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MPLS: IP-Centric Control Protocols for Optical Networks(Tutorial)(论文文献综述)
赵季红,李艳芳,曲桦[1](2011)在《多域光网络控制平面互通技术的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供跨越多域的动态的端到端的业务,对多域光网络控制平面的互通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研究,分析了多域光网络控制平面互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多域光网络的控制平面的分类方法及控制平面互通的需求分析。最后结合控制平面互通的需求分析,给出了几种互通技术的解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方案可以实现不同网络域的控制平面的互通操作。
郭秉礼[2](2011)在《智能光网络中的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智能光网络作为下一代光传送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业务提供与网络管控过程的智能性、动态性不仅满足了电信业务迅猛增长的带宽需求,而且契合了数据业务的突发特征。同时,随着电信业务的进一步演进,以及网络智能化向网络边缘和业务层延伸的全网智能化趋势,推动了光网络由技术驱动型向业务驱动型网络的转变,进而对现有智能光网络在业务提供智能化、差异化,管控技术的灵活性、动态性等方面提出挑战。其中,网络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技术作为智能光网络中的两项支撑性技术,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多项国家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的支持下,作者对智能光网络中的业务提供、联合路由、可生存映射以及系统容错等技术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理论创新、仿真实验和设计开发工作,形成了一些创新性成果。本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具有复杂业务逻辑、严格QoS要求的电信级业务的支撑技术,提出了基于管控协同机制的业务提供框架。该框架依赖于管理和控制平面的信息交互、功能协作,并结合了基于策略的网管系统和移动代理(用于支持基于策略网管的实现和实现分布式网管智能)的实现,能够实现有端到端物理约束的智能业务提供和实时动态的业务管理,达到了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2、本论文研究了多域光网络中的端到端资源预留问题,通过揭示原有串行信令在大规模分域网络中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并行快速消息分发机制的P-RSVP (Parallel RSVP)协议,通过仿真验证了P-RSVP在跨域LSP的端到端资源预留中的有效性。一方面,P-RSVP大幅度降低了LSP端到端资源预留的时延;另一方面,显着缩短了资源可用性信息收集过程与预留过程的时间间隔,进而避免了不同LSP预留过程导致的资源冲突,提高了资源的可用性。3、对IP over WDM网络中的业务端到端时延问题进行研究,特别针对业务需要二次汇聚时,由于路由器侧排队造成的业务时延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考虑节点负载的联合路由算法—LBA (Load Balanced Algorithm),通过仿真分析可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全网的业务均衡,进而缩短了业务的端到端时延,同时降低了全网的业务阻塞率。4、在IP over WDM网络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动态网络下的可生存映射问题,并设计了包含动态路由(DR)和逻辑拓扑重映射(RILT)两个策略的在线算法,以尽量减少可重构的逻辑拓扑中的危险割集,从而提高了故障情况下逻辑拓扑的连通性,最大限度地使受损业务在IP层恢复。为IP over WDM网络中动态业务下,基于IP层的业务恢复设计提供了参考。5、在分布式计算业务部署中,IT资源与网络资源需要联合分配的背景下,分析系统级容错策略实施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基于认知机理的异构资源统一控制框架。并针对现有单功能节点(IT资源)故障下的容错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虚拟化资源的动态迁移技术,提出了FD-EVN (Failure Dependent-Enhanced Virtual Network)的实现方案,并通过大量的仿真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现有的容错机制相比,FD-EVN大大节省了冗余资源的消耗,提高了网络资源和IT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了业务接纳率、映射代价等网络性能。
王振中[3](2010)在《光子网格资源管理与控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网络业务正向大规模计算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方向发展。网格是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体系,它在动态、分布式的虚拟组织中,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光网络以其廉价的带宽、动态按需分配的资源、智能化的控制管理、可靠的传输性能,满足网格对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的要求。网格应用与光网络技术的融合产生了光子网格,它将光网络作为网格虚拟组织中的一种资源,在标准、统一的体系结构下,为用户提供动态、可控、泛在的网格服务,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互操作。论文围绕“光子网格资源管理与控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针对光子网格体系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光子网格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将光子网格中的网格应用资源和网格网络资源看作对等的实体,抽象和封装为系统可以管理、控制、共享和调度的服务,实现了对光子网格服务的统一管理。通过该架构研究了光子网格各功能模块、资源实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及互操作方式,为构建支持分布式异构资源的光子网格系统奠定基础。2)针对光子网格资源分配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并行资源调度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底层光网络节点之间的分布式网络连接,即同时为一个网格应用提供多个端到端的连接,实现了应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联合调度,解决了资源的并行传输问题。所提算法将应用负载和网络负载均衡分担在不同的应用资源和网络资源之上,通过网络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业务阻塞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光子网格中多个资源和多种资源之间的广泛共享。3)针对网格业务中提前预约业务调度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时间窗口的二级调度算法。该算法支持动态业务模型,在预约业务允许的时间段内,利用滑动时间窗口方式进行两级调度。针对一级调度失败业务,采用四种排队及调度算法进行二次优化,达到避免多个动态业务请求在时间窗口上重叠的目的,并且将网络负载均衡在各条链路之上。该技术将时间窗口因素与可用资源因素结合考虑,针对未来网格业务具备更强的灵活性。通过网络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降低阻塞率,提高网络吞吐量,满足新型业务需求。4)参与构建支持分布式异构资源的光子网格实验平台。从软硬件设计方案方面对实验平台进行规划,验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模型、服务供给、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等。依托实验平台,提出区分用户等级的光路供给方式和光子网格结合无源光网络的并行视频数据推送机制。区分用户等级的光路供给方式解决了传统网格网络中独享光路业务资源使用率较低的问题,该技术使多个网格用户根据其动态需求,在执行时间内同时使用同一条端到端的光路。并行视频数据推送机制解决了光子网格对于个人用户的有效支持问题,实验分析表明并行推送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业务执行时间,提高网络性能。
唐志媛[4](2010)在《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文中认为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技术推动了下一代光网络智能化发展,同时也为传统的传送网络向业务网络的演进创造了条件。多业务驱动也成为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的多技术性,分层分域以及大容量传输等特性,决定了网络的生存性尤其是多层网络的生存性成为继续发展的网络关键技术。于是对于面向业务环境下多层网络生存性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业务环境下的多层网络生存性技术并不是单纯的将各层生存性简单叠加,而是要考虑面向业务环境下多层网络的体系架构,如何实现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配置,以及如何提高层间备用容量的共享性能,降低网络生存性需求的资源开销。这些已成为面向业务的IP over WDM多层网络生存性中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针对基于ASON的多层网络的智能化、业务化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特点,以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为研究对象,围绕面向业务的IP over WDM多层光网络生存性机制展开研究。重点对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架构的扩展、区分的多层网络生存性配置机制以及区分网络环境下多层网络层间备用资源配置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对网络架构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原有的ASON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业务平面,扩展了ASON三层网络功能架构,从而明确了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中的业务流进入业务平面及控制平面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说明。(2)重点研究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的特性,针对不同业务的可靠性需求和网络资源状况以及各自的指标参数,完成了基于区分业务的多层网络生存性实现机制的设计,即针对不同的业务实施了不同的路由配置方案。(3)根据负载均衡能使网络资源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多层网络生存性的层间资源配置方案,该方案在区分生存性路由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链路权重设计,使网络资源的负载均衡,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满足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需求,又能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展望。
朱玮[5](2010)在《G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约束路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P业务的急剧增长,传统的光网络难以适应现代网络业务和拓展新业务的需要,而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ing Optical Network)作为当今社会最有发展前景的智能光网络,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它除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快的服务响应速度、更加灵活的网络组网方式之外,还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网络管理。GMPLS[1](General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实现ASON控制面的核心技术,它是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向光网络的扩展,是MPLS的一次升华和提高,专门应用于ASON控制平面的具体实现。GMPLS继承了MPLS几乎所有的特性和协议;它不仅支持分组交换能力节点,还支持非分组交换能力节点。GMPLS能够为用户动态地提供网络资源,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实现网络的保护和恢复。本文根据MPLS的相关知识,在分析和研究GMPLS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GMPLS流量工程和约束路由的实现作了如下的研究,首先,本文中把GMPLS流量工程的网络结构设计成两大部分:转发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转发单元的功能就是标签转发路由器对具体数据作出的转发操作,把转发单元设计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专门实现携带标签的数据包和IP分组的转发功能;而控制单元是GMPLS流量工程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该模块包括信令和约束路由两部分,其中后者又分为信息发布模块和路径选择模块,它们同其他对等体协同工作,从而建立和维护控制信息。可以预见,随着GMPLS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未来的骨干网必将逐步发展成为更有效、更强大的全光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GMPLS的流量工程的实现显得至关重要。其次,GMPLS网络中基于约束的路由目的是在满足其各种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阐述了光网络中基于约束路由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SPF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裁剪算法的实现过程,同时给出了CSPF同OSPF模块和流量工程模块的交互关系;最后在综合考虑链路物理状态、代价和带宽等多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在仿真平台GLASS上对该裁剪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此约束算法能使网络系统间更加迅速有效地交互网络中的链路和拓扑信息,能有效地减少重路由时间、提高通信效率、实现网络的保护和恢复功能。最后,在VTP的操作平台之上,文章对GMPLS的流量工程和约束路由机制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网络的流量分布,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顾生华[6](2009)在《智能光网络的技术走向和应用策略》文中提出文章根据智能光网络的技术特点全面介绍了其分层结构体系和关键控制协议,并对智能光网络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张韶华[7](2009)在《基于SRLG分离的共享通路保护策略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对数据业务增长的强大推动,人们对现代光网络的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ASON)应运而生。ASON通过引入控制平面并且结合了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为光网络提供了快速的故障恢复能力,这也成为ASON的核心功能需求和关键优势所在。保护与恢复技术因此成为保证网络性能的重要技术之一,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共享风险链路组(Shared Risk Link Groups, SRLG)是指共享相同物理资源的一组链路,处于同一个SRLG的一组链路具有共同的失效风险。基于SRLG的保护算法研究就是寻找两条满足SRLG约束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对,从而在工作路径失效时,保护路径具有能够承担起传输原来工作路径工作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为业务请求找到两条完全SRLG分离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这就需要针对其不同的可靠性要求采取相应的部分或尽量SRLG分离的方法。同时,保护算法还应充分考虑到资源共享及负载均衡问题,以更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可靠性要求的共享通路保护算法(SPBR, Shared Path Protection based on Reliability)。SPBR算法针对不同的可靠性要求给出了不同的保护路径策略,在给链接请求计算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之前,首先判断请求是否要求100%的保护,如果是,则按照完全SRLG分离的方案来计算其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否则,如果不是,则采用尽量SRLG分离的方案。两种方案都考虑了负载均衡的要求,在计算保护路径时也都考虑了资源共享问题。论文最后在GLASS仿真平台上对算法进行了以单SRLG故障为前提的仿真实现,并分别与专用保护(DP)和传统SRLG(KSP-SRLG)保护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的阻塞率,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张华[8](2008)在《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传输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灵活透明光网络是传送网发展演进的重要方向,为网络的运营维护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利用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技术可以构造分布式的智能控制平面,实现对连接的快速建立与拆除,支持动态灵活的业务配置以及高效率的资源优化。另外随着各种具有全光处理能力的光器件(如光子交叉连接器、可调全光波长转换器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为光信号在全网中透明传输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网络铺设中采用的昂贵光电光转换设备的数量,极大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但是光网络的灵活性和透明性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光域3R再生功能,光信号在传输中的物理损伤会产生累积。随着向网状拓扑的演变,光网络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传输路径的改变将导致物理损伤的动态变化,这些损伤积累的影响有可能造成信号的传输质量劣化甚至不满足系统传输要求。尽管已经推出各种具有自适应补偿能力的器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器件目前还都只是传送平面上的局部自适应调节,不了解相互之间的补偿状态,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运营维护开销。因此本论文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已经或将要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期刊Optics Express和Journal of Optical Networking上。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光网络中灵活透明性所带来的物理损伤动态变化问题,并且为了充分利用网络中各种可调节设备(如可调色散补偿器、变增益光放大器等)的物理损伤补偿能力,在灵活透明光网络领域首次提出了支持端到端动态传输质量优化的自适应传输思想,通过在现有ASON架构基础上加入对传送平面物理特性控制的能力,实现动态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整个光路传输质量的调节和改善。第二,基于现有ASON控制平面功能架构,设计出了支持自适应传输功能的自适应控制面结构,新增了“物理信息采集”、“传输性能评估”、“补偿预算计算”及“传输性能控制”等四个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了对链路中各可调节物理损伤补偿器件的动态端到端性能调节,同时也降低了系统调节开销。第三,针对自适应传输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初步可行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扩展现有的GMPLS信令协议使其能够支持对物理器件参数的收集以及对性能优化参数的传递;2)参考ITU-T的G680标准以及其它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对通路残余色散、接收端光信噪比以及累积非线性效应的评估方法;3)创建了自适应传输所遵循的优化模型并初步设计了可行的启发式优化算法。第四,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光脉冲传输的物理模型自主开发了模拟超短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并基于此工具首次开展了在具有双零色散波长的光子晶体光纤中初始脉冲频率啁啾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正啁啾和负啁啾在超连续谱产生中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正啁啾脉冲可以产生规则的频谱,而负啁啾脉冲则产生复杂不规则的频谱,很难在实际中应用。此外,正啁啾还极大增强了四波混频的效率,通过选择合适的正啁啾值,几乎所有的脉冲能量都可以从反常色散区完全转移到正常色散区。相关的研究成果可对灵活透明光网络中实现可调全光波长转换以及参量放大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张曹卉[9](2008)在《智能光网络数据流动态管理及生存性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光网络(Intelligent Optical Network,ION)作为构建新一代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以兼容性、扩展性良好的硬件系统为支撑,配备先进的软件系统,把光传输媒介层由静态变成了一种动态的、智能的光交换网络结构,并可以直接通过光域快速提供各种灵活的高速增值业务,形成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基础平台,全面提升通信网络的传送效能。智能光网络是以光传输为基础的光层组网技术和以IP为基础的网络智能化技术迅速发展并结合后形成的,其本质就是光传送网与智能化相结合,其着眼点是要把富有潜力的光网络发展成能高度自动的、应对业务需要的、经济有效的、可在光层上直接为全网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智能网。因而,如何在智能光网络中提供更好的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和有效的网络生存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光网络的QoS机制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从各种光交换技术及其QoS机制入手,分析了IP over WDM网络、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的QoS机制。之后,在对GMPLS(General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对等模型的流量工程、智能光网络层叠模型和对等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GMPLS对等模型的智能光网络的QoS机制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合WDM网络的光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Optical Services,DOS)模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光网络的QoS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小业务时延,提高链路利用率,给网络带来优越性。其次,本文研究了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问题。从不同网络的生存性入手,分析了网络生存性的意义,重点介绍了智能光网络的各种保护机制、恢复机制,探讨了多层生存性问题,对单层及多层网络中的生存性技术以及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通过对多层网络生存性的多层独立恢复策略和协调恢复策略的研究,以及底层恢复、高层恢复和多层恢复三个子问题的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种多层生存性策略——RLM(Restoration LayerManagement)策略。随后,对恢复层管理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郭勇[10](2006)在《基于GMPLS的智能无源光网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源光网络技术(PON)以其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和部署简便等优点已经成为未来接入网技术的发展方向,PON技术提供的高带宽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应用不断增长的需要。但目前PON技术仍然停留在以往接入网带宽管道的技术层面上,对业务数据缺乏良好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服务需求以及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增值服务。还不具备良好的商业发展模式。从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即强调网络具有智能性,能够对业务进行智能感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资源的自动管理和分配。因此本文在目前PON技术基础上提出智能光接入网的概念,通过添加智能控制面功能,提高接入网对业务和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满足用户多样化服务需求并提供良好的接入网商业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对PON技术的发展和NGN的演进趋势进行简要回顾,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光接入网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GMPLS)的无源光网络技术(GMPLS PON)。GMPLS作为智能光网络的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提供强大的智能业务和资源控制管理功能。本文提出将GMPLS的核心功能和部分技术向接入网推进,在PON中引入智能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对用户业务的感知,并按照业务需求对资源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控制面开辟了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控制面通道,用户能够在线提出各种业务请求,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自动控制以保证不同的服务质量。具备智能控制功能的PON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运营商的业务和资源控制能力,从而为接入网提供理想的商业发展模式。本文对GMPLS PON的系统构成、功能设计、协议层、成帧、信令和资源动态分配等关键技术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方案。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方面,利用控制面和面向连接的业务管理能够在PON中提供动态服务水平规约(SLA)。本文还对PON中动态SLA的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用户与运营商之间通过控制平面进行动态服务协商,用户可以在线建立或修改SLA。系统按照动态SLA对资源进行实时控制和分配。本文对一种两级动态带宽分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合可配置的ONU内调度器和基于流量预测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能够实现动态SLA的准确执行。本文还对GMPLS PON控制面的一项重要功能-接纳控制(CAC)算法进行了研究,接纳控制能够对网络业务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拥塞,充分保证所有SLA的正常执行。针对GMPLS PON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佳CAC算法,通过对业务的时延要求进行分类,减少了计算量使之适合于接入网环境应用。最后,本文对GMPLS PON的媒质接入(MAC)关键控制芯片的设计进行了讨论。MAC芯片的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能够实现设计要求和检验是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本文给出了MAC控制芯片的一些关键功能设计,并对部分的模块进行了仿真,为下一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对GMPLS PON与目前的两种接入系统(EPON与GPON)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比较。接入网技术是用户与整个网络联系的“第一公里”或“最后一公里”,在提供端到端应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何使接入网顺应未来网络智能化发展的要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了智能接入网的概念,实现了接入网对用户业务的感知和网络资源的智能管理和控制,对于光接入网的未来发展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GMPLS: IP-Centric Control Protocols for Optical Networks(Tutoria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MPLS: IP-Centric Control Protocols for Optical Networks(Tutorial)(论文提纲范文)
(2)智能光网络中的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智能光网络的提出与发展 |
1.1.2 智能光网络中的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1.3 智能光网络中的资源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1.4 智能光网络演进过程对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技术的新需求 |
1.2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3 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智能光网络中管控协同的业务提供技术 |
2.1 智能光网络业务提供中的问题分析 |
2.1.1 智能光网络在业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2 本章关注的问题 |
2.2 基于管控协同机制的业务提供框架 |
2.2.1 新兴业务提供过程中管控协同需求分析 |
2.2.2 管控协同机制的相关研究 |
2.2.3 基于管控协同的业务框架设计 |
2.2.3.1 基于移动代理和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 |
2.2.3.2 分布式管控协同模块 |
2.2.4 管控协同应用策略设计与性能验证 |
2.2.4.1 网络环境与策略设计 |
2.2.4.2 仿真与性能分析 |
2.3 多域光网络中基于PCE的分布式预留机制 |
2.3.1 多域光网络中PCE的引入与现有资源预留机制介绍 |
2.3.2 并行预留机制及相应的RSVP协议扩展 |
2.3.2.1 多域快速并行RSVP预留方式 |
2.3.2.2 对RSVP的扩展 |
2.3.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IP OVER WDM中的联合路由与可生存映射研究 |
3.1 IP OVER WDM网络及其跨层优化问题 |
3.1.1 IP over WDM网络及跨层优化问题的引入 |
3.1.1.1 IP over WDM网络 |
3.1.1.2 IP over WDM中的跨层优化问题 |
3.1.2 跨层优化问题的建模方法 |
3.1.2.1 网络模型 |
3.1.2.2 业务模型 |
3.2 考虑节点负载均衡的联合路由技术 |
3.2.1 联合路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2 考虑节点负载均衡的联合路由算法实现 |
3.2.2.1 混合拓扑的绘制 |
3.2.2.2 权值的选择与目标函数的选取 |
3.2.2.3 算法实现 |
3.2.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2.3 问题小结 |
3.3 IP OVER WDM网络中的可生存性映射技术 |
3.3.1 IP over WDM中可生存性映射问题的引入与相关研究进展 |
3.3.2 考虑动态业务下的可生存映射问题及解决办法 |
3.3.2.IP over WDM中基于动态业务的可生存映射问题 |
3.3.2.2 问题的数学定义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
3.3.2.3 算法实现 |
3.3.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3.3 问题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布式计算业务提供中的系统级容错机制研究 |
4.1 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异构网络统一控制框架 |
4.1.1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2 统一控制框架介绍 |
4.2 考虑IT节点失效的容错策略设计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4.2.3 FD-EVN方案 |
4.2.3.2 问题的数学描述 |
4.2.3.3 算法实现 |
4.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2.5 问题小结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3)光子网格资源管理与控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格技术 |
1.2 光网络技术 |
1.3 光子网格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子网格体系结构 |
2.1 传统网格的体系结构 |
2.1.1 网格环境构建层次 |
2.1.2 五层沙漏结构 |
2.1.3 开放网格服务结构 |
2.2 面向服务的光子网格体系结构 |
2.2.1 资源层 |
2.2.2 控制层 |
2.2.3 服务层 |
2.2.4 应用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子网格中并行资源调度技术研究 |
3.1 光子网格资源概述 |
3.1.1 光子网格中的资源 |
3.1.2 光子网格资源特征 |
3.1.3 传统资源调度机制 |
3.2 并行资源调度机制 |
3.2.1 多路并行调度机制流程 |
3.2.2 多路并行调度机制原理 |
3.2.3 多路并行调度模式描述 |
3.3 仿真实验 |
3.3.1 仿真环境 |
3.3.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子网格中提前预约业务调度技术研究 |
4.1 提前预约业务调度技术概述 |
4.1.1 提前预约业务问题描述 |
4.1.2 提前预约业务研究现状 |
4.2 基于滑动时间窗口的提前预约业务二级调度算法 |
4.2.1 提前预约业务网络及业务模型 |
4.2.2 基于滑动时间窗口的二级调度算法 |
4.3 仿真实验 |
4.3.1 仿真环境 |
4.3.2 仿真结果与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子网格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实验平台概述 |
5.1.1 功能描述 |
5.1.2 节点类型 |
5.1.3 平台环境 |
5.2 区分用户业务等级的异构资源光路供给机制 |
5.2.1 传统供给机制 |
5.2.2 光路供给流程 |
5.2.3 实验分析 |
5.3 光子网格与无源光网络结合的并行数据推送机制 |
5.3.1 数据推送机制 |
5.3.2 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目录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科研项目 |
(4)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ASON 网络生存性机制 |
1.2.1 生存性机制分类 |
1.2.2 ASON 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
1.2.3 ASON 网络生存性的新特点 |
1.2.4 ASON 网络多层生存性概述 |
1.3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生存性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结构研究 |
2.1 IP/GMPLS over WDM 网络互联模型 |
2.1.1 IP over WDM 重叠模型 |
2.1.2 IP over WDM 对等模型 |
2.1.3 重叠模型和对等模型的对比分析 |
2.2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体系架构 |
2.2.1 ASON 体系构架研究 |
2.2.2 ASON 的接口及相关协议 |
2.2.3 智能光网络应对的挑战 |
2.2.4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体系架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 |
3.1 IP over WDM 网络中的路由问题 |
3.1.1 虚拓扑构造问题 |
3.1.2 综合路由问题 |
3.1.3 分层路由问题 |
3.2 基于IP over WDM 的区分生存性概述 |
3.3 基于DSS 的IP over WDM 多层网络生存性策略设计 |
3.3.1 区分生存性策略的基本思想 |
3.3.2 区分生存性策略的设计方案 |
3.3.3 区分的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的配置策略 |
3.4 面向区分业务的多层网络生存性策略实现 |
3.4.1 面向区分业务的链路权重定义 |
3.4.2 区分生存性算法描述 |
3.4.3 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分生存性的多层网络备用资源配置研究 |
4.1 静态的多层网络备用容量配置 |
4.2 静态备用容量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4.3 动态的备用容量配置 |
4.3.1 预配置恢复技术 |
4.3.2 基于预配置恢复技术的动态备用容量配置方案 |
4.4 考虑层间备用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分业务生存性算法 |
4.4.1 问题定义 |
4.4.2 算法的实现及仿真结果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索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G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约束路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网络的发展 |
1.1.1 光网络的发展概述 |
1.1.2 光网络的发展历程 |
1.2 下一代光网络的特征 |
1.3 国内外光网络项目研究状况 |
1.4 GMPLS 的产生背景和课题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协议 |
2.1 MPLS 概述 |
2.1.1 MPLS 的提出 |
2.1.2 MPLS 的网络结构和基本概念 |
2.1.3 MPLS 与其他宽带网络交换技术的比较 |
2.2 MPLS 关键技术 |
2.2.1 标签(Label)和标签映射 |
2.2.2 MPLS 中的路由方式 |
2.2.3 MPLS 标签结构 |
2.2.4 标签交换路径 |
2.3 标签分发协议 |
2.3.1 LDP 概述 |
2.3.2 LDP 的消息类型 |
2.3.3 LDP 标签分发过程 |
2.4 RSVP-TE 扩展协议和CR-LDP 信令协议 |
2.5 MPLS 的流量工程 |
2.6 MPLS VPN |
2.6.1 MPLS VPN 的基本介绍 |
2.6.2 MPLS VPN 的体系结构 |
2.7 GMPLS 的产生背景以及关键技术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GMPLS 数据光网络技术研究 |
3.1 GMPLS 产生的现实和经济因素 |
3.2 GMPLS 关键技术的初探 |
3.2.1 GMPLS 的网络结构 |
3.2.2 GMPLS 的标签交换路径 |
3.2.3 GMPLS 的路由与寻址 |
3.3 GMPLS 信令协议的分析 |
3.3.1 GMPLS 的信令功能 |
3.3.2 RSVP-TE 信令的扩展机制 |
3.4 GMPLS 路由协议的分析 |
3.4.1 GMPLS 的路由概述 |
3.4.2 GMPLS 的路由扩展 |
3.5 GMPLS 的链路管理协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GMPLS 的流量工程的系统实现 |
4.1 GMPLS 的流量工程的发展 |
4.2 GMPLS 的流量工程机制 |
4.3 GMPLS 流量工程的系统设计 |
4.4 主要数据结构设计 |
4.5 主要函数接口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MPLS 约束路由的研究 |
5.1 CSPF 约束路由机制 |
5.2 CSPF 路由中的约束参数 |
5.3 CSPF 的模块交互图 |
5.4 CSPF 裁剪算法的实现 |
5.4.1 裁剪算法的伪码实现 |
5.4.2 裁剪算法的优化应用 |
5.5 CSPF 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GMPLS 流量工程与约束路由的组网测试 |
6.1 构建测试环境 |
6.2 系统测试配置步骤 |
6.2.1 配置各接口的IP 地址 |
6.2.2 配置OSPF 协议并发布相关路由 |
6.2.3 配置GMPLS TE 并使能CSPF |
6.2.4 配置GMPLS 链路的TE 属性 |
6.2.5 配置LDP 信令 |
6.2.6 配置GMPLS 的TE 隧道 |
6.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3.1 TEDB 信息的验证 |
6.3.2 LDP 会话的验证 |
6.3.3 GMPLS TE 路由的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智能光网络的技术走向和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智能光网络的技术特点 |
3 智能光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
3.1 传送平面 |
3.2 控制平面 |
3.3 管理平面 |
(1) 路径管理功能 |
(2) 命名和寻址 |
(3) 管理平面与控制平面的协调问题 |
4 智能光网络的关键控制协议 |
5 智能光网络的应用策略 |
6 结束语 |
(7)基于SRLG分离的共享通路保护策略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ASON控制平面关键技术 |
2.1 ASON的关键技术 |
2.1.1 ASON的信令技术 |
2.1.2 ASON的路由技术 |
2.1.3 链路资源管理技术 |
2.1.4 自动发现技术 |
2.2 ASON控制平面的GMPLS |
2.2.1 GMPLS与ASON的联系 |
2.2.2 GMPLS对MPLS的扩展 |
2.2.3 GMPLS协议在ASON控制平面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ASON中的生存性技术研究 |
3.1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概述 |
3.1.1 ASON网络生存性的特点及实现 |
3.1.2 ASON网络生存性技术的功能需求及约束条件 |
3.1.3 故障恢复过程 |
3.2 保护机制分类 |
3.2.1 线性保护机制 |
3.2.2 环保护机制 |
3.3 支持保护机制的GMPLS消息类型 |
3.4 基于SRLG的保护路由策略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RLG的共享通路保护算法研究与设计 |
4.1 光网络中的几种SRLG分离及区分可靠性保护算法 |
4.2 共享通路保护机制中的SRLG分离问题 |
4.2.1 基于SRLG的通路保护方案 |
4.2.2 陷阱问题 |
4.3 SPBR算法设计 |
4.3.1 SPBR算法基本思想 |
4.3.2 SPBR算法设计与步骤 |
4.3.3 SPBR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PBR算法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仿真软件 |
5.1.1 GLASS仿真平台 |
5.1.2 GLASS功能模块及一般仿真步骤 |
5.2 SPBR算法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1 SPBR算法性能仿真 |
5.2.2 SPBR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1、工作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传输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未来光网络发展趋势 |
1.2 光网络灵活性和透明性分析 |
1.2.1 灵活性和透明性带来的好处 |
1.2.2 灵活性和透明性带来的问题 |
1.3 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传输功能介绍 |
1.3.1 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功能需求 |
1.3.2 自适应传输的应用范围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组成和主要工作 |
1.4.1 论文组成 |
1.4.2 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传输结构分析和设计 |
2.1 当前光网络智能性架构 |
2.2 光网络自适应传输功能分析 |
2.2.1 具有自适应传输功能的光网络构成 |
2.2.2 具有自适应传输功能的光网络与智能光网络的关系 |
2.2.3 自适应传输的具体表现 |
2.3 自适应传输结构设计 |
2.4 自适应控制平面和传送平面的关系 |
2.5 自适应控制平面传输控制结构 |
2.6 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 |
2.6.1 综合控制策略 |
2.6.2 分离控制策略 |
2.6.3 控制策略演进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自适应传输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3.1 概述 |
3.2 自适应传输功能模块设计 |
3.3 自适应传输控制流程 |
3.4 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
3.4.1 自适应传输条件下信令技术的实现 |
3.4.2 光信号性能快速评估 |
3.4.3 性能优化模型创建 |
3.4.4 性能优化算法设计 |
3.5 仿真测试及分析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双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超连续谱产生研究 |
4.1 引言 |
4.1.1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 |
4.1.2 单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研究概述 |
4.1.3 双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研究概述 |
4.1.4 研究意义 |
4.2 光子晶体光纤中影响超连续谱产生的主要因素 |
4.2.1 光脉冲初始频率啁啾 |
4.2.2 光纤色散 |
4.2.3 自相位调制 |
4.2.4 交叉相位调制 |
4.2.5 四波混频 |
4.2.6 自陡峭 |
4.2.7 受激喇曼散射 |
4.3 光子晶体光纤中光波传输的物理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4.3.1 物理模型 |
4.3.2 数值计算方法及编程实现 |
4.4 双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超连续谱产生仿真及分析 |
4.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论文列表 |
ITU-T标准提案 |
(9)智能光网络数据流动态管理及生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1 IP网的OoS技术 |
1.2.2 智能光网络的QoS机制 |
1.2.3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机制 |
1.3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3.1 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光网络的QoS机制 |
2.1 IP over WDM网络中的QoS机制 |
2.1.1 光交换技术分析 |
2.1.2 IP over WDM网络的QoS机制 |
2.2 WDM网络上的光区分服务DOS模型 |
2.2.1 DOS系统模型 |
2.2.2 DOS域 |
2.2.3 光服务的分类和映射 |
2.3 基于GMPLS的智能光网络中的流量工程 |
2.3.1 GMPLS对等模型网络结构和协议栈模型 |
2.3.2 基于流量工程的GMPLS控制平面 |
2.3.3 智能光网络中服务质量法则 |
第三章 基于GMPLS对等模型的智能光网络QoS模型的实现 |
3.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
3.1.1 几种仿真软件的比较 |
3.1.2 OPNET仿真软件的主要特点 |
3.1.3 使用OPNET进行仿真的一般步骤 |
3.2 基于GMPLS对等模型的智能光网络QoS模型的仿真实现 |
3.2.1 仿真的设计思路 |
3.2.2 网络拓扑 |
3.2.3 仿真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
4.1 网络生存性的概述 |
4.1.1 IP网络的生存性 |
4.1.2 SDH网络的生存性 |
4.1.3 WDM网络的生存性 |
4.2 智能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
4.2.1 智能光网络生存性的技术指标 |
4.2.2 通道倒换和链路倒换 |
4.2.3 保护机制 |
4.2.4 恢复机制 |
4.3 多层生存性技术 |
4.3.1 独立的多层生存性技术 |
4.3.2 多层协调的生存性机制 |
第五章 恢复层管理算法 |
5.1 概述 |
5.1.1 故障的依赖性 |
5.1.2 IP over WDM网络的联合路由 |
5.2 恢复层管理算法的设计策略 |
5.2.1 RLM策略 |
5.2.2 恢复层管理算法 |
5.3 计算机仿真 |
5.3.1 网络模型 |
5.3.2 算法描述 |
5.3.3 仿真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GMPLS的智能无源光网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光接入网发展概述及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 |
1.1 光接入网技术发展概况 |
1.2 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趋势 |
1.3 下一代宽带光接入网应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的无源光网络(GMPLS PON) |
2.1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技术及在NGN 中的应用 |
2.2 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无源光网络(GMPLS PON)技术 |
2.3 GMPLS PON 的协议层和成帧技术 |
2.4 GMPLS PON 的信令协议与媒质接入控制 |
2.5 GMPLS PON 的智能资源分配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MPLS PON 接入允许控制算法研究 |
3.1 接入允许控制(CAC) |
3.2 GMPLS PON 的CAC 机制 |
3.3 基于PBAC 的GMPLS PON CAC 算法 |
3.4 CAC 算法的仿真与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源光网络中动态服务水平规约研究 |
4.1 服务水平规约(SLA) |
4.2 SLA 的QoS 控制机制 |
4.3 现有PON 技术SLA 方案简要回顾 |
4.4 GMPLS PON 中实现动态服务水平规约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MPLS PON 媒质接入控制芯片设计 |
5.1 OLT 关键模块的设计 |
5.2 ONU 关键模块的设计 |
5.3 GMPLS PON 与其他PON 技术的综合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 谢 |
四、GMPLS: IP-Centric Control Protocols for Optical Networks(Tutorial)(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域光网络控制平面互通技术的解决方案[J]. 赵季红,李艳芳,曲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11)
- [2]智能光网络中的管控技术与资源优化问题研究[D]. 郭秉礼.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
- [3]光子网格资源管理与控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王振中.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4]面向业务的多层网络区分生存性研究[D]. 唐志媛. 河北工程大学, 2010(06)
- [5]G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约束路由的研究[D]. 朱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0(06)
- [6]智能光网络的技术走向和应用策略[J]. 顾生华. 移动通信, 2009(15)
- [7]基于SRLG分离的共享通路保护策略与算法研究[D]. 张韶华. 东北大学, 2009(06)
- [8]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传输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D]. 张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9]智能光网络数据流动态管理及生存性研究[D]. 张曹卉.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10]基于GMPLS的智能无源光网络技术研究[D]. 郭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