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役使动词、感知动词和帮助动词中典型动词在句法上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李罗军[1](2021)在《《发展汉语》放置类动词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文中研究表明
唐青海[2](2021)在《“致损义”类同素近义长短动词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宏伟[3](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利红阳[4](2020)在《“感觉”类认识立场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场标记是作者和说话人表达个人观点及态度立场的特殊语言现象,在话语建构和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料调查发现,“感觉”“觉得”“认为”“以为”“估计”等逐渐语用化和主观化为立场标记,在言语互动中浮现出不同于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在其具体使用和演变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基于此,本文以上述“感觉”类动词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场标记的定义和特征,运用立场三角分析框架,结合话语分析等理论和方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来界定“感觉”类动词的认识立场标记身份。在具体的论述中,我们结合所处序列环境、言语行为类型等探讨了“感觉”类立场标记在即时互动语境中的话语功能,并从历史角度考察了“感觉”类动词语法化的过程,及其演变成立场标记的动因和机制。此外,针对“感觉”类立场标记内部成员在位置分布、共现情态、确信程度、语用倾向、主观化程度等方面的特点作了异同比较,使现代汉语“感觉”类心理动词表达主观认识立场的基本面貌得到较为系统和清晰的展现。全文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引入研究对象“感觉”类动词,进而论述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次分别从心理动词、立场标记、“感觉”类动词等三个层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参考;最后阐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方法,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语料依据。第二章为“感觉”类立场标记的验证。我们首先通过区分元话语、评价、情态、言据性和主观性等相近范畴,明确了立场的界定范围。接着采用Du Bois的“立场三角”理论模型,分析其中的立场要素和行为,以此来判断“感觉”类动词在互动交际中充当认识立场标记。然后依据范畴化理论并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论述“感觉”类动词在位置分布、句法结构、韵律识别、意义及语用等方面的“去范畴化”表现,从而证明“感觉”类动词用作认识立场标记的基本条件。第三章分别从序列位置、言语行为、语用功能等方面来考察“感觉”类立场标记在交际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感觉”类立场标记常出现于“询问-回答”和“发起-接应”等毗邻语对;而且在不同语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内涵,即判断所述事件、评价事物现象、表达主观估测、强调因果事实、提出某种建议等言语行为;具体承担交际互动、话语组织和认知理解等功能。既可以表明说话人对交际内容的态度和情感,又可以发挥言外之力来调节交际的进行,并通过组织前后话轮、衔接交谈话题来构建立场语境,最终反映出人们的认知心理距离。第四章集中分析了“感觉”类立场标记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过程。通过溯源“感觉”类动词的历时语义变化发现,“感觉”“估计”由语素组合成词,“觉得”“认为”“以为”则由短语固化成词。它们最初皆为表示客观心理活动的动词,后由感知行为义引申出了观点认知义,进而虚化为主观认识立场标记。而这其中的演变动因主要有小句作宾语的话语环境刺激、第一人称作主语的主观视角联系、言语交际策略的影响、模糊表达的需要以及高频使用的促动等。第五章对“感觉”类立场标记的组成成员进行了比较。总体而言,“感觉”类立场标记在句法位置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即多处于小句首和话轮中间;受到词性、语义变化及确信度的影响,“感觉”类立场标记与第一人称代词结合的标记化程度不一,并且与情态副词等主观成分搭配时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功能选择上,“感觉”“觉得”多用于表达对事物的主观评价,“认为”“以为”常用在表示对事物的主观判断,“估计”则强调主体的估量和推测。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和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张月红[5](2019)在《配位结构的理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句法-语义-语用界面研究是近年来语言理论研究和实际语言分析的热点话题,配位结构理论正是语言多界面研究的一个集中体现。谓词的语义配价、句法题元及参与者的交际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配位结构。本文以配位结构经典概念为切入点,广泛吸收和借鉴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词典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思想,对配位结构的概念进行拓展,对其理论和应用进行系统化的审视,以俄语动词配位结构的分析为主,辅以俄汉语谓词类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相关考察,坚持客观充分的描写与合理有效的解释并行的原则。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广泛深入地研究文献资料,考察配位结构概念的嬗变和沿革,梳理配位结构研究的历史;检视配位结构在研究广义谓词句法语义关系方面的解释力,揭示配位结构理论的适用范围,详细区分和描写配位结构改变的各种情况;采用不同标准对俄语动词的配位结构进行分类,对俄语若干动词类别的配位结构进行详细的刻画和解析;研究俄语中可以充当谓词的名词、形容词、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属性,并运用配位结构理论分析汉语相关现象。本文创新性地将配位结构理论系统化并引入国内语言学界,尝试结合大量的俄汉语语料进行阐释,这有助于客观、全面地审视理论本身的应用价值,呈现谓词的句法-语义-交际特点,解析句子语义内部多层级之间复杂多变的对应关系。对俄汉语广义谓词配位结构的研究深化了语义研究的思想和内容,为积极有效地分析句子语义探寻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研究表明,配位结构普遍存在于谓词中,对不同的语言具有共相性,对不同语言事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语言的形式-语义对应关系和交际功能地位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配位结构理论视为指导语言学界面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借此一方面可以完善和深化配位结构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解释语言研究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拓语言学研究的创新领域。
李迅[6](2018)在《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文中提出“N1+V1+N2+V2”句法形式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但在内部语义上是非均质的,以“致使性”为参照点,可以分为致使性结构和非致使性结构。论文将致使性结构界定为V1NV2构式,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致使”范畴是一个典型的由复杂事件表达的语义范畴,而V1NV2构式则是对这种复杂事件的具体表达手段。论文以“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认知事件”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系统分析了 V1NV2构式以“致使”义为核心的表达功能。论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V1NV2构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及构式义的界定V1NV2构式包含了词汇型致使和分析型致使两种类型。词汇型致使的V1NV2,体现为隐性致使型事件;分析型致使的V1NV2,体现为显性致使型事件。显性致使型事件包括了迂回致使事件和回指致使事件两种下位类型;隐性致使型事件包括了使役事件、使能事件、使成事件、助成事件、共动事件以及归因事件等六种下位类型。论文坚持“基于用法的模型”思想,对超过370万字的新闻和小说的封闭语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型率和例率为主要考察点,以“基于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构式搭配分析”为思路,考察了各种下位类型构式中V1和V2的分布情况,以及V1和V2的搭配情况,根据用法的频率,确定了V1NV2构式表达的各种事件语义以及其中的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迂回致使事件和使役事件分别是显性致使和隐性致使两种事件类型的典型代表。依据典型范畴的事件语义,V1NV2构式义界定为:外部事件直接致使N实现V2表征的状态事件的发生,或外部施事N0通过V1手段直接或间接致使N产生V2表征的动作事件。二、显性致使V1NV2构式的分析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是这一类中用法占绝对优势的类型,论文将其作为这一部分的主要研究对象。在使因事件方面,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中的E1事件以构式关联的外部事件形式存在。事件名词和E,事件的表达具有“天然”的相容性,而非事件名词则以转喻的方式指代E,事件,转喻能力和“显着度”相关。在致使关系方面,“使”和“让1”这两个显性致使标记词的用法频率占了绝对优势分布。“使”和“让1”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分化。功能分化受到语体、事件类型以及V1动词语义等三个因素的制约。在结果事件方面,E2事件的下位类型包括“状态变化事件”、“感知变化事件”。围绕“状态变化”这个语义范畴,有5种语义类型:状态实现、状态延续、状态消失、状态量增、状态量减。围绕“感知变化”这个语义范畴,有2种语义类型:感官感知、心理感知。三、隐性致使V1NV2构式的分析使役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指令性”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指令性”依靠V1动词的词汇义得到具体表达。依据指令性语义的强弱,分为三类:弱指令性V1、一般指令性V1以及强指令性V1。一般指令性V1在使役事件中处于绝对优势分布,其致使的结果主要是动作类事件。使能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允禁”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根据“允禁”的类型,分为两大类:允许性V1和禁止性V1。使能型V1NV2构式中E2事件往往具有强动作性。助成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助力”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根据外部论元N0的参与度,可以分为Ⅰ型助成型和Ⅱ型助成型。共动型V1NV2构式有两个特征:一是致使关系必须存在;二是“共动”语义中有侧重,共动事件中的外部论元N0虽然参与了 E2事件的表达,但仅仅是伴随性的,而内部论元N才是E2事件的主要角色。使成型V1NV2构式在隐性致使类型中使用频率最低,是隐性致使V1NV2构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在致使关系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的跨范畴倾向,构式搭配有凝固倾向,搭配扩展功能有限。归因型V1NV2构式在隐性致使类型中最为特殊。归因型V1NV2构式在语义结构上更接近于显性致使V1NV2构式的特点,可以看作是无显性致使标记词的无意致使型构式的特殊类型。四、V1NV2构式致使功能体系的分析V1NV2构式应被看作是一个最高层级的抽象构式,以致使性为构式义的核心。“让”是个多功能的动词,以“让”为观察点,可以较完整地呈现出V1NV2构式从显性致使到隐性致使的功能联接体系。子构式体现出的“图式一一例示”联接关系的紧密度和构式的典型性特征高度相关。越符合“图式——例示”联接关系的子构式越接近V1NV2构式的典型范畴,反之则处于边缘范畴。V1NV2构式对“致使性”语义表达的全面性还体现在构式表达力互动类型功能的全面性。V1NV2构式覆盖了包括基本力稳定动态模型、次级力稳定动态模型以及转换力动态模型在内的所有的具体模式,甚至还延伸出具有鲜明汉语语法特征的两个新概括的模式。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对力动态系统模型的表达功能最丰富,说明致使方式的明确程度和力互动类型表达的多样性程度呈反比,在V1NV2构式中,致使方式越倾向于标记化,表达不同力互动类型的能力越强;致使方式越倾向于词汇化,越容易限定在特定的力互动类型表达范畴中。迂回致使型、使役型、使能型是V1NV2构式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子构式,在力动态系统模型中,恰恰也就是这三种类型拥有较强的跨模式分布的表达功能,说明跨模式分布的表达功能有利于构式更广泛的运用,或者说,用法能否更为普遍,使用频率能否更高,取决于该构式是否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类型的力互动模式。
倪涛[7](2018)在《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是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他将多年来对语言概念结构、概念结构中的类型与过程的思考汇集成册,出版了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Ⅰ)(Volume Ⅱ)。这一巨着不仅奠定了“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的理论基础,还为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概念结构的类型研究中,Talmy由深层概念结构与表层形态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出发,以运动事件为切入点,对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和事件的整合类型进行了细致考察。此后,他又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宏事件”(macro-event)为研究对象,以“词汇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和“事件整合类型”(event integration typology)为考察范式的“词化类型学”(lexicalization typology)理论。文献显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词化类型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运动事件。因此,本文集中讨论宏事件的另一类下属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在具体考察中,本文不仅论证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特质和图式核心,还将定量分析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语表形式、语义内涵和“形-义”类型。最后,本文将探究汉英语在上述方面存在异同的内外动因。首先,本文考察了状态变化事件的形态句法结构,具体包括: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结构和各个概念要素的编码手段。此外,本文还将“形态成分”和“事件参与者”的表现形式也纳入了考察范围。其次,本文分析了状态变化事件的内在语义,深入考察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以及动词词根、卫星语素、形态成分和参与者的语义特征。再次,在上述“外探形式”和“内掘语义”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类型学视角探究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联系,具体分析了“句法-语义映射”、“形式-语义对应”、“词汇化模式”、“事件整合类型”、“递增语义系列”和“参与者的生命度与事件表达”等问题。研究发现,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在上述“形-义”联系上异同共存,具有明显的类型倾向,但并不存在绝对的类型划分。具体来看,第一、句法-语义映射上,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直接程度明显弱于英语,即汉语的“不完全映射”占据优势,而英语的“完全映射”更为多见。然而,在语义的形式化手段上,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基本一致,都可以归纳为“前景化”、“背景化”、“词汇化”和“结构化”四种类型。第二、词汇化模式上,汉英状态变化事件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其中,动词词根在汉英致使、非致使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中均呈现出三种类型,而汉英卫星语素的词汇化模式则主要集中于一种类型。第三、语料显示,状态变化事件的“转变类型”不仅具有隐含特性,而且不能单独构成状态变化事件。相反,状态变化事件的“背景实体”却是一个突显要素,其不仅可以单独构成状态变化事件,还与隐性的“转变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相对于“转变类型”,状态变化事件的“背景实体”更具核心地位。也就是说,状态变化事件的核心图式是“背景实体”或者“转变类型+背景实体”。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发现,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在整合类型上均呈现出多样化的混合特征。因为,在本文的语料范围内,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均存在少量的均等框架用例。除此之外,汉语的动词框架结构和卫星框架结构基本均衡,而英语的动词框架结构则占据绝对优势。第四、根据语义递增分析,本文发现,汉语的“未定完成义动词”和“蕴含完成义动词”较多,而“完全完成义动词”较少;英语的“固有完成义动词”和“完全完成义动词”较多,而“蕴含完成义动词”较少。此外,添加卫星成分在汉语中可以表达或确认实现意义,而英语则通过附加卫星成分来削弱这种意义。与此同时,汉语的卫星语素还可以表达“欠额实现”、“超额实现”、“反向实现”和“其他事件”,而英语卫星语素的此类用例很少。第五、由语料分析可见,排除语用因素,事件参与者的生命度不仅决定着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主宾位序,还影响着其语态和句式的选用。也就是说,当施事的生命度高于受事时,及物结构往往是主导的句法形式,而当施事的生命度低于受事时,被动结构和一些有标记的句式常常成为首选。此外,参与者的生命度还影响着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中动词的使役交替。总体上,高生命度的施事和低生命度的受事比较易于形成一个完整的致使链,也更容易进行非使役化操作。当然,本文是立足于“致使”来看待状态变化事件的,因此其主语并不限于狭义的“施事”,而是广义的“致事”,因而在生命度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后,本文还探究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异同的内外动因。首先,在表征方式上,本文认为,“空间”虽有利于突显状态变化事件与运动事件的共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作为一个概念领域的特质。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状态变化事件在“形”和“义”两方面都与运动事件存在不同。对此,“属性的时间历程”比“状态的抽象位移”更具解释力。由此,本文认为,在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化中,“时间”是更具优势的路径。当然,由于同源性和隐喻投射,“空间”和“时间”在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化中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其次,在状态变化事件的编码中,“经济性”、“象似性”,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充分体现了语言结构和功能压制的相对平衡。此外,语言的类型特质、传统习俗、动态运用和历时发展等多种因素也对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形义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上,本文以“状态变化事件”为切入点为汉英比较研究发掘了新的对比基础。同时,本文关于状态变化事件的集中讨论不仅可以为其他下属事件的个性分析提供参考,还有利于改变目前宏事件研究的停滞现状。
渠默熙[8](2018)在《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文中提出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王艳[9](2017)在《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果”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功能范畴,但不同语言在表达这一功能范畴时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由于结果常由动作、过程所引起,因此,反映到语言形式上,表原因的形式主要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为主,但也有一些语言(如汉语)可以由表状态的形容词表达原因。综合各语言事实,表达行为与结果范畴的语言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类:动词及其形态、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附加词短语、动词+名词及其以上几类的镜像序列,少数语言中存在形容词+形容词的情况。本文使用“结果式”代指以上各种可能的语言形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结果式的某些蕴含共性与语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对东亚区域范围内的语言的结果式进行研究。语言系属上,依次对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进行介绍。句法语义上,从结果式的句法表征、语义解释以及句法-语义界面进行研究。最后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所形成的交点间的规律及其蕴含共性,探求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其相应规则的动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形态句法的特点从人类对“动作-结果”不同的认知策略来看,编码形式可以有“先因后果”(V-R)与“先果后因”(R-V)两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先因后果”型,结果性成分R置于动作行为V之后,“V-R”的组合序列是各语言的优势序列。但这两大语系中也有少数语言存在“先果后因”的编码方式。但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日语中,“先果后因”型与“先因后果”型都是重要的编码策略。东亚地区结果式大致可以分为词汇型、形态型与分析型三类。词汇型、形态型的出现频率与形态变化的丰富程度呈正相关,而形态丰富的语言与VR凝固程度呈反相关。阿尔泰语系结果式以词汇型、形态型为主,藏缅语族的藏语、羌语次之,景颇语与缅语支仍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古代汉语与藏缅语编码形式非常相似。现代汉语以固定句法的VR为主,词汇型、形态型较少;越南语与汉语相近,苗瑶、侗台语族次之,彝语支也已经产生固定且能产的VR结果式。东亚地区结果式VR的发达程度,与语言形态丰富程度或者分析性特征显着程度有关,同时语序类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是否有固定的句法形式及其能产性高低对其进行分类,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分布有如下梯度:“汉语>越南语>苗瑶语族、侗台语族(泰语)>彝语支>日语>藏语>羌语>维吾尔语、韩语”。在藏缅语内部表现为“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藏语>羌语”。在彝语支内部也呈现一定层次,相较于彝语、傈僳语、纳西语,拉祜语有更为固定的句法形式与更强的类推力。东亚地区语言中进入结果式V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活动动词,有些语言允许状态谓词进入V的位置,但大多数语言中成就动词与完成动词不会出现在V的位置上。少数语言如汉语允许性质形容词出现在V的位置上。能进入结果式R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形容词、状态谓词、成就动词以及语义发生虚化的动词。东亚地区V、R、O、NEG语序倾向性符合WALS的统计结果,其中SVO语序的语言,“SNegVO”语序为优势语序,VR入句后的语序有三种:(i)“S-NegV-R-O”、(ii)“S-Neg-V-O-R”(iii)“S-V-O-Neg-R”。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中,否定副词进入结果式的语序倾向是“S-O-Neg-V-R”。(二)语义特点如果一种语言中没有弱结果式,那么它也没有强结果式。换言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强结果式,那么它必有弱结果式(Washio1999、2002)。弱结果式无标志,而强结果式有标志(Li Chao2007)。动作行为最自然的结果、规约性结果,容易与动词融合为VR,往往也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类推力越强,在越多的语言中使用。句法上有固定VR形式的语言,间接致使、强结果式更为多产。尽管其他语族的语言中也存在强结果式,但结果式的能产性并没有汉语的那么强。从跨语言来看,VR具有极强的类推力,语言中VR产生后,将会推动把更多的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压缩进VR内。从语义上看,语义相关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融合为VR结果式。使用连词的情况,多是语义相关度不高,V与R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宾语的结果式蕴含了指向主语的结果式。若一种语言有例外格标记结果式,那么它一定有指向宾语的结果式。(三)结果式事件结构模板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有四类图式:[ACT]CAUSE[BECOME]、[ACT]CAUSE[ACT]、[BECOME]CAUSE[BECOME]、[BECOME]CAUSE[ACT]。其中,事件结构最为典型的是[[x ACT]CAUSE[BECOME[y]]]。先果后因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主要是“[[BECOME[x]]BY[x ACTy]]”。东亚地区语言连动式比较发达,因此,表示高使动性动作的动词(“[x ACTy]”)可以出现在R的位置上。由于有的语言状态谓词不能出现在原因性成分位置(即V)上,因此,不会出现[[BECOME[x<STATE1>]]CAUSE[BECOME[x<STATE2>]]]。但汉语中有[[x]CAUSE[x ACTy]]类表示低使动性的性状形容词引发高使动性的动作。东亚语言结果式的出现与发展,既有语言内部因素也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汉语结果式具有形式固定、组合灵活、能产性强的特点,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结果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相同语序类型的苗瑶、侗台语族,也影响到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族。许多少数民族语的结果式的句法形式越来越趋于固定,更具有类推力。总之,语言接触推动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本文研究为结果式跨语言研究提供类型差异与共性的证据,有助于突破各单语研究的局限,重新认识这一个范畴,也有助于促进结果式在机器翻译与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郭琼[10](2016)在《现代汉语动词的量性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范畴”是一个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且涉及到词汇、语法、语音及语用等各个层面。本文主要运用“量范畴”的知识,通过实际语料的考察来揭示现代汉语动词的一个重要属性——量性特征,探究这些量性特征与动词句法功能之间的某种联系,并试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具体来看,包括绪论和结语,全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简单梳理“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第二,概述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三,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所运用的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动词的量性特征进行分类。动词所表示的量是计量行为的力度、涉及的范围、活动的幅度、反复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长等。此外,它还包括动作所涉及对象的数量以及动作所表现出的级序等。可见,与动词有关的量性特征极为丰富,可以体现在行为动作的各个方面,如所作用对象的数量上、动作凸显的空间上、所指动作的次数上、动作持续的时间上、动作的力度或幅度上以及动作表现出的“级序”上等。我们将这些量性特征依次称为“物量”、“空间量”、“反复量”、“时间量”、“程度量”以及“递次量”等。但是,现代汉语中大部分动词自身并不表现出这些量性特征,即大多数动词所具有的量是隐性的、不确定的。这样的动词我们称之为“非定量动词”;而有少量的动词本身就表现出了某种特定的量性特征,即它们所具有的量是显性的、确定的。这样的动词我们称之为“定量动词”。可见,本文所涉及的“定量动词”和“非定量动词”,与量范畴中所指的“定量”和“非定量”的概念有所不同。另外,这些定量动词在用法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首先,它们不与表达同一量的其他方式搭配;其次,它们可以与凸显其他量的方式同现;最后,它们在句法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惰性”。第三章,非定量动词的定量化。第二章将动词的量分为六种类型:物量、空间量、反复量、时间量、程度量和递次量。而大部分动词所蕴含的量是隐性的、不确定的,那么,需要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使之凸显并固化,即非定量动词定量化。非定量动词定量化的手段有很多,可以运用词法手段,即由半自由的副词性语素和单音节动词或动词性语素构成凸显某种量性特征的合成词;也可以运用句法手段,主要是在动词前后添加某种成分或者通过重叠形式;还可以运用语用手段,主要指辞格和上下文语境。这三种定量化手段中,以句法手段为主。一般来说,定量化的方式不同,所凸显动词量的类型也就不同,即不同的定量方式往往对应着动词某种特定的量性特征。但有时同样一种定量方式,却可以凸显动词不同的量性特征。此外,动词所能凸显的量性特征,与动词本身的语义及语法特征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四章,探讨动词的量性特征与其时体和否定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在时体方面,动词所凸显的不同类型的量对动词本身时体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即使凸显了同一类型的量,但因其凸显方式的不同,其影响作用也有所差异。另外,有的动词定量形式虽然看似可以与动态助词“着”、“了”或者“过”共现,但是,所形成的句法结构与原来相比,有所改变。因此,要仔细辨别,才能正确地判断其是否具有某些时体特征;而在否定方面,凸显不同量性特征的动词定量式却表现出一致性,即它们一般不能单独用于否定句或其否定表达的可接受度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动词凸显某一量性特征时,其显着性一般比较高。而在认知上,具有显着性特征的事物,往往不容易消失。因此,凸显量性特征的动词通常只有肯定式表达,而没有否定式表达。第五章,考察动词的程度量与其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动词的程度量一般指动词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力度及活动的幅度等。这里的“行为动作或活动”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所以,“很+VP”、“小小+VP”以及“X大发了”格式均凸显行为动作或心理性状的程度量,而其构成成分VP或X通常是表示心理活动或性状类的VP,有时也可以是表示具体行为动作的VP。与典型动词相比,三种结构在其句法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即某些用法上不如典型动词自由,例如“时体方面”、“重叠方面”、“指称方面”以及“否定表达”等等。另外,在表达功效上,三者均表达一种主观的评价义,带有说话人某种特定的感情色彩。如“小小+VP”结构通常体现说话人“谦逊”、“低调”的情感态度。以上三种结构所呈现出的句法特点和表达功效主要是由它们的量性特征所决定的,即它们所凸显的程度量对其句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很+VP”、“小小+VP”以及“X大发了”格式都是表达心理活动或性状的程度,重在强调某种抽象的性状义,而不是具体的动作义。因此,三种结构的动作性和时间性都比较弱,其句法功能与典型动词相比,有所差异。第六章,考察动词的反复量与其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动词的反复量主要指动词所指行为动作的反复发生。“一V1一V2”构式和动词AABB复叠式均凸显行为动作的反复量,使得两者在句法表现和语用表达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在句法上,“一V1一V2”构式和动词AABB复叠式都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如状语、谓语、定语和补语等。有时,二者还可以独立地充当小句;在语义指向方面,当二者充当谓语时,其语义指向较为单一,一般都指向主语所指代的事物。而当充当状语时,二者则容易形成多向语义指向;在时体用法方面,二者也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动词AABB复叠式的配价也与其构成成分动词的有所不同。而在语用表达上,“一V1一V2”构式和动词AABB复叠式都具有较强的描写功能,都着重描写事物或动作状态的当下情态。二者均凸显动作状态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且一般多用于描写性的文体中,很少出现在论述性和说明性的文体。以上种种表现与两者的量性特征密切相关,因为它们都强调行为动作的反复发生,而动作反复发生的同时也延续了动作进行的时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种语法结构都表达了动作“量”的增加。当这种动态的量加大到一定限度时,人们所感受到的不再是某个动作的简单进行,而是“人或事物某段时间内静态的属性或状态”。这时,“一V1一V2”构式和动词AABB复叠式便引申出了类似形容词的性状义,并具有了一定的描写功能。此外,在句法功能上,与形容词的用法也有了一定的共性。第七章,概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英语役使动词、感知动词和帮助动词中典型动词在句法上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役使动词、感知动词和帮助动词中典型动词在句法上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致使范畴概述 |
2.2.1 致使概念内涵 |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
2.3.5 类型学视角 |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
3.3.1 功能句法理论 |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
3.4 小结 |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
4.2.1 英语词汇致使 |
4.2.2 汉语词汇致使 |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4.4.1 致使动作过程 |
4.4.2 致使关系过程 |
4.4.3 致使心理过程 |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
4.6 小结 |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5.4.1 致使动作过程 |
5.4.2 致使关系过程 |
5.4.3 致使心理过程 |
5.4.4 致使交流过程 |
5.4.5 致使行为过程 |
5.4.6 致使存在过程 |
5.4.7 致使气象过程 |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
5.6 小结 |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
6.1 引言 |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6.4.1 致使动作过程 |
6.4.2 致使关系过程 |
6.4.3 致使心理过程 |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
6.6 余论 |
6.6.1 致使义“得”字句 |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
6.7 小结 |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
7.1 引言 |
7.2 双宾语结构 |
7.3 双名结构 |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
7.4 与格结构 |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
7.5 小结 |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
8.1 引言 |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2 本研究的贡献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感觉”类认识立场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心理动词研究概述 |
1.2.2 立场标记研究概述 |
1.2.3 “感觉”类动词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启示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感觉”类立场标记的验证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别范畴 |
2.1.2 立场三角 |
2.2 句法、语义、语用验证 |
2.2.1 句法验证 |
2.2.2 语义验证 |
2.2.3 语用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感觉”类立场标记的功能 |
3.1 序列环境 |
3.1.1 询问-回答序列 |
3.1.2 发起-接应序列 |
3.2 言语行为类型 |
3.2.1 判断型 |
3.2.2 评价型 |
3.2.3 推测型 |
3.2.4 阐释型 |
3.2.5 建言型 |
3.2.6 占据型 |
3.3 语用功能 |
3.3.1 交际互动功能 |
3.3.2 话语组织功能 |
3.3.3 认知理解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感觉”类立场标记的形成 |
4.1 形成过程 |
4.1.1 语法化和主观化 |
4.1.2 “感觉”的形成 |
4.1.3 “觉得”的形成 |
4.1.4 “认为”等的形成 |
4.2 形成原因 |
4.2.1 话语环境的刺激 |
4.2.2 言者视角的联系 |
4.2.3 交际策略的影响 |
4.2.4 频率重复的促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感觉”类立场标记的比较 |
5.1 句法方面 |
5.1.1 位置分布 |
5.1.2 主语选择 |
5.1.3 共现成分 |
5.2 语义方面 |
5.2.1 语义变化 |
5.2.2 确信程度 |
5.3 语用方面 |
5.3.1 话语功能 |
5.3.2 口语化程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配位结构的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新意 |
五、论文结构 |
六、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配位结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俄罗斯语言学界的配位结构研究 |
一、列宁格勒类型学流派的配位结构观 |
二、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位结构观 |
三、动态语义学的配位结构观 |
第二节 西方语言学界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国内语言学界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配位结构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配位结构的相关概念 |
一、基础性概念 |
二、配位结构概念 |
第二节 配位结构的适用范围 |
一、配价的填充与题元的类型 |
二、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三、广义谓词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配位结构的变换 |
一、语义配价的分裂 |
二、语义配价的移位 |
三、语义配价的合并 |
四、语义配价的表层缺失 |
五、新语义配价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词配位结构的类型研究 |
第一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层级类型 |
一、初始配位结构 |
二、派生配位结构 |
第二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语义类型 |
一、基于配价类别的配位结构 |
二、基于语义类别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句法类型 |
一、从属动词的配位结构 |
二、分析性谓语的配位结构 |
第四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组合类型 |
一、合并型配位结构 |
二、分裂型配位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词配位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二价及物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配位结构的类型 |
二、自然力量/外部原因 |
三、无人称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带内嵌参与者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内嵌参与者与内嵌现象 |
二、内嵌参与者的词汇类别 |
三、带内嵌参与者动词的主题类别 |
四、带内嵌参与者动词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对称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对称谓词与对称动词 |
二、对称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三、对称动词的句法题元 |
第四节 创造形象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词汇语义参数与词汇语义派生 |
二、创造形象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三、创造形象动词的配价移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义谓词的配位结构研究 |
第一节 谓词性名词的配位结构 |
一、“系词+题元”名词 |
二、“系词+题元”类名词的配位结构 |
三、“系词+题元”类名词派生结构的配位结构 |
第二节 谓词性形容词的配位结构 |
一、形容词的语义类别 |
二、形容词的配价和配位结构 |
三、情感形容词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谓词性副词的配位结构 |
一、副词的辖域 |
二、非谓词性副词及其语义分析 |
三、谓词性副词的配位结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缘起与研究目标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理论背景 |
第三节 语料说明 |
一、语料来源 |
二、语料统计方法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回顾与思考 |
第一节 兼语式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兼语式名称的讨论 |
二、“兼语式”独立地位的争议 |
三、兼语式范围的研究 |
四、兼语式研究的方法论 |
五、兼语式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
第二节 “事件”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 |
一、“事件”的含义 |
二、“事件”研究方法的分化 |
三、“事件”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事件结构的语义研究 |
五、事件结构的句法研究 |
六、汉语中的事件结构研究 |
第二章 V_1NV_2构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及构式义的界定 |
引言 |
第一节 复杂事件视角下的V_1NV_2构式界定 |
一、“N_1+V_1+N_2+V_2”句法形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分析 |
二、V_1N_V2构式的界定 |
第二节 V_1NV_2构式的致使类型 |
一、“致使”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用法 |
二、显性致使和隐性致使 |
第三节 V_1NV_2构式的能产性——“基于用法的模型” |
一、“构式型率”和“构式例率”的总体考察 |
二、V_1的语义类型分析 |
第四节 V_1NV_2构式的典型事件和非典型事件——基于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构式搭配分析 |
一、V_2的语义类型分析 |
二、V_1和V_2搭配强度分析与事件语义概括 |
三、“隐性致使事件——显性致使事件”的内部连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V_1NV_2构式义的概括 |
第三章 V_1NV_2构式的显性致使事件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使因事件分析 |
一、使因事件与显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连接方式 |
二、使因事件的识解路径 |
三、转喻能力与使因事件表征 |
第二节 致使关系分析 |
一、致使关系的功能分化 |
二、来自语料的观察 |
三、来自构式搭配的观察 |
四、小结 |
第三节 迂回致使结果事件分析 |
一、状态变化类结果事件 |
二、感知变化类结果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_1NV_2构式的隐性致使事件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使因——结果”事件结构的识解 |
一、基于动词和构式互动分析的词汇分解模式 |
二、V_1动词的构式准入机制 |
第二节 致使关系功能分化与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多义联接 |
一、多义联接的基本理据 |
二、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多义联接类型 |
第三节 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使因——结果”事件结构分析 |
一、使役型V_1NV_2构式 |
二、使能型V_1NV_2构式 |
三、助成型V_1NV_2构式 |
四、共动型V_1NV_2构式 |
五、使成型V_1NV_2构式 |
六、归因型V_1NV_2构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_1NV_2构式致使功能体系 |
第一节 致使功能表达视角下的V_1NV_2构式的层级性 |
一、“让_1”的显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
二、“让_2”的隐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
三、“让_3”的隐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
四、“图式——例示”联接紧密度与V_1NV_2构式典型性的关系 |
五、V_1NV_2构式层级性研究小结 |
第二节 力动态系统视角中的V_1NV_2构式致使功能研究 |
一、力动态理论简介 |
二、“基本力稳定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
三、“转换力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
四、“次级力稳定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
五、V_1NV_2构式致使性表达的其他力动态模式 |
六、力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研究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词化类型学的研究背景 |
1.1.2 “状态变化”的研究背景 |
1.1.3 “状态变化事件”的研究背景 |
1.2 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创新与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 |
1.3.2 本文的意义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宏事件 |
2.1.2 状态变化事件 |
2.1.3 词化类型学理论 |
2.1.4 其他的相关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3 语料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表现形式 |
3.1 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
3.1.1 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
3.1.2 英语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
3.1.3 状态变化事件之句法表现的汉英对比 |
3.2 状态变化事件之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
3.2.1 汉语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
3.2.2 英语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
3.2.3 框架事件之编码形式的汉英对比 |
3.3 状态变化事件之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
3.3.1 汉语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
3.3.2 英语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
3.3.3 副事件之编码形式的汉英对比 |
3.4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
3.4.1 汉语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
3.4.2 英语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
3.4.3 形态成分之表现形式的汉英对比 |
3.5 状态变化事件之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
3.5.1 汉语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
3.5.2 英语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
3.5.3 致使要素之表现形式的汉英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内涵 |
4.1 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
4.1.1 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
4.1.2 英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
4.1.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表征的汉英对比 |
4.2 状态变化事件之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
4.2.1 汉语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
4.2.2 英语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
4.2.3 动词词根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3 状态变化事件之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
4.3.1 汉语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
4.3.2 英语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
4.3.3 卫星语素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4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
4.4.1 汉语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
4.4.2 英语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
4.4.3 形态成分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5 状态变化事件之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
4.5.1 汉语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
4.5.2 英语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
4.5.3 参与者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义类型 |
5.1 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关联 |
5.1.1 汉英句法-语义的映射联结 |
5.1.2 汉英形式-语义的对应关系 |
5.1.3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义关联的汉英对比 |
5.2 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
5.2.1 汉英动词词根的词汇化模式 |
5.2.2 汉英卫星语素的词汇化模式 |
5.2.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词汇化模式的汉英对比 |
5.3 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递增分析 |
5.3.1 汉英动词词根的语义递增分析 |
5.3.2 汉英卫星语素的语义递增分析 |
5.3.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递增的汉英对比 |
5.4 状态变化事件的整合类型 |
5.4.1 汉英框架事件的整合类型 |
5.4.2 汉英副事件的整合类型 |
5.4.3 状态变化事件之整合类型的汉英对比 |
5.5 状态变化事件的参与者与事件表达 |
5.5.1 汉英参与者的生命度与事件的句式选用 |
5.5.2 汉英参与者的生命度与动词的使役交替 |
5.5.3 状态变化事件之参与者与事件表达的汉英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理据探究 |
6.1 状态变化事件与事件的编码方式 |
6.1.1 状态变化事件的空间特质 |
6.1.2 状态变化事件的时间内涵 |
6.1.3 状态变化事件的时空隐喻 |
6.2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编码原则 |
6.2.1 状态变化事件与“象似性” |
6.2.2 状态变化事件与“经济性” |
6.2.3 编码原则的相互作用 |
6.3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类型特质 |
6.3.1 汉英的分析与综合 |
6.3.2 汉英的意合与形合 |
6.3.3 汉英的动态与静态 |
6.4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语用特征 |
6.4.1 汉英的传统习俗 |
6.4.2 汉英的运用特色 |
6.4.3 汉英的发展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发现 |
7.2 本文的不足与反思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参考工具书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
1.2.2 国外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理念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语料来源 |
第2章 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
2.1 “伴随”及伴随范畴的定义 |
2.2 伴随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
2.3 建立伴随范畴的哲学基础及其必要性 |
2.4 伴随关系的认定 |
2.4.1 事件的定义与范围 |
2.4.2 事件词与事件表达 |
2.4.3 事件分类 |
2.5 伴随范畴的分类及其句法表现 |
2.6 伴随范畴与相关语言现象的辨别与区分 |
2.6.1 伴随范畴与连词、介词 |
2.6.2 伴随范畴与交互动词 |
2.6.3 伴随范畴与凭事范畴、空间范畴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 |
3.1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句法语义考察 |
3.1.1 “X随”类动词的分布范围 |
3.1.2 “X随”类动词的共现成分 |
3.1.3 “X随”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
3.2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
3.2.1 “伴随”的词汇化 |
3.2.2 “跟随”的词汇化 |
3.2.3 “追随”的词汇化 |
3.3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
3.3.1 生命度和竞争关系 |
3.3.2 主观性和意志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 |
4.1 小句的概念与辨析 |
4.2 小句的分类与时间表征方式 |
4.3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2 状语小句和系列动词结构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3 补语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4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特点 |
4.5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 |
4.5.1 标记理论与句内伴随标记 |
4.5.2 小句降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 |
5.1 伴随范畴与语篇叙述视角 |
5.1.1 叙述视角的分类 |
5.1.2 叙述视角对伴随范畴的影响 |
5.1.3 叙述视角的时间定位选择与时间参考选择 |
5.2 伴随范畴与小句话题 |
5.2.1 话题的定义与分类 |
5.2.2 话题链的定义 |
5.2.3 表达伴随关系时的视角切换与话题选择 |
5.2.4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导入方式 |
5.2.5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选取方式 |
5.3 伴随范畴与语篇修辞结构 |
5.3.1 修辞结构理论 |
5.3.2 修辞结构在叙述语篇中的分布趋势 |
5.3.3 修辞结构与伴随范畴的对应关系 |
5.4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 |
5.4.1 句际伴随标记 |
5.4.2 小句降级 |
5.4.3 常规语序与非常规语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 |
6.1 规约化的定义 |
6.2 事物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
6.3 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
6.3.1 单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
6.3.2 多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
6.4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特点、动因与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 |
7.1 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表达 |
7.1.1 西班牙语的一般事物伴随标记 |
7.1.2 西班牙语的典型事物伴随标记 |
7.1.3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比较 |
7.2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表达 |
7.2.1 名词及名词词组 |
7.2.2 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 |
7.2.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
7.2.4 并列复合句 |
7.2.5 主从复合句 |
7.2.6 比较句 |
7.2.7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比较 |
7.3 西班牙语伴随关系在语篇中的表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 |
8.1 伴随标记的语言学解释 |
8.1.1 伴随标记的分布 |
8.1.2 伴随标记分布的认知动因 |
8.2 小句降级的语言学解释 |
8.2.1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 |
8.2.2 小句降级的前提 |
8.2.3 小句降级的认知动因与目的 |
8.2.4 小句降级的性质与作用 |
8.2.5 小句降级的倾向性 |
8.3 语序调节的语言学解释 |
8.3.1 前后景的定义 |
8.3.2 BFP原则与常规语序 |
8.3.3 瞬间性事件与权重降低 |
8.3.4 BFP原则与体标记设置 |
8.3.5 语序调节的认知动因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第二章 结果式研究综述 |
2.1 VR结果式的界定 |
2.1.1 关于真假结果式VR的讨论 |
2.1.2 关于VR结果式的名称 |
2.1.3 结果式的特点 |
2.1.4 结果式VR的判定 |
2.1.5 跨语言研究中结果式的定义 |
2.2 结果式形态与句法 |
2.2.1 V与R的类型 |
2.2.2 V、R、O排序 |
2.3 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2.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2.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2.4 结果式论元实现 |
2.4.1 有关句法映射的观点 |
2.4.2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2.4.3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结果式 |
3.1 汉语概况 |
3.2 汉语结果式句法表现 |
3.2.1 现代汉语结果式的编码形式 |
3.2.2 进入结果式VR的词类及结果式类型 |
3.2.3 VR特殊用法及其相关句式 |
3.2.4 汉语结果式句法在历时上的演变 |
3.3 汉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3.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3.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3.4 汉语结果式论元实现 |
3.4.1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3.4.2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 |
4.1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概况 |
4.1.1 藏缅语族语言概况 |
4.1.2 藏缅语族结果式研究现状 |
4.2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的形态与句法 |
4.2.1 藏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2 羌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3 景颇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4 缅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5 彝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6 藏缅语结果式句法表现的特点 |
4.3 藏缅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4.3.1 藏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2 羌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3 景颇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4 缅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5 彝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4 藏缅语族结果式论元实现 |
4.4.1 藏语与羌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2 景颇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3 载瓦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4 拉祜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 |
5.1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概况 |
5.1.1 苗瑶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1.2 侗台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2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2.1 结果式的判定标准 |
5.2.2 苗瑶语族结果式句法表现 |
5.2.3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3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3.1 苗瑶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5.3.2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4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1 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2 壮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3 傣语与泰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亚语系结果式 |
6.1 南亚语系概况 |
6.1.1 南亚语系语言概况 |
6.1.2 南亚语系结果式研究现状 |
6.2 南亚语系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6.2.1 V-R类型 |
6.2.2 使动范畴 |
6.2.3 “先果后因”的编码形式 |
6.3 结果式的其他句法表现 |
6.3.1 关于V、R、O的语序 |
6.3.2 处置式、被动句 |
6.3.3 可能式、否定形式 |
6.4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6.4.1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6.4.2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6.5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1 佤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2 越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 |
7.1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研究概况 |
7.2 维吾尔语结果式 |
7.2.1 维吾尔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2.2 维吾尔语结果式的语义与事件结构模板 |
7.3 韩语结果式 |
7.3.1 韩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3.2 韩语结果式语义特点 |
7.3.3 韩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4 日语结果式 |
7.4.1 日语结果式的研究概况 |
7.4.2 日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4.3 日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7.4.4 日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跨语言的规则与类型学解释 |
8.1 关于形态句法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则 |
8.1.1 各语言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8.1.2 各语言进入V、R的词类 |
8.1.3 语序类型(SOV\SVO)与V、R、O组合的倾向性 |
8.1.4 结果式与处置句、被动句的关系 |
8.1.5 结果式的否定形式 |
8.2 关于语义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2.1 强弱结果式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2 指向宾语与主语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3 歧义句 |
8.3 关于事件结构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4 结果式VR在东亚地区语言中普遍使用的条件 |
8.4.1 语言内部因素 |
8.4.2 语言外部因素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
9.2 本文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10)现代汉语动词的量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代汉语动词研究是汉语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
1.1.2 量范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范畴之一 |
1.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量范畴的相关研究 |
1.2.1.1 概念关系问题 |
1.2.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2 动词的量研究 |
1.2.2.1 研究综述 |
1.2.2.2 基本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践意义 |
1.4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运用的理论 |
1.4.2 本文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
1.4.2.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4.2.2 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
1.4.2.3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4.2.4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
1.5 结构安排与语料来源 |
1.5.1 结构安排 |
1.5.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动词的量性特征及其分类 |
2.1 动词的量 |
2.2 动词的量性特征 |
2.3 定量动词 |
2.3.1 定量动词的类型 |
2.3.1.1 凸显物量的定量动词 |
2.3.1.2 凸显空间量的定量动词 |
2.3.1.3 凸显反复量的定量动词 |
2.3.1.4 凸显时间量的定量动词 |
2.3.1.5 凸显程度量的定量动词 |
2.3.1.6 凸显递次量的定量动词 |
2.3.2 定量动词的句法特点 |
2.3.2.1 “同量”相斥 |
2.3.2.2 “异量”相吸 |
2.3.2.3 句法惰性 |
2.3.2.4 不可重叠 |
2.3.2.5 否定受限 |
2.4 非定量动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定量动词的定量化 |
3.1 可定量的类型 |
3.2 定量化的方式 |
3.2.1 词法手段 |
3.2.2 句法手段 |
3.2.2.1 宾语成分 |
3.2.2.2 介词结构 |
3.2.2.3 补语成分 |
3.2.2.4 状语成分 |
3.2.2.5 重叠形式 |
3.2.2.6 相关框架 |
3.2.3 语用手段 |
3.2.3.1 辞格 |
3.2.3.2 语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词的量性特征与时体和否定的关系 |
4.1 动词的量性特征与时体的关系 |
4.1.1 现代汉语中的时体系统 |
4.1.1.1 时体的定义 |
4.1.1.2 时体的分类 |
4.1.2 动词定量形式的时体情况 |
4.1.2.1 凸显物量的定量形式 |
4.1.2.2 凸显空间量的定量形式 |
4.1.2.3 凸显反复量的定量形式 |
4.1.2.4 凸显时间量的定量形式 |
4.1.2.5 凸显程度量的定量形式 |
4.1.2.6 凸显递次量的定量形式 |
4.1.3 量性特征与时体的互动 |
4.2 动词的量性特征与否定的关系 |
4.2.1 否定的涵义与类型 |
4.2.2 否定的表达手段 |
4.2.3 动词定量形式的否定情况 |
4.2.3.1 定量动词作句子谓语 |
4.2.3.2 动词重叠式作句子谓语 |
4.2.3.3 添加宾语成分的定量形式 |
4.2.3.4 添加介词结构的定量形式 |
4.2.3.5 添加补语成分的定量形式 |
4.2.3.6 添加状语成分的定量形式 |
4.2.3.7 运用相关框架的定量形式 |
4.2.4 量性特征与否定的互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词的程度量与句法的互动 |
5.0 程度量的表达 |
5.1 “很+VP”结构与句法的互动 |
5.1.1 “很+性状类VP” |
5.1.1.1 动宾短语VP |
5.1.1.2 动补短语VP |
5.1.1.3 兼语短语VP |
5.1.1.4 偏正短语VP |
5.1.2 “很+数量类VP” |
5.1.3 “很”修饰两类VP的异同 |
5.2 “小小+VP”结构与句法的互动 |
5.2.1 句法分布与表达功用 |
5.2.1.1 基本分布与用法 |
5.2.1.2 典型搭配与选择 |
5.2.1.3 特定表达与功效 |
5.2.2 演变历程与虚化机制 |
5.2.2.1 从构形重叠到构词重叠 |
5.2.2.2 从限定行为到限定性状 |
5.2.3 三维空间形容词重叠式的副词化演变 |
5.2.4 量性特征与句法的互动 |
5.3 “X大发了”格式与句法的互动 |
5.3.1 “X大发了”的结构特点 |
5.3.1.1 “X”的构成 |
5.3.1.2 “大发”的语义和功能 |
5.3.1.3 助词“了” |
5.3.2 “X大发了”的语法意义 |
5.3.2.1 “X”与“大发”的语义搭配 |
5.3.2.2 “X大发了”程度量的类型 |
5.3.2.3 “X大发了”高程度义获得的认知解释 |
5.3.3 “X大发了”的用法特征 |
5.3.3.1 “X大发了”可使用的句类 |
5.3.3.2 “X大发了”受其他成分修饰 |
5.3.4 “X大发了”的历时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词的反复量与句法的互动 |
6.0 反复量的表达 |
6.1 “一V1一V2”构式与句法的互动 |
6.1.1 “一V1一V2”的构式义及语义类型 |
6.1.1.1 触发类 |
6.1.1.2 配合类 |
6.1.1.3 叠用类 |
6.1.2 “一V1一V2”的意象图式 |
6.1.2.1 “触发类”意象图式 |
6.1.2.2 “配合类”意象图式 |
6.2.2.3 “叠用类”意象图式 |
6.1.3 三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6.1.4 “一V1一V2”的表达功效 |
6.1.5 “一V1一V2”的用法表现 |
6.2 动词AABB复叠式与句法的互动 |
6.2.1 与复叠有关的几组概念 |
6.2.1.1 重叠 |
6.2.1.2 叠结 |
6.2.1.3 重复 |
6.2.1.4 复叠 |
6.2.2 动词AABB复叠式的结构 |
6.2.2.1 动词AABB式的语法构成 |
6.2.2.2 构成材料AB或A、B的语义特征 |
6.2.3 动词AABB复叠式的语法意义 |
6.2.3.1 文献归纳与讨论 |
6.2.3.2 动词AABB式的语法意义 |
6.2.4 动词AABB复叠式的用法特点 |
6.2.4.1 动词AABB式的句法功能 |
6.2.4.2 动词AABB式的语义指向 |
6.2.4.3 动词AABB式的配价问题 |
6.2.4.4 动词AABB式句法特点的成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7.2 文章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英语役使动词、感知动词和帮助动词中典型动词在句法上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汉语》放置类动词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D]. 李罗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致损义”类同素近义长短动词比较研究[D]. 唐青海.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感觉”类认识立场标记研究[D]. 利红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配位结构的理论与应用[D]. 张月红.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6]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D]. 李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7]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D]. 倪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D]. 渠默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10]现代汉语动词的量性特征研究[D]. 郭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