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耐药性变异分析

植物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耐药性变异分析

一、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抗药性变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环[1](2021)在《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Corynespora cassiicola在黄瓜上引起的黄瓜靶斑病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病害,对黄瓜的生产和品质造成巨大影响。就目前条件来讲,化学防治依然是控制靶斑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该病原菌易变异、破坏性强,给有效防治该病害带来了困难,多项研究报道表明C.cassiicola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不断监测抗药性的发展和引进新药剂势在必行。florylpicoxamid是一种新型吡啶酰胺类的第二代杀菌剂,作用于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II细胞色素bc1的Qi位点,对抗普通杀菌剂的菌株有优异的活性;氯氟醚菌唑是一种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和延缓抗药性的特点,目前关于两种新型药剂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研究系统监测了我国不同地区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系统评估和分析了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和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及抗性分子机制,通过测定氯氟醚菌唑的传导活性和药剂复配的方式初步评估了氯氟醚菌唑在黄瓜靶斑病菌抗药性治理的应用潜力。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地区162株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均已产生了高水平抗性,EC50分布范围为1.67-97.88μg/m L,平均值为8.21μg/m L;通过室内适合度如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产孢量、致病力等方面对比发现,抗吡唑醚菌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当或者显着高于敏感菌株,表明Qo Is抗性菌株生存适合度优异;离体叶片防效试表明吡唑醚菌酯对抗性突变体的防效显着低于敏感菌株的防效;吡唑醚菌酯与肟菌酯存在交互抗性,而与氟吡菌酰胺、咪鲜胺和戊唑醇不存在交互抗性。进一步通过测序分析发现,所有供试黄瓜靶斑菌株Cyt b蛋白均含有G143A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G143A点突变导致吡唑醚菌酯与靶点的结合模式发生改变,周围参与识别的氨基酸残基数量减少,疏水相互作用减弱,其与活性中心的结合能力降低最终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黄瓜靶斑病菌Cyt b蛋白G143A点突变的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比传统PCR高10倍),且反应时间仅需要1 h,因此可用于田间高通量样品的检测。2.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92株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EC50值范围为0.001-1.37μg/m L。平均EC50值为0.35μg/m L,可用于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敏感基线以用于后续的田间抗性监测。在室内通过药剂驯化获得7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在157.53~922.34倍之间,经过10次转代表明抗性水平稳定。通过室内适合度测定表明多数抗florylpicoxamid菌株的生存适合度优异。离体叶片试验显示,30μg/m L florylpicoxamid处理对两株敏感菌株的防效为86.94%和94.18%,而对4株抗性突变体的防效显着下降,防效为43.32%~78.90%。florylpicoxamid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丙森锌和咪鲜胺均无交互抗性。综合突变体获得的难易程度以及生存适合度,结合药剂及C.cassiicola的固有抗性风险,推测C.cassiicola对florylpicoxamid存在高等抗性风险。3.进一步通过测序分析发现,获得的所有抗florylpicoxamid的C.cassiicola突变体均在Cc Cty b第110位核苷酸发生C→T的点突变,导致第37位氨基酸发生A37V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突变之前florylpicoxamid吡啶环部分可以结合在Ala37附近,形成较好的形状匹配,分子对接结合能为-3.51 kcal/mol;而当Ala37突变为Val之后,由于侧链的体积明显增大,导致florylpicoxamid的吡啶环部分构象发生翻转,变为朝向Tyr16,使其与蛋白的亲和力降低,分子对接结合能为-3.28 kcal/mol,表明Cyt b蛋白A37V的点突变确实能够导致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抗性的产生。进一步针对A37V建立了LAMP及AS-PCR分子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群体的监测。4.氯氟醚菌唑对C.cassiicola孢子芽管的伸长稍优于菌丝生长的活性,但是对孢子萌发活性极低。通过离体叶片表明氯氟醚菌唑在黄瓜叶片和黄瓜植株向顶的传导活性优异,跨层防效高达89.20%。102株不同地区的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性频率分布为单峰分布,EC50值范围为0.15-14.77μg/m L,平均EC50值为4.77μg/m L,该数值可作为C.cassiicola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以用于未来田间抗性监测。5.通过室内药剂驯化和紫外诱导两种不同方法分别获得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突变体,进行风险评估和抗性机制分析,获得的皆为低抗菌株,经转代发现抗性水平相对稳定。综合室内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突变体的适合度较低。交互抗药性分析,氯氟醚菌唑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均不具交互抗性。经过检测发现获得突变体与敏感菌株的靶基因序列无差别。通过荧光定量PCR发现,突变体的Cc CYP51A和Cc CYP51B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Cc CYP51C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了氯氟醚菌唑与黄瓜靶斑病菌中的CYP51A、CYP51B和CYP51C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可以结合在Cc CYP51蛋白底物血红素附近的活性位点,其与Cc CYP51A及Cc CYP51B蛋白的结合能力相对较强,结合能分别为-9.80kcal/mol和-9.89 kcal/mol,综合药剂诱导表达量的结果推测:Cc CYP51A和Cc CYP51B可能氯氟醚菌唑的主要结合靶标。6.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将氯氟醚菌唑分别与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和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按照10%~90%的混用比例进行活性筛选,最佳配比分别为1:1和7:3。并经过室内对二元复合物的敏感性测定,皆表现为增效作用。盆栽试验表明同等剂量下二元复合物(Mef:Iso=1:1)处理的防效中保护作用显着高于单剂氯氟醚菌唑的处理;治疗作用显着高于单剂吡唑萘菌胺的处理。离体叶片试验表明二元复合物(Mef&Pro=7:3)在150和200μg/m L的防效显着高于两单剂防效,二元复合物(Mef&Pro=7:3)100μg/m L的剂量处理下,防效达77.97%,依然稍高于两单剂(150μg/m L)的处理防效,两种复配药剂可进一步进行田间应用评价,以确定是否开发用于目前黄瓜靶斑病菌的抗性治理。

杨蕊[2](2021)在《灰葡萄孢自然群体交配型鉴定及有性生殖引起的遗传变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作为重要病原菌,寄主植物达1400多种,引起作物采前采后灰霉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灰葡萄孢属于异宗配合真菌,含有两种交配型,有性阶段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但是,在自然条件下,灰葡萄孢以无性繁殖为主,而有性繁殖则不常见。了解病原菌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对控制植物病害流行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有性生殖产生遗传多样性,限制有害突变积累,有利于物种生存。灰葡萄孢群体变异较大,存在大量个体单倍型和营养体亲合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VCGs),暗示其可能通过有性繁殖发生遗传重组,但缺乏直接的试验证据。目前对灰葡萄孢变异研究集中在无性繁殖变异方面,包括突变、基因水平转移等。对灰葡萄孢交配型(Mating type)基因功能的认识多集中于对有性生殖转录调节的影响,是否有其它功能(如生长发育、致病性及杀菌剂敏感性等)目前还不知晓。保护地栽培的作物(如草莓和番茄)处于适温高湿的环境中,适合灰葡萄孢发生。目前,对于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有性繁殖潜力还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对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进行鉴定,对交配型基因MAT1-1-1基因功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有性生殖对灰葡萄孢遗传变异的影响。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湖北省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等作物上的灰葡萄孢群体的交配型构成采用多重PCR方法对706株分离自湖北省保护地草莓和番茄上的B.cinerea菌株的交配型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发现,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的菌株共同存在于保护地灰葡萄孢群体中。湖北省草莓和番茄B.cinerea群体总体两种交配型的分布偏离1:1比例(χ2=13.60,P=0.0002,df=1),MAT1-2型占据优势地位(56.9%)。另外,对湖北B.cinerea群体进一步分析发现,草莓群体和番茄群体两种交配型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草莓群体交配型分布符合1:1比例(χ2=0.01,P=0.9151,df=1),而番茄群体分布则不符合1:1比例(χ2=26.03,P<0.0001,df=1);不同地区间,两种交配型分布比例也存在显着差异,在源于湖北12个市(县)的12个灰葡萄孢亚群体中,7个亚群体交配型分布符合1:1比例,5个亚群体(荆门亚群体、荆州亚群体、仙桃亚群体、孝感亚群体和宜昌亚群体)交配型分布比例偏离1:1。这些结果表明,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部分群体可能存在有性生殖。2.明确了交配型基因BcMAT1-1-1在子囊盘产生中的作用以灰葡萄孢野生型菌株B05.10为基础,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交配型基因BcMAT1-1-1,获得BcMAT1-1-1缺失突变体菌株,并从有性发育、生物学特性、致病力以及药剂敏感性等方面对BcMAT1-1-1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ΔBcMAT1-1-1突变体在菌落形态(菌丝、菌核、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菌丝生长速度、大型分生孢子和菌核产生量、孢子萌发率以及致病力等方面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显着差异。但是,BcMAT1-1-1对于灰葡萄孢有性生殖非常重要。以ΔBcMAT1-1-1菌株为母本(♀)或父本(♂),所测试交配组合均不能产生子囊盘柄和子囊盘。3.明确了灰葡萄孢有性生殖对其遗传变异的影响以黑色菌核(black sclerotia,简称B)菌株HBtom544(MAT1-2,♀)和黄色菌核(Yellow sclerotia,简称Y)菌株HBstr494(MAT1-1,♂)的交配组合(BY组合)以及B菌株HBtom544(♀)和B菌株B05.10(MAT1-1,♂)的交配组合(BB组合),在实验室条件下诱导子囊盘及子囊孢子产生。从BY组合中获得了57个单子囊孢子杂交后代,从BB组合中获得了32个单子囊孢子杂交后代。采用菌落形态观察(菌丝、大型分生孢子、菌核),交配型基因检测,菌丝亲合群(mycelial compatibility group,MCG)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致病力,以及药剂敏感性测定等方法,评估子囊孢子后代的变异。(1)灰葡萄孢有性生殖子代菌株,在菌核产生、颜色和菌落形态上表现出多样性。BB后代菌株均产生黑色菌核,而BY后代菌株中出现黑色和黄色2种类型的菌核。这些子代菌株菌落形态类型可分为8种(3种菌丝型,5种菌核型)。BB后代发现4种菌核型(S2~S5),以S3亚型为主(46.9%)。BY后代发现3种菌丝型(M1、M3和M4),菌丝型中以M1亚型居多(38.6%);菌核型存在5种(S1~S5),以S2亚型为主(26.3%)。(2)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类型在有性生殖子代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分布比例符合1:1。在BY后代群体中(n=57),MAT1-1交配类型有30株,MAT1-2型有27株,符合1:1比例(χ2=0.16,P=0.6911,df=1);在BB后代群体中(n=32),MAT1-1交配类型有15株和MAT1-2交配类型有17株,符合1:1比例(χ2=0.13,P=0.7237,df=1)。(3)有性生殖子代菌株在菌丝亲和群(MCG)上出现多样性分化。大多数菌株在菌丝接触时出现明显的拮抗作用,菌落接触区域出现深色色素沉积线或菌丝稀疏透明地带,表现出菌丝不亲和性。BB组合32个子代菌株分为12个菌丝亲合群(MCG 1BB~12BB),其中,优势亲和群为MCG 4BB,含6个菌株,其他菌丝亲和群则含有1~5个菌株,91.9%的菌株是不亲和的;BY组合57个子代菌株分为7个其它菌丝融合群(MCG1BY~7BY),其中,MCG 1BY、MCG 2BY和MCG 4BY分别含有16、15、和13个菌株,其他菌丝亲和群则含有1~5个菌株,79.8%的菌株是不亲和的。香农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BB组合后代(H=2.6630,D=0.8945)的多样性水平高于BY组合后代(H=1.6709,D=0.7842)。(4)有性生殖子代菌株在生长速率、致病力和药剂敏感性上表现出多样性。亲本菌株均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而有性生殖后代菌株中出现了强、弱致病力菌株的分化,尤其在BY组合后代这种分化现象更加明显,弱致病力菌株出现的频率达到53.4%。所有亲本和单子囊孢子后代菌株对杀菌剂氟啶胺和咯菌腈都表现敏感性,但是菌株间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对BY亲本和子代菌株的咯菌腈靶标基因Bos1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父本菌株HBstr494存在P1186L和A1259T 2个点突变位,母本菌株HBtom544存在I926T和A1259T 2个突变位点,但子代菌株则出现了更多的突变位点,其中A1259T在亲本和子代菌株中均有发现。这些结果表明有性生殖对灰葡萄孢遗传变异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认识保护地番茄和草莓上的灰葡萄孢群体结构、繁殖方式以及变异机制提供了线索。

陈炳蔚[3](2021)在《人参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及嘧霉胺抗性检测和抗药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人参灰霉病近年在我国人参产区大流行,造成人参叶片、茎秆、参籽腐烂脱落,严重影响人参正常生长及种子发育,给人参种植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人参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杀菌剂滥用导致抗(耐)药人参灰霉病菌菌株不断出现,杀菌剂的防病效果显着降低。为了解我国人参灰霉病菌的抗药水平现状,本研究检测了我国人参产区102株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嘧霉胺的抗性水平,研究结果对于整体了解我国人参灰霉病菌的抗药性水平,指导产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灰霉病防治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DNA测序对比分析了人参灰霉病菌炙微管蛋白基因和BcOS-1基因的突变位点,结合菌株的抗性表型,为深入了解人参灰霉病菌基因突变与抗(耐)药性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了抗性和敏感菌株在嘧霉胺胁迫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为深入研究人参灰霉病菌对嘧霉胺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全文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02株人参灰霉病菌进行抗性水平检测,结果为:640μg·mL-1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均小于50%,部分菌株的生长未受影响,说明多菌灵对我国当前人参灰霉病菌群体已基本丧失防治效果。异菌脲抗药性检测发现,供试人参灰霉病菌中含异菌脲敏感菌株24株(25.53%),低抗菌株16株(15.69%),中抗菌株62株(60.78%),大部分人参灰霉病菌已对异菌脲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但并未发现高抗菌株;另外,不同产区人参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水平存在差异,吉林通化人参灰霉病菌对异菌脲最敏感(EC50=1.3344 μg.mL-1),黑龙江逊克人参灰霉病菌对异菌脲抗性最强(EC50=3.1680μg·mL-1)。嘧霉胺抗药性检测发现,供试人参灰霉病菌中含嘧霉胺敏感菌株28株(24.75%),中抗菌株3株(2.94%),高抗菌株71株(69.61%)。吉林靖宇人参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最强(EC50=44.8734 μg.mL-1),黑龙江嘉荫人参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最敏感(EC50=1.2229μg·mL-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参灰霉病菌对异菌脲和喃霉胺无交互抗性。(2)通过人参灰霉病菌多菌灵抗性相关β-微管蛋白基因和异菌脲抗性相关BcOS-1基因片段扩增以及与敏感型灰霉病菌的序列比对,发现供试人参灰霉病菌β-微管蛋白基因第198位密码子均发生了碱基突变,共检测到3种突变类型,其中E198A突变32株,E198V突变69株,E198K突变1株,并且所有菌株均对多菌灵表现高抗,说明β-微管蛋白基因第198位密码子突变导致人参灰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高抗药性。供试人参灰霉病菌中有2株敏感菌株BcOS-1基因未发生突变,其余100株检测到3种突变类型,I365S突变47株,I365N突变23株,Q369P+N373S突变30株。异菌脲抗性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异菌脲抗性菌株的抗药水平和BcOS-1基因突变密切相关,Q369P+N373S突变菌株的EC50均值在三种突变类型中最高。(3)以嘧霉胺抗性菌株HRG21、敏感菌株FSG43为材料,在嘧霉胺处理2h和6h取样,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以相同时间点无嘧霉胺处理为空白对照。测序共获得 158.87 Gb 的 Clean Base。以 padj<0.05 且|log2FoldChange|≥ 1 为条件筛选差异基因,HM2 vs FM2 有 1357 个 DEGs,HM6 vs FM6 有 1962 个 DEGs,HM2 vs HH2有 687 个 DEGs,HM6 vs HH6 有 2820 个 DEGs,HM6 vs HM2 有 1786 个 DEGs,FM6 vs FM2 有 2467 个 DEGs,FM6 vs FH6 有 2047 个 DEGs,FM2 vs FH2 比较组在筛选条件下未发现DEGs。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嘧霉胺胁迫下大部分BcatrB、BcatrO等ABC转运蛋白基因及Bcmfs1、BcmfsM2等MFS转运蛋白基因在嘧霉胺抗性菌株HRG21中上调表达,而在嘧霉胺敏感菌株FSG43中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嘧霉胺抗性菌株HRG21在嘧霉胺胁迫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辅因子结合、四吡咯结合、铁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和氧化还原酶等通路,而嘧霉胺敏感菌株FSG43在嘧霉胺胁迫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膜组成、跨膜运输、辅因子结合、辅酶结合和转运蛋白结合等通路。KEGG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比较组均有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氨基酸代谢和核糖体相关途径,并且参与上述代谢途径的基因大多在嘧霉胺处理后下调表达;在HM2 vs HH2、HM2 vs FM2、HM6vsHH6、HM6 vs FM6比较组中参与ABC转运蛋白代谢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大部分上调表达;FM6 vs FH6比较组中参与ABC转运蛋白代谢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大部分下调表达。

冀俊[4](2021)在《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文中认为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生产最重要的病害,该病菌具有极高的抗药性风险。目前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通过杀菌剂开展化学防治,这就使得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乙霉威)、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腐霉利)是使用多年的防治草莓灰霉病的传统药剂,氟啶胺和咯菌腈属于结构新颖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就草莓灰霉病对上述五种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现代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复配筛选,以为草莓灰霉病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1)2018年从辽宁、河北、北京、新疆、四川和安徽6个草莓主产省区共分离获得251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分别以5μg·m L-1、1μg·m L-1和5μg·m L-1为区分剂量,检测了草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Carbendazim,Car)、腐霉利(Procymidon,Pro)和乙霉威(Diethofencarb,Die)的抗药性现状。结果表明,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上述3种药剂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67.33%、45.02%和64.94%。抗药性频率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北京(96.55%)>四川(75.00%)>河北(74.47%)>辽宁(69.57%)>安徽(59.26%)>新疆(31.58%);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安徽(55.56%)>河北(55.32%)>四川(50.00%)=北京(50.00%)>辽宁(34.78%)>新疆(33.33%);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新疆(77.19%)>四川(75.00%)>河北(65.96%)>辽宁(65.22%)>安徽(55.56%)>北京(53.45%);(2)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上述3种药剂共有8种敏感性类型:Car SPro SDie R(S:敏感,R:抗性)、Car SPro RDie R、Car SPro SDie S、Car SPro RDie S、Car RPro SDie R、Car RPro SDie S、Car RPro RDie R和Car RPro RDie R。其中,对3种药剂全部敏感的菌株(CarSProSDieS)仅有3株,频率为1.2%;对3种药剂全部表现抗药性的菌株(Car RPro RDie R)占17.53%,说明供试草莓灰霉病菌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多重抗药性问题。灰霉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类型也存在地区差异,其中新疆地区具有8种类型,安徽省类型最少,只有4种。Car RPro RDie R和Car RPro SDie R两种类型的菌株在6个省区均有发现;(3)采用敏感性基线EC50值5倍浓度处理抑制率法测定了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结果只有河北省保定市的BD1菌株对咯菌腈产生了抗药性,频率为0.4%,未检测到氟啶胺抗药性菌株;(4)以多菌灵、乙霉威和腐霉利的三抗菌株(Car RPro RDie R)DCKX1对象,利用现代呼吸抑制剂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进行了组合物的筛选,结果二者以质量比4∶1、3∶1、2∶1和1∶1混配时均对灰葡萄孢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以2∶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增效系数为3.64。该2∶1组合物对灰霉病表现出优良的防效,可以通过与氟啶胺或咯菌腈的轮换使用,用于延缓及治理草莓灰霉病的抗药性。

贾爽爽[5](2020)在《我国葡萄灰霉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药突变型分布与多药抗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灰霉病主要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但该病菌已对多种杀菌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省北镇市、山东省蓬莱市、山西省太谷县、湖北省荆州市和云南省宾川县6个葡萄主产区的1106株葡萄灰霉病菌的多菌灵、异菌脲、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和咯菌腈的抗药性进行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及分布利用测序技术检测供试菌株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结果显示:(1)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都很高,抗性突变型为β-Tubulin基因上的E198A和E198V,均引起对多菌灵的高水平抗性。E198A突变在北部产区占绝大多数,而在中南部产区E198V突变占比相对较高。可根据上述两种突变类型开发快速检测技术,用于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监测。(2)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频率较高,抗性突变型为BosI基因上的I365N/S、Q369P+N373S和Q369P,以I365N和I365S突变为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I365N突变频率远高于I365S,而云南省宾川县的I365N突变频率远低于I365S。突变位点I365N/S和Q369P可作为靶标位点开发快速检测技术,用于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抗性监测。(3)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总体抗性频率相对较低,抗性突变为SdhB基因上的H272R/Y/L、P225F/L/T和N230I,以H272R/Y突变为主,可根据上述两种突变建立葡萄灰霉病菌的啶酰菌胺抗性快速检测技术用于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监测。(4)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类型共有8种,以对多菌灵和异菌脲产生双抗和对这三种药剂同时产生抗性的菌株为主。2.明确了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和mrr1基因部分突变位点与MDR1型多药抗性的关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372株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高度敏感,未检测到咯菌腈抗性菌株,敏感基线为0.007(±0.004)μg/mL。我国葡萄灰霉病菌未检测到MDR1型多药抗性菌株,mrr1基因上的I443L和H353D突变以及在该基因上新检测到的22种突变类型均不能引起MDR1型多药抗性。本研究结果对我国葡萄灰霉病菌抗药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对生产上防治葡萄灰霉病药剂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吕秀秀[6](2020)在《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化肥和农药都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农药在我国果蔬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农药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由灰葡萄孢引起的草莓灰霉病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蔬菜、水果生产和储藏等农业产出过程中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生产中嘧霉胺的普遍利用,导致了嘧霉胺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和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在不同地方的草莓灰霉病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莓的产量受到影响,农户遭受沉重的损失。为了解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现状及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本论文以对嘧霉胺产生抗性的灰霉菌株为实验材料,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监测草莓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的降解过程,探究产生抗性的原因,为合理使用嘧霉胺提供依据。(1)本研究建立了培养基质中嘧霉胺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从80.0﹪90.0﹪,在70.0﹪120.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从0.10﹪7.50﹪,嘧霉胺在草莓灰霉病菌菌液中发生了降解,降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完全满足农药环境行为试验的要求。还构建了QuEChERS-HPLC法测定嘧霉胺在灰霉病菌中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草莓灰霉菌对嘧霉胺两种浓度即50.00 mg/L和100.00 mg/L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降解作用。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在50.00 mg/L的菌液中,草莓灰霉菌降解嘧霉胺的降解率,经过21d,达到了55.62%,而在100.00 mg/L的菌液中的降解率为46.98%。(2)研究草莓灰霉对嘧霉胺的降解过程中嘧霉胺产生的代谢物;本论文建立了在草莓灰霉病菌中嘧霉胺代谢物的代谢组学技术测定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嘧霉胺代谢物及活性化合物的分布和转化动力学,并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和结构解析工具进行代谢物鉴定。在间隔的特定时间点和最终产品中确定了在草莓灰霉病原菌中鉴定出的嘧霉胺代谢物,主要降解产物经鉴定为:2,4-二叔丁基苯酚、2-苯乙酰胺、环喷托酯、2-(3,4-二羟基苯基)乙胺、对羟基苯乙胺、苯酚、对甲酚;中间降解产物为: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苯甲酸、邻羟基苯乙酸。本论文对草莓灰霉病菌生长过程中嘧霉胺的降解及代谢物进行研究,为果园农药的安全使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刘琨[7](2020)在《人参灰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药性研究》文中提出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近年,灰霉病在东北人参产区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人参灰霉病普遍发生的严峻形势,本研究在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人参产区灰霉病菌分离鉴定基础上,开展了室内抗药性和致病力测定;结合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来源人参灰葡萄孢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国人参产区灰葡萄孢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情况,相对清晰地阐述了不同地域来源人参灰葡萄孢致病力差异及遗传分化,为人参灰霉病科学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汇总如下:(1)从我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采集的人参灰霉病样品中共计分离到102株灰霉病菌;经菌落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2)灰葡萄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t)均值为0.3395,地理分布种群内遗传多样性(Hs)均值为0.2937,地理分布种群间遗传多样性(Dst)均值为0.0458,地理分布种群间的差异不如地理分布种群内的差异明显;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值为0.1348,基因流(Nm)均值为3.2084,说明东北人参产区灰葡萄孢种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灰葡萄孢遗传相似系数为0.38~0.99,阈值0.52时可将全部菌株分为4组;阈值0.65时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13组(组A—组M),除了 A组、D组、E组、F组和J组外,其余组仅含1个菌株。结果表明,灰葡萄孢的遗传聚类与地理来源无关。(3)根据人参叶片上病斑大小,将人参灰葡萄孢分为弱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和强致病力3个等级。其中,中等致病力菌株最多(77.45%);其次是弱致病力菌株(16.67%);强致病力菌株最少(5.88%)。致病力检测结果表明,人参灰葡萄孢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4)采用最小浓度抑制法,选取人参生产上常用的4种灰霉病杀菌剂,对分离的102株人参灰葡萄孢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灰葡萄孢对多菌灵(C)、嘧霉胺(P)、异菌脲(I)、咯菌腈(F)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100%、86.27%、73.53%和30.39%,辽宁、吉林省的人参灰葡萄孢对嘧霉胺、异菌脲的抗药性高于三省平均水平。根据抗药性检测结果,最终将人参灰葡萄孢分为7种抗性类型,即CRPRIRFR、CRPRIRFs、CRPRISFR、CRPRISFS、CRPsIRFs、CRPSISFR 和 CRPsIsFs,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26.47%、39.22%、4.90%、14.71%、5.88%、0.98%和 7.84%,未发现对供试 4 种杀菌剂均表现敏感的人参灰葡萄孢。

李亚萌[8](2020)在《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农作物上的重要病害,对番茄的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其繁殖能力强、寄主多和遗传变异快,导致了灰霉病在田间较难控制。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治灰霉病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各类杀菌剂的多次重复使用,灰霉病菌的抗药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咯菌腈是一种苯基吡咯类杀菌剂,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其他杀菌剂明显不同,并且药效期长,杀菌广谱高效,对灰霉病菌有特效。为了解北京地区田间番茄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的抗药性情况,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测定以及咯菌腈与不同类型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测定,并探究了室内获得抗性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生化分子机制,并对抗性菌株BOS1基因区域的突变位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实验通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北京市11个区县共91株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其中90%的菌株EC50值符合正态分布,EC50范围为0.0161~0.5762μg/mL,平均EC50值为(0.1662±0.0096)μg/mL,将其做为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可用于田间抗性群体的监测和抗性频率检测。(2)通过药剂驯化获得18株高抗突变体。得到的抗性菌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与敏感菌株相比较,菌丝扩展速率、产孢能力和致病力明显降低,而在受到Na+胁迫时则敏感性增强。经1μg/mL的咯菌腈处理后,敏感菌株较抗性菌株胞内甘油含量明显增加。交互抗药性结果显示咯菌腈与嘧霉胺、氟啶胺、啶菌恶唑、啶酰菌胺和腐霉利等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3)就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咯菌腈靶标基因测序发现,所有的抗性菌株均发生位点突变,其中一株高抗菌株在HisKA区域发生突变,可能是新的突变位点。(4)结果表明,北京市番茄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存在低到中等的抗药性风险。

何磊鸣[9](2020)在《山东地区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和啶酰菌胺的抗性及治理新途径》文中提出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可以危害作物的花果、叶片和茎,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产量和品质损失。化学防治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灰霉病菌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和易变异等特点,目前已对多种防治药剂产生了抗性。在山东省,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的啶酰菌胺和甾醇脱甲基化酶抑制剂(DMI)类的啶菌恶唑是防治灰霉病的两种常用杀菌剂,本文系统监测了近年来该地区灰霉病菌对两种药剂的敏感状况变化,检测了抗性菌株的突变类型与抗性程度变化的关系。初步评价了两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在山东地区管理灰霉病抗性菌株的应用潜力,探讨了杀菌剂蘸花施药防治灰霉病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2017-2019年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283株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三年度的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2±0.01 mg L-1、0.16±0.01 mg L-1和0.13±0.02 mg L-1。因此,啶菌恶唑对山东地区的灰霉病菌依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过每年也检测到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通过对敏感性下降的菌株的CYP51基因测序、比对,发现了3株具有点突变的灰霉病菌,突变类型分别为24位的异亮氨酸替换缬氨酸(V24I);136位苯丙氨酸替换酪氨酸(Y136F)以及464位的赖氨酸替换精氨酸(R464K)。将敏感菌株和三个突变菌株的CYP51基因构建到pPIC9K载体上,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验证了相应转化子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V24I和Y136F两种突变体降低了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而R464K突变体与啶菌恶唑的抗性无关。本研究还发现BcCYP51、Bcmfs1和BcatrD三个基因均能在不敏感菌株中过量表达,而与多重抗性相关的BcatrB和BcmfsM2两个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并没有显着增加。这表明除了V24I和Y136F两种突变体以外,不敏感菌株中CYP51和部分转运蛋白基因的过量表达也可能参与对啶菌恶唑的抗性。另外,本研究也发现不敏感菌株均有能力在田间环境中生存。上述结果表明,啶菌恶唑依然可以在田间应用,但是田间已经开始出现抗性菌株,所以建议应该制订预防啶菌恶唑抗性快速发展的使用策略。2.2014-2019年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山东济南、潍坊、泰安、莱芜、聊城和临沂等地区720株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整体上,山东地区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平均EC50值为0.3±0.02 mg L-1,EC50值范围为0.03-1.56 mg L-1,抗性系数为52。2019年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平均EC50值为6.39±1.66 mg L-1,EC50值范围为0.01-85.56 mg L-1,抗性系数为8556。不同地区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下降程度存在差异,以聊城和莱芜地区的灰霉病菌敏感性下降最明显,并且这两个地区灰霉病菌的抗性频率也是上升最快的。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与SdhB基因的点突变有关,且存在不同类型。2014-2019年,共检测出四种类型的突变菌株,分别是在225位苯丙氨酸替换脯氨酸(P225F),230位异亮氨酸替换天冬氨酸(N230I),272位精氨酸或酪氨酸替换组氨酸(H272R/Y)。抗性菌株2014年所占比例为0.81%,2019年所占比例为28.97%。本研究也首次发现了SdhC基因上同时拥有四个点突变的突变体,四种点突变分别是85位的甘氨酸替换丙氨酸(G85A),93位的缬氨酸替换异亮氨酸(I93V),158位的缬氨酸替换甲硫氨酸(M158V),168位的异亮氨酸替换缬氨酸(V168I),不过这四种突变位点与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无关。本研究未在SdhD基因上没有发现任何点突变。3.通过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19年107株灰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并利用其中74株敏感菌株建立了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基线。氟唑菌酰羟胺对菌丝平均EC50值为0.07±0.009 mg L-1,EC50值范围为0.001-0.4 mg L-1;对孢子平均EC50值为0.02±0.007 mg L-1,EC50值范围为0.001-0.06 mg L-1,符合单峰曲线,可作为氟唑菌酰羟胺对灰霉病菌的敏感基线,用于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监测。P225F、N230I、H272Y和H272R四种突变体对氟唑菌酰羟胺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31±0.09、0.07±0.02、0.29±0.05和0.08±0.02 mg L-1。这表明携带P225F、H272Y、N230I和H272R突变的菌株均能够不同程度降低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其中,P225F和H272Y两种突变体对氟唑菌酰羟胺表现为低、中水平抗性,N230I和H272R两种突变体对氟唑菌酰羟胺表现为低水平抗性。氟唑菌酰羟胺与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萘菌胺均存在交互抗性,其中,氟唑菌酰羟胺与吡唑萘菌胺相关r值最大,r值为0.62。在温室试验中,氟唑菌酰羟胺在300 mg L-1浓度下对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80.9%和71.5%,明显高于啶酰菌胺在400 mg L-1浓度下对叶片和果实分别为42.7%和48.6%的防效,因此氟唑菌酰羟胺具有替代啶酰菌胺防治灰霉病的潜力。4.2017年,来自山东不同地区的103株灰霉病菌,测定了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苯并烯氟菌唑对菌丝平均EC50值为2.15±0.19 mg L-1,EC50值范围为0.01-9.49 mg L-1;对孢子平均EC50值为0.89±0.14 mg L-1,EC50值范围为0.01-6.49 mg L-1。苯并烯氟菌唑对灰霉病菌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防效,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不过苯并烯氟菌唑在黄瓜植株中传导性较差。喷雾施药时,苯并烯氟菌唑在100、200和300 mg L-1剂量下对黄瓜叶片上的灰霉病防效分别为73.51%、81.87%和88.55%,显着高于异菌脲500 mg L-1的防效(52.8%)。然而,在100、200和300 mg L-1剂量下苯并烯氟菌唑对黄瓜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仅为38.75%、64.54%和76.19%,与异菌脲在500 mg L-1的防效(44.13%)无显着性差异。另外,喷雾施药后,灰霉病菌在黄瓜果实和叶片上的侵染率分别下降7.43%和12.67%,但是在茎上的侵染率上升了2.67%。苯并烯氟菌唑在20 mg L-1剂量下蘸花施药能够有效防治黄瓜果实上的灰霉病,其防效为93.7%,显着高于异菌脲200 mg L-1时的防效。另外,蘸花施药后,灰霉病菌在黄瓜果实、叶片和茎上的侵染率分别下降43.33%、7.34%和1.33%。因此,与常规喷雾施药相比,蘸花施药更适合防治灰霉病。5.考虑到蘸花施药的劳动成本太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浸果防治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和安全性。氯吡脲和清水对照浸果处理的病级显着高于咯菌腈处理的病级。咯菌腈在30 mg L-1剂量下浸果施药能够有效防治黄瓜灰霉病,该浓度下处理的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和成果率分别为170克和86.7%,且与氯吡脲单独处理相比,提高了36.7%的产量。咯菌腈在35 mg L-1剂量下浸果施药的残留量最高,但仍低于欧盟(1.0 mg kg-1)和日本(2.0 mg kg-1)的最低残留限量标准。受不同地区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敏感性差异原因的影响,在临沂试验点啶酰菌胺在30 mg L-1剂量下浸果施药防效为85.03%,与在300mg L-1剂量下喷雾的防效(82.47%)相当。而在莱芜,啶酰菌胺无论是通过浸果施药还是喷雾施药都无法有效防治黄瓜灰霉病。在40 mg L-1剂量下浸果施药与300mg L-1剂量下喷雾的防效分别仅为67.38%和43.11%,且莱芜试验点黄瓜的产量也明显低于临沂。

牛慧慧[10](2019)在《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毒力增效作用及机理初探》文中指出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生产中有效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措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灰葡萄孢繁殖快,适合度高,极易产生抗性,再加上杀菌剂的不合理使用,该菌已对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产生了抗性,导致防效大大降低。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研发作用机制新颖的杀菌剂或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制剂,以控制灰霉病的为害。啶酰菌胺(Boscalid)可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及腐烂病等多种植物病害;烯肟菌酯(Enestroburin)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本研究筛选出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最佳毒力增效配比,并通过研究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菌丝形态变化、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速率、胞内ATP含量变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为揭示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增效机制及对灰霉病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以6:1混配时,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增效系数最高,并确定其为最佳增效配比。最佳增效配比对其他5个灰葡萄孢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也均显着高于两单剂,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2.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两单剂,显示出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干重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点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干重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抑制效果优于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两单剂。采用血球计数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产孢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佳增效配比处理均未产孢,对灰葡萄孢产孢的抑制效果优于其两单剂。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核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高于2.5μg/mL时,最佳增效配比处理无菌核产生,对菌核产生量的抑制作用优于两单剂。3.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效果均优于单剂,表现为增效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以最佳增效配比进行桶混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0.84%88.07%,显着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和单剂烯肟菌酯。4.菌丝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处理菌丝分支明显增多;啶酰菌胺处理部分菌丝顶端膨大;烯肟菌酯处理菌丝分隔增多,间距明显缩短,菌丝表面附着的小点疑似内含物渗漏。5.采用荧光显色法研究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细胞膜完整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细胞膜造成一定的损伤。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增强了灰葡萄孢细胞膜的通透性。6.采用氧电极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研究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呼吸速率及胞内AT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最佳增效配比处理的灰葡萄孢分生孢子呼吸受到强烈抑制,抑制率达到90.68%;其胞内ATP含量大大降低,能量合成受到强烈抑制。采用比色法研究了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增效配比在初期阶段灰葡萄孢胞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合成受到了抑制。7.最佳增效配比因增强了对灰葡萄孢呼吸作用的抑制,使体内能量的合成受阻,进而导致体内的物质代谢紊乱,从而显示增效作用。初步推断,这可能是啶酰菌胺和烯肟菌酯复配增效的生理生化水平机理之一。

二、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抗药性变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抗药性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黄瓜靶斑病的发生与为害特点
        1.1.1 黄瓜靶斑病在国内外发生与为害情况
        1.1.2 黄瓜靶斑病的病害症状与病原生物学
        1.1.3 黄瓜靶斑病的发生规律
    1.2 黄瓜靶斑病的防治现状
        1.2.1 农业防治
        1.2.2 选育抗性品种
        1.2.3 生物防治
        1.2.4 化学防治
    1.3 防治黄瓜靶斑病的药剂及抗性状况
        1.3.1 QoIs类杀菌剂
        1.3.1.1 作用机制
        1.3.1.2 抗性机制
        1.3.2 QiIs类杀菌剂
        1.3.3 SDHIs类杀菌剂
        1.3.3.1 作用机制
        1.3.3.2 抗性机制
        1.3.4 DMIs杀菌剂
        1.3.4.1 作用机制
        1.3.4.2 抗性机制
        1.3.4.3 氯氟醚菌唑
        1.3.5 黄瓜靶斑病菌的抗药性现状
    1.4 杀菌剂抗性研究方法
        1.4.1 病原生物对杀菌剂抗性风险评估方法
        1.4.2 杀菌剂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1.4.2.1 分子对接
        1.4.2.2 遗传转化验证
        1.4.2.3 异源表达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抗性分子机制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及培养基
        2.1.3 药剂敏感性测定
        2.1.4 抗药稳定性
        2.1.5 温度敏感性测定
        2.1.6 菌丝生长速率法
        2.1.7 产孢量测定
        2.1.8 孢子萌发测定
        2.1.9 致病力测定及突变体防效
        2.1.10 交互抗药性测定
        2.1.11 黄瓜靶斑病菌的DNA的提取
        2.1.12 分子对接试验
        2.1.13 CcCytbG143A点突变的LAMP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2.2.2 抗药性稳定性及抗性水平
        2.2.3 黄瓜靶斑病菌的温度敏感性
        2.2.4 黄瓜靶斑病菌的产孢、孢子萌发及致病力
        2.2.5 交互抗药性分析
        2.2.6 突变体的防效
        2.2.7 CcCytb序列分析
        2.2.8 分子对接验证CcCytb与吡唑醚菌酯抗性的关系
        2.2.8.1 模型评价
        2.2.8.2 吡唑醚菌酯与CcCytb蛋白及其突变体G143A的相互作用
        2.2.9 黄瓜靶斑病菌G143A点突变的LAMP分子检测体系
        2.2.9.1 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
        2.2.9.2 LAMP的灵敏度
        2.2.9.3 LAMP的特异性
    2.3 小结
第三章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风险评估和抗性分子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药剂及培养基
        3.1.2 供试菌株
        3.1.3 药剂敏感性测定
        3.1.4 抗药性突变体的筛选
        3.1.5 抗药稳定性
        3.1.6 温度敏感性
        3.1.7 产孢量测定
        3.1.8 孢子萌发测定
        3.1.9 致病力测定及突变体防效
        3.1.10 交互抗药性测定
        3.1.11 黄瓜靶斑病菌的DNA提取
        3.1.12 CcCytb A37V点突变与florylpicoxamid的分子对接
        3.1.13 CcCytb A37V点突变的AS-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3.1.14 CcCytb A37V点突变的LAMP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3.2 结果
        3.2.1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敏感基线
        3.2.2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突变体的获得及稳定性
        3.2.3 抗性突变体的温度敏感性
        3.2.4 抗性突变体的生存适合度
        3.2.5 florylpicoxamid对抗性突变体的防效
        3.2.6 交互抗性分析
        3.2.7 黄瓜靶斑病菌抗感菌株中Cytb基因序列分析
        3.2.8 A37V分子对接验证
        3.2.8.1 模型评价
        3.2.8.2 florylpicoxamid与 CcCytb蛋白及其突变体A37V的相互作用
        3.2.9 黄瓜靶斑病菌A37V的 AS-PCR检测结果
        3.2.10 黄瓜靶斑病菌A37V的 LAMP分子检测体系
        3.2.10.1 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
        3.2.10.2 LAMP的灵敏度
        3.2.10.3 LAMP的特异性
    3.3 小结
第四章 氯氟醚菌唑对黄瓜靶斑病菌的作用活性初探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培养基
        4.1.3 供试作物与品种
        4.1.4 供试药剂
        4.1.5 氯氟醚菌唑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
        4.1.6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上的传导活性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氯氟醚菌唑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
        4.2.2 氯氟醚菌唑对黄瓜靶斑病菌的孢子及芽管微观形态的影响
        4.2.3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敏感基线
        4.2.4 氯氟醚菌唑的传导性
        4.2.4.1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叶片上的传导活性
        4.2.4.2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植株上的传导活性
    4.3 小结
第五章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机制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供试培养基
        5.1.3 供试药剂
        5.1.4 抗性突变体的诱导
        5.1.5 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测定
        5.1.6 交互抗药性测定
        5.1.7 抗药性机制研究
        5.1.7.1 菌株DNA的提取
        5.1.7.2 PCR扩增黄瓜靶斑病菌靶标部分序列
        5.1.7.3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5.1.7.4 CYP51 基因表达量测定
        5.1.8 分子对接模拟氯氟醚菌唑对Cc CYp51 分子识别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突变体的获得
        5.2.1.1 药剂驯化
        5.2.1.2 紫外诱导
        5.2.2 药剂驯化获得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5.2.2.1 突变体抗药稳定性及抗性水平
        5.2.2.2 突变体抗的适合度
        5.2.3 紫外诱导获得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5.2.3.1 突变体抗药稳定性及抗性水平
        5.2.3.2 适合度
        5.2.4 交互抗药性
        5.2.5 靶蛋白编码基因CYP51A、CYP51B和 CYP51C的序列分析
        5.2.6 CYP51A、CYP51B和 CYP51C的表达量
        5.2.7 氯氟醚菌唑与CcCYP51 蛋白的相互作用
        5.2.7.1 模型评价
        5.2.7.2 分子对接
    5.3 小结
第六章 氯氟醚菌唑的复配药剂筛选及其对黄瓜靶斑病菌的防效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供试培养基
        6.1.3 供试药剂
        6.1.4 药剂的复配与最佳比例筛选
        6.1.5 药剂对黄瓜靶斑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
        6.1.6 离体叶片防效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氯氟醚菌唑与吡唑萘菌胺的最佳配比筛选
        6.2.2 黄瓜靶斑病菌对二元复合物(Mef&Iso=1:1)的敏感性测定
        6.2.3 氯氟醚菌唑与咪鲜胺混用的最佳配比筛选
        6.2.4 黄瓜靶斑病菌对二元复合物(Mef &Pro=7:3)的敏感性测定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
        7.1.2 黄瓜靶斑病菌对florylpicoxamid的抗性
        7.1.3 黄瓜靶斑病菌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及机制
        7.1.4 氯氟醚菌唑的应用潜力
    7.2 结论
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灰葡萄孢自然群体交配型鉴定及有性生殖引起的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进展
        1.1 灰葡萄孢研究现状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种群多样性
        1.1.3 作物灰霉病防治现状
        1.2 丝状子囊菌有性生殖
        1.2.1 交配系统及演化
        1.2.2 交配型位点结构
        1.2.3 交配型基因功能
        1.3 灰葡萄孢有性生殖
        1.3.1 生活史
        1.3.2 交配系统
        1.3.3 交配型基因功能
        1.3.4 有性生殖的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1.1 供试材料
        1.1.2 培养基及试剂
        1.1.3 仪器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1.2.2 DNA片段的回收、连接及转化
        1.2.3 灰葡萄孢菌株交配型鉴定
        1.2.4 同一生境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1.2.5 其他Botrytis属菌株交配型鉴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交配型鉴定
        2.2 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2.2.1 不同寄主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
        2.2.2 灰葡萄孢菌株交配型地理分布
        2.2.3 同一生境下交配型构成
        2.3 其他Botrytis属菌株交配型
    3 结论与讨论
        3.1 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3.2 保护地灰葡萄孢群体有性生殖潜力分析
        3.3 保护地灰葡萄孢群体有性生殖难于发生的原因分析
        3.4 其他葡萄孢属交配型分子鉴定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灰葡萄孢BcMAT1-1-1的功能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剂和培养基
        1.1.3 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BcMAT1-1-1敲除同源重组片段的扩增
        1.2.2 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
        1.2.3 BcMAT1-1-1缺失突变体的PCR验证
        1.2.4 BcMAT1-1-1缺失突变体有性交配能力测定
        1.2.5 BcMAT1-1-1缺失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测定
        1.2.6 BcMAT1-1-1缺失突变体致病力测定
        1.2.7 BcMAT1-1-1缺失突变体药剂敏感性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BcMAT1-1-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获得
        2.2 BcMAT1-1-1缺失突变体有性交配能力
        2.3 BcMAT1-1-1缺失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分析
        2.3.1 菌落及微观形态观察
        2.3.2 菌核产量、大型分生孢子产孢量及萌发率
        2.4 致病力
        2.5 药剂敏感性
    3 结论与讨论
        3.1 BcMAT1-1-1对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2 BcMAT1-1-1对菌株田间适合度的影响
        3.3 BcMAT1-1-1对菌株有性生殖的影响
第四章 灰葡萄孢有性生殖对其遗传变异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剂和培养基
        1.1.3 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子囊盘诱导
        1.2.2 子囊孢子的获得
        1.2.3 有性子代菌株交配型构成分析
        1.2.4 有性子代菌株菌落表型分析
        1.2.5 有性子代菌株菌丝亲和性测定
        1.2.6 有性子代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1.2.7 有性子代菌株致病力测定
        1.2.8 有性子代菌株药剂敏感性测定
        1.2.9 咯菌腈靶标基因组氨酸激酶基因Bos1 序列分析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葡萄孢子囊盘诱导
        2.2 有性子代菌株交配型构成
        2.3 有性子代变异分析
        2.3.1 菌株表型
        2.3.2 菌丝亲合群
        2.3.3 菌丝生长速度
        2.4 致病力
        2.5 药剂敏感性
        2.6 组氨酸激酶Bos1序列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子囊盘诱导条件分析
        3.2 有性子代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3.3 有性子代菌株表型多样性分析
        3.4 有性子代菌株菌丝亲和群多样性分析
        3.5 有性子代菌株田间适合度变异分析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1 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PCR扩增MAT基因序列及第三章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人参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及嘧霉胺抗性检测和抗药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灰霉病防治研究
        1.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1.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1.3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
    2.人参灰霉病抗药性研究进展
    3.转录组学在真菌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4.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我国人参灰霉病菌抗药性水平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试剂
        1.3 含药平板制备
        1.4 灰霉病菌抗药性评价
        1.5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人参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
        2.2 人参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水平
        2.3 人参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水平
        2.4 人参灰霉病菌多重抗性分析
        2.5 人参灰霉病菌对异菌脲、嘧霉胺的交互抗性
    3.讨论
    4.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参灰霉病菌的多菌灵和异菌脲抗药性突变类型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实验试剂
        1.3 人参灰霉病菌DNA提取
        1.4 靶标基因片段扩增及测序
        1.5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抗性突变类型统计
        2.2 抗性突变类型相关性分析
    3.讨论
    4.本章小结
第四章 嘧霉胺胁迫诱导的人参灰霉病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处理
        1.2 实验流程
        1.3 总RNA提取
        1.4 文库构建及质检
        1.5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转录组测序数据概况
        2.2 嘧霉胺诱导的抗性及敏感菌株差异表达基因(DEGs)
        2.3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2.4 差异基因KEGG分析
    3.讨论
    4.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草莓灰霉病概述
        1.2.1 草莓灰霉病菌
        1.2.2 草莓灰霉病菌的代谢和致病
        1.2.3 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
        1.2.4 灰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1.3 草莓灰霉病菌的化学防治
        1.3.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1.3.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1.3.3 苯吡咯类杀菌剂
        1.3.4 吡啶胺类杀菌剂
        1.3.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3.6 啶酰菌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草莓灰霉病菌对五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药剂
        2.1.5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
        2.1.5.1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2.1.5.2 抗药性的检测
        2.1.6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敏感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1 辽宁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2 河北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3 北京市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抗药性频率
        2.2.1.4 新疆自治区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5 安徽省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6 四川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7 抗性频率测定结果分析
        2.2.2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多重抗药性
        2.2.3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1 辽宁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2 河北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3 北京市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4 新疆自治区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5 安徽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6 四川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7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检测结果分析
    2.3 讨论
3 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组合物研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3.1.3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田间防效测定
        3.1.3.1 组合物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3.1.3.2 组合物防病田间试验
    3.2 试验结果
        3.2.1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协同作用
        3.2.2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3.3 结论与讨论
4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葡萄灰霉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药突变型分布与多药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葡萄灰霉病概述
        1.1.1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分布
        1.1.2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1.2 葡萄灰霉病防治常用化学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及抗性研究现状
        1.2.1 二甲酰亚胺类
        1.2.2 苯并咪唑类
        1.2.3 苯吡咯类
        1.2.4 苯氨基嘧啶类
        1.2.5 烟酰胺类
        1.2.6 咪唑类
        1.2.7 有机硫类
    1.3 葡萄灰霉病菌多药抗性研究概况
    1.4 葡萄灰霉病菌抗药性检测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的多菌灵和异菌脲抗性突变型分布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1.5 试验药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葡萄灰霉病菌的活化
        2.2.2 葡萄灰霉病菌DNA的提取
        2.2.3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2.2.4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2.5 扩增产物测序
        2.2.6 不同抗性突变类型菌株的抗性水平测定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
        2.4.2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突变型分布
        2.4.3 多菌灵不同抗性突变型菌株的抗性水平
        2.4.4 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突变频率
        2.4.5 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突变型分布
        2.4.6 异菌脲不同抗性突变型菌株的抗性水平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分布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仪器
        3.1.4 主要试剂
        3.1.5 试验药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利用测序技术检测抗性突变类型
        3.2.2 不同突变型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验证
        3.2.3 不同抗性突变类型菌株的抗性水平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频率
        3.4.2 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分布
        3.4.3 不同突变型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验证
        3.4.4 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与抗性水平的关系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研究
    4.1 供试菌株
    4.2 试验方法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类型及其频率
        4.4.2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突变分布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及MDR1型多药抗性机制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培养基
        5.1.3 主要仪器
        5.1.4 主要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葡萄灰霉病菌的活化
        5.2.2 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初测
        5.2.3 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敏感基线的建立
        5.2.4 葡萄灰霉病菌MDR1型多药抗性的机制研究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现状及敏感基线的建立
        5.4.2 MDR1型多药抗性机制的研究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6)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杀菌剂抗药性的现状
    1.2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1.2.1 抗药性的产生原因
        1.2.2 抗药性机制
    1.3 微生物对杀菌剂的降解
    1.4 代谢组学研究农药降解的进展
    1.5 嘧霉胺的研究进展
        1.5.1 嘧霉胺的简介
        1.5.2 嘧霉胺在农产品中的降解
        1.5.3 嘧霉胺的环境显微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
    2.1 实验背景
        2.1.1 几种菌的筛选
        2.1.2 抑菌率分析
        2.1.3 嘧霉胺对草莓灰霉菌株生长的影响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2 供试培养基
    2.3 培养基质中嘧霉胺测定方法的建立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2 准确度与精密度
    2.4 实验处理
        2.4.1 菌悬液的培养
        2.4.2 供试菌液的处理
        2.4.3 样品前处理
        2.4.4 色谱条件
        2.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嘧霉胺降解产物的分析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仪器
        3.1.2 GC-MS实验部分
        3.1.3 结果与讨论
    3.2 仪器与方法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草莓灰霉菌的培养及样品前处理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果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人参灰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灰葡萄孢
        1.1 灰葡萄孢菌
        1.2 灰葡萄孢菌的致病机理
    2. 人参灰霉病的研究进展
        2.1 人参灰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2.2 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2.3 灰霉病的防治
    3. 灰葡萄孢遗传多样性及研究方法
        3.1 遗传多样性
        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3.3 灰葡萄孢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4. 灰葡萄孢对杀菌剂抗性的研究现状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人参灰葡萄孢的分离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菌株分离与保存
        1.4 灰葡萄孢形态特征观察及分类
        1.5 灰葡萄孢分子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类型分析
        2.2 分子鉴定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人参灰葡萄孢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引物合成
        1.3 引物初筛
        1.4 ISSR-PCR反应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初筛结果
        2.2 ISSR引物扩增结果
        2.3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人参灰葡萄孢致病力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接种体制备
        1.3 接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参叶片发病症状
        2.2 病斑直径
        2.3 灰葡萄孢致病力等级划分
        2.4 灰葡萄孢致病力分析
        2.5 致病力与形态类型的关系
    3. 讨论
第五章 人参灰葡萄孢对4种杀菌剂的抗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活化菌株
        1.3 接种
        1.4 统计抗药性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参灰葡萄孢抗性频率
        2.2 人参灰葡萄孢抗性类型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附录二 ITS序列测序结果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番茄灰霉病的现状
        1.1 病原物特性
        1.2 危害症状
        1.3 病害循环
        1.4 发病因素
        1.5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2 咯菌腈及其研究现状
        2.1 理化性质
        2.2 生物活性
        2.3 咯菌腈作用机理
        2.4 抗性机制
        2.5 国内咯菌腈对灰霉病的抗药性发展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番茄灰霉病病菌对咯菌腈潜在抗药性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番茄灰霉病病菌对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1.3 室内药剂驯化获得抗药性菌株
        1.4 抗性遗传稳定性及抗性倍数测定
        1.5 交互抗性测定
        1.6 番茄灰霉病菌抗咯菌腈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1.7 咯菌腈抗药性菌株和其敏感菌株的甘油含量测定
        1.8 咯菌腈抗药性菌株及其敏感菌株对渗透压敏感性的测定
        1.9 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抗药性机制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番茄灰霉病病菌对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2.2 药剂驯化获得咯菌腈抗性菌株
        2.3 抗性遗传稳定性
        2.4 交互抗性实验结果
        2.5 番茄灰霉病菌咯菌腈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2.6 咯菌腈抗药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对渗透压的敏感性
        2.7 番茄灰霉菌株BOS1基因的序列分析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山东地区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和啶酰菌胺的抗性及治理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灰霉病的发生与为害特点
    1.2 灰霉病菌的致病机理
    1.3 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3.1 农业防治
        1.3.2 生物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3.1 已登记的主要杀菌剂类别及品种
        1.3.3.2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1.3.3.3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1.4 灰霉病菌对杀菌剂抗性状况及机制
        1.4.1 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2 灰霉病菌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3 灰霉病菌对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4 灰霉病菌对苯吡咯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5 灰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6 灰霉病菌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7 灰霉病菌对甾醇脱甲基化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1.4.7.1 CYP51 基因的点突变
        1.4.7.2 CYP51 基因的过量表达
        1.4.7.3 转运蛋白的外排机制
    1.5 农药施用状况
        1.5.1 农药施用的问题
        1.5.2 农药施用技术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和溶液
        2.1.3 试验药剂
        2.1.4 试验试剂
        2.1.5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灰霉病菌敏感性测定
        2.2.2 灰霉病菌DNA提取与测序验证
        2.2.3 灰霉病菌野生型与突变型CYP51 基因的真核表达
        2.2.4 荧光定量RT-qPCR测定BcCYP51,BcatrB,BcatrD,Bcmfs1和BcmfsM2 基因的表达量
        2.2.5 适合度测定
        2.2.6 在离体番茄上氟唑菌酰羟胺对SDHI敏感和抗性菌株的抑制活性
        2.2.7 苯并烯氟菌唑的保护与治疗活性
        2.2.8 苯并烯氟菌唑在黄瓜植株上的传导性
        2.2.9 日光温室试验
        2.2.10 商品果中的杀菌剂残留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以及抗性机制
        3.1.1 2017-2019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
        3.1.2 灰霉病菌CYP51 的序列比对
        3.1.3 pPIC9K-CYP51 酵母转化子的验证
        3.1.4 酵母转化子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
        3.1.5 BcCYP51 和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3.1.6 适合度
    3.2 啶酰菌胺的抗性进化
        3.2.1 2014年-2019年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监测
        3.2.2 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机制
    3.3 新型SDHI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活性研究
        3.3.1 山东灰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敏感基线
        3.3.2 SDHI杀菌剂抗性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
        3.3.3 氟唑菌酰羟胺对SDHI杀菌剂敏感和抗性菌株的抑制活性
        3.3.4 氟唑菌酰羟胺与四种SDHI杀菌剂的相关性
        3.3.5 氟唑菌酰羟胺防治黄瓜灰霉病田间试验
    3.4 蘸花施药可行性分析
        3.4.1 苯并烯氟菌唑对灰霉病菌的敏感性
        3.4.2 苯并烯氟菌唑与三种SDHI杀菌剂的相关性
        3.4.3 苯并烯氟菌唑保护与治疗活性
        3.4.4 苯并烯氟菌唑在黄瓜植株上的传导性
        3.4.5 温室试验
    3.5 浸果施药的可行性分析
        3.5.1 咯菌腈的敏感性
        3.5.2 咯菌腈浸果施药防效验证
        3.5.3 咯菌腈和氯吡脲在商品瓜中的残留分析
        3.5.4 啶酰菌胺的温室试验
        3.5.5 啶酰菌胺在商品瓜中的残留分析
4 讨论
    4.1 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以及抗性机制
    4.2 啶酰菌胺的抗性进化
    4.3 高效、新型SDHI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4.4 蘸花施药
    4.5 浸果施药
5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项目资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授权专利

(10)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毒力增效作用及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灰霉病的概述
        1.1.1 发病主要症状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病害循环及发病规律
        1.1.4 综合防治措施
    1.2 杀菌剂复配研究
        1.2.1 杀菌剂复配的发展现状
        1.2.2 杀菌剂复配原则
        1.2.3 杀菌剂复配的目的和优点
        1.2.4 杀菌剂复配对靶标病菌的毒力评价
    1.3 复配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理研究
        1.3.1 杀菌剂复配增效及机理研究
        1.3.2 呼吸抑制剂类杀菌剂复配增效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番茄品种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2.2.2 最佳增效配比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的联合毒力
        2.2.3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2.2.4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2.5 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试验
        2.2.6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2.2.7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和菌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2.2.8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能量代谢的影响
        2.2.9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物质代谢的影响
        2.2.10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2 最佳增效配比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的联合毒力
    3.3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3.3.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3.2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干重的影响
        3.3.3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产孢量的影响
        3.3.4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核产生的影响
    3.4 最佳增效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试验
    3.5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3.6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3.7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7.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7.2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菌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8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能量代谢的影响
        3.8.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呼吸速率的影响
        3.8.2 最佳增效配比药剂对灰葡萄孢胞内ATP含量的影响
    3.9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物质代谢的影响
        3.9.1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3.9.2 最佳增效配比对灰葡萄孢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室内毒力及对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4.2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4.3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和细胞膜结构的影响
    4.4 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能量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致谢

四、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抗药性变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瓜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两种新型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D]. 李秀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灰葡萄孢自然群体交配型鉴定及有性生殖引起的遗传变异分析[D]. 杨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人参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及嘧霉胺抗性检测和抗药性机制研究[D]. 陈炳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D]. 冀俊.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5]我国葡萄灰霉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药突变型分布与多药抗性机制研究[D]. 贾爽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D]. 吕秀秀.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7]人参灰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药性研究[D]. 刘琨.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评估[D]. 李亚萌.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9]山东地区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和啶酰菌胺的抗性及治理新途径[D]. 何磊鸣.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10]啶酰菌胺与烯肟菌酯复配对灰葡萄孢毒力增效作用及机理初探[D]. 牛慧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植物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耐药性变异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