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泥土”和“草叶”装入书本——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资源的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童[1](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
崔杰[2](2021)在《技能型权威:传统乡村的第四种治理形态 ——基于湖南省汤家垅村的形态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秩序是人类社会平稳运行的一项基石,也是治理行为所追求的一项核心价值目标。秩序的实现依赖于权威,在群体社会中,权威往往起到调节成员之间的关系与行为逻辑的作用,是秩序实现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对湖南省山区汤家垅村的传统形态进行了探索与发掘,深入探讨了乡村社会内生权威的产生逻辑及其对秩序的规范作用。学界对于传统乡村治理中的权威类型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以国家权威为代表的政治型权威,以宗族与传统习俗为代表的文化型权威以及以地主为代表的经济型权威。这三种权威被认为是传统乡村中最主要的权威类型,也是乡村秩序构建中最重要的治理资源。不同于以往的认知,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调研村庄内国家权威微弱、宗族权威衰落、村内不存在脱产的大地主,也即政治型权威、文化型权威、经济型权威均弱在场,但是村庄仍旧可以有序运转,这激发了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典型权威式弱,村庄秩序是如何实现的?是否存在着已知类型之外的权威?其存在条件、及在村庄治理秩序中的表现形式与功能效能如何?通过对村庄形态的深入挖掘,发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技能”成为了村庄中的一项重要治理资源。个体或者组织因为在某个领域所拥有的专项能力,使其在社会交往中居于一种优势地位,出于对预期利益的追求,专项能力的掌握者获得了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技能型权威。技能型权威一经形成,就在自身的领域范围内占据权威地位,能够影响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重塑领域内的秩序。而当技能型权威的技能足够强时,可以突破领域的限制,与政治型权威、经济型权威或者文化型权威等其他权威发生叠加与融合,从而更加深刻全面的对村庄秩序进行重塑与整合。本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技能型权威”概念的提出,基于对村庄事实的挖掘与梳理,提出了技能型权威的概念;第二,对传统权威类型的补充,技能型权威是对政治型、文化型、经济型权威的一种重要补充;第三,对韦伯权威理论的探讨与发展,技能型权威的概念是对韦伯原有三种权威类型的补充,也是对超凡魅力型权威概念的超越,通过提出新的权威类型划分,即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与技能型权威,实现了对韦伯权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丁明秀[3](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认为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杨媛媛[4](2020)在《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习作教学中,过分重视“怎么写”,却忽视了“写什么”这一原点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省略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封存了学生身体知觉参与认知发生状态的多种可能性,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表述。个体的感知经验是其学习与表达的基础和起点,对其心智发展和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价值,没有丰富的感知经验,个体就不能理解、内化和生成属于自己的意义和知识。要回答习作中“写什么”的问题,当然主要聚焦在感知经验上,感知经验与学生的写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联结感知经验与写作的通道,实现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由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教学到一种建设性的教学,从整体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这类研究有待加强。整合已有关于儿童感知及其经验的研究,本研究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克里希拉穆提的自我认知理论等思想观照下,初步探明了感知经验的基本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并尝试厘清感知经验与写作的内部关系,阐明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编制关于感知经验与小学生习作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量化研究,较为全面呈现小学生感知经验现状及其与习作训练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感知经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感官知识处于较高水平,被试小学生群体的感官知识水平总体发展状况较好;意义认知、情感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群体在头脑中开展认知加工活动和获得情感体验的能力尚可,但有待完善;自我觉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待进一步发展。2.小学生感知经验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其中小学生的感官知识维度在男女性别、年级组别、现居地、辅导班数量、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意义认知维度在年级组别、父母学历组别、主要抚养人、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维度在男女性别、现居地、主要抚养人、辅导班数量、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自我觉知维度在男女性别、年级组别、出生地、现居地、父母学历组别、主要抚养人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小学生感知经验各维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感知经验内部要素之间具有一定正向联系;感知经验各维度与习作训练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感知经验内部要素与习作训练之间也具有一定的正向联系。最后,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文本进行分析,透过文本发现小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感知敏锐的遗失、认知加工的缺乏、情感体验的贫瘠以及自我觉知的浅表等问题。具体探究小学生感知经验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并据此重点探寻以感知经验为依托的、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与建议,包括走进生活:感悟和生成感知经验;经典阅读,建构和内化感知经验;独特体验:驱动和引领感知经验;自我觉知:审视和升华感知经验;习作表达:重组和外化感知经验。
付梦悦[5](2020)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统编语文教材自2017年全国基本统一使用以来,标志着“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而教材中的选文在进入师生视野以前,大多被编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改处理。实用类文章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经过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所有涉及删改的文章统计发现,近九成实用类文章在选编进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时,进行了删改。研究实用类文章的删改现象,以服务于教学,是本文的目的。本论文研究的具体对象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7-9年级)中的没有争议性的具有典型性的按照表达方式划分的实用类文章即说明性文章(以科普文为主)、议论性文章(以演讲词、书信为主)、记叙性文章(以新闻为主)及其相关体裁。立足于“文章”和“文学”的大别,对实用类文章的改编现象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采取数据统计方法用表格形式对实用类文章的选编情况和删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定性研究采取文献梳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梳理改编的原因并对改编之处进行探讨,分析其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继而尝试对改编的实用类文章提出教学策略建议。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7-9)年级中实用类文章的选编情况和删改情况做了全面具体的统计,数据统计的方式能够更为直观的发现改编问题。第二部分是基于上述的统计数据分析改编的原因。第三部分是针对上述统计出来的改编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并提出三点改编建议。第一,拓宽选文的疆界;第二,多选典型的实用文章;第三,增加与日常运用更紧密的文章。第四部分是通过对实用类文章改编内容的思考,对实用类文章教学提出两点策略性建议。第一,要理性看待选文删改,可以在教学时考虑选文类型处理删改内容或将删改内容作为合理的教育资源选择性使用;第二,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如针对删改内容借助“ORID”和“OPVL”两种思维工具建构思考路径、展开批判性阅读教学、探索“读、写、改一体化”的实用文教学模式。
邬雪芬[6](2020)在《针对学困生转化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全面发展。而在基层教学的我发现,学困生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学困生转化的可行性策略,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笔者以重庆市黔江区白石初级中学校初二(1)班和初二(2)班的7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学困生转化的可行性策略的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三个方面。然后以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入手,制定出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策略:分析生物学的现状、制定科学的学习体系(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制定预习目标、随时进行课堂观察、知识的迁移运用、作业的自评或互评或师评)、激发学习兴趣(包括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理论联系实际、教授记忆方法、开设趣味性试验)、加强家校联合教学四个实践策略对生物学学科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整体成绩相差很大,但是学困生的成绩差异不显着。以初二(1)为实验班进行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教学实践,以初二(2)班为对照班进行正常的生物学教学。经过半学期的教学后,期中考试两班平均分的差距缩小,同时两班学困生的人数差距也在缩小,且从平均分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困生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且两班学困生成绩也没有显着性差异(P值=0.674>0.05)。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两个班的平均分进一步缩小,进一步进行t检验发现在α=0.05的条件下,p=0.348>0.05,说明两班成绩此时没有显着性差异,且相比于期中考试,两班的显着性差异进一步缩小。同时学困生的人数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人数几乎相同,且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二(1)班进行的教学实践策略是可行的,并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笔者根据本次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分析生物学的现状、形成科学的学习体系(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制定预习目标、随时进行课堂观察、知识的迁移运用、作业的自评或互评或师评)、激发学习兴趣(包括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理论联系实际、教授记忆方法、开设趣味性试验)、加强家校联合教学。最后,加强家校联合教学是一种还需要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策略,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一种科学的可行的实践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家校联合教学。
刘馨[7](2019)在《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以绥宁县H幼儿园M混合班为例》文中指出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在语言系统不完善的幼儿阶段,哼哼唱唱、敲敲打打成为他们探究这个世界的有效方法。乐器是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幼儿在操作乐器时能初步了解乐器,还能够获得音色、音高、曲式结构等音乐表现能力。本研究试图解决山村幼儿园“无乐器”的现实境况,以“自制乐器”为突破口,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生活资源制作低成本民族特色乐器,以当地音乐文化资源为载体,探寻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中的一般方法。以期改善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困境,继承和发扬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够在音乐海洋中自由徜徉。本研究采用凯米斯的行动研究范式,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及文献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研究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此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缘起、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设计。这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步骤。第三部分: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的行动研究过程。首先对当地资源以及山村幼儿园乐器与自制乐器应用现状进行诊断分析,在计划阶段进行自制乐器及应用于音乐活动的方案设计,最后进行两轮行动研究过程的呈现。第一轮行动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摆脱“无乐器”的现状,挖据当地特色资源进行乐器的自制并应用于音乐活动,重点关注幼儿艺术感受与欣赏。第二轮行动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继续挖掘资源进行乐器的自制,利用自制乐器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根据相关活动内容及访谈资料,从幼儿、幼儿园、山村教师、研究者等方面讨论行动研究的结果,分析自制乐器应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者就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一般原则、具体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刘永婷[8](2019)在《甘南州民族中学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南州民族中学的教育是我省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尝试通过行动研究在甘南州民族中学构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完善民族地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同时具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推动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全面梳理关于学习共同体实践、发展历程、构建策略的相关文献,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奠定了基础。以主体间性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对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拥有共同目标的学生和化学教师,通过创设舒适安全、有归属感的学习情境,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合作互动的活动群体。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共同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学习评价六个方面,这六个要素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依据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甘南州Z老师就如何构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展开了行动研究。基于学生问卷、课堂观察、习题测试及师生访谈和研究对象一起分析构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情感互动性层面:(1)教师处于转变身份的困境;(2)教师未积极的与同僚建立对话关系;(3)师生未能及时进行实效评价。在合作互惠性层面:(1)教师未充分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2)教师倾听、串联、反刍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情境有效性层面:(1)未充分发挥甘南本地文化特色;(2)教师借助化学实验及融入前沿知识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通过以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关注学习主体发展、共享学习资源、创设和谐学习情境原则的基础上,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包括转变教师身份、构建以倾听为基础的同僚性对话关系;进行实效评价,明确努力方向、发挥师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大胆尝试不同风格的学生合作、营造全身心投入的课堂氛围;设定合理的学习内容和课题、教师学会倾听、串联、反刍的组织小组学习的策略;贴近甘南本地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以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再加工、创设从熟知到未知的化学实验学习情境、在化学情境教学中融入前沿知识的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
王晓晓[9](2019)在《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成因与因应》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人类被钢筋水泥森林所包围,与自然遥相隔绝。在其中长大的儿童,也不可避免地与自然走向疏离,但是,儿童作为正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自然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失去了自然的滋养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现代儿童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有哪些表现和后果,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引导力量的教育又能为之做些什么,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极为必要也是甚为迫切的。因此,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在第一部分中,笔者主要对儿童“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进行分析。首先,将儿童需要自然作为其概念前提进行论述,包括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儿童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自然之于儿童的重大意义;其次,对“自然缺失症”的表现作出说明,包括与自然接触时间不够、与自然接触形式匮乏以及因此产生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等;再次,分析儿童“自然缺失症”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对儿童智能发展的阻碍、对儿童自然观念的伤害以及对儿童人际道德产生影响。在明晰儿童“自然缺失症”概念的基础上,展开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即对儿童“自然缺失症”成因的分析。首先,人类发展挤压自然空间,包括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的侵占,物欲时代中物质世界对儿童的包围,以及人们在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隐形地拉大了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其次,信息时代的电子媒介也使儿童的部分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其便捷性也造成儿童普遍“宅”的现象,减少了儿童去往自然中的机会;再次,教育作为促进儿童成长的重要力量和本文的研究视野,其在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形成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推力,包括学业压力减少儿童的自由时间、过度的安全保护阻碍儿童与自然的接触、分科教学使自然异化为学科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持有的工具化的自然观加大儿童对自然的疏离等。儿童与自然疏离的影响因素有时间、自然条件以及儿童自身的意愿这三个方面,因此,此部分的成因分析中,虽然每个成因对此三者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每个成因都有着此三方面的含义。本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立足于教育视角,探究面对儿童的“自然缺失症”现状,教育何以可为。笔者认为,首先,教育应该转变自身工具化的自然观;其次,培养儿童成为“自然之子”而非“物质占有者”,注重儿童的意义教育及自然观教育;再次,教育不应成为儿童亲近自然的障碍,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将儿童的幸福作为教育目标,同时应把握对儿童的安全保护程度,学会适度放手,并加强对儿童的媒介观教育,从而为儿童提供自由的时间与机会;最后,在实践活动中,创设具有生态多样性的“生态学校”,并结合相关课程设计和具体的活动实施,对儿童在学校中与自然的相处创设充足的条件和保障。
吴虹霞[10](2018)在《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小学校二年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是属于大自然的,只有与自然长在一起的儿童才能感受生命的欢愉和美好,与自然对话,与生命对话,获得内心的纯洁与宁静。本研究探索的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和图画书中的“自然元素”,以语文教材和图画书为基础,开发与实施“自然笔记”课程;另一方面让家长参与进来,既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自然”的图画书,又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户外,亲近自然,通过观察体验活动感受自然教育的快乐。该微型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课堂教学和亲子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亲近阅读,亲近自然,用图文的方式为大自然写笔记,为学生创意读写提供多样选择。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制定层次分明的课程目标,确定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实施途径,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来保障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性。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本研究的选题依据,阐明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有关“自然笔记”的文献综述,介绍研究目标及内容,交代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第二章论述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即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意表达等三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部分是本研究的基础。第三、四、五、六章对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学生表现评价进行建构。课程目标主要涉及到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图画书”和“语文教材”为基础的内容选择与开发;课程实施主要从“课堂教学”和“亲子活动”两方面进行探讨;学生表现评价涉及评价目的、原则和方法等。这几部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处。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对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得出了可能值得借鉴的结论与思考,同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二、把“泥土”和“草叶”装入书本——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资源的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泥土”和“草叶”装入书本——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资源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2)技能型权威:传统乡村的第四种治理形态 ——基于湖南省汤家垅村的形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乡村秩序的研究 |
(二) 关于权威类型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权威 |
(二) 技能型权威 |
(三) 秩序 |
(四) 治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个案概况 |
(一) 村落当下概况 |
(二) 村庄的建制沿革 |
第二章 村庄的典型权威形态 |
一、国家权威与乡村控制 |
(一) 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 |
(二) 长年重税下的逃税传统 |
(三) 行政权威与本土权威 |
二、宗族权威与宗族认同 |
(一) 宗族结构与权力分配 |
(二) 制度设计与公众参与 |
(三) 宗族矛盾与宗族秩序 |
三、小结 |
第三章 技能型权威的产生 |
一、技术竞争下的能者为王 |
(一) 首席师傅:插田活动中的权威 |
(二) 掌作师傅:长工中的权威 |
二、需求倒逼产生的技能型组织 |
(一) 公共设施的提供者路会 |
(二) 公共秩序的提供者田会 |
(三) 公共信仰的提供者庙会 |
三、小结 |
第四章 技能型权威对村庄秩序的形塑 |
一、技术能力对行业秩序的塑造: 以裁缝为例 |
(一) 汤家垅的裁缝行业 |
(二) 技术传承与家庭秩序 |
(三) 技术声望与行业秩序 |
二、公共设施使用秩序的塑造 |
(一) 道路管护的常态化 |
(二) 道路的修建 |
(三) 道路使用规则的制定 |
三、公共治安环境的秩序塑造 |
(一) 纠纷的解决 |
(二) 纠纷解决体系的建立 |
(三) 各方势力之间的默契平衡 |
四、公共信仰活动的秩序塑造 |
(一) 安龙山与土地庙: 公共信仰空间的建造 |
(二) 庙宇的常态化管护 |
(三) 信仰活动的组织 |
五、小结 |
第五章 技能型权威对村庄秩序的整合 |
一、从佃户到地主,技能对村落秩序的整合 |
(一) 从佃户到“作家”,耕种技能的施展 |
(二) 从“作家”到地主,村落产权秩序的再造 |
(三) 儿子成为“小保长”,政治权威的叠加 |
二、庙会的功能扩展与整合 |
(一) 教育功能: 私塾与族校 |
(二) 医疗功能: 求药与发马 |
(三) 娱乐功能: 唱戏与耍龙 |
(四) 救济功能: 接纳灾民 |
三、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技能型权威的产生条件 |
(一) 平等的社会环境 |
(二) 精湛的专项能力 |
(三) 能力符合社会需求 |
二、技能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
(一) 个体主体: 行家里手 |
(二) 群体主体: 功能性组织 |
三、技能型权威的特点 |
(一) 权威的内生性 |
(二) 权威的领域性 |
(三) 权威的成长性 |
四、技能型权威的治理逻辑 |
五、技能型权威与其他权威的关系 |
(一) 对传统权威类型的补充 |
(二) 对韦伯权威类型的完善 |
六、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4)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个人成长背景 |
1.1.2 现实背景反思 |
1.1.3 经典着作阅读 |
1.1.4 前沿理论发展 |
1.2 研究综述 |
1.2.1 境外关于感知经验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感知经验的研究 |
1.2.3 国外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
1.2.4 国内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
1.2.5 已有研究评述 |
1.2.6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内涵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感知经验的特征 |
2.2 感知经验的构成要素 |
2.2.1 感官知识:感知经验的基础 |
2.2.2 意义认知:感知经验的核心 |
2.2.3 情感体验:感知经验的驱动 |
2.2.4 自我觉知:感知经验的升华 |
2.3 感知经验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
2.3.1 感知经验与写作的内部联系 |
2.3.2 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阐释 |
第三章 感知经验现状及其与习作关系的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试测 |
3.1.1 问卷编制构想 |
3.1.2 问卷试测与修订 |
3.2 正式调查研究结果 |
3.2.1 调查目标 |
3.2.2 调查对象与过程 |
3.2.3 调查工具 |
3.2.4 调查结果 |
3.2.5 分析与讨论 |
3.2.6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习作文本中感知经验现状的表征 |
4.1 文本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对象选择与文本资料收集 |
4.2 文本分析结果 |
4.2.1 感知敏锐的遗失 |
4.2.2 认知加工的缺乏 |
4.2.3 情感体验的贫瘠 |
4.2.4 自我觉知的浅表 |
4.3 习作中感知经验现状的原因探析 |
4.3.1 从教师的角度 |
4.3.2 从家长与学生的角度 |
4.3.3 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 |
第五章 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感知经验改造策略 |
5.1 走进生活:感悟和生成感知经验 |
5.1.1 亲近了解自然 |
5.1.2 发展游戏与劳动力 |
5.1.3 培养细节意识 |
5.2 经典阅读:建构和内化感知经验 |
5.2.1 撰写读书笔记 |
5.2.2 建立与文本的联系 |
5.2.3 形成文章图式 |
5.3 独特体验:充实和引领感知经验 |
5.3.1 创设真实情境 |
5.3.2 间接移情体验 |
5.4 自我觉知:审视和升华感知经验 |
5.4.1 觉知内部自我 |
5.4.2 适时自我冥想 |
5.4.3 积极自我反思 |
5.5 习作表达:重组和外化感知经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小学儿童感知经验调查正式问卷 |
(5)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实用类文章的选编情况 |
一、整体选编情况及实用类文章所占比例 |
二、实用类文章亚类及文体分布 |
三、实用类文章单元编排情况 |
第二节 实用类文章的删改情况 |
一、实用类文章删改篇目及数量统计 |
二、实用类文章删改篇目删改对象统计 |
三、小结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原因分析 |
一、课程结构转变 |
二、时代性要求特点 |
三、文本自身的要求 |
四、适应学生发展水平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的探讨及建议 |
第一节 合理之处 |
一、对思想内容的修订 |
二、对语言形式的修订 |
三、适应教学的调整 |
第二节 不当之处 |
一、影响文章章法结构 |
二、削弱文章思路的严密性 |
三、其他细节问题 |
第三节 改编建议 |
一、拓宽选文的疆界 |
二、多选典型的实用类文章 |
三、增加与日常运用更紧密的文章 |
第四章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对教学的思考 |
第一节 理性看待选文删改 |
一、考虑选文类型处理删改内容 |
二、删改内容作为合理教育资源 |
第二节 探究新的教学方式 |
一、借助思维工具建构思考路径 |
二、展开批判性阅读教学 |
三、探索读、写、改一体化的实用文教学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针对学困生转化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中学生物学困生概念的界定及心理特征表现 |
2.1 学困生的概念 |
2.2 生物学学困生的概念 |
2.3 生物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表现 |
2.3.1 逆反心理 |
2.3.2 畏难心理 |
2.3.4 惰性心理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4 初中生物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
4.1 初中生物学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学困生的界定 |
4.2.2 学习兴趣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3 学习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4 学生学习生物的教学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5 学习方式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6 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 中学生物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
4.3.1 学习兴趣缺失 |
4.3.2 学习方法不科学 |
4.3.3 学习态度不端正 |
5 初中生物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实践 |
5.1 分析初中生物学的现状 |
5.2 制定科学的学习体系 |
5.2.1 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
5.2.2 制定预习目标 |
5.2.3 随时进行课堂观察 |
5.2.4 知识的迁移运用 |
5.2.5 作业的自评、互评和师评 |
5.3 激发学习兴趣 |
5.3.1 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 |
5.3.2 理论联系实际 |
5.3.3 教授记忆方法 |
5.3.4 开设趣味性实验,寓教于乐 |
5.4 加强家校联合教学 |
5.5 学困生转化效果 |
6 建议与反思 |
6.1 建议 |
6.1.1 分析初中生物学的现状 |
6.1.2 形成科学的学习体系 |
6.1.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6.1.4 加强家校联合教学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关于初中生物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黔江区白石中学八年级生物结业模拟试题(前测) |
附录C 黔江区白石中学八年级模拟考试成绩表(前测) |
附录D 黔江区白石中学八年级生物结业模拟试题(中测) |
附录E 黔江区白石中学八年级模拟考试成绩表(中测) |
附录F 八年级生物期末测试试卷(后测) |
附录G 黔江区白石中学八年级模拟考试成绩表(后测) |
附录H 家校联合教学照片 |
致谢 |
(7)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以绥宁县H幼儿园M混合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纲要》与《指南》的精神要求 |
二、自制乐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价值 |
三、山村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现实诉求 |
四、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乐器与自制乐器 |
二、幼儿园与山村幼儿园 |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 |
四、混合班级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乐器与自制乐器的相关研究 |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相关研究 |
三、混合班级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步骤 |
第三章 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的行动研究过程 |
第一节 诊断阶段——了解现状、发现问题 |
一、H幼儿园自制乐器资源的构成 |
二、H幼儿园乐器及自制乐器应用的现实状况 |
三、乐器与自制乐器在H幼儿园音乐活动应用中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计划阶段——方案设计 |
一、H幼儿园自制乐器的方案设计 |
二、H幼儿园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的方案设计 |
第三节 第一轮行动阶段——改变“无乐器”现状,关注幼儿感受与欣赏 |
一、乐器自制的行动实施 |
二、自制乐器在H幼儿园M混合班音乐活动中应用的行动实施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四节 第二轮行动阶段——关注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 |
一、乐器自制的行动实施 |
二、自制乐器在H幼儿园M混合班音乐活动中应用的行动实施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成效 |
一、幼儿园的收获 |
二、合作教师的成长 |
三、研究者自身的成长 |
四、幼儿的成长 |
第二节 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的条件 |
一、丰富的山村资源是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的基础 |
二、教师是自制乐器在音乐活动中应用的关键 |
三、幼儿园管理是自制乐器在音乐活动中应用的保障 |
四、外界支持是自制乐器在音乐活动中应用的核心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山村丰富资源为自制乐器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空间 |
二、极具民族特色的自制乐器与音乐活动相辅相成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明确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要作用 |
二、遵循自制乐器应用于音乐活动的一般原则 |
三、树观念、提能力、增素养 |
四、优化幼儿园教育管理 |
五、重视外部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8)甘南州民族中学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甘南藏区教育质量亟需提高的需求 |
2.新课程改革目标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的需求 |
3.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要求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1.关于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研究 |
2.关于学习共同体发展历程的研究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1.关于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研究 |
2.关于学习共同体特征的研究 |
3.关于学习共同体实践的研究 |
4.关于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的研究 |
5.关于构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
6.关于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研究 |
(三)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主体间性理论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三)情境学习理论 |
(四)基于三理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框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行动研究 |
2.具体收集资料方法 |
五、民族中学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研究 |
(一)构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
1.化学学科的特色 |
2.塑造学生人格的需求 |
3.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习共同体 |
2.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 |
(三)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
1.情感互动性 |
2.合作互惠性 |
3.情境有效性 |
(四)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要素分析 |
1.学习主体 |
2.共同目标 |
3.教学资源 |
4.学习方式 |
5.学习情境 |
6.学习评价 |
7.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
六、民族中学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
1.课堂轶事性观察 |
2.基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理论框架的分析 |
3.改进的建议 |
(二)第二三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
1.基于学生问卷进行前期调查明确教学障碍点和突破点 |
2.基于前期调查进行教学设计 |
3.课堂(试讲)分析 |
(三)第二三轮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的比较 |
1.实施改进后课堂观察对比 |
2.基于习题测试与学生访谈评价教学改进效果 |
(四)行动研究结束的讨论及启示 |
七、民族中学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和策略 |
(一)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
1.关注学习主体发展的原则 |
2.共享学习资源的原则 |
3.创设和谐学习情境的原则 |
(二)构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
1.发挥师生主体能动性策略 |
2.组织小组学习的策略 |
3.创设学习情境的策略 |
八、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测试习题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5 |
课堂实录1 |
课堂实录2 |
课堂实录3 |
致谢 |
(9)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成因与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儿童 |
(二) 自然 |
(三) “自然缺失症” |
(四) 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二) 关于儿童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三) 关于“自然缺失症”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第一节 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
一、人类与自然的天然联系 |
二、自然与儿童的联系 |
三、自然之于儿童的意义 |
第二节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表现 |
一、儿童与自然接触时间匮乏 |
二、儿童与自然接触形式单一 |
三、儿童身心健康问题频发 |
第三节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后果 |
一、对儿童自然观念的伤害 |
二、对儿童智能发展的阻碍 |
三、对儿童人际道德的影响 |
第二章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成因 |
第一节 人类发展挤压自然空间 |
一、城市的扩张与自然的消失 |
二、物质世界的包围 |
三、环境保护的“挡板” |
第二节 电子媒介侵占儿童生活 |
一、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 |
二、自然知识的间接化 |
第三节 教育:作为儿童疏离自然的力量 |
一、现代教育工具化的自然观 |
二、学业压力:时间缺失 |
三、过度保护:恐惧自然 |
四、分科教学:分割自然 |
五、环境教育:疏离自然 |
第三章 教育如何改善“自然缺失症” |
第一节 教育:自然观的转变 |
一、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
二、认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 |
第二节 培养什么样的人:从物质占有者到自然之子 |
一、以自然观教育建立情感联结 |
二、以意义教育提升审思能力 |
第三节 不要成为儿童接近自然的障碍 |
一、将儿童幸福作为教育目的 |
二、适度的安全教育 |
三、媒介观教育 |
第四节 亲近自然的教育策略 |
一、环境设置 |
二、课程设计 |
三、活动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小学校二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2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教育理念 |
2.1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定位 |
2.2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
3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课程目标分析 |
3.1 建构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目标的依据 |
3.2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总目标 |
3.3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分目标 |
4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内容开发 |
4.1 以“图画书”为基础的课程内容 |
4.2 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课程内容 |
5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实施 |
5.1 课程实施的两个主要途径 |
5.2 “自然笔记”微型课程教育叙事 |
5.3 “亲近自然”亲子日记 |
6 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的的学生表现评价 |
6.1 评价目的 |
6.2 评价原则 |
6.3 评价方法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与思考 |
7.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小学二年级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方案 |
附录2:部分学生“自然笔记”作品 |
附录3:部分家长亲子阅读记录单 |
致谢 |
四、把“泥土”和“草叶”装入书本——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资源的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技能型权威:传统乡村的第四种治理形态 ——基于湖南省汤家垅村的形态调查[D]. 崔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D]. 杨媛媛. 江南大学, 2020(01)
- [5]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实用类文章改编问题研究[D]. 付梦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针对学困生转化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探索[D]. 邬雪芬.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7]自制乐器在山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以绥宁县H幼儿园M混合班为例[D]. 刘馨.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甘南州民族中学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研究[D]. 刘永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成因与因应[D]. 王晓晓.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小学语文“自然笔记”微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小学校二年级为例[D]. 吴虹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