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园喷施“天然芸苔素” 对桑叶产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双印[1](2008)在《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饲料桑是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最新抗逆性品种,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同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木本饲用植物。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新型饲草饲料资源,本文深入研究了饲料桑的生长规律及饲料桑高产高效的综合农艺措施,为饲料桑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观测了新品种饲料桑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栽培密度下自然生长的一龄饲料桑生长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整个生长季自然生长的一龄饲料桑主枝条地径、条长呈现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止生长的规律,呈现非线性生长方式,符合逻辑斯蒂数学模型;自然生长的一龄饲料桑叶数生长规律,也呈现非线性生长方式,但符合Richards数学模型。本文也研究了二龄饲料桑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生长变化规律,发现二龄饲料桑一年三茬生产模式主枝条地径、条长、叶数呈现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止生长的规律,皆呈现非线性生长方式,均符合逻辑斯蒂数学模型。为了建立饲料桑高产高效生产优化栽培技术规范,本试验将氮肥、磷肥、钾肥、施肥次数和刈割次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通过对建立的产量及效益数学模式进行优化与解析,对饲料桑叶产量、枝叶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影响饲料桑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永定河故道沙土地饲料桑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建构的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进行统计选优、降维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饲料桑叶产量、枝叶产量最佳实施条件是:施N肥60kg/667 m2,施P肥30 kg/667 m2,施K肥40kg/667 m2,施肥次数为三次(京津地区时间分别为每年的4月30日、6月15日、8月15日),刈割次数三次(京津地区时间分别为每年的5月30日、7月30日、10月15日)。2007年试验饲料桑叶产量最佳产量为700.62kg/667m2,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大小依次为:施肥次数、刈割次数、施磷肥量、施氮肥量、施钾肥量。2007年饲料桑枝叶最佳产量1260.71kg/667m2,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大小依次为:刈割次数、施肥次数、施钾肥量、施氮肥量、施磷肥量。试验各因素对产量的关系均为二次型的抛物线关系,各因素和产量相关的最高值出现在试验编码值的0水平上,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在饲料桑叶产量因素交互影响中磷肥施肥次数的交互作用最大,其次为氮肥刈割次数的交互效应。在饲料桑枝叶产量因素交互影响中则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大,其次为氮肥和钾肥的交互效应。五项因素之间又存在互作效应。因此说明在饲料桑栽培措施中,不仅考虑主效措施,也要考虑微效和独效措施的选用。经边际产量分析,当各因素在试验编码值0水平以下时,随因素水平的提高,饲料桑叶及饲料桑枝叶产量增长显着。在试验编码值0水平时,达到最高产量。各因素在试验编码值0水平以上时,产量随着因素水平的提高不再增长,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协调五项栽培措施间的关系,适时刈割,合理施肥,重视氮肥、钾肥、磷肥的配合施用,发挥其综合增产效应,以利增产增收。本文通过对自然生长一龄饲料桑和二龄饲料桑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枝条长度、枝条地径、饲料桑叶数生长数据统计分析,首次提出了其生长的数学模型,可方便的了解饲料桑园在当前栽培条件下的极限产量、极限生长速度,并可预测和分析饲料桑的生长速度、理论最高生长量和饲料桑叶数量等多项饲料桑生长指标。本文首次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饲料桑进行生产研究,简化了试验程序,极大减少了田间试验工作量,使多因素田间试验、研究同步进行,有效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同时这一先进、实用的试验方法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为农业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深入研究了饲料桑的特征特性和生长规律,考虑了生产实践中的各主要因素,为饲料桑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饲料桑高产高效优化栽培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何荣华[2](2006)在《桑树杀梢剂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二十多种市售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在桑树上的试验,初步筛选出一种复配的植物生长抑制剂——杀梢灵,用于桑树控梢的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喷浓度为400倍液(635.5mg/L)的桑树第7天后顶芽和以下5片真叶的腋芽枯死,成熟叶片不受影响;喷浓度为600倍液(425 mg/L)的桑树第7天后顶芽未枯死但是卷曲,而以下5片真叶的腋芽枯死,成熟叶片亦未受影响;喷浓度为800倍液(318.7 mg/L)的桑树则顶芽和腋芽外观均不受影响。进一步采样分析桑叶组分表明,喷浓度为600倍液(425 mg/L)的桑叶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第7天和第14天都增加并且显着,蛋白质、氮、磷和钾含量则没有必然增加并且不显着;喷400倍(635.5mg/L)和800倍液(318.7 mg/L)的桑树叶片其可溶性总糖、蛋白质、氮、磷、钾则没有必然增加并且不显着。对处理后的桑叶水分测定显示三个处理的水分含量均比对照下降,但是不显着。
任培华,高树梅[3](2004)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桑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桑树的旺盛生长季节 ,利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 ,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桑树桑叶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同一叶位叶片品质的调控试验说明 ,2 0 0 mg/L天丰素处理湖桑 3 2号桑树品种 ,使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 2~ 1 7d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并在初期使得叶片中脂类含量有了较大提高 ,在生长后期 (第 1 0 d)可溶性糖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2 0 0 mg/L缩节安处理后 ,可溶性糖分的含量则无明显影响 ,而初期则降低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产量形成试验表明 :2 0 0 mg/L天丰素对桑叶产量具一定程度的提高 ,天丰素促进了枝条伸长 ,而 2 0 0 mg/L缩节安则抑制了节间伸长 ,且产量影响不明显。
刘柏炎,陈文娟,张志良[4](2000)在《桑园喷施“天然芸苔素” 对桑叶产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文中指出喷施“天然芸苔素”可显着提高桑叶产量,而用喷施过天然芸苔素的桑叶饲养家蚕,可使蚕儿体质健壮,蚕茧产量提高。
黄东亮,冯健玲[5](1999)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桑树上的应用概述》文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它可以打破植物体内原有的水平,能够解决通常栽培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尤其是在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上应用较多[‘1。在桑树生产实践中,也有报道和应用,主要的情况概述如下:1促...
楼文美,刘仙莲,黄彤,付肃厚[6](1998)在《天然芸苔素叶面施肥效果及养蚕试验初报》文中提出用天然芸苔素合剂10000倍液喷施桑叶2次,有增加桑叶产量的作用;用喷施芸苔素的桑叶养蚕,能增强蚕的体质,提高结茧率和收茧量,但并不能提高茧质。
二、桑园喷施“天然芸苔素” 对桑叶产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园喷施“天然芸苔素” 对桑叶产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1 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国外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1.2.1 施肥对蚕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2.2 施肥量对蚕桑春叶的影响 |
1.2.3 蚕桑园施用钾肥对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氮磷钾复合肥对蚕桑园产量的影响 |
1.2.5 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
1.2.6 桑叶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
1.3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区试验地自然环境概况 |
1.5.1 试验地位置 |
1.5.2 试验地土壤与气候条件 |
1.5.3 供试土质及土壤肥力 |
1.5.4 试验时间 |
1.5.5 试验材料 |
1.6 本论文课题来源 |
2 一龄饲料桑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
2.1 2005年一龄饲料桑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
2.1.1 试验方法 |
2.1.2 饲料桑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结果 |
2.1.3 一龄饲料桑生长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
2.2 2006年一龄饲料桑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统计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人工刈割饲料桑生长模型的研究 |
3.1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主要农艺性状生长变化规律 |
3.1.1 结果统计分析 |
3.2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生长数据模拟模型建立 |
3.2.1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生长数据模拟模型表达 |
3.2.2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生长数据模拟模型建立 |
3.3 小结与讨论 |
4 饲料桑叶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试验实施 |
4.3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4.3.1 五项栽培措施对饲料桑叶产量的影响 |
4.3.2 函数模型的优化 |
4.3.3 函数模型的解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5 饲料桑枝叶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试验实施 |
5.3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1 五项栽培措施对饲料桑枝叶产量的影响 |
5.3.2 函数模型的优化 |
5.4 函数模型的解析 |
5.4.1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4.2 降维分析 |
5.4.3 两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6 不同栽植密度的饲料桑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6.1 不同栽植密度的一龄饲料桑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6.1.1 不同栽植密度的一龄饲料桑单株产量变化 |
6.1.2 不同栽植密度的一龄饲料桑667m~2产量变化规律 |
6.1.3 小结与讨论 |
6.2 不同栽植密度的二龄饲料桑产量变化规律 |
6.2.1 不同栽植密度的二龄饲料桑单株产量变化规律 |
6.2.2 不同栽植密度的二龄饲料桑667m~2产量变化规律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展望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图 |
(2)桑树杀梢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桑叶的化学组成 |
1.1 水分 |
1.2 粗蛋白质 |
1.3 碳水化合物 |
1.4 无机成分 |
2 叶质与养蚕成绩及饲料效率 |
2.1 叶质与养蚕成绩 |
2.2 叶质与茧丝量、丝质 |
2.3 叶质与蚕种产量和质量 |
2.4 叶质与饲料效率 |
3 桑树的冬春管理 |
3.1 剪梢 |
3.2 摘心 |
3.3 疏芽 |
3.4 整枝修剪 |
3.5 结束和解束 |
4 桑树的夏秋管理 |
4.1 夏伐 |
4.2 施用夏秋肥 |
4.3 耕耘 |
4.4 浇水 |
4.5 合理收获夏秋叶 |
4.6 合理间作农作物 |
5 虫害防治 |
5.1 红蜘蛛 |
5.2 桑蓟马 |
5.3 桑天牛 |
6 病害防治 |
6.1 桑褐斑病 |
6.2 桑白粉病 |
7 生长调节剂在桑树上的应用 |
7.1 乙烯 |
7.2 多效唑 |
第二章 桑树控梢剂的初筛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第三章 杀梢灵在桑树上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测定方法 |
1.3.1 桑叶片氮、磷、钾的消化测定(比色法) |
1.3.2 蛋白质的测定 |
1.3.3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观察结果 |
2.2 测定结果 |
2.2.1 喷药前采样测定结果 |
2.2.2 喷药后第一次采样测定结果 |
2.2.3 喷药后第二次采样测定结果 |
2.2.4 喷药前采样的方差分析 |
2.2.5 喷药后第一次采样的方差分析 |
2.2.6 喷药后第二次采样的方差分析 |
2.2.7 水分含量变化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桑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调节剂类型 |
1.2 田间试验 |
1.2.1 同一位叶片品质的动态变化试验 |
1.2.2 不同调节剂处理对桑叶产量影响试验 |
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3.1 桑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
1.3.2 桑树产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桑树同一叶位叶片品质的调控机理 |
2.1.1 不同处理对桑叶中可溶性糖分含量的变化动态 |
2.1.2 不同处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2.1.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中脂类含量的动态变化 |
2.2 不同处理对桑树产叶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相同叶位桑叶品质的调控 |
3.2 不同处理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
四、桑园喷施“天然芸苔素” 对桑叶产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D]. 孙双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2]桑树杀梢剂的研究[D]. 何荣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1)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桑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任培华,高树梅. 北方蚕业, 2004(03)
- [4]桑园喷施“天然芸苔素” 对桑叶产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J]. 刘柏炎,陈文娟,张志良. 江苏蚕业, 2000(04)
- [5]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桑树上的应用概述[J]. 黄东亮,冯健玲. 广西蚕业, 1999(01)
- [6]天然芸苔素叶面施肥效果及养蚕试验初报[J]. 楼文美,刘仙莲,黄彤,付肃厚. 蚕桑通报,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