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计算机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内部权威和外部权威建立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桂敏[1](2020)在《失败学习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储备创新人才的重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第二条中也再次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创造力,推动研究生创新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者的关注。当下,研究生受多元压力的影响,在专业创新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各种可能性失败情境,如决策的失败、方法的失败、结果的失败等。面对一系列失败,研究生更应学会将之看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努力把握走向创新的机遇,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最终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旨在探讨失败学习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以此为促进研究生创新提供指导。据此,基于经验学习理论(Empirical learning theory)、双环学习理论(Double-loop learning)及心理复原力身心平衡动态模型(Psycho dynamic model of Resilience),以在校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研究生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及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最终建构了研究生失败学习对其创新行为的双重影响路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扎根理论的访谈及量表测试,本研究共开发了三个量表。其中《研究生认识论信念量表》包含知识本质、知识获得及能力信念三个维度;《研究生心理复原力量表》包含情绪控制、积极认知、问题解决及支持获取四个维度;《研究生创新行为量表》包含创意寻求、前瞻探索及创意实施三个维度。经检验发现,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学测量标准,三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相关分析发现,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及创新行为显着正相关,且对失败学习与创新行为的维度相关性分析后可知,审慎尝试与创意寻求的相关性最强(r=0.523**,p<0.01)。3.回归分析发现,失败学习(β=0.189,t=3.552***)、认识论信念(β=0.297,t=6.368***)、心理复原力(β=0.335,t=6.923***)显着正向预测研究生创新行为,且失败学习维度积极预测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创新行为,其中审慎尝试对创新行为的预测作用的最强(β=0.456,t=8.802***)。4.中介效应检验可知,(1)认识论信念在失败学习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74。心理复原力在失败学习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08。(2)具体维度分析,其中认识论信念在反思分析、审慎尝试与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9、0.070;认识论信念在经验转化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77。心理复原力在反思分析、审慎尝试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71、0.060;心理复原力在经验转化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36。5.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生的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及创新行为整体上呈中等偏上的水平。在性别上,创新行为总体存在显着差异(t=2.33*,p<0.05);在重点学科、就业经历、学位类型及年龄上,研究变量总体无显着差异;在跨专业上,失败学习总体存在显着差异(t=-1.93*,p<0.05);在专业类别上,失败学习总体、心理复原力总体、创新行为总体存在显着差异(F=8.494***,p<0.001;F=4.162**,p<0.01;F=5.773**,p<0.01;F=6.035**,p<0.01);在年级上,失败学习总体存在显着差异(F=3.694*,p<0.05)。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将密切关注研究生个体,并考虑高校、研究生团队及导师等外在支持的作用,切实提出加强失败学习、提升认识论信念及增强心理复原力的有效策略,从而推动研究生创新。
梁鹏程[2](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甄雨[3](2020)在《非目的语环境汉字学习策略研究 ——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者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逐渐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和平友好开放的大国形象。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始终得到来自各领域的长期关注和细致研究。这些关注促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方面有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且主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开展。现今在此领域的研究中逐渐有学者开始聚焦学习者本身,并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研究,探索学习者的认知方式与习得过程等,这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中是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探讨的研究课题。本文聚焦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对汉字学习策略选择的倾向性问题。研究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学习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该群体的具体背景、学习策略以及对汉字的认知情况,并结合走访获得教师的教学情况来加以综合分析,探求各种学习策略的选择偏好与学习者的性别、年龄、汉语等级、学习动机以及有无汉语背景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第一章概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并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教育学领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阐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再进一步综合上述最终提出研究的整体方案。第二章详细介绍对汉字学习策略调查的开展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信度效度的检验,对所收集的全部数据使用SPSS统计分析,再从不同维度讨论数据结果中所反映的相关关系。第三章聚焦学习者工具策略开展专题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专题研究的意义,再具体分析移动汉字学习辅助工具的效用。根据学习者工具使用情况的统计结果,再进一步结合用户反馈来综合评测移动汉字学习应用的功能设计,为辅助工具在汉字学习过程中的效用最大化提出应用开发方面的建议。第四章在学习者潜在学习策略选择倾向性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反映出的各类型学生的具体需求,为今后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辅导提供参考,同时也对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出思考。第五章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本课题可继续研究完善的方向作出展望。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4](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王倩[5](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吴学峰[6](2019)在《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的优势,更具体地说,是现代学徒制对个人、雇主和整个社会的好处,已被许多国家广泛接受。我国自2014年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如何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研究领域,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多强调从宏观层面进行国家立法和政府治理体系的构建。然而,对于如何立法、治理什么等具体问题并未予以澄清,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仍在摸索之中。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决问题,本研究转换视角,试图从相对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问题进行研究。为此,本研究首先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入手,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对其内涵和结构特征进行澄清,并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梳理出可能影响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关键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和回归分析,挖掘出影响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关键因素,并针对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和形成机制,从学校运行、区域协调以及国家系统设计三个角度构建中国情境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发现:第一,现代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规则体系。这样的认识是通过一种持续了几个世纪、有组织的学徒制度演进而形成的:从早期的行会学徒制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学徒制。但学徒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挑战,在形成机制上表现为个体与组织、个体和组织与政府间互动模式的转变带来学徒制功能转向,进而引发制度结构的变迁。第二,从国际经验来看,虽然现代学徒制对学生、企业雇主和社会非常有益,但在市场化背景下,如何解决技能培训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仍是各国现代学徒制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为了鼓励企业提供学徒培训,让学徒制对企业更具吸引力,许多国家通过广泛的激励措施来推动学徒制的发展,其中包括财政激励措施(如补贴和税收减免)以及非财政激励措施(如调整制度设计)。然而,由于受财政支助的数额和分配标准影响,其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以特定行业为目标并得到社会伙伴支持和制度约束的非财政措施似乎更为成功。第三,在中国情境下,参与者对学徒的需求和企业主提供职位的意愿有着不尽相同的诉求。通过访谈发现:相互依存的共同目标是校企联合育人的前提,而缓解人才短缺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动力,但学徒流失则是企业参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推进在短期内确实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外围的财政激励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但就目前而言,不仅投入经费有限,而且以项目式推进,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长效发展。另一方面,试点中校企双方设计的制度规则对双方参与行为缺乏明显的约束力,自由化市场的不利影响并未改观,企业中途退出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到个体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个人兴趣是学徒参与行为的内在原因,而保障就业是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目的;在学徒看来,培训面太窄是学徒培训过程中最大的不足,师傅指导对学徒技能提升影响最大。同时也发现,学徒是否愿意留在企业与企业培训任务安排密切相关。具体来看:工作任务安排中让学徒明白“工作意义和价值”、赋予学徒“充分的自主性”,以及“复杂任务”的适当安排;工作氛围中注意“企业激励”、“同伴支持”;以及师傅在指导方法上的“思路引导”对学徒留任意愿具有联合解释力。其中,“角色明晰”,让学徒“明白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影响最大。最后,通过对上述结论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1)在学校层面,通过明确的学徒选拔制度、灵活的课程制度以及协调的管理制度,破解试点中因学习地点交替带来的诸多不一致问题;(2)在区域层面,建立区域审查制度破解学徒培养质量的管理问题,通过企业间协商制度的构建避免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同时完善现有财政投入政策,纠正部分企业以“学徒制”为名、不当获取财政补贴的投机行为;(3)在国家层面,通过建立协调性劳动力市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认证体系、完善的导师制度以及打通学徒升学通路,破解试点中学徒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过渡不畅、学徒留任意愿不强,以及学徒培训质量难以衡量等问题。
黄秀莉[7](2019)在《VR教育游戏影响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以小学英语为例》文中认为核心素养要求学习者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并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的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英语非母语者沉浸在英语国家学习英语被认为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大多数中国的小学生无法负担在英语国家进行英语学习的费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革新,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正经历一场由技术推动的变革,由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支持的新的教育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各种教育游戏受到学习者的喜爱。同时,新型技术也改变着学习者学习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因为其特有的真实感,可以让学习者置身于特定的模拟三维环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同时其特有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对呈现需要空间感和互动性的知识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的研究主题为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交互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促进中国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英语水平,从而提升他们未来的竞争力。本研究围绕着“VR教育游戏中学习动机促进机制研究”,“VR教育游戏中脚手架和基础知识对学习动机影响研究”和“不同VR教育游戏对学习者动机的影响研究”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研究选取小学四年级、五年级英语课本部分知识点,并开发了虚拟英语学习环境,以实验研究为指导,综合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三次准实验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索了虚拟现实环境中动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本文以已有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阅读和梳理探索,建立了虚拟现实环境中动机激发机制的假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主要结果如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到评价反馈、技术可用性、交互性、沉浸感、构象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评价反馈和技术可用性是影响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沉浸感和构想性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并在研究模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而交互性通过影响沉浸感受,间接影响学习动机。二是构建了基于脚手架支持的虚拟现实教育游戏。在研究问题一的基础上,围绕着动机理论,研究了虚拟现实教育游戏中脚手架和基础知识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学习者通过带有脚手架支持的VR游戏学习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虽然脚手架的引入增加了游戏中的信息量,但是并不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速度。通过分析学习动机发现,在VR游戏中加入脚手架并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高分组同学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动机高于低分组,对游戏的娱乐性评价也高于低分组。三是探索了不同虚拟学习游戏对学习动机和成就的影响。在研究问题二的基础上,以ICAP交互模型为理论支撑,设计并构建了多用户混合虚拟学习游戏,并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在单用户虚拟学习环境和多用户混合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时,学习动机均高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学习成就也高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但是,学习者对多用户混合学习环境的认可度更高。单用户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更认同于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多用户混合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更关注于合作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成就。
蒋瑾[8](2017)在《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复兴,如何让全世界都理解和认同中国的发展对我们显得至关重要。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和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都需要我们培养更多通晓国际规则、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互相理解与合作的人才。而"跨文化能力"所涵盖的对自身和其他文化的深入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协调能力等恰恰是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因此,拥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无论是代表顶层设计的政策文本,还是教育实践都缺少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注。此外,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在中国的学术界也缺少应有的关注,鲜少为语言学和传播学领域以外的学者们所重视。教育研究对"跨文化能力"这一主题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国的现实相反,欧洲已经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视为一项推动欧洲各国和地区,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从整体上进行了战略设计,还通过教育领域和青年领域的计划和行动加以落实。欧洲对于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思考对于中国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具有战略参考价值。鉴于该选题对于国家战略实施和国内教育研究所具备的意义与价值,论文基于战略研究的视角和分析框架,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梳理和分析了欧洲对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的理解,欧洲大陆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背景、战略思想和计划,以及战略行动。同时,结合实证调研所揭示出的中国青年跨文化能力水平以及高等教育在培养青年跨文化能力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归纳欧洲经验,以期对我国培养和发展青年跨文化能力提供借鉴。论文首先在第一章引论部分对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第二章则对欧洲普遍认同的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构成框架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之上,第三章到第六章则分别阐述和分析了欧洲地区层面的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宏观背景和历史演进、战略思想和计划、战略行动和战略评估。最后研究回到中国的本土实际,选取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切实了解这一处于国际性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的跨文化能力水平以及高校的教育实践在培养青年跨文化能力方面的现状和问题。研究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欧洲在青年跨文化能力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启示与建议。研究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而青年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体。而调查结果显示,以大学生为例,我国青年的跨文化能力水平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都明显不足。因此,青年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写入我国的国家战略和教育政策文本之中。另一方面,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仅依靠实践体验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加以专门训练。因此,除传统培养青年跨文化能力的非正式教育路径外,这一能力还需要通过正式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加以培养。第三,跨文化能力培养虽然最终落实在个人能力提升,但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体现反对文化和种族歧视的国家和社会立场,以避免文化刻板印象、种族歧视等风险。因此,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行动的结果需要得到及时评估。
艾朝阳[9](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提出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兰国帅[10](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二、论计算机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内部权威和外部权威建立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计算机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内部权威和外部权威建立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失败学习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新行为的界定 |
2.1.2 创新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验学习理论 |
2.2.2 双环学习理论 |
2.2.3 Richardson身心动态平衡模型 |
2.2.4 小结 |
2.3 相关文献梳理 |
2.3.1 失败学习的相关综述 |
2.3.2 认识论信念的相关综述 |
2.3.3 心理复原力的相关综述 |
2.4 总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一:核心变量的量表编制 |
4.1 访谈目的 |
4.2 研究方法---访谈法 |
4.2.1 维度构想 |
4.2.2 访谈对象 |
4.2.3 访谈提纲 |
4.2.4 访谈实施 |
4.2.5 访谈资料收集与分析 |
4.3 访谈小结 |
4.4 核心变量的量化研究 |
4.4.1 取样与问卷回收 |
4.4.2 统计方法 |
4.4.3 项目分析 |
4.4.4 探索性分析 |
4.4.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6 信度分析 |
第五章 研究二:失败学习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测量工具 |
5.2.1 研究生失败学习量表 |
5.2.2 研究生认识论信念量表 |
5.2.3 研究生心理复原力量表 |
5.2.4 研究生创新行为量表 |
5.3 统计处理 |
5.4 研究结果 |
5.4.1 描述性分析 |
5.4.2 相关分析 |
5.4.3 回归分析 |
5.4.4 中介效应检验 |
5.4.5 差异分析 |
5.5 实证结果总结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6.1 研究生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与创新行为关系分析 |
6.1.1 研究生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 |
6.1.2 研究生失败学习、心理复原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 |
6.2 认识论信念及心理复原力中介作用分析 |
6.2.1 认识论信念在失败学习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2.2 心理复原力在失败学习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3 研究生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与创新行为总体状况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6.3.1 研究生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与创新行为总体状况分析 |
6.3.2 研究变量在性别、重点学科、学位类型、跨专业及就业经历上的差异分析 |
6.3.3 研究变量在年龄、年级和专业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教育启示与对策 |
7.1 加强失败学习,强化创新技能 |
7.1.1 理性认知失败,加速自我成长 |
7.1.2 落实外在保障,完善培养体系 |
7.2 提升认识论信念,巩固创新基础 |
7.2.1 发挥师徒指导功能,培养创新效能感 |
7.2.2 构筑交互记忆系统,实现团队知识共享 |
7.3 增强心理复原力,优化创新品质 |
7.3.1 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树立自悯自强意识 |
7.3.2 拓宽心理救助途径,完善外在支持网络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生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及创新行为访谈提纲(样例) |
附录2 失败学习、认识论信念、心理复原力及创新行为量表(样例)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词典设计 |
2.1.2 场景融合 |
2.1.3 电子词典 |
2.1.4 翻译学习者 |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
7.2.1 测试目的 |
7.2.2 测试材料 |
7.2.3 测试用户 |
7.2.4 数据收集 |
7.2.5 测试过程 |
7.2.6 结果和讨论 |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非目的语环境汉字学习策略研究 ——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
1.2.2 学习者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
1.2.3 学习者汉字学习策略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3.1 认知语言学 |
1.3.2 心理语言学 |
1.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 研究方案 |
1.4.1 调查范围选取 |
1.4.2 调查思路方法 |
2. 汉字学习策略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问卷准备 |
2.2.1 问卷设计 |
2.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2.3 结果分析 |
2.3.1 学习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3.2 学习策略选择结果的整体分析 |
2.3.3 各类策略的学生选择倾向分析 |
3. 移动汉字学习工具策略专题研究 |
3.1 学习者汉字学习工具使用情况考察 |
3.2 移动汉字学习工具研究 |
3.2.1 移动汉字学习工具分类 |
3.2.2 汉字学习产品评测及用户反馈 |
3.3 汉字学习工具策略运用建议 |
4. 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字学习建议 |
4.1 对汉字学习策略选择的引导 |
4.1.1 不同类型的学生个性化引导 |
4.1.2 各类汉字的具体方法引导 |
4.2 学习者群体的内部促进 |
4.2.1 学习同伴互动效应 |
4.2.2 学习者个体自主性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从研究对象看 |
1.2.2 从研究方法看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 |
2.2.1 “并列”与“联合 |
2.2.2 并列结构 |
2.2.3 并列项 |
2.2.4 并列标记 |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
3.1 引言 |
3.2 显性关联方式 |
3.2.1 并列连词 |
3.2.2 关联副词 |
3.2.3 助词 |
3.2.4 数词、数量短语 |
3.2.5 词缀 |
3.3 隐性关联方式 |
3.3.1 辞格手段 |
3.3.2 停顿 |
3.3.3 零标记 |
3.4 标记模式 |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
4.1 引言 |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
4.2.1 形式特征 |
4.2.2 语义特征 |
4.2.3 语用特征 |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
4.3.1 形式特征 |
4.3.2 语义特征 |
4.3.3 语用特征 |
4.3.4 认知特征 |
4.3.5 辞格特征 |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
4.4.1 客观因素 |
4.4.2 主观因素 |
4.4.3 其他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
5.1 引言 |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
6.1 引言 |
6.2 单组并列结构 |
6.2.1 语义分段 |
6.2.2 分段方式 |
6.2.3 搭配类型 |
6.3 双组并列结构 |
6.3.1 分组方式 |
6.3.2 形式特征 |
6.3.3 搭配类型 |
6.4 多组并列结构 |
6.4.1 分组方式 |
6.4.2 形式特征 |
6.4.3 搭配类型 |
6.5 小结 |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
7.1 引言 |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
7.2.1 音节长度异类 |
7.2.2 词性异类 |
7.2.3 结构异类 |
7.2.4 单位异类 |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
7.3.1 语义范畴异类 |
7.3.2 语义层级异类 |
7.3.3 语义量级异类 |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
7.4.1 独用异类 |
7.4.2 合用异类 |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
7.6 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
8.1 引言 |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
8.2.1 使用特点 |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
8.2.3 语序与认知 |
8.2.4 使用熟练度 |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
8.3.1 偏误类型 |
8.3.2 偏误原因 |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
8.4.1 教师方面 |
8.4.2 教材方面 |
8.4.3 学生方面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现代学徒制 |
二、制度与制度基础 |
三、中国情境 |
第三节 文献评析 |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研究 |
二、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模式研究 |
三、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路径研究 |
四、制度理论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可能有的创新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结构:制度主义视角 |
第一节 制度主义方法论的观点与主张 |
一、制度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求 |
二、制度主义理论化的发展路向 |
三、制度分析的逻辑 |
第二节 作为一种制度模式的学徒制 |
一、非正式约束下的家庭内部互动 |
二、正式规制下学徒制的功能转向及互动模式 |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属性及结构特征 |
一、学徒制度的解体与重构 |
二、现代学徒制的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
一、案例国家选择的说明 |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
三、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
四、美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
五、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构建 |
第二节 影响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因素分析 |
一、企业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有效供给的前提 |
二、个体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本土化实践 |
第一节 本土化构建的分析框架:基于文本的考察 |
一、文本分析的逻辑 |
二、制度文本分析的架构与设计 |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中国情境 |
一、产学合作已有多年积淀 |
二、学校职业教育存在“多面性” |
三、经济运行模式市场化 |
四、市场协调缺乏明显的制度安排 |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构建的制度安排及其结构特征 |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构 |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制度安排 |
三、现代学徒制的制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合作执行机构及其行动者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及设计 |
二、访谈的具体实施 |
三、访谈结果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学徒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 |
一、现代学徒制实施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度量 |
二、现代学徒制度实施效应评估工具的编制 |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
四、数据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现实困境及其路径优化 |
第一节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现实困境 |
一、参与主体间利害关系亟待协调 |
二、可信承诺关系难以达成 |
三、培训质量监管乏力 |
四、学徒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过渡缺乏制度匹配 |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构建的路径选择 |
一、以学徒承诺为起点,规范培训安排 |
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强调技能资格认证 |
三、以制度建设为落脚点,强调规则系统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学校层面的制度构建 |
一、明确的选拔制度:现代学徒制的起点 |
二、灵活的课程制度:现代学徒制运行的重要保障 |
三、有效的学徒管理:现代学徒制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区域层面的制度构建 |
一、区域审查制度:质量控制的重要抓手 |
二、企业间协商制度:避免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路径 |
三、积极稳妥的财政政策:激励企业有序参与的重要手段 |
第三节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
一、协调性劳动力市场: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前提 |
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认证体系:现代学徒制的基础 |
三、完善的导师制度: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组成 |
四、畅通的学徒升学路径:现代学徒制的有力支撑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VR教育游戏影响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以小学英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全球意识成为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 |
1.1.2 现实背景: 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有待提升 |
1.1.3 科技契机: 虚拟现实技术为语言学习提供新的思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准实验研究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调查研究法 |
1.5.4 观察法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教育情景中的动机研究 |
2.1.1 学习动机 |
2.1.2 学习动机表现评估 |
2.1.3 学习环境与动机 |
2.2 技术与学习动机 |
2.2.1 技术与学习动机的知识图谱分析 |
2.2.2 技术与动机相关研究 |
2.3 技术与语言学习 |
2.3.1 技术与语言的知识图谱分析 |
2.3.2 技术促进语言学习 |
2.4 虚拟现实发展,特点和已有研究 |
2.4.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
2.4.2 虚拟现实技术现状 |
2.4.3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相关研究 |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 |
第3章 VR教育游戏中学习动机促进机制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系统概述 |
3.1.2 具体研究问题 |
3.1.3 被试概况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步骤 |
3.2.2 测量工具 |
3.3 数据采集和整理 |
3.4 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5 学习动机与各因素关系分析 |
3.5.1 学习者对VR教育游戏的态度分析 |
3.5.2 VR教育游戏中动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分析 |
3.5.3 VR环境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3.6 数据分析结果总结 |
第4章 VR教育游戏中脚手架和基础知识对学习动机影响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系统概述 |
4.1.2 具体研究问题 |
4.1.3 被试概况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步骤 |
4.2.2 测量工具 |
4.3 数据采集和整理 |
4.4 VR教育游戏中脚手架策略对学习动机和成就的影响分析 |
4.4.1 VR教育游戏中脚手架策略对学习者的影响 |
4.4.2 VR教育游戏中基础知识对VR游戏学习体验的影响分析 |
4.5 VR教育游戏中认知负荷和游戏认可对学习动机影响分析 |
4.6 数据分析结果总结 |
4.6.1 VR教育游戏中脚手架是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成就 |
4.6.2 VR教育游戏中先验知识是否影响学习动机 |
第5章 不同VR教育游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系统概述 |
5.1.2 具体研究问题 |
5.1.3 被试概况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步骤 |
5.2.2 测量工具 |
5.3 数据采集和整理 |
5.4 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影响分析 |
5.5 学习者对不同虚拟教育游戏态度差异分析 |
5.5.1 学习者对两种虚拟教育游戏的偏好 |
5.5.2 单用户虚拟教育游戏和多用户混合虚拟教育游戏优缺点分析 |
5.6 数据分析结果总结 |
5.6.1 单用户VR和多用户混合VR教育游戏对学习者的影响分析 |
5.6.2 学习者对不同虚拟环境态度差异分析 |
第6章 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6.1 研究问题一分析结果讨论 |
6.2 研究问题二分析结果讨论 |
6.3 研究问题三分析结果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VR英语游戏体验问卷 |
附录二 360-degree VR教育游戏问卷 |
附录三 英语课堂问卷 |
附录四 单用户VR教育游戏问卷 |
附录五 多用户混合VR教育游戏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全球化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与跨文化能力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的中外教育应对 |
二、研究问题:欧洲是如何发展和培养青年的跨文化能力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三大主题 |
二、关于欧洲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战略研究的视角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欧洲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概念及其构成 |
第一节 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发展理论 |
二、身份认同和身份协商理论 |
三、胜任力理论和关键能力理论 |
第二节 跨文化能力概念的发展与欧洲的理解 |
一、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之争 |
二、跨文化能力概念的深入发展 |
三、欧盟《有关跨文化能力之结论公告》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 |
四、欧洲青年人工作领域对跨文化能力的工作定义 |
第三节 多元的跨文化能力构成模型及欧洲的理解 |
一、种类繁多的"跨文化能力"的构成模型 |
二、欧洲对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的理解和选择 |
三、欧洲对跨文化能力解读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三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战后重建时期的欧洲移民教育 |
一、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跨文化思维"的出现 |
二、移民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欧洲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与多元文化教育战略 |
一、欧洲多元文化教育战略和主要政策 |
二、对欧洲多元文化教育战略的评价 |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与跨文化教育战略 |
一、欧洲跨文化教育战略的兴起 |
二、从"跨文化教育"到"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对话" |
第四节 "欧洲公民"的构想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 |
一、"欧洲公民"的构想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提出 |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发展 |
第四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思想和计划 |
第一节 欧洲对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整体战略构想 |
一、对跨文化能力定位和界定 |
二、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行动部署 |
三、对欧盟各成员国促进公民跨文化能力的倡议 |
第二节 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国家和地区教育计划 |
一、欧盟ET2020战略 |
二、跨文化能力在ET2020战略中的地位 |
第三节 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公民能力提升计划 |
一、欧盟核心能力框架中的跨文化能力 |
二、跨文化能力在核心能力中的描述 |
第四节 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身份塑造计划 |
一、跨文化能力与文化身份认同 |
二、欧洲维度:欧洲公民新的文化身份 |
三、融合与多样性战略: "欧洲公民"身份的塑造 |
四、跨文化能力在融合与多样性战略中的体现 |
第五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行动 |
第一节 在课程教学中提升青年跨文化能力的行动 |
一、外语课堂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
二、通过专门课程教授跨文化能力 |
第二节 在项目培训中提升青年跨文化能力的行动 |
一、欧洲跨文化能力培训:在超越课堂的行动中发展青年的跨文化能力 |
二、项目培训中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以ICOPROMO项目为例 |
第三节 从实践体验中发展青年跨文化能力的行动 |
一、从"伊拉斯谟"到"伊拉斯谟+"计划 |
二、"伊拉斯谟+"计划中对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行动 |
第六章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评价 |
第一节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所取得的成效 |
一、跨文化能力评价工具的开发——欧盟INCA项目 |
二、萨尔托(SALTO)文化多样性进程中的跨文化能力评价 |
三、欧洲国家对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所作的努力——以德国为例 |
第二节 欧洲跨文化能力培养所遭遇的批评 |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导致"文化刻板印象"的形成 |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难以消除种族主义的歧视 |
三、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使得民族国家面临文化断裂的风险 |
第三节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超越争议前行 |
一、批评的根源:全球化进程的后果所引发的焦虑 |
二、如何对待批评:正视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局限性 |
三、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战略的调整与发展 |
第七章 欧洲经验与中国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 |
第一节 中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政策回顾和反思 |
一、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
二、"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
三、政策反思:转向对人才"核心能力"构成和培养的思考 |
第二节 中国青年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的调查 |
一、问卷设计的基础 |
二、问卷的结构和内容 |
三、数据收集 |
四、问卷结果分析 |
五、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培养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跨文化能力 |
三、青年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需要写入国家战略计划 |
四、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需要通过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共同落实 |
五、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行动的结果需要得到及时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后记 |
(9)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面临的问题 |
1.2.1 界线困境 |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
2.1.3 存在的虚实 |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
2.2.1 老子与《道德经》 |
2.2.2 孔子与《周易》 |
2.2.3 威廉?洪堡特 |
2.2.4 海德格尔 |
2.2.5 维特根斯坦 |
2.2.6 索绪尔 |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
3.1 新边界观 |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
3.1.3 边界的分类 |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
3.1.5 小结 |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
3.2.6 小结 |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
3.3.1 存在的结构 |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
3.3.4 小结 |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3.4.4 小结 |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
3.5.1 边界离合 |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
3.5.4 句边界运动 |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
3.5.6 小结 |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
3.7 小结 |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
4.4.2 合语法性问题 |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
4.4.4 边界存有句法 |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
4.5.2 外语导育论 |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
4.6.1 栏杆边界定律 |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 |
摘要(详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
附录L “没有” 调查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与后记 |
四、论计算机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内部权威和外部权威建立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失败学习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D]. 姜桂敏. 江南大学, 2020(01)
- [2]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
- [3]非目的语环境汉字学习策略研究 ——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者为例[D]. 甄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情境下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研究[D]. 吴学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VR教育游戏影响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以小学英语为例[D]. 黄秀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欧洲青年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战略研究[D]. 蒋瑾.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