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C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蔓[1](2021)在《S-GS碳化固化Cd-Pb污染土力学特性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我国工业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入侵土壤,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土体结构,也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传统水泥等污染土处理材料存在高耗能、高碳排放量等弊端,从而寻求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经济的固化剂更为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目标。本文依托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研发专项基金(ALW2020YF13),以工业废料钢渣作为基本材料,并以少量的脱硫石膏以及氢氧化钠做激发材料,制成氢氧化钠-脱硫石膏-钢渣新型复合固化剂(S-GS),通过碳化养护与标准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粘土以及铅、镉重金属污染土进行固化处理,并结合宏观室内试验、微观试验现象以及理论分析,研究S-GS碳化固化粘土以及重金属铅、镉污染土的力学特性与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S-GS加固粘土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当初始含水率为22.25%,脱硫石膏含量8%,氢氧化钠含量为2%,并采用碳化养护方式加固粘土时,固化土具有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此外,微观试验表明,碳化养护过程中碳酸钙等碳化产物的形成是宏观上粘土强度显着增大以及微观孔隙形貌致密化的主要原因。(2)S-GS固化铅、镉污染土的力学性能试验以及SPLP毒性浸出试验表明,碳化养护能够有效提高铅、镉污染土的强度,并有效降低污染土的毒性浸出量。微观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重金属离子在碳化过程中形成了碳酸盐或碱式碳酸盐沉淀,并通过胶凝物质的包裹,吸附作用被稳定在土体中。(3)S-GS固化铅、镉复合污染土的长期强度试验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不同碳化养护时间固化土试样的强度均呈现幂函数形式增长,通过建立基于龄期的强度回归模型可知,强度的增长速度先快后慢,并逐渐趋于稳定。(4)S-GS固化铅、镉复合污染土的冻融循环试验表明,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会导致试样出现开裂,剥落及质量损失,强度下降等现象,但碳化养护能够显着改善这些现象;碳化时间越长的试样,冻融后表观损坏程度越小,质量损失率越小,强度越大。因此,碳化养护能有效提高S-GS固化铅镉复合污染土的抗冻融性能。图[107]表[12]参[144]
杨景东[2](2021)在《复合矿渣固化Cd-Cr污染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文中认为工厂搬迁、排污等常常导致环境重金属污染,镉(Cd)和铬(Cr)是冶金、化工等行业中常见的两种具有剧毒的重金属,常常由于废液泄漏等造成土壤污染,具有极大的环境风险,亟需无害化处理。电石渣(CCR)与高炉矿渣(GGBS)为两种工业副产品,可利用强碱性的CCR作为激发剂激发GGBS的水化活性,从而形成可用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场地处理的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不仅实现“以废治污”,而且可减少水泥用量,经济绿色。本课题依托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研发专项基金(ALW2020YF13),采用CCR和GGBS形成复合矿渣材料,以复合矿渣固化镉、铬污染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了固化土的强度特性、碳化及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土的耐久性,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XRD)与扫描电镜试验(SEM)研究了固化土的固化及碳化机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对固化土进行了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固化污染土的强度与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龄期越长、掺量越大,则强度越高;重金属Cd、Cr对强度的影响存在双重性,离子浓度较低时有增强作用,过高时起削弱作用,同时重金属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受龄期与固化剂掺量影响;随重金属浓度增大固化土破坏应变总体变大,塑性增强。(2)对固化土进行了加速碳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时间的增长,碳化深度逐渐变大,碳化的深度与时间平方根之间呈正比例函数关系;碳化时间越长,试样的强度越低,碳化48h以后强度衰减速率明显降低。(3)通过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循环次数对试样质量损失、强度及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土试样质量损失和累计质量损失率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大,6次循环结束时累计质量损失率均达到35%以上;试样强度随循环次数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破坏应变变大,塑性增强。(4)XRD和SEM试验表明:标准养护下固化土强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剂水化生成大量的水化硅酸钙(C-S-H)、水化铝酸钙(C-A-H)等凝胶产物,起到黏结土颗粒、填充孔隙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强度;碳化过程中强度降低的原因在于水化产物碳化后脱钙收缩、结构分解,同时生成的碳酸钙导致微观开裂,因此碳化后固化体强度降低。图[55]表[19]参[148]。
李颖[3](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认为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王雅惠[4](2021)在《天然水硬性石灰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水硬性石灰(Natural hydraulic limes,简称NHL)是由泥土质的石灰石在低于烧结温度下制成的。因NHL富含硅酸二钙的水硬相,同时具有水硬性和气硬性,机械强度好、透气性好、可溶盐少、自修复能力强,且具有与石质文物类似组分和性质,在石质文物修复领域得到高度重视,成为修复材料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年来,研究工作者通过复合具有山灰效应的偏高岭土,和少量低碱水泥等,获得了性能优异的NHL基复合胶凝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过程中,早起强度低、性能不稳定等缺陷,成为该材料广泛应用的重大障碍。本研究以NHL基复合胶凝材料为原料,通过添加壳聚糖、硅丙乳液和硅溶胶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改性剂对NHL基复合胶凝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改性剂对NHL基复合胶凝材料改性增强机理。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与进展如下:(1)采用富含-NH2活性基团的壳聚糖对NHL基复合胶凝材料进行改性研究,分析了壳聚糖添量对不同龄期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壳聚糖添量增加,灰浆的流动性降低,凝结时间缩短,提高了NHL基复合胶凝材料含水率。当壳聚糖添量为0.5%时,NHL基复合胶凝材料早期强度,抗压强度为6.4 MPa,与抗弯强度同步得到提高,养护28天时,其力学性能达到峰值,抗压强度为22.3 MPa,抗弯强度为22.7 MPa。研究得出,正是添加壳聚糖减慢了水分子运动,减缓了水化反映进程,壳聚糖活性基团改变了C-S-H的微观形貌,使其结构更致密,材料性能得到改善与提高。(2)采用防水性和粘接性能良好的硅丙乳液对NHL基复合胶凝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分析了添加剂添加量对不同龄期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硅丙乳液具有降低灰浆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以及减少NHL基复合胶凝材料吸水率的作用。当硅丙乳液添量0.1%时,试样养护28天后,NHL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抗弯强度最大为15.9 MPa,微观结构分析发现,少量添加硅丙乳液在NHL基复合胶凝材料内生成小体积玻璃相,填充了复合胶凝材料空隙,随着硅丙乳液添加量增加,在复合胶凝材料内部形成体积较大的片状,耐水性良好的玻璃相穿插在水化产物间,且将水化产物分隔,增加了 NHL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内部缺陷,降低了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3)以小分子高活性的硅溶胶为添加剂,对NHL基复合胶凝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分析了硅溶胶添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硅溶胶具有降低灰浆的流动度呈,缩短终凝时间的作用。微观结构分析发现,硅溶胶的SiO2颗粒填充NHL基复合胶凝材料空隙,降低了体积变化,提高了材料致密性,当硅溶胶添量为2.8%,在材料养护28天,力学强度达到最大值,抗压强度为41.9 MPa,抗弯强度为43.7 MPa。微观结构发现,硅溶胶中的活性SiO2颗粒与水化产物紧密结合,并促进水化反应进行,使C-S-H呈现力学性能更大的沉积状形貌。
杨丽君[5](2020)在《白泥脱硫协同吸附HCl》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水泥窑烟气的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除了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SO2)外,氯化氢(HCl)等酸性气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干法脱硫和脱氯由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SO2和HCl脱除方法。脱硫剂是干法脱硫技术的关键,尽管常见的石灰石脱硫剂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但石灰石的过度开采,破坏了生态环境,增加了脱硫成本。白泥是氨碱厂产生的碱性废渣,大量白泥堆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使白泥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将白泥应用到脱硫中既减少了白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又降低了脱硫成本,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本研究针对山东潍坊某氨碱厂提供的碱渣白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对过滤前后的白泥及滤液进行了 XRF、XRD及热重等分析,确定了白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CaCl2,SiO2,NaCl,Mg(OH)2及少量Fe2O3等。然后探究了白泥的脱硫性能,并用NaOH对白泥进行调质。经NaOH调质后的白泥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当白泥和NaOH的质量比为30/1时脱硫活性最佳。对脱硫前后的调质白泥进行XRD分析,发现调质白泥脱硫后的成分主要为CaSO4,原位红外也证实了硫酸根的存在。进一步研究温度对调质后白泥脱硫活性的影响,脱硫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脱硫温度为420℃时脱硫活性最佳。最后研究了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发现NO、O2、水蒸气和HCl气体均能提高调质白泥的脱硫效率,且两种及两种以上气体共同存在时脱硫效果更好,当四种气体同时存在时脱硫效果最佳。
吴瑞东[6](2020)在《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产生的尾矿已经成为我国堆存量最多固体废弃物,尾矿堆存的环境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工程建设造成混凝土用量巨大,优质的混凝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有大量缺口。铁尾矿全尾砂充填因低成本成为矿山充填的主要方向,但泌水率大、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研究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对解决铁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缓解混凝土原材料压力,确保矿山安全环保充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铁尾矿废石作骨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微粉作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全尾砂制备充填料浆,结合宏观试验、微观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混凝土、矿山充填材料等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以及铁尾矿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铁尾矿废石混凝土、铁尾矿废石磨细微粉在弱碱性环境下的宏观力学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研究铁尾矿废石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增强效应。结合无熟料净浆微观测试分析,揭示了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硅铝氧断键会在碱性环境下重聚生成以硅酸钙、铝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复盐矿物,明确了断键重聚的条件,建立了断键重聚的模型。(2)通过不同铁尾矿微粉掺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铁尾矿微粉的合理掺量为矿物掺合料总量的50%以内,建立了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强度-龄期预测模型,并基于断键重聚理论揭示了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3)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发现28d加速碳化深度、养护1d和28d后自然碳化深度均随铁尾矿微粉的掺量增加而增大,引入铁尾矿掺量系数和强度影响系数,利用铁尾矿占矿物掺合料的比例和28 d抗压强度建立铁尾矿混凝土碳化的预测模型。(4)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快速冻融试验研究,发现适当地掺入一定量的铁尾矿粉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基于核磁共振NMR孔结构分析,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中无害孔和少害孔的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5)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试验研究,发现适当铁尾矿掺入能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结合微观分析,揭示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劣化机理,并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含量并优化孔结构,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6)通过混凝土长龄期的硫酸盐全浸泡和半浸泡的强度发展规律,建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全浸泡和半浸泡腐蚀时间和相对抗压强度因子的预测曲线,该曲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长期力学性能。(7)通过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泌水率、沉缩率、强度的试验研究,发现铁尾矿微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充填材料的泌水特性,并提高强度,研发的高固水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小料浆泌水率,同时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IR)分析,揭示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特性的调控机理。
杨涛[7](2020)在《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彩色沥青路面具有鲜明的色彩特征,可美化道路环境;也可以起到引导视线、提醒警示、功能区分的作用,有利于交通安全;彩色沥青路面的应用减少了传统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有利于环保。目前,彩色沥青路面在国内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针对于寒冷地区彩色沥青路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有限。本文从研究寒冷地区彩色沥青出发,对该类地区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及彩色微表处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这对于该项技术在寒冷地区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选择了研制彩色沥青的原材料—饱和烃A、石油树脂B、共聚物C、共聚物D、增塑剂E,总结了一套详尽的彩色沥青制备工艺;研究了各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寒冷地区的特征及彩色沥青的性能给出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彩色乳化沥青所用的两种不同的彩色沥青组分配比方案。其次,采用实验室制备的彩色沥青,进行了CAC-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彩色颜料掺量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彩色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越的低温抗裂性,特别适合应用于寒冷地区,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也满足规范要求。选择了乳化剂、PH调节剂、稳定剂、改性剂,采用边乳化边改性的乳化沥青制备工艺研制出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确定了乳化剂、PH调节剂、稳定剂、改性剂最佳掺量范围;进行了CMS-3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研究了彩色微表处的性能,表面性能试验表明,CMS-3型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封水效果及抗滑性;湿轮磨耗试验、旋转瓶试验表明CMS-3型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损能力。此外,本文利用车辙试验模拟路面轮胎作用,量化经过车轮碾压后车辙板表面的轮胎痕迹残留程度,评价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色彩耐久性;利用微表处混合料轮辙变形试验,量化了经过橡胶轮碾压后试件表面的轮胎痕迹残留度,评价了彩色微表处的色彩耐久性。最后,分析了彩色沥青、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彩色微表处的经济性。
吴素瑶[8](2019)在《PVA改性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天然骨料大量消耗的同时,伴随着大量建筑垃圾无法及时处理,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积等处理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将其制成再生骨料再利用,既可以缓解市场对天然骨料的大量需求,又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由于再生骨料相对天然骨料质量较差,具有孔隙率大、吸水率高、压碎性指标高等特点,使得再生混凝土各方面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的差异,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无法大量实际应用,对再生骨料的改性成了解决再生混凝土应用的关键。本文利用聚乙烯醇(PVA)对两种不同品质的再生骨料进行改性,加入天然骨料进行对比,对骨料的性质进行了测试。同时,将改性前后的再生骨料制成再生混凝土,分别研究了 PVA改性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品质对再生混凝土各方面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品质较高的再生骨料制作出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高,抗冻性好。PVA改性使得再生骨料表面形成一层憎水膜,大大降低了再生骨料的前期吸水速率,同时还降低了再生骨料的压碎值指标。PVA改性再生骨料后再生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增长,劈裂抗拉强度增长不明显,抗冻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图[67]表[10]参[61]
程海涛[9](2016)在《竹纤维表面CaCO3改性及增强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简称竹塑复合材料)由于其质轻、价廉、易得、可生物降解、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发展潜力。然而竹纤维与聚合物的界面不相容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使用,如何提高竹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是目前竹纤维高值化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通过碳酸钙无机颗粒的原位浸渍改性技术,增强了竹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对比研究了竹纤维制取工艺以及该改性技术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成型工艺制备了竹塑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进行了微观性能测试及热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的碳酸钙增强机理,并最终探讨了该改性技术在竹塑复合材料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离析方法制得的单根竹纤维性能存在差异,双氧水+冰醋酸法较适合于纤维细胞表面的微观改性机理研究,溶解竹浆纤维更适合于竹塑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制备与表征。(2)光学法和力学法测得的植物单根短纤维表面接触角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线性决定系数为0.812;不同纤维离析方法对单根竹纤维的接触角影响不显着。(3)利用该改性技术,成功实现了竹纤维表面的碳酸钙颗粒沉积,颗粒尺寸为纳米与亚微米级别,呈典型方解石和球霰石晶型形貌;该技术可显着降低单根竹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并使单根竹纤维拉伸强度与弹性模量与对照样相比分别提高19.48%和 12.21%。(4)该改性技术对不同成型工艺制备的竹塑复合材料,改善了其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力学性能;碳酸钙上载量为1.35%时,竹塑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最优,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14.16%、60.02%和19.21%,起到了增强和增韧的效果。(5)由于碳酸钙颗粒与纤维表面羟基的氢键作用,使溶解竹浆纤维表面能在35-50mJ/m2范围内呈降低趋势,其中极性部分和碱分量下降明显;由粘附功等值线与润湿曲线可知,在完全润湿情况下的粘附功理论上限为80mN/m。(6)溶解竹浆纤维与基体的界面性能参数A表征了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说明碳酸钙颗粒填补了竹纤维表面的空穴,依据机械互锁的界面粘结机理,改善了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对外的抗变形能力;碳酸钙上载量为1.35%时,降低了竹塑复合注射板的玻璃化转变表观活化能Ea值,界面相互作用参数B为3.12达到最大值,此时界面强度最高。(7)50℃玻璃态与100℃橡胶态时,竹塑复合注射板的储存模量对测试频率的依赖性随碳酸钙上载量的增加而提高;竹塑复合注射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碳酸钙上载量的增加呈升高。(8)改性溶解竹浆纤维添加量为30%时,竹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优;竹塑复合板的拉伸断口表面形貌存在显着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介于2.0632~2.1155之间,且线性拟合决定系数均大于0.99;通过拉伸断口表面形貌的分形特征可有效地反映其宏观力学性能,拟合函数百分误差在10%以内。
贾贞[10](2012)在《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料及制作建筑模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为木材的功能性改良复合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采用无机纳米材料改良低质木材,在保留其良好的外观视觉和加工特性等固有性能的同时,赋予木材新的优异功能,如提高耐磨性、硬度、刚度等物理力学强度,可提高低质木材的利用率和应用领域。基于上述想法,本文提出将纳米材料粉末借助于高分子材料等载体通过真空加压浸注方法浸注到速生杨木中,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借助于高分子材料的固化起作用),改善速生杨木的性能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碳酸钙优质性能——成本低、性能优、无毒无味,优质填料,补强剂作用和速生杨木材料来源的优势,研制开发以速生杨木为基体,以纳米碳酸钙为填料,借助酚醛树脂有机体制备新型的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并尝试用此复合材料制作应用广泛的建筑模板。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自制的水溶性热固性酚醛树脂胶黏剂(PF)为复合中间介质,利用氯化钙与碳酸铵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酚醛树脂(PF)-纳米碳酸钙(CaCO3)预聚体,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到速生杨木中,制备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通过加入复分解反应时间实验,发现随着时间的延后,PF-CaCO3预聚体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碳酸钙的颗粒随之变小经试验确定在酚醛树脂体系中较佳加入时间为160min后加入氯化钙和碳酸氨溶液。通过对PF-CaCO3预聚体进行透射电镜(TEM)和电子扫描电镜(SEM)观测、能谱(EDXA)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DSC/TG)分析等研究探索,可以得出加入3%CaCl2、4.5%(NH4)2CO3溶液占酚醛树脂总量的1%的试样胶体,浸渍单板的浸注效果明显,生成的碳酸钙为纳米级,立方形,热稳定性高。随着CaCl2溶液浓度的增加,纳米碳酸钙粉末径级随之增大并增多、析出并团聚,对PF-CaCO3预聚体浸注细胞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会影响浸注单板的硬度、增重率等各方面性能。(2)采用复分解法(碳酸铵与氯化钙反应)经过添加改性剂可以制备出平均直径为50nm左右的立方形纳米碳酸钙,添加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通过实验发现甜菜碱在制备纳米碳酸钙过程于中反应初期可提高结晶速度,抑制晶体的异向生长,控制晶体生长的方向,于后期又可抑制生成物的形貌和粒径,对碳酸钙粉末表面进行修饰,从而改变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制备纳米碳酸钙的优化工艺参数为:250ml、0.3mol/L的氯化钙溶液,加入2.5ml甜菜碱,经过搅拌,再加入同摩尔质量的碳酸铵溶液,再抽滤、水洗,最后干燥。(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料。将(2)中制得的纳米碳酸钙和载体——自制的酚醛树脂胶黏剂溶合在一起真空加压浸注速生杨木单板。通过样品表征分析,发现随着甜菜碱添加量的增大,碳酸钙的粒径明显降低,进而增加了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由此制得的材料热稳定性好,优于没有加入甜菜碱的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加入2.5ml甜菜碱溶胶效果好,透明、均匀;在杨木单板体系中形成大量的凝胶,并与木材产生氢键结合,浸渍杨木单板效果明显,增重率达到148%、硬度等物理学性能最好。(4)采用扩散法制备碳酸钙/速生杨木无机复合材。优化工艺为添加CaCl2溶液质量百分比为5%,(NH4)2C03溶液质量百分比为7%,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的添加量为0.5%,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制备。加工工艺简单,能够保留原木材的优异性能(环境学特性、视觉特性),添加量较少,所以生成的碳酸钙较少,进而杨木单板的增重率较低,浸注效果良好,具有疏水性,而邵氏硬度却较杨木素单板明显提高,说明无机质碳酸钙的空隙填充增加了杨木单板的硬度,实现了优化低质杨木木材的目的。(5)用以上(2)、(3)、(4)所述三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进行了制备建筑模板的研究。根据GB/T17656-2010国家标准来检测制备得到的建筑模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三种复合材料均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优化工艺为:热压压力为3MPa,热压时间为12min,分段式热压进行,热压温度为140℃。PF-CaCO3预聚体浸渍杨木单板制备的建筑模板的静曲强度(106.39Mpa)、内结合强度(1.6Mpa)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扩散法复合建筑模板的弹性模量(10.34Gpa)、吸水厚度膨胀率(2.19%)相对较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DSC/TG)分析,复合建筑模板热稳定性按优劣排序为PF-CaCO3预聚体法、扩散法,溶胶-凝胶法。综合比较,PF-CaCO3预聚体浸渍杨木单板制备的建筑模板在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二、CAC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C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S-GS碳化固化Cd-Pb污染土力学特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土壤受重金属铅、镉污染现状 |
1.1.2 重金属污染土的治理现状 |
1.1.3 工业废料钢渣的利用现状 |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固化稳定化技术及常用材料 |
1.2.2 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固化重金属研究现状 |
1.2.3 钢渣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研究现状 |
1.3 碳化固化技术及对重金属污染土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碳化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碳化对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6 本章小节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土 |
2.1.2 固化剂材料 |
2.1.3 试验重金属 |
2.2 试验制备及养护 |
2.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2.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2 加速碳化试验 |
2.3.3 冻融循环试验 |
2.3.4 pH试验 |
2.3.5 毒性浸出试验 |
2.3.6 微观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S-GS固化粘土的力学特性及碳化机理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固化粘土的强度特性分析 |
3.2.1 脱硫石膏含量及含水率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2 碳化养护时间对固化土强度及pH的影响 |
3.2.3 NaOH含量对固化土强度及pH的影响 |
3.3 固化粘土的变形特性分析 |
3.3.1 含水率对变形特性的影响 |
3.3.2 脱硫石膏含量对变形特性的影响 |
3.3.3 碳化时间对变形特性的影响 |
3.3.4 NaOH含量对变形特性的影响 |
3.4 固化粘土的碳化深度特性分析 |
3.5 S-GS碳化固化粘土的微观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S-GS碳化固化铅镉污染土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固化污染土的力学特性 |
4.2.1 镉离子浓度对碳化固化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
4.2.2 不同类型离子浓度对碳化固化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
4.2.3 重金属对碳化固化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 |
4.3 固化污染土的毒性浸出特性 |
4.3.1 铅镉浸出量与碳化时间的关系 |
4.4 固化污染土的微观机理分析 |
4.4.1 SEM分析 |
4.4.2 XRD分析 |
4.4.3 TGA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S-GS碳化固化铅镉污染土的耐久性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碳化固化污染土的长期强度特性 |
5.2.1 碳化时间对固化土长期强度的影响 |
5.3 碳化固化污染土的抗冻融循环特性 |
5.3.1 碳化时间、冻融次数对固化土表观形貌的影响 |
5.3.2 碳化时间、冻融次数对固化土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
5.3.3 碳化时间、冻融次数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 |
5.3.4 碳化时间、冻融次数对固化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复合矿渣固化Cd-Cr污染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重金属污染土研究现状 |
1.2.1 重金属污染土修复技术 |
1.2.2 固化/稳定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 |
1.3 碱激发矿渣材料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研究现状 |
1.3.1 粒化高炉矿渣 |
1.3.2 碱激发高炉矿渣材料 |
1.3.3 碱激发矿渣固化污染土 |
1.4 重金属镉、铬污染土研究现状 |
1.4.1 镉污染土研究现状 |
1.4.2 铬污染土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土样 |
2.1.2 固化剂材料 |
2.1.3 化学试剂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步骤及方法 |
2.3.1 试样制备与养护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3 碳化耐久性试验 |
2.3.4 干湿循环耐久性试验 |
2.3.5 微观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石渣-矿渣固化污染土强度特性 |
3.1 概述 |
3.2 电石渣-矿渣复合固化污染土强度特性 |
3.2.1 固化剂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3.2.2 养护龄期对强度的影响 |
3.2.3 重金属离子浓度及类型对强度的影响 |
3.3 固化土的变形特性 |
3.4 固化污染土强度预测 |
3.4.1 基于龄期的强度预测 |
3.4.2 基于掺量的强度预测 |
3.5 固化机理与微观试验分析 |
3.5.1 固化机理分析 |
3.5.2 微观试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碳化条件下电石渣-矿渣固化污染土耐久性 |
4.1 概述 |
4.2 固化土碳化深度特性 |
4.2.1 碳化深度结果及分析 |
4.2.2 碳化深度拟合分析 |
4.3 碳化条件下固化土强度特性 |
4.3.1 碳化强度结果及分析 |
4.3.2 碳化强度拟合分析 |
4.4 碳化条件下固化土微观分析 |
4.4.1 XRD试验结果分析 |
4.4.2 SEM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干湿循环条件下电石渣-矿渣固化污染土耐久性 |
5.1 概述 |
5.2 干湿循环对固化土质量的影响 |
5.3 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
5.3.1 干湿循环次数对强度的影响 |
5.3.2 重金属离子浓度及类型对强度的影响 |
5.4 干湿循环作用下固化土变形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天然水硬性石灰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质文物病害类型 |
1.2.1 裂隙 |
1.2.2 表面层片状剥落 |
1.2.3 动植物病害以及微生物病害 |
1.2.4 人为污染 |
1.3 石质文物修复方法 |
1.3.1 灌浆修复 |
1.3.2 锚杆加固 |
1.3.3 喷涂 |
1.3.4 改善周边环境 |
1.4 石质文物修复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无机材料 |
1.4.2 有机材料 |
1.5 修复材料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
1.5.1 国内胶凝材料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
1.5.2 国外胶凝材料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2 实验方案和测试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材料的表征 |
2.3.1 物相分析 |
2.3.2 形貌表征 |
2.3.3 物理性质测试 |
2.3.4 力学性能测试 |
2.3.5 质量变化和体积变化测试 |
2.3.6 养护条件测试 |
3 壳聚糖改性NHL基复合胶凝材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壳聚糖与复合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 |
3.3.2 壳聚糖与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3 壳聚糖与复合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 |
3.4 小结 |
4 硅丙乳液改性NHL基复合胶凝材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丙乳液含量对胶凝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2 硅丙乳液含量对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硅丙乳液含量对复合胶凝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4.3.4 养护环境对复合胶凝材料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硅溶胶改性NHL基复合胶凝材料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流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物理性能分析 |
5.3.2 力学性能 |
5.3.3 微观结构与分析 |
5.3.4 环境性能测试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
(5)白泥脱硫协同吸附HCl(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O_2/HCl的来源及危害 |
1.1.1 SO_2/HCl的来源 |
1.1.2 SO_2/HCl的危害 |
1.2 SO_2/HCl脱除的研究现状 |
1.2.1 SO_2脱除的研究现状 |
1.2.2 HCl脱除的研究现状 |
1.2.3 SO_2和HCl协同脱除 |
1.3 白泥综合利用现状 |
1.3.1 白泥来源 |
1.3.2 白泥应用于生产钙镁肥或土壤改良剂 |
1.3.3 白泥应用于粉煤灰碱渣砖 |
1.3.4 白泥应用于墙体材料 |
1.3.5 白泥应用于烧制硅酸盐水泥 |
1.3.6 白泥应用于制碱渣土及填垫材料 |
1.3.7 白泥用于烟气脱硫 |
1.3.8 白泥用于生产沉淀碳酸钙 |
1.3.9 白泥用于制备橡胶填充剂 |
1.4 小结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选题依据 |
1.5.2 选题的研究内容 |
1.5.3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白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2.1 白泥成分分析 |
2.1.1 白泥的化学组成分析 |
2.1.2 白泥矿物分析 |
2.1.3 白泥热重分析 |
2.1.4 白泥过滤前后比表面积分析 |
2.2 小结 |
第三章 白泥的脱硫实验与结果分析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流程 |
3.1.4 脱硫剂制备方法 |
3.1.5 实验的分析评价方法 |
3.2 白泥过滤前后的脱硫活性对比实验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白泥经NaOH改性后的脱硫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NaOH的选择 |
3.3.2 NaOH调质白泥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
3.3.3 实验条件 |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气体组分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1.1 气体组分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单个气体组分分别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3 水蒸气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4 氧气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5 NO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6 多种气体的共同作用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7 脱硫协同脱除HCl |
4.3 热重分析 |
4.4 红外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铁尾矿废石作混凝土骨料的研究现状 |
2.2.2 铁尾矿微粉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2.2.3 矿物细粉掺合料及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
2.2.4 铁尾矿充填料的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 本文研究方法与试验手段 |
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1 石英岩型和石灰岩型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研究 |
3.1.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1.2 不同种类岩型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 |
3.1.3 不同种类岩型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2 低水胶比下不同种类岩型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影响 |
3.2.1 试验方法 |
3.2.2 不同岩性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分析 |
3.2.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的液相离子浓度分析 |
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强度增强的机理研究 |
3.3.1 石灰岩型和石英岩型石粉的净浆强度 |
3.3.2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微观机理研究 |
3.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
4.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配合比设计 |
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1 混凝土出机时的坍落度和扩展度 |
4.2.2 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经时损失 |
4.3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4.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
4.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
4.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3.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龄期发展预测模型 |
4.4 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水化机理研究 |
4.4.1 铁尾矿微粉和矿渣粉胶凝体系的激光粒度分析 |
4.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
4.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XRD图谱分析 |
4.4.4 铁尾矿微粉净浆试样的背散射电镜分析 |
4.4.5 混凝土的~(29)Si和~(27)Al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研究 |
5.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
5.1.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5.1.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模型 |
5.1.3 混凝土的养护1d后自然碳化规律 |
5.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1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2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 |
5.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
5.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的结果分析 |
5.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 |
5.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冻融前后的孔结构分析 |
5.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硫酸盐腐蚀研究 |
5.4.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硫酸盐干湿循环 |
5.4.2 三种腐蚀劣化因子的关系 |
5.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劣化机理 |
5.4.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浸泡腐蚀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铁尾矿全尾砂低浓度充填料浆泌水性能的改善及机理 |
6.1 试验原材料、配合比及方法 |
6.1.1 试验原材料 |
6.1.2 试验配合比 |
6.1.3 试验方法 |
6.2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泌水特征 |
6.2.1 铁尾矿微粉含量对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2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3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体沉缩率的影响 |
6.2.4 泌水率和沉缩率的对应关系 |
6.3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的强度特征 |
6.3.1 料浆浓度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2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3 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硬化体的微观形貌 |
6.4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的改善机理 |
6.4.1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SEM和EDS分析 |
6.4.2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IR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彩色沥青路面 |
1.2.2 微表处以及彩色微表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寒冷地区彩色沥青的研制 |
2.1 彩色沥青研制原材料的选择 |
2.1.1 饱和烃A |
2.1.2 石油树脂B |
2.1.3 共聚物C |
2.1.4 共聚物D |
2.1.5 增塑剂E |
2.1.6 彩色颜料F |
2.2 彩色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2.2.1 常见彩色沥青制备工艺 |
2.2.2 彩色沥青制备工艺 |
2.3 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2.3.1 固液比对彩色沥青针入度的影响研究 |
2.3.2 饱和烃A、增塑剂E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2.3.3 石油树脂B、共聚物CD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2.3.4 基于寒冷地区特征的彩色沥青组分配比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3.1 原材料 |
3.1.1 彩色沥青 |
3.1.2 集料 |
3.1.3 彩色颜料 |
3.1.4 矿粉 |
3.2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3.2.1 彩色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优选 |
3.2.2 彩色沥青混合料颜料用量的确定 |
3.2.3 彩色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 彩色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3.1 彩色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3.3.2 彩色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 |
3.3.3 彩色沥青混合料水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 |
4.1 研制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原材料与试验仪器 |
4.1.1 彩色沥青 |
4.1.2 乳化剂 |
4.1.3 改性剂 |
4.1.4 PH值调节剂 |
4.1.5 稳定剂与水 |
4.1.6 实验仪器 |
4.2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研制工艺研究 |
4.2.1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
4.2.2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制工艺 |
4.3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
4.3.1 皂液PH值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2 稳定剂掺量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3 乳化剂掺量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4 改性剂掺量对彩色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5 彩色改性乳化沥青外加剂最佳掺量范围 |
4.4 彩色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4.1 彩色微表处级配设计 |
4.4.2 拌和试验 |
4.4.3 粘聚力试验 |
4.4.4 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车轮粘砂试验 |
4.5 彩色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研究 |
4.5.1 表面性能 |
4.5.2 抗水损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彩色微表处色彩耐久性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
5.1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彩色微表处的色彩耐久性能研究 |
5.1.1 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评价方法 |
5.1.2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色彩耐久性评价 |
5.1.3 彩色微表处的色彩耐久性评价 |
5.2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彩色微表处经济性分析 |
5.2.1 彩色沥青及其混合料经济性分析 |
5.2.2 彩色微表处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PVA改性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垃圾带来一系列问题 |
1.1.2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总体现状 |
1.1.3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意义 |
1.1.4 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骨料的强化技术研究 |
1.2.2 再生混凝土改性方法研究 |
1.2.3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的研究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路线 |
2 再生骨料的制备及基本性能试验 |
2.1 再生骨料的制备工艺 |
2.1.1 建筑垃圾制备再生砖混骨料 |
2.1.2 废弃混凝土试块制备再生混凝土骨料 |
2.1.3 聚乙烯醇溶液对两种再生骨料改性 |
2.2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试验 |
2.2.1 骨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
2.2.2 骨料的含水率试验 |
2.2.3 骨料的吸水率试验 |
2.2.4 骨料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制作 |
3.1 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3.1.1 单位用水量计算方法的确定 |
3.1.2 水灰比的确定 |
3.1.3 砂率的确定 |
3.1.4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3.2 再生混凝土的制作 |
3.2.1 试验原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制作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4.1 试验仪器设备及过程 |
4.1.1 仪器设备 |
4.1.2 试验过程 |
4.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试块破坏形态 |
4.2.2 试验结果 |
4.2.3 未改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
4.2.4 PVA改性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
4.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块破坏形态 |
4.3.2 试验结果 |
4.3.3 未改性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4.3.4 PVA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 |
4.4 再生骨料性质与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相关性 |
4.4.1 再生骨料表观密度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性 |
4.4.2 再生骨料压碎值指标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性 |
4.4.3 再生骨料表观密度与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相关性 |
4.4.4 再生骨料压碎值指标与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 |
5.1 冻融循环破坏机理 |
5.1.1 静水压假说 |
5.1.2 渗透压假说 |
5.1.3 温度应力假说 |
5.2 冻融循环试验过程 |
5.2.1 试验方法 |
5.2.2 仪器设备 |
5.2.3 试验过程 |
5.3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件破坏形态 |
5.3.2 试验结果 |
5.3.3 未改性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结果 |
5.3.4 PVA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竹纤维表面CaCO3改性及增强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竹纤维 |
1.2.2 竹纤维在热塑性高聚物复合材料中应用 |
1.2.3 技术难题 |
1.2.4 解决办法 |
1.2.4.1 植物纤维表面改性 |
1.2.4.2 热塑性聚合物改性 |
1.2.4.3 添加界面改性剂 |
1.2.4.4 碳酸钙无机颗粒填充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1.1 单根竹纤维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1.4.1.2 无机碳酸钙颗粒界面增强技术 |
1.4.1.3 竹塑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1.4.1.4 竹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
1.4.1.5 不同纤维添加量竹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定量表征 |
1.4.2 技术路线 |
2 单根竹纤维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1.1 试样与试剂 |
2.2.1.2 主要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统计分析 |
2.2.4 表征手段 |
2.2.4.1 形貌观察 |
2.2.4.2 表面润湿性能 |
2.2.4.3 拉伸力学性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观察 |
2.3.2 光学法和力学法测定单根纤维接触角及相关性分析 |
2.3.2.1 单根纤维接触角的测定 |
2.3.2.2 不同测定方法显着性分析 |
2.3.2.3 不同测定方法相关性分析 |
2.3.3 表面润湿性能 |
2.3.4 拉伸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碳酸钙原位浸渍改性技术及其对单根竹纤维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表征手段 |
3.2.3.1 形貌观察 |
3.2.3.2 表面粗糙度 |
3.2.3.3 表面接触角 |
3.2.3.4 拉伸力学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根竹纤维表面沉积颗粒化学成分表征 |
3.3.2 碳酸钙颗粒上载量及其分布 |
3.3.3 表面形貌表征 |
3.3.4 表面粗糙度 |
3.3.5 表面接触角 |
3.3.6 拉伸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改性竹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表征手段 |
4.2.3.1 形貌观察 |
4.2.3.2 拉伸力学性能 |
4.2.3.3 弯曲力学性能 |
4.2.3.4 冲击力学性能 |
4.2.3.5 纤维形态分析 |
4.2.3.6 热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竹塑复合薄板拉伸性能 |
4.3.2 竹塑复合板力学性能 |
4.3.3 竹塑复合挤压板力学与热学性能 |
4.3.3.1 力学性能 |
4.3.3.2 热性能 |
4.3.4 竹塑复合注射板力学性能 |
4.3.5 碳酸钙原位浸渍改性技术对竹塑复合材料不同制备工艺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碳酸钙增强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试验方法 |
5.2.3 表征手段 |
5.2.3.1 表面接触角 |
5.2.3.2 表面能计算 |
5.2.3.3 动态热机械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表面接触角 |
5.3.2 表面能 |
5.3.3 竹塑复合注射板动态热机械性能 |
5.3.3.1 单频条件下动态热机械性能 |
5.3.3.2 多频条件下动态热机械性能 |
5.3.4 竹塑复合注射板界面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不同纤维添加量竹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定量表征 |
6.1 引言 |
6.2 试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试验方法 |
6.2.3 表征手段 |
6.2.3.1 形貌观察 |
6.2.3.2 拉伸力学性能 |
6.2.3.3 弯曲力学性能 |
6.2.3.4 冲击力学性能 |
6.2.3.5 图像像素处理技术 |
6.2.3.6 拉伸断口数学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弯曲性能 |
6.3.2 拉伸性能 |
6.3.3 冲击性能 |
6.3.4 竹塑复合板拉伸断口微观结构特征参数与拉伸强度相关性 |
6.3.4.1 拉伸断口分形维数 |
6.3.4.2 拉伸强度与断口分形维数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相关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料及制作建筑模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无机质复合材 |
1.2.1 木材-无机质复合材的内涵及性能 |
1.2.2 木材-无机质复合材的制备方法 |
1.2.3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 |
1.2.4 功能性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 |
1.3 纳米碳酸钙的发展 |
1.3.1 纳米碳酸钙性质及制备方法 |
1.3.2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 |
1.4 建筑模板的发展 |
1.4.1 建筑模板的发展现状 |
1.4.2 新型建筑模板 |
1.4.3 木质胶合板建筑模板标准 |
1.5 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酚醛树脂-碳酸钙预聚体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杨木复合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样品表征方法及性能指标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制备PF-CaCO_3预聚体的结果和分析 |
2.3.2 PF-CaCO_3预聚体浸渍杨木单板的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样品表征及性能指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制备碳酸钙的结果与分析 |
3.3.2 纳米碳酸钙与酚醛树脂合成固化后结果分析 |
3.3.3 纳米碳酸钙与酚醛树脂合成浸渍单板的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扩散法制备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1.1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的性能 |
4.1.2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的形成机理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样品表征方法及性能指标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接触角分析(Contact angle) |
4.3.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4.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4 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DSC/TG) |
4.3.5 硬度分析 |
4.3.6 增重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建筑模板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力学性能指标及样品表征方法 |
5.3 纳米碳酸钙/杨木复合建筑模板的制备工艺 |
5.3.1 浸渍工艺 |
5.3.2 制板工艺 |
5.3.3 热压工艺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
5.4.2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CAC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S-GS碳化固化Cd-Pb污染土力学特性及机理研究[D]. 李蔓.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复合矿渣固化Cd-Cr污染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 杨景东.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3]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天然水硬性石灰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改性研究[D]. 王雅惠.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白泥脱硫协同吸附HCl[D]. 杨丽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D]. 吴瑞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与彩色微表处性能研究[D]. 杨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8]PVA改性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 吴素瑶.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竹纤维表面CaCO3改性及增强竹塑复合材料界面研究[D]. 程海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纳米碳酸钙/速生杨木复合材料及制作建筑模板的研究[D]. 贾贞.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