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统编自考教材的质量监控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朱莉清[1](2020)在《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初,国语运动兴起,语文独立设科,然而设立之初,读经的影响尚存,诸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用到中国。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思想大动荡、教育大转型的时期,黎锦熙出版的《新着国语教学法》不仅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教学论专着,也是我国现代史上首部系统的语文教学论着。本文拟通过细读《新着国语教学法》,分析其在语文教育思想上的得与失,进而探讨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文章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和意义。正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介绍《新着国语教学法》的时代背景和认知背景,包括科举废除、新学兴起、新文化运动、文白之争和同时代其他学者,如鲁迅、王森然、夏丐尊、叶圣陶等在语文教育上的实践成果,将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教学法》进行历史还原,使其诞生背景和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其次,通过细读《新着国语教学法》,考察其对语文教育的贡献意义和局限之处,评析其中语文教育的得与失。《新着国语教学法》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目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例如缺少评价体系,《新着国语教学法》中的部分观点与实际语文教育相左等。同时,这一章中对《新着国语教学法》的历史局限性的探究为此论文的创新之处之一。最后,在深入探究黎锦熙的语文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黎锦熙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从当下的语文教育实践出发,结合教育文件和语文课程发展新方向,探讨其对当代语文教育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工具性和人文性、书法教学等方面的启示,希望从中获得一些能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2020年为黎锦熙诞辰130周年,值此之际,研究《新着国语教学法》不仅是为了向语文教育界大家——黎锦熙的致敬,更是希望未来的语文教师们能加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认知与思考,牢记初心,继往开来。
邵晓枫[2](2016)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研究:回顾与反思》文中认为近3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总结了自学考试制度在理念与发展方向、政策法规、管理、社会助学、课程、教材、命题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加强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协作、建立学分银行、创新自学考试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量改革自学考试制度的建议。上述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自学考试制度的各个方面,为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提出更具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
塔娜[3](2015)在《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双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并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双语教育的典范。这与内蒙古独特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首先,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影响源于地理位置上的邻接,由于蒙古族独特的历史,加之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人口流动,使蒙古族具有一个双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其次,蒙古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语言文字,使蒙汉双语教育获得了重要的语言和文化支撑。再次,内蒙古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也是最早实行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使蒙汉双语教育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当然,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广人稀、地处边境、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从而妨碍了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内蒙古双语教育发展与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本研究选择了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以牧业生产为主的锡林郭勒盟作为调研地点。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锡林郭勒盟地处边境,北与蒙古国接壤,拥有长达1098公里的国境线,占内蒙古边境线长度四分之一,具有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典型性。本研究调查的几所个案学校都处于该地区。在内蒙古自治区60多年的双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双语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当然,在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上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往往成为下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样,上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制约此后的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演变历史的梳理、总结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将蒙古族的双语教育及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我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将研究重点放在新时期内蒙地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描述、存在问题分析和发展途径探索等方面。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首先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其中主要针对内蒙古各个历史时期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实践状况、双语教育特征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其次,梳理了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此部分详细描述了蒙古族教师和蒙汉双语教师形成的历史背景,并从内蒙古双语师资的发展状况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状况两个方面对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的时代特征。再次,以教育社会学的框架和视角,从双语教师结构、双语教师生存状况、双语教师工作状况三个方面,呈现出了较为立体而全面的牧区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考察分析,其中主要对当前牧区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双语教师的社会声望被边缘化;第二,双语教师的职业声望被边缘化;第三,双语教师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匮乏;第四,双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依旧不足;第五,双语教师文化身份上的茫然与迷失;第六,双语教师文化价值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取舍困境。本研究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改变以“规模、效益”、资源整合、绩效为原则的政策设计理念;第二,建立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第三,完善双语师资队伍的补充、激励与评价机制;第四,重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向度,加强双语教师的职业归属感;第五,加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第六,关注并改善代课教师生存境遇与专业发展现状;第七,发挥学校领导者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结论部分总结和分析了研究发现及不足之处,并进行了相关课题展望。
白晶[4](2013)在《多元文化视角下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民族教育具有传递民族传统文化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功能,是解决民族成员心理不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困境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公平、效率、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繁荣进步和民族文化传承,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地区的稳定。鄂伦春自治旗成立62年以来,随着社会跨越与经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讲,由于受文化、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等问题。尤其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自然进程产生断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生存受到严峻考验,亟需构建一个多元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机制,实现民族文化解困。本文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运用统计分析法、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全面分析鄂伦春自治旗内部与外部公共环境,评估影响民族教育管理条件,系统研究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管理的现状与现实问题。并试图依据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一个完善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多元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健全多元文化教学体制。旨在探讨以最佳的公共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鄂伦春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民族文化解困。
李锦奇[5](2010)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重要路径。由于每一所高校都是办在特定的区域,属于特定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因而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彰显都必然具有区域性特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可以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思维框架和实践模式。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个案,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进行了系统探讨。本研究界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时间、空间和概念,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催生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所谓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指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各单元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它既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和地域结构等宏观结构,也包括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权力结构等微观结构。其次,本研究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结构的规模、质量与效益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三个重要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旨在通过要素最优化来促进系统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和思路设计往往是建构在不同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理论假设之上的。其中,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问题;系统自组织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问题;波特竞争模型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安排问题;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来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保障体系问题;学科专业发展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学科走向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状态是新形势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基础。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指令性计划来平衡供需关系,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单一性特征,突出弊端在于高校与社会脱离,致使政校关系不顺、办学形式单一、高校缺乏特色、办学效益低下、专业结构比例失调、人才资源浪费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等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部分省市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都进行过探索和实验,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正逐步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各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占美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比重在日益增大。美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办学形式、招生制度、课程与教学、人事制度、科学研究等方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高校伸展个性,办出特色。上海市一直坚持高校布局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高校布局相对聚集和资源共享。黑龙江省则利用理工学科门类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它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调节和激励机制,总体上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吻合。为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关系合理,功能互补;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功能整合,效益优先。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该贯彻适应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非均衡化原则和兼顾性原则。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是以解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为目的,在综合考虑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以及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现有状况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宏微观结构调整提出的具体行动方针与作出的战略方向选择。新时期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策略,既取决于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形成的内外部关系变化的趋势,也取决于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现状与未来可能的走向等因素。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既是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也是辽宁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变化的现实诉求。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类型结构狭窄、专业结构趋同、体制结构单一、层次结构不合理,缺乏领军高校等问题。辽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发挥高等教育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省域内高等学校合理分层定位为基础,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通过重点建设、打造省域高等学校顶尖水准,为引领,辐射和带动其他层次高等学校共同发展;以建立省域高等学校战略合作联盟和以科类结构调整带动省域高等学校宏观布局合理化为主要手段,提升省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一个区域内托起“三大经济圈”重点与支柱产业发展、区域外辐射国内及东北亚相关行业与领域的、科学高效“内部区域一体、对外辐射开放”的结构体系。
杨謦伊[6](2009)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探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讨论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供相关单位及人员改进及发展中医之参考。研究方法为达成研究目的,在历史研究法架构下,以文献探讨、文件分析、比较研究、半结构性访谈及德怀术专家咨询问卷等方式作为数据搜集与汇整方式,偏属于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兼具专家意见量化分析。研究成果1.台湾中医师专业地位随历史发展不断提升台湾中医发展至今日,已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从业者由早期巫师、儒医、跟师或自学者,演变为国家立法规范经考试及格受社会认可之中医师,中医教育也由传统家传、师承、自学、私塾等形式发展至现代学校教育。其间历经西方医学传入冲击与日据时期中医学几近毁灭之危机,与台湾中医界先进筚路蓝缕设立中医院校,和透过各类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台湾中医人才,同时藉由政府立法,强制中医师参加公会办理执业登记,及透过中医师公会与各中医医学会等专业团体实施中医师继续教育。整个台湾中医师专业化动态过程与专业性可由历史发展演进来建构分析。检视专业知能、专业资格、专业组织、专业成长、专业伦理等多项专业特征,台湾中医师已然具备,现更要努力者是追求专业权威之不可取代性。2.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院校教育造就台湾中医人才台湾中医师之考选,因应历史背景、社会需求、教育及医疗水平等因素,区分为正规医学教育和非正规医学教育两大类。经由考试评量拔擢各类或经师承或经学校教育培养之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之发展。1943年公布之《医师法》明定中西医师地位平等,将中医、西医并于一法规范,条文第3条规定中医师检核考试资格,其中一项应试资格规定为中医专科以上学校毕业,但当时医药行政与教育部门仍以西医为主,中医界人士屡向政府要求成立中医学校或允许成立私立中医学校,均未获准,故全国无人能符合此一条件,此法形同虚设。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回归国民政府接管,初期中医师养成方式,只有考试院举办之中医师考试。由于中医学校阙如,为甄拔中医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考试院于1946年举办第一次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其应考资格宽松,当时台北考区录取2人。医师执业资格认定制度乃国家法治之体现,其所规定之应考资格应与人才培养制度密切配合,教、考、用始能合一。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原本在中国本土之中西医论争与互动也延伸至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中国医药学院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在创建者中西医师法律地位和教育平等之主张下,以“恢复传统中国医学;吸收西方医学新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与“促使中西医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其在1966年以前仅开设中西合一之医学系;1966年教育部核准该校成立中医科(后改名为中医学系),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此为台湾以正规专业教育培养中医师之滥觞,1972年第一届中医学系毕业生为申请中医师检核考试之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医正规专业教育未见普及(1972年第1届毕业生仅43人),而民间不乏师承自修有得之士,因为不具备相当之学历,无法参加中医师检核及特种考试,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且原制定之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应考资格规定,以曾担任公立学校或乡镇公所以上之医疗职务为应考试资格之一,难脱密医漂白之嫌,极为社会诟病,各方建议应予修正;在社会对中医师仍有殷切需求下,考试院数次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咸认为在中医学校尚未普遍设立之前,应举办中医师检定考试,以为中医师进身之阶,弥补台湾中医人才不足,满足社会对中医医疗之需求。故1968年4月2日修正公布《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删除“在机关团体担任中医治疗工作3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之应试资格,增列“经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使自修研习中医有成者,取得中医师特考之应试资格。又鉴于中医师特考及格人员多系自修苦读,缺乏临床训练,考试院1988年《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笔试及格人员训练办法》规定:自1989年起,凡以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报考中医师特考并经笔试及格者,均应接受为期1年6个月之基础医学及临床诊疗训练,训练期满核定成绩及格者,始完成考试程序,发给考试及格证书。早年《考试法施行细则》即已明订中医师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1998年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3号解释:“各类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之执业,攸关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至巨,因此其执业资格之授予,应视各类科性质及其专业领域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为考虑,自应循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为正途,以确保人民之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医事技术日新月异,医疗伦理更有赖教育熏陶,台湾中医师培养走向正规学术化。同年(1998年),长庚大学在创办人王永庆“研究中医以补西医之不足”指示下,于医学院中成立中医学系,每年招生50名,中西医双主修修业8年。1999年12月29日《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修正公布全文27条,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律法取消检核制度,将检核精神融入考试;其后2000年6月14日修正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也为中医师检定考试订出“落日条款”。因此200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医师检核,而于2000年12月31日前申请中医师检核并经核定准予笔试有案者,得于2001年至2005年内继续参加中医师检核笔试,2006年中医师检核考废止停考;至于中医师检定考试则规定2005年为最后一次受理新案报考,2008年旧案补考划下句点,2009年停办。为此考试院特于2000年12月30日订定发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其应试资格规定均为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教育者;另2002年1月16日也修正公布《医师法》全文43条,其第3条第3项规定中医师特考于2011年办理最后一次考试,因此2012年以后中医师高考将成为取得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唯一管道,即必须具备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可成为执业中医师。同时《医师法》第8条第1、2项规定:“医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医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办理执业执照更新。2009年4月22日之前,执业超过6年之中医师必须提出修毕继续教育180学分之证明档,始可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否则无法再执业。台湾藉由立法执行中医师继续教育并与执业执照更新换证结合已具体落实。3.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精致化发展取向台湾中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师资精进与教学评鉴上,不断追求卓越与高质量之教育产出,所培养学生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年创新高,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运用视听媒体等强化教育质量,且创新将中医经典医籍融入现代基础医学理念规划出新课程,引进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教学等提高学习动机之教学法。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等四个主要特征,印证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发展现况。4.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在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结合规划下可行(1)关于制度设计原则:中医师分专科执业为专家认同;专科医师培养质量监控应由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执行,且应为开放系统,接受各方监督。(2)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划分应本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原则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可采取双轨制及2+X培训模式。(3)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之甄审,各科每年至少办理一次,且不能限制医师执业只能从事某一项专科:卫生署不宜依专科医师人力供需作名额增减管控:专科医师之申请资格、甄审程序步骤、甄审方式、测验科目、范围、时间,计分及合格标准等由各专科医学会拟定甄审办法报请卫生署公告施行:甄审以笔试为之,并得实施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外国之中医专科医师资格经审查该外国专科医师制度、训练过程与台湾相当者,仍需实施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4)关于专科医师管理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施行前应建立种子医师制度;已领有专科医学会所发给之专科医师证书并经卫生署审查合格者,仍需接受2+X年教学医院训练,惟三年内申请专科医师甄审,得免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台湾中医专科医师训练医院评鉴应由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规划办理;培训经费采政府补助、培训中医院所出资及个人适当负担之方式。5.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应形成连续与完整之医学教育体系。建议根据研究研究结果、文献探讨及专家访谈意见,对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执业资格及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提出建议。1.中医师专业教育方面: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创新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传承,形成连续与完整之中医学教育,成就高级中医临床人才;重视临床学习经验,争取中医住院制度。2.中医师执业资格方面:重视临床技能,采取三阶段国家中医师证照考试:结合中医教育改革,继续优化试题内容质量。3.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方面:制度实施前加强宣导并修订相关法令;教育部认可之教学医院评鉴;中医专业团体也应接受评鉴认可。4.后续研究者之思路:中医专科医师问卷对象可扩及病患;可探讨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课程比率、及全科或专精分化之相关议题。
贺亚茹[7](2008)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 ——以西安A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学生数量、社会声誉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民办高校内部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教学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当前,我国一些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普通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发展重点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相应的也面临着组织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型。本文以西安A学院为例,采用实地访谈和调查研究方法,记录、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比较了民办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学校定位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学条件因素等学校内部因素,以及社会认可度、民办高校发展阶段和社会声誉等外部因素对教学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从民办高校面临的转型出发,以组织结构与环境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原因和结果。本研究发现,我国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和推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外部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当外部环境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时,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且这种环境与公办高校差别也较大,因此教学管理模式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当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减弱,内部因素起主要作用时,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与公办高校有更大的相似性,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和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另外,从演变方式上看,尽管有些波动,但由于受到内部惯性的强大作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总的来讲呈现出一种渐进的变化过程。
刘勇[8](2008)在《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历程,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背后蕴涵了哪些规律性的质素?不同因素又如何促发和影响了新闻文体的发展?本论文立足历时性维度,试图在考察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脉络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本研究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两条路径切入,着力贯通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将新闻文体研究置于历史、理论与业务的立体网状的研究框架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立足于新闻文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力图跳出单纯的业务研究层次,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论文还借鉴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从内涵上厘清新闻文体的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加强对不同历史分期新闻文体的原色分析、原因解析以及规律探寻,进而探索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整体上为新闻工作者勾勒出新闻写作理论、历史与实务的“知识地图”。本文以报纸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切口,不仅对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年)和17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6年)获奖作品中的796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还选取了不同历史分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了个案解读,力图透过不同阶段具体的新闻作品来描述、解释和评价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本论文也着力探究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人”(记者)的因素的影响,对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的研究交相呼应。同时,对于新闻学术界的贡献,我们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力从梳理文体研究史的角度出发,重新剖析和评价了文体发展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学术论争,进而探察学术界之于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在同类研究中,这种整合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孙希波[9](2006)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被推向经济活动的前台,扮演核心角色,起着科学知识创造、储备、分配和转化的先导作用,开始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基地,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尤其是在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新技术产业兴起、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等方面,已经处于经济的核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决定了它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决定了它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因此,如何测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论文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首先对比分析国外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实现经济增长的成功案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分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和经济现状的基础上,一方面细致分析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扩招对经济各部门带来的影响以及扩招对投资、消费和劳动力市场的排挤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政府、企业、个人及家庭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和增加政府的高等教育投入、拓宽企业投资高教的渠道以及居民对高等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论文运用模糊积分方法,探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对协调度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过程及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判定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论文重点研究了黑龙江省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最优增长模型的建立与最优增长轨道的求解。首先根据现实经济中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和劳动力投入数据,构建7部门生产函数,并对参数值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确定各部门产品合理价格,构建出黑龙江省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最优增长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最优轨道上各部门总产出与增加值,并进一步将最优轨道上高等教育部门投资和从业人员数量及比例与现实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为制定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深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合理利用增量资产,盘
张环[10](2000)在《试析统编自考教材的质量监控机制》文中提出 一、我国自考教材的质量现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考促学的特点,决定了自考教材的重要性。自考教材是个人自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国家考试、社会助学的重要依据。因此,组织编写适合于自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形式多样的高质量教材,已成为关系到自学考试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教材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抓教材质量。那么当前我国自考教材质量的现状如何呢?据调查表明:
二、试析统编自考教材的质量监控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统编自考教材的质量监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整体研究趋势 |
(二) 研究角度的划分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的认知背景 |
第一节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时代背景 |
一、“文以载道”与“文以言志”之争:科举废除和新学兴起 |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 |
三、西方教育的冲击: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 |
第二节 同时代学者对语文教育的研究 |
一、教育根本任务是“立人”:鲁迅强调“人立而后凡事举” |
二、语文要训练人格:穆济波叩问语文教学最终归处关注 |
三、关注生活写作:梁启超、陈望道力求“真实”的文章 |
四、国文教育目的说:陈启天提出国文科的主副目的 |
五、教育是革命的组成部分:王森然重估国文教育的价值 |
六、培养自觉学习的学生: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合力谋发展之道 |
第二章 评析《新着国语教学法》的贡献与局限 |
第一节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语文教学特色与贡献 |
一、提出了工具和人文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
二、建构了“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的阅读教学程序 |
三、设定教材的选编规则和教学方法 |
四、主张启发式的“儿童本位”新教学模式 |
第二节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历史局限性 |
一、缺少评价体系 |
二、书法教学中速度与工整性问题 |
三、实际上等教材和上等教法难以实现 |
第三章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思想解放和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
一、解放思想和创新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
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符合发展实际 |
第二节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历史渊源 |
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 |
第三节 语文教育要重视书法教学 |
一、从毛笔到钢笔再到计算机,书法教学如何与时代相接 |
二、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书法教学程序 |
三、书法教学要实践性突出 |
第四节 设计以儿童为中心,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教学方法 |
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
二、重视语文的“话法” |
第五节 对新时代老师的专业技能上的要求 |
一、有高尚的人文情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二、教师要重视现代汉语,详细掌握文法 |
三、教师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区分精读与略读 |
四、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书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研究: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2对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研究 |
3对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研究的反思 |
3.1 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
3.2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已有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双语教育研究回顾与分析 |
二、双语教师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回顾与分析 |
四、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回顾与分析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族教育 |
二、双语教育 |
三、内蒙古双语教育 |
四、蒙汉双语教师 |
五、教师专业发展 |
六、双语教师专业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理论视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抽样概述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调查概述 |
第二章 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育政策背景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育实践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育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 |
一、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政策背景 |
二、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实践状况 |
三、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特征 |
第三节 新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 |
一、新时期我国双语教育的社会背景 |
二、新时期我国双语教育的政策背景 |
三、新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的政策背景 |
四、新时期内蒙古双语教育实践状况 |
第三章 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内蒙古双语教师角色演变及历史背景 |
一、蒙古族古代教育传统形式及教师角色 |
二、蒙古族近代教育的演变与“蒙汉双语教师”溯源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师资发展状况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师培养政策及培训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双语教师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
一、改革开放时期教师政治和社会地位的确认 |
二、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师资发展状况 |
三、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双语教师培养与培训状况 |
四、改革开放时期双语教师的时代特征 |
第四节 新时期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
一、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主体转变 |
二、双语教师教育开始步入专业化轨道 |
三、新时期内蒙古双语师资队伍发展状况 |
四、新时期内蒙古双语教师教育状况 |
五、新时期内蒙古双语教师的时代特征 |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
第一节 双语教师结构的多维度分析 |
一、年龄结构 |
二、学历结构 |
三、职称结构 |
四、专业结构 |
五、地缘结构 |
六、身份结构 |
第二节 双语教师生活状况的多维度分析 |
一、居住与家庭状况 |
二、收入与支出情况 |
三、生存环境与文化环境 |
第三节 双语教师工作状况的多维度分析 |
一、工作强度与工作难度 |
二、流动状况及流动意愿 |
三、职业认同与职业归属感 |
四、自身价值实现与幸福感 |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考察分析 |
第一节 双语教师培训现状描述 |
—、培训目标 |
二、培训计划与内容 |
三、培训类型 |
四、培训方式 |
第二节 双语教师培训实效性分析 |
一、双语教师参加培训的一般情况简介 |
二、双语教师培训的政策与经费保障情况 |
三、双语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与态度分析 |
四、双语教师所参加的培训方式分析 |
五、双语教师所参加的培训类型分析 |
六、双语教师培训内容体系分析 |
七、双语教师培训的监管与制度保障情况 |
第六章 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一、双语教师的社会声望被边缘化 |
二、双语教师的职业声望被边缘化 |
三、双语教师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匮乏 |
四、双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依旧不足 |
五、双语教师文化身份上的茫然与迷失 |
六、双语教师文化价值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取舍困境 |
第二节 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改变以“规模、效益”、资源整合、绩效为原则的政策设计理念 |
二、建立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
三、完善双语师资队伍的补充、激励与评价机制 |
四、重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向度,加强双语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
五、加强双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 |
六、关注并改善代课教师生存境遇与专业发展现状 |
七、发挥学校领导者在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多元文化视角下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多元公共环境分析 |
2.1 鄂伦春族起源 |
2.2 公共环境分析 |
2.3 鄂伦春民族教育历史沿革 |
3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管理的组织架构 |
3.1 教育管理组织机构 |
3.2 民族教育管理体制 |
3.3 民族教育人事管理 |
4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管理的保障机制 |
4.1 民族教育财政管理 |
4.2 民族教育行政执法 |
4.3 民族教育督导 |
5 鄂伦春民族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教育经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
5.2 师资力量薄弱 |
5.3 民族文化传承课程亟需改革 |
6 鄂伦春民族教育多元化管理策略 |
6.1 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6.2 建立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6.3 多元文化教学改革 |
6.4 完善民族教育法律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5)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涉及的若干关系 |
2.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论域界定 |
2.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 |
2.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3.2 系统自组织理论 |
3.3 波特竞争模型理论 |
3.4 社会三元结构理论 |
3.5 学科专业发展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4.1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式 |
4.2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容 |
4.3 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经验的与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经验 |
5.1 美国加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5.2 上海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5.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6.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6.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6.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案例——辽宁的方案 |
7.1 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变迁 |
7.2 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诉求 |
7.3 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主要概念之界定与诠释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专业化之概念 |
第二节 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暨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
一、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 |
二、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
第三节 中国高等中医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一、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现况分析 |
二、中国大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三、香港高等中医教育及执业资格试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步骤 |
第二节 研究实施 |
一、专家咨询有效性分析 |
二、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第四章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
第一节 台湾中医发展简史 |
第二节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 |
一、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历史沿革 |
二、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教育目标 |
三、入学方式与学制发展 |
四、课程设置 |
五、师资阵容 |
六、教材教法 |
七、中医专业教育见实习现况 |
第三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比较 第五章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
第一节 日据时期之台湾中医师考试 |
第二节 台湾光复后之中医师资格考试(1949年至2008年) |
第三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登记与继续教育 |
第四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现况发展 |
第五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执业资格之比较 第六章 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探讨 |
第一节 台湾发展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台湾中医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问卷资料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综合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
(7)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 ——以西安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
2、影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
3、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主要阶段 |
4、小结 |
三、研究分析框架 |
1、研究的理论基础 |
2、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分析框图 |
四、研究案例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五、章节安排 |
第二章 2005 年以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研究 |
一、学生管理及辅导员队伍 |
(一) 学生总体结构情况 |
(二) 学生流失情况 |
(三) 学生总体素质情况 |
(四) 学生管理模式 |
二、教学管理模式 |
(一) 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
(二)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特点 |
(三) 教学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方式 |
(四) 教学管理制度 |
(五) 教学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模式 |
三、教师管理模式 |
(一) 教师队伍结构 |
(二)教师聘任和管理模式 |
(三) 教师管理制度 |
(四) 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专职教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四、教学管理决策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2005 年以后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研究 |
一、学生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一) 学生总数及层次结构的演变 |
(二) 各层次学生综合素质比较 |
(三) 学生管理模式的演变 |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一) 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的演变 |
(二)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调整和管理特点的变化 |
(三) 教学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的演变 |
(四) 教学管理制度的演变 |
(五) 教学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三、教师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一) 教师队伍结构的演变 |
(二) 教师聘任和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三) 教师激励制度的演变 |
四、教学管理决策模式的演变 |
(一) 学校层管理决策的一贯性 |
(二) 二级院教学管理决策模式的演变 |
(三) 强化学术决策权 |
小结 |
第四章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总结与讨论 |
一、2005 年以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的分析与讨论 |
二、2005 年以后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的讨论与总结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8)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论文体例 |
第一章 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脉络分析——基于历时性维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的纵向展示 |
一、1978—1982年:拨乱反正——突出"短新闻"、强化"可读性" |
二、1983—1988年:核心追求——"信息"与"启蒙" |
三、1989—1991年:认知转型——启蒙淡出,信息凸显 |
四、1992—1999年:多元化发展——信息化·故事化·深度化 |
五、2000年至今:走向"专业" |
第二节 互动与博弈:三种范式下的新闻文体写作 |
一、"范式"(Paradigm)与新闻文体 |
二、宣传范式 |
三、故事范式 |
四、专业范式 |
第二章 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奖项的设置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第一节 新闻评奖:意识形态与专业标准的互动 |
一、新时期我国新闻评奖的历史沿革 |
二、新时期我国国家级新闻评奖的特质分析 |
三、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从样本分析看新闻文体的发展变化 |
一、标题的变化 |
二、导语的变化 |
三、时效性方面的变化 |
四、引语的变化 |
五、文体技巧层面的变化 |
第三章 自发到自觉:记者文体意识的勃兴与新闻文体创新 |
第一节 记者在新时期新闻文体变革中的特征描述 |
一、现实问题与个体困惑导引记者文体意识的自发 |
二、新闻改革的内在要求强化了记者文体意识的自觉 |
三、"名记者"在文体创新中具有示范效应 |
四、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新闻共同体的文体追求 |
第二节 记者文体创新的因素剖析 |
一、记者与新闻文体的关系 |
二、促发记者寻求新闻文体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引领与示范:"名记者"的文体实践与文体创新 |
第一节 穆青与"新闻三论" |
一、"散文式新闻" |
二、"视觉新闻" |
三、"实录性新闻" |
第二节 郭玲春对"新华体"的突破 |
一、"追悼会新闻"的突破 |
二、常规会议新闻的突破 |
第三节 张建伟与"张建伟模式" |
一、"张建伟模式"的开创 |
二、会议新闻的再突破 |
第五章 因应与建构:来自新闻学术界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学术界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一、学术界在新时期新闻文体研究中的特征描述 |
二、学术界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直面时代的问题——80年代关涉新闻文体发展的三次学术争鸣述评 |
一、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 |
二、关于"典型报道"的争鸣 |
三、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论争 |
第三节 文体理念与规范的建构——"学院派"的贡献 |
一、引入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与方法 |
二、"实践指南"——教材的变迁 |
结语: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与趋势前瞻 |
一、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二、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趋势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
2.1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1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观点 |
2.1.3 马克思、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 |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形成与发展 |
2.2.2 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观点 |
2.2.3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作用 |
2.2.4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
2.3.2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2.4 快车道定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践借鉴 |
3.1 美国高等教育与世界经济强权 |
3.1.1 美国经济强权地位 |
3.1.2 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
3.1.3 美国高等教育战略新走向 |
3.2 日本高等教育与经济奇迹 |
3.2.1 日本经济的曲折发展 |
3.2.2 日本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
3.2.3 日本高等教育战略新走向 |
3.3 韩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崛起 |
3.3.1 韩国经济崛起 |
3.3.2 韩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
3.3.3 韩国高等教育战略新走向 |
3.4 国外发展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及互动作用分析 |
4.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1.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4.1.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 |
4.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
4.3.1 高等教育对黑龙江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
4.3.2 高等教育扩招对各部门的影响 |
4.3.3 高等教育扩招对黑龙江经济排挤效用分析 |
4.4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4.4.1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 |
4.4.2 企业对高等教育影响分析 |
4.4.3 个人及家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度评价 |
5.1 模糊积分评价的基本原理 |
5.1.1 模糊测度与权 |
5.1.2 模糊积分与综合函数 |
5.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度评价 |
5.2.1 评价的基本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模糊积分综合评价过程与结果 |
5.3 协调度评价的实践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的最优轨道及其求解 |
6.1 黑龙江省各部门生产函数及参数估计 |
6.1.1 部门划分及生产函数构造 |
6.1.2 黑龙江省各部门生产函数及其参数估计 |
6.2 黑龙江省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最优增长模型 |
6.2.1 各部门产品合理价格的计算 |
6.2.2 黑龙江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最优增长轨道求解 |
6.3 最优增长轨道上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与就业人口的确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7.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解决对策 |
7.1.1 深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
7.1.2 合理利用投资,优化资源配置 |
7.2 高等教育存量资产经营策略 |
7.3 加强高等学校资产管理 |
7.3.1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
7.3.2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
7.4 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
7.4.1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7.4.2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标准 |
7.5 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 |
7.5.1 强化高等教育服务意识 |
7.5.2 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试析统编自考教材的质量监控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研究[D]. 朱莉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研究:回顾与反思[J]. 邵晓枫. 中国考试, 2016(04)
- [3]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小学为例[D]. 塔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4)
- [4]多元文化视角下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教育管理研究[D]. 白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5]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李锦奇.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6]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D]. 杨謦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 ——以西安A学院为例[D]. 贺亚茹. 北京大学, 2008(08)
- [8]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D]. 刘勇. 复旦大学, 2008(03)
- [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孙希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试析统编自考教材的质量监控机制[J]. 张环. 中国考试, 2000(01)