素 |
3.2.2 海绵设施分类 |
3.2.3 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的耦合研究 |
3.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宏观策略 |
3.3.1 区域协调 |
3.3.2 城市统筹 |
3.3.3 广场及周边环境整合 |
3.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微观策略 |
3.4.1 绿地优化提升 |
3.4.2 微地形改造 |
3.4.3 铺装调整 |
3.4.4 水景观系统化 |
3.4.5 设施小品生态化 |
3.4.6 使用人群主体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与技术措施 |
4.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 |
4.1.1 城市广场现状调研和指标评估 |
4.1.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
4.1.3 海绵设施的选择与应用 |
4.1.4 城市广场改造设计布局方案优化 |
4.1.5 广场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耦合设计 |
4.1.6 改造设计成效核定 |
4.1.7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 |
4.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
4.2.1 渗透技术 |
4.2.2 转输技术 |
4.2.3 调节技术 |
4.2.4 截污净化技术 |
4.2.5 储存设施 |
4.2.6 水体利用 |
4.2.7 城市广场适用海绵技术设施比较 |
4.2.8 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
4.3 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 |
4.3.1 透水铺装景观化表达 |
4.3.2 绿色屋顶景观化表达 |
4.3.3 生态树池景观化表达 |
4.3.4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组合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背景 |
5.1.1 场地背景研究 |
5.1.2 场地指标分析 |
5.2 泰山广场现状分析 |
5.2.1 广场区位分析 |
5.2.2 地形地貌分析 |
5.2.3 气候水文条件分析 |
5.2.4 周边用地分析 |
5.2.5 现状布局分析 |
5.2.6 场地竖向分析 |
5.2.7 现状水体及汇水条件分析 |
5.2.8 场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依据 |
5.3.3 改造设计策略 |
5.4 平面布局海绵化改造设计 |
5.5 海绵体系构建 |
5.5.1 雨水径流控制目标 |
5.5.2 竖向设计 |
5.5.3 径流排水分析 |
5.5.4 广场汇水分区划分 |
5.5.5 海绵设施布局 |
5.6 分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
5.6.1 集会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2 中轴水景观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3 文化展示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4 儿童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5 休闲健身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6 休憩交流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7 科普康健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7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设计 |
5.7.1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研究 |
5.7.2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景观化表达 |
5.8 改造成效核定 |
5.8.1 改造后径流系数 |
5.8.2 透水铺装率 |
5.8.3 下沉式绿地率 |
5.8.4 雨水花园 |
5.8.5 综合计算 |
5.9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管理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
(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政策导向:弘扬本土优秀地域文化 |
1.1.3 .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4 .问题突出:城市广场特征性的缺失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城市广场地域性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城市广场地域性的研究 |
1.2.3 .研究趋势与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际意义 |
1.5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城市广场的设计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公共空间 |
2.1.2 .城市广场 |
2.2 .城市广场的功能作用 |
2.3 .广场形式的分类 |
2.3.1 .行政类广场 |
2.3.2 .文化类广场 |
2.3.3 .主题类广场 |
2.3.4 .交通类广场 |
2.3.5 .商业类广场 |
2.4 .城市广场的设计载体解析 |
2.4.1 .铺装 |
2.4.2 .水景 |
2.4.3 .绿植 |
2.4.4 .座椅 |
2.4.5 .景观小品 |
2.4.6 .无障碍设计 |
2.5 .城市广场发展动向探析 |
2.5.1 .未来发展趋势 |
2.5.2 .“公园化”现象 |
2.6 .本章小结 |
3.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表达 |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对城市广场的探索 |
3.1.1 .地域文化的组成与特点 |
3.1.2 .城市与地域文化的互动 |
3.1.3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思想 |
3.2 .广场地域性表达的影响要素 |
3.2.1 .自然环境要素 |
3.2.2 .人文历史要素 |
3.2.3 .政治经济要素 |
3.3 .优秀案例解读 |
3.3.1 .行政类广场 |
3.3.2 .文化类广场 |
3.3.3 .主题类广场 |
3.4 .三种类型城市广场设计要点总结 |
3.4.1 .行政类广场 |
3.4.2 .文化类广场 |
3.4.3 .主题类广场 |
3.5 .本章小结 |
4.巴彦淖尔城市广场现状调查与解析 |
4.1 .巴彦淖尔基本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人文环境概况 |
4.2 .地域文化的语言形式 |
4.2.1 .民族传统的形态语言 |
4.2.2 .地方特色的图示语言 |
4.2.3 .民俗图案的符号语言 |
4.3 .城市广场解读 |
4.3.1 .行政类广场——市政中心广场 |
4.3.2 .主题类广场——运动休闲公园 |
4.3.3 .文化类广场——河套文化公园 |
4.3.4 .三类广场横向对比分析 |
4.4 .城市广场空间品质使用后评价 |
4.4.1 .选择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 |
4.4.2 .明确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目标 |
4.4.3 .构建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模型 |
4.4.4 .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方案设计 |
4.4.5 .城市广场使用后评价结果分析 |
4.5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问题梳理 |
4.5.1 .环境设计手法相似 |
4.5.2 .地域文化塑造不足 |
4.5.3 .广场缺乏主题性规划 |
4.5.4 .盲目移植或文不对题 |
4.6 .本章小结 |
5.地域文化视角下巴彦淖尔城市广场空间提升思考 |
5.1 .城市广场地域性提升层面 |
5.1.1 .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回应 |
5.1.2 .对人文历史要素的回应 |
5.1.3 .对政治经济要素的回应 |
5.2 .城市广场地域性提升策略 |
5.2.1 .本土植物的使用 |
5.2.2 .乡土材料的运用 |
5.2.3 .传统色彩的搭配 |
5.2.4 .地域文化的创新运用 |
5.3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改进建议 |
5.3.1 .兼顾生态与文化 |
5.3.2 .融入文化性元素 |
5.3.3 .增加标志性建筑 |
5.3.4 .注重人性化设计 |
5.4 .城市广场空间提升措施 |
5.4.1 .市政中心广场——增加前导空间层次 |
5.4.2 .运动休闲公园——现有环境品质提升 |
5.4.3 .河套文化公园——提升地域文化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6.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广场设计 |
6.1 .城市广场设计原则 |
6.2 .城市广场设计方法 |
6.3 .城市广场设计要点 |
6.4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 |
7.3 .论文展望 |
后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广场空间使用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二 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授权的专利 |
参考文献 |
(4)广州越秀老城区街道广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街道广场的概念与定义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7 课题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街道广场描述框架 |
2.1 街道空间理论 |
2.2 物质形态理论 |
2.3 行为理论 |
2.4 场所与意义理论 |
2.5 街道广场描述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广州越秀区典型街道广场案例研究 |
3.1 案例筛选 |
3.2 东山百货前广场 |
3.3 东山大街路口广场 |
3.4 铁路人口文化广场 |
3.5 团一大广场 |
3.6 秉政街文化广场 |
3.7 忠佑广场 |
3.8 北京路步行街广场 |
3.9 石室圣心教堂前广场 |
3.10 书坊文化广场 |
3.11 六榕文化广场 |
3.12 恒立广场 |
3.13 北园广场 |
3.14 洪桥街科普文化宣传广场 |
3.15 越秀公园前广场 |
3.1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越秀区街道广场的共性、特征与不足 |
4.1 空间位置关系、可达性及可识别性 |
4.2 空间特征 |
4.3 街道广场活力 |
4.4 场所精神 |
4.5 与既有相关街道广场研究成果的比较 |
第五章 广州老城区街道广场设计导则 |
5.1 设计导则适用范围 |
5.2 设计核心思想及意向 |
5.3 设计方法与要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于2018年POI数据筛选得到的越秀区广场名单及分布情况 |
关于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广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基因解析及其保护传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空间基因 |
1.3.2 形态要素 |
1.3.3 空间特征 |
1.3.4 历史城区 |
1.3.5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空间基因方面的理论探索 |
2.1.1 城市形态学 |
2.1.2 空间发展论 |
2.1.3 历史层积理论 |
2.2 历史城区保护实践与经验 |
2.2.1 哈尔滨市历史城区保护依据 |
2.2.2 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 |
2.2.3 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
2.3 空间基因于历史城区研究方法集成 |
2.3.1 空间基因研究路径设计 |
2.3.2 形态要素识别方法 |
2.3.3 空间基因提取方法 |
2.3.4 动力机制解析相关研究 |
2.3.5 空间基因评价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基因识别提取 |
3.1 历史阶段划分与空间演变过程 |
3.1.1 历史阶段划分 |
3.1.2 空间演变过程 |
3.2 历史城区形态要素的识别 |
3.2.1 街道形态要素识别及演进描述 |
3.2.2 功能地块要素识别及演进描述 |
3.2.3 开放空间要素识别及演进描述 |
3.3 历史城区空间基因的提取 |
3.3.1 架:形式与功能共生格局 |
3.3.2 轴:城中轴与轴中景 |
3.3.3 群:历史层积的城市风貌 |
3.3.4 生:城水互动与花园城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基因解析评价 |
4.1 空间基因异变的动力机制解析 |
4.1.1 现代城市效率与容量的需求 |
4.1.2 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博弈 |
4.1.3 社会体制与规划思想的变革 |
4.2 实存空间基因的保护现状评价 |
4.2.1 评价内容界定 |
4.2.2 物质空间整体性评价 |
4.2.3 社会认知程度评价 |
4.2.4 物质空间情况与社会认知结果相关性分析 |
4.3 空间基因保护与传承困境 |
4.3.1 物质空间层面现存问题 |
4.3.2 社会制度层面实存困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基因保护与传承策略 |
5.1 空间基因保护与传承路径选择 |
5.1.1 从要素到结构关联的整体性保护 |
5.1.2 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承 |
5.2 底线思维下空间基因的保护策略 |
5.2.1 梳理路网与中心节点以强化“架”基因 |
5.2.2 视觉控容与街道整治以明晰“轴”基因 |
5.2.3 形态控制与强度限制以保护“群”基因 |
5.2.4 生态修复与空间修补以活化“生“基因 |
5.3 发展视角下空间基因的传承策略 |
5.3.1 协调历史空间向现代城市的对接 |
5.3.2 重视历史城区中文化活力的驻入 |
5.3.3 推动损毁的空间基因适应性变异 |
5.4 制度创新下复兴工作的推动策略 |
5.4.1 国土空间体系下多规对接与改革 |
5.4.2 以城市设计为抓手的精细化管理 |
5.4.3 政策支持与机制支撑的全民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绵阳市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开敞空间的再生要求 |
1.1.2 开敞空间规划建设系统化控制引导的需求 |
1.1.3 现阶段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
1.4.3 研究范畴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场所理论 |
2.1.2 环境行为学 |
2.1.3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 |
2.1.4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典型案例与借鉴 |
2.2.1 法兰克福的绿地系统建设 |
2.2.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小结 |
3 梓潼县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开敞空间现状 |
3.1 梓潼县城的基本情况 |
3.1.1 梓潼县城概况 |
3.1.2 梓潼县城建设情况 |
3.1.3 梓潼县城发展机遇 |
3.2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现状分类体系 |
3.2.1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按功能分类 |
3.2.2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等级划分 |
3.3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现状分析 |
3.3.1 梓潼县开敞空间总量分析 |
3.3.2 梓潼县开敞空间总体需求调研 |
3.4 小结 |
4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的总体布局分析研究 |
4.1 可达性与步行可达性 |
4.2 开敞空间可达性方法的选取 |
4.3 基于GIS的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可达性分析 |
4.3.1 数据采集 |
4.3.2 缓冲区分析法 |
4.3.3 网络分析法 |
4.3.4 缓冲区与网络分析结果与比较 |
4.4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可达性评价 |
4.4.1 指标低可达性一般 |
4.4.2 交通影响有利有弊 |
4.4.3 供需关系仍显失衡 |
4.5 可达性与城市开敞空间布局 |
4.5.1 城市开敞空间的总体结构布局决定其可达性 |
4.5.2 可达性影响城市开敞空间服务功能的发挥 |
4.6 小结 |
5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梓潼县城开敞空间的内部环境分析研究 |
5.1 POE的基本程序 |
5.1.1 前期准备 |
5.1.2 实施阶段 |
5.1.3 数据整理分析 |
5.1.4 评价总结 |
5.2 建立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使用状况评价因素集 |
5.3 调查案例的选取 |
5.3.1 人民广场 |
5.3.2 弘德广场 |
5.3.3 潼江公园 |
5.3.4 汇鑫商业步行街 |
5.4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
5.4.1 开敞空间使用者综合使用状况 |
5.4.2 使用者使用状况主观评价 |
5.5 小结 |
6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对策 |
6.1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整体布局优化 |
6.1.1 增加开敞空间的数量与面积,完善开敞空间类型 |
6.1.2 优化开敞空间布局,重点填补新城空白 |
6.1.3 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提高开敞空间便利性 |
6.2 梓潼县城开敞空间内部环境优化 |
6.2.1 提升景观品质,加强文化特色与开敞空间的融合 |
6.2.2 优化内部设施,提升开敞空间使用满意度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1.1 研究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梓潼县开敞空间调查问卷 |
附件2:梓潼县城案例开敞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要求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公共空间布局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 |
2.1.2 公共空间的布局方法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公共空间研究视角 |
2.2.2 公共空间研究方法 |
2.2.3 公共空间实证研究 |
2.3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3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特征与存在问题 |
3.1 城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社会经济 |
3.1.3 历史人文 |
3.1.4 人口结构 |
3.1.5 建设现状 |
3.2 公共空间现状认知 |
3.2.1 现状公共空间的规模 |
3.2.2 现状公共空间的分布 |
3.2.3 公共空间使用者认知 |
3.3 公共空间现状特征 |
3.3.1 现状公共空间的规模特征 |
3.3.2 现状公共空间的分布特征 |
3.4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
3.4.1 现状公共空间规模不足 |
3.4.2 现状公共空间分布不均 |
3.5 小结 |
4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 |
4.1 布局影响因素 |
4.1.1 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
4.1.2 自然与人文资源需求 |
4.1.3 城市发展建设的需求 |
4.2 布局优化思路 |
4.2.1 构建人本化公共空间 |
4.2.2 构建均衡性公共空间 |
4.2.3 构建系统性公共空间 |
4.3 布局路径构建 |
4.3.1 公共空间规模预测 |
4.3.2 公共空间分布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5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指标划定与规模预测 |
5.1 人口规模分析 |
5.1.1 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
5.1.2 社区人口规模分析 |
5.2 人均指标分析 |
5.2.1 相关国家规范指标 |
5.2.2 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榆林公共空间指标划定 |
5.3 空间规模预测 |
5.3.1 公园广场的规模预测 |
5.3.2 体育场地的规模预测 |
5.3.3 公共空间总规模预测 |
5.4 小结 |
6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分布与优化 |
6.1 需求空间预测 |
6.1.1 公园广场的需求空间预测 |
6.1.2 体育场地的需求空间预测 |
6.2 空间分布引导 |
6.2.1 公园广场的分布引导 |
6.2.2 体育场地的分布引导 |
6.3 空间分布优化 |
6.3.1 公园广场的分布优化 |
6.3.2 体育场地的分布优化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访谈问卷 |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调查问卷(1)-公园广场 |
榆林城市公共空间调查问卷(2)-体育场地 |
致谢 |
(9)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国家“文化认同”战略的提出 |
1.1.2 家乡的城市景观改造和建设项目 |
1.1.3 主流媒体对当今城市景观建设的关注和呼吁 |
1.1.4 本人的专业研究和实践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的趋同与存异 |
1.2.2 时代的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 |
1.2.3 国外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的缘起与发展 |
1.2.4 国内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建设的机遇和困境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综述 |
1.5 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的范畴 |
1.5.2 研究的内容 |
1.5.3 论文研究框架及逻辑关系 |
1.6 研究的方法 |
1.6.1 以学科交叉与文献综合为研究根基 |
1.6.2 以历史启示为研究参考 |
1.6.3 以实践课题为研究支撑 |
1.6.4 以国内外纪实考察为研究视野 |
1.6.5 以纵横向比较归纳为研究依据 |
1.7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7.1 景观与城市景观 |
1.7.2 认同与认同理论 |
1.7.3 场所与场所精神理论 |
1.7.4 表征的概念及内涵 |
1.7.5 公共艺术的概念、属性与历史流变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9 小结 |
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与公共艺术 |
2.1 相关理论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诉求的阐述 |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
2.2.1 城市景观引入场所精神的意义 |
2.2.2 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缺失的主要层面 |
2.3 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及分析 |
2.3.1 关于公众对城市景观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 |
2.3.2 调研的总结与启示 |
2.4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价值认同取向 |
2.4.1 审美价值认同取向 |
2.4.2 生态价值认同取向 |
2.4.3 体验价值认同取向 |
2.4.4 交互价值认同取向 |
2.4.5 归属价值认同取向 |
2.5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与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
2.5.1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 |
2.5.2 共艺术的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
2.6 小结 |
3 中西方古代造园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启示 |
3.1 西方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
3.1.1 神性精神的表征 |
3.1.2 征服精神的表征 |
3.1.3 唯理精神的表征 |
3.1.4 尚感精神的表征 |
3.2 中国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
3.2.1 敬畏意境的表征 |
3.2.2 共融意境的表征 |
3.2.3 隐喻意境的表征 |
3.2.4 写意意境的表征 |
3.3 小结 |
4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表征 |
4.1 介入表征的历程 |
4.1.1 介入定向感的表征 |
4.1.2 介入认同感的表征 |
4.2 介入定向感表征的构成元素 |
4.2.1 实体元素 |
4.2.2 空间元素 |
4.2.3 事件元素 |
4.3 介入认同感表征的维度 |
4.3.1 审美维度 |
4.3.2 生态维度 |
4.3.3 体验维度 |
4.3.4 交互维度 |
4.3.5 归属维度 |
4.4 小结 |
5 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及理论构建 |
5.1 传统造物哲学观的启示 |
5.1.1 “立象以尽意”的哲学内涵诠释 |
5.1.2 公共艺术的完形、立象与尽意 |
5.2 “两式”定向感介入策略 |
5.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
5.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和重塑式策略 |
5.3 “五维”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1 审美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2 生态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3 体验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4 交互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5 归属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4 小结 |
6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
6.1 POE评价相关阐释 |
6.1.1 评价的内涵 |
6.1.2 建成环境评价 |
6.1.3 POE评价的含义 |
6.1.4 POE评价的思想根源 |
6.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释义 |
6.2.1 含义 |
6.2.2 内在制约因素分析 |
6.2.3 评价的目的 |
6.3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模式 |
6.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测量及程序 |
6.4.1 评价的测量 |
6.4.2 评价的程序 |
6.5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构建 |
6.5.1 国外可借鉴的评价指标 |
6.5.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6.6 小结 |
7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应用研究——以河南灵宝函谷关历史文化景区项目为例 |
7.1 项目概况 |
7.2 策略应用之“两式”定向介入策略 |
7.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
7.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与重塑式策略 |
7.3 策略应用之“五维”认同介入策略 |
7.3.1 审美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2 生态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3 体验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4 交互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5 归属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景区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
7.4.1 运用李克特量表法的问卷统计分析 |
7.4.2 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
7.4.3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7.4.4 模糊综合评价值计算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件一: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问卷 |
附件二:公共艺术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公众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件三:公共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专家问卷 |
(10)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政策背景 |
1.1.2 研究课题来源 |
1.1.3 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层次的确定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
1.3.2 公共空间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3.3 系统与体系概念辨析 |
1.4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 |
1.4.1 传统研究划分方式 |
1.4.2 按照用地的独立-非独立角度划分 |
1.4.3 按照用地配建-非配建划分 |
1.4.4 按照服务等级性质划分 |
1.4.5 采用综合的公共空间分类 |
1.5 研究综述 |
1.5.1 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完善”的综述 |
1.5.2 对“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综述 |
1.5.3 对“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的综述 |
1.6 调查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调查方法的准备 |
1.6.2 研究方法的准备 |
1.7 研究框架(图1.15) |
第二章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
2.1 管理者在公共空间评价中应有之视角 |
2.1.1 视角梳理 |
2.1.2 属性梳理 |
2.1.3 评价方法梳理 |
2.2 对“规划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指标梳理分析 |
2.2.1 环境属性相关指标 |
2.2.2 社会属性相关指标 |
2.2.3 经济属性相关指标 |
2.2.4 法律属性相关指标 |
2.2.5 小结 |
2.3 建立评价体系 |
第三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发展概况 |
3.1.1 主城区城市形态圈层蔓延特征 |
3.1.2 主城区城市形态扩张与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关系 |
3.2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特征分析 |
3.2.1 G类用地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况 |
3.2.2 G类用地公共空间的系统特征 |
3.3 对公共空间“量”的分析评价 |
3.3.1 对公共空间总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 |
3.3.2 对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分析评价 |
3.4 对公共空间“质”的分析评价 |
3.4.1 对主要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2 对系统完善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3 对公共空间整体性的分析和评价 |
3.5 小结 |
3.5.1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量”的特征和问题 |
3.5.2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质”的特征和问题 |
3.5.3 策略建议 |
第四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4.1 相关法规的分析建议 |
4.1.1 分析 |
4.1.2 评价建议 |
4.2 对于相关规划编制及管理分析建议 |
4.2.1 分析 |
4.2.2 评价和建议 |
4.3 对于建设管理的分析建议 |
4.3.1 分析 |
4.3.2 评价和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5.1 相关法规分析建议 |
5.1.1 分析 |
5.1.2 评价和建议 |
5.2 对设计管理分析建议 |
5.2.1 分析 |
5.2.2 评价和建议 |
5.3 对后期管理分析建议 |
5.3.1 分析 |
5.3.2 评价和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 |
6.1.2 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矛盾 |
6.1.3 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4 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5 基于现实矛盾和改革层面试提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完善方向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调查记录表(部分) |
附录C:《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状空间梳理 |
附录D:论文调查问卷及民意反馈总结 |
附录E 访谈及会议记录 |
附录F 图片索引 |
四、应重视城市广场建设的定位、定性与定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D]. 付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D]. 王灏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广州越秀老城区街道广场研究[D]. 詹李慧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6]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基因解析及其保护传承策略研究[D]. 谢佳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绵阳市梓潼县城开敞空间优化研究[D]. 刘洲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研究[D]. 张冰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D]. 刘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10]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D]. 肖先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