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地区太阳热水器冬夏季利用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梁云[1](2021)在《PVT热泵系统室外设计工况参数及经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意义重大;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可以综合利用太阳能、空气热能和天空冷辐射热能,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集热电冷和生活热水一体化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系统。我国幅员辽阔,各个气候区的气象条件和建筑冷热负荷差异较大,太阳能PVT组件及热泵系统受室外气象条件变化影响也较大,因此,为了在不同地区推广使用PVT热泵技术,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室外设计气象参数来服务于PVT热泵系统的工程设计;同时,PVT热泵机组的产能大小、设计容量、运行效率等也与室外气象参数密切相关,这也亟需研究PVT热泵机组的名义工况和室外设计工况参数等问题。为此,本文以补气增焓型PVT热泵系统冬夏室外设计工况参数及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经济性为研究重点,开展以下内容研究工作。首先,本文分析了补气增焓型PVT热泵系统的构成、运行模式及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性能仿真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PVT热泵机组的设计及性能评价要求,本文基于实验数据、国内外热泵标准和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PVT热泵机组的制热和制冷名义工况。其次,利用PVT热泵系统制热、制冷循环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其制热性能受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和风速的影响程度;选取我国不同气候区的代表城市,统计分析了其室外气象参数分布特征;利用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PVT热泵系统在按单一制热(或制冷)工况设计与设计日逐时多工况设计时的产能大小及差异性,提出了PVT热泵系统冬夏室外设计工况参数统计计算方法,得到了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PVT热泵系统室外设计工况参数。最后,本文提出了PVT热泵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分别满足建筑热负荷和冷负荷需求时的热泵机组装机容量确定方法;基于PVT热泵机组制热和制冷循环数学模型,开发了MATLAB GUI环境下PVT热泵机组分别以制冷和制热为主的设备设计选型软件;利用该软件,分析了PVT热泵系统在名义工况、其它工况及不同运行模式下单位压缩机容量的制热和制冷性能,并以大连市某建筑为例,研究了PVT热泵系统的经济性。研究表明,首先,对于按满足用户冷负荷需求来选型设计的PVT热泵系统,其冷冻水设计出水温度越低,投资回收期越短;运行时间越短,投资回收期越长;对于按照用户制冷需求选型的PVT热泵机组,在选择热电冷三联机组时,其投资回收期较仅考虑制冷时减小很多,且运行时间越短,机组投资回收期越小。其次,对于按照用户热负荷选型的PVT热泵机组,投资回收期随设计出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随着运行时间的缩短,投资回收期延长;对于按照用热需求选型的PVT热泵机组,在选择热电冷三联机组时,投资回收期与热电机组相比投资回收期更短。因此,在进行PVT热泵机组设计选型时,要优先考虑热电冷三联供型机组。本文的研究为确定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制热、制冷名义工况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计算得到的我国31个省市的冬季、夏季室外设计参数,为确定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室外设计工况参数的参考数据。
孙若晨[2](2021)在《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石漠化治理取得阶段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喀斯特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3E系统等理论,针对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可行性分析指标匮乏和利用技术单一且效率低的科技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对研究区23个村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气象监测数据收集,运用调查分析法、气候学计算法、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围绕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重点阐明不同石漠化等级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集成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社区建设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农村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最丰富。从年均太阳总辐射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从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为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最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次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最小;从太阳总辐射月变化来看,三个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变化呈现出单峰型,1月最小,7、8月最大;夏季总辐射最高,春季次之,秋冬最小。从年变化来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总辐射在2017年最低,随后逐渐增高;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呈现出“W”型。三个研究区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的月变化趋势相同,7、8月达到最大值,1月值最低,呈现出单峰型的特点;春夏最高,秋冬最小;年日照时数和年日照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等级一般区,夏季利用潜力大。贞丰-关岭花江太阳能资源等级为丰富区,且较为稳定,利用潜力最高,最适宜利用月份主要在4-8月;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资源一般等级,太阳能资源不稳定,夏季利用潜力最大。(3)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三个研究区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能源利用结构以及环境现状等方面可选择不同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适宜发展大型光伏发电站和户用光伏屋顶,构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在发展小型太阳能设备,冬季结合煤炭利用的方式具有可行性;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利用小型太阳能设备,构建风光互补或光沼互补利用模式,并且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式杀蚊灯等产品。(4)集成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通过对太阳能资源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研究,发现太阳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总结了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的光电技术、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光热技术,集成了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在施秉喀斯特无-潜在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光电两用太阳能热水器、景观式太阳能杀蚊灯,辅以沼气发酵技术;在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节煤回风炉灶;在贞丰-关岭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地示范点太阳能资源丰富,构建以光伏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太阳能路灯为主体的太阳能综合利用体系进行示范。示范后,室内环境明显改善,对CO2和SO2的起到了减排效果,节省了能源开支。论文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主要从生活能源角度出发,未来研究可以把太阳能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并应用到石漠化治理中,实现喀斯特农村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解决的问题。
缪发群[3](2021)在《适用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单向传热建筑模块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高海拔低纬度地区的气候特性,利用建筑自身立墙辐照资源,以重力热管为导热元件,水箱为储热放热部件,构建了一款热管型被动式单向传热建筑模块,旨在解决该高海拔住宅建筑冬季供暖和夏季生活热水供应问题。文章首先依据日-地运动规律,结合Collares-Pereira and Rabl经验关系式,建立计算建筑立墙采光量与地面辐射、纬度和方位角的数学关联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36个气象站点多年平均地面太阳辐射资源,分析地理纬度、墙面方位角及气候特点对墙面年、季及月采光量的影响,找出年、冬/夏季采光量与地面辐射的比值与地理纬度、建筑方位角、大气透明指数的经验关联式。研究结果显示:以拉萨和昆明为代表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建筑南墙非常适合于安装用于冬季使用的太能系统如太阳供暖系统,而西墙适合于安装夏季使用的太阳能系统,但任何墙体均不适合于安装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系统。计算结果显示:建筑立墙的年、夏/冬季、月采光量高度却取决于建筑方位、地理纬度和当地的大气透明指数,所得到的关联式可以合理预测建筑立墙的采光量,其预测误差通常小于3%,对于太阳资源贫匮的地区,其预测误差为5-10%。根据昆明的气候特点及冬季建筑加热的需要,构建了基于热管的单向传热、储热功能性建筑模块;分析了传热模块热管的直径、壳体厚度、充液率、管内压力、安装倾角以及热管形状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依据室内单位面积热量需求,分析了储热水箱单位面积厚度对墙体放热温度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立墙安装被动式墙体面积与室内水平面积之比。为检测所构建模块对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效果,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显示:模块日平均热转换效率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连续七日平均热效率为44.894%,最高效率为48.041%。安装于西墙的被动式墙体,冬季1月份,每平方米模块接收310.66MJ太阳辐照,同时为室内共释放62.772MJ热量;相对于没有安装模块的房间夜晚可提高室内2℃~3℃温度,骤然降温时单位面积被动式墙体单日可释放6.018MJ,室内单日平均温度与对比实验房间相比可高出3℃。这些结果表明,该模块可有效地调控室内温度,减少室内温度波动,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
黄涵荣[4](2021)在《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气候和能源是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建筑能源的节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到2018年我国农宅面积为229亿平方米,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38.1%,农村地区商品能耗达到2.16亿tce,占全国总能耗的22%,说明了我国农宅节能的重要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增长,赣南地区农村居民对农宅的热舒适度要求在不断增高,农宅采暖降温所消耗的能源也在增加。所以当下赣南地区农宅工作的重点是采取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策略,在保证农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耗,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从而设计出适合赣南的绿色节能农宅,为我国农宅节能建设提供参考。为了找出赣南地区农宅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调研发现赣南农宅热舒适性差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和平面形体策略方面不合理导致的,同时农宅可再生能源产量丰富,但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轻村民的增加导致建筑能耗在不断增加。调研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在热舒适性方面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策略研究的正确性。将相关绿色建筑规范与作者的实际调研结果相结合,确定室内热舒适度范围,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对典型农宅的平面形体和围护结构进行设计策略优化,主要从附加阳光间、体形系数、建筑朝向、非透明围护结构、透明围护结构和屋顶进行了策略研究,找出其在夏热冬冷气候下的作用规律。基于赣南农宅可再生能源丰富的现状,在生态适应性、被动节能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生物质能固缩技术和生物质能气化技术的成本投入和节能效益,来研究验证其在赣南农村地区是否具有普适性。通过合理的使用前文研究的热舒适性和可再生能源设计策略,基于农户可承受成本和当地文化特色,分别设计了高、低成本的两种绿色农宅,通过软件模拟室内热环境和节能分析,来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该绿色节能农宅设计既为赣南农村的新建农宅提供设计方案参考,也为我国农村地区的节能工作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李珍妮[5](2021)在《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各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共同压力,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有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十三五规划将建筑节能上升到国家高度。北方农村住宅由于量大面广,受地区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筑节能工程推进较为缓慢,因能耗高、节能潜力巨大而成为全面实现建筑节能的突出短板。论文以河南省济源市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当地农村住宅的深入调研,采用主观调查问卷、居民访谈和客观测试等方法,综合评价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现状。调研发现该地区大多数农村住宅缺少保温隔热构造,冬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低至4℃,夏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高达29℃,确实存在夏热冬冷,室内热环境差,采暖制冷能耗高的问题。论文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和主观感受等因素,主要从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改善夏季自然通风两方面对既有农宅提出节能改造措施,进而探索该地区新农宅的节能设计方案。论文最后利用斯维尔绿色节能系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新旧民居的室内自然通风、暖通负荷和热舒适比例,验证农宅改造和新民居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
徐浩[6](2021)在《香格里拉民居庭院式阳光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庭院式阳光间属于被动式太阳房基本类型中的组合式被动太阳房,这种太阳房通过太阳能的辐射、传导,影响毗邻民居的物理环境。香格里拉地处高海拔低纬度的严寒地区,拥有良好的太阳能资源。独克宗古城的藏式民居遵循“形式因循气候”的建造模式,而庭院式阳光间也是遵循这类模式的产物。根据对独克宗古城内被动式太阳房的模拟计算,得出阳光间不能满足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本论文通过对民居范式和庭院式阳光间的模块化分析,推导出阳光间与民居的组合形式共为24种,调研测试中涉及到的组合关系为19种。阳光间可以按照尺度分为大中小型阳光间,按构造可分为庭院、幕墙、屋顶层三部分。通过对庭院式阳光间的物理环境的测试分析,了解到阳光间的得热模式是以热压作用为主,对毗邻民居的影响为热辐射传导为主。在对当地居民热舒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修正了香格里拉地区的热适应范围,提出庭院式阳光间的热舒适设计指标。并基于现场调研与实测的研究成果,从各方面提出香格里拉庭院式阳光间与民居的一体化的优化策略,对香格里拉庭院式阳光间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借鉴作用。
刘科[7](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郑媛[8](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陈路松[9](2020)在《基于室内热环境优化的彝族农宅屋顶构造技术研究 ——以峨边高山低洼河谷地带为例》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乡土特色和民族地域特点,成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迫切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关注度也在与日俱增,改善农村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屋顶在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中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大,且构造方式复杂多样,在围护结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见农村住宅屋顶采用合理有效的构造防护技术对于建筑节能和改善室内热舒适度至关重要。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小凉山地区,属于高山低洼河谷地带,经受长期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建筑构造还是建筑形式,都形成了鲜明的彝族特色。本文以国内外室内热环境研究理论为基础,以峨边地区彝族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实地测试、理论分析、模拟计算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热工性能屋顶构造材料对农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峨边彝族农宅屋顶构造材料的优化原则与优化策略。首先,对峨边地区彝族农宅建筑及屋顶进行了现状调研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峨边彝族农宅聚居分布现状、农宅建设年代、平面布局、朝向、热舒适满意度、用能现状及屋顶的形式、构造、功能等。调研得出,峨边彝族农宅根据海拔高度不同分布在高山区、中山区、低山区;根据农宅建设时间,可分为四个阶段:传统农宅阶段,农宅汉化阶段,简易仿传统农宅阶段,仿传统阶段;基于农宅屋顶材料,彝族现存房屋主要类型可分为:草房、瓦板房、瓦房、平房。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五户典型农宅进行室内热环境参数实地测量,分析得出现状彝族农宅室内热环境较差的现象。其次,对峨边现存彝族农宅屋顶构造材料热工性能进行剖析。从峨边彝族农宅屋顶类型特征出发,分别论证了草房、瓦板房、瓦房、平房屋顶构造材料,同时对农宅屋顶材料热工参数K值、D值进行计算,并与《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2013)的标准低限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峨边农宅屋顶热工性能参数只有草房屋顶能达到规定限值;瓦板房屋顶、小青瓦房屋顶、琉璃瓦房屋顶、平房屋顶热工性能参数均不能满足要求,且传热系数均超过规定限值较大。然后,采用软件模拟分析不同构造材料的平房-混凝土屋顶及瓦房-坡屋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分析。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的热环境分析功能,参照所测试的峨边现况常住平房-混凝土屋顶与瓦房-坡屋顶建立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只通过改变屋顶的构造材料参数设置,使其满足《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2013)关于屋顶热工性能限值的要求,同时保持其他部分不便,基于Fanger PMV评价,分析室内热环境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室内全年热舒适改善明显,介于暖和凉之间,基本上都能满足舒适要求。最后,提出峨边彝族农宅屋顶构造优化原则与策略。基于前述研究,提出了峨边彝族农宅的优化设计原则:立足于峨边彝族传统民居的继承、适宜性技术的延续与探索、以地域环境为农宅建设的基本点、材料资源的利用、经济实用的兼顾等五大原则。最后根据屋顶的优化原则及模拟优化研究结果,提出了峨边彝族农宅典型代表的瓦板房屋顶、瓦房屋顶与平房混凝土屋顶构造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峨边下一阶段彝族农宅建设提供参考。
夏军宝[10](2018)在《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地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近些年来利用太阳能对建筑进行供冷和供暖的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各种太阳能制冷方式中,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COP),而且在冬季可以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结合对建筑进行供暖,可以同时满足建筑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的需求。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太阳能资源不同,化石能源价格也不同,因此分析不同地区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的经济性及节能减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对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及其冬夏季运行模式进行了介绍,分别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和补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进行模型求解。并对天津市某一办公建筑的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进行了实地测试,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误差满足工程要求,所建模型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其次,以天津市典型办公建筑为例,利用eQUEST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冬夏季逐时负荷进行计算。结合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单位面积集热量的费用年值最低为目标函数,对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进行配置;根据设计计算要求,对机组各设备的换热面积进行计算。将配置后的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与直燃机冷热水系统的全年运行性能进行对比,以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指标对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以一次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利用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指标对系统进行节能减排效果分析。最后,选取位于不同建筑热工分区和太阳能资源分区的九个代表城市,对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在各城市应用的经济性和节能减排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在各城市应用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如下:吐鲁番、海口、南京、厦门、石家庄、杭州、天津、河池、成都;(2)集热器价格和化石能源价格是影响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因素;(3)系统在大部分城市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二、昆明地区太阳热水器冬夏季利用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地区太阳热水器冬夏季利用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PVT热泵系统室外设计工况参数及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现状分析 |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
1.2.3 典型气象年数据选取方法研究进展 |
1.2.4 热泵设计工况及适用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现有研究问题总结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2 PVT热泵名义工况及数学模型建立 |
2.1 PVT热泵设备系统构成及运行模式分析 |
2.1.1 PVT热泵设备系统构成 |
2.1.2 PVT热泵机组运行模式及工作原理 |
2.2 PVT热泵设备冬夏名义工况的确定 |
2.2.1 PVT热泵设备运行模式的选择 |
2.2.2 PVT热泵设备的名义工况 |
2.3 PVT热泵系统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涡旋式喷气增焓压缩机数学模型 |
2.3.2 壳管式冷凝器数学模型 |
2.3.3 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 |
2.3.4 PVT集热器数学模型 |
2.3.5 经济器数学模型 |
2.3.6 模型准确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PVT热泵系统冬季供热室外设计工况研究 |
3.1 室外气象参数对PVT热泵制热性能影响分析 |
3.1.1 室外温度对PVT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 |
3.1.2 太阳辐射强度对PVT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 |
3.1.3 风速对PVT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 |
3.2 典型地区冬季供热室外气象参数分析 |
3.2.1 典型地区室外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2.2 典型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性分析 |
3.2.3 典型地区风速分布特性分析 |
3.2.4 PVT热泵单一工况与逐时工况产能对比分析 |
3.3 PVT热泵冬季设计日室外逐时温度确定方法 |
3.3.1 冬季供热典型气象年室外气象参数的确定 |
3.3.2 冬季供热室外逐时温度确定方法 |
3.4 PVT热泵冬季设计日室外逐时太阳辐射强度确定方法 |
3.4.1 冬季供热室外逐时太阳辐射强度确定方法 |
3.4.2 风速和设计安装角设计参数确定方法 |
3.4.3 不同地区PVT热泵冬季设计日室外逐时气象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PVT热泵系统夏季供冷室外设计工况研究 |
4.1 PVT热泵制冷性能与室外气象参数的关系分析 |
4.1.1 风速对PVT热泵制冷性能的影响 |
4.1.2 室外温度对PVT热泵制冷性能的影响 |
4.2 典型地区夏季供冷室外气象参数特性分析 |
4.2.1 典型地区夏季室外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4.2.2 典型地区夏季夜间风速分布特性分析 |
4.2.3 PVT热泵单一工况与逐时工况产能对比分析 |
4.3 PVT热泵夏季供冷室外设计参数确定方法 |
4.3.1 夏季制冷设计室外温度确定方法 |
4.3.2 夏季制冷风速的确定方法 |
4.3.3 不同地区PVT热泵夏季设计室外气象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冬夏设计工况参数的PVT热泵选型及经济性分析 |
5.1 PVT热泵系统经济性分析方法 |
5.1.1 PVT热泵系统收益评估 |
5.1.2 PVT热泵系统初投资与运行费用评估 |
5.1.3 PVT热泵系统投资回收期计算 |
5.2 基于热负荷设计的PVT热泵系统选型方法 |
5.3 基于冷负荷设计的PVT热泵系统选型方法 |
5.4 PVT热泵系统设计选型软件的开发 |
5.4.1 Matlab与 GUI开发环境介绍 |
5.4.2 基于热负荷设计选型PVT热泵的软件界面开发 |
5.4.3 基于冷负荷设计选型PVT热泵的软件界面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6 冬夏运行参数变化对PVT热泵选型及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
6.1 运行参数变化对PVT热泵制冷选型及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
6.1.1 不同运行工况下单位装机容量制冷量及性能系数计算 |
6.1.2 不同工作模式下单位装机容量制冷量及性能系数计算 |
6.1.3 经济性分析 |
6.2 运行参数变化对PVT热泵供热选型及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
6.2.1 不同运行工况下单位装机容量制热量及性能系数计算 |
6.2.2 不同工作模式下单位装机容量制热量及性能系数计算 |
6.2.3 经济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论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VT热泵在全国各地区冬季设计日逐时气象参数 |
附录B PVT热泵在全国各地区夏季设计气象参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与所获奖励 |
致谢 |
(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
(二)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
(三)太阳能资源评估与技术利用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 |
(一)太阳能资源 |
1 太阳总辐射 |
2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
(二)太阳能资源评估 |
1 丰富度评估 |
2 稳定度评估 |
3 利用价值评估 |
4 并网发电适宜程度评估 |
四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
(一)自然与资源因素分析 |
1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量 |
2 石漠化等级 |
(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1 政策因素 |
2 家庭基本特征 |
3 居民使用意愿 |
4 能源基础设施 |
(三)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1 能源用户结构 |
2 能源消费量结构 |
3 能源消费的主要途径 |
(四)环境因素分析 |
1 大气环境 |
2 生活环境 |
(五)太阳能赋存与差异化利用策略 |
1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区(施秉喀斯特) |
2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毕节撒拉溪) |
3 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贞丰-关岭花江) |
五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优化调控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技术 |
1 光电转换技术 |
2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
3 光热转换技术 |
(二)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
1 太阳能数据监测 |
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
3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
4 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
(三)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建设内容 |
3 太阳能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4 太阳能利用措施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太阳能利用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适用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单向传热建筑模块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被动式墙体的发展和现状 |
1.3 热管在建筑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章 建筑立墙采光量的计算及影响因数分析 |
2.1 太阳在建筑立墙上的日升、日落时角 |
2.2 建筑立墙日采光量的计算数学方法 |
2.3 建筑立墙年、季及月采光量的影响因素及与地面辐射的关联式 |
2.3.1 地理纬度和建筑方位角对墙体年采光量的影响 |
2.3.2 纬度和方位角对冬季和夏季采光的影响 |
2.3.3 纬度和方位角对月平均日采光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传热、储热的功能建筑模块的设计 |
3.1 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昆明)气候特性分析 |
3.2 新型被动式墙体结构图 |
3.3 集热部件性能研究 |
3.3.1 热管的类型 |
3.3.2 热管的基本特性 |
3.3.3 重力热管工作原理 |
3.3.4 所设计热管的工作环境 |
3.3.5 工作液、壳体材料、管壳材料的选择以及管内负压计算 |
3.3.6 重力热管相关参数 |
3.3.7 热管形状以及连接设计 |
3.4 被动式墙体储热模块理论设计计算 |
3.4.1 根据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
3.4.2 水箱体积厚度计算 |
3.4.3 实验水箱制作设计 |
3.5 被动式墙体的组装和实验建筑场地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热模块热性能实验研究 |
4.1 测温点的布置以及探头标签的配置 |
4.2 温度计校准实验 |
4.3 被动式墙体整体性能测试 |
第5章 传热模块应用于建筑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数据分析 |
5.2 昆明冬季典型气候下新型被动式墙体性能分析 |
5.3 非正常气候下被动式墙体分析 |
5.4 被动式墙体对室内供热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
6.1 研究工作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建筑节能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
1.1.2 社会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 |
1.1.3 农宅节能在建筑节能中的意义 |
1.1.4 研究目标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乡村绿色住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乡村绿色住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3 相关名词的界定 |
1.3.1 赣南地区 |
1.3.2 农村住宅 |
1.3.3 农宅热舒适 |
1.3.4 农宅节能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分析 |
2.1 赣南地区农宅问卷调查 |
2.1.1 问卷访谈设计 |
2.1.2 问卷访谈方法和内容 |
2.1.3 问卷访谈可行度检验 |
2.1.4 问卷访谈范围 |
2.2 现场调研方案设计 |
2.2.1 调研所用仪器 |
2.2.2 调研所遵循的标准 |
2.2.3 调研所采用的计划 |
2.2.4 调研所针对的对象 |
2.3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统计分析 |
2.3.1 赣南地区农宅属性分析 |
2.3.2 赣南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现状 |
2.3.3 赣南地区用能属性分析 |
2.3.4 调研结论 |
第三章 赣南绿色农宅室内热舒适度设计策略 |
3.1 赣南农宅室内热舒适度设计指标 |
3.1.1 平面形体设计指标 |
3.1.2 外围护结构设计指标 |
3.1.3 室内热环境舒适指标 |
3.2 农宅平面形体设计策略 |
3.2.1 附加阳光间 |
3.2.2 体形系数 |
3.2.3 建筑朝向 |
3.3 农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
3.3.1 非透明围护结构 |
3.3.2 透明围护结构 |
3.3.3 屋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赣南农宅可再生能源设计策略 |
4.1 农宅可再生能源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1 生态适应性原则 |
4.1.2 被动节能优先原则 |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1.4 小结 |
4.2 农宅太阳能节能设计策略 |
4.2.1 太阳能热水系统 |
4.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4.3 农宅生物质能节能设计策略 |
4.3.1 生物质能固缩技术 |
4.3.2 生物质能气化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建筑农宅设计与模拟实验验证 |
5.1 绿色农宅设计的基本原则 |
5.1.1 经济性原则 |
5.1.2 适应性原则 |
5.2 低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及效果 |
5.2.1 低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 |
5.2.2 低成本绿色农宅节能效果 |
5.3 高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及效果 |
5.3.1 高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 |
5.3.2 高成本绿色农宅节能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调查问卷(冬天) |
附录2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调查问卷(夏季补充调研) |
附录3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数据整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述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建设与能源利用现状 |
2.1 济源市基本概况 |
2.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建造体系 |
2.3 济源市既有农宅改造现状 |
2.4 案例地选择 |
2.5 农村地区能源利用现状 |
2.6 济源市农村住宅室内光热环境与能耗现状主观问卷调查 |
2.6.1 调研内容 |
2.6.2 调研过程 |
2.6.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现状测试 |
3.1 济源市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1.1 测试方案 |
3.1.2 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
3.1.3 不同民居同一空间的室内热环境对比 |
3.1.4 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
3.2 济源市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2.1 冬季测试调研方案 |
3.2.2 不同围护结构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
3.2.3 不同改造类型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
3.2.4 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
3.3 分析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
4.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检查 |
4.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原则 |
4.3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
4.3.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设计 |
4.3.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
4.4 改造成本 |
4.5 节能改造前后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对比 |
4.5.1 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 |
4.5.2 传统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
4.5.3 传统阳光间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软件模拟 |
5.1 建筑节能技术在农村的认知现状 |
5.1.1 农村住宅未采用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原因 |
5.1.2 拓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渠道 |
5.2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节能检查 |
5.2.1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要求 |
5.2.2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 |
5.2.3 提高农村住宅的能源利用率 |
5.2.4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节能检查 |
5.3 新旧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
5.3.1 新建民居热负荷 |
5.3.2 新建民居冷负荷 |
5.3.3 各类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
5.4 新旧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对比分析 |
5.4.1 传统民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
5.4.2 新建农村住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
5.4.3 新旧民居的室内热舒适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竞赛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调查问卷 |
附录 D:内扰设置 |
(6)香格里拉民居庭院式阳光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目的 |
1.3 研究内容、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1.4.1 被动式太阳能相关构造与模式 |
1.4.2 香格里拉被动式太阳房及其研究现状 |
1.5 论文提纲及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庭院式阳光间应用现状调研 |
2.1 香格里拉物理和建筑环境 |
2.1.1 .温湿度 |
2.1.2 热湿图表 |
2.1.3 太阳辐射量 |
2.1.4 地形地貌 |
2.2 庭院式阳光间民居风貌 |
2.2.1 民居范式 |
2.2.2 结合矛盾 |
2.2.3 元素提取 |
2.2.4 小结 |
2.3 庭院式阳光间构建模式 |
2.3.1 阳光间分布 |
2.3.2 结合形式 |
2.3.3 建构模式 |
2.4 庭院式阳光间利用模式 |
2.4.1 模块化分析 |
2.4.2 组合模块 |
2.4.3 量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庭院式阳光间物理环境分析 |
3.1 测试 |
3.1.1 调研民居 |
3.1.2 测试方法 |
3.1.3 样本采集 |
3.1.4 数据对比 |
3.2 温湿度 |
3.2.1 室外温湿度与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情况 |
3.2.2 阳光间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
3.2.3 室内温湿度变化情况 |
3.2.4 阳光间和毗邻民居的相关情况 |
3.3 壁面温度 |
3.3.1 阳光间的冬夏壁面温度效应分析 |
3.3.2 民居的冬季壁面温度效应分析 |
3.3.3 民居壁面相关性与作用原理分析 |
3.4 阳光间其他环境因素分析 |
3.4.1 照度 |
3.4.2 噪声分析 |
3.4.3 风环境分析 |
3.4.4 热成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香格里拉阳光间庭院与民居热舒适适应性研究 |
4.1 室内热环境的主观评价 |
4.1.1 样本基本信息 |
4.1.2 民居热环境评价 |
4.1.3 热舒适评价指标 |
4.2 庭院式阳光间冬夏热舒适与热适应对比 |
4.2.1 冬季平均热感觉(MTS)与操作温度(Top)定量分析 |
4.2.2 冬季热不可接受百分率(PD)分析 |
4.2.3 夏季平均热感觉(MTS)与操作温度(Top)分析 |
4.2.4 夏季不可接受范围(PD)分析 |
4.3 庭院式阳光间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分析 |
4.3.1 实测热感觉(MTS)与预测热感觉(PMV)对比分析 |
4.3.2 实测热不可接受范围(PD)与预测热不可接受率(PDD)对比分析 |
4.3.3 热舒适标准评价 |
4.4 APMV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庭院式阳光间优化设计 |
5.1 阳光间环境优化 |
5.1.1 温湿度优化 |
5.1.2 壁面温度优化 |
5.1.3 光环境优化 |
5.1.4 声环境优化 |
5.1.5 风环境优化 |
5.1.6 热环境优化 |
5.2 阳光间效能优化 |
5.3 阳光间空间优化 |
5.4 阳光间结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庭院式阳光间民居一体化策略 |
6.1.1 被动式太阳房的一体化策略 |
6.1.2 庭院式阳光间的一体化策略 |
6.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调查问卷 |
附录C: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民居色彩提取 |
附录D:图表索引 |
(7)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8)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
2.4.1 目标:动态舒适 |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
3.1 气候环境 |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
3.2 地貌环境 |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营建的对策 |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
6.1 地域环境解析 |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
6.2.1 筒屋式民居 |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
6.2.3 现存问题分析 |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概括与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
作者简历 |
(9)基于室内热环境优化的彝族农宅屋顶构造技术研究 ——以峨边高山低洼河谷地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聚焦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
1.3.1 彝族民居研究现状 |
1.3.2 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
1.3.3 农村住宅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现状 |
1.3.4 农村住宅构造技术研究现状 |
1.3.5 农村住宅屋顶研究现状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确定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峨边彝族农宅屋顶演变特征解析与类型划分 |
2.1 峨边彝族农宅所处地理与气候特征分析 |
2.1.1 峨边高山低洼河谷地带类型与气候特征 |
2.1.2 峨边历史发展沿革 |
2.1.3 峨边彝族聚居分布探析 |
2.2 屋顶现状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 |
2.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2.2 调查内容 |
2.2.3 调查方法 |
2.3 调研结果分析 |
2.3.1 农宅建设分布的时空性统计分析 |
2.3.2 农宅朝向与平面布局分析 |
2.3.3 农宅立面风貌分析 |
2.3.4 农宅材料统计分析 |
2.3.5 农宅热舒适满意度与生活用能调查统计分析 |
2.4 彝族农宅屋顶的演变特征 |
2.4.1 农宅屋顶形式的演变 |
2.4.2 民居屋顶的材料与结构应用 |
2.4.3 民居屋顶装饰艺术与丰富色彩 |
2.5 峨边彝族农宅类型划分 |
2.6 峨边彝族农宅问题总结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屋顶类型划分的农宅室内热环境实测研究 |
3.1 典型测量农宅选取与分析 |
3.2 测量内容与方案 |
3.3 基于彝族农宅屋顶类型划分的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
3.3.1 (1)号农宅-瓦板房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3.3.2 (2)号农宅-琉璃瓦房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3.3.3 (3)号农宅-小青瓦房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3.3.4 (4)号农宅-平房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3.3.5 (5)号农宅-琉璃瓦房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3.4 不同屋顶类型彝族农宅室内热环境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彝族农宅屋顶构造与热工参数解析 |
4.1 彝族农宅屋顶构造解析 |
4.1.1 草房屋顶构造解析 |
4.1.2 瓦板房屋顶构造解析 |
4.1.3 瓦房屋顶构造解析 |
4.1.4 平房屋顶构造解析 |
4.2 农宅屋顶热工性能参数评价解析 |
4.2.1 农宅屋顶热工性能评价标准 |
4.2.2 农宅屋顶热工性能参数分析 |
4.3 农宅热工性能参数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农宅室内热环境模拟优化的屋顶构造研究 |
5.1 模拟软件选取 |
5.2 建模与模型验证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模型验证 |
5.3 模拟前参数设置 |
5.3.1 气象参数设置 |
5.3.2 围护结构及室内参数设置 |
5.3.3 屋顶材料热工参数设置 |
5.4 平房-屋顶模拟结果分析 |
5.5 瓦房-屋顶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峨边彝族农宅屋顶构造优化策略探索 |
6.1 彝族农宅屋顶优化原则 |
6.2 适宜性屋顶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 |
6.2.1 屋顶保温隔热形式设计的考虑 |
6.2.2 选择适宜性的屋顶保温隔热材料 |
6.3 基于室内热环境优化的彝族农宅屋顶构造优化策略 |
6.3.1 瓦板房-坡屋顶构造优化 |
6.3.2 瓦房-坡屋顶构造优化 |
6.3.3 平房屋顶构造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峨边彝族农村住宅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研农宅样品统计 |
附录3 农宅屋顶基本情况统计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地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的能源与环境形势 |
1.1.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1.1.3 我国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 |
1.2 太阳能制冷与供暖研究现状 |
1.2.1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研究现状 |
1.2.3 太阳能供暖研究现状 |
1.2.4 对以往研究工作的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 组织结构 |
第2章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模型建立 |
2.1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 |
2.1.1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介绍 |
2.1.2 槽式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 |
2.1.3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运行模式 |
2.2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数学模型 |
2.2.1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运行描述 |
2.2.2 模型假设 |
2.2.3 控制方程 |
2.2.4 单值性条件 |
2.2.5 模型求解 |
2.3 补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数学模型 |
2.3.1 吸收式冷水机组流程简介 |
2.3.2 模拟假设 |
2.3.3 控制方程 |
2.3.4 单值性条件 |
2.3.5 模型求解 |
2.4 热物性参数模型 |
2.4.1 导热油 |
2.4.2 空气 |
2.4.3 水 |
2.4.4 溴化锂水溶液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实验测试及模型验证 |
3.1 实验测试系统简介 |
3.2 实验测试仪器 |
3.3 测试方法 |
3.4 测试结果分析及模型验证 |
3.4.1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测试结果 |
3.4.2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数学模型验证 |
3.4.3 补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测试结果 |
3.4.4 补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数学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在天津办公建筑的性能研究 |
4.1 典型办公建筑的冷热负荷计算 |
4.1.1 典型办公建筑模型 |
4.1.2 能耗模拟软件 |
4.1.3 天气参数 |
4.1.4 负荷计算结果 |
4.2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配置 |
4.2.1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2 补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的配置及优化 |
4.2.4 补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配置 |
4.3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全年运行能耗分析 |
4.3.1 夏季运行 |
4.3.2 冬季运行 |
4.4 不同冷热水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减排分析 |
4.4.1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经济性计算 |
4.4.2 直燃机冷热水系统经济性计算 |
4.4.3 经济性分析 |
4.4.4 节能减排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应用 |
5.1 地区划分 |
5.1.1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
5.1.2 太阳能资源分区 |
5.1.3 地区选择 |
5.2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性研究 |
5.2.1 不同地区的负荷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2 不同地区的经济性计算 |
5.2.3 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在不同地区的节能减排研究 |
5.3.1 一次能源消耗量 |
5.3.2 一次能源利用率 |
5.3.3 二氧化碳排放量 |
5.4 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昆明地区太阳热水器冬夏季利用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PVT热泵系统室外设计工况参数及经济性研究[D]. 梁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 孙若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适用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单向传热建筑模块设计及性能研究[D]. 缪发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D]. 黄涵荣.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D]. 李珍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6]香格里拉民居庭院式阳光间优化研究[D]. 徐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8]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9]基于室内热环境优化的彝族农宅屋顶构造技术研究 ——以峨边高山低洼河谷地带为例[D]. 陈路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及热水供暖系统地区应用研究[D]. 夏军宝.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