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精神因素、神经肽与黄褐斑(论文文献综述)
王双勋,张小卿[1](2020)在《补肾祛斑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治疗手段匮乏。本研究探讨补肾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4-01-2018-04-0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维生素E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祛斑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90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P和MSH指标水平及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χ2=4.501,P=0.034。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P水平为(16.54±1.48)ng/L,低于对照组的(34.69±3.18)ng/L,t=32.726,P<0.001;MSH水平为(364.28±34.23)pmol/mL,低于对照组的(385.25±25.91)pmol/mL,t=3.089,P=0.00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评分为(44.81±4.54)分,高于对照组的(40.54±4.43)分,t=4.257,P<0.001;心理领域评分为(73.62±10.84)分,高于对照组的(63.55±9.57)分,t=4.404,P<0.001;症状领域评分为(65.42±8.84)分,高于对照组的(55.61±8.54)分,t=5.047,P<0.001;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为(45.57±7.36)分,高于对照组的(39.14±6.73)分,t=4.077,P<0.001;环境领域评分为(108.12±11.45)分,高于对照组的(97.48±10.88)分,t=4.260,P<0.001;精神支柱评分为(18.25±3.58)分,高于对照组的(15.42±3.82)分,t=3.418,P<0.001;生活质量总分为(21.54±3.68)分,高于对照组的(16.16±3.47)分,t=6.727,P<0.001。结论补肾祛斑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血清神经肽水平,发挥祛斑悦颜的效果。
王婷婷[2](2020)在《滴速控制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滴速变化对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利用黄褐斑的中医证候评分和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进行疗效评价,利用自评量表进行舒适度评价,探索使药物保留时间较久的滴药速度,探索出一个疗效高、舒适度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并符合肝郁气滞型的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称为高速灌肠组、中速灌肠组、低速灌肠组。在保证药液温度、灌肠管插入深度、灌肠压力等一致的情况下,改变滴药速度,使高速灌肠组灌肠速度控制在80-90滴/分,中速灌肠组控制滴速为60-70滴/分,低速灌肠组控制滴速为40-50滴/分,治疗均予以逍遥散灌肠,并辅以玉容散敷面。治疗以15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3疗程记录患者黄褐斑M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在每次治疗后记录药物直肠保留时间及进行舒适度自评。统计数据后,利用SPSS20.0进行疗效及舒适度的评价。结果:(1)治疗疗效比较本研究治疗结束后,高速组治疗的20例,基本治愈0人,显效3人,好转10人,无效7人,有效率为65%;中速组治疗的20例,基本治愈1人,显效8人,好转10人,无效1人,有效率为95%;低速组治疗的20例,基本治愈0人,显效4人,好转9人,无效7人,有效率为6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组间比较,中速组与高速组、低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高速组与低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舒适度及药物直肠保留时间比较三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三组舒适度不全一样,进一步两两比较,中速组与高速组、低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高速组与低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药物直肠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三组保留时间不全一样,进一步两两比较,中速组与高速组、低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高速组与低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逍遥散直肠滴注可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同时,滴速的变化会影响药物在直肠的保留时间,影响药物吸收效果,也影响到患者灌肠时的舒适感,以60-70滴/分的滴药速度为佳。
郑双进,贾雪平,张晓瑜,齐志峰,姚莹[3](2020)在《滋补肝肾方联合黄光对女性黄褐斑患者MASI评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滋补肝肾方联合黄光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女性黄褐斑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黄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滋补肝肾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分、血清P物质(SP)、促黑激素(MSH)水平、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36/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MASI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SP、M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补肝肾方联合黄光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效果显着,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清SP、MSH水平。
冯铄晴[4](2019)在《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黄褐斑的联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对照组在E光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皮损及症状积分,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69例临床病例,其中治疗组实际完成35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3%,愈显率77.14%。对照组实际完成34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6%,愈显率52.94%。(1)总疗效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愈显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间皮损指标比较:在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面积、颜色、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颜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皮损面积、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1个疗程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对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均有改善,且疗效随治疗时间而愈加显着;同时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故本次研究表明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是联合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推广应用。
施安宇[5](2019)在《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发病特征与抑郁及焦虑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女性黄褐斑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观测患者黄褐斑发病相关特征,评价不同心理状态下黄褐斑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与黄褐斑发病特征之间的相关性。2.分析黄褐斑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危险因素。以期对黄褐斑患者精神干预和心理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方法:招募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黄褐斑的女性患者125名,黄褐斑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拍照记录患者皮损特征,并计算出患者的黄褐斑严重程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年龄、病程等发病相关信息。发病特征信息包括治疗史、合并其他疾病史、晚睡习惯、精神因素相关性、生活质量等。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计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以此评价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针对全体受调查患者和已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应用线性回归分别分析黄褐斑发病特征与焦虑及抑郁评分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引起黄褐斑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6份。1.受调查的黄褐斑患者平均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平均水平(p<0.05)。2.经线性回归分析,黄褐斑患者整体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与患者黄褐斑病程及患者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程线性相关,其中因变量为焦虑时二者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01,-0.282,p<0.05,因变量为抑郁时二者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72,-0.357,p<0.05,有统计学意义。3.在已处于焦虑状态的黄褐斑患者中,焦虑评分与修正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呈线性相关,标准回归系数为0.448,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中,抑郁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自我评价呈线性相关,标准回归系数为-0.646,p<0.05,有统计学意义。4.针对黄褐斑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原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合并系统性疾病是黄褐斑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中焦虑的比值比为2.784,抑郁的比值比为2.5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黄褐斑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均高于国内正常人水平,患者整体焦虑水平高与病程及对生活质量自我评价负相关,患者整体抑郁水平高与及对生活质量自我评价低相关。2.对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与黄褐斑严重程度正相关,对于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呈负相关。3.合并系统性疾病可能是黄褐斑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的一个危险因素。
王羽侬[6](2018)在《黄褐斑的中医体质辨证分型与皮损区生理特征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特征与中医体质要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辨体治疗黄褐斑提供可参考的临床数据。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的246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拍照记录患者皮损情况。黄褐斑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诊疗标准(2010版);中医体质分类:参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的《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结合临床诊断体会,将黄褐斑患者的体质分为9型: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特禀质、气郁质、平和质。其他评价指标:黄褐斑皮损严重程度MASI评分、黄褐斑发生部位、黄褐斑发病因素等。结果:246例黄褐斑患者不同体质类型的皮损类型分布、皮肤类型分布、发病季节分布、加重季节分布、家族史分布无显着性差异。不同体质类型的黄褐斑患者间,其MASI总分分段情况类型有显着性差异:0-10分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多;10-20中,气郁质所占比例最多;20-30分及30-40分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多。患者的MASI评分总体分布趋势为: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不同体质类型间前额及颏部MASI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颧、右颧部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质类型的MASI总分与不同部位MASI分数存在一定相关性,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平和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右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左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未发现黄褐斑患者MASI总分与上颌部及颏部MASI评分相关的要素。结论: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皮损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及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验证不同体质类型对黄褐斑皮损生理特征的影响。
林玮华[7](2018)在《张丰川主任治疗黄褐斑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张丰川老师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诊疗经验及用药特色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及探讨,为临床治疗黄褐斑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张丰川老师的经验及用药系统化,便于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方法:通过平时跟诊学习,对张丰川老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进行归纳,同时阅读参考张丰川老师平时撰写的文章,进一步理解导师的学术思想。再由张丰川老师亲自讲授,结合传统中医经典及典型病例进行探讨分析黄褐斑辨证用药。另一方面,在跟诊过程中连续收集黄褐斑患者病例165例,对收集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在收集分析病案的基础上,予以经验归纳,思维演绎。同时借助统计方法探究导师临床用药规律及特色。结果:在黄褐斑病因病机上,张丰川老师提出以“肾虚血瘀”为核心病机。根据病情的发展及兼证的不同,强调初期侧重热邪损络,后期侧重气血阴阳亏虚。在治疗上以补肾活血为要,分阶段分层次治疗。用药上,导师针对核心病机自拟美白玉容汤补肾活血,清热解郁安神,外用敷面方活血外敷方美白养颜,足浴方活血外洗方温阳活血通络,常配伍加减应用的方剂有:越鞠丸、桂枝汤、青蒿鳖甲汤。常配伍的药对有:合欢皮/合欢花+百合、清半夏+竹茹、泽泻+泽兰、三七+红花、旋覆花+丝瓜络等。张丰川老师在治疗黄褐斑的独特见解有:1.黄褐斑当以“肾虚血瘀”为核心病机,分两个时期治疗,同时注重三个方面的调理,总结为“一核心,两阶段,三要素”。2.重视“三因制宜”思想在黄褐斑治疗上的应用。3.采用内外并治,双管齐下,提高疗效。结论:张丰川老师对黄褐斑的诊疗有其独特的见解及体会。他认为“肾虚血瘀”是黄褐斑形成的核心病机,治疗当以补肾活血为要,强调分阶段分层次治疗。临床上辨证详细,用药灵活,注重对患者情绪、睡眠、体质三个方面的调节。能根据气候、地域、个人等不同情况进行详细的辨证施治,善于应用中医外治配合内治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中医手段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陆红梅[8](2018)在《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探究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与SCL-90、月经、部位分型的相关规律,同时对黄褐斑中医证型、部位分型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黄褐斑临床辨证、心理指导、处方用药提供可参考的数据,提高疗效,并为患者日常必要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2017年全年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皮肤科门诊的21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护肤习惯、皮损部位分型、月经、舌脉情况、SCL-90等,综合信息判断相应证型,收集调查问卷,在完成全年度就诊的黄褐斑患者的调查后,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应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结果1.发病年龄和病程发病年领最小为16岁,最大为51岁,平均发病年龄(32.74±6.37),50.48%的发病年龄集中在30-39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1年,平均病程5.82±4.95年,其中以1-5年者居多,占44.29%。2.护肤习惯71.90%的患者购买护肤品时注重SPF/PA值。20.95%的患者每天(阴天和室内)都涂防晒产品;20.95%的患者每周有3-6天都坚持防晒;58.10%的患者每周使用防晒产品不超过2天。3.月经70.48%的患者月经周期分布在25-38天,14.29%的患者月经周期不足25天,5.23%月经周期超过38天,另21例患者已闭经。黄褐斑患者的痛经程度依次为:无(50.26%)>轻度(43.92%)>中度(5.82%)>重度(0.00%)。4.皮肤类型干性、耐受性、皱纹型的人群易患黄褐斑。5.色斑情况58.10%的患者皮损呈蝶形型分布;22.38%的患者皮损呈面中部型分布;5.71%的患者皮损呈下颌型分布;13.81%的患者皮损呈泛发型分布。不同发病年龄和病程均以蝶形型黄褐斑为主。6.中医证型肝气郁滞证47.1%,肝肾不足证23..3%,脾虚痰湿证20.0%,气血瘀滞证9.5%。发病年龄在<40岁的患者以肝气郁滞证为主,发病年龄超过40岁者以肝肾不足证为主。病程≤5年以肝气郁滞证常见,其次为脾虚痰湿证;病程>5年者以肝气郁滞证常见,其次为肝肾不足证。月经周期正常者以肝气郁滞证多见,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以脾虚痰湿证多见,其中以月经周期<25天多见。黄褐斑患者痛经者,多见于肝气郁滞证(56.38%),其次为脾虚痰湿证(21.28%)。本调查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黄褐斑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无显着性差异。7.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本研究中黄褐斑患者的SCL-90量表各因素得分均值均高于中国正常成人SCL-90评定结果,并且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方面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着性差异。黄褐斑患者肝气郁滞型容易出现身体的不适、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方面的症状;肝肾不足型容易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强迫、抑郁、焦虑、精神方面的症状;脾虚痰湿型容易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强迫、抑郁、精神方面的症状;气血瘀滞型患者不易出现敌对、偏执现象。各中医证型间进行比较,黄褐斑患者肝气郁滞证较其他证型更容易表现出行为上的敌对现象;肝肾不足证较其他证型更容易表现出身体的不适以及饮食、睡眠障碍。结论1.根据Baumann皮肤类型,黄褐斑易发于干性、耐受性、色素性、皱纹型肤质。2.不同发病年龄段、病程均多见于蝶型黄褐斑;黄褐斑多见于干性肤质。3.黄褐斑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病程、月经周期、痛经具有相关性。4.黄褐斑SCL-90因子分均值均高于86年常模。5.各中医证型黄褐斑均有不同方面的精神心理症状。黄褐斑肝气郁滞证更容易表现出行为上的敌对现象;肝肾不足证更容易表现出身体的不适以及饮食、睡眠障碍。
姜玉[9](2016)在《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分析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治疗黄褐斑提供可参考的临床数据。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的148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拍照记录患者皮损位置。黄褐斑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黄褐斑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将其分为肝郁气滞,脾虚湿盛,肝肾阴虚,瘀血内阻四个证型。生活质量评估:(1)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2)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lasma Quality of Life scale,MELASQOL)。严重程度评估:根据黄褐斑的面积和黄褐斑严重指数(MASI)来评估。中医症状评估: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黄褐斑部分拟定。结果:148例患者资料显示不同黄褐斑类型患者间的年龄分布、病程分布、皮肤类型分布、家族史分布情况无显着性差异。各型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比较,蝶型黄褐斑比面中部型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大,泛发型比面中部型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大。蝶型与泛发型,蝶型与面下型,面中部型与面下型,泛发型与面下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MELA-SQOL评分更能说明患者的心理感受。黄褐斑患者的证候要素出现频次最多的依次为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有血块痛经5类。病人的证候常为肝郁气滞和肝肾阴虚夹杂,并伴有瘀血内阻,很少有单纯偏于某一证。中医证候要素与黄褐斑面部分区存在一定相关性,失眠健忘是蝶形型黄褐斑的相关因素,月经有色暗有血块痛经是面中部型黄褐斑的相关因素,未发现与面下型黄褐斑相关的中医证候要素。结论:中医证候要素与黄褐斑面部分区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需大样本前瞧性研究进一步揭示和验证不同证候要素对黄褐斑面部分布的影响规律。
张雅洁,王启操,杨鹏,麦跃,孙林潮[10](2014)在《深圳地区黄褐斑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影响黄褐斑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黄褐斑干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家族史、季节变化、精神(劳累)、日光照射、妊娠、敏感性皮肤为黄褐斑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0.131,1.650,12.995,0.269,36.460,78.075,14.695。防晒为黄褐斑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101。结论通过对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年龄、家族史、季节变化、精神(劳累)、日光照射、妊娠、敏感性皮肤是深圳地区黄褐斑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晒、心情愉悦为黄褐斑保护因素。而睡眠质量、睡眠不足、节育方式、化妆品因素与黄褐斑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二、浅谈精神因素、神经肽与黄褐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精神因素、神经肽与黄褐斑(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祛斑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治疗前后血清SP和MSH指标水平比较 |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滴速控制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黄褐斑的研究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内分泌因素 |
2.2 紫外线照射 |
2.3 精神因素 |
2.4 遗传易感性 |
2.5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
3 黄褐斑西医治疗 |
3.1 系统药物治疗 |
3.2 外用药物 |
3.3 物理激光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黄褐斑的研究 |
1 病因病机 |
1.1 从脏腑论治 |
1.1.1 从肝论治 |
1.1.2 从脾论治 |
1.1.3 从肾论治 |
1.2 从瘀血论治 |
2 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案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价 |
3.5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研究病例情况介绍 |
4.2 一般资料分析 |
4.3 三组治疗前MASI、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4.4 三组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 |
4.5 三组疗效比较 |
4.6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 |
4.7 中医证候疗效 |
4.8 舒适度评分 |
4.9 药物保留时间 |
5 结果 |
讨论 |
1 中药直肠滴注治疗有效性的分析 |
2 探索中药滴注速度的重要性 |
3 选择证型为肝郁气滞型的原因 |
4 逍遥散的治疗依据 |
5 玉容散的原理探索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药直肠滴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3)滋补肝肾方联合黄光对女性黄褐斑患者MASI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例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 法 |
1.3.1 治疗方法 |
1.3.2 检测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疗 效 |
2.2 中医证候积分、MASI评分 |
2.3 血清SP、MSH水平 |
2.4 生活质量 |
3 讨 论 |
(4)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来源 |
2.3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病例分组 |
3.3 治疗药物及仪器设备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方法及指标 |
3.6 疗效判定 |
3.7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
4.2 治疗后结果与分析 |
4.3 不良反应事件 |
4.4 复发率比较 |
5 讨论 |
5.1 中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
5.2 E光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 |
5.3 立项依据 |
5.4 组方分析 |
5.5 药物功效及药理研究 |
5.6 结果分析 |
6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仪器 |
附录三:器材 |
附录四:病例报告表 |
附录五: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发病特征与抑郁及焦虑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问卷设计 |
2.3 研究对象 |
2.3.1 患者入选标准 |
2.3.2 患者排除标准 |
2.3.3 问卷入选标准 |
2.3.4 问卷排除标准 |
2.4 调查前准备 |
2.5 调查过程 |
2.6 统计学方法 |
3 调查结果 |
3.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3.2 患者抑郁及焦虑值与国内常模对比 |
3.3 线性回归分析 |
3.3.1 焦虑水平与发病特征的相关性 |
3.3.2 抑郁水平与发病特征的相关性 |
3.3.3 焦虑状态患者焦虑水平与发病特征的相关性 |
3.3.4 抑郁状态患者抑郁水平与发病特征的相关性 |
3.4 Logistics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黄褐斑的中医体质辨证分型与皮损区生理特征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代对黄褐斑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证候与病象 |
1.3 病因病机 |
1.4 治疗 |
2. 现代对黄褐斑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1.1 发病率调查 |
1.2 发病因素调查 |
2. 发病机制 |
2.1 紫外线照射 |
2.2 性激素水平 |
2.3 屏障功能破坏 |
2.4 血管扩张与炎症反应 |
2.5 遗传因素 |
3. 治疗 |
3.1 药物治疗 |
3.2 激光治疗 |
3.3 光子嫩肤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剔除标准 |
五、诊断与中医体质分类 |
六、观察指标 |
七. 数据整理 |
八.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信息 |
2. 临床资料 |
2.1 发病季节、加重季节 |
2.2 发病因素、加重因素 |
2.3 既往史 |
2.4 家族史 |
2.5 皮肤性质 |
2.6 皮损发生部位 |
3. 患者体质分布分析 |
3.1 各体质类型与发病季节及加重季节的关系 |
3.2 各体质类型与家族史的关系 |
3.3 各体质类型与皮肤类型的关系 |
3.4 各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类型的关系 |
3.5 各体质类型与MASI评分的关系 |
3.6 不同体质类型与各部位MASI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
结论 |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资料 |
2.1 发病季节、加重季节 |
2.2 发病因素、加重因素 |
2.3 既往史 |
2.4 家族史 |
2.5 皮肤性质 |
2.6 皮损发生部位 |
3. 患者体质分布分析 |
3.1 各体质类型与发病季节及加重季节的关系 |
3.2 各体质类型与家族史的关系 |
3.3 各体质类型与皮肤类型的关系 |
3.4 各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类型的关系 |
3.5 各体质类型与MASI评分的关系 |
3.6 不同体质类型与各部位MASI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张丰川主任治疗黄褐斑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1. 黄褐斑流行病学特征 |
1.1 发病率及分布特征 |
1.2 黄褐斑的高危因素 |
1.2.1 日晒 |
1.2.2 内分泌因素 |
1.2.3 精神因素 |
1.2.4 家族遗传因素 |
2. 黄褐斑的现代医学治疗 |
2.1 系统药物治疗 |
2.1.1 维生素 |
2.1.2 氨甲环酸 |
2.2 外用药物治疗 |
2.2.1 防晒剂 |
2.2.2 脱色剂 |
2.2.3 剥脱剂 |
2.3 激光 |
2.3.1 调Q激光 |
2.3.2 CO_2激光 |
2.3.3 点阵激光 |
2.4 其他光疗 |
2.4.1 脉冲强光 |
2.4.2 E光 |
3. 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及治疗 |
3.1 中医病因病机 |
3.1.1 从肝而论 |
3.1.2 从脾而论 |
3.1.3 从肾而论 |
3.1.4 从瘀而论 |
3.2 中医治疗 |
3.2.1 中药内治 |
3.2.1.1 从肝论治 |
3.2.1.2 从脾论治 |
3.2.1.3 从肾论治 |
3.2.2 中医外治 |
3.2.2.1 针刺 |
3.2.2.2 穴位注射 |
3.2.2.3 面部按摩 |
3.2.2.4 耳穴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临床资料 |
3.1 跟诊学习及病例收集 |
3.2 临床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标准 |
3.2.1 临床西医诊断标准 |
3.2.2 辨证分型标准 |
4. 结果 |
4.1 基本情况 |
4.2 证型统计分析 |
4.3 量表统计分析 |
4.3.1 黄褐斑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分析 |
4.3.2 睡眠自测量表分析 |
4.3.3 焦虑抑郁量表分析 |
5. 用药规律 |
5.1 治疗黄褐斑的高频药物 |
5.2 治疗黄褐斑的核心处方 |
5.3 张丰川主任常用药对 |
6. 经验总结和思路探讨 |
6.1 张丰川主任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6.1.1 肾虚为本 |
6.1.2 瘀血为要 |
6.2 张丰川主任的黄褐斑分期辨证思路 |
6.2.1 黄褐斑急性期 |
6.2.1.1 外感光毒,毒损络脉 |
6.2.1.2 气郁化火,火燥结滞 |
6.2.1.3 阴虚生火,水亏色枯 |
6.2.2 黄褐斑慢性期 |
6.2.2.1 气血亏虚,颜面失养 |
6.2.2.2 阳气不足,血滞络脉 |
6.3 张丰川老师治疗黄褐斑的特色思路 |
6.3.1 系统辨证消黑斑(一核心,两阶段,三要素) |
6.3.1.1 一核心 |
6.3.1.2 两阶段 |
6.3.1.3 三要素 |
6.3.2 三因制宜祛黑斑 |
6.3.2.1 因时制宜 |
6.3.2.2 因人制宜 |
6.3.2.3 因地制宜 |
6.3.3 内外并用除黑斑 |
6.3.3.1 中药面膜 |
6.3.3.2 中药足浴 |
6.4 张丰川老师治疗黄褐斑常用的方药分析 |
6.4.1 核心处方(美白玉容汤) |
6.4.2 外用药物组方 |
6.4.3 常用药物 |
6.4.3.1 安神助眠药 |
6.3.3.2 清热化瘀药 |
6.4.3.3 行气活血通络药 |
6.4.4 常用方剂 |
6.4.4.1 越鞠丸 |
6.4.4.2 桂枝汤 |
6.4.4.3 青蒿鳖甲汤加减 |
6.5 病例列举 |
6.5.1 病例一 |
6.5.2 病例二 |
6.5.3 病例三 |
7.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1 黄褐斑中医学病因病机 |
2 面部黄褐斑的发病部位与中医辨证探讨 |
3 辨证分型 |
4 黄褐斑与情志 |
5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1 黄褐斑现代医学病因病机 |
2 西医对黄褐斑治疗的探索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参考标准 |
6 技术路线 |
7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护肤习惯 |
3 月经 |
4 皮肤类型 |
5 黄褐斑部位分型及相关 |
6 中医证型及相关 |
7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进展 |
一、病名演化 |
二、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三、面部黄褐斑的分部论治和经络辨证探讨 |
四、辨证分型 |
五、中医药内治法 |
六、中医药外治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进展 |
一、流行病学 |
二、发病机制 |
三、病因学 |
四、黄褐斑的分类 |
五、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案及实施 |
6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资料 |
3 黄褐斑色斑分布情况 |
4 中医证候要素 |
5 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 |
结论 |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资料 |
3 黄褐斑色斑分布情况 |
4 中医证候要素 |
5 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1 黄褐斑西医诊断标准 |
2 黄褐斑中医诊断标准 |
3 皮肤分型法 |
4 Ral色卡色号-颜色-中文颜色名标准对照 |
5 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标准 |
6 黄褐斑MASI评分标准 |
7 附表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深圳地区黄褐斑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四、浅谈精神因素、神经肽与黄褐斑(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祛斑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 王双勋,张小卿. 社区医学杂志, 2020(12)
- [2]滴速控制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D]. 王婷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滋补肝肾方联合黄光对女性黄褐斑患者MASI评分的影响[J]. 郑双进,贾雪平,张晓瑜,齐志峰,姚莹. 中国医疗美容, 2020(01)
- [4]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铄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发病特征与抑郁及焦虑的相关性研究[D]. 施安宇.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6]黄褐斑的中医体质辨证分型与皮损区生理特征关系的临床研究[D]. 王羽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张丰川主任治疗黄褐斑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总结[D]. 林玮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女性黄褐斑中医证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陆红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D]. 姜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深圳地区黄褐斑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 张雅洁,王启操,杨鹏,麦跃,孙林潮.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